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的概念和特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本文献综述
• 一.现代人力资本的产生 • 二.人力资本的概念和特征a • 三.人力资本理论不同时期的观点,即其发
展过程b • 四.当代人对人力资本的研究c
http://www.teachba.com/cfmingzi/339.html
一.现代人力资本的产生
•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首先由费雪(Iring Fisher ) 于1906年在《资本的性质和收入》一书中提出,由 于受到种种质疑,这一概念并未得到主流经济学家 的认可。1935年,美国经济学家沃尔什(J.R.Walsh) 在《人力资本观》一书中,对人力资本概念作了阐 释,并通过个人教育费用和个人收益相比较计算了 教育的经济效益。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 初期,尤其在舒尔茨(T.W.Schultz)1960年于美国 经济学年会上发表了题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 之后,有关人力资本的理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 并成为一种学说。
现代的一些研究者还把人力资本分为一般人力资 本和专业人力资本两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人力资本的概念和特征
• 二)人力资本的特征:
在《人力资源管理学》( 伍爱 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和文章《人力资本利润分配权的理论探讨》( 中国煤 炭经济学院 王飞鹏 曹秀华)分别就有人力资源特征和 人力资本特征的论述。大致可归结为
四.当代人对人力资本的研究
• 人力资本理论体系自创建以来,不仅对 经济学本身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它对管理 学、社会学、国际贸易、教育学、卫生保 健以及会计学的发展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这些方面甚至还出现了学科的分支。比 如: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会计、教育 经济学、卫生经济学、家庭经济学等。
四.当代人对人力资本的研究
四.当代人对人力资本的研究
• 另外,特别提出莫志宏在《人力资本的经济学 分析》一书中,提到了“人力资本与传统的二分 法概念的冲击”。注释:这里所说的传统二分法 概念包括:市场与非市场、做为生产单位的企业 与作为消费单位的家庭、生产与消费、投资于储 蓄、生产性与消费、投资于储蓄、生产性消费与 非生产性消费等等。莫志宏在该书中详细说明了 传统二分法的内在结构以及在人力资本框架下其 概念界定的模糊性,以及人力资本理论对国民经 济统计、生产率的度量(如乔根森指出的那样, 用权生产要素生产率TFP )、总投资等指标的影 响。
一.现代人力资本的产生
• 二)人力资本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 战后欧洲重建经验的反思: • 1.马歇尔计划的成功与欧洲的迅速复兴 “具有技术知识和所
有必需的技能以及学习新技术能力的工人”是马歇尔计划成功 的基本条件。 • 2.经济学面临着挑战:求解“经济之谜” 。 • 1)现代经济增长之谜:产出增长率远远超出了生产要素的投 入增长率。 • 2)库兹涅茨之谜:更多的产出是用较少的资本生产出来的。 • 3)列昂惕夫之谜:美国出口的大部分产品不是资本密集型的, 而是劳动密集型的。 • 4)工人收入增长之谜:收入增长与工时缩短同时并存。A
四.当代人对人力资本的研究
• 人力资本理论对管理理论的发展的作用尤其明显。
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 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从古典经济学把人只当作会 说话的工具的管理,到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理 论框架下先后出现的“经济人”、“社会人”、“管理 人”、“自我实现人”、“企业人”等人性假设理论, 以及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先后经历了 “奖金调动积极 性”机制的管理、 “分权授权”管理模式、和通过综合 研究人的工作欲望、有限理性及合理自利等特性来把握 工作付出程度、人际关系和如何对待群体目标等企业管 理行为。人的主体地位在以上过程中日益显著,体现了 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性地位。
三.人力资本理论不同时期的观点, 即其发展过程
• 一)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新古典人力资本模型研究者,运用边际决策准则, 以边际工人为人力资本投资分析对象,得出了要不 要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以及投资数量多少的决定因素 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
三.人力资本理论不同时期的观点, 即其发展过程
• 二)当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二.人力资本的概念和特征
•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
1)一是认为人力资本分初级和高级两个层次。前者是 指健康人的体力、经验、生产知识和技能。后者是指人 的天赋、才能和资源被发掘出来的潜能的集中体现—智 慧(周坤,1997))。 2) 二是认为人力资本具有不同的生产力形态,提出了异 质型人力资本和同质型人力资本的概念。前者是指在特 定历史阶段中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生产力形态的人力资本。 后者是指在特定历史阶段中具有边际报酬递减生产力形 态的人力资本(丁栋虹,1999)。
二.人力资本的概念和特征
•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
5.社会学者认为,人力资本的本质即人口质量。是人 口质量的经济表现,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以劳动者 的数量和质量或其知识技能、工作能力表现出来的经 济价值的衡量形式。 而人口质量还包括思想道德等方 面。所以说人力资本的范畴也应把道德意识形态的资 本形式包括在内。
