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应用疗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疗法的临床应用简述



【摘要】 对音乐疗法的起源、发展概况、音乐疗法的中医理论分析,音乐疗法的现代医学理论探索以及近些年国内音乐疗法的临床应用进行总结,并希望借此推动国内同仁对音乐治疗的认识以及该项治疗的开展。笔者应用计算机检索以及期刊查阅,查找有关音乐治疗的临床研究文献以及资料综述。目前音乐治疗主要运用于调节情绪障碍、缓解焦虑、改善睡眠、缓解疼痛、改善脑功能、提高智力方面,笔者对用于治疗的音乐的分类以及音乐疗法所主治的病症做了大致的介绍。音乐对人心身的调节作用是肯定的,音乐疗法在心身疾病治疗康复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音乐疗法 起源和发展概述 临床应用的原理及方法 综述

音乐治疗作为国内一种相对比较新颖的心理以及生理辅助治疗方法,正越来越多地引起医疗及保健行业的重视和青睐。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和生理辅助治疗方法及手段,音乐疗法具有易于接受、便于推广、双向调节、效果明显、经济实用的优点,笔者将近年来国内发表的用于治疗的音乐的分类以及音乐疗法所主治的病症文献以及资料进行整理归纳结合个人实践经验。

1 音乐疗法的概念

音乐作为艺术形式的一种,除了娱乐作用以外,还有其特殊的音乐疗法作用,音乐疗法以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运用音乐特有的心理、生理效应,使受治疗者在相关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专门设计的音乐内容,经历音乐的体验,以消除心理障碍,恢复心理及生理健康,达到强健身心、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2 音乐疗法的起源和发展

音乐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历史悠久,古希伯来人奉音乐为灵魂之神,中国春秋时期秦国名医医和认为有选择有节奏的听赏音乐有利于身心健康,元代名医朱丹溪认为“乐者,亦为药也”。柏拉图认为,将音乐作为每天必服的药方,可以提升一个人的健康。1890年奥地利医生历希腾达尔发表了“音乐医生”的观点,音乐的治疗作用正式得到了人们的关注。由于留声机的发明,使得人们有了在临床中方便地使用录制好的现成的音乐的可能,因而大大推动了运用音乐进行治疗工作的开展。20世纪中期的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人医院,医生为受伤的士兵播放音乐,使得伤员们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伤口感染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战后音乐疗法从军人医院、精神病院传播至其他医疗及保健部门,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近20年来医学模式的转变,心身医学及康复

医学的发展
,音乐治疗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因为专业音乐治疗师和心理学医师的出现,音乐治疗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现代学科。

在教育和学术研究方面,音乐治疗学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美国政府将音乐治疗规定为医学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英国在20世纪50年代创建了音乐疗法研究会。日本的理疗学专著将音乐疗法专门列为一章进行论述。同时,音乐医学在实践方面也取得快速的发展。剑桥大学口腔科治疗室用音乐代替麻醉,成功地拔牙200多例。美国一些医院用音乐治疗脱发,疗效显著;法国一些医院的医学专家们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播放一套低频率、慢节奏的音乐,解除患者的痛苦。荷兰音乐家伦纳德·费罗正在研究运用歌唱家在控制呼吸方面的技巧,来帮助口吃者摆脱苦恼[1]。

中国的音乐治疗起步较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5年湖南长沙马王堆疗养院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音乐治疗室。此后,许多精神病院、疗养院也相继成立了音乐治疗室。在社会需求的推动下,1988年中国音乐学院成立了音乐治疗专业,为疗养院和精神病院培养音乐治疗师。1989年10月覆盖25省市的中国音乐治疗学会成立。1996年中央音乐学院成立了音乐治疗研究中心,并将现代音乐治疗法与电疗和中国传统医学相结合,进行了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治疗学理论和方法的探索,如音乐电疗法、音乐电针灸、音乐电针麻醉以及音乐电磁疗法等[2]。目前,音乐治疗已在精神病的康复治疗、音乐电疗、音乐胎教、儿童心理障碍的矫治、各种神经症的心理治疗及心身疾病的辅助治疗等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相对而言,中国的音乐治疗工作尚处于起始阶段,无论临床实践还是基础理论都有待探索和发展。中国的音乐医学理论和宣传介绍工作仍显得非常薄弱,这使得音乐治疗的服务质量与服务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加强音乐治疗学理论和方法的宣传和普及十分必要。

