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途径研究与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刘长吉(1962-),吉林吉林人,男,吉林省桦甸市金沙中学教师,中学高级。研究方向:化学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素质,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积极开展和推行科学的学习方法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科学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武器。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习获得成功、促进成才的重要保证。古今中外无数成功者的足迹和大量实践证明:方法论的知识是最重要的知识;方法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介物和桥梁。

在过去的学校教育中,由于长期忽视方法论知识的传授,造成了学生知识结构的严重不合理。他们在学习中,手中缺少一把猎取知识的好“枪”,因而对初中学生来说,在学习上存在着盲目性和低效率,学习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和发挥,更无法进行创造性学习和面对未来的超前性学习。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时代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应该学会如何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研究与实践的目的

1.使学生由厌学、拙学、苦学变为愿学、乐学、善学。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有个性特点的学习风格,促进其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使其成为德、智、体等全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2.促使广大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为此,教学中教师要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中各部分的价值与作用,力求教学的整体优化。

三、理论依据

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主要理论依据是:

1.集约化原理(教学过程最优化原理)。原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提出的集约化原理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若抓不到本质的、主要的环节,就不可能找到最优方案,因为,我们往往需要从许多可能的特征中区分出主要特征,找出某些学生学习落后的主要原因,在组织教学方面产生缺点的原因……提出占主要地位的教学方式和形式,以便找到相对较优的方案。”集约化原理为我们找到相对较优的方案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为学生找到良好的学习方法提供了可行性。

2.适应与转化原理。现代教育学家查有梁提出的适应与转化原理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教材、设备、环境等相互适应,最后以知识、能力和人格转化给学生为目的的认知活动。教必须与学相互适应,“教什么,如何教”与“学什么,如何学”应当相互适应,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应当相互适应。适应的目的是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而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和具备了能力,又要看学生能否将知识和能力表现出来。

适应与转化原理以教学辩证法的观点揭示了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正是为“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语)提供了策略,为教师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供了途径和方法。

四、研究与实践的方法与措施(一)研究方法

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途径研究与实践

刘长吉

(吉林省桦甸市金沙中学,吉林桦甸

132415)

1

综合研究法,主要包括行动研究法、自然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等。

(二)研究措施

在学法指导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我们通过以下措施,使学法指导研究逐步走向深入。

1.优化非智力因素,强化学习动力的操作模式及方法。(1)思想教育模式。通过这一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高尚、健康的学习情感和顽强的学习意志。(2)激励教育模式。这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育模式。(3)自我教育模式。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每日的自我反省(即自我总结)、自我解剖,找出自己在培养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克服和纠正不良心理品质等方面的得与失、经验与教训,发扬成绩,克服不足,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之目的。(4)环境熏陶模式。努力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建立和发展新型的人际关系。

2.学习方法指导和学习能力培养的操作模式及方法。(1)课程模式。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们把《初中生学习指导》作为必修课,要求学生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达到规定的学习指导目标。我们的做法是:将学法指导课纳入到学校教学计划中去,排入课表,由专职或兼职教师按课表认真授课,认真指导,认真训练。(2)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和运用,与学生科学、高效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习能力的发展直接相关,并有举足轻重的促进或制约作用。我们采用单元导学、目标学习、自学引导、探究学习等模式开展课堂教学。(3)专题讲座模式。针对在学习指导实验过程中反映或暴露出来的普遍性问题,可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形式来解决。讲座内容可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剖析:如,“学生课前是否预习,遇到不懂的问题怎么办?作业、考试中的错误为何屡犯难改?学过的知识大部分忘了怎么办?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怎样记课堂笔记,不会做的练习怎么办”等都是专题讲座的好题目。(4)学科渗透模式。学科渗透模式是学习指导的基本模式。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们确定了学科学习指导的基本思路,即指导学法——

—发展兴趣——

—改变不良学法——

—掌握科学方法——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能力——

—发展智力和非智力因素。(5)经验交流模式。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常用的形式有:主题班会、座谈会、演讲会、学习报告会、作品展览会等,还可通过校园网、墙刊、板刊、校刊、广播等多种形式交流学习经验。(6)学法咨询模式。学法咨询有个别咨询和集体对话两种形式。个别咨询,是解决个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包括心理、理论、技巧等方面的问题。集体对话,可通过“与学生对话”和“回答学生书面提问”两种方式实施学法指导。组织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和有教育机智能力的教师,通过现场对话解决问题,给学生以满意的答复。第二种方式要求科任教师做好发动工作,让学生找出自己学习上的主要矛盾,提出主要问题。教师先对学生书面提问加以分析和分类,备好课,然后加以解答。

五、结果与分析

经过四年来的研究与实践,实验班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动机和学业水平等各项指标都明显好于实验前、优于对比班,取得了明显的实验效果。

1.在学习指导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学习理论的研究与探索,努力使课题研究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四年来我们结合课题实验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有的已在各级书、报、刊中发表,有的已在各级学术会议上交流、获奖。

2.学生在实验前后学习方法掌握情况的对比分析。实验班有80%以上的学生已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有近1/3的学生已初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学习风格,实现了由“拙学”、“笨学”向“会学”、“善学”的转变。课前预习由原来的29%提高到现在的76%,预习得法的由原来的25%提高到现在的69%;听课注意力集中的由原来的10.5%提高到现在的72%;听课会记笔记的由原来的17%提高到现在的85%;做作业前能认真复习的由原来的19.6%提高到现在的78.5%。

3.学生实验前后学习习惯变化的对比分析。实验班的学生在实验前有67%的学生学习习惯不良,他们根本没有计划学习的习惯。通过本课题的实验,实验班的学生不仅养成了坚持学习的习惯,而且能够做到课前认真预习,课后认真复习,然后再做作业。过去,有很多学生逃避作业,甚至抄作业,通过本实验,同学们懂得了独立完成作业的重要性,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4.通过实验,促进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积极发展。有75%以上的学生非智力因素得到了提高。实验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得到了发挥,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了学法指导的德育功能,实现了由厌学向愿学、乐学的转变。

综上所述,我校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途径研究与实践已初步达到了预定目的。实验的成果表明,通过实验,大面积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假设是成立的。

六、研究与实践的初步体会

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学习指导在我校不但是可行的,而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总结四年来的实验历程,我们体会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1.不断提高学法指导实验研究的认识,是推动实验研究深入进行的动力。实践证明,学习指导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是基础教育实现“三个面向”、实施素质教育的表现,是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因此,学法指导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不断提高实验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下转79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