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痛苦消化内镜应用指南

合集下载

中国消化内镜诊疗相关肠道准备指南解读PPT课件

中国消化内镜诊疗相关肠道准备指南解读PPT课件

VS
执行情况回顾
定期对肠道准备的执行情况进行回顾和总 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 施,不断完善肠道准备的质量控制体系。
持续改进方向和目标设定
提高患者依从性
通过加强患者教育和指导,提高患者对肠道准备的认知度和依从性 ,减少因患者因素导致的肠道准备不充分或失败的情况。
优化肠道准备方案
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不断优化肠道准备方案,提高 肠道准备的清洁度和患者的耐受性。
临床经验,促进肠道准备工作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THANKS
灌肠法及注意事项
灌肠方法
灌肠法是一种通过肛门注入灌肠液以清洁肠道的方法。常用灌肠液包括生理盐水、肥皂水等。灌肠时 需保持患者舒适体位,将灌肠液缓慢注入肠道,直至患者排出清水样便为止。
注意事项
灌肠前需评估患者肛门及直肠情况,确保无禁忌症。灌肠过程中需保持灌肠液温度适宜,避免过冷或 过热引起患者不适。同时,需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腹痛、恶心等不适,应立即停止灌肠并通知 医生处理。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消化内镜 技术已成为消化道疾病诊疗的重要手 段,广泛应用于临床。
诊疗水平不断提高
消化内镜诊疗水平不断提高,操作技 术日益精湛,为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 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肠道准备在消化内镜诊疗中重要性
提高诊疗准确性
充分的肠道准备能够减少肠道内的粪便和气泡,提高内镜视 野的清晰度,从而提高诊疗的准确性。
在进行肠道准备前,应对患者的病史 、用药史、过敏史等进行全面评估, 制定个性化的肠道准备方案。
保持肠道清洁
内镜医师应熟练掌握内镜操作技能, 规范操作过程,减少对肠道黏膜的损 伤。
合理选择泻药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泻 药类型和剂量,避免使用过量或不适 合的药物。

临床路径在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在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在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中的应用目的:探究临床路径在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接收的60例进行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的患者进行分组,分组按照随机序号法进行,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诊疗,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进行诊疗,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疗满意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无1例出现呼吸抑制、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0;对照组有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路径在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明显减少患者治疗出现的并发症,同时提高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率,改善院方的整体形象,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临床路径;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应用方法;效果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就是在无痛的状态下对患者实施系列治疗的措施,由于患者是在无痛的条件下进行系列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同时降低因为机体出现应激反应而导致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因此临床近年来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多次使用到无痛性消化内镜,但是对于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的患者如果仅仅进行常规的诊疗方法,很容易在进行判断和操作的多个环节出现漏洞,对于患者产生不必要的影响;相关研究指出,采用临床路径对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对于诊疗的满意率,本次笔者对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接收的60例进行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的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诊疗,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进行诊疗,旨在提高无痛性消化内镜对于患者治疗的效果,减少不良现象的发生,同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现将详细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接收的60例进行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的患者进行分组,分组按照随机序号法进行,每组30例;两组均不包括诊断不明确者,排除存在严重肠胃疾病,例如相关病变或恶性肿瘤者;不包括3个月内接受过相关治疗并治疗失败者,排除严重心肝肾疾病或精神病等可能对本次研究产生影响的疾病的患者。

《无痛消化内镜护理》课件

《无痛消化内镜护理》课件

02
CHAPTER
无痛消化内镜护理的重要性
减轻患者痛苦
01
患者在无痛消化内镜检查过程中 不会感到明显的痛苦或不适,提 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02
无痛技术可以消除患者的紧张和 焦虑情绪,降低应激反应,使检 查过程更加顺利。

提高检查效果
无痛消化内镜护理可以使医生更加仔 细、全面地观察消化道内部情况,从 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成功案例二:小儿无痛肠镜检查
总结词
心理护理、家长配合
详细描述
小儿无痛肠镜检查需要特别关注患儿的心理护理和家长配合。通过与患儿及家长进行充 分的沟通,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取得家长的信任和配合,确保检查过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针对患儿的年龄和认知水平,采取适当的心理干预措施,如使用玩具、动画片等
分散注意力,降低患儿对检查的恐惧感。
疗。
无痛消化内镜的发展历程
初期阶段
普及阶段
无痛消化内镜技术起源于20世纪80年 代,最初使用丙泊酚作为镇静剂,逐 渐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无痛消化内镜已经成为消化内 镜检查和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被广 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改进阶段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无痛消化内镜 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新型镇静 剂和麻醉药物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了 检查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成功案例三:多学科协作的无痛消化内镜检查
总结词
团队协作、多学科联合
详细描述
多学科协作的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 消化内科、麻醉科、心内科等。通过团队协作和多学科 联合,确保检查过程的顺利进行。在检查前,各学科专 家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检查 方案和护理措施。在检查过程中,各学科专家需要密切 配合,确保患者安全度过检查过程。同时,多学科协作 还能够为患者提供综合治疗和护理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和生活质量。

