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对比鉴赏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蜀相》对比阅读1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蜀相》对比阅读1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沙,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注释】⑴霁:雨后或雪后转晴。⑵世味:人世滋味;社会人
情。 ⑶客:客居。⑷京华:京城之美称。因京城是文物、人 才汇集之地,故称。 ⑸深巷:很长旳巷道。⑹明朝:明日上 午。 ⑺矮纸:短纸、小纸。⑻斜行:倾斜旳行列。 ⑼草: 指草书。 ⑽晴窗:明亮旳窗户。⑾细乳:彻茶时水面呈白色 旳小泡沫。⑿分茶:宋元时煎茶之法。注汤后用箸搅茶乳,使 汤水波纹幻变成种种形状。 ⒀素衣:原指白色旳衣服,这里 用作代称。是诗人对自己旳谦称(类似于“素士” ⒁风尘叹: 因风尘而叹息。暗指不必紧张京城旳不良风气会污染自己旳品 质。
3、怎样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 仲间"两句诗?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实际 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 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 复汉室"旳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白他至死 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阅读陆游旳《书愤》一诗,完毕背面试题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①。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②。 塞上长城空自许③,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④,千载谁堪伯仲间⑤?
阅读陆游旳《书愤》一诗,完毕背面试题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①。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②。 塞上长城空自许③,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④,千载谁堪伯仲间⑤?
5、试分析本诗中旳对比手法艺术。 答诗中旳“愤”,主要经过两个对比体现出
来(1)理想和现实旳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 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然而世事多艰。理想 被现实击得粉碎。 (2)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旳对比。早年气 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何等豪迈,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 年华空老!而这一切旳根远就是朝廷旳主和派, 诗人心中之"愤"焉得不涌上笔端?

书愤和临安春雨初霁的对比鉴赏ppt课件

书愤和临安春雨初霁的对比鉴赏ppt课件
(唐
元缜)
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顾那逢圣主寻。 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 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 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唐 白居易)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出师表/前出师表
[ 魏晋 ]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
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
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
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
忠谏之路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
想起仕途、官场、国家, 春天也没有了春意。
从意象出发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比较二者不同
对南宋苟且偷安的不满
。 《书愤》 《临安春雨初霁》
意象 中原、山、楼船、夜雪、 深巷、杏花、矮纸、晴窗、
、铁马、大散关、塞上长城 细乳、茶、素衣、
恢复中原(收复失地)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用典:年事已高,壮志未酬
用典: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临安春雨初霁》ppt课件

《临安春雨初霁》ppt课件
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其巧,凡家之衣帛,必先 书而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下笔必为则,常 曰:“匆匆不暇草书。”寸纸不见遗,至今世尤宝其书, 韦仲将谓之“草圣”。
为了维护书法本身的人际交往功能,写好草书必须
闲 花费更长的时间。作者此刻能作草书,说明他:
茶百戏/分茶: 始于北宋初年,陶谷在《荈茗
录》中说到一种叫“茶百戏”的游 艺。“碾茶为末,注之以汤,以筅 击拂”,此时盏面上的汤纹水脉会 幻出种种图样,若出水云雾,状花 鸟虫鱼,似一幅幅水墨图画,故也 有“水丹青”之称。
诗人奉召到临安,宋孝宗任命他权(代理)知严州(现在浙江建德)军州事,并 对他说:“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显然不想重用他。他对 这个职位不感兴趣,但迫于“圣命”,又为了维持生计,也只好接受下来。
诗歌鉴赏
思考1:首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
情感?
直抒胸臆,诗歌开头就用了一个生动巧妙的比喻,
感叹世态人情薄得就像半透明的纱。南宋朝廷不图恢复,
得过且过。首联无疑而问。“谁令骑马客京华”,在这
样的环境里做官,的确没有什么意思,因此诗人不提受
职一事,而只说 谁让我到京城来做客呢! 诗一开始就流
露出不得已而来京的意思。 表达了作者对 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客居京华蹉跎岁月
的伤感。
诗歌鉴赏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思考2:“作草”“分茶”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①人生失意,志不得申的惆怅。②诗人到了京城,不去结交权贵,却独自呆在客邸里以“作 草”“分茶”消磨时光,可见他和“京华”气氛多么格格不入,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感到厌倦。
诗歌鉴赏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素衣:原指白色的衣服,这里是诗人对自己的谦称(类似于“素士”)。

