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吕俊丽
来源:《江苏教育研究》2015年第09期
摘要:法国职业教育在经历了被动形成、主动发展、日趋完善阶段后,形成了“上行下效”、“多元衔接”、“量体裁衣”的发展特色。
在借鉴法国职业教育经验和吸取其教训的基础上可知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宏观引导、有序衔接、资源整合。
关键词:法国;职业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2C-0109-04
一、法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脉络
(一)被动形成阶段
法国自1860年签订《法英商约》开启自由贸易后,引入先进的资本主义的机器生产方式,“摧毁了中世纪以来形成的手工业行会负责职业培训以及劳动力市场的传统体制,取而代之的是完全建立在供需关系基础上的合格劳动力的招募和培训制度。
”[1]这种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自由贸易,脱离经济主体的掌控,要求企业主在职业培训方面兼具长远的经济头脑和丰富的运营技巧,劳动力具备精湛的职业技术技能等,职业培训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法国整个工业发展的水平。
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国内一些著名学校的高等技术专科机构,已培养了众多高级职业研究者。
在此基础上,1794年法国建立了国立艺术与职业学院(CNAM),职业学校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直至一战前,法国共有69所职业学校。
工业化潮流的涌动,由外至内推动着法国职业教育的形成。
(二)主动发展阶段
就像一辆马力十足的汽车被阻滞了发力,而改由人力拉动一样,工业化生产的外部推动使职业教育的发展失去了其内部的强大动力。
加之,一战前的职业教育因私人创办而无法保证办学质量,法国的职业教育主动结合内外部力量进行了改革和发展。
1919年,法国颁布了职业教育的改革法案《阿斯蒂埃法》,职业教育由私人承担转变为国家任务,符合规定的青年有义务接受免费且内容多样的职业技术教育。
二战结束不久,《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出台,赋予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同等的社会地位,从内部提升了职业教育魅力。
1970年初,法国职业研究中心(CEREQ)成立,从宏观上协调了职业培训与就业的关系。
1975年,法国职业教育的改革随着《哈比改革法案》的通过达到顶峰,该法案从各类学校的设置和教育内容入手,补充了1947年改革中“提高职业教育地位”的具体措施,将抽象的理想付诸实践。
这段时期的世界经济危机也检验了法国20世纪20年代以来职业教育改革的质量,从专业劳动力的市场反馈看,结果不尽如人意,较高的失业率迫使教育部门重启改革之道。
自80年代,
一系列关于职业教育的政府报告、文凭设置、会考证书、咨询调查、圆桌会议、电视专题节目等相继出现,较之以往的改革增添了更多尝试和创新、投入和希冀。
(三)日趋完善阶段
随着欧盟政治经济联系的逐渐深入,21世纪以来,法国的职业教育日趋完善。
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大会,指出职业教育在新世纪需要满足新的人才培养需求,并承担着“使正规与非正规经济界中处于边缘化的群体获得均等机会”[2]的重任。
受此影响,法国在2002年设置了“经验获得认证”制度,可以凭借3年以上的相关工作经验获得职业文凭和证书,扩大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影响力。
2004年,法国颁布《终身职业培训和社会对话》,提供了职业教育终身化的有力保障。
2006年,《赫尔辛基公报》建议欧盟成员国建立欧洲资格框架,实现职业教育学分转换,2010年已建立国家资格框架的法国完成与欧洲资格框架的对接。
近年来,法国的公立院校的高等职业教育实施零学费,成为留法学生的“新宠”。
二、法国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
(一)上行下效,扭转备受轻视的职教处境
法国的传统文化认为体力劳动者辛劳多回报少,处于社会底层,几乎没有社会地位,职业教育自然也备受轻视。
职业学校没有自我完善的自信及资源,常使经济发展因缺少技术支持及人员支撑而后劲不足,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针对这种情况,法国政府不断采取多种方式,试图扭转备受轻视的职业教育局面。
从近些年的改革措施来看,政府主要着力于立法和资金投入两个方面。
从1919年第一部职业技术教育法《阿斯蒂埃法》的颁布,到2004年《终身职业培训和社会对话》的试行,法国政府在此期间一直根据时代变化自上而下立法或调整法律法规,以规范各行各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上到“职业认证国家委员会”,下到每个法国公民;内容广泛,包括职教经费、师资培训、证书颁发、企业参与等。
如法律要求“企业以独立办学、校企联合办学或者学徒培训的方式履行职业教育职责”[3],及对培训税的规定、对职工带薪休假的强制要求等。
法国政府以立法的形式强调公民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与参与,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除了立法保障外,法国对职教的资金投入也很有力度。
法国的职业技术学生不用负担过重的培训学费,18岁以下的学员可接受免费职业教育,其余学员的学费主要由地方政府、行业部门、社会捐赠等承担。