胃肠镜检查前准备及相关指南解读

胃肠镜检查前准备及相关指南解读
• 3.按要求口服清洁剂清洗肠道(详见医嘱),一般会在服药 两小时后排干净,最后排出大便为清水者方可检查。
中国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专家共识
中国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邓小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刘进(四川大 学华西医院)、李天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张卫(郑州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郭曲练(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杨承祥(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鲁开智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冯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仓静(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 院)、朱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金宝(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表1 消化内镜诊疗的镇静深度/麻醉及其评估要点
Ramsay镇 静评分
轻度镇 静
2~3分
中度镇静
4分
深度镇静*
5~6分
全身麻 醉*
反应
对语言刺 激
反应正常
对语言或触觉刺激 存在有目的反应
对非伤害性刺激无反 应,对伤害性刺激有
反应
对伤害性刺 激无反应
通气功能 无影响 足够,无需干预 可能不足,可能需要 常不足,
二、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实施条件
(一)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场所与设备要求
1 开展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除应符合常规 消化内镜的基本配置要求以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每个诊疗单元面积宜不小于15 ㎡

2 每个诊疗单元除应配置消化内镜基本诊疗设备外, 还应符合手术麻醉的基本配置要求,即应配备常规监护仪 (包括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和无创血压)、供氧与吸氧 装置和单独的负压吸引装置、静脉输液装置、常规气道管 理设备(麻醉机或简易呼吸囊、麻醉咽喉镜与气管内插管 用具等)和常用麻醉药物如丙泊酚、依托咪酯、咪达唑仑、 阿片类药物等以及常用的心血管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碱、 去氧肾上腺素等。经气管内插管全麻下消化内镜操作时间 较长或高危患者还应配有麻醉机,并考虑监测呼气末二氧 化碳分压和(或)有创动脉压力

2021中国消化内镜内痔诊疗指南及操作共识(全文)

2021中国消化内镜内痔诊疗指南及操作共识(全文)

2021中国消化内镜内痔诊疗指南及操作共识(全文)痔病是一种常见的全球性肛肠疾病,其症状和并发症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根据美国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痔病的患病率可高达50%以上,其中45~65岁人群患痔病的风险最高。

最新的全国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以上的城镇和农村居民中,肛肠疾病的患病率高达50.1%,其中痔病占98.09%。

内痔是最常见的痔病类型,占痔病患者的59.86%,其中绝大多数为I-III度内痔(99.47%)。

随着临床技术的进步和微创治疗理念的发展,XXX消化内镜学分会于2019年10月成立了内痔诊疗协作组,广大消化内镜医生已开始规范应用软式内镜进行内痔的微创治疗。

初步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内痔的消化内镜微创治疗具有操作灵活、病人痛苦小、恢复期短、并发症少和费用低的特点。

在2006年至2020年期间,我国多个专业学会分别发表了关于痔病的临床诊治指南。

然而,随着消化内镜在内痔诊疗中的深入应用,遵循过往的各种指南已难以满足消化内镜在内痔诊疗方面的规范诊疗需求。

因此,XXX消化内镜学分会内痔协作组组织了36位国内从事内痔微创治疗的消化内镜专家和肛肠领域专家,基于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国内外近期发布的痔诊疗指南和已经发表的研究数据,从问卷调查到现场专家反复讨论,最终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和消化内镜特点的内痔诊断与治疗指南,即《中国消化内镜内痔诊疗指南及操作专家共识(2021)》,为消化内镜医生在痔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提供指导。

本指南遵循循证医学证据、高质量文献证据和证据发表时间优先的原则,参考国内外指南的推荐制定。

指南中所推荐的内容按照JBI证据预分级系统进行证据分级,证据等级划分为1~5级。

推荐等级根据证据的有效性、可行性、适宜性和临床意义,由本指南的专家团队通过网上问卷调查、专家指南讨论会等方式最终给出推荐强度分级,包括强推荐和弱推荐。

痔是人体的正常结构,根据发生部位可将痔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临床路径在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在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在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中的应用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中的应用。

方法选择60例行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进行诊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临床路径诊疗。

结果在并发症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诊疗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诊疗满意率96.67%,对照组患者诊疗满意率80.0%,观察组患者诊疗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中,应用临床路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诊疗满意率,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标签:临床路径;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应用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指的是患者在无痛状态下进行疾病的治疗,采取无痛治疗方式,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避免因为机体应激反应所产生的并发症以及其他不良反应。

