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 古诗词三首》PPT(完整版)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ppt课件

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ppt课件

吾乃诗仙也!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纵 情诗酒,以诗著称于世。 与诗人杜甫合称“李杜”, 后人言其书得自张旭,飘 然有仙气。传世之作有《 上阳台帖》等。著有《李 太白集》。
我们学过李白的哪些诗歌呢?
《望庐山瀑布》 《赠汪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静夜思》
这首诗是已经50岁的李白离开长 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 宣城时所写。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他 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 寂寞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 如既往。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 山、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 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
你同诗人站在一起 望到了哪些景物?
湖光 秋月 两相和,
潭面 无风镜未磨。
? 遥望洞庭 山水 翠,
白银盘里一 青螺。
古诗中有三个比喻句,你能找到吗?
没有一丝风吹过,静静的湖面 像.
像白色银盘.
像湖中的一颗青螺.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北部。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 4.镜未磨:未经打磨的铜镜。 6.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能不 忆 江南?
现在你“忆”江南的什么?
《忆江南》词中所回忆的是诗人曾经观光游览 ( 江南风景 )时留下的印象,表达了诗人对如诗如 画般的(江南风光)的( 赞美 )之情。
李白诗词名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能不忆江南?
四、我会填
1.“湖光秋月两相和,( )。( ),白银盘里一青
螺。”在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有( )、( )、( )、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古诗词三首》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古诗词三首》

这时诗人仔细地打量起眼前的小男孩: 圆圆的脸上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透出 他的天真和可爱。淡紫色的短褂、蓝色的 长裤在暮春的田野里显得更加艳丽。只见 小男孩双手一拢,猛地朝蝴蝶扑去。
可是还没等他把手合拢,那蝴蝶已机灵 地扇动翅膀,飞进油菜花丛里,再也找不到 了。看着那一片金黄的菜花,小男孩非常懊 恼,满脸失望。他在菜花丛旁站了一会儿, 又蹦跳着跑开,去寻找新的快乐了。
读着读着,我们仿佛跟随诗人杨 万里欣赏到了田园风光,你的眼前仿 佛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儿童 追 黄蝶 菜花
看着这样的景色,这样的 情景,诗人杨万里会想些什么, 会有什么感受呢?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设想你所看到的那个追蝶的孩子脸


通过刚才的交流学习,你读懂了
解 什么?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景美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我们和诗人范成大一同游览的哪 里是乡村,简直就是人间仙境啊!生 活在那里的人一定无比的幸福,此时 他们又在干些什么呢?
小 会在宋词的世界中尽情遨游,深切感受 结 到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
板清

平 乐
设村 计居
·
茅檐 低小 环境 溪上 青青草 乡村之美 无 生
翁媪—相媚好 大儿—锄豆
忧活 无之 人情之美 虑 趣
中儿—织鸡笼
小儿—卧剥莲蓬


请大家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要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课件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你看他们都满头白发了,也许牙齿都掉光了, 虽然他们年纪都这么大了,但他们还互相逗 趣、说笑,他们的相亲相爱,让人感到美。
相媚好
相亲相爱
新知讲解
这里的“醉”仅仅是指老两口喝醉了吗?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不仅仅指老两口喝醉了, 还指陶醉。
新知讲解 读到这里,你们觉得这是一种怎样的村居生活?
新知讲解
边看图边填空,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背诵这首诗!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 无人过 ), 惟有( 蜻蜓)(蛱蝶)飞。
新知讲解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全 诗都是写景,描绘了初夏江南的田园风 光,表现了乡村生活的恬静安详。
新知讲解
《宿新市徐公店》描绘了诗人借宿 客店时见到的一幅明丽、活泼的乡村春景 图,体现了诗人闲适的心境。
新知讲解
我会写
最后,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诗中的会写字吧!