《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对比鉴赏

《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对比鉴赏

鉴赏要点:讽喻手法
陆游自淳熙七年(1180年)罢官闲居山阴到写这首诗 时,已有六年多了。这次奉召到临安,宋孝宗任命他 权(代理)知严州(现在浙江建德)军州事,并对他说: “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显然 不想重用他。他对这个职位不感兴趣,但迫于“圣 命”,又为了维持生计,也只好接受下来。这首诗就 是在这种心情支配下写的。 诗一开始就流露出不得已而来京的意思:“世味 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世味薄则直道穷, 南宋朝廷不图恢复,得过且过,官场上的习气一天比 一天地坏下去,哪里还有什么直道呢?在这样的环境 里做官,的确没有什么意思,因此诗人不提受职一事, 而只说谁让我到京城来做客呢!这正是讽喻的笔法。
2、对这两首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A、《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为同期诗作,但其风格 与表现形式却迥乎不同。前者,情调严肃而激越,正面凸 现一个“愤”字;后者,情调诙谐,在貌似轻松中流泄内 心的忧愤。 B、《书愤》颔联追述25年前的两次抗金 大捷,诗人将自己的激情直接蕴藉其中,使全诗悲愤的基 调透射出一抹靓丽色彩。 C、《临安春雨初霁》表达诗 人对官场生活的淡漠。“素衣莫起征尘叹”,既是自砺— —绝不会坏风气的污染,又是对家人的安慰。 D、陆 游的《书愤》与杜甫的《蜀相》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即 诗人均联想到了诸葛亮“出师”的伟业,借以自勉;同时 又将崇敬、仰慕之情与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炼在一起, 分别锤炼出尾联那样的警句。 本项中有的评价陷入了误区——《书愤》颔联寄寓 了诗人的喜悦和欣慰,但这种情感是曲折地显现的,并 非直接蕴藉其中。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流露出作者对官 场生活的淡漠心情。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近来世态人情淡薄如纱,谁让我又骑马客居京华?

《书愤》《临安春雨初霁》比较阅读+课件28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书愤》《临安春雨初霁》比较阅读+课件28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让视野更宽 与梦想更近

总结全诗 概括主旨
诗歌主旨
两首诗情感相同,都表达不能报国立功,收复中原的忧愤。 无论是壮志难酬的悲愤,还是雨过天晴后的闲适,透过文字, 我们都能看到陆游满腔爱国心。

当堂巩固 加强记忆
《书愤》理解性默写
• 1.《书愤》在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 • ____塞__上__长__城__空_自__许___,__镜__中__衰__鬓__已__先__斑_________________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时代的悲剧 愤
英雄的悲
学习“列锦”手法
“列锦”又称“列词”,最早大约见于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一 书。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 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 达情感的一种修辞。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 2.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 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商山早行》)
分析诗意
思考2:分析所抒何愤?
国家(义愤)
所“愤”之一:世事艰
“愤”报国无门
国土沦陷
所“愤”之二:空自许 自身(悲愤) “愤”壮志难酬
所“愤”之三:鬓先斑 年老体衰 “愤”年华空老
所“愤”之四:谁堪伯仲间朝政(忧愤“) 愤”收复无望
奸臣当道
比较阅读
思考3:两首诗是陆游同年所做,抒发的情感也相似,认真 阅读这两首诗,小组交流讨论,完成导学案上表格的填写。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满江红》
凭谁问,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
--辛弃疾《永遇乐》
使行人到此,忠愤 气填膺,有泪如倾。

《临安春雨初霁》课件 (24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临安春雨初霁》课件 (24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作草:此必用了张芝的典故。张芝 擅长草书,但平时多写楷书。人 问其故,他说写草书太花时间, 所以没工夫写。
分茶:宋元时煎茶之法。注 汤后用箸搅茶乳,使汤水波 纹幻变成种种形状。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闲”指悠闲细节 “戏”指嬉戏 表面:闲适恬静 深层:感慨牢骚
报国无门、有志难伸、厌倦官场 闲极无聊只能蹉跎岁月的无奈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以典明志,志不得伸,怨愤无奈
陆机《为顾彦先赠妇》:“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 羁旅风霜之苦;京中恶浊,久居为其所化
尾联用典,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反用其意,诗人洁身自好,不受京城坏风气的影响,与开头呼应。回 家本非诗人之愿,但因京中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故不如回乡躬耕。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呵,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 阴故家。
解意象,品情感
“临安”——诗人为什么要到临安来?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知人论世:诗人奉召到临安,宋孝宗任命做严州知府。并 对他说:“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
显然不想重用他。他对这个职位不感兴趣,但迫于“圣 命”,又为了维持生计,也只好接受下来,流露出不得已 而来京的意思。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此诗貌似写恬淡、闲适的临安春雨杏花景致,实际上 抒写了诗人对京华生活的厌倦。表面上看来写极了闲适 恬静的境界,然而其背后隐藏着诗人无限的感伤与惆怅, 那种报国无门、蹉跎岁月的落寞情怀,含蓄而有深蕴, 个中滋味需要细细品味。

