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

合集下载

国学大师陈寅恪简介

国学大师陈寅恪简介

国学大师陈寅恪简介陈寅恪,是中国著名的国学大师,他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见解,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重。

..接下来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国学大师陈寅恪,欢迎阅读,希望大家喜欢!国学大师陈寅恪简介陈寅恪(1890—1969),义宁(今修水县)人。

清朝著名诗人陈三立的第三个儿子。

夫人唐筲,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也是一位女教师,在清华园相识,两人志同道合,1928年在上海结婚。

陈寅恪少时在南京家塾就读,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从小就能背诵十三经,广泛阅读经、史、哲学典籍。

光绪二十八年(1902),陈寅恪随兄衡恪东渡日本,入日本巢鸭弘文学院。

1905年因足疾辍学回国,后就读上海吴淞复旦公学。

1910年考取官费留学,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4年回国。

1918年冬又得到江西官费的资助,再渡出国游学,先在美国哈佛大学随篮曼教授学梵文和巴利文。

1921年,又转往德国柏林大学、随路德施教授攻读东方古文字学,同时向缪勤学习中亚古文字,向黑尼士学习蒙古语,在留学期间,他勤奋学习、积蓄各方面的知识而且具备了阅读蒙、藏、满、日、梵、英、法、德和巴利、波斯、突厥、西夏、拉丁、希腊等十几种语文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精。

文字是研究史学的工具,他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见解,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重。

1925年,陈寅恪回国。

这时,清华学校改制为大学,设立国学研究院,其”基本观念,是想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整理国故”。

聘任当时最有名望的学者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等人为导师。

当时的研究院主任吴宓很器重他,认为他是“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梁启超也很尊重他,虚心地向人介绍:“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

”他们都曾极力向校方举荐他。

1926年6月,他只有36岁,就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应聘为研究院的导师,并称“清华三巨头”。

他当时在国学院指导研究生,并在北京大学兼课,同时对佛教典籍和边疆史进行研究、著述。

陈寅恪300字文章

陈寅恪300字文章

陈寅恪300字文章
摘要:
1.陈寅恪简介
2.陈寅恪的学术成就
3.陈寅恪的史学思想
4.陈寅恪的影响和评价
正文:
陈寅恪(1890-1969),字仲舒,号后庭,广东番禺人,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哲学家、教育家。

他一生致力于历史研究,提出了“以史为鉴,可知兴替”的著名观点,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的奠基人”。

陈寅恪的学术成就丰硕,他在魏晋南北朝史、唐代史、明清史等领域均有深入研究,并发表了《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国史纲要》等重要著作。

他还精通多种外语,对中西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提倡“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学术风气。

陈寅恪的史学思想独具特色,他主张历史研究应以史料为基础,注重实证,反对空谈。

他认为,历史研究不仅要揭示历史事实,还要探求历史规律,以指导现实生活。

他强调,历史学者应具备严谨的学风和崇高的道德品质,才能完成历史使命。

陈寅恪的影响和评价深远。

他一生培养了众多优秀学子,如周一良、田余庆、张岱年等,被誉为“教授的教授”。

他的史学思想对我国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我国史学的发展。

他提倡的“独立精神,自由思想”也成为
学术界的一面旗帜。

陈寅恪一生追求真理,坚定信仰,矢志不渝。

他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守学术阵地,展现了崇高的学术精神。

陈寅恪故事一个中国学者的坚守与牺牲

陈寅恪故事一个中国学者的坚守与牺牲

陈寅恪故事一个中国学者的坚守与牺牲陈寅恪故事:一个中国学者的坚守与牺牲陈寅恪,一个杰出的中国学者,他的一生充满了坚守与牺牲的精神。

他在历史学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同时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以他的故事为主线,展示他在恶劣环境下的坚守,并思考这种坚守和牺牲对于中国学者的意义与启示。

一、狱中的坚守陈寅恪在历史学领域是享有盛誉的学者,他的研究成果丰硕,尤其在中国古代文化与思想的研究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

然而,他的学术成就并没有让他远离政治的漩涡。

由于他并不妥协于当时政治权力的要求,他被错误地视为反动学者,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投入监狱。

在狱中,陈寅恪面临着各种恶劣的条件,生活十分艰苦。

然而,即使处于这种困境之中,他依然毫不动摇地坚守自己的学术理想。

他通过口述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传递给狱友,以保证这些重要的学术思想不会迷失。

他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思考并著述,用自己的坚守诠释了一个真正的学者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二、对中国学者的意义陈寅恪的故事对于中国学者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他的坚守向世人证明了一个学者应有的独立思考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在逆境中,他没有迎合权力,而是坚守真理与良知。

这种坚守不仅为中国学者树立了榜样,也提醒我们,学者应该独立思考,不被外界因素所左右,为真理而努力。

其次,陈寅恪的牺牲使我们反思学术自由与学术环境。

他的遭遇表明在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中,学者能够更好地发挥才华,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因此,我们应该为学者营造更自由和开放的学术环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才能。

三、启示与展望陈寅恪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首先,我们应该珍视学术独立和自由的环境。

只有在一个自由开放、充满包容与尊重的环境中,学者才能够真正做到独立思考与追求真理。

其次,我们需要不断弘扬陈寅恪这种坚守的精神。

学者应该有足够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不畏艰难困苦、不为权力所左右,真正为社会和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最后,我们应该将陈寅恪的事迹广为宣传,使更多人了解他的故事和他对中国学术界的重要意义。

