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性眼术后感染眼内炎病例讨论

合集下载

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治疗方法及效果评价

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治疗方法及效果评价

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治疗方法及效果评价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治疗方法及效果评价。

方法对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在我院行白内障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12眼进行细菌培养和前房冲洗、玻璃体切除等治疗,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进行比较。

结果 12眼中有7眼细菌培养结果显示阳性,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有10眼(83.3%)视力提高,2眼(18.7%)视力不变,差异有意义(P<0.05)。

结论对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患者行前房冲洗和早期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入广谱抗生素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眼内炎症,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白内障手术;感染性眼内炎;效果评价感染性眼内炎是白内障术后最常见也是危害最大的一种并发症,且患眼感染的致病菌多种多样,往往致病性较强,细菌培养的难度也较大[1]。

多数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效果往往不理想,部分患者感染后会发生视力丧失甚至眼球摘除[2]。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目前对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治疗水平也在提高,为研究感染性眼内炎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本文作者对白内障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12例12眼进行治疗,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在我院行白内障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受试者12例(12眼),其中男性受试者9例,女性受试者3例,年龄5~79岁,平均(40.25±1.7)岁。

有4眼术后7d发病,7眼术后14d左右发病,1眼术后一月发病。

纳入标准:(1)符合白内障手术的标准[3];(2)术后出现突发的眼内炎感染状况;(3)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1)内源性眼内炎患者;(2)随访资料缺失者;(3)有精神疾病或由精神疾病史者。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1.2治疗方法对12例受试者中老年白内障10眼,2眼行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8眼行超声乳化术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先天性白内障2眼,行白内障吸出加前部玻璃体切割术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治疗体会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治疗体会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究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间收治入院的白内障手术患者489例,分析总结术后眼内炎发生情况,并总结其治疗方法和效果。

结果:在选取的489例白内障手术患者中有16例患者于术后发生眼内炎,其中14例患者为急性眼内炎,2例为迟发性眼内炎,且有10例患者的房水以及玻璃体微生物检测结果为阳性,阳性检出率31.58%;13例实施玻璃体切割术联合注药术,2例予以前房冲洗联合玻璃体注药术,1例实施眼内容物剜除术,最终15例患者眼内炎症得到控制,1例出现眼球萎缩。

结论:针对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患者,临床应早期积极实施有效治疗,促进患者视力恢复。

关键词:眼内炎;白内障手术;玻璃体切割术;玻璃体注药术;治疗效果白内障手术后常见的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即眼内炎症,其严重威胁患者的眼球以及视力,也是目前眼科临床医生处理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所有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是挽救患者视力的关键[1]。

为进一步探究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治疗,本研究小组特针对本科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间收治入院的白内障手术患者489例展开探讨,本组患者在本院接受治疗后,最终93.75%的患者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详细分析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间收治入院的白内障手术患者489例,共489眼,其中男性221例,女性268例,年龄在59—82岁,平均年龄为(66.84±4.96)岁,所有患者均实施白内障手术治疗(其中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389例,白内障囊内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100例),术后有16例患者发生眼内炎,均为单眼,其中有男7例,女9例,年龄在62—82岁,平均(68.87±4.34)岁。

1.2方法检查:患者术后进行实例、裂隙灯生物显微镜检查,并观察角膜、结膜以及前房和房水等情况,采用前置镜眼底检查以及超声检查观察玻璃体的混浊情况,并抽取房水(或玻璃体液)进一步进行细菌、真菌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临床观察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临床观察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规模化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发病率、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及效果。

方法:对2008年12月~2009年12月间“曙光行动”中所行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1185例1985眼中并发眼内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结果:5例5眼诊断为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发病率0.25%;细菌培养阳性3例3眼,其中球菌2眼,杆菌1眼,未发现真菌。

5眼中3眼采用了玻璃体切除术,2眼单纯玻璃体注药。

5眼中除1眼眼球萎缩外,余均保住眼球,矫正视力>0.3者2眼,>0.01者2眼。

结论:规模化白内障手术眼内炎的发病率较高,加强围手术期的防控措施尤为重要。

一旦发现,及时行玻璃体切除及玻璃体注药是最佳治疗方案。

关键词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规模化眼内炎近年来,配合政府所开展的各种复明工程,规模化白内障手术项目越来越多,这种严重的并发症有增多的趋势,现将我院2008年12月~2009年12月“曙光行动”白内障复明活动中发生眼内炎的情况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8年12月~2009年12月我院在“曙光行动”中共施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1185例1985眼。

术后并发眼内炎5例5眼。

男2例2眼,女3例3眼;年龄58~73岁,平均66.8岁。

均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伴糖尿病者2例,术中并发后囊破裂2例。

发病时间:术后48小时内发病3眼,72小时~7天发病2眼。

视力:无光感1眼,眼前指数3眼,0.1者1眼。

手术均采用巩膜隧道切口。

患者主诉及眼部体症:主诉视力急剧下降伴明显眼痛、眼红、流泪者3眼,单纯视力急剧下降者2眼。

裂隙灯检查:均有球结膜水肿及混合充血,角膜上皮水肿混浊,后弹力膜皱褶,细小弥漫性灰白色KP,前房大量纤维素性渗出及积脓,虹膜水肿纹理不清,瞳孔区灰白色渗出膜,人工晶体被遮盖。