《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对比鉴赏PPT教学课件

《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对比鉴赏PPT教学课件

故事背景:
刘备有称雄天下,恢复汉室的壮 志,但势力弱小,在当时军阀混战中 尚无立足之地。被吕布打败后,暂时 随曹操回许都,投靠曹操;在此期间, 秘密会见了国舅董承,同意参与汉献 帝在衣带诏中布置的除掉曹操的活动。 这是有关身家性命的大事,如被发觉, 必被曹操处死无疑。因此,刘备……
范读课文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代“奸雄”。
他骄横跋扈、心狠手辣,而又老谋深算、诡计多 端。作品在曹操出场时就介绍了他幼年诬叔欺父 的故事。越到后来,越是变本加厉。他落难投奔 吕伯奢,吕盛情款待,他却疑心他要加害于他, 而杀吕全家,说是“宁愿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 人负我”。他在与袁术作战,军粮将尽,就命仓 官用小斛散粮,然后以“盗窃官粮”之罪将其斩 首,借此来隐瞒军粮将尽的事实,稳定军心。他 为防备有人谋杀他,假托“好梦中杀人”,拔剑 杀了替他盖被的近侍,又上床装睡。“赤壁之战” 中,扬州刺史刘馥说他诗中有“不吉之言”,他 “手起一槊,刺倒刘馥”,事后却说是酒后误伤。 他善于利用伪善的面孔掩盖他罪恶的企图和残暴 的行为。每每杀人之后,“极为悲痛”,亲自祭 奠,进行“厚葬”,优抚家属,以笼络人心。
《书愤》与《登高》的比较赏析
这两首诗是个人身世感怀之作。杜甫和陆游都生 逢国家多难之秋,两人的忧国忧民都表现在将个人命 运与国家命运系于一体上。这是两首诗共同的思想感 情。在写法上杜诗前两联写登临所见,通过对悲凉沉 郁的秋景描写为后两联抒情作铺垫。陆诗前两联则是 追忆早年的经历,怀念楼船铁马的战斗生活。其渴望 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成为后两联进一步抒情的张本。 两首诗的后两联有更多相似的地方,都写了老境的痛 苦失落。杜甫将国难家愁、荒秋病体共置一处,强烈 地渲染了挣扎于艰难潦倒之中不堪忍受的凄惨心情; 陆游则一面悲自己,一面赞诸葛亮,即哀叹自己年已 垂暮而壮志难酬,赞叹诸葛亮毕竟可以奋斗终身死而 后已,两相对照,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临安春雨初霁》ppt课件

《临安春雨初霁》ppt课件

诗歌翻译: • 人世情味近年来薄得像透明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
沾染繁华?
• 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 一声声叫卖杏花。
• 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细细地 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名茶。
• 呵,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 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深巷、杏花、矮纸、晴窗、 细乳、茶、素衣
意象风格
大气磅礴、慷慨悲壮(严肃、 恬淡静雅、惆怅深沉;意象
激愤);意象以虚为主,回 以实为主,叙述现在
忆过去
情感相同点 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渴望建功立业、叹息岁月蹉跎
情感不同点
悲愤
感伤、郁闷
【随堂巩固】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_世__味__年__来__薄__似__纱___,_谁__令__骑__马__客__京__华___” 两句,采用一个独具匠心的比喻,感叹世态人情淡薄。 (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_矮__纸__斜__行__闲__作__草___,_晴__窗__细__乳__戏__分__茶___” 两句,表面上看是写诗人写书品茗极闲适恬静的生活,实际上暗含着诗 人有志难为的无限感慨和牢骚。 (3)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用来描写诗人因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故 不如回乡躬耕以自嘲的句子是“_素__衣__莫__起__风__尘__叹___,_犹__及__清__明__可__到__家__”。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即以问句的口吻表达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客寄京华的蹉跎,直
抒胸臆,情感喷薄。
√B.颔联语言清新隽永,由听觉感知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能给诗人些
许欣喜与慰藉。 C.颈联“作草”“分茶”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但背后却深藏着诗

