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我参评的说课题目是《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我的教学构思。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内容和作用分析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是陈华民主编,本人参编的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细菌概述部分第四节内容,在编写的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大量的资料,其中有肖纯凌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本节是我们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习这一节使学生学会联系临床综合分析引发疾病的细菌和利用细菌特性诊断病例并防治。而有效的利用细菌首先要充分感受和理解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因此,学习“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各项护理技能的训练和良好职业操守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配套的教学大纲,遵循新课程改革中“关注学生发展”的核心理念,结合护理专业需要,同时参照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本着让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原则,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细菌致病性的影响因素和致病机制。
(2)理解有关感染的基本概念及来源、传播与类型。
2.能力目标
(1)提高分析、处理、正确利用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思考和总结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关注与细菌有关的疾病,了解少数细菌对人类伤害,多数细菌可以为人类造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同感染的发生与发展,能自觉培养“慎独”精神,为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三)教学重点、难点:
围绕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内容、学生接受能力和未来发展需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有关感染的基本概念及来源、传播与类型;
2.教学难点:细菌致病性的影响因素和致病机制。
(四)教学环境:本节内容选用的教学环境就是普通的多媒体教室,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配有音箱设备。
二、说学情
本节面对的是中职护理专业一年级学生,具有以下特点:了解细菌对人类的威胁,但基础知识较薄弱;对直观影像感兴趣,但对微观世界的认识缺乏理解;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但自信心不足;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但自控力稍差,做不到专心听课;课堂上能积极参与讨论,踊跃发言,但阐述能力稍差,观点概述往往不准确;能围绕设定的问题积极思考,但发现问题的能力稍差。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利用图片、动画和视频进行直观教学,结合本节内容难度不大,但知识点多且琐碎的特点,我在教学中注意直观性、互动性和启发性,使全体学生能保持较大的学习兴趣,本着肯定和鼓励的原则,使他们对课堂学习充满期望和信心,加强对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的感受。
三、说教学策略:以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理念为指导,围绕教学目标,在分析教学内容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我选择以下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1.演示法:通过相关图片及视频资料,获得生动的表象,激起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其对知识点比较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掌握。
2.讲授法:围绕教学目标和要求,创设情境,步步激疑启思,引导学生利用所学解决问题,使学生逐层探索获取知识,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归纳法:通过归纳可以梳理明确知识点,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更为清晰。
4.练习法:通过习题演练,及时巩固知识点。
(二)学法
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的需要确定“学法”如下:
1.自主学习法:通过阅读课本内容,利用比较法,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培养
学生自主学习。
2.探究学习法:创设情景,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和步骤,使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观察、发现问题、解决疑难,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3.合作学习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解决疑难。通过讨论,学生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同时还可以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对问题的钻研精神和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课件演示过程)
本节分2课时,六个环节:情境导入——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合作交流——课堂总结——习题演练,从而实现既定“学会——学会——会用”的教学目标。
1. 情境导入:开始上课,播放视频,采用演示法教学,以细菌入侵与感染人体为例,使学生建立直观、立体的认识,让他们体会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的震撼,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观察和认知能力。
2.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阅读P23-24内容。这里使用了细菌结构图片,师生互动,一起看图回忆细菌的结构特点,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哪些细菌结构可能会致病。3.探究发现: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提出问题:构成毒力的物质基础是什么?讲解构成毒力的物质基础是:侵袭力和毒素。
(1)侵袭力,我采用讲授法教学,把侵袭力比作敌方入侵袭击我方的战斗力,由此导出侵袭力的概念,再采用演示法教学,引出影响侵袭力的结构及物质。在这里我设计了超链接,链接到黏附因子、荚膜和侵袭性酶的图片和如何入侵的动画,让学生通过观察掌握知识点。攻破第一难点。
(2)毒素,讲解毒素时我例举了以下的例子:“思念”水饺中毒事件和破伤风,让学生体会毒素的致病作用。我使用了相关图表、图片和动画,让学生先行观察、讨论,然后我针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提问,学生回答,最后给予评价总结,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培养观察、收集处理信息及口头表达能力。介绍完知识点之后及时通过两道考点连接题进行练习。攻破第二难点。
(3)采用讲授法教学,用类比法20张5元和5张20元说明值大量小的道理,让学生了解细菌侵入的数量与毒力成反比。
(4)采用讲授法教学,举例子破伤风梭菌和结核分枝杆菌让学生了解细菌侵入的门户一般是一种但也可能是多种途径。
4. 合作交流:以“讨论—总结—抢答并发言—教师点拨”四个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解决感染的发生与发展重点内容。根据专业需求本内容重点介绍感染的概念、感染的不同分类和细菌的传播方式。这部分知识点多且琐碎,学生容易出现一头雾水的感觉。学生通过讨论,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提高认识。抢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对问题的钻研精神和训练语言表达能力。紧接着超链接点拨,层次感更清晰,便于学生紧跟老师思路。把每一种分类依据加以归纳总结,便于学生掌握。
5.课堂总结: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采用归纳法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并进行知识梳理。通过自由发言讲述学习体会和心得,保证能力目标及情感目标的达成。
6.习题演练:展示考点连接和综合测试的习题,通过提问巩固知识点,保证知识目标的完成。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练习法。
7.板书设计
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
一、细菌的致病性
二、细菌的毒力
(一)侵袭力(黏附因子荚膜侵袭性酶)
(二)毒素(外毒素内毒素)
三、细菌侵入的数量
四、细菌侵入的门户
五、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一)概念
(二)分类
(二)分类
(三)传播方式
五、说教学反思
本次课通过视频、图片等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采用演示法、讨论法使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