shū
宿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新知讲解

天的田野里,清风 徐来,非常惬意。
新知讲解
shū

这一笔是提。
他时而仰卧, 将莲蓬举在空中,时而俯 卧, 把玩手中掉落的莲子 ,时而侧卧,观 赏 溪中的莲花 ,时而在草地上 打滚嬉戏 。
新知讲解
喜欢勤劳懂事的大儿、中儿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大儿子勤劳
二儿子懂事、 心灵手巧
他们一起点缀着这幅美 丽的田园风景图
读出对他们的喜爱
新知讲解
感受满头白发的老年夫妻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 范成大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词三首》课件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词三首》课件
因为这是一首词,“清平乐”是词牌 名,“村居”是标题。很多词的题目,都 由词牌名和标题两部分组成,用间隔号隔 开,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文解读
精神的愉悦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 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吴音:这首词是辛弃疾在江西饶州闲 居时写的。饶州,古代属于吴地,所以称 当地的方言为“吴音”。
(3)大儿子在田地里耕作,二儿子在 编织鸡笼,小儿子年纪太小,不能像两个哥 哥一样劳动,还有些贪吃贪玩,他正悠闲自 在地趴在小溪边剥莲蓬吃呢。
课后作业
1. 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 公店》。
2. 你最喜欢哪一首诗词?说一说你为什 么喜欢。
翁媪:老翁、老妇。
诗意:茅草屋又低又小,小溪边上长满 了青青的草。听见茅屋里有人带着醉意,用 柔媚的具有南方口音的话语在互相逗趣、取 乐,是谁呢?原来是一对白发夫妻。
“醉里”是说谁醉?为何而醉?
说的是“翁媪(老翁、老妇)”醉。他 们“醉”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可能性:
①因为喝酒而醉; ②因为美好的景色而醉; ③因为家庭的和谐而醉; ④因为小儿子的调皮、讨人喜欢而醉。
诗意: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 也越长越大了;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 倒显得稀稀落落。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这首 诗的后两句描写的情景有怎样的特点?
这首诗的第三句描写静景,第四句描 写动景,动静结合,相互映衬,更加凸显 出乡村农忙时的幽静。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诗意:夏天白天很长,篱笆墙外没有人 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他们为什么没有去劳作,而在这里闲聊着? 原来他们有几个勤劳的儿子。大儿子在溪东的豆
田里除杂草,一滴滴汗珠染湿了他的衣襟,却滋 润了一棵棵绿油油的小豆苗。他仿佛看见了秋收 时一颗颗饱满的豆粒,干的更起劲了。心灵手巧 的二儿子坐在屋前编织着鸡笼,随着他的手不停 的翻动,一个鸡笼已初具规模了。惟有可爱的小 儿子十分顽皮,正悠闲地趴在溪边剥莲蓬。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质课件(共126张PPT)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质课件(共126张PPT)


藩篱
chú
锄草

徐步

剥皮
二、新课讲解
我会写


lí qīng tíng
杂稀篱蜻 蜓
dié sù

shū máo
蝶宿 徐 疏 茅
二、新课讲解
我会写
yán

wēng

lài



二、新课讲解
识字方法
加一加: 虫+青=蜻 虫+廷=蜓
字理识字: 稀
形声字,从禾,希声。本义稀疏。
二、新课讲解
朗读指导:朗读时参见课堂讲解 中标注的停顿符号,注意语调的抑扬 顿挫,边读边体会作者的情感。
背诵指导:应在熟读、理解古诗词内容的基础 上进行记忆。如《宿新市徐公店》可抓住“篱落” “树头”“儿童”“黄蝶”等景(人)物的特点或动 作进行记忆;《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可依靠 诗句中景物的颜色和动作进行扩充;《清平乐·村 居》则可按照“风景—老人—儿童”的逻辑顺序来 记忆。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小提示:“…”表示断开拖韵的时间短
“/”表示断开拖韵的时间长 “||”表示断开拖韵的时间更长
想一想: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从诗中读到 的美景。
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深长的小径,树上 的花儿谢了叶子还没成荫。儿童奔跑着追赶 黄色的蝴蝶,蝶儿飞进菜花丛中没法找寻。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 南宋豪放派 词人。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 主。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抒写力 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 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 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1单元第1课《古诗词三首》课时1(共37张PPT)公开课精品课件ppt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1单元第1课《古诗词三首》课时1(共37张PPT)公开课精品课件ppt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 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 来飞去。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无人过”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 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 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 ,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梅子金黄杏子肥,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
麦花雪白菜花稀。 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这首诗写的是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 、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 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笔顺
组词 杂志 杂物 杂乱 造句 下班了,爸爸一边喝茶,一边看杂志,
一边聊天。 写法 中间的横要长,托住“九”,第四笔
是“亅”。
tín g