陈寅恪生平简介

陈寅恪生平简介

陈寅恪生平简介2009年11月18日16:49凤凰网文化综合【大中小】【打印】共有评论0条陈寅恪(1890—1969),义宁(今修水县)人。

清朝著名诗人陈三立的第三个儿子。

夫人唐筲,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也是一位女教师,在清华园相识,两人志同道合,1928年在上海结婚。

陈寅恪少时在南京家塾就读,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从小就能背诵十三经,广泛阅读经、史、哲学典籍。

光绪二十八年(1902),陈寅恪随兄衡恪东渡日本,入日本巢鸭弘文学院。

1905年因足疾辍学回国,后就读上海吴淞复旦公学。

1910年考取官费留学,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4年回国。

1918年冬又得到江西官费的资助,再渡出国游学,先在美国哈佛大学随篮曼教授学梵文和巴利文。

1921年,又转往德国柏林大学、随路德施教授攻读东方古文字学,同时向缪勤学习中亚古文字,向黑尼士学习蒙古语,在留学期间,他勤奋学习、积蓄各方面的知识而且具备了阅读蒙、藏、满、日、梵、英、法、德和巴利、波斯、突厥、西夏、拉丁、希腊等十几种语文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精。

文字是研究史学的工具,他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见解,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重。

1925年,陈寅恪回国。

这时,清华学校改制为大学,设立国学研究院,其”基本观念,是想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整理国故”。

聘任当时最有名望的学者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等人为导师。

当时的研究院主任吴宓很器重他,认为他是“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梁启超也很尊重他,虚心地向人介绍:“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

”他们都曾极力向校方举荐他。

1926年6月,他只有36岁,就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应聘为研究院的导师,并称“清华三巨头”。

他当时在国学院指导研究生,并在北京大学兼课,同时对佛教典籍和边疆史进行研究、著述。

在清华大学开设满蒙语文和历史、佛教研究等课程。

他讲课时、或引用多种语言,佐任历史;或引诗举史,从《连宫洞》到《琵琶行》、《长恨歌》,皆信口道出,而文字出处,又无不准确,伴随而来的阐发更是精当,令人叹服!名教授如吴宓、朱自清等也常来听课。

【国学大师陈寅恪的介绍及人物评价】陈寅恪国学大师

【国学大师陈寅恪的介绍及人物评价】陈寅恪国学大师

【国学大师陈寅恪的介绍及人物评价】陈寅恪国学大师国学大师陈寅恪的介绍及人物评价国学大师陈寅恪的介绍及人物评价国学大师陈寅恪简介陈寅恪(1890.7.3-1969.10.7),字鹤寿,江西修水人。

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

陈寅恪其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

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

夫人唐筼,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

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金明馆丛稿》《柳如是别传》《寒柳堂记梦》等。

国学大师陈寅恪人物评价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梁启超: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著作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

国学大师吴宓: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寅恪虽系吾友而实吾师。

著名史学家严耕望:论方面广阔,述作宏富,且能深入为文者,我常推重吕思勉诚之先生、陈垣援庵先生、陈寅恪先生与钱穆宾四先生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中国古代文学专家,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蒋天枢:天桑下三宿,佛徒所戒,此固人人知之,而宓读襄楷传乃知楷之言天象实指人事,盖当时滥刑多杀,士气郁湮,故致天变,襄楷等非方士,乃直谏之忠臣耳。

要须久久诵读方可尽寅恪诗中之意。

寅恪细述其对柳如是研究之大纲。

柳之爱陈子龙及其嫁牧翁,始终不离其民族气节之立场、光复故物之活动。

不仅其才高学博,足以压倒时辈也。

总之,寅恪之研究“红妆”之身世与著作,盖藉以察出当时政治(夷夏)道德(气节)之真实情况,盖有深意存焉。

绝非消闲风趣之行动也。

陈寅恪个人简历

陈寅恪个人简历

陈寅恪个人简历陈寅恪是中国现代史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化人物。

他在学术界和教育界都有着卓越的成就,并为中国的文化传承和思想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陈寅恪于1890年生于中国福建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他自小聪明过人,天资聪慧,对学问充满了热爱与渴望。

在他的家庭教育下,陈寅恪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的品格。

1909年,陈寅恪进入北京的求是书院就读,成为了李大钊的学生。

求是书院是一所融合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的优秀教育机构,对陈寅恪的学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13年,陈寅恪考入北京大学文科系,师从王国维先生。

他在研究中国文化的过程中,深受王国维的“文以载道”的思想影响。

这个思想告诉他文化的真谛在于传承,而不仅仅是个人的自我追求。

在对中国文化和传统的研究中,陈寅恪开始了他的古文字学研究,特别是对甲骨学的探索。

他深入研究甲骨文中的文字及其意义,为中国古代文字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1923年,陈寅恪赴美留学,进入芝加哥大学攻读哲学博士学位。

他在美国期间,广泛阅读西方文化和哲学作品,深入研究西方学术思想。

他思考着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问题,试图找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和谐共生之道。

1927年,陈寅恪回国后,进入北京大学任教。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授和学者,他在教育界有着很高的声誉。

他潜心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演变与现代意义。

他在不同的学术领域有着丰富的研究成果,如《先秦诸子及其关系》和《论文学的中国化》等,这些作品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