3 音乐疗法的中医理论分析

中医学源远流长,其中包含着丰富的音乐防治疾病的经验和理论。中医主要从阴阳、情志两方面论述了音乐的防治疾病作用。

人生活在社会里,正如《内经》“形神统一”、“天人相应”理论所说,人体内部自身阴阳气血必须构成相对的稳定状态,同时人与自然、社会必须保持相对的统一稳定,方能保持身心健康。就音乐本身的规律而言,也可用阴阳学说加以解释。音质的清浊,音量的强弱,层次的疏密,结构的繁简,都符合阴阳变化的规律。音乐治疗的原理正是利用不同的音乐类型调节机体的阴阳,同时在人与自

然、社会之间重新建立一种平衡,
从而达到治疗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

人的情志活动归纳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称为“七情”。七情中某种情志变化太过,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即是以情治情的方法。因此,可以利用不同情调的音乐克服和纠正人们不正常的情绪变化,也可借助同样情调的音乐达到情感的宣泄和平衡。先秦时期的《白虎通·礼乐》中提出了“调和五声以养万”之说。《乐记》中有“乐至而无怨,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平和,天下皆宁”。《乐书·第二》篇载“音乐者,动荡血脉,流通精气,而正和心也”。这些都说明音乐具有通达血脉、振奋精神、防治身心疾病的作用[3]。

4 音乐疗法的现代医学理论探索

现代医学主要从心理学和生理学两个方面探讨音乐的防病治病作用。在心理学方面,音乐是一种自我表现和情绪释放的特殊手段,人们只有通过自我表现,才能保持心理平衡和情绪稳定。同时适当的情绪释放也是维护心身健康必不可少的方式之一。人们通过接触不同的音乐信息,体会到愉快、满足、轻松、甜蜜或悲怆、愤怒、叹息、惊异的情绪体验,引起强烈的感情共鸣,调节自身的情绪,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另外,音乐可以通过其特有的艺术手法,创造出各种现实与非现实的意象世界。在这种意象世界中,人们可以进入自由想象的世界,亦即使患者通过想象,恢复与自然、社会外环境的平衡与协调,达到防治身心疾病的目的。

音乐的生理学作用是音乐通过听觉系统作用于大脑皮质下的非特殊反射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进而协调大脑皮质各部分功能间的关系,促进身心健康。轻松欢快的音乐可通过神经中枢促使人体分泌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等活性物质,调节血流量,兴奋神经细胞,改善神经、心血管、内分泌等系统功能,维护正常生理和心理平衡。另外,音乐作为一种声波,当其频率、节奏、强度等与人体内部的振动频率、心理节奏相一致时,便会发生同步的和谐共振,产生一种类似细胞按摩的作用,从而起到镇静、镇痛、降压等综合的医疗效果。可见,音乐疗法的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可以通过调节情绪而达到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时可以通过调节情绪而调节神经、内分泌等器官和系统,从而有利于机体的生理功能恢复到正常状态。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来

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给人以美的熏陶。同时,健康优
美的音乐还可以调剂精神,驱散忧愁与烦恼,恢复精力和体力,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5 音乐疗法的临床应用

5.1 调节情绪障碍方面的作用 音乐可以抑制各种压力反应,促进感情、情绪的镇静[4]。临终患者静听安详的音乐,收缩压明显下降,焦虑和抑郁明显改善[5]。音乐治疗也是围术期患者良好的辅助疗法,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状况[6]。心肌梗死患者有明显的抑郁、焦虑,经过适当的音乐护理后,这些负性情绪得到了明显改善,疼痛也趋于缓和[7]。

