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教育培训机构教材建设现状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教育培训机构教材建设现状研究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工具,是教学经验的累积和教学内容的总结。

教材建设作为培训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衡量教育培训机构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对课程体系建设、特色学科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做好教材建设这项基础性工作,既需要行业自身不断探索和积累,也应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

为我国构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满足气象教育培训发展需求的教材体系基本框架提出建议和对策。

一、国外气象培训机构教材建设特色鲜明
(一)根教学模块编写模块化教材澳大利亚XX局培训中心(BMTC在教材体系建设理念先进,根据课程的模块化内容编写教材。

以气象观测课程为例,该课程分为地面观测综述、气象学基础、机场地面气象观测、气候分析、雷达和高空观测、气象服务、操作训练、模拟实习等等,每门课
程对应着不同的教学内容、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就是本门课程教材,其中主要包括一些规范性手册、手册使用说明、基础知识读本,以及教师编写的BMTC培训讲义。

美国国家天气局培训中心(NWST C的教材根据其培训计划的要求而编写,在未成为正式出版教材前称作试用讲义,每门课程都配有对应的讲义。

英国气象学院(MOC培训教材根据课程涉及的教学模块编写讲义,并配有课前学习资料,包括课前练习及答案。

美国COME是气象行业最大的继续教育资源网站。

COME教
材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

COME课程总共有19个主题,519 个模块,总课时数为1119 个小时。

几乎涵盖了气象主要学科和部分相关领域。

COME课件模块和课时数分布如图所1示。

(二)根据培训适用对象编写分层次的教材发达国家有严格的上岗培训制度,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
等国家气象机构在预报、观测、服务等专业技术人员持证上岗覆盖率均达到100%,与之相配套有完善的上岗类培训教材。

COMETBMTC十对气象业务、气象服务和气象管理,开发了一批有针对性的教材和课件。

COME课件还根据不同学习对象所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同,分为四个等级:0—科普性知识,1 —初级,2—中级,3—高级。

(三)教材内容紧跟业务发展
NWST培训教材内容紧跟业务发展需求,每年会根据气象业务与其它业务技术的发展情况,更新培训教材。

MO(所用的培训教材(讲义)编写实行沿袭制度,由新教师接替老教师,严格按程序编写,讲义里修订页上记录了该讲义的起草时间和历次修订的时间和修订者的名字。

BMT(教材采用活页形式保存,便于新旧知识点的更替。

(四)教材资源师生共享
MO(所有的培训管理文档和培训资料,均面向学院的教职员工公开共享,相互借鉴,提高效率。

每个培训开始前,授课教师所在小组组长会挑选合适的讲义和“课前练习及答案”,打印装订,在培训开始前同课表一起,发给学员,以便于学员在正式培训之前就对本期培训的重点内容予以重视并强化
记忆。

COME各个国家的学员都可以通过网络在线或下载进行课程学习。

为了更好地跟踪搜集课件资源的利用情况,一有新的资源更新,便会给学员发送电子邮件。

学员可以通过在论坛中留言,对网站和课程发表自己的建议和意见,进而促使学习网站不断完善。

二、我国气象行业培训机构教材建设蓬勃发展
(一)形成了分层次、分类别的教材建设理念和思路中国XX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以下简称干部学院)着力加强培训能力建设,在教材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建设性、创造性的工作。

截至2016 年,业务类和管理类培训教材、讲义、参考书已超过200 册,主要应用于干部学院和分院的上岗培训、岗位轮训、岗位专项培训、管理专项培训、基础类培训、高层次进修系列培训、工程培训、新技术新方法等类型等40 多种培训班型。

其中上岗类培训教材约占3/4 。

针对业务和干部类培训班型教材数量统计如图2、图3 所示。

按照上岗培训岗位类别,教材种类可分为:农业气象、气候预测与监测、气候评价与区划、人工影响天气、防雷、教育培训、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防灾减灾、信息网络、预报员、观测员、资料业务人员、环境气象、海洋气象、航空气象、雷达机务、装备保障、社会管理等,其对应教材情况如图4。

(二)形成了覆盖多个领域、适用于多种班型的配套教材干部学院教材建设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覆盖了主要气象业务领域。

特别是预报员系列教材,完成了从基础知识培训、到上岗培训、岗位轮训、专项技能培训等
四个层次的配套教材。

自2003 年以来,就有针对在气象行业从事相关工作的非气象专业毕业人员进行气象基础类的培训。

现在已分别开展了针对理科背景学员的大气科学专业基础知识培训班,和针对文科背景学员的气象知识普及培训班,理科班的教材经过使用和修改已相对成熟,是使用最久的一批基础类培训教材。