《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对比鉴赏

《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对比鉴赏

诵读提示和整体感知
这首诗作于淳熙十三年(1186年),其时诗 人61岁。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 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因而悲愤异常, 这首诗是他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括。前两联 回忆过去,抒写他的抗敌抱负,“气如山”一 语提挈全诗,须重读;“楼船夜雪”“铁马秋 风”写诗人的向往,要用炽热的感情读出。后 两联侧重写现在,“塞上”两句集中表现了诗 人的悲愤;“出师”两句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 矢志北伐,死而后已。这首诗的基调是悲愤, 然而并不绝望,还有豪壮的感情蕴藉其中。
《书愤》与《登高》的比较赏析
这两首诗是个人身世感怀之作。杜甫和陆游都生 逢国家多难之秋,两人的忧国忧民都表现在将个人命 运与国家命运系于一体上。这是两首诗共同的思想感 情。在写法上杜诗前两联写登临所见,通过对悲凉沉 郁的秋景描写为后两联抒情作铺垫。陆诗前两联则是 追忆早年的经历,怀念楼船铁马的战斗生活。其渴望 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成为后两联进一步抒情的张本。 两首诗的后两联有更多相似的地方,都写了老境的痛 苦失落。杜甫将国难家愁、荒秋病体共置一处,强烈 地渲染了挣扎于艰难潦倒之中不堪忍受的凄惨心情; 陆游则一面悲自己,一面赞诸葛亮,即哀叹自己年已 垂暮而壮志难酬,赞叹诸葛亮毕竟可以奋斗终身死而 后已,两相对照,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鉴赏要点:讽喻手法
陆游自淳熙七年(1180年)罢官闲居山阴到写这首诗 时,已有六年多了。这次奉召到临安,宋孝宗任命他 权(代理)知严州(现在浙江建德)军州事,并对他说: “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显然 不想重用他。他对这个职位不感兴趣,但迫于“圣 命”,又为了维持生计,也只好接受下来。这首诗就 是在这种心情支配下写的。 诗一开始就流露出不得已而来京的意思:“世味 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世味薄则直道穷, 南宋朝廷不图恢复,得过且过,官场上的习气一天比 一天地坏下去,哪里还有什么直道呢?在这样的环境 里做官,的确没有什么意思,因此诗人不提受职一事, 而只说谁让我到京城来做客呢!这正是讽喻的笔法。

《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比较赏析

《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比较赏析

《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比较赏析-中学语文论文《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比较赏析章敏陆游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

他现存的九千三百多首诗,大都是反映民族矛盾的爱国诗歌,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鉴赏陆游的诗歌,最重要的一点便是“知人论世”,了解陆游其人,把握他所处的时代特点。

陆游出身于一个爱国家庭,靖康之变,陆游随家人逃难,尝尽了颠沛流离的痛苦。

惨痛的逃难经历和家庭环境的熏陶,从小就培养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并使他立下了“上马击胡贼,下马草军书”的报国壮志。

然而陆游生活的南宋时代,始终是投降派当权的时代,陆游因为主战常被贬斥罢官,报国理想屡屡遭受冷酷现实的扼杀。

《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均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 )春。

陆游在被罢官六年后被重新起用,宋孝宗任命他权(代理)知严州(现在浙江建德)军州事。

《书愤》的前四句是回顾往事。

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艰难,北望被金人侵占的中原,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有如山岳。

“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

从章法上说,点明了诗中的“愤”字,这愤懑之情贯穿全诗。

颔联大气磅礴,笔力雄健,写值得纪念的两次抗金战役的胜利,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家卫国,诗人很想投身到这样的战斗中去。

可是投降派当权,贪图安逸,朝廷无意收复中原,诗人痛心疾首、扼腕长叹,其中的“愤”又是多么强烈。

陆游不仅是诗人,而且是战略家。

“塞上长城”是诗人毕生的抱负,由于投降派把持朝政,诗人只能徒然自认为是“塞上长城”,对镜照看疏落的鬓发却早已花白。

“空自许”,与上文“世事艰”照应,是对偏安一隅的投降派的愤怒控诉和强烈指责。

《出师表》真足以名传后世,千百年来谁能与诸葛亮相提并论。

尾联用典明志,诗人以诸葛亮自况,以《出师表》中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自勉,渴望北征复国,建功立业。