笔顺
组词 蜻蜓 造句 一只只蜻蜓在草丛中飞舞,好像一架
架小飞机在天空飞。 写法 左窄右宽,右边是“廷”不是“ 延”。
词语解释
疏疏:稀稀疏疏。
树头:树枝头上。 阴:树叶茂盛浓密。
作者简介
范成大: (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 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南宋名臣、 文学家、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 被后人推为南宋“中兴四大家”。 主要作品:《四时田园杂兴》《石湖词》《吴 郡志》等。
小资料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 的田家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 部分各十二首。诗歌描写了农村四季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 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知识点我会写:宿:住宿寄宿宿舍宿敌风餐露宿徐:徐徐徐缓徐步清风徐来不疾不徐篱:篱笆竹篱茅舍寄人篱下疏:稀疏疏忽疏远疏导志大才疏杂:杂色杂事杂技夹杂人多手杂稀:稀疏稀客稀少稀有稀粥稀饭蜻:蜻蜓蜻蜓点水蜓:蜻蜓蜻蜓点水茅:茅草茅屋茅庐茅厕茅舍茅棚檐:屋檐房檐帽檐廊檐飞檐走璧翁:老翁渔翁翁婿主人翁塞翁失马锄:锄草锄田铁锄锄头锄奸赖:依赖抵赖诬赖赖账百无聊赖剥:剥削剥夺剥离盘剥生吞活剥多音字:宿:sù宿舍xiǔ一宿xiù星宿剥:bō剥削bāo剥皮形近字:徐(徐缓)途(路途)篱(篱笆)离(离开)疏(疏远)蔬(蔬菜)蜻(蜻蜓)晴(晴朗)茅(茅屋)矛(矛盾)赖(依赖)懒(懒散)课外扩展:描写农家生活的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意: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都各司其事。

小孩子不懂得种田织布之事,却也在桑树荫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课后习题答案: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场景。

1、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

诗意:儿童们奔跑着,追寻翩翩飞舞的黄色蝴蝶。

可是黄色蝴蝶飞入一片金灿灿的黄色菜花中,再也找不到了。

“急”“追”这两个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无处寻”三个字让我们仿佛看见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形象。

场景:一个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眼看就要追上蝴蝶了,他不由得露出了开心的微笑,可是蝴蝶扑闪着翅膀就飞进了黄灿灿的油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2、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诗意:白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无人过”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清平乐·村居》课件(共21张PPT)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清平乐·村居》课件(共21张PPT)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吴音]:这首词是辛弃疾闲居带湖(今属江西)时写的。此 地古代属吴地,所以称当地的方言为“吴音”。
[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 [翁媪]:老翁和老妇。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亡”,这里读wú。 [卧]:趴着。
读了这首词,你好像看到了哪些景物?都有何特点?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 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 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 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天真 有趣
作业布置
背诵《清平乐·村居》。
谢谢同学们观看
《古诗三首》(二)
《清平乐·村居》
发现不同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 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 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 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词牌名
yuè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 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 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词中哪些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你最喜欢哪一位呢?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为什么老两口让你们觉得很美,美在何处? 联系整首词,想象这老两口会聊些什么呢?
这里的“醉”仅仅是指老两口喝醉了吗?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陶醉、酒醉、沉醉……
从“茅檐低小”你读出了什么? 生活并不富裕,可为什么老两口还那么乐呵呵地陶醉其中 呢?老两口到底“醉”在哪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 古诗词三首【教学精品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 古诗词三首【教学精品课件】