眼B超显示玻璃体腔大量强回声光团,1眼伴视网膜脱离。

治疗方法:5例患者入院后根据临床症状、体症及眼B超,初步诊断眼内炎后,行前房及玻璃体穿刺,对穿刺液做病原学检查及药敏,同时玻璃体腔内注射头孢他啶2.25mg/0.1ml,地塞米松400ug/0.1ml,万古霉素1mg/0.1ml。

白内障手术感染性眼内炎相关因素分析

白内障手术感染性眼内炎相关因素分析

白内障手术感染性眼内炎相关因素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后导致感染性眼内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00年10月至2015年10月以来治疗的白内障手术患者350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导致患者感染性眼内炎的疾病因素;结果:通过对比研究发现,患者中感染性眼内炎共有15例,感染率为0.045%,对15例标本进行送检培养,11例患者呈阳性,检测出病菌率为71.2%,其中革兰阳性球菌检测率为78.75%,60岁以上患者占74.1%,有3例患者在术中晶状体后囊膜发生破裂,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后94%的感染情况得到控制并恢复视力;结论:导致感染性眼内炎的致病菌主要是革兰阳性球菌,主要菌群是条件致病菌,及早发现并进行针对性治疗是对该疾病最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白内障;感染性眼内炎;致病因素临床上,感染性眼内炎是白内障患者手术后发生的一种最为严重的并发症,这种病症的破坏性极大,严重者会导致患者摘除眼球。

虽然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率很低,但是由于其严重性和破坏性都极大必须要对其加以重视。

因此通过研究导致患者感染性眼内炎的主要致病菌,加强临床上的预防治疗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我院35000名白内障手术患者进行临床探究,对此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0年10月至2015年10月以来治疗的白内障手术患者350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检测发现共有15例患者发生感染性眼内炎。

患者中男性6名[1],女性9名。

患者年龄在3岁至85岁之间,平均年龄(59.8±7.5)岁,60岁以上患者11例,占比74.1%。

其中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共有8例,外伤性白内障患者4例(3例患者并没有晶状体),并发性白内障患者1例,先天性白内障患者2例。

1.2治疗方式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患者8例,进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并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3例,直接摘除白内障囊患者3例,后期进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2例[2]。

白内障术后并发眼内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白内障术后并发眼内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白内障术后并发眼内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目的:分析白内障术后并发眼内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策略。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例接受白内障超乳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术后眼内炎发生的原因,根据并发眼内炎的不同因素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策略。

结果:白内障术后并发眼内炎的主要原因包括病区、手术室、供应室、患者围手术期和高危人群的管理等。

结论: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策略,能让眼内炎的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从而让手术治疗效果得到提升。

标签: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护理干预眼内炎是一种会对患者视力造成比较严重损害的手术并发症,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置入术术后,并发眼内炎的几率非常小,通过对相关统计资料的查阅可知,白内障术后并发眼内炎的发生率大约为0.042%-0.2%。

在处理白内障术后并发眼内炎时比较麻烦,所以加强预防感染就显得尤为关键。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眼科从2005年以来共进行了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置入术2000多例,在这段时间中,共发生了8例白内障术后确诊为眼内炎的患者,8例患者中2例男性,6例女性,年龄64-82岁,平均年龄(74.2±3.8)岁。

1.2 方法当患者出现感染后,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排查,从而避免患者出现再次感染。

现在将全面排查的情况进行回顾总结,从而来分析其中原因,吸取教训,避免相同事件的再次发生,让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为白内障术后并发眼内炎的预防和护理干预提供可靠的依据。

2 结果具体的排查情况如表1所示,通过资料分析可知,白内障术后并发眼内炎的高危因素就是手术中无菌要求得不到有效满足。

加强术前的评估分析,能让高危人群的感染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

表1 白内障术后并发眼内炎分析情况3 讨论通过相关的资料查阅可知,白内障术后并发眼内炎的高危因素是因为手术器械没有全部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要对手术室的人员流动进行有效控制,让手术室的空气净化得到有效保证。

医护人员在进入手术室前应该要在更衣室内将手术衣物换好,戴好口罩和帽子;患者要穿好病员服后才能进入手术室;如果医务工作人员患有感冒或者其他传染病,那么这些医务工作人员将不能进入手术室。

