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宋元时期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的关怀联系起来。到宋代,逐渐
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
核心的观念系统,因而被称为“理
学”。
博 学 明之 辨 , 之审 ,问 笃之 行 , 之慎 。思 之 ,
一、理学兴起的背景
1、佛道盛行,儒学独尊受到冲击 2、“三教合一”潮流出现
3、唐宋儒学家不断思考与探索使儒学 体系更新
4、与宋代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二、程朱理学的内容
(二)程朱理学代表人物
二程指程朱理学的奠基者, 北宋洛学的创始人程颢 (1032-1085)、程颐 (1033---1107)兄弟二人。
朱熹(1130-1200), 南宋著名思想家。 宋代理学集大成者。
博 学 明之 辨 , 之审 ,问 笃之 行 , 之慎 。思 之 ,
阅读材料
材料一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万事皆出于 理”、 “有理则有气”。
你能不能从《西游记》中找到 “三教合一”的痕迹?
西天取经本身就是佛教故事。孙 悟空却是道教出身,七十二变就是向 菩提祖师学的。孙悟空遇到困难就向 各路神灵救援,这里面既有佛教的观 音菩萨,又有道教的太上老君。在取 经路上伸张正义的浩然之气,唐僧舍 生取义的儒家思想。“孙悟空本领再 大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既体现了 佛法无边又存在着一定的等级观念。
博 学 明之 辨 , 之审 ,问 笃之 行 , 之慎 。思 之 ,
山西恒山悬 空寺是我国现存 的唯一一座佛道 儒三教合一的独 特寺庙。它修建 在悬崖峭壁间, 迄今已有1400多 年的历史。
山西恒山悬空寺
儒学体系的更新
新兴的儒学思潮既要回答佛、
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还
要把这些思考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
考题角度
思想 (1)2016· 海南卷,7:封建社会尤其是宋代以来关 羽地位的变化 (2)2015· 全国I卷,40:宋代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3)2015· 海南卷,5:北宋三教合流 (4)2014· 全国I卷,26:宋明理学对人性的认知 (5)2013· 全国I卷,25:程朱理学(从“周孔之道” 到“孔孟之道”) (6)2012· 海南卷,6:宋代理学家对仁的论述 科技文化 2016· 全国Ⅱ卷,41:中国古代科技的世界影响
宋明以前儒家思想是怎样演变的? 孔 春秋:创立
子 孟 子 秦 始 皇 董 仲 舒
战国:发展 秦朝:打击
西汉:正统
佛教传入和佛教盛行
东汉明帝 洛阳白马寺
北魏 洛阳龙门石窟
道教在民间传播
在外来佛教传入 的同时,在中国土生 土长的道教也在东汉 时期形成。 东汉末年,神仙 方士之说、阴阳五行 之学与道家学说的某 些部分杂揉起来,形 成了道教
福建泉州老君岩
道教圣地武当山
为什么在汉代确立正统地位的 儒家思想,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却面临着严重的冲击?
①魏晋时期国家分裂,战乱不休, 人民生活动荡不安,需要从宗教中 寻找心理安慰。
②佛、道的传播恰恰顺应了普通人 心理的需求,而且佛道的欺骗性还 满足了统治者的需要
③儒学本身在思辨性和理论性方面 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2019届高三历史复习
板块四 中国古代文明走向成熟
五代辽宋夏金元
4.3 宋元时期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厦门三中 薛明石羡
阶段特征
政治上:这一时期民族关系成为影响整体政局演进 的重大因素,我国从分裂割据到几个民族政权对峙 并立,最终走向元朝的大统一;民族融合进一步加 强;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基本解决了中央集 权和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经济上: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经济重心南移;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密切,边疆地 区经济进一步开发;对外交往以海路为主,海外贸 易更加发达。 思想文化上:宋代知识分子地位提高,市民队伍扩 大,推动了文化的高度繁荣。科技发明创造出现高 峰,三大发明成熟并外传;理学形成并逐步成为主 导思想;多元化、市民化的文学艺术作品涌现。
二、程朱理学的内容
(一)理学的含义和代表人物
含义:宋代儒学家融合佛道思想来解 释儒家义理,形成的以“理”或“天 理”为核心的新的儒学体系。
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的生存原 则,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国 的学说。
代表人物: 程朱理学:程颢、程颐、朱熹。
博 学 明之 辨 , 之审 ,问 笃之 行 , 之慎 。思问 笃之 行 , 之慎 。思 之 ,
理学在宋代形成的社会因素:
1)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重文轻武,对学术文化较少干涉, 学术活跃。 2)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政事, 参政议政;言论不当,朝廷仅是贬官 离京而已,而且职务并不低。 3)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 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 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博 学 明之 辨 , 之审 ,问 笃之 行 , 之慎 。思 之 ,
此图绘佛、道、儒三教 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 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 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中国古 代“三教合一”的社会思 潮。画面中,释氏趺坐于菩 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 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 夫装束的孔子相对。
《三教图》清· 丁云鹏
备考分析
1.高频考点: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主张、特点及其 影响。 2.备考策略:儒学的思想特征是本考点的重点,建议 在复习时既要关注历代儒学思想特征各自的差异, 也要关注历代儒学的共性(现实教学中学生往往关 注差异忽略共性),涉及差异的题目往往与各自的思 想内容有关,涉及共性的题目往往谈及儒学与现实政 治或者法制的关系,往往围绕“儒学使政治秩序和 法制体系带有纲常特色”命题。
哲学观:“理”是世界的本原
“上下之分,尊卑之义,理之当也,礼之本也”。 “君臣父子,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乎天地之间”。
伦理观:天理就是儒家的道德伦理和等级秩序。
“大抵人有身,便有自私之理,宜其与道难一”、 “无人欲即皆天理”、 “天理”盛则“人欲”灭, “人欲”盛则“天理”衰。
强调“天理”与“人欲”相对立
“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 “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
认识论:“格物致知”
阅读材料
材料二 朱熹提出“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 天,地得之而为地‥‥‥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 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