随着音乐诵读古诗,读出自己的感受。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小路悠远宁静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儿童天真可爱、无拘无束
飞入菜花/无处寻。
对比阅读,体会情感
活动:比较阅读,体会情感。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宿新市徐公店
[宋]范成大
[宋]杨万里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一
这首词描绘的人物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或你最喜欢的
是哪一个呢?
这里指顽皮、淘气
小儿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天真可爱的 小儿,他卧在溪 边剥莲蓬。
大儿、二儿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大儿子拿着锄头 在溪边豆田间锄草, 二儿子在屋前坐着编 织鸡笼。
勤劳懂事
心灵手巧
翁媪
虽然老爷爷、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老奶奶年纪都这么 大了,但他们还互 相逗趣、说笑,他 们相亲相爱的画面 让人感到美。
选自“课前预学单”第1题
反复吟诵,想象画面
活动一:抓关键词,理解诗意。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这两句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篱__落__、_一__径__、_树__头__新__绿_, 它们的特点分别是_疏__疏__、_深__、_未__成__阴__。这两句诗写 了_春__(季)南方乡村特有的田园风光。读着这两句诗, 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的画面:__稀__稀__疏__疏__的__篱__笆__旁__, _一_条__乡__间__小__路__伸__向__远__方__,__客__店__旁__的__树__还__未__形__成__浓__密__的__绿__ _荫_,__树__枝__上__绽__出__嫩__绿__的__新__叶__,__迎__着__春__光__生__长___。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秀PPT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秀PPT课件

人 士诗集》《吴湖录》等。
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
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一贯的忧国恤民的
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范
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
成就最高。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
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古 诗
听古诗朗读,然后自己试
着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将
新课导入
一年四季
四时田园杂兴
意思是: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创作。这 里的“兴”,兴致,兴趣,“四时田园杂兴”,从一年四 季的田园风光引发的各种即兴作品。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 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 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 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著有 《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宿( 住)宿 未( 宜( 适)宜 味( 经( 经)过 彩( 径( 小)径 菜(
) 未来 ) 品味 ) 彩色 ) 白菜
课堂作业
四、读读古诗,说说自己的理解。 1.这首诗是_______宋_代诗人________写杨的万。里诗中描写了_____种景物,分别是6
(静) (动)
课堂作业
一、一字多音我会选。
xiǔ sù
1.昨天晚上,我在同学家住了一宿( )。 xiǔ
2.下了晚自习,同学们都要回宿( )舍。 sù
二、读拼音,写汉字。
黄昏时分, 一只蜻蜓xú xú ( )落在徐x徐īshū( )的 lí ba(稀疏)上,
准备要在这儿篱借笆sù( )一晚。
宿
课堂作业
会 认


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课件(共19张PPT)

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课件(共19张PPT)

▪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 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ǎo )? ▪大儿锄(chú)豆溪东,中儿正织鸡 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bō) 莲蓬。
▪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一条小溪,小溪边长 满了碧绿的小草。屋内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妻, 刚刚饮罢酒,带着醉意,亲热地在一起悠闲自得 地谈天。这对白发老夫妻是谁家的老人呢?大儿 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 笼。最令人爱好的是顽皮的小儿子,他正趴在小 溪一头的草丛中,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梅子金黄杏子肥,
▪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lí)落无人过, ▪惟(wéi)有蜻蜓蛱(jiá)蝶飞。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 长越 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 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 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 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 飞去。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描 写了初夏时乡村的美丽风景和农 人的繁忙,表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 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 活和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宋]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 山东济南)人。历任湖北、江西、湖南安抚使等职,一 生坚决主张抗金。文学成绩: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 斗精神是辛弃疾诗词的基本思想和内容。其诗词热情 充满,大方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其特殊的词作 风格被称为“ 稼轩体”。在文学上,他与苏轼齐名,并 称“苏辛”。主要作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菩 萨蛮·书 江西造口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之》。
《清平乐·村居》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 一幅优美的田园景物图,描画出一家五 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了人情 之美和生活之趣,显露出词人那极富生 活乐趣,极富人情味的内心世界。