白内障术后并发眼内炎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

白内障术后并发眼内炎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
晶体植 入术 的 患者 术后 眼 内炎 发生 率 和原 因进 行 回顾性 分 析 ,针对 引起 患 者 眼 内炎 的不 同原 因采 取 相应 的护 理措 施 。结 果 : 白内障超
乳 加人 工 晶体 植入 术后 并发 眼 内炎 的原 因包 括 供应 室 的管 理 ,病 区 的管理 ,手术 室 的管理 ,手术 患 者 的围手 术管 理 ,高 危人 群 的管 理 等 ,任何 一个 环节 出现 问题 后果 都很 严重 。结 论 :有效 的护 理干 预措 施能 减少 眼 内炎 的发生 ,从 而提 高手术 疗效 。 【 词】 关键 白内障手 术 ;眼 内炎 ;护理 干预
剪 、打结 镊 、正位 勾 、人 工 晶体送 入器 等 ,及 术 中超声 乳化 仪 、 玻璃 体切 割器 等设 备 配用 的管 道 、探头 、手柄 等都 要符 合无 菌要
求 。术 中所 需 要 的药 物 包 括 麻 醉 用 药 、散 瞳药 、缩 瞳药 、粘 弹 剂 、前房 冲洗 液等 及一 次 性使 用无 菌消 毒 物品 ,都要 符合 无 菌要
强对 供应 室人 员 的专业 技 术培 训和 考核 ,考核 内容 应 区别 于临床
疫 功 能 障碍性 疾病 、糖 尿病 、肾功 能 障碍 和长期 使 用糖 皮质激 素 的患 者 ,由于免疫 功 能降低 ,对病 原体 的抵 抗 力下 降 ,伤 口愈合
慢 ,病 原体 乘 机侵 袭容 易造 成 眼 内炎 。缺少 良好 的卫 生 习惯 ,也
眼内炎的发生率约为0 4 %^ . 】 . 2 , 2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处理 0 0 %
非 常棘 手 ,因此 预 防感 染就 显 得 非常 重 要 。对 6 接 受 白 内障超 例
乳加 人工 晶体 植入 术 的患 者术 后 眼 内炎 发 生率 和原 因进 行 回顾性 分析 ,现 报告 如下 。

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眼内炎的危险因素

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眼内炎的危险因素

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眼内炎的危险因素目的分析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眼内炎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措施以降低其感染率。

方法2012年9月—2014年5月期间在该院眼科进行白内障手术的老年患者1 572例,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

结果该研究1 572例白内障患者术后共计10例患者感染眼内炎,感染率为0.64%,其中男性6例(60%),女性4例(40%);单因素分析:年龄≥70、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玻璃体溢出、手术时间≥10 min、在普通手术室内进行手术及麻醉剂开启后未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均成为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眼内炎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性别、婚姻状况及住院时间与术后眼内炎的发生无关;多因素分析:年龄≥70、患高血压、患糖尿病、玻璃体溢出、手术时间≥10 min、普通手术室及麻醉剂开启后未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均是术后感染眼内炎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眼内炎的危险因素很多,除了无法控制的自身因素,还应该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手术环境等,从而降低术后眼内炎的感染率。

标签:白内障手术;眼内炎;危险因素手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是目前临床上认可的较为有效的治疗方式,术后眼内炎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1],随着超声乳化设备和人工晶状体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白内障手术的发展目标是安全、高效、微创[2],眼内炎的感染率降低,但还时有发生,后果非常严重,甚至会造成失明。

因此该研究分析了该院2012年9月—2014年5月间1 572例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发生眼内炎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具有实践意义。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在该院眼科进行白内障手术的老年患者 1 572例,其中男性872例(55.47%),女性700例(44.53%);年龄在60~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9.32±6.98)岁;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医生确诊为白内障,且符合国家白内障诊断标准;对于视网膜脱落、近期发现有结膜及角膜炎症和既往眼内感染史者不纳入研究对象。

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相关因素和围术期护理

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相关因素和围术期护理

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相关因素和围术期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导致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相关因素,治疗并分析相关围术期护理对策。

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医院收治检查后确诊的184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2例,试验组实施围术期护理对策,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免疫功能情况及炎性指标水平。

分析白内障患者术后并发感染性眼内炎的相关因素,分析总结相关治疗及围术期护理对策。

结果184例白内障患者,发生感染性眼内炎27例,发生率为14.67%。

结论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中,应针对上述相关因素给予相应的围术期护理对策,降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感染性眼内炎;围术期护理;相关因素;白内障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医院收治检查后确诊的184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护理方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2例。

1.2研究方法收集相关信息,主要包括医嘱单、病程记录、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各项手术指标等,筛选出发生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病例,并结合所选病例的基本资料,如年龄、手术时间、机体各生化指标情况、感染发生情况,试验组实施围术期护理对策,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根据两组患者术后是否并发感染性眼内炎,分析白内障患者术后并发感染性眼内炎的相关因素,根据影响白内障并发感染性眼内炎的相关因素,分析总结相关治疗及围术期护理对策。

1.3 围术期护理术前: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术后感染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关注度及重视程度。

术中:手术护士应严格贯彻无菌技术原则,对手术切口进行冲洗消毒,以减少切口表面附着的细菌数量。

术后:对患者实施抗感染治疗,根据试验或培养结果选择合理有效的抗菌药物;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反应,加强用药宣教。