干部学院现有教材在干部学院和分院的上岗培训、岗位轮训、岗位专项培训、管理专项培训、基础类培训、高层次进修系列培训、工程培训、新技术新方法等类型40 多种培训班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促进了培训质量和效果的提高。

三、我国气象行业教材体系建设有待健全
(一)尚未实现分层分类的课程体系教材全覆盖与发达国家有严格的上岗培训制度相比,我国持证上岗培训启步时间尚短,与气象现代化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尚未形成。

目前,干部学院已有的上岗培训项目如天气预报员上岗培训教材已相对成熟,气象观测员、农业气象业务人员、气候监测预测业务人员、资料业务人员上岗培训教材已初具规模,而气象信息网络、公共气象服务等上岗培训教材还需进一步完善,其他类型的上岗培训课程模块还有待开发。

(二)与骨干师资培训相配套的教材缺乏针对性目前干部学院和分院从事各类气象业务上岗培训的专兼职骨干教师数百人,近年来,已为气象部门输送了符合岗位需求的几千名职工。

这些骨干教师备课、授课因缺乏该课程的教师专用书,而没有统一依据的标准,在讲课过程中,除了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规定动作”,其他有关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都完全
根据自身所掌握的程度对学员进行授课。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效果,造成了授课水平的差异。

因此,急需增加针对骨干师资与上岗培训相配套的师资培训教材,为教师备好课、讲好课,提高教学水平提供抓手。

(三)基础类、高级技术类、教学案例类的教材存在短板根据现有的气象行业教材现状,以下三类教材数量较少,亟待开发。

一是通俗易懂、可读性强的气象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二是数值预报技术高级讲习班、集合预报培训班、首席预报员研修班等高层次系列培训教材。

三是能发挥学员学习主体作用的、直观性强、与各类培训配套的教?"案教材。

(四)教材更新机制不够健全目前,日益增长的培训需求与教材编写、更新速度存在矛盾。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了紧跟新形式的需要编写新的培训教材,如领导干部类培训教材,尤其像司局级领导干部轮训这类培训,每年一个主题,教材的重复利用率低,内容更新快。

如何从中提炼共性、开发经典的领导干部培训教材,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是业务类新技术新方法培训教材更新慢,例如:气象观测类培训教材,由于观测设备仪器更新速度快,有时教材刚花大力气编写完成、完成了出版流程,发现内容已经陈旧过时。

因此,培训教材如何紧跟新形式的发展,使学员能不断获取最新的资讯,这方面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四、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科学有效的教材建设制度
目前,干部学院已经把教材制度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逐渐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教材规划和管理制度,对教材的编写、选用、
奖励等问题进行规范。

但是在教材建设执行过程中对流程的监管如何更加现
代化,教材的编写质量、审核、校对等环节缺之有效的监督机制,管理制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应在现有教务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负责教材建设的教材指导委员会。

形成由教研室、业务部门、教材指导委员会三级负责制,对教材建设工作进行统一的指导。

(二)大力开发分层分类气象教育培训课程体系的配套教材随着气象培训业务的开展,进一步开发与分层分类的气象教育培训课程体系相配套的,特别是开展各类上岗培训、岗位轮训、骨干师资培训、高级技术培训、气象知识普及等方面的教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需进一步统筹规划,重点扶持有发展、有潜力的特色培训课程教材建设。

(三)充分进行需求调研,开展教材立项研究
教材建设依托于课程开发,立项研究与需求调研相辅相成。

通过教材立项研究,加强教学模块化、教材体系的规划,才能使培训取得较大的实质性成果,教材研究的成果只有转化为教学内容,才能在教学中得以应用、推广。

因此,需要充分开展需求调研,编写出真正有意义的教材。

应对切实符合培训需求的教材项目进行立项研究并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对教材编写质量高并在
教学中得以充分应用的给予奖励。

(四)健全和完善教材考核评估机制
长期以来,教材的建设环节缺乏合理的考评机制,教材评价
趋于主观化、经验化和机械化。

因此,在今后的教材建设中,“需要完善教材评价体系,注意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
合,宏观评价与微观评价相结合,单本教材评价与全套教材评价相结合,知识评价与能力评价相结合,认知因素评价与非认知因素评价相结合,实验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进而使那些具有较强创新色彩和开拓意识的教材脱颖而出,提高教育教学效能。

因此,健全教材的考核评估,完善教材考核指标,才能促进教材建设水平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