新课改下的高一化学教学,你做好准备了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下的高一化学教学,你做好准备了吗
学生只经过初三一年的化学学习而进入了高中,相对而言初中化学知识浅显易懂,而高一化学无论是在知识难度还是思维跨度上,是一名刚跨入高中大门学生不易登上的台阶,因而高一化学的教学承担着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育衔接、为高中学生学习化学打好基础和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任务。
那么,如何使高一化学教学能够在贯彻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笔者有以下几点教学体会:
一、新旧衔接培养兴趣
教材《化学1》的第一专题,既是初中化学学习的总结和概括,又必须为高中化学的学习打下新的基础。
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注意先通过复习初中的知识,再循序渐进的导入高中的知识,通过专题一的学习把初高中的化学衔接工作做好。
不能够一下子大跳跃,难度突然加深,对于高一的同学才刚刚起步,一味的高难度不仅违背教学规律,而且可能会使学生一开始就遭受“挫折”,不利于信心的树立。
除了知识的衔接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生意志力较差,情绪不稳定,注意力易分散,松懈懒散,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时要严谨而不严肃,风趣而不低俗,幽默而不滑稽,寓教于乐,营造深厚的学习气氛,比如蔗糖作“黑馒头”、“魔棒”点灯等等,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只
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求
知欲以及将所知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学习的潜能,才可能产生钻研的欲望。
二、把握尺度扩展适当
现在,资料泛滥,每个学生手里一科都有好几套资料,而且对应的很多配套的练习都是作了一下简单的“剪贴”,这样就造成了所学知识和要解决问题的脱节,所以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一定要选题,先要将课本上的基本题做到人人都能完成,然后适当加深一下,要求要循序渐进,切忌一步到位,千万不能用高考的标准来衡量高一新生的水平。
比如刚学氧化还原方程式,马上就教配平,这是不可取的,教材为了分散难点,并准备在同学已积累了一定量的氧化还原方程式后再教,故而放在了《化学1》的最后,把它提前了可练的方程又太少,而且学生又不一定都能掌握得了,有些拔苗助长。
三、狠抓基础总结规律
高一是高中三年化学的基础,由于初中的知识很零散,缺乏系统性,学生习惯记忆,缺乏对知识整理加工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不能沿用初中死记硬背的模式。
要教会学生如何学。
例如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它是联系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之间的纽带,由于概念抽象,公式较多,是个难点,在讲解的时候多利用一些比喻性的描述和直观的教具,比如一打鸡蛋有12只,一箱啤酒有24瓶,一令白纸有500张,1mol原子有阿伏伽德罗常数约为
6.02×1023个原子,尽量化抽象为形象从而便于学生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比如摩尔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或一摩尔物质的质量等,通过归纳列表的方式突出异同之处。
加深记忆。
再如在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中,先通过回忆《化学1》质子数1-18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从而认识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原子的结构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学生从而总结了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元素的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核非金属性也呈现了周期性的变化,以此来理解元素周期律,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四、讨论问题合作探究
新课程标准主张的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合作—探究”的互动式教学,教师通过相互矛盾的事件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原理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
课堂讨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先将新课的内容归纳为几个讨论题让学生预习,在课上由学生围绕讨论题发表意见,寻求新知识。
这样做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鼓励学生主动去思考、探索和填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比如对于钠与水反应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分析思考下列问题:(1)金属钠为什么保存在煤油里?(2)金属钠暴露在空气里,为什么它的颜色和光泽会发生变化?(3)金属钠与水反应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用怎样的实验
装置能够将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收集起来并进行检验?(4)金属钠与水反应时为什么滴有酚酞的水溶液的颜色会变红?(5)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吗?从而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不仅掌握了钠与水的反应而且还知道了钠在空气中还可以与氧气反应,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知道了实验是探寻真理的唯一方法。
同时在教学时,不能只讲知识的结论,只强调知识的正确性、权威性,不讲人们发现和创造知识的艰难探索过程,像“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中,展示了人类历史上集中具有代表性的原子结构模型,以帮助学生了解为探索原子结构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原子结构模型探索的大致历程、各种原子结构的要点等。
教材的这种呈现方式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的道路不是一马平川,人类对原子结构认识的每一点进展都是建立在许多科学实验的基础之上的、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还在不断深入。
这一内容为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科学史教育、利用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便利。
也不能很少讲知识该怎么用以及其不完整之处,否则学生对知识产生神秘感,觉得自己与知识的发展创造无缘,只需服从权威,长此以往就会缺乏创造的动力与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此要多鼓励学生采用与众不同或教师自己没想到或未采用的方法,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和个性。
多鼓励和培养学生冒险精神,要树立敢为天下先的思想,强化进取精神以激发创新意识。
五、探究实验培养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新课程实施中要改变过去强调过去接受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本上的实验有两类:观察与思考(演示实验)、活动与探究(学生实验)。
演示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掌握化学知识,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实验基本操作的技能。
即使是演示实验时,也让学生协助操作演示,教师制作必要的点评。
例如:在学习“钠的氧化物时”,教师先演示了向裹有na2o2的棉花上滴加水和裹有na2o2的棉花放到盛有干燥co2的集气瓶中的实验作铺垫,然后再请来两位志愿者,台上小心翼翼,台下屏住呼吸,整个课堂融为一体。
当实验完成,“吹气生火”突然爆发,同学们感叹、惊讶的情趣瞬即宣泄,最后教师将知识升华。
学生实验,特别是一开始的基本操作实验通过鉴别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既复习了初中的有关知识,又进一步训练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当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后,在兴奋之余,必将大大激发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中要预留一定的空间给学生,为学生创造、发现、表现提供更多的机会,特别是为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
总之,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期”是人生一个重要转折点,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着、促进者,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充分注意到在这一时期高中新生出现的不适应症,及时巡查剖析不适应
的原因,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使学生能够尽快消除不适应感,顺利地渡过“过渡期”到达希望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