1.4 观察指标分别在入院第二天、出院前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ml进行检测,放入EDTA抗凝真空采血管中,置入离心机上,于100r/min下离心5min,分离血清后将其放入-20℃冰箱中保存,然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IL-8,采用胶乳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免疫荧光法分析并测定血清T细胞亚群含量(CD4、CD8以及CD4/CD8),采用HB-7021血细胞分析仪测量血常规检验测定白细胞计数(WBC)。

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

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

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摘要: 目的分析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性,积极探讨护理干预取得的效果。

方法方法分析我院在2014至8月收治的64例白内障患者的数据资料。

对64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内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把常规性护理与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进行有机结合。

结果在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要明显低,满足χ2=6.34,P=0.0264的差异条件,具有统计学意义。

产生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主要原因主要体现在年龄大于70 岁、手术时间大于1个小时、合并糖尿病的合并与玻璃体的过分溢出;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指标方面观察组要比对照组明显低,满足P<0.05的差异条件,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护理满意度指标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要高,满足P<0.05的差异条件,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当患者年龄高于70 岁同时手术时间比一个小时多、合并糖尿病与玻璃体出现溢出等现象时,具有很大的可能性产生感染性眼内炎,在患者围术期进行优质护理,能够促进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率的降低,改对于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有效改善,取得良好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白内障;感染性眼内炎;护理干预研究白内障是比较常见的临床眼科疾病之一[1]。

目前,我国的白内障发病率具有明显上升的发展特点,尤其在老年人中很常见,它会导致视力模糊甚至失明。

目前,白内障手术治疗在临床上应用较多,但由于手术、年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患者易患感染性眼内炎,严重影响手术疗效和预后[2]。

所以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临床病情的变化,研究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在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对感染性眼内炎的患者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有效减少术后的发生率,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

本文分析了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并研究了护理干预所取得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在 2014 年 2—8 月我院接受治疗的64 例白内障患者,全部的患者都满足白内障诊治的标准,属于单眼发病,都进行了手术治疗。

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分析

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分析

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患者7例(7眼),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所有患者均给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有6眼给予术前注药,保留1眼人工晶状体,1眼给予术后注药,有2眼为阴性,有4眼为表皮葡萄球菌,有1眼为头状葡萄球菌。

结论:采取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注药治疗方法对治疗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标签: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感染性眼内炎;临床疗效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较为严重并发症之一是感染性眼内炎,对患者的視力具有较大的影响,如没有得到合理、正确的处理,则会引发视力丧失现象,严重者需要摘除眼球[1]。

伴随着临床手术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玻璃体切除术的改进,使临床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本文对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现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患者7例(7眼),本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例,女性患者5例,最小年龄为48岁,最大年龄为82岁,平均年龄为(64.3±1.7)岁。

7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为糖尿病性白内障,有1例患者为并发性白内障,有4例患者为老年性白内障,其中有3例患者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有4例患者进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所选取患者均发病较急,主诉视力降低,眼部伴有红痛症状,通过眼科检查显示,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前房内大量纤维素性渗出,房水闪辉,结膜充血,较为严重的患者伴有人工晶状体表面渗出物,前房积脓,通过眼B超检查显示,患眼伴有玻璃体腔团块状浑浊现象。

白内障术后眼内感染情况研究及预防对策探讨

白内障术后眼内感染情况研究及预防对策探讨

白内障术后眼内感染情况研究及预防对策探讨目的评估白内障手术术后眼内感染情况,并观察预防干预下白内障术后眼内感染改变情况。

方法选择我院眼科自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并手术的白内障患者52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262例为治疗组,采取相关干预预防感染措施,并以另外262例常规治疗组为对比,比较预防干预下患者眼内感染的改变情况。

结果采取了围手术期干预措施的患者术后感染情况,眼部主述症状及结膜囊冲洗检测结果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采取围手术期综合预防治疗措施,可显著改善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自觉症状及眼部微生物感染情况,减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标签:白内障;术后感染;预防白内障是指眼内晶状体出现浑浊而产生视力障碍的一类疾病,常见于中老年患者,发病率可高达25%。

目前对于白内障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

但手术存在一系列的相关并发症,其中术后眼内感染是一类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可诱发眼内炎等症状,威胁患者的视力恢复乃至生命安全。

为明确白内障手术术后眼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合适的预防干预对策: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并手术的白内障患者524例为研究对象。

采取对每例患者抽取随机数方式进行随机抽样分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62例。

其中治疗组262例共331眼,男157例,女105例,患者年龄54~76,平均年龄(62.31±9.28)岁。

对照组262例共315眼,男143例,女119例,患者年龄50~72,平均年龄(64.18±8.62)岁。

1.2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接受了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的患者。

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手术期治疗及护理对策,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预防。

治疗组采取对策如下。

1.2.1术前对患者进行针对性专科检查,排查患者可能存在的潜在感染兆,确保患者接受手术前,处于免疫功能正常状态,根据相关流行病调查,正常人眼中本身就存在细菌等微生物,因此,在术前连续左氧氟沙星滴眼3 d,同时采取针对性处理缓解患者眼部症状,注意术前1 h进行眼部清洁护理。