本文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行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患者进行研究,探讨临床路径在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行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51.5±5.9)岁。

排除其他因素干扰,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与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0例,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36~72岁,平均年龄(51.9±5.4)岁;观察组患者30例,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0.4±6.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以及性别等各项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进行诊疗。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取临床路径诊疗。

(1)预约登记,详细询问患者各项资料,掌握患者的治疗需求,结合患者的病情,向患者讲解治疗要点,让患者做好各项治疗准备工作;(2)接诊确认,检查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判断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是否符合治疗要求,指导患者完成知情同意书的填写;(3)术前准备,向患者讲解手术流程,帮助患者对治疗过程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对于存在较为严重的焦虑、恐惧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指导,帮助患者建立起治疗的信心和勇氣;(4)治疗配合,治疗过程,注意观察患者的各项情况,做好患者口腔分泌物的清理;(5)术后干预,完成手术后对患者进行密切的监护,向患者及其家属交代相关的注意事项。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消化内镜分册(节选)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消化内镜分册(节选)

消化内镜诊疗管理制度一、内镜室的基本设置一、人员配置1, 医师(1)内镜室必须有专职医师(或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在科主任的领导下, 全面负责内镜室的各项工作, 并参加常规诊疗工作。

专职医师须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担任。

(2)内镜医师必须有坚实的临床基础, 应在工作, 年么上的住院医师中择优选拔, 培训时间不少于3个月。

从事治疗性内镜工作的医师, 培训时间应适当延长。

(3)内镜医师必须既有操作技能, 又有丰富的临床及理论知识。

在有条件的地区, 可采取考核上岗制度。

2, 护士(1)内镜室应设有经过培训的专业护士, 其护龄至少在3年以上。

每个检查台应设置1名护士(按同一时间内开展的台数计算)。

3台以上的内镜室可设立护理组或配备护士长。

(2)内镜室护士应经过专门技术培, 培训工作应在三级医院内进行, 时间不短于2个月。

在有条件的地区, 可采取考核上岗制度。

3.技术员对工作量较大的内镜室, 尤其是有x线设备的内镜室应配备技术员, 技术员应有(或相当于)中专以上学历, 经培训后上岗。

二、检查室1.每一检查室面积不小于20m2 ,室内主要放置内镜检查设备与清洗消毒设施。

2.检查台数与内镜台数应与实际检查人数相适应, 检查台过少必然会导致镜消毒不严的后果。

3.不允许将不同类型的内镜(如胃镜与气管镜)安排在同一检查室内进行。

4.胃镜和肠镜检查原则上应分室进行。

检查人数不多的单位可分不同时间段进行检查, 但严格禁止在同一清洗槽内进行胃镜与肠镜的清洗与消毒。

5.检查室应配有空调、相应的水电设施、稳压电源装置、吸引装置、供氧装置、抢救药品及设备。

三、基本器械1.内镜数量内镜室的内镜数量应与本院内镜检查人数相一致。

根据国家卫生部有关内镜消毒的规定, 每例内镜检查后, 内镜清洗及消毒时间不得少于20min。

医院应根据检查人数配置相应的内镜与检查台数, 以保证内镜消毒质量。

2.内镜的使用与报废制度各内镜室应建立内镜档案卡, 记录内镜购置时间、使用频度、检查人数及维修情况。

中国无痛苦消化内镜应用指南课件

中国无痛苦消化内镜应用指南课件
1μg/kg,然后以0.2μg/(kg·h)输注。
第十二页,共二十六页。
中国无痛苦消化内镜应用指南
4.操作 流程 (cāozuò)
❖ 4.4 术中监护 麻醉医师在内镜检查过程中须密切观察患者 有无呛咳、屏气、呃逆、自主拔管行为、喉痉挛、局部疼痛、 诱导早期兴奋多语、短暂性呼吸暂停、下颌松弛呼吸不畅、肌 阵挛、过敏反应、恶心呕吐、头痛、头昏等情况,并根据患者 反应调整麻醉深度,及时处理各种麻醉相关的并发症。还应监 测(jiān cè)心电监护、血压、血氧饱和度和二氧化碳等生理参数。 深度镇静和全麻患者应在操作过程中给予持续吸氧。
第三页,共二十六页。
中国无痛苦消化内镜应用指南
2.实施(shíshī) 条件
❖ 2.1 无痛苦消化内镜诊疗室设置要求 除满足消化内镜室的基本要 求以外(yǐwài),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 (1) 无痛苦消化内镜诊疗室单个诊疗单元面积不小于15m2。 ❖ (2)诊疗室内除应配置消化内镜基本诊疗设备外,应配置心电监护仪、麻
❖ 无痛苦胃镜下治疗如息肉、间质瘤的摘除、上消化道异物的取出、静脉曲张内镜下 治疗、Barrett食管的内镜治疗、ESD、EMR、POEM等。这些治疗操作 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及操作时间长,对于患者配合要求也较高,常需要在充分
镇静与麻醉下进行,以提高治疗成功率。
第十六页,共二十六页。
中国无痛苦消化内镜应用指南
❖ 4.3 麻醉实施 患者采取左侧卧位,嘱患者咬好口垫,首先由护士
开放患者静脉通道,持续吸氧,连接监护设备,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根据(gēnjù)消化内镜的诊疗目的和镇静深度的需求,可采用下列不同的麻
醉或镇静方法。
第十页,共二十六页。
中国无痛苦消化内镜应用指南