陈寅恪在教授和学术研究之外,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他关心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为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他坚信中国文化的传统价值和现代思想的融合能够为中国带来新的未来。

然而,陈寅恪的学术研究和公共言论逐渐引起了当时政治局势的敏感。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被迫辞去教职,遭受各种政治迫害。

这段黑暗的岁月使他深深感受到了痛苦和孤独。

陈寅恪先生文三篇【51页】

陈寅恪先生文三篇【51页】

• 五伦:《孟子·滕文公上》:父子有亲,君臣 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 五常:仁、义、礼、智、信
• 荆门郭店楚简《成之闻之》:天降大常, 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著为父子之亲, 分为夫妇之辨。
• 《荀子·天论》: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 夫妇之别,则日切瑳而不舍也。”
• 董仲舒: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 孟培元《不应将“五常”和“三纲”捆在一起批判 》
• 从历史上看,将“三纲”与“五常”联系起来并提的是 儒学官方化之后出现的现象。这是一种“变形文化”,而 不是 “原形文化”。事实上,“三纲”既不是儒家创始 人孔子提出的,也不是他的后继者孟子提出的,而是由汉 代主张儒学官方化的董仲舒首倡,而后由东汉时期的官方 会议文件《白虎通》正式提出的。
• 推荐阅读: • 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 • 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王观堂先生挽词序
• 王国维(1877— 1927),字静安、伯 隅,号观堂、静观, 浙江海宁盐官人。
• 18岁甲午战争爆发,乃知世有“新学”。
• 22岁(1898)至上海任《时务报》书记 , 并开始学习日文。结识罗振玉。次年开始 学习英文。1900-1901赴日学习。稍后开 始钻研西洋哲学。
• “虽有人强聒而力持”:
• 1898,张之洞《劝学篇》: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 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 三纲为中国神圣相传之至教。
• 五伦之要,百行之原,相传数千年,更无 异义,圣人所以为圣人,中国所以为中国, 实在于此。
• 张岱年《中国文化的要义不是三纲 六纪》
• 柳诒徵《国史要义》
• 礼起源于历史,皆本于天然之秩叙,条举人类之 伦理,而典章制度节文等威由之而渐行制定,非 一王一圣所创垂,实由民族之聪明所致(史原第 一)

陈寅恪个人简历

陈寅恪个人简历

陈寅恪个人简历陈寅恪(1890-1969),是中国现代史学家、教育家和文化名人。

他的学术成就和独特的思想观点使他成为二十世纪中国学术界的重要人物之一。

本文将介绍陈寅恪的个人简历,以展示他丰富多彩的学术生涯和深远影响。

陈寅恪出生于1890年,原籍安徽安庆。

1910年,他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后改为圣约翰大学)文科,开始他的大学生涯。

在大学期间,他的学术兴趣逐渐转向历史和文化研究。

1914年,陈寅恪获得学士学位,并决定继续深造。

1916年,他赴美留学,进入康奈尔大学攻读历史专业。

在康奈尔大学期间,他广泛接触了西方学术思想,尤其是史学和哲学。

这段时间对他的学术思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史学界的地位。

1920年,陈寅恪回国后进入北京大学任教,并逐渐在中国学术界崭露头角。

他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思想史和文化史上。

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融汇了对古籍的深入研读和西方历史学派的批判思考,形成了独特而具有影响力的观点。

陈寅恪的学术研究重点是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解读。

他提出“两个世界”的观点,指出中国历史上存在着两个不同的文化世界,即官方的正统文化和民间的异端文化。

他认为正是这种文化的对立和互补,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此外,陈寅恪还对古代文化名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的著作《王阳明传》详细介绍了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生平和思想。

这本书揭示了王阳明的心学哲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重要影响,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和讨论。

不仅如此,陈寅恪还关注着中国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他在著作《资治通鉴的十思想》中详细分析了历代帝王政治理念的演变,深入剖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弊端,并提出了“外交制度”的概念,试图寻找建立中国国家制度的出路。

这一观点为当时的政治讨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陈寅恪的学术成果不仅在中国,也在海外广受关注。

他在1948年应英国剑桥大学邀请,参加了伦敦举办的东亚国际学术会议,并作了题为《南宋舆论过人之闹剧》的演讲。

国学大师陈寅恪生平介绍

国学大师陈寅恪生平介绍

国学大师陈寅恪生平介绍陈寅恪是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语言学家、诗人。

杰出的国学大师。

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陈寅恪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陈寅恪,字鹤寿,江西九江人,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古典文学家、诗人,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的四大哲人之一,另三人为叶企孙、梅贻琦与潘光旦。

1890年,陈寅恪出生于湖南长沙,出身名门,其祖父陈宝箴曾担任过湖南巡抚,而他的父亲陈三立则是清末四公子之一,家学渊源,因此陈寅恪自小就大号了深厚的国学底子,且眼界扩及东西洋。

1902年,陈寅恪留学日本,后因足疾辍学回国,就读于上海复旦公学,之后又先后到德国、瑞士、法国、美国留学,在其深厚的国学基础上,又吸收了西方文化,其见解多得推崇。

回国后的陈寅恪先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大学任教。

1928年,陈寅恪在上海与唐筼结婚,唐筼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两人育有三个女儿,一生相濡以沫。