诗人悲愤而不绝望,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

淳熙十三年(1186)春天,陆游被起用为严州知府,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杭州)去觐见孝宗,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等候召见。

《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对比鉴赏上课版PPT教学课件

《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对比鉴赏上课版PPT教学课件

风春雨也无法给人喜悦。“一夜”听春雨是实,
“明朝”卖杏花是虚,一实一虚写出了一个无
眠长夜诗人的愁绪。结尾对“家”的想念更表
达了对官场弥漫的衰朽邪恶空气的厌弃,陆游
感2觉020/1的2/10 是一个没有春意的春夜。
8
2020/12/10
9
1、对陆游的这两首律诗的解读,不确切的一项是 B
A、《书》诗首联抒写诗人的抗敌抱负。“气如山”为全诗的诗 眼和灵魂。不仅总挈了全诗,也刻画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 空怀爱国热忱,却不知世事艰辛;遥望金兵侵占的中原,愤恨之 情郁积如山。 B、 《书》诗颈联与首联形成对照——首联写过去,本联写现在, 首联写暮年。“空自许”与“世事艰”相对应;“已先斑”与 “气如山”相对应。二联不仅仅处处对照,而且诗脉贯通,概括 出诗人的整体形象。 C、“世味”,“薄似纱”,诗句表层写世态炎凉,人情淡薄; 其隐含信息,则是揭示世味薄必然直道穷的现实——南宋小朝廷 得过且过,官场风气一天坏似一天,诗人慨叹:在如此的环境中 为官,会有什么作为? D、《临》诗颈联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生活与情感世界——到 了京城,不屑去结交权贵以求攀升,却独自待在客馆以“作草”、 “分茶”消磨时光。对生活细节的这种描写,既是个人心迹的剖 白,又是对污秽的官场生活的否定。
纱”是紧紧呼应的,真是绝妙的章法。
2020/12/10
7
都是表现“隐”与“仕”的诗。这两首一
写秋一写春,一写隐,一写仕,写隐的自得其
乐,写仕的意兴阑珊,对照阅读十分有趣。
《山》处处紧扣秋景落笔,一反前人悲秋情怀,
全无萧瑟冷清之色,而是澄彻鲜活一派生机,
令人信服地表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临》中
“世味”变坏,使得人的心情也变坏,所以春

《书愤》《临安春雨初霁》比较阅读课件22张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书愤》《临安春雨初霁》比较阅读课件22张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知人论世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 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 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 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 为丰富。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 里、范成大、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著有《剑南诗稿》、《渭南 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知人论世
【书愤·背景】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此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 中,已是62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载,挂着一个空衔在 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 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临安春雨初霁·背景】写于淳熙十三年(1186),这一年春天,陆游 又被起用为严州知府,赴任之前,先到临安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 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广泛传诵的名作。(补 充:宋孝宗召见时对他说:“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 适。”显然是不想重用他。迫于“皇命”,碍于生计,只好接受。)
同:两首诗均抒发不能报国立功,收复中原的忧愤之情。
异:《书愤》尾联表明渴望效法诸葛亮北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悲愤而 不绝望。《临安春雨初霁》尾联抒发自己因不受重用而意欲辞官回乡的忧愤, 内心极为失望。
拓展提升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68岁)
示儿(85岁)
陆游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死去元知万事空,
尚思为国戍轮台。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塞上长城、镜中衰鬓:苍茫边塞、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巍峨长城,横刀立马,收复山河,