5.2 改善睡眠中的作用 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及社会的老龄化,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心理,且有睡眠障碍的人的比例也在不断增长。在30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中,音乐护理前83.3%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失眠。而在音乐处方调理后,失眠人数下降到26.7%[7]。

5.3 缓解疼痛中的作用 疼痛是种复杂的主观体验,不仅与生理损伤有关。而且与经验、情绪、认知、注意力、暗示、人格等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慢性疼痛使人焦虑、抑郁甚至轻生[8]。音乐频率可刺激脑垂体释放内啡肽而起到缓解病情的作用,帮助患者分散对疼痛的关注[4]。有报道对手术患者根据爱好选择安神音乐、古典音乐或现代音乐,结果表明听音乐20 min后患者呼吸频率、脉搏均低于听音乐初状态,同时焦虑计分下降,手术阶段研究表明,在局部麻醉下手术听恬静音乐患者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研究显示,在苏醒后听音乐10 min患者焦虑和疼痛明显减轻,苏醒期到第一次使用止痛剂的时间也显著延长[9]。

5.4 对脑功能的改善 研究表明,对老年痴呆、帕金森病、脑外伤后意识障碍脑中风的患者在进行音乐治疗后,运动能力改善、社会交往增多、情绪的稳定性增加。音乐治疗已用于改善脑瘫患者与肌肉萎缩患者运动的协调,也用于严重语言障碍患者中教授呼吸的方法及句子的控制。谭孝厚等用经颅多普勒诊断仪研究患者脑血管弹性和脑血流量,发现音乐结合常规药物治疗组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9]。对于严重颅脑损伤,音乐可通过特殊信息进入大脑,提高皮质神经的兴奋性,以促进神经系统的修复能力。经观察显示,音乐治疗的患者比常规治疗患者提早清醒[10]。

5.5 对高血压的治疗作用 黄国志、卓大宏等研究发现,每天听民族音乐25 min,12天后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其收缩压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单纯静卧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心率变异性提高,自主神经功能改善。但这种

音乐引起的降压作用只是暂时的,如能坚持音乐放松训练3~9个月,其降
压作用在停止训练1年后仍维持[11]。

5.6 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临床研究表明音乐治疗对心律失常尤其是非器质性心律失常有效,可减少室性期前收缩和室上性期前收缩的次数,显著减轻患者的心慌、胸闷等症状[12]。有研究认为安静抒情轻快的乐曲,可使心梗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及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患者心率降低,血压下降,心肌耗氧量减少,并有助于纠正和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对7名进入ICU 3天后出现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进行音乐欣赏疗法,结果发现患者交感神经活动明显下降。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加,情绪评估量表反映焦虑等负面情绪明显减轻[9]。

5.7 在慢性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 将旋律优美的民间乐曲、古典乐曲、轻音乐和世界名曲,根据患者症状分类编辑,治疗时,按患者病情分为四组对症施方,其目的是利用音乐治疗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延缓精神活动的衰退[2]。经过临床实践,统计检验分析,可见音乐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症状的改善有着药物所难以达到的作用,大大缩短了住院周期,促进了患者康复[3]。

5.8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应用 COPD患者常伴有呼吸困难,现已证实,呼吸困难与焦虑之间存在直接关系。经研究结果表明,在家治疗的COPD患者接受音乐疗法后呼吸困难得到缓解,在一定时间内治疗后比治疗前呼吸困难及焦虑症状均有明显好转[13]。

5.9 在围产期中的应用 英国医疗机构对新生儿监护室中17名躁动的早产儿利用录音带播放模拟子宫内声音和女性歌声,观察对心率、平均动脉压、氧饱和度和活动状态的影响,发现动脉压力和氧饱和度在音乐播放期间有明显改善[14]。