三.人力资本理论不同时期的观点, 即其发展过程
• 一)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丹尼森(Edward.F.Denison)通过对人力资本要素 做精细的计量分析,论证出美国1929-1957年经济增长 中有23%的比例归功于教育的发展,即对人力资本投 资的积累,从而为人力资本理论作出了贡献。
而以哈西摩多为代表的人力资本投资的交易费用模 型研究者,以企业契约理论为支撑,揭示了人力资本 投资的有利性和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成为 对新古典人力资本理论的重要补充。由此,信息经济 学和博弈理论被逐渐应用到人力资本理论分析中来。
三.人力资本理论不同时期的观点, 即其发展过程
• 一)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贝克尔(Gary.S.Becker)1960 年以后发表的著作中最 有代表性的是《生育率的经济分析》和《 人力资本》 (1964,1975)。他的最大贡献在于他为人力资本理 论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微观经济分析基础,并使之数学化、 精细化和一般化。他不仅研究了教育投资与收入之间的 关系、家庭的生育决策、家庭形式的变化,还研究了孩 子的数量与质量之间的替代关系以及政府行为对于提高 家庭安排效率等领域。
四.当代人对人力资本的研究
• 人力资本理论对管理理论的发展的作用尤其明显。
这方面的理论成果主要有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评估、 人力资源的产权研究、薪酬管理、人力资源规划和选 拔、培训和发展等。 如:郝忠胜,刘海英的《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评估》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陈文军、何小杨的文章《人 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问题研究》南京师范大学会计与 财务管理系。等都体现了当代这方面的研究探索。龚 志民和杨东华的《有效防治“内部人控制” 的博弈分 析》湘潭大学商学院 湖南 411105等。
人力资源的:生物性、能动性、时效性、智力性、再 生性、以及社会性
人力资本的:依附性、流动性、时效性、再生性、创 造性、增值性和高效性以及难以监督性。A
三.人力资本理论不同时期的观点, 即其发展过程
• 一)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明塞尔在 1958年发表了《人力资 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一文中首次建立了个人收入 分析与其接受培训量之间关系的经济数学模型。之后, 在他的另一篇论文《在职培训、成本、收益与某些含 义》中,根据对劳动者个人收益率差别的研究,估算 出美国对在职培训的投资总量和在这种投资上获得的 私人收益率。 西奥多·W . 舒尔茨1960年以美国经济学会会长的身份 在年会上发表《人力资本论》的主题发言最早将人力 资本纳入经济学的正规核心内容。
四.当代人对人力资本的研究
• 人力资本理论对管理理论的发展的作用尤其明显。
因为它仍然和传统的人事管理一样把人等同于其 他物质资源看待,把人事管理制当作事务性的管理, 被动单一。而真正的人力资源管理视人力资源为重要 特殊资本性资源。增加教育培训投资,而不是削减;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被提升到战略决策的高度;是建 立在市场经济之上的主动地、贯穿全过程的、动态的 管理。另外,其基本职能和管理主体也是天壤之别。
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知识经济”为背景的 “新经济增长理论”在西方国家兴起。与 60年代的 舒尔茨采用新古典统计分析法不同“新增长理论” 采用了数学的方法,建立了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经 济增长模型, 克服了6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的一些缺 陷。
三.人力资本理论不同时期的观点, 即其发展过程
• 二)当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二.人力资本的概念和特征
•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
1.人力资源的定义 伍爱:所谓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社会和经 济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劳动者。 既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有劳动能力并在劳动年龄范围 之内的人口总和。 宏观意义上的人力资源概念已国家和地区为单位进 行划分和计量; 微观意义上的人力资源一部门、企 业和失业等用人单位进行划分和计量。 人力资源包括人的智力、体力、知识和技能,它作 为一定人口总体中所拥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表现 为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侧重于数量方面。
三.人力资本理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力量。 • 人力资本从宏观方面表现在对GDP的影响。因为
原有的GDP的统计是把家庭支出看作完全的消费 支出来统计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家庭支出也是 产出的一部分,并且比例会越来越大,其中个人 的闲暇时间也是一种收益。从企事业单位来说, 人力资本不遵守“收益递减规律”。这方面的研 究比如:张磊、刘进荣等的文章《人力资本投资 对经济增长作用机理分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等文章有不同层次的论述。A
• 人力资本理论对管理理论的发展的作用尤其明显。
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在《管理的实践》 (1954)一书中提出了“人力资源”一词。他提出了管 理的三个更广泛的职能:管理企业、管理经理人员和管 理员工以及他们的工作。提出了对员工有效管理的要求。