中国胶囊内镜临床应用指南

中国胶囊内镜临床应用指南

中国胶囊内镜临床应用指南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胶囊内镜与小肠镜学组于2008 年制订了《中华消化内镜学会胶囊内镜临床应用规范》, 对我国规范使用胶囊内镜提供了有力参考。

胶囊内镜检查经历10 余年的发展, 已经成为重要的消化道疾病检查手段, 尤其是对小肠疾病的诊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除了小肠胶囊内镜出现了部分改进之外, 专用食管胶囊内镜、专用结肠胶囊内镜和专用磁控胶囊胃镜亦已进入临床应用阶段。

所以, 胶囊内镜与小肠镜学组决定与时俱进, 更新和完善相关规范, 在经过专家广泛讨论及多次修改后, 现更新我国胶囊内镜临床应用指南如下。

1 检查前准备、胶囊内镜检查、检查后注意事项1.1 查前准备鉴于胶囊内镜检查可能发生胶囊滞留及诊断的不确定性, 检查前应对患者予以告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1.1 小肠胶囊内镜检查( 1) 检查前需禁食或进清流质10 ~12 h; ( 2) 检查前夜行肠道清洁准备( 参考相关内镜检查肠道准备指南) , 以提高图像的清晰度; ( 3) 术前半小时服用适量祛泡剂, 以减少泡沫对视野的影响; ( 4) 不推荐使用促胃肠道动力药。

目前研究尚不支持促动力药能够帮助提高全小肠检查完成率[1 - 7]。

1.1.2 食管专用胶囊内镜检查( 1) 胶囊内镜检查前禁食2 h; ( 2) 饮用少量水( 10 mL 左右) 帮助胶囊内镜吞服; ( 3) 检查过程患者取仰卧位; 或可采用5 min 法: 吞服胶囊后2 min 取仰卧位, 继保持2 min 30°半卧位, 继保持1 min 60°半卧位, 继以15 min 坐位[8 - 10]。

1.1.3 结肠专用胶囊内镜检查[9, 11 - 14]( 1) 检查前一日进清流质饮食; ( 2) 检查前夜行肠道清洁准备( 参考相关内镜检查肠道准备指南) ; ( 3) 检查过程中加服小剂量磷酸钠溶液( 45 ~ 55 mL) , 通过增加肠蠕动使胶囊尽早进入结肠( 使用方法及禁忌证参照相关指南) ; ( 4) 吞服胶囊后1 h 胶囊尚未通过幽门者, 建议给予促胃肠动力药或经胃镜将胶囊送入十二指肠以缩短胶囊在胃内的停留时间。

无痛胃镜在临床上的应用

无痛胃镜在临床上的应用

无痛胃镜在临床上的应用发表时间:2012-12-05T14:19:31.2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2期供稿作者:金燕[导读] 无痛胃镜是在胃镜检查时适当应用镇静麻醉剂,使病人在浅睡眠状态下完成检查和治疗金燕(淄博圣洁医院内科山东淄博 256400)【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2-0103-02【摘要】目的探讨无痛胃镜在临床上的应用。

方法分析无痛胃镜的操作及特点,重点探讨了无痛胃镜的镇静程度判断、监测及并发症的处理、术后处理及离院标准。

结果无痛胃镜检查中,患者均感舒适并能配合完成操作,无一例行气管插管,无一例死亡。

结论无痛胃镜减轻了传统胃镜置管方法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复诊依从性。

是服务人性化的必然结果,也是满足不同层次患者医疗需求的客观需要。

【关键词】无痛胃镜临床应用诊治无痛胃镜是在胃镜检查时适当应用镇静麻醉剂,使病人在浅睡眠状态下完成检查和治疗[1]。

它从理论的形成及运用于临床经历了20世纪60-90年代30多年的变化,现已日趋完善和成熟。

无痛胃镜使患者无需再忍受插镜所带来的咽喉不适及剧烈恶心、呕吐等痛苦及心理上的不良后果,有效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稳定血流状态,减少胃穿孔及心肺并发症的出现[2]。