5.10 儿童孤独症的音乐治疗 音乐可以培养孤独症患儿与人交往的能力,有利于改善孤独症患儿的社会交往障碍。当孤独症患儿拒绝与人交往时,为他播放音乐,吉他即兴伴奏或随音乐与治疗师身体接触(手拉手跳舞、手拉手演奏乐器)等听觉刺激或触觉刺激可以使患儿产生对声音或其他人的意识。有学者认为音乐作为一种非语言交流的工具用于治疗中,可以鼓励和支持患儿自发地融入交流;加之音乐刺激对患儿是一种无威胁性的人际信息,治疗方法是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而设计的,所以患儿可以在为他设计的音乐中获得安全和自由。音乐治疗对孤独症患儿的语言训练有其独到之处,同时,音乐治疗对孤独症患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及孤独症行为的干预有积

极的作用[15]。

5.11 在肿瘤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表明,音乐可使癌症患者化疗后
产生恶心的持续时间减少及呕吐严重程度降低,改善肿瘤患者心理和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5.12 临终前关怀的有效方法 生命终末期,缺乏有效救治手段。因此,患者只能接受不间断的疾病侵袭所致的各种痛苦,对随之而来的烦躁不安、失眠、抑郁状态、接近死亡的恐怖和苦恼等要加以护理,提高剩余时间的生活质量,哪怕是给予极少的帮助,此即为生命终末期治疗的实质。而音乐治疗的目的在于提高生活质量,或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减轻身体痛苦,抒发情感,诱发其过去的回忆,给悲痛以安慰等。秦美娟[16]对晚期肿瘤患者进行了十余年音乐镇痛疗法的护理,确认音乐治疗对患者的身心有调节作用,对稳定情绪、防止紧张、消除疼痛有良好效果,同时音乐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可以引导患者进入一个轻松愉快的境地,可以起到分散患者注意力、掩盖和缓解疼痛的作用。

6 音乐治疗的具体实践

音乐的治疗作用,主要由曲调的节奏、旋律、响度、和声等因素决定,其中又以节奏、旋律最为关键。音乐对人体的作用有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在心理方面,音乐通过艺术感染力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以情导理,调摄情志,恢复心理平衡。音乐对人的生理作用主要体现了镇静、兴奋、镇痛、降压、怡情的作用。

音乐可以分为5类:(1)柔和、优美、抒情类;(2)平稳、松弛、安静类;(3)激情兴奋类;(4)低沉、伤感、悲哀类;(5)活跃、欢快类[17]。

6.1 音乐疗法主治的病症 (1)失眠、神经衰弱:宜选择曲调低吟、缓慢轻悠的乐曲,以达到宁心、安神的目的,如《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摇篮曲》、《平沙落雁》等。(2)忧郁症、焦虑症宜用曲调欢乐兴奋、朝气蓬勃的曲目,如《喜洋洋》、《彩云追月》、《高山流水》、《假日的海滩》、《锦上花》、海顿的组曲《水上音乐》,具有舒郁解闷的功能。(3)高血压、冠心病等宜选用悠然轻松的古典乐曲,如《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江河水》等。(4)食欲缺乏、消化不良宜选用优雅亲切、赏心悦耳的曲目,以增强食欲和胃肠功能,如《平湖秋月》、《阳关三叠》、《金蛇狂舞》、《花好月圆》、《欢乐舞曲》。(5)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宜选用欢乐轻快、能放松情绪的乐曲,如《江南好》、《春风得意》、《牧歌》、《步步高》、《翠湖春晓》,用以缓解乳房胀痛、精神紧张等症。

6.2 常用的音乐处方 音乐处方

,主要是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音乐曲目,以促使疾病康复,现介绍常用的音乐处方如下。