《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对比鉴赏PPT优选课件

《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对比鉴赏PPT优选课件

天在窗下坐着品味那名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莫感叹洁白的衣服会被风尘染,来得及清明
20时20/10节/18 回到家。
9
诵读提示和整体感知
这首诗是《书愤》的同期作,但风格不同: 《书愤》严肃而激愤,这一首则不乏诙谐意味。 这种诙谐其实是以轻松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忧 愤。诗的主旨是写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冷淡心情, 这是现实政治的黑暗在作者心上的曲折反映。 读这首诗的首尾两联要从容一些,有感慨兼自 嘲意,但不是真的嘲笑自己,而是嘲讽当时的 官场;中间两联要读得轻快,然而不是真有闲 情逸致,不过是聊作消遣罢了。
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成为后两联进一步抒情的张本。
两首诗的后两联有更多相似的家愁、荒秋病体共置一处,强烈
地渲染了挣扎于艰难潦倒之中不堪忍受的凄惨心情;
陆游则一面悲自己,一面赞诸葛亮,即哀叹自己年已
垂暮而壮志难酬,赞叹诸葛亮毕竟可以奋斗终身死而
后已,两相对照,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诗一开始就流露出不得已而来京的意思:“世味 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世味薄则直道穷, 南宋朝廷不图恢复,得过且过,官场上的习气一天比 一天地坏下去,哪里还有什么直道呢?在这样的环境 里做官,的确没有什么意思,因此诗人不提受职一事, 而2只020/说10/18谁让我到京城来做客呢!这正是讽喻的笔法。11
通篇都是围绕着“志”写的。
2020/10/18
5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这一联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 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 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这是暗写他欲图恢复失地。“世事艰”, 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这是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上说, 点了诗题中的“愤”字。

《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比较赏析

《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比较赏析

《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比较赏析《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比较赏析书愤临安春雨初霁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1186年,陆游罢官六年后被重新起用,宋孝宗任命他权知严州(今浙江建德)军事,期时陆翁已然六十有二,虽早过知天命之年,但年轻时的恢复之志,仍于压抑沉寂之后,重新燃烧起来,足见陆翁无愧于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这一称号。

“书愤”一题,毫不掩饰诗人当时内心的悲愤,“愤”为贯穿全诗的意脉。

陆翁一生饱受战乱之苦,出生第二年,即1126年,就碰上“靖康之变”,徽钦二帝为金主完颜亮所虏,长江以北江山易主,加之投降派把持朝政,南宋小朝廷从此偏安长江之南。

陆翁从小跟随家人颠沛流离,在国难中诞生、成长直至逝世。

而陆翁父亲陆宰,有坚定的民族立场,常谈论国难国耻以至痛哭流泪,陆翁师长,皆为爱国人士。

这样的经历和家世,促使他自小树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英雄志愿与“处当师颜原,出当致唐虞”的信念。

正如本诗首联所写: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有如山岳。

颔联两句,大气磅礴,笔力雄健,用事实说明南宋人民完全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家,有能力收复故土失地,是诗人恢复之志的具体化。

然而,年轻时的诗人没有想到世事如此艰难,投降派何其无耻,自己的一腔抱负,满怀豪情,失去了朝廷的支持,遭受投降派的阻挠,最后只能是“空自许”,尽管南宋有的是诗人一样的“塞上长城”!光阴似箭,世事沧桑,岁月蹉跎间,两鬓已经斑白。