这对患者、操作者及疾病的诊治均有益。

1无痛胃镜的操作无痛胃镜检查术在胃镜操作上,除要求胃镜医师技术熟练外,无太特殊之处。

胃镜麻醉和镇静术的实施必须由经验丰富的麻醉医师来操作。

虽然术中使用的一些药品如咪哇安定未被列入只有麻醉医师方可使用,但非麻醉医师很难掌握此类药品的安全使用剂量。

所以无痛胃镜操作时,拥有麻醉药物处方权且使用麻醉药物更熟练的专业麻醉师的协作是必不可少的。

2无痛胃镜的特点2.1安全性的特点异丙酚和咪哇安定等常用静脉麻醉药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早已证明是非常安全的药物;药物起效快、消除快,在体内停留时间短,镇静时间仅维持数分钟。

纳布啡在无痛消化内镜的应用上海CAA常委会讲课文档

纳布啡在无痛消化内镜的应用上海CAA常委会讲课文档
监测患者血压、呼吸频率、心率、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S组给予舒芬太尼0.1μg/kg; N1组给予盐酸纳布啡0.1mg/kg; N2组给予盐酸纳布啡0.2mg/kg。 三组均缓慢静脉推注丙泊酚1.5-2.0mg/kg 待患者入睡后开始行胃镜+肠镜检查
术后根据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压、意识及体动情况酌情追加丙
第四页,共49页。
第五页,共49页。
阿片类药物
阿片类 药物
第六页,共49页。
激T动ex剂t
in here
作用于阿片受体后可产 生完全的阿片作用(吗 啡、芬太尼、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氢吗啡酮);
拮抗剂
与阿片受体结合但不激 动受体,从而阻止阿片 激动剂和受体结合( 纳 洛酮和纳曲酮 );
激动拮 抗剂
➢ 一项Meta分析显示,纳布啡与吗啡镇痛效果相当,但是 纳布啡引起恶心、呕吐少于吗啡 Zeng Z et al. Sci Rep. 2015 Jun 3;5:10927.
纳布啡作用特点
不导致尿潴留:有利于早期移除导管
20mg IV 纳布啡,一小时后能逆转 硬膜外吗啡所致的尿潴留
第二十页,共49页。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北京友谊医院麻醉科
田鸣
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用于门诊无 痛胃肠镜检查的对照观察
第二十九页,共49页。
第三十页,共49页。
研究目的
比较丙泊酚复合不同种类阿片药物(舒芬太尼 纳布啡)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
镇痛效果
呼吸循环抑制情况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比较两种药物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效果及安全性
探寻纳布啡用于无痛胃肠镜的最适宜浓度范围
麻醉诱导
0.2~0.3mg/kg 纳布啡0.2~0.3mg/kg加生理盐水至10ml, 缓慢静脉注射,后给予镇静药、肌松药,

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目录-操作步骤分级

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目录-操作步骤分级

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目录-操作步骤分级一级操作步骤1. 麻醉准备- 1.1 确认患者麻醉适应症- 1.2 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 1.3 评估患者麻醉风险- 1.4 准备麻醉设备和药剂- 1.5 与患者沟通和解释麻醉过程2. 内镜准备- 2.1 内镜设备检查和准备- 2.2 确认内镜消毒和清洗- 2.3 准备适当的内镜操作工具和辅助器械- 2.4 确保内镜照明和图像传输正常3. 患者准备- 3.1 患者禁食和停止用药- 3.2 进行患者体格检查- 3.3 做好患者隐私保护- 3.4 确保患者合作和舒适二级操作步骤1. 内镜插入和进入消化道- 1.1 确定最佳内镜插入位置- 1.2 控制内镜进入速度和角度- 1.3 观察内镜行进路径- 1.4 进入消化道并确认位置2. 病变检查和诊断- 2.1 定位病变位置- 2.2 观察病变形态和颜色- 2.3 进行组织活检或细胞采集- 2.4 进行病变诊断和分级3. 治疗干预和操作- 3.1 消除病变或阻塞物- 3.2 行内镜下止血或缝合- 3.3 放置支架或引流管等辅助器械- 3.4 进行内镜下治疗干预三级操作步骤1. 并发症处理- 1.1 及时识别并发症- 1.2 迅速采取适当处理措施- 1.3 监测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1.4 评估并记录并发症程度和后果2. 患者恢复和观察- 2.1 停止麻醉和药物- 2.2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2.3 监测患者术后反应和并发症- 2.4 提供患者恢复和饮食指导3. 消化内镜后处理- 3.1 内镜器械清洗和消毒- 3.2 记录和归档内镜检查结果- 3.3 编写内镜检查报告- 3.4 协调随访和治疗计划以上为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目录的操作步骤分级。

