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管理导师制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尤溪职业中专学校学生管理导师制实施方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意见》,积极探索当前中职学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机制和实施途径,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直接参与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关注学生个性需求与专业发展,注重学校、家庭与社会的沟通,有效促进招生、管理、就业指导的有机结合,全面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进一步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决定在全校推行“学生管理导师制”,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导师制实施的背景

1.我校中职学生的生源质量与现状。尤溪素有崇文重教的传统,许多家长对职业教育不够重视,招生陷入“政府鼓励扶持,家长误解歧视”的尴尬局面。同时,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联系更为密切,更趋于社会化,因此,学生的价值观更易更直接受社会的影响,道德失范现象也更容易出现。这样,学生所受到的来自外界的干扰和诱惑很多,自身分辨力、抵抗力又不强,学生的文明素养、行为习惯普遍不好,抽烟打架、讲粗话等现象对一些学生来说是家常便饭。这些不文明现象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影响了学校在社会上声誉,也给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我们要树立“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理念。

2.教学与管理相脱节的现状。新时期学校德育缺乏创新研究,缺乏新的工作方法,因而学生德育工作成效并不令人满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德育工作中与新课程理念不相适应的观念和现象也渐渐凸现:学生的自主、平等、法制、民主意识显著增强,传统的高压式控制性教育手段不再灵验;学生的人格需求和个性发展呼唤尊重和关注,传统的被管理受监督的地位正在动摇;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日益多元化、活动范围日益扩大,传统的一元化封闭式教育方式已被打破。学校内所有的人都对青少年的成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每个学生不是孤立地只跟一个班主任教师接触,而是要跟所有教师打交道,德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要树立“全员育人”的理念。

3.招生、就业与管理相脱节的现状。近几年,我校对招生采取了一定的激励措施,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招生与管理出现了脱节,造成了不良影响。许多教师只管招生不顾学生的思想表现,更不参与入学后的管理工作,以致出现了大量溜生现象,并造成负面影响。学校虽然提倡全员参予育人工作,每个教师也都安排了任教班级的特殊生辅导任务,但由于到职业学校的学生的特殊性,还有不少教师走过场,成效很不明显。如果能够由负责招生的教师直接进行思想教育,将会因较熟悉学生的家庭情况而产生较好的教育效果,也将更好地激发辅导教师的责任意识与工作热情。我校教职工深入乡村,全员参予招生具有一定基础。但招生人员对学生的就业去向不甚明了,对再次下乡招生将造成不良影响。如果负责招生的教师能在管理的同时,也主动积极参予学生的就业推荐与跟踪,将会构建更加完善科学的就业网络,并促进招生、就业的良性循环,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对培养职业学校老师的职业意识有很大帮助,也会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真正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目标。这就必须树立“全面育人”的理念。

二、导师制的基本内容

所谓“学生管理导师制”就是老师和所招的学生及其家长建立长期联系的一种制度。德育导师是学生树立人生理想的指导者,是学生思想成长的培育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是学生多方面发展的辅导员。具体指从招生开始,学校每位教师都必须与所招学生确定固定的师生导师关系,实行三年负责制,对学生进行全程跟踪、全面指导,并协助班主任解决学生在校三年学习期间所遇到的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德育导师的主要职责主要表现在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实习就业指导等方面:

1.实行“谁招生,谁负责”,要求教师和自己所招的学生确定师生导师关系。师生导师管理关系确定后,导师从招生起对自己辅导的学生实行三年负责制。

2.导师要配合学校和班主任全程参与学生管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导师应主动关心,定期和学生谈心,下宿舍看望,了解所辅导学生在班级的各方面表现;关注受导学生的思想、品德、

行为上的细节表现,帮助、指导受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3.关心受导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受导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关心受导学生专业的进步及个性特长发展,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指导受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引导受导学生参加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

4.加强家校联系,定期进行家访,加强和家长的沟通与交流,经常与受导学生的科任教师沟通,全面了解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方面表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困惑。

5.导师要做好各种帮教工作材料的记录和收集。

6.正确处理德育导师与班主任的关系。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实施德育导师制不是取消班主任,也不是以德育导师取代班主任,将德育导师对受导学生的个别教育与班主任对班级的全面管理有机整合,两者相辅相成,发挥教育的整合效应。由班主任协调德育导师、任课教师,相互通报和及时了解学生的表现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形成管理学生的有效机制。

三、导师制的工作原则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结合当前职业教育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思想道德建设规律,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开展以沟通、理解、帮助为特征的个别教育,树立全员德育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发展、预防与干预相结合的原则。德育导师的工作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向,在全面了解受导学生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协商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发展目标,以发展性、预防性教育为主,对已发生的问题要进行科学的干预。

3.个性化原则。德育导师要善于发现、研究受导学生的情感、智能、兴趣爱好等个性特点,开展个别化的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遵循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实施教育。

4.保密性原则。德育导师在施导过程中,要尊重受导学生的个人隐私,不随意泄漏、评价受导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