分析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

分析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

分析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感染眼内炎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特征,并分析治疗及转归,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分析2005年1月-2014年7月34例白内障术后感染眼内炎患者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实施病原菌检测及针对性治疗,观察临床结局,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平均起病时间(27.39±9.18)d,主要症状有眼部刺激、视力下降;18例病原菌培养呈阳性,阳性率为52.94%,检出表皮葡萄球菌最多,有10株占55.56%;治疗后患者平均视力为0.28±0.11,脱盲率79.41%,41.18%患眼视力>0.3,相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对视力恢复影响较大,尽早干预治疗可以最大程度保障患者视力功能。

关键词:白内障;术后感染;眼内炎;病原学;治疗白内障摘除术后容易发生感染,眼内炎是严重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后对患者视力恢复影响很大,预后质量较低。

通过对眼内炎的临床特点、病原学特征等进行总结分析,有利于针对性预防治疗,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治疗后临床结局。

本研究探讨白内障术后感染眼内炎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特征,并分析治疗及转归,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2018年5月34例35眼白内障术后感染眼内炎(POE)患者,男性18例,女性16 例;年龄32~81 岁,平均(63.29±9.25)岁;1例患者双眼、左眼17例、右眼16 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20例、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14例。

排除、并发其他眼部疾病白内障摘除术后眼内炎、白内障摘除联合非囊外摘除及超声乳化手术后眼内炎[1]。

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同意。

1.2 方法分析总结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患者临床特点,包括发病时间、体征、症状;对所有患者提取玻璃体液或前房液0.1~0.2 ml,进行病原菌培养;针对不同患者实施治疗:首先进行广谱抗真菌或抗菌药物治疗,并选择结膜下注射广谱抗菌药物,500ml BSS中加入50mg盐酸去甲万古霉素,并注射糖皮质激素眼液;轻度眼内炎患者玻璃体腔注射,前房积脓患者实施前房冲洗,病情无好转患者实施玻璃体切除术,术后根据病原菌培养结果选择针对性抗菌药物治疗;治疗后对比治疗前后视力及脱盲率(视力≥0.05)等结果。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30例的回顾性临床分析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30例的回顾性临床分析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30例的回顾性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

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其感染情况及治疗效果。

结果:本组30例患者,经前房液或玻璃体液病原学检查,阳性检出率为33.33%(10/30),经细菌与真菌检查,表皮葡萄球菌5株、头状葡萄球菌及腐生葡萄球菌各2株、乙酸钙不动杆菌1株,检出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

治疗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患者经针对性治疗,改善了其视功能,提高了其生存质量。

【关键词】白内障;眼内炎;视力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se cataract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f postoperative endophthalmitis. Methods: select in April 2015 to April 2016, 30 patients of our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 clinical data, the infection status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was observed. Results: 30 cases of patients after anterior chamber fluid or glass humoral etiology examination,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was 33.33% (10/30), by bacteria and fungus examination, 5 strains of epidermis staphylococcus,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 each 2 heads, 1 strain, calcium acetate acinetobacter strains pathogenic bacteria sensitiveto many kinds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Visual comparison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cataract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endophthalmitis after targeted therapy, to improve the visual func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Keywords:Cataract; Endophthalmitis. Vision白内障作为临床常见与多发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及与高致盲率,在先进医学技术与设备支持下,此疾病的治愈率明显提高,但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眼内炎,虽然其发生率相对较低,但直接影响着患者预后,严重情况下甚至会使患者丧失视力。

100例白内障术后眼内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100例白内障术后眼内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100例白内障术后眼内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目的:分析白内障术后眼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诊疗措施,探讨最佳治疗方案。

方法:回顾笔者所在医院100例(100只眼)白内障术后眼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的治疗和预防措施进行分析。

结果:本研究100例(100只眼)患者经临床诊治均保住眼球,61%患者最终视力达到0.05。

其中行前段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注药术69只眼,占69%;行前房冲洗和玻璃体注药术18只眼,占18%;单行玻璃体注药术13只眼,占13%。

结论:实施前段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药可保留部分有用视力,有效控制白内障术后眼内感染,值得临床借鉴。

标签:白内障;术后眼内感染;诊疗近年来,随着眼科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的不断提高,有效降低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率,但部分患者术后还会并发眼内感染,造成其视力急剧减弱,甚至出现失明[1]。

因此,患者术后一旦出现眼内感染必须及时采取有效诊治措施,才有可能保存眼球和部分视力,应该引起患者及医生的高度重视。

木文对笔者所在医院100例(100只眼)白内障术后眼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的研究对象均选自2005年1月-2012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后眼内感染患者,其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41~85岁,平均(66.2±11.5)岁;病程1~21 d。

主要临床症状:不同程度的眼红眼痛、怕光流泪、结膜充血、有异物感,视力均下降明显,部分患者出现眼内压增高。

1.2 临床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房水和玻璃体标本培养的阳性结果进行鉴别诊断。

其中3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结膜充血,且有玻璃体浑浊;9例有光感;16例眼前数指;11例患者视力达0.05~0.1;10例前房积脓并伴有玻璃体浑浊;21例患眼前房积脓而无玻璃体浑浊。