陈寅恪的代表作品有《柳如是别传》、《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元白诗笺证稿》等等。

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陈寅恪遭到了残酷的折磨,而令其最伤心的是,他珍藏多年的诗文稿、书籍多被洗劫。

1969年,陈寅恪在广州去世,同年,其夫人也离开了人世。

陈寅恪轶事陈寅恪一直以来都被冠誉为“教授中的教授”,他在清华研究院任职期间,每堂课都座无虚席,连朱自清、吴宓如此的知名教授都一堂不落的旁听陈寅恪的课。

在清华园里至今还流传着关于陈寅恪经典名言与轶事。

陈寅恪的博学通识不仅受清华学子追崇,更是受当世名人教授的认可,他所授课的涉及范围极为广泛,宗教、历史、语言等各方面学术类科目皆有独到的研究与著述,陈寅恪曾在其课堂上立下了“四不讲”的规矩:“前人讲过的、近人讲过的、外国人讲过的、我自己过去讲过的,我皆不讲。

”随着陈寅恪的课堂受到越来越多学生甚至教授的慕名而来,这个“四不讲”的规矩也在学界广为流传开来。

陈寅恪行事自有一派风格,往往不受常规拘束,不受舆论左右,1932年,清华大学组织新生入学考试,当时的国文系主任刘文典便邀请国学大师之一的陈寅恪国文考试代拟试题。

陈寅恪写的三百字文章

陈寅恪写的三百字文章

陈寅恪写的三百字文章摘要:一、陈寅恪简介二、陈寅恪的文章特点三、陈寅恪的三百字文章解析四、文章的可读性与实用性正文:陈寅恪(1890-1969),字仲舒,号后庭,广东番禺人,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哲学家、教育家,被誉为“东方之耀”。

他精通多种语言,广泛涉猎中西文化,他的文章具有独特的风格,深受读者喜爱。

陈寅恪的文章特点鲜明,首先是他独特的史学观。

他认为,历史研究应以实证为基础,注重史料的搜集和考据。

在《唐代政治与社会》等文章中,他充分运用史料,对唐代的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生动的唐代历史画卷。

其次,陈寅恪的文章表达了他深厚的爱国情怀。

在《论国民政府之抗日》等文章中,他坚定地主张抗日救国,呼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赴国难。

他的爱国情怀贯穿在其学术研究和文章中,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品格。

再次,陈寅恪的文章注重思想性。

他的文章不仅仅是历史的陈述,更是对历史现象背后的思想、价值观、道德观的深入探讨。

如在《论庄子》一文中,他通过分析庄子的思想,提出了自己的哲学观点,体现了他深刻的思考能力。

下面我们来解析一下陈寅恪的三百字文章《论魏晋风度》。

这篇文章以魏晋时期的名士风度为切入点,探讨了当时的社会风貌、文化特点以及士人的精神追求。

文章短小精悍,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魏晋文化的魅力。

陈寅恪的这篇文章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首先,文章主题鲜明,论述清晰,既展现了魏晋风度的风貌,又揭示了当时士人的精神世界。

其次,文章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学术观点娓娓道来,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最后,文章末尾对魏晋风度的总结,为我们理解这一历史时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总的来说,陈寅恪的文章既具有深厚的学术底蕴,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陈寅恪的《字家书》内容

陈寅恪的《字家书》内容

陈寅恪的《字家书》内容
陈寅恪(1890年-1969年)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和文学家,他的《字家书》是一部重要的语言学著作,主要涉及汉字的起源、演变和构造等方面。

《字家书》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汉字的起源:陈寅恪认为汉字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占卜和祭祀活动,早期的汉字是一些象形符号,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具有音义的文字。

汉字的演变:陈寅恪详细论述了汉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包括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不同字体的演变过程。

汉字的构造:陈寅恪认为汉字的构造具有一定的规律和法则,汉字的部首和偏旁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和来源,这对于理解汉字的意义和构成非常重要。

汉字与文化的关系:陈寅恪认为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通过汉字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和发展历程。

总之,《字家书》是一部系统介绍汉字起源、演变和构造的著作,对于语言学、历史学和文化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陈寅恪最著名的十首诗

陈寅恪最著名的十首诗

陈寅恪最著名的十首诗01《忆故居》现代·陈寅恪渺渺钟声出远方,依依林影万鸦藏。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破碎山河迎胜利,残馀岁月送凄凉。