怀特.巴克(E.Wight.Bakke)一位社会学家的《人力资 源功能》(1958); 1964年皮格尔斯、迈尔斯和马姆等人编辑的《人力资源 管理:人事行政管理读本》 一书中都提到了“人力资源 管理”。但他仅仅从人事管理职能和管理活动的变化来 阐述人力资源管理。不是真正的人力资源管理。
卢卡斯和罗默尔被公认为“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代 表。他们构建的模型是以在生产中累积的资本来代表 当时的知识水平, 将技术进步内生化。 这一类模型可 称之为知识积累模型,将人力资本因素作为一个独立 变量引入经济增长模型(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本对社会 经济增长的作用上);运用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 来做实证研究。
四.当代人对人力资本的研究
关于人力资源产权的研究有:盖骁敏的《企业 人力资本产权 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莫 志宏的《人力资本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管理出版 社,2004。
• 其他的如:社会学方面的研究,如: 《对人力 资本的社会学审视—兼评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 》 李国和,贵州财经学院公共管理系,贵州,贵阳 550004;以及教育学方面关于高等教育人力资本 的研究等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三.人力资本理论不同时期的观点, 即其发展过程
• 二)当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罗默在1986年发表的《收益递增经济增长模型》 一文中提出了罗默模型。1988年,卢卡斯(R.Lucas) 发表了著名论文《论经济发展的机制》,提出了经济 增长模型。 他把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和索洛的技 术决定论的增长模型结合起来并加以发展形成人力资 本积累增长模型。
二.人力资本的概念和特征
•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
3)三是从个人和群体角度来对其下定义,前者指存在于 人体之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 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后者指存在一个国家或地区 人口群体每一个人体之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 知识、技术、能力及健康等质量因素之整和李建民, 1999)。 4)靳希斌的《教育经济学》(2003年版)对人力资本的 定义为: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 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包含存在于人体中,后天获得的 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健康等质量等因素。
• 一.现代人力资本的产生 • 二.人力资本的概念和特征a • 三.人力资本理论不同时期的观点,即其发
展过程b • 四.当代人对人力资本的研究c
http://www.teachba.com/cfmingzi/339.html
一.现代人力资本的产生
•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首先由费雪(Iring Fisher ) 于1906年在《资本的性质和收入》一书中提出,由 于受到种种质疑,这一概念并未得到主流经济学家 的认可。1935年,美国经济学家沃尔什(J.R.Walsh) 在《人力资本观》一书中,对人力资本概念作了阐 释,并通过个人教育费用和个人收益相比较计算了 教育的经济效益。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 初期,尤其在舒尔茨(T.W.Schultz)1960年于美国 经济学年会上发表了题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 之后,有关人力资本的理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 并成为一种学说。
现代的一些研究者还把人力资本分为一般人力资 本和专业人力资本两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人力资本的概念和特征
• 二)人力资本的特征:
在《人力资源管理学》( 伍爱 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和文章《人力资本利润分配权的理论探讨》( 中国煤 炭经济学院 王飞鹏 曹秀华)分别就有人力资源特征和 人力资本特征的论述。大致可归结为
四.当代人对人力资本的研究
• 人力资本理论体系自创建以来,不仅对 经济学本身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它对管理 学、社会学、国际贸易、教育学、卫生保 健以及会计学的发展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这些方面甚至还出现了学科的分支。比 如: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会计、教育 经济学、卫生经济学、家庭经济学等。
四.当代人对人力资本的研究
四.当代人对人力资本的研究
• 另外,特别提出莫志宏在《人力资本的经济学 分析》一书中,提到了“人力资本与传统的二分 法概念的冲击”。注释:这里所说的传统二分法 概念包括:市场与非市场、做为生产单位的企业 与作为消费单位的家庭、生产与消费、投资于储 蓄、生产性与消费、投资于储蓄、生产性消费与 非生产性消费等等。莫志宏在该书中详细说明了 传统二分法的内在结构以及在人力资本框架下其 概念界定的模糊性,以及人力资本理论对国民经 济统计、生产率的度量(如乔根森指出的那样, 用权生产要素生产率TFP )、总投资等指标的影 响。
一.现代人力资本的产生
• 二)人力资本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 战后欧洲重建经验的反思: • 1.马歇尔计划的成功与欧洲的迅速复兴 “具有技术知识和所