血常规检查:86例患者白细胞计数>10×109/L,14例正常;眼内压增高者12例,其余正常。

白内障术后急性感染性眼内炎的治疗方法及疗效

白内障术后急性感染性眼内炎的治疗方法及疗效
e l u d e d i n t h i s s t u d y . G e n d e r , a g e, u n d e r l y i n g d i s e a s e s , e n d o p h t h a l mi t i s t i me , s y mp t o ms a n d s i g n s , t r e a t me n t a n d c l i n i — c l a e f f e c t s w e r e c o l l e c t e d a n d a n ly a z e d r e t r o s p e c i t v e l y . Re s u l t s T we l v e e y e s o f 1 2 p a t i e n t s we r e i d e n t i i f e d . Al l 1 2 c a - s e s e x t r a c t e d a q u e o u s h u mo r a n d v i t r o u s s a mp l e s f o r b a c t e i r a l nd a f u n g i c u l t i v a t i o n a n d d r u g—s e n s i t i v i t y t e s t . L o c l a
内炎 , 可获得 较好疗 效 。
【 关键词】 白内障; 眼内炎 ; 治疗 【 中圈分类号】 R 7 7 6 . 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0 0 4 - 5 5 1 1 ( 2 0 1 7 ) 0 5 - 0 4 7 9 - 0 3
Tr e a t me n t a nd Ef fe ct s o f Ac ut e I n f e c t i o u s End o p h t ha l mi t i s a te f r Ca t a r a c t S u r g e r y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白内障术后感染性 眼内炎的观察及护理 (2)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白内障术后感染性 眼内炎的观察及护理 (2)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观察及护理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对8例(8眼)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患者进行玻璃体切除术,并加强对患者的观察与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

结果:8例(8眼)患者经治疗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也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论:通过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及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提高手术疗效,提高患者的视功能。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眼内炎护理Abstract:Objective:It aims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outcome of vitrectomy for the treatment of cataract surgery infectious endophthalmitis. Methods:We havethe vitrectomy of Cataract surgery in patients (for total 8 cases) with infectious endophthalmitis and strengthen the observa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s. Result:After treatment, the eyesight of each patient is enhanced (for total 8 patients ) and their life qualities are also improved. Conclusion: theeffectofoperation and the patients, visual function are both improved though the effective nursing care and closed observation.Key words:vitrectomyinfection endophthalmitisnursing白内障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是最严重的内眼手术并发症,多数患者视力预后极差,部分患者视力丧失甚至眼球摘除。

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因素及其处理方法

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因素及其处理方法

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因素及其处理方法摘要】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因素及其处理方法。

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0年10月~2013年1 0月以来收治的10 例(10 只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有5 只眼的培养结果呈阳性,致病菌检出率达到71.4%(5/7)。

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晶状体后囊膜破裂,致病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

为了减少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出现,需要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全方位工作。

【关键词】纽扣钢板;肩锁关节脱位;喙锁韧带;重建【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01-02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较易出现各种并发症,例如感染性眼内炎等[1]。

一旦临床处理不及时,还极易影响预后,对患者的视力造成较大的影响,甚至导致失明等。

因此,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相关研究,成为近年来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特选取我院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1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0 年10 月~2013 年10 月以来收治的10 例(10只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6例(6只眼),女4例(4 只眼),年龄17~81岁,平均年龄(39.12±2.3)岁。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眼压、视力、血压、血糖等,了解患者玻璃体、视网膜、视乳头、黄斑区是否正常及脉络膜有无病变。