松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

02《挽王静安先生》现代·陈寅恪敢将私谊哭斯人,文化神州丧一身。

越甲未应公独耻,湘累宁与俗同尘。

吾侪所学关天意,并世相知妒道真。

赢得大清干净水,年年呜咽说灵均。

03《残春》现代·陈寅恪无端来此送残春,一角湖楼独怆神。

读史早知今日事,对花犹忆去年人。

过江愍度饥难救,弃世君平俗更亲。

解识蛮山留我意,赤榴如火绿榕新。

04《残春》现代·陈寅恪家亡国破此身留,客馆春寒却似秋。

雨里苦愁花事尽,窗前犹噪雀声啾。

群心已惯经离乱,孤注方看博死休。

袖手沉吟待天意,可堪空白五分头。

05《吴氏园海棠》现代·陈寅恪无风无雨送残春,一角园林独怆神。

读史早知今日事,看花犹是去年人。

梦回锦里愁如海,酒醒黄州雪作尘。

闻道通明同换劫,绿章谁省泪沾襟。

06《丁亥除夕作》现代·陈寅恪杀人盈野复盈城,谁挽天河洗甲兵。

至德收京回纥马,宣和浮海女真盟。

兴亡总入连宵梦,衰废难胜饯岁觥。

五十八年流涕尽,可能留命见升平。

07《无题》现代·陈寅恪乱眼繁枝照梦痕,寻芳西出忆都门。

金犊旧游迷紫陌,玉龙哀曲怨黄昏。

花光坐恼乡关思,烛烬能温儿女魂。

绝代吴姝愁更好,天涯心赏几人存。

08《别蒙自》现代·陈寅恪我昔来时春水荒,我今去时秋草长。

来去匆匆数月耳,湖山一角已沧桑。

09《十年诗用听水斋韵》现代·陈寅恪金谷繁华四散空,但闻啼鸟怨东风。

楼台基坏丛生棘,花木根虚久穴虫。

蝶使几番飞不断,蚁宫何日战方终。

十年孤负春光好,叹息园林旧主翁。

10《客南归述所闻戏作一绝》现代·陈寅恪青史埋名愿已如,青山埋骨愿犹虚。

可怜鴂舌空相问,不识何方有鉴湖。

陈寅恪 诗词

陈寅恪 诗词

陈寅恪诗词
陈寅恪(1890年-1969年)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化名人和爱国诗人。

以下是他的一些代表性诗词作品:
1. 《赴战书》
中岳太宗,垂拱陷左丘。

翘朱制玉清,彭援古金横。

辽海隐蒸祀,三山回白劲。

羽书下帝子,凡尘问胸胫。

拂旧依酬感,忍甘勉白血。

管人代中郎,身似鲁连钧。

父老欣告终,将星护筒儿。

有坚无暗寂,卧起羾羊临。

2. 《赋得故居》
门对松风大院空,树窗凭陇一房风。

尊楼一座白云遮,萧疏几处疎竹丛。

前座去年旗亭陌,后园昨夜人来过。

故人如客岂长住,谁识于己情味浓。

3. 《谢云岭素颜》
飞湖早受风云重,品秀宜垂望予及。

自我词羞吾犹解,尤应风貌此能揆。

岳忍栀愤多受楚,舌敏鄙夷幸胜荀。

从军好散别分落,儿女亲父皆被剃。

陈寅恪的诗词作品以豪放慷慨、风韵独特、意境深远而闻名,
展示了他既是历史学家又是乐律之士的多重才华。

他的诗词具有独特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陈寅恪最精辟的十句话

陈寅恪最精辟的十句话

陈寅恪最精辟的十句话1.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这简直就是陈寅恪先生的灵魂呐喊啊!就好比在一片混沌中点亮的明灯,指引着我们去追求真正的自我。

想想看,在面对各种压力和束缚时,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坚守这种精神呢?2. “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

”哎呀呀,这话说得太深刻了!就像一个民族文化面临困境时,那些深受其影响的人内心该有多煎熬啊。

比如当传统文化渐渐被淡忘,那些热爱它的人得多难受啊!3. “书上有的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也不讲。

”哇塞,这是多么独特的教学理念呀!这不就像一个厨师只做别人没做过的菜,只展现自己独一无二的厨艺嘛,真的太牛了!4. “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

”可不是嘛!这就好像被一根绳子捆住了手脚,想蹦跶都蹦跶不起来呀,还是得有更广阔的视野才行呢!5.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哇哦,这真的让人惊叹啊!就如同攀登高峰,终于在宋朝时到达了顶点,那是多么辉煌的景象啊。

想想宋代的文学、艺术,可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嘛!6. “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

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我的天,这是何等的气魄呀!就好像在知识的海洋中开辟新航道,只走别人没走过的路,太厉害了吧!7.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

”哎呀呀,读书治学不就是这样嘛!就像挣脱枷锁,让真理的光芒尽情释放,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

8. “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

”这真的太对啦!就如同鸟儿要有自由的翅膀才能高飞,学术也需要自由和独立才能绽放光芒啊,大家说是不是?9. “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哇,这简直是永恒的真理啊!就好像星星永远闪耀在天空,这种精神和思想也会永远流传下去呀。

10. “好鸟难同命,芳莲寡并头。

关于陈寅恪的历史故事

关于陈寅恪的历史故事

关于陈寅恪的历史故事
陈寅恪(1890年-1969年),字希元,江苏常州人,中国现代
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他是二十世纪中国最杰出的历史学家之一,也是中国现代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陈寅恪年幼时就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杭州求学期间
成为了历史学者梁启超的学生。

他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
文化与史学理论方面。

陈寅恪利用史料详实、资料广泛的方法,深
入剖析中国文化的演进和历史的变迁,对于中国古代文化有着独到
的见解。

陈寅恪最著名的研究之一是关于中国经典《红楼梦》的阐释。

他的《红楼梦识微》一书对《红楼梦》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其
中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

陈寅恪认为,《红楼梦》不仅仅是一部文
学作品,更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缩影和文化的体现。

他的观点对于后
来对《红楼梦》的研究和解读产生了深远影响。

除了历史研究,陈寅恪还深入关注中国的教育问题和国家治理。

他提倡重视教育改革,主张教育应该立足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还提出了"大义之辨"的概念,强调国家治理应该坚持仁义道德的原则。