请根据需要使用适当的步骤进行操作。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操作步骤和级别可能因病情复杂性和医生判断而有所调整。

在执行任何操作前,请充分了解相关操作规范和风险,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指导。

中国消化内镜诊疗相关肠道准备指南

中国消化内镜诊疗相关肠道准备指南

中国消化内镜诊疗相关肠道准备指南本指南以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为基础,从肠道准备的目的与要求、患者告知及宣教、饮食限制、常用肠道清洁剂选择与用法、祛泡剂使用、禁忌证、特殊患者的肠道准备、小肠镜及胶囊内镜的肠道准备等8个方面,对内镜诊疗相关肠道准备的实施提供指导性建议,供临床医师参考。

一、肠道准备的目的和要求结肠镜是筛查、诊断和治疗结肠病变的重要手段,其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安全性与肠道准备的质量密切相关,充分的肠道准备可使患者获得较高的肠道清洁度,对实现高质量的肠镜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肠道准备不充分可降低结肠镜检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且影响肠镜检查的腺瘤检出率。

一项纳入8项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中等质量和高质量的肠道准备在腺瘤检出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低质量的肠道准备可导致腺瘤检出率明显降低。

理想的结肠镜肠道准备方法应该具有以下特点:能短时问内排空结肠的粪便;不引起结肠黏膜的改变;不会引起患者不适;不导致水电解质的紊乱;价格适中。

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肠道清洁剂各具特点,尚不能完全满足上述标准,需要根据具体的人群,予以有针对性的指导。

为了改进肠道准备质量,建议内镜医师在结肠镜检查时对患者的肠道准备情况进行评估,医疗机构应定期监测肠道准备合格情况。

国际上目前主要有两个肠道准备质量的评估量表:波士顿量表和渥太华量表,波士顿量表26分、渥太华量表<7分均提示肠道准备合格。

波士顿量表将结肠分为3段(盲肠和升结肠,肝曲、横结肠和脾曲,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进行评分,按照最差一清洁分为4级(0〜3分,表1),总分0〜9分;渥太华量表将结肠分为3段(直肠和乙状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升结肠和盲肠)进行评分,按照清洁〜最差分为5级(0〜4分,表2),并加入全结肠内的液体量评分(少量、中量、大量分别为0、1、2分),总分0—14分。

裳I肠道准备质酸的波士顿盘表评分标准部分描述。

分由于无法清除的固体或液体液便导致整段胸砧膜无法观察1分由于污斑、混浊液体、残留黄便导致部分肠黏映无法观察2分肠道黏膜观察良好,但残留少盘污斑、混浊液体、囊便3分肠道粉膜观察良好,堪泰无残留再逢.混浊液体、液便―2肠道准备质鼠的渥太华姑向评分标准评分赢一~"ZZZZZZITT 极好:肠..细节清嘴可£如有悔体存留,则为疫U力清液体,几乎无费便残留.A 良好:有此浑浊液体或奘便残曾,但仍可见场熟嗔力细节;无需冲洗及抽啜,小一般:浑浊液体或残的粪便掩谶胧黯膜细忙但抽吸”后仍可见版补膜细节;无需冲洗AA 较差:责便椅或肠粘膜班节和轮廓,但冲洗和抽吸3" 后,尚能我得清楚视野A八微差:固体类便簿港弱骷膜细节和轮廓∙尽力冰洗和Zf抽吸后,仍无法获得清楚视野二、患者告知及宣教有效的宣教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肠道准备质量,对实现充分的肠道准备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化管理消化内镜室无痛苦内镜护理配合上的应用浅析