有必需的技能以及学习新技术能力的工人”是马歇尔计划成功 的基本条件。 • 2.经济学面临着挑战:求解“经济之谜” 。 • 1)现代经济增长之谜:产出增长率远远超出了生产要素的投 入增长率。 • 2)库兹涅茨之谜:更多的产出是用较少的资本生产出来的。 • 3)列昂惕夫之谜:美国出口的大部分产品不是资本密集型的, 而是劳动密集型的。 • 4)工人收入增长之谜:收入增长与工时缩短同时并存。A
四.当代人对人力资本的研究
• 人力资本理论对管理理论的发展的作用尤其明显。
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 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从古典经济学把人只当作会 说话的工具的管理,到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理 论框架下先后出现的“经济人”、“社会人”、“管理 人”、“自我实现人”、“企业人”等人性假设理论, 以及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先后经历了 “奖金调动积极 性”机制的管理、 “分权授权”管理模式、和通过综合 研究人的工作欲望、有限理性及合理自利等特性来把握 工作付出程度、人际关系和如何对待群体目标等企业管 理行为。人的主体地位在以上过程中日益显著,体现了 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性地位。
三.人力资本理论不同时期的观点, 即其发展过程
• 一)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新古典人力资本模型研究者,运用边际决策准则, 以边际工人为人力资本投资分析对象,得出了要不 要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以及投资数量多少的决定因素 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
三.人力资本理论不同时期的观点, 即其发展过程
• 二)当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二.人力资本的概念和特征
•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
1)一是认为人力资本分初级和高级两个层次。前者是 指健康人的体力、经验、生产知识和技能。后者是指人 的天赋、才能和资源被发掘出来的潜能的集中体现—智 慧(周坤,1997))。 2) 二是认为人力资本具有不同的生产力形态,提出了异 质型人力资本和同质型人力资本的概念。前者是指在特 定历史阶段中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生产力形态的人力资本。 后者是指在特定历史阶段中具有边际报酬递减生产力形 态的人力资本(丁栋虹,1999)。
二.人力资本的概念和特征
•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
5.社会学者认为,人力资本的本质即人口质量。是人 口质量的经济表现,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以劳动者 的数量和质量或其知识技能、工作能力表现出来的经 济价值的衡量形式。 而人口质量还包括思想道德等方 面。所以说人力资本的范畴也应把道德意识形态的资 本形式包括在内。
三.人力资本理论不同时期的观点, 即其发展过程
• 一)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丹尼森(Edward.F.Denison)通过对人力资本要素 做精细的计量分析,论证出美国1929-1957年经济增长 中有23%的比例归功于教育的发展,即对人力资本投 资的积累,从而为人力资本理论作出了贡献。
而以哈西摩多为代表的人力资本投资的交易费用模 型研究者,以企业契约理论为支撑,揭示了人力资本 投资的有利性和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成为 对新古典人力资本理论的重要补充。由此,信息经济 学和博弈理论被逐渐应用到人力资本理论分析中来。
三.人力资本理论不同时期的观点, 即其发展过程
• 一)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贝克尔(Gary.S.Becker)1960 年以后发表的著作中最 有代表性的是《生育率的经济分析》和《 人力资本》 (1964,1975)。他的最大贡献在于他为人力资本理 论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微观经济分析基础,并使之数学化、 精细化和一般化。他不仅研究了教育投资与收入之间的 关系、家庭的生育决策、家庭形式的变化,还研究了孩 子的数量与质量之间的替代关系以及政府行为对于提高 家庭安排效率等领域。
四.当代人对人力资本的研究
• 人力资本理论对管理理论的发展的作用尤其明显。
这方面的理论成果主要有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评估、 人力资源的产权研究、薪酬管理、人力资源规划和选 拔、培训和发展等。 如:郝忠胜,刘海英的《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评估》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陈文军、何小杨的文章《人 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问题研究》南京师范大学会计与 财务管理系。等都体现了当代这方面的研究探索。龚 志民和杨东华的《有效防治“内部人控制” 的博弈分 析》湘潭大学商学院 湖南 411105等。
人力资源的:生物性、能动性、时效性、智力性、再 生性、以及社会性
人力资本的:依附性、流动性、时效性、再生性、创 造性、增值性和高效性以及难以监督性。A
三.人力资本理论不同时期的观点, 即其发展过程
• 一)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明塞尔在 1958年发表了《人力资 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一文中首次建立了个人收入 分析与其接受培训量之间关系的经济数学模型。之后, 在他的另一篇论文《在职培训、成本、收益与某些含 义》中,根据对劳动者个人收益率差别的研究,估算 出美国对在职培训的投资总量和在这种投资上获得的 私人收益率。 西奥多·W . 舒尔茨1960年以美国经济学会会长的身份 在年会上发表《人力资本论》的主题发言最早将人力 资本纳入经济学的正规核心内容。
四.当代人对人力资本的研究
• 人力资本理论对管理理论的发展的作用尤其明显。