陈寅恪一生致力于研究和教育事业,对于中国学术界和社会影响深远。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研究,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和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学的泰斗。

陈寅恪于1969年逝世,但他的学术成果和思想影响至今仍然深远。

作为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他开拓了中国现代史研究的新局面,为后来的研究者们树立了榜样。

陈寅恪的历史故事将永远铭记于中国历史学术的发展史上。

关于国学人物陈寅恪介绍

关于国学人物陈寅恪介绍

关于国学人物陈寅恪介绍陈寅恪,江西修水人。

生于光绪十六年庚寅旧历五月十七日乙酉。

当寓居湖南长沙周氏蜕园,为唐诗人刘蜕宅地。

下面是本人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生平简介陈寅恪先生,江西修水人。

生于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旧历五月十七日乙酉。

当寓居湖南长沙周氏蜕园,为唐诗人刘蜕宅地。

生时祖母黄夫人以先生生值寅年,为取名寅恪(恪为兄弟间排行字)。

父三立,字伯严,号散原。

光绪十二年迸士,授吏部主事。

以侍父告归。

有散原诗集、散原文集。

母俞明诗,山阴俞明震恪士之妹。

能诗而擅鼓琴。

有《神雪馆诗集》(来刊)。

寅恪生时,值祖父宝箴赋闲侨居。

其年秋,始授湖北按察使。

蒋天枢先生曾以字请,陈先生语之日:“忆阐余初生时,适九十老人熊鹤村来,先祖拟以鹤寿字余,然此字未曾使用。

”蒋先生又从吕贞白处听说:闻诸彦通,先生字规庵。

但是陈寅恪本人并没有提及过。

生平以名行。

修水县旧名义宁州,学者或称义宁先生。

求学时代幼年居湘时,家人为聘湘人周大烈(字印昆)为塾师,光绪一十四年八月,祖父宝箴罢免湖南巡抚,家属也离湘返南昌。

当时陈寅恪九岁,则在私塾当甚短暂。

后来周印昆移家北京,兄师曾与周时有往还。

光绪十八年壬寅(1902),十三岁,随兄衡恪东渡日本留学。

嗣以假期归,又与兄隆恪同考取官费留日。

十七岁时以病回国疗养,次年插班考入吴淞复旦公学。

宣统元年(1909)夏,复旦公学毕业(时复旦公学相当高中程度,后迁校江湾,始办大学)。

时年二十岁。

秋,由亲友资助赴德,考入柏林大学。

1911年秋,入瑞士苏黎世大学。

l932年(民国元年)旧历春,以资用不给,由瑞士暂时归国。

曾晋谒父执夏曾佑。

次年春赴法,就读巴黎大学。

1914年(民国三年甲寅。

阳历八月,欧洲大战起。

)春,仍在巴黎大学,江西省教育司(即厅)司长符九铭电召回江西南昌,阅留德学生考卷。

并许补江西省留学官费。

l915年(民国四年乙卯)春,至京,曾短期任全国经界局局长蔡锷秘书。

时袁世凯方筹谋称帝,其《读吴其昌撰梁启超传书后》文云:“忆洪宪称帝之日,余适旅居旧都,其时颂美袁氏功德者,极丑怪之奇观。

陈寅恪的500字文章

陈寅恪的500字文章

陈寅恪的500字文章陈寅恪(1890年-1969年),字夫复,号香山居士,江苏镇江人。

他是中国古代文化历史学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运动家、思想家和翻译家。

陈寅恪以研究古代文化为主,他深入探索中华民族的文化根源,着力于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在他的多篇文章中,他揭示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引领读者走进中华文明的深层次。

陈寅恪的文章富含深度和思想性,他善于运用古文的修辞手法,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思想。

他以独特的视角和思考方式,揭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智慧。

在他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对传统文化的敬重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他的文章既有理论探讨,又有历史考证,深入浅出地向读者阐述了他对中国文化的独到见解。

陈寅恪的文章中,他并不只是纯粹地陈述事实,而是通过对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的研究,揭示出了其中的深层意义。

他以文字为笔,为读者勾勒出中国古代文化的宏大图景,深入到文化与思想之间的关系,探讨传统文化的持续价值。

他的文章思维严密,条理清晰,引人深思。

在陈寅恪的文章中,读者能够找到对中国精神的追寻和思考。

他关注人的心灵世界,深入探讨道德伦理、人性与命运等重大议题。

他通过对古代文化中伟大思想家的思想的解读,揭示出其中的智慧和意义,为读者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启示。

总之,陈寅恪的500字文章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他的文字既有深度又有广度,不仅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全面的探讨,还引领读者思考人类文明的未来。

他的文章对于我们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让我们继续阅读陈寅恪的文章,感受他的思想火花,为我们的精神世界注入更多的力量和智慧。

关于陈寅恪的资料

关于陈寅恪的资料

关于陈寅恪的资料
陈寅恪是中国近代重要的学者和思想家之一。

他的研究涵盖了历史、文学、哲学和政治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陈寅恪的主要资料梳理:
生平:
- 陈寅恪于1890年生于中国四川省。