标准化管理消化内镜室无痛苦内镜护理配合上的应用浅析

t
P
SAS 评分 53.35±3.64 46.74±2.35
7.594 <0.05
SDS 评分 53.74±3.85 48.99±3.04
8.597 <0.05
264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19
·临床监护·
标准化管理消化内镜室无痛苦内镜护理配合上的应用浅析
王淑红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镜诊疗中心,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摘 要:目的 探讨标准化管理法在消化内镜室无痛苦内镜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对在消化内镜护理时的标准化 管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标准化管理法的应用对于无痛苦内镜护理配合对作用。结果 对消化内镜进行标 准化管理后,我院消化内镜室护理满意度升高,患者疼痛评分降低,P < 0.05。结论 对消化内镜护理中发生的不 良事件进行标准化管理法管理,能够有效掌握消化内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关 键 词 : 消化内镜;护理质量;标准化管理法;痛苦
消化内镜在临床上的使用中十分频繁,并且起到了很重 要的作用,能够大大提高救治效率,特别是对于急性发作的 患者来说,使用消化内镜可以更加准确的进行诊断,有利于 挽救患者生命。但是另一方面,消化内镜对于人体具有一定 的创伤性,因为属于入侵性的操作 [1],所以会给患者带来非 常不好的体验。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通常存在一定的恐惧 心理,影响治疗的效果。当前,在使用消化内镜的过程中存 在一些的问题,医院必须加强管理,提高消化内镜的护理质量, 否则就会引起更大的安全隐患。所以为了提高消化内镜的护 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事件发生率,就必须提出针对性的措施, 改进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标准化管理法指的是对患者 临床治疗、护理进行标准化质量管理,使得每个护理措施都 有相应的标准要求,提高护理质量。本文回顾性总结了消化 内镜使用标准化管理法的情况,报道如下。