因为它仍然和传统的人事管理一样把人等同于其 他物质资源看待,把人事管理制当作事务性的管理, 被动单一。而真正的人力资源管理视人力资源为重要 特殊资本性资源。增加教育培训投资,而不是削减;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被提升到战略决策的高度;是建 立在市场经济之上的主动地、贯穿全过程的、动态的 管理。另外,其基本职能和管理主体也是天壤之别。
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知识经济”为背景的 “新经济增长理论”在西方国家兴起。与 60年代的 舒尔茨采用新古典统计分析法不同“新增长理论” 采用了数学的方法,建立了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经 济增长模型, 克服了6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的一些缺 陷。
三.人力资本理论不同时期的观点, 即其发展过程
• 二)当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二.人力资本的概念和特征
•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
1.人力资源的定义 伍爱:所谓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社会和经 济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劳动者。 既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有劳动能力并在劳动年龄范围 之内的人口总和。 宏观意义上的人力资源概念已国家和地区为单位进 行划分和计量; 微观意义上的人力资源一部门、企 业和失业等用人单位进行划分和计量。 人力资源包括人的智力、体力、知识和技能,它作 为一定人口总体中所拥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表现 为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侧重于数量方面。
三.人力资本理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力量。 • 人力资本从宏观方面表现在对GDP的影响。因为
原有的GDP的统计是把家庭支出看作完全的消费 支出来统计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家庭支出也是 产出的一部分,并且比例会越来越大,其中个人 的闲暇时间也是一种收益。从企事业单位来说, 人力资本不遵守“收益递减规律”。这方面的研 究比如:张磊、刘进荣等的文章《人力资本投资 对经济增长作用机理分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等文章有不同层次的论述。A
• 人力资本理论对管理理论的发展的作用尤其明显。
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在《管理的实践》 (1954)一书中提出了“人力资源”一词。他提出了管 理的三个更广泛的职能:管理企业、管理经理人员和管 理员工以及他们的工作。提出了对员工有效管理的要求。
怀特.巴克(E.Wight.Bakke)一位社会学家的《人力资 源功能》(1958); 1964年皮格尔斯、迈尔斯和马姆等人编辑的《人力资源 管理:人事行政管理读本》 一书中都提到了“人力资源 管理”。但他仅仅从人事管理职能和管理活动的变化来 阐述人力资源管理。不是真正的人力资源管理。
卢卡斯和罗默尔被公认为“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代 表。他们构建的模型是以在生产中累积的资本来代表 当时的知识水平, 将技术进步内生化。 这一类模型可 称之为知识积累模型,将人力资本因素作为一个独立 变量引入经济增长模型(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本对社会 经济增长的作用上);运用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 来做实证研究。
四.当代人对人力资本的研究
关于人力资源产权的研究有:盖骁敏的《企业 人力资本产权 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莫 志宏的《人力资本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管理出版 社,2004。
• 其他的如:社会学方面的研究,如: 《对人力 资本的社会学审视—兼评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 》 李国和,贵州财经学院公共管理系,贵州,贵阳 550004;以及教育学方面关于高等教育人力资本 的研究等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三.人力资本理论不同时期的观点, 即其发展过程
• 二)当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罗默在1986年发表的《收益递增经济增长模型》 一文中提出了罗默模型。1988年,卢卡斯(R.Lucas) 发表了著名论文《论经济发展的机制》,提出了经济 增长模型。 他把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和索洛的技 术决定论的增长模型结合起来并加以发展形成人力资 本积累增长模型。
二.人力资本的概念和特征
•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
3)三是从个人和群体角度来对其下定义,前者指存在于 人体之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 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后者指存在一个国家或地区 人口群体每一个人体之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 知识、技术、能力及健康等质量因素之整和李建民, 1999)。 4)靳希斌的《教育经济学》(2003年版)对人力资本的 定义为: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 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包含存在于人体中,后天获得的 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健康等质量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