颈联两句,是愤怒的控诉,强烈的指责。

然而,毕竟,陆翁被重新起用了,官职虽然不大,但机会毕竟来临,六十有二的陆翁,想到了六出祁山时的诸葛亮,想到了诸葛亮《出世表》里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不渝的执著奉献精神,所以以此自勉,表达了自己“老骥伏枥,壮心不已”,至死不放弃恢复中原之志,还想干一番报国大业的勃勃雄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间两联写客居生活,“小楼一夜听春雨”,写
诗人彻夜不眠,表现他心情不安,虽然是短期离家,
却也动了羁旅之愁。“深巷明朝卖杏花”,达官贵人
多居深巷,那里自然有人去叫卖杏花,这不经意的一
笔,点染了临安城中的“太平盛世”气象,似乎全然
忘记了亡国的危险。“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
分茶”,诗人到了京城,不去结交权贵,却独自呆在
客邸里以“作草”“分茶”消磨时光,也反映了他对
官场生活感到厌倦。这一来似乎是嘲笑自己百无聊赖,
其实是从侧面揭露当时政治的黑暗。到尾联诗人才将
他的讽喻意图明朗化,因为“素衣莫起风尘叹”里,
已经包含了“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的内容;诗
人告诉家人“莫起风尘叹”,也是自己不会受到
诗一开始就流露出不得已而来京的意思:“世味 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世味薄则直道穷, 南宋朝廷不图恢复,得过且过,官场上的习气一天比 一天地坏下去,哪里还有什么直道呢?在这样的环境 里做官,的确没有什么意思,因此诗人不提受职一事, 而2只021/说01/21谁让我到京城来做客呢!这正是讽喻的笔法。11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此联说现在,抒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的感慨。“塞上长城”, 点明诗人之志。“空自许”,跟“世事艰”照应,是对投降派的愤
怒指责。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是诗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 《后出202师1/01表/21 》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诗人正是6以此 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2021/01/21
1
教学目的: 1、欣赏并领会近体诗的艺术特点。 2、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
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2021/01/21
2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
州山阴(现在浙江绍兴)人。少年时就立下了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1154年
2021/01/21
10
鉴赏要点:讽喻手法
陆游自淳熙七年(1180年)罢官闲居山阴到写这首诗 时,已有六年多了。这次奉召到临安,宋孝宗任命他 权(代理)知严州(现在浙江建德)军州事,并对他说: “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显然 不想重用他。他对这个职位不感兴趣,但迫于“圣 命”,又为了维持生计,也只好接受下来。这首诗就 是在这种心情支配下写的。
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成为后两联进一步抒情的张本。
两首诗的后两联有更多相似的地方,都写了老境的痛
苦失落。杜甫将国难家愁、荒秋病体共置一处,强烈
地渲染了挣扎于艰难潦倒之中不堪忍受的凄惨心情;
陆游则一面悲自己,一面赞诸葛亮,即哀叹自己年已
垂暮而壮志难酬,赞叹诸葛亮毕竟可以奋斗终身死而
后已,两相对照,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天在窗下坐着品味那名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莫感叹洁白的衣服会被风尘染,来得及清明
20时21/01节/21 回到家。
9
诵读提示和整体感知
这首诗是《书愤》的同期作,但风格不同: 《书愤》严肃而激愤,这一首则不乏诙谐意味。 这种诙谐其实是以轻松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忧 愤。诗的主旨是写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冷淡心情, 这是现实政治的黑暗在作者心上的曲折反映。 读这首诗的首尾两联要从容一些,有感慨兼自 嘲意,但不是真的嘲笑自己,而是嘲讽当时的 官场;中间两联要读得轻快,然而不是真有闲 情逸致,不过是聊作消遣罢了。
2021/01/21
7
2021/01/21
8
临安春雨初霁 流露出作者对官 场生活的淡漠心情。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近来世态人情淡薄如纱,谁让我又骑马客居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昨夜在小楼里听到春雨声,深巷中明早定会有
人叫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闲来无事,在短纸上歪歪斜斜地练习草书,晴
3
诵读提示和整体感知
这首诗作于淳熙十三年(6年),其时诗
人61岁。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
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因而悲愤异常,
这首诗是他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括。前两联
回忆过去,抒写他的抗敌抱负,“气如山”一
语提挈全诗,须重读;“楼船夜雪”“铁马秋
风”写诗人的向往,要用炽热的感情读出。后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这一联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 散关失而复得,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诗人用 “楼船夜雪”“铁马秋风”形象地概括了这两次胜利的战斗,可见 他当年很想投身到这样的战斗中去。这两次战斗都发生在绍兴三十 一年(1161年),当时诗人才36岁。
《书愤》与《登高》的比较赏析
这两首诗是个人身世感怀之作。杜甫和陆游都生
逢国家多难之秋,两人的忧国忧民都表现在将个人命
运与国家命运系于一体上。这是两首诗共同的思想感
情。在写法上杜诗前两联写登临所见,通过对悲凉沉
郁的秋景描写为后两联抒情作铺垫。陆诗前两联则是
追忆早年的经历,怀念楼船铁马的战斗生活。其渴望
两联侧重写现在,“塞上”两句集中表现了诗
人的悲愤;“出师”两句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
矢志北伐,死而后已。这首诗的基调是悲愤,
然而并不绝望,还有豪壮的感情蕴藉其中。
2021/01/21
4
陆游的诗今存9 300首。他
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
人之一。陆诗的突出特点是
“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
这首诗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通篇都是围绕着“志”写的。
2021/01/21
5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这一联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 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 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这是暗写他欲图恢复失地。“世事艰”, 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这是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上说, 点了诗题中的“愤”字。
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后,赐进士
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八年(1172
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
淳熙五年(1178年),被召回临安,先后提举福
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他一贯坚持抗金
主张,为主和派所忌,任职期间多次遭到罢斥。
晚岁闲居故里。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
复失地。 2021/0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