【部编人教版】《古诗词三首》PPT课件-四年级下册第1课

【部编人教版】《古诗词三首》PPT课件-四年级下册第1课

1 古诗词三首
第三课时
诗中的乡村风景让人沉醉,词中也有美 丽的乡村风景,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 词——《清平乐·村居》。
1 古诗词三首
清平乐·村居
1 古诗词三首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
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词作 艺术凤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 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他与苏 轼并称为“苏辛”,与李清照并称 “济南二安”。著有词集《稼轩长短 句》。
1 古诗词三首
这两句描写的景色是不 是幽静又美丽呢?我们一起 读一读这两句古诗吧!
篱落喜爱之情。
1 古诗词三首
这么美丽的乡村里,天真烂 漫的儿童在做什么呢?齐读古诗 后两句,一起来看看吧!
1 古诗词三首
奔跑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1 古诗词三首
看图识字:篱
识字方法
篱笆
zhà o
笊篱
减一减: 蔬-艹=疏
1 古诗词三首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lí 十五笔是撇折

巧记:玻“璃”打破“王” 忙走(离),“竹” 帽趁机戴上头。
1 古诗词三首
shū

第六笔是点
巧记:“蔬”菜拔草, 马虎大意。
1 古诗词三首
我要追蝴蝶
识字游戏
住宿 篱笆 稀疏
1 古诗词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1 古诗词三首
范成大,字致能,号称石湖居
士。南宋诗人。诗题材广泛,以反 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 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著有《石 湖集》《吴船录》等。
1 古诗词三首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认

复杂
我会写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1古诗词三首 第一课时 课件 (共18张PPT)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1古诗词三首   第一课时 课件  (共18张PPT)
四时田园杂兴(其七)
[宋]范成大
昼出耕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拓展延伸
这两首诗都是写夏日田园风光的,前一首诗诗 人重点写田园景色,后一首诗诗人则着重描写 了村庄里男女劳动时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了 劳动的快乐,乡村生活的和谐。同样是写田园 诗,诗人观察的角度不一样,写作的侧重点也 不一样。看来,乡村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 以及形形色色的人,在诗人眼中都充满了生机 与活力。
拓展延伸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 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 诗,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 和冬日共五个篇章,每部分各十二 首,共六十首。诗歌描写了农村春、 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 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 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拓展延伸
读范成大的另一首《四时田园杂兴》,感知古诗大意,说 说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风光,并比较两首古诗。
谢谢您的观看
篱 篱笆、绿篱、篱落、藩篱、竹篱、东篱、短篱、青篱、枯篱、l寄人篱下 蜻 蜻蜓、蜻蛉、蜻蜓树、蜻蜓舟、蜻蜓艇、捺蜻蜓、蜻蜓点水 蜓 蜻蜓、蜓翼、蜓歌、蜻蜓树、蜻蜓舟、蜻蜓艇、捺蜻蜓、蜻蜓点水 蝶 蝴蝶、蝶谷、蝶骨、化蝶、花蝶、玉蝶、蛱蝶、蝶子、蝶泳、蝶衣、蝶舞、
梦蝶、蝶粉、蝶恋花、蝶化庄生
指春夏秋冬四个时节。zá xìng 随兴而写的诗。
赏析悟情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写出了怎样的田园景象? 这首诗全诗都在写景,写出了乡村生活恬静安详的气氛, 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赞颂了农民紧张的劳动生 活。
交流探究
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最喜欢哪一句诗?为什 么?
宁静。 我最喜欢“惟有蜻蜓蛱蝶飞”这句诗,这句诗以动衬静, 写出了田野静悄悄的景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精美课件(统编)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精美课件(统编)
生活的地方山清水秀, 夫妇间相敬如宾,孩子们又 都勤劳孝顺,这些使老夫妇 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快乐。
《清平乐·村居》通过对茅檐、小溪、青草、 翁媪、大儿、中儿、小儿这些景物和人物的描写, 展现了一幅平静、安宁的农村生活画面,表达了 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
茅檐 小溪 青草
清 上阕
悠然自得
1 古诗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探究读
根据朗读指导,朗读诗文,探究下列问题:
这首诗中描写了 哪些景物?
朗读指导
初夏时节,田园丰收,用轻松、 喜悦的语气读出诗人对诗意般农家 生活的喜爱。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
霜晴:指霜后的晴天。 连枷: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 木条构成,用来拍打谷物、小麦、豆子、 芝麻等,使子粒掉下来,也作梿枷。
表达了作者向往农家之乐和对儿童 的喜爱之情。
2.联系前两首诗,本课的三首诗有什么相同点?
都是描绘的田园风光。
描写田园的成语 竹篱瓦舍 翠竹丛生 绿树掩映 阡陌交通
世外桃源 鸡鸣狗吠
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对偶
颜色 生长状态
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初夏时节田园
的无限风光。
读了这两句,闭上眼睛想一想,你仿佛看到 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我仿佛看到了一幅“梅子金 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 花稀”的图景。看到了一幅有花有 果、有形有色的初夏江南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 他在陶醉之余又会想些什么呢?