借助A型及B 型超声波了解有无玻璃体病变、亦可了解眼轴长度及脱位的晶体位置,利用视力干涉仪检查未成熟白内障的黄斑功能。

了解患者眼睛的单眼白内障患者为排除黄斑病变、视路疾患所致的视力障碍。

并取房水和(或)玻璃体进行药敏试验和细菌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内炎的分类
眼内炎: 1. 感染性:病原微生物侵入眼内导致的炎症,炎症累及房水、虹膜、
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葡萄膜。当炎症累及巩膜或眼外的眶 周组织,称为全眼球炎。 2.非感染性:包括晶状体皮质过敏、眼内非金属异物及眼内变态反 应性炎症。 感染性眼内炎: 1.内源性:常见于全身感染疾病,如肝脓肿、肺脓肿、消化道或泌 尿系统感染播散 2.外源性:常见于眼球穿通伤、球内异物伤或内眼手术
抗菌素治疗
1.玻璃体腔注射是感染性眼内炎时使用抗生素最有效的途径 一线用药:万古霉素(1.0mg)+阿米卡星(0.4mg)/头孢他定(2.25mg), 两性霉素B 5-10ug
2.前房冲洗液加入妥布霉素、万古霉素。 3.玻璃体切除手术同时注入硅油,取出人工晶状体时将囊袋完全切除。 4. 全身用药:辅助治疗 一般首选万古霉素+头孢他定,氧氟沙星+亚氨培
角膜:皱褶、水肿 前房:可见前房闪辉和浮游细胞、前房渗出 玻璃体:灰白色脓性混浊、棉絮状混浊 视网膜:细菌毒性反应:网膜面白色结节状浸润斑,视网 膜血管收缩,闭塞、白鞘
按进展速度分类
1. 急性型:通常在术后1~4天突然发病,其最常见致病菌为链球 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革兰氏阴性菌
2. 延迟型:一般在术后5~7天后发作,其最常见致病菌为凝固酶 阴性球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感染极少见
于18.1.214:30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进行 右眼玻璃体切除+玻璃 体腔注药术,手术过程顺利,患者安返病房,予Ⅱ级护理,侧卧 位,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输液q12h,万古霉 素滴眼液 OD q2h,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ODqd,0.5%左氧氟沙 星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潇来威眼水ODqid,溴芬 酸钠滴眼液、红霉素眼膏、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ODbid , 布林 佐胺滴眼液ODtid ,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ODtid 。
3. 慢性型:术后1个月后才发作,丙酸痤疮杆菌、表皮葡萄球菌、
真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
治疗原则
1. 一旦发现前房积脓等眼内炎迹象,应该立即作如下处理:24h内行玻璃体 腔取材注药术,将玻璃体腔液涂片找菌丝、细菌培养、真菌培养、药敏 实验
2. 当玻璃体穿刺取材及注射抗生素后24~48h证实有致病菌或玻璃体混浊 无改善(视力<0.05)时,应考虑手术处理
柱四肢发育正常无畸形,活动自如。生理反射 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4.眼科检查:视力 右眼 HM/10cm 左眼 0.25,眼 压 OD 38mmHg OS 18mmHg,右眼眼睑轻度水肿, 结膜混合充血(++),角膜雾状水肿,周边见上皮下 大泡,前房深度正常,下方灰白色积脓高度右约2mm, 虹膜纹理不清,表面可见新生血管,瞳孔形状圆,直 径约3mm,对光反应消失,晶状体缺如,玻璃体及眼 底视不清;左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深度可, 房水闪辉(-),虹膜纹理清,瞳孔圆,位置居中,直 径约3mm,对光反应灵敏,晶状体皮质混浊,玻璃体 无明显混浊,眼底视盘色可,C/D约0.3,中心凹反光 不清楚,视网膜在位,视网膜血管未见明显异常。
预防
2.术中 手术过程中要对患者的全身变化情况及肢体活动情 况进行严密观察,对相关参观人员的管理必须要严格,要绝对严 禁其对手术床、器械台、显微镜和术者进行触碰,并随时根据相 关医师的实际需要,超乳仪的能量及注吸的压力进行调节。手术 中的各项操作要保证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严防患者出现感染现 象,手术结束后要协助医师涂抗生素眼膏,采用无菌纱布对术眼 进行包扎,将患者及时送回病房休息。集中连台手术时应严格执 行所有器械、超声手柄、管路每台消毒,耗材一次性使用,尽可 能减少手术器械进入眼内的次数。
占约3% 3. 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原体80%来自患者结膜囊内的细菌菌群 4. 最常见的细菌是凝固酶阴性表皮葡萄球菌(约占70%),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0%),链
球菌属(10%),其它G+菌(5%),以及G-的棒状杆菌(沙雷氏菌属,变形杆菌属及假单孢菌 属)等。
临床表现
1. 症状:眼痛、视力下降 2. 体征:结膜:充血、水肿
术源性眼 易感因素:对玻璃体内培养物的病原体引起眼内炎的菌群DNA序 列研究提示,手术后眼内炎常来源于眼附属器的感染,如结膜炎、 睑缘炎、泪囊炎、倒睫等,糖尿病、肾功能、免疫功能障碍者等
2. 术中危险因素:手术间和器械污染、消毒不充分、无菌操作不规 范,手术时间过长
3.入院查体:T36.5℃ P 78次/分 R 20次 /分钟 BP 120/85 mmHg,中年 男性 发育营养 良好。广泛皮色暗灰,皮肤硬化。毛发分布均
匀,头颅正常,无畸形。颈部对称,未见颈静 脉怒张。胸廓对称无畸形,心率78次/分,心 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