- 1908年,他考入四川高等法政学堂,开始接触政治和法学知识。

-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陈寅恪积极参与各种政治运动,表达自己的政治理念。

- 1920年代,他赴日本留学,深入研究西方文化和思想。

- 1931年开始,陈寅恪担任清华大学教授,开设历史、哲学和文学课程,并积极参与学术研究。

- 1949年后,他曾历任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等职务。

学术贡献:
- 陈寅恪是《论辩学》、《论纪录片》、《论历史家》、《论名家》等著作的作者,他的研究涉及古代文化、历史学方法和文化评价等领域。

- 陈寅恪的学术研究以批判性思维为核心,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探讨。

- 他强调历史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提出了对历史文献的严谨分析方法。

- 陈寅恪通过批判性的研究,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评价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对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影响:
- 陈寅恪的研究方法和学术观点开创了中国历史学的新方向,对当代历史学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他的学术思想对中国的文化研究和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陈寅恪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引用和研究,并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结:
陈寅恪是一位杰出的中国学者,他的学术贡献和研究成果对中国的历史学和文化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批判性的思维方式,他重新解读了中国古代文化,并对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陈寅恪传奇史学泰斗的人生故事

陈寅恪传奇史学泰斗的人生故事

陈寅恪传奇史学泰斗的人生故事陈寅恪(1890-1969)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被誉为中国史学泰斗。

他以深入研究和宏观分析中国古代文化及历史而闻名,为中国史学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介绍陈寅恪的传奇人生故事,以及他在史学领域的重要影响和贡献。

陈寅恪出生在中国江苏省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从小聪明好学。

他的家庭教育注重培养他的文化修养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在求学时期,陈寅恪专注于研究古代文献和历史文化,逐渐形成了独到的研究方法和学术观点。

陈寅恪的人生经历也是一段传奇。

他曾留学日本,学习国际关系和哲学,并在东京大学任教。

这段留学时光让他接触到了西方思想,并引发了他对中国现代化的思考。

陈寅恪在日本期间,参与了《资治通鉴》的翻译工作,这个项目让他对中国古代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回国后,陈寅恪致力于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论著,以期纠正历史上的误解和片面观点。

他主张“鉴古知今”,认为只有准确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应对当下和未来。

陈寅恪的史学思想以“批是非,正心术,寻文化之源”为基本特征,他强调历史研究要坚持“实证”和“浪漫”的结合,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

陈寅恪的代表性著作包括《热铁道路散记》、《论先秦的国际关系》、《管子与立法的哲学》等。

其中,《热铁道路散记》被认为是中国近代以来最重要的历史文化研究之一,影响了中国文化研究的发展方向。

陈寅恪通过对古代铁路文化的研究,深入探讨了中国古代交通和文化的关联,并提出“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都具有独立的价值和贡献。

陈寅恪对中国史学界的影响和贡献不仅仅局限在他的学术著作上,他更是对整个史学领域的方法和观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主张历史研究应该注重“史实”的考证和“文化”的解读,鼓励史学家要有独立的思考和创新精神。