心醉田园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派的领袖和旗帜。
景 南宋时,宋金时有交战,辛弃疾目睹了中
原人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惨剧。他渴 链
望收复失地,让百姓安居乐业,所以一生 接 都在为抗金而不懈努力。
他所提到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自身 亦遭受到投降派的打击,被贬到远离战火 的江西农村,一住就是18年。壮志难酬、 报国无路的他虽悲愤,但仍不忘收复中原 的大业。
题 村居,这首诗的题目。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
者 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 著名军事将领、豪放词派代表人物。他
简 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与李清照并称
介 “济南二安”。
主要作品:《青玉案·元夕》《丑奴 儿·书博山道中壁》《菩萨蛮·书江西造口 壁》《清平乐·村居》《永遇乐·京口北固 亭怀古》《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
这些诗人都留下了很多描写田园生活的 脍炙人口的诗篇,同学们在课后也可以 多找来读读,提高自身的文学底蕴。

书 四时田园杂兴
设(其二十五)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静态美 动态美
宿新市徐公店
初夏荷塘
图中的景色让你想起了哪一首古诗?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简笔画 溪 声
读着这句词,你仿佛看到了哪些景物? 茅屋、青青草
你们还看到了一条怎样的小溪?

多美的画面啊,那蓝蓝的天、白白
结 的云、淙淙的溪水、青青的草所构成的 美景令人心生向往。
村居“人美”
词中的人物, 给你印象最深的 或者说你最喜欢 的是哪一个?
顽皮、淘气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赞美
经过反反复复地吟诵,相信范成大 的这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已牢牢地印在同学们的脑海里了。谁能 背给大家听听?

诗人范成大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
堂 动人民的深切同情,通过组诗《四时田园 杂兴》六十首传递给了世人。我国古代的
总 田园诗人还有很多,如,孟浩然、王维、 结 陶渊明、杨万里……
介 湖隐居,根据自己在农村的生活写成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主要作品:《四时田园杂兴》组诗, 还有《石湖居士诗集》《吴船录》《石 湖词》等。


请大家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要
课 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顺,边读边圈 出诗中的生字。


qīnɡ
tínɡ
稀 蜻蜓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蜓 tínɡ
结构:左右 部首:虫 书写指导: 注意右边不要写成了“延”。
纯朴的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 一幅和谐的画卷。
空气里散发着小草的清香,微风中夹杂 着泥土的气息。孩童们追逐着翩翩飞舞的蝴 蝶,穿过树林,越过田野。在许多文人墨客 笔下,乡村秀丽的风光与悠闲的生活让人心 生向往。让我们打开课本,去领略本课的三 首古诗词为我们描绘的田园风光吧!
1 古诗词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让人感到美。
相媚好
想 老爷爷望了望老奶奶,捋着胡子笑
象 着说:老伴呀……

听着老爷爷的话,老奶奶也乐得笑
话 开了花,说:老头子呀……
➢ 这里的“醉”仅仅是指老两口喝醉了吗? “醉”不仅仅指老两口喝醉了,还
指陶醉。 ➢ 从词的上片中那句“茅檐低小”,你读
出了什么?
他们家生活条件并不好,很贫困。