无痛内镜检查的临床应用

无痛内镜检查的临床应用
上呼吸道梗阻:舌后坠 血氧饱和度下降:气道阻塞和呼吸抑制 呼吸抑制或呼吸暂停:药物的相对过量 心率减慢:迷走神经反射 血压下降 呕吐、返流和误吸 结肠穿孔
2021/1/3
注意点
实施前了解患者情况 严密的观察与监测 实施时应给予吸氧 准备复苏药物和抢救设备
2021/1/3
无痛内镜的优点
社会的发展 生活质量提高
疾病的治疗+预防
2021/1/3
定期体检
痛苦 无痛
内镜检查的现状
检查的侵入性,肠袢解剖上的弯曲 内镜检查有一定的痛苦
腹部膨胀不适,恶心,腹痛 身体和心理双重不适:焦虑 不少患者难以接受
2021/1/3
谈“镜”色 变
无痛内镜的概念
无痛 镇静或意识丧失 保留一定程度的分配制度性反射
2021/1/3
检查中
➢ Maintain patant airway ➢ Ensure patient’s level of
consciousness verbal response respond to stimulation easily rousable from sleep
2021/1/3
2021/1/3
咪唑安定
水溶性、作用时效较短。抗惊厥和抗癫痫 作用不如安定,其他作用快于和强于安定
无注射痛,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注射速 度过快时,对呼吸和心血管系统有抑制
用量:首剂量 1.0~4.0mg 追加量 1.0~2.0mg 维持量 1~2ug/kg/min
2021/1/3
芬太尼
中枢性镇痛药,作用强度为吗啡100倍 作用起效快(IV高峰浓度时间为3.6min) 作用时间短(t1/2为10~30min) 不良反应: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4 操作流程
4.1 麻醉前访视与评估 在进行无痛苦消化内镜镇静前,麻 醉医师需要充分做好麻醉前访视,具体包括下列内容(图1): (1)患者知情告知:应告知患者镇静、麻醉的操作过程,并 向患者解释镇静麻醉的目的、风险,取得患者同意,并签署知 情同意书。(2)麻醉前评估:应详细了解患者重要病史,并 进行体格检查和气道评估。病史包括心肺疾病、神经系统疾病、 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打鼾、目前用药和饮酒情况、药物过敏 史、手术史、最后一次进食或饮水的时间及量、育龄期女性妊 娠可能性。体检包括重要生命体征和体重、心肺听诊、意识状 态评估,气道评估包括有无肥胖、短颈、颈椎疾患以及口腔和 下颌的结构异常。患者还应常规行心电图及X线胸片检查,必 要时行心脏超声及肺功能检查。
9
4.2 术前准备 (1)无痛苦消化内镜术前准备与普通消化内 镜术前准备基本相同。(2)患者应在术前6h禁食,术前2h 禁水。如患者有胃排空功能障碍或胃潴留,应适当延长禁食、禁 水时间,必要时行气管插管以保护气道。(3)患者如有活动义 齿,应在术前取下义齿。(4)轻度镇静条件下,可采用咽喉表 面麻醉以增强患者耐受性;中度以上镇静及全麻状态下,不必使 用咽喉表面麻醉。(5)当日实施麻醉的主管医师应当对术前评 估记录进行确认,并且再次核实患者身份和将要进行的操作。 (6)建立静脉通道,首选右上肢。
6
3 适应证和禁忌证
3.1 适应证 (1)所有因诊疗需要、并愿意接受无痛苦消 化内镜诊疗的患者。(2)对消化内镜检查有顾虑或恐惧感、 高度敏感而不能自控的患者。(3)操作时间较长、操作复杂 的内镜诊疗技术,如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 内镜超声(EUS)、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 膜下层剥离术(ESD)、经口内镜下贲门肌离断术(POE M)、小肠镜等。(4)一般情况良好,符合ASA(美国麻 醉学会生理状况分级3)Ⅰ级(正常健康人)或Ⅱ级(患有不 影响活动的轻度系统疾病)患者。(5)处于稳定状态的AS AⅢ级(患有影响其活动的中、重度系统疾病)或Ⅳ级(患有 持续威胁生命的重度系统疾病)患者,可在密切监测下接受无 痛苦消化内镜。(6)婴幼儿及不能配合操作的儿童,上消化 道大出血患者可在插管麻醉下行无痛苦消化内镜。
大家好
中国无痛苦消化内镜应用指南 (2013)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2
随着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普及和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提高, 无痛苦消化内镜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已有很多单位开展无痛苦 消化内镜操作,但至今缺乏统一的操作规范。因此,非常有必要 制订适合我国国情的无痛苦消化内镜应用指南,对其适应证、禁 忌证、操作流程、术前准备、术后复苏及并发症防治等环节做出 规范,以利于该项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4
2 实施条件
2.1 无痛苦消化内镜诊疗室设置要求 除满足消化内镜室的 基本要求以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1)无痛苦消化内镜诊 疗室单个诊疗单元面积不小于15m2。(2)诊疗室内除应配置 消化内镜基本诊疗设备外,应配置心电监护仪、麻醉机、供氧 和吸引系统、心脏除颤仪、气道管理设备(简易呼吸皮球、常 用麻醉咽喉镜、气管内插管用具等)和异丙酚、咪达唑仑、芬 太尼等常用麻醉药物,以及阿托品、麻黄碱、异丙肾上腺素、 纳洛酮、氟马西尼等常用急救药品。(3)具有独立麻醉恢复 室或麻醉恢复区域,建议内镜操作室与麻醉恢复室床位比例为 1∶1~1.5,并根据受检患者数量与麻醉镇静性质设置面积。 应配置心电监护仪、麻醉机呼吸机、急救车、输液、吸氧、吸 引及急救设备。
5
2.2 人员配备 无痛苦消化内镜应由具有主治医师(含)以上 资质的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麻醉/镇静,并由较高年资的消化内 镜医师实施内镜操作。根据无痛苦消化内镜患者受检人数与受检 方式以及麻醉/镇静性质合理配备麻醉医师人数。建议每个操作 单元至少配置1名高年资麻醉科住院医师和1名麻醉科护士;每 2~3个操作单元配置1名具有主治医师(含)以上资质的麻醉 科医师,指导并负责所属单元患者的麻醉镇静以及麻醉恢复。
10
4.3 麻醉实施 患者采取左侧卧位,嘱患者咬好口垫,首先由 护士开放患者静脉通道,持续吸氧,连接监护设备,并监测患者 生命体征。根据消化内镜的诊疗目的和镇静深度的需求,可采用 下列不同的麻醉先静注咪唑安定1mg+芬 太尼30~50μg,然后根据患者情况缓慢静注异丙酚首剂 1~3mg/kg、速度2mL/10~20s进行麻醉诱导。 保持患者自主呼吸,待睫毛反射消失、全身肌肉松弛、稍用力 托下颌无反应时开始插入内镜,确定无反应即开始消化内镜诊 疗操作。诊疗过程中持续静注异丙酚0.5~1mL/min维 持麻醉状态,以保证患者无知觉和肢体运动,直至检查结束。
3
1 定义及目的
无痛苦消化内镜是指通过镇静及麻醉药物等技术手段,消除或减 轻患者在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的痛苦,从而提高患者对消化内镜 的接受度,同时能使内镜医生更顺利地完成诊疗过程。其目的是 减少患者的焦虑和不适,从而增强患者对于内镜操作的耐受性和 满意度,降低患者在操作过程中发生损伤的风险,为内镜医师创 造最佳的诊疗环境。
7
3.2 禁忌证 (1)有常规内镜操作的禁忌者。(2)AS AⅤ级患者(病情危重,生命难以维持24h的濒死患者)。 (3)严重的心脏疾病患者,如发绀型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 的先天性心脏病,恶性心律失常,心功能3~4级等。(4) 有困难气道及患有严重呼吸道病变(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 征、张口障碍、颈项或下颌活动受限、病态肥胖,急性呼吸道 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未受控制的哮喘等)。 (5)肝功能差(Child-PughC级)、急性上消化道 出血伴休克、严重贫血、胃十二指肠流出道梗阻伴有内容物潴 留。(6)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如脑卒中急性期、惊厥、 癫痫未有效控制)。(7)无监护人陪同者。(8)有药物滥 用、镇静药物过敏史及其他麻醉风险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