陈寅恪的史学观点激发了一代又一代的历史学家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研究热情。

然而,陈寅恪的学术研究却受到了世事的干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史 《论韩愈》云: 今所欲论者,即唐代古文运动一事,实由安史之乱及 藩镇割据之局所引起。(明案:这是大判断,下得深切、 准确。)安史为西胡杂种,藩镇又是胡族或胡化之汉人, 故当时特出之文士自觉或不自觉,其意识中无不具有远则 周之四夷交侵,近则晋之五胡乱华之印象,尊王攘夷所以 为古文运动中心之思想也。 此文的文化史眼光又体现在作者将韩愈在中国文化史 上准确定位,即中国文化前后两期转旧为新的关捩点之人 物: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 新局面。此一论断,下得大气磅礴。
1969年春节后,陈寅恪一家被扫地出门, 迁至中大校园西南区五十号一所四面透风的 平房居住。此时陈寅恪病体衰弱得已不能吃 饭,只能进一点汤水之类的“流食”,偶有 亲友偷偷登门拜望,他躺在病榻上已说不出 话,只是眼角不断有泪流出,望者无不凄然。 1969年5月5日下午,躺在床上气脉已竭的 陈寅恪,再次被迫向当权者作口头交代。陈 寅恪有“我现在譬如在死囚牢中”之语,终 至泪尽泣血,口不能言方休。延至10月7日 晨5时30分,心力衰竭的陈寅恪于凄风苦雨 中溘然长逝。 一个月后的11月21日,唐筼撒手人寰, 追随陈寅恪而去。 泰山其颓,梁木其坏,哲人其萎。三百 年乃得一见的史学大师就此远去。
陈寅恪在1929年所作的王国维纪念 碑铭中首先提出以“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为追求的学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神与 价值取向。他当时在国学院指导研 究生,并在北京大学兼课,同时对 佛教典籍和边疆史进行研究、著述。 1930年,清华国学院停办,陈寅恪 任清华大学历史、中文、哲学三系 教授兼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 研究所第一组组长,故宫博物院理 事等职。
评价 《吴宓文集》说:“宓于民国八 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得识陈寅恪。 当时即惊其博学,而服其卓识, 驰书国内诸友谓:‘合中西新旧 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 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今时阅 十五、六载,行历三洲,广交当 世之士,吾仍坚持此言,且喜众 之同于吾言。寅恪虽系吾友而实 吾师。” 傅斯年对陈哲三说:“陈先生的 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胡适在1937年2月22日的日记中 称:“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 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 的人。”
《柳如是别传》
《柳如是别传》是陈寅恪先生留给我们的最后一部著作,也是 他酝酿最久、写作时间最长、篇幅最大、体例最完备的一部著 作。全书八十万言,1953年属草、1963年竣稿,然脂暝写前后 达十年之久。而且是在目盲体衰的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先生口 述而由助手黄萱女士笔录成书。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缘起、河东君最初姓氏名字之推测及附 带问题、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附:河东君 嘉定之游、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复明运动、附: 钱氏家难。每一章都详细讲解。 评价 本书是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全部著述中影响最大的一部。 远在80年代上海古籍出版社曾经出版该书,却没有再版,读者 长时间内只能面对绝版无可奈何。随着一代对文史类读物不乏 兴趣的读者的不断成长,自然而然地将这本书作为必读、必买、 必典藏的书籍之一。
陈寅恪继承了清代乾嘉学者治史中重证据、重事 实的科学精神,又吸取西方的“历史演进法” (即从事物的演化和联系考察历史,探究史料), 运用这种中西结合的考证比较方法,对一些资料 穷本溯源,核订确切。并在这个基础上,注意对 史实的综合分析,从许多事物的联系中考证出关 键所在,用以解决一系列问题,求得历史面目的 真相。他这种精密考证方法,其成就超过乾隆、 嘉庆时期的学者,发展了我国的历史考据学。 陈寅恪对佛经翻译、校勘、解释,以及对音 韵学、蒙古源流、李唐氏族渊源、府兵制源 流、中印文化交流等课题的研究,均有重要 发现。在《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集刊》、 《清华学报》等刊物上发表了四、五十篇很 有分量的论文,是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博学 而有见识的史学家。
1966年7月,在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四大”声浪中,中山大 学的“革命者”闻风而动,开始造起反来。陈寅恪由原来的大字号“走 资派”、“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也水涨船高地被加封为“牛鬼蛇 神”、“封建余孽”、“死不改悔的走资派”,同时被指斥为大肆挥霍 国家财产,享受高级护理待遇,非美帝国主义的药物不吃,有意污辱为 其理疗的年轻女护士等的“罪魁祸首”。助手黄萱被赶走,当年受陶铸 直接关怀而委派到陈家的三名护士被撤除,陈寅恪工资停发,存款冻结, 陈家居住的校园内东南区一号楼被大字报覆盖,远远望去如同一口巨大 的白色棺材,兀立于树木丛生的校园一隅,望之令人恐怖惊悚。接下来, 大字报由楼外糊到了室内,门脸、衣柜、床头,甚至陈寅恪的衣服上皆 由大字报贴盖。面对此情,唐筼曾发出了“人还没死,已先开吊了”的 哀怨。 陈寅恪后半生积攒的书籍全部查封,手稿被掠。唐筼(yun)先祖遗留 的一点纪念性首饰及陈寅恪历尽千难万险,历尽十几年战火侥幸保存下 来的二十余封祖父往来手札亦被劫走。经过几次“战斗洗礼”,陈家财 物尽失。为达到终极目的,致陈氏于死地,“革命者”心生奇计,先是 把几只大字号高音喇叭吊至陈宅窗前屋后,让其听取革命群众对其发出 的怒吼之音。双目失明,不辨牛马且患严重失眠症与心脏病的陈寅恪, 突闻几个“怪物”整日在耳边嗷叫不止,惊悚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革命者”见效果初成,乃加大攻伐力度与强度,将高音喇叭干脆搬进 室内,绑到了陈氏的床头之上。每当“革命者”呼声响起,整个陈宅如 狂飙突至,风雷激荡。陈氏夫妇未闻几声,即感天旋地转,双双心脏病 复发,口吐白沫,倒地不起。
其历史观既注重经济动机,又注重精神动源。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论唐代之衰亡,归 结到唐末东南诸道财富之区的破坏与汴路运输 之中断。其结论云:“藉东南经济力量及科举 文化权维持之李唐皇室,遂不得不倾覆矣。” 《突厥通考序》:“考自古世局之转移, 往往起于前人一时学术趋向之细微,迨至后来, 遂若惊雷破柱,怒涛震海之不可御遏。” 后者不易学,唯其如此,陈先生由学者进 而哲人的境界。 现实关切与终极关怀 陈先生一贯的文化观,即“一方面吸收 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 位。此二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即道家之 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而二千年吾民族 与他民族思想接触史之所昭示者也”(《冯 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陈先生的终 极关怀与他的现实关切,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陈 寅 恪
陈寅恪,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1890年 7月3日生于湖南长沙,是著名历史学家、语 言学家、古典文学家。其父陈三立是“清末 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祖父陈宝箴(支 持变法的开明督抚)曾任湖南巡抚。因其身 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 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陈寅恪少时在南京家塾就读,在家庭环 境的熏陶下,从小就能背诵四书五经,广泛 阅读历史、哲学典籍。早年,他留学日本、 欧洲、美国等国家长达十三年,精通22种语 言,了解西方文化,但从国外带回来的却是 东方学;回国后,曾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 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牛津 大学、中山大学等学术机构。
著作书目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非亲 笔所著,是学生后来根据笔记整理的)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元白诗笺证稿》 《柳如是别传》 《金明馆丛稿初编》 《金明馆丛稿二编》 《寒柳堂集》 《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 《陈寅恪文集》 《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论再生缘》 《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