法国的职业教育经费实行的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多渠道、多主体的投资体系,投资主体包括“中央政府的预算投入(主要支付教师工资)、中央政府的补贴投入、大区政府的专门投入、欧盟社会基金投入、企业交纳的学徒税、职业行业行会的直接资助等。
”[4]充足的职教经费增添职业培训的魅力,从基础设施、高端技术到专业教师的获得都有了强大的资金支撑。
(二)多元衔接,搭建四通八达的职教“立交桥”
给法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勾勒出一幅结构图,其呈现的结果是一座纵横交错的“立交桥”,拥有横向上的水平扩展和纵向上的宽度延伸。
经纬交错结合而形成的领域,不仅包括职业教育的培训内容、技术人员的资格认证,还包含办学主体、国际联系等。
主要的衔接点有以下四种。
1.普职衔接。
首先,普职衔接体现在职业教育系统内部纵横交错。
从横向上看,法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两轨并行:一轨为校内的职业教育,以满足职业升学为目的的人群;另一轨为校外的学徒培训中心,以满足技术就业为目的的人群。
双轨之间各自独立却联系不断,彼此可以相互沟通、优势互补,学员可依据自己的升学或就业需求任取其中一种,若遇变动,还可随时转变,灵活地协调了职业升学和技术就业之间的关系。
从纵向上看,两种职业教育体系均颁发以就业为目的的职业中专、职业专科,及产学研结合的职业本科、职业硕士等连贯的职业学历,不同的职业学历依次贯通,有效衔接了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
从纵横上看,双轨之间的同等学历也可相互转换。
其次,体现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有效衔接上。
第一部职业技术法《阿斯蒂埃法》明确提出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应包括三部分:普及的文化教育、基础的专业知识、技能劳动实习。
随后的1947年教育改革方案也强调在加强专门教育的同时,适当注意普通教育。
为了达到普通文化知识和职业能力知识之间的平衡与衔接,法国从初中阶段就设置了职业初探课程,开阔学生的知识领域,减少学生从接受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之间的不适应及落差感,顺利完成两种不同类型教育的过渡。
另外,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还可以同级转换。
如学生在攻读完中等职业教育后,除了继续攻读高等职业教育外,还可在获得职业高中会考证书后进入普通高等学校学习。
2.“凭”“证”衔接。
法国的职业文凭和资格证书种类繁多,统一由国家认证委员会管理。
首先,法国的各种职业文凭之间固有衔接。
法国教育分为三大类:普通教育、技术教育及职业教育。
1985年政府设立的职业高中毕业文凭,等同于普通高中和技术高中职业文凭,可实现三种教育的互换。
并且,低级职业文凭获得者通过继续学习和就业,皆有可能获得高级职业文凭的机会。
最后,不管是两轨的学校教育还是学徒培训,都可以获得相同的职业文凭。
至于职业文凭和资格证书的衔接,主要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以学分为纽带。
学生在获得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后,可依据证书的不同级别进行学分转换,取得的学分可充分利用在其余两类教育的继续学习上,学有成效后获得相应文凭,既节省了国家的教育资源,又提升了资格证书的含金量。
二是职业资格证书设有不同等级的头衔,与一些职业文凭和学历一一对应,具有同等价值,对于那些没有经过学校学习而无法获取职业文凭、但却有多年工作经验精湛技师而言,是一次宝贵的提升机会。
3.校企衔接。
法国是中央集权的国家,职业教育最初确立为学校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为应对21世纪带来的新挑战,法国职业教育从封闭走向了开放,强调学校与企业间新型关系的建立,逐渐向德国校企合作的“双元制”办学模式靠拢。
职业学校会依据开设的专业挑选企业建立对话机制、制定合作协议,合作的内容如下。
学校设立灵活的办学形式、职业课程、教师聘用等,为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产品研发、技术攻关等难题提供便利和条件。
学员根据闲暇时间选择全日制或部分时间制的职业学习,全日制学习实行校企交替的教学模式,在完成学校理论学习基础上达到限定的企业实习时间,部分时间制学习分日间教育和晚间教育。
学员依据个人需求选择学校的教室、实验室、实习车间或者企业的实习基地、培训中心等教学场所。
在课程设置及教材编制上,学校借鉴各企业主、职工代表的建议,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在师资上,学校主要聘用由企业提供的技艺精湛的兼职教师。
企业除了提供学校所需的学习场所、技术人员、教学设备、市场动态外,还应按法律规定缴纳一定的“学徒税”,用来支持学校职业教育。
这种长远投资,为企业的发展培养了合格劳动力,达到了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最能体现双赢的例子莫如行业高中标识制度了,获得这一标志的教育机构拥有与该行业相关的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其培养的人才也与行业需求相契合。
4.跨国衔接。
随着欧盟达芬奇计划的提出,各成员国开始了在经济政治一体化基础上的职业教育一体化。
2004年欧洲职业护照体系出台,持有“欧洲护照”的公民可在各成员国享有简历、迁徙、语言、证书、文凭间的互认。
2008年欧洲职业教育学分转换体系建立,方便了公民的流动学习。
2009年,欧洲资格框架全面实施,“通过制定质量保障原则、运用学分转换和累计系统等方式,建立起国家间、行业部门间的资格证书领域方面的互信与合作”。
[5]