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部正常。脊
3. 术后危险因素:伤口闭合不良,特别是合并虹膜或玻璃体嵌顿是 造成眼内炎的危险因素,不良卫生习惯
玻璃体嵌顿导致伤口闭合不全
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
同轴灌注玻切,容易扰动后节,波及黄斑
双手非同轴灌注玻切,对后节扰动小,前房稳定性好
致病菌
1. 约2/3正常人结膜囊中有正常菌群存在,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3% 2. 眼内炎患者眼内容物培养结果发现,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大多数都是由细菌引起,真菌只
预防
3.注意用眼卫生,休息环境应清洁、注意通风,保持室内空 气新鲜。出院2周内勿进入污染的环境内以免污物入眼,洗刷是 勿使脏水入眼,术后遵医嘱用药,教会患者正确的点眼药水的方 法,点眼水前一定要先洗手,并避免污染眼药水,眼药水开启一 个月后过期,遵医嘱定期门诊复查。
白内障患者对超声乳化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治疗方法,在其手 术过程中进行全面周到的护理配合,是保证其手术顺利完成的一 项重要基础,可以减少和避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和不 良反应现象,使患者的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治疗病康复出院。
3. 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尽早进行玻璃体切除术: (1)严重的视力减退(低于手动)和病情迅速恶化者;(2)药物治疗病情无 改善、反复发作或恶化时;(3)怀疑为真菌感染及玻璃体已受累者;(4)玻 璃体明显混浊或呈化脓性改变不能看到眼底时; (5)B超检查提示玻璃 体明显受累者;(6)由毒性大的致病菌,如绿脓杆菌、链球菌等引起的急 性眼内炎。
白内障性眼术后感染内炎 病例讨论
眼内炎病例
1.患者 李因怀,男,56岁,因“右眼白内障术后眼 胀1个半月,视力下降10余天”入院。
2.患者1个半月前因“白内障/OD”在我院行“右眼白 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术中发现晶状体半脱位,未植 入人工晶体,术后第3天出现右眼胀,伴眼眶痛,伴同侧 头痛,无明显视力下降、眼痛,无恶心、呕吐,到外院 就诊,诊断为“继发性青光眼/OD”,予布林佐胺眼水、 卡替洛尔眼水点眼,20%甘露醇静滴,症状可缓解,之 后多次复查,眼压反复升高,偶予前房穿刺放液处理, 10天前右眼视力明显下降,3天前复诊,测眼压OD 29mmHg,予上述药物治疗,1天前复测眼压OD 39mmHg,建议转我院就诊,患者今日来我院就诊,检查 发现右眼前房积脓,门诊以“眼内炎/OD”收入院。
南,氟康唑、两性霉素B 5. 抗生素点眼和结膜下注射 抗生素点眼和结膜下注射仅能够在前房内
达到有效浓度,而不能在玻璃体腔内达到有效浓度 6. 糖皮质激素:酌情使用
护理
1.心理护理
眼内感染后,眼痛剧烈,视力突然下降,病人及其家属缺 乏思想准备,往往情绪低落,丧失治疗信心,甚至出现对抗心理, 拒绝治疗。因此,应根据病人的不同心理特征,引导他们正确对 待疾病。(1)医护人员要冷静地给病人治疗、护理,不能过于 紧张,造成病人或家属的恐惧和焦虑。(2)建立良好的护患、 医患关系,及时与病人沟通,耐心倾听病人诉说自己内心的感受。 (3)鼓励病人正确面对现实。让其明确医患目标的一致性,避 免出现对抗心理和行为。(4)改善环境,减轻病人精神压力, 改善病人的睡眠。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治疗操作相对集中, 避免睡眠时间进行。(5)家庭的支持很重要,要经常与家属保 持联系,指导家属关心体贴病人,共同探讨病人心理变化及对策, 在治疗和护理上密切配合。
性球菌
3.前房液细菌培养24小时无细菌生长
治疗
于2017.12.28 17:50急诊局麻下行右眼前房灌洗+玻璃体腔 注药术。术中于颞上方做2.2mm透明角膜切口,手动注吸前房内 脓性液体,行细菌、真菌涂片及培养,10-0线缝合角膜切口,于 颞下方角膜缘后3mm处进针,向玻璃体腔内注入1mg万古霉素, 出针,指测眼压Tn,患者诉光感存在,术眼点氧氟沙星眼膏,无 菌纱布包扎。手术过程顺利,患者安返病房,予Ⅱ级护理,普通 饮食,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100ml静滴,0.5%左氧氟沙星眼 水、0.25托吡卡胺眼水OD qid,溴芬酸钠眼水OD bid,万古霉 素滴眼液OD q2h。
护理
2.用药护理 为达到广谱抗菌的目的,病人需用多种药物频繁点眼及多次
结膜下注射。护士要合理安排各种眼药水的点眼时间,以使眼部 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同时减少干扰病人的次数。全身使用抗生 素时,护士应密切观察病人用药后患眼变化和全身反应。
预防
1.术前 严格筛选患者。糖尿病、高血压、免疫疾病等可以 降低患者的抵抗力,而胃病、多次手术史等原因造成的体质下降, 也会增加术后感染的几率。所以术前除做好眼部的消毒准备外, 应详细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提前预防。术前3d开始使用抗生素 眼药水,术前1d泪道冲洗,术前用10g/L或5g/L聚维酮碘行结膜 囊浸润消毒。
5.辅助检查:B超(2017-12-28,本院): 右眼玻璃体内中量点状弱回声,伴后脱离光带, 左眼玻璃体内少量点状弱回声。
初步诊断: 1、眼内炎/OD 2、继发性青光眼/OD 3、无晶体眼/OD 4、白内障术后/OD 5、年龄相关性白内障/OS
辅助检查结果
培养检查结果
1.前房液真菌图片检查:未找到真菌菌丝 2.前房液一般细菌涂片检查:检出革兰氏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