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人本主义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人本主义思想

作者:刘琳

来源:《智富时代》2015年第11期

【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是指西方各国自称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一些学者要重新解释、修补或重建马克思主义,这些学者们主张把人本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这样一种强调主体、强调人本主义、力图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学化的社会思潮。这样的结合既有它的合理性也存在一些弊端,该论文就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状、代表人物、合理性、弊端这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深入探索西方人本主义思想文化的精髓,力争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以人为本;五位一体

一、前言

西方马克思主义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一个流派,而是西方众多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者和流派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解释、补充和完善,从而形成的人们对他们的统称。因此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就不能只研究某一个人或某一派别的主张,而应该从横向上把握他们对某个问题的看法。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主流就是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它由卢卡奇开创,包括法兰克福学派、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等流别。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综述

西方马克思主义形成与上世纪二十年代,是对区别于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某一类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总体称谓。由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等人开创,主张将科学主义、人道主义加入到解释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当中,它是国际共产主义内部形成的一个敌对流派,被定性为修正主义。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

上世纪可谓是一个变换激荡的世纪。一方面,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世界处于反人道主义的笼罩之下,使人类安全和尊严遭到了无情的践踏;另一方面,生产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人们贪图物欲享受、依赖机器,造成了人的异化以及自身的革命性、主体性极大地丧失;上世纪二十年代左右,随着欧洲国家爆发的工人运动的相继失败,使许多无产阶级革命家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第二国际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存在着偏差,他们忽视了无产阶级的主体性,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历史首创精神。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主要内容

1.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异化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发展,人类的生活似乎趋向于一种标准化、商业化、批量化的模式,人们在物欲极度膨胀的世界里丧失了自我,人反而被自己制造出来的商品所控制,使人的主体性发生错位。马尔库塞指出,当代工业社会是一个矛盾重重、危机四伏的全面异化的社会,是一个“病态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现代工业社会中生活的人被“虚假的需要”所蒙蔽,人们在舒适的惬意中失去了对自由的追求和需要,也丧失了创造和超越意识。

2.追问人的本质与存在

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主张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造成的异化基础上,从人的思想领域唤醒人的主体意识,提倡发挥人的能动作用。他们主张人的存在与本质就应该是充分否定和批判异化或者物化,人在满足生理和物欲需要的同时,必须要追求人的精神需要,使人得到健全,这种精神需要的追求也必须是人自主选择的结果,而不能强加给个人。卢卡奇就认为,人的自觉意识才是反映人真实存在的载体,而在人被物化了意识的基础上是根本无法体现人的存在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唯一能与资产阶级对抗的就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在历史的条件下决定了其对改变社会现实状况的客观优势,无产阶级所进行的革命就是要使人成为解放的人,从根本上改变人被异化的现实状况。

3.探索人的解放途径

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当今社会人们的现实生活状态以及人被异化等问题为研究的中心,针对发达工业社会的种种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主张人应该得到真正的解放,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最后提出,人应该如何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对此很多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决途径:

例如,葛兰西提出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他指出当务之急是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进行夺取意识领导权的革命,以求对人的心理架构进行纠正,而对于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变革已不再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因为在他看来,只有充分打破那些禁锢思想和人本能的牢笼,才能彻底瓦解资本主义制度,人才会被真正地解放。

再如,卢卡奇曾指出,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物化无论在理论上或是实践上都使人失去了具体的、内在的总体性,被物化的人变成了原子化、数字化甚至是机械化的存在物。因此,要想摆脱这种物化,首先要使人成为总体的人。因此,在他看来,对于物化意识的克服和排斥是使人成为总体的人的主要手段,克服物化意识能够帮助人重塑主体性,最终实现人的彻底解放。

三、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评析

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他们不是简单重复历史上的人性和人道主义,而是针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全面异化的事实,主张关注人的现实生活,注重人的现实精神,把过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扩大到除经济和政治之外的文化领域,从文化领域对人被异化的现实进行批判,不断地寻求人的解放和人真正的自由,主张社会发展、变革应该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发挥人民的主体性意识,不再是简单的经济决定一切。这一切无疑对我们如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于西方发达工业社会人被异化的现象进行批判,但是他却没有指向问题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科学技术是中性的,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的对待,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只看到了人被科技所异化的消极层面,却没有对科技带来的积极的意义展开阐述。此外,西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指出实现人的解放的正确途径,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带有一定的乌托邦色彩。因此,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

总体来看,虽然西方马克思主义很多流派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理论失误,但必须承认,相对于其所取得的成就,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局限是瑕不掩瑜的。我们必须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汲取可以为我们所用的养分,这是实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这一伟大目标的应有之义。

四、总结语

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针对发达工业社会下对人被异化的现状进行了深刻的痛斥和批判,他们否定异化,肯定人的本真存在,旨在建立一个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崇尚尊严,追求自由,实现自我本真的存在,实现人的最终解放的理想社会。在当今中国社会中,不乏一些满足于物质生活的富足,丧失精神家园的人,由此而失去自我。因而,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指引下,我们要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积极方面,用以指导我们科学认识和正确践行“以人为本”,真正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分调动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才能得以实现。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一些有益成果,加快我国“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促进美丽中国的梦想能够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梁海礁:《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探究》,硕士毕业论文,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2]胡凡淞:《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浅析》,硕士毕业论文,吉林大学,2006年.

[3]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张西平译,重庆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