除了欧盟间的合作外,法国还与其他国家建有广泛的国际职教网络,128个国家的192个职教实施中心已加入该信息网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职业技术教育国际计划,还吸收了一系列国际的、洲际的、区域的组织等共建职教国际联盟,全球性的职教系统的建立已势不可挡。
(三)量体裁衣,培养高度契合的职教人才
契合市场需求。
法国职业教育确立的以市场为发展方向的培训,强调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要高度契合市场需求。
全国3个职业教育性质的机构经常根据市场动态增设新专业、淘汰旧专业,对于稀缺专业实施尖端学科建设;并联合教育部门、经济部门和就业部门的资深人士分析、规划职教大纲,充分考虑各行各界的变化,以适应经济、市场的变动。
如法国社会党新政府在2012年实施的“重建学校”改革,将地区政府也纳入到职业教育格局的调整体系中,使职教规划与地方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契合个人发展。
法国职业教育初、中、高三种不同层次的衔接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交叉,为学生的多重选择提供了便捷,学员可根据兴趣、年龄、需求等进行多元选择。
另外,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式和多样化课程也契合了个人的发展需要。
在初中阶段的职业初探课程、高中阶段的职业特征多学科项目课程和个体化帮助课程上,有因人而异设置的交替式教学、个人实践、企业联合等教学形式,学生可针对每个阶段不同情况自主选择。
三、法国职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2012年《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02-2012)》总结了自2002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情况,既有转折与变革、成就与贡献,也有问题与挑战。
法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对我国职教如何更好地发展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一)政府先行,宏观引导,提升职教社会地位
我国的职业教育一直是各类教育中的“备胎”,要消除人们对职业教育固有的错误观念,主力军是政府。
以政府主导的职教工程、资金支持、人才引进等一系列改善职教形象的措施,不仅需要法律使其强制化,更需要各部门、各行业依法行使。
不管是我国的宪法、基本法,还是行政法规,有关职教的规定较之法国数量有限。
并且,我国职业院校主要的资金来源是学费,这加剧了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的职教困境。
政府除了加大投入外,还需宏观引导、鼓励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支持。
(二)完整构建,有序衔接,提供职教发展空间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极为狭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分离,学生一旦选择职业教育,就很难踏进普通教育。
相对于法国的编织状职教体系而言,我国的直线式职业教育因“一选定终身”让人望而生畏。
普职分离的直接原因应是我国职教课程没有涉及普通文化课程,职教所教授的仅仅是技能、专业等;并且,理论知识的比例重于实践操作,更加侧重于以学校为主的办学模式。
因此,我国职教应学习法国的“立交桥”式结构,搭建普职衔接、校企衔接,提供广阔的职教发展空间。
(三)多方参与,资源整合,提高职教培养契合度
职教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与市场有高度的契合,关键在于培养内容和师资。
我国没有一支专业的队伍根据经济发展探析、预测职教走向,其培养内容常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新兴专业遭遇埋没、饱和专业又大肆招人。
职教教师一般都是长期呆在职业院校的合同工,足不出户,墨守成规,无法了解市场发展的新动态,数量本来极少的职教学生出校后空有一番技艺,却很难施展抱负。
我国若要提高职教培养契合度,就需号召多方参与,扩大与经济的接触面,整合多项资源,提供与市场相契合的多项选择。
参考文献:
[1]张燕.法国技术与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历史与现状[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2(3).
[2]UNESCO.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 Vision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EB/OL].[1999-04-30]http:
///images/0011/001160/116096e.pdf.
[3]刘继芳.法国现行"双轨制"职业教育体系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2(11).
[4]李丰桐.法国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及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1(11).
[5]姜大源,王泽荣,吴全全,陈东.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现象与规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8).
(责任编辑:曹鸿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