书写指导: 注意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笔顺。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
朗 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
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除了题目外,诗和词还有什么不同之处?
词有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叫上片,后 一部分叫下片,朗读时两片之间的停顿要 长一点。
读着读着,我们仿佛跟随诗人杨 万里欣赏到了田园风光,你的眼前仿 佛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儿童 追 黄蝶 菜花
看着这样的景色,这样的 情景,诗人杨万里会想些什么, 会有什么感受呢?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设想你所看到的那个追蝶的孩子脸
我们和诗人范成大一同游览的哪 里是乡村,简直就是人间仙境啊!生 活在那里的人一定无比的幸福,此时 他们又在干些什么呢?
作者在诗中并没有直接描写繁忙的劳 动场面,你是怎么知道他们在干活的呢?
日长篱落无人过 初夏的时候白日渐长,正是农忙的时 候。村子里没有行人,勤劳的农民们一定 是下地干农活去了。
日长篱落无人过
结 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
·
板清 书平 乐 设村 计居
茅檐 低小 环境 溪上 青青草 乡村之美 无 生
翁媪—相媚好 大儿—锄豆
忧活 无之 人情之美 虑 趣
中儿—织鸡笼
小儿—卧剥莲蓬
拓展一
四时田园杂兴·春日 [宋]范成大
土膏欲动雨频催, 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 邻家鞭笋过墙来。
【译文】春雨频繁地落下,肥沃的 土壤受到滋润开始解冻,一会儿工夫, 万草吐绿,千花竞放。房屋后面的荒地 也增添了新的绿意,邻居家的春笋穿过 围墙来到了这边。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 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 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每首词都仿佛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
堂 一曲委婉动听的歌,一段绵长不绝的情。
小 相信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今后一定会 在宋词的世界中尽情遨游,深切感受到我
篱落(l√í ní ) 锄豆(ch√ú zhù) 剥莲蓬(bāo b√ō)
无赖(là√i nài) 蜻蜓(tín√ɡ tín) 稀疏(sh√ū sū)
篱 树 菜花 儿童 黄蝶 径
篱落
树头
远上寒山石径斜 这里的“径”是什么意思?
小路
一径深
深 说一说,这些景物分别是怎样的?
入( 解( 读(
)的篱落 ( )的儿童 ( )的菜花 (
)的小径 )的蝴蝶 )的树

稀疏。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跑。
读 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这首诗应该怎样读?
宿( 住宿 ) 杂( 杂乱 ) 茅( 茅屋 ) 赖( 依赖 )
徐( 徐徐 ) 翁( 老翁 ) 疏( 稀疏 ) 锄( 锄头 )
二、给下列加色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 序号填在括号里。
1.树头新绿未成阴。 ( A )
A.没有。 B.快要。
2.儿童急走追黄蝶。 ( A )
A.跑。
B.离开。
三、在下列正确的读音上打“√”。
一年四季 各种兴致
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 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杂 zá
结构:上下 部首:
书写指导:注意“杂”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下面部分不要写成“木”。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
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字致能,号石
者 湖居士,诗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
简 合称“南宋四大家”。晚年时回到苏州石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热爱 诵读着这句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
了怎样的情景?

假如你就是诗人,此刻正走在乡村的
悟 小路上,展现在你眼前的是美若仙境的田
诗 园风光,你陶醉其中,诗意正浓,于是作 了一首《四时田园杂兴》。现在请你大声
情 地吟诵这首诗。
多么美丽的田园风光,多么勤劳忙 碌的人们,多么富有生活气息的画卷啊! 你舍得离开这里吗?想把它带走吗?美 美地再读读吧,把它刻在心里。
课 一首诗,就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就是
堂 一幅和谐的画卷。乡村是那么纯朴、恬静,
小 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就是通过这优美
结 的诗句传递给我们的。
板宿 新
书市 设徐
公 计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 静态美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动态美
飞入菜花无处寻
第2课时

我会背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宋代诗人杨万里所
导 作的《宿新市徐公店》,谁能来背诵一下?
小声再读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 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你是 从哪些地方知道的?


通过刚才的交流学习,你读懂了
解 什么,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景美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生活并不富裕,可为什么老两口还那
么乐呵呵地陶醉其中呢?老两口到底“醉”
延 在哪儿?请把你的想法简要地写在纸上。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 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 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想一想:一份温馨和谐、自在的乡村
生活为什么让词人那么向往、那么沉醉呢?
诗的每句话对仗都很工整,字数一 样,而词的每句话字数可以不一样,因 此词又叫长短句。
读这首词,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对白发夫妻说着一口吴音正在亲密
解 地聊天,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锄草,二儿子
读 在编织鸡笼,他们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 子,正伏在河边剥莲蓬取莲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