6.
2.1 开郁类 音乐节奏鲜明,优美动听,具有怡悦情志、舒肝解郁的功效。可用于调畅抑郁情绪,使精神心理趋于常态,用于情志郁结所致的各种病症。如《光明行》、《喜洋洋》、《步步高》、《春天来了》、《雨打芭蕉》、《阳关三叠》、《阿,莫愁》、《高山流水》等。

6.2.2 安神镇静类 音乐轻缓低吟,柔和优美,清幽和谐,具有宁心安神、远志除烦的功效,可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用于情志焦躁的各种病症。如《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平沙落雁》、《梅花三弄》、《江南好》、《平湖秋月》、《烛影摇红》、《出水莲》、《春思》、《圣母颂》、《梦幻曲》、《银河会》、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

6.2.3 制怒类 音乐低沉伤感、凄惨悲哀,具有抑制狂躁、愤怒,减轻情绪亢奋的功效。可用于情志偏激易怒及喜笑不休症、狂躁症者。如《红河水》、《双宫秋月》、《塞上曲》、《春江花月夜》、《平沙落雁》、《仙女牧羊》、《小桃红》、《三套车》。

6.2.4 止痛类 (1)止心绞痛方:宜选择悠然轻快、清丽流畅的乐曲,如《春之歌》、《小夜曲》、《夜莺》、《空山鸟语》等。(2)止头痛类方:主要用于情志恼怒所致的头痛,如《阳关三叠》、《渔舟唱晚》。还可根据“悲胜怒”的原理。选择一些悲哀低沉的曲子,如《悲歌》、《双声恨》。

6.2.5 激昂类 音乐高亢激昂,曲调雄壮,具有激昂情绪、振奋勇气的功效,可以减轻患者低沉消极、悲观失望的情绪。如《义勇军进行曲》、《国际歌》、《欢乐颂》、《霹雳行》、《黄河大合唱》、《大刀进行曲》。

6.2.6 健脑益智类 (1)少儿增智方:少年儿童时期可采用音乐以早期开发智力、健脑益智。常用的乐曲有《花好月圆》、《小草》、《太湖水》、《娱乐升平》、《新疆之春》、《小天鹅舞曲》、《杜鹃圆舞曲》、《空山鸟语》。这些乐曲还可用于弱智儿童的康复医疗。(2)中老年益智方:本方的特点是选听幼年或年轻时熟悉或喜欢的歌曲,以唤回失去的记忆,推迟大脑功能的衰退。如《草原之夜》、《康定情歌》、《茉莉花》、《嘉陵江上》、《八月桂花遍地开》、《浏阳河》、《兰花花》等。

7 小结

音乐对人心身的调节作用是肯定的,音乐疗法在心身疾病治疗康复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音乐对人的影响包括音乐自身的节律旋律、节拍、调式、音色等固有内容外,听者的接受水平,包括年龄、文化程

度、民族、语言、对音乐的喜好程度亦对音乐治疗的疗效有一定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音乐治疗的普及推广。相
信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文教育的不断深化,在医护人员和音乐专家的共同努力下,科学和艺术完美结合的音乐疗法必将为患者创造一个更为良好的治疗和康复环境,可以预见,在新世纪中,音乐疗法这种能动的、情绪的、原始的和精神的综合的力量,将为维护人类的心身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林惠芬.中国音乐疗法的历史渊源.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1):156-157.

2 吴丽荣.音乐疗法在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治疗中的作用.现代康复,2000,4(4):550.

3 刘祥美,胡淑荣,李秀珍.精神分裂症音乐疗法的效果分析.黑龙江护理杂志,1999,5(4):79.

4 郭风琳,张家驹.ICU综合征及音乐疗法.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7,16(3):103.

5 万秀玲,张红,柳文君.音乐疗法在终末期疾病中的效用.实用护理杂志,1998,14(10):549.

6 李淑娟,张力心,闫清,等.音乐疗法在妇科病人手术中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2002,37(6):448-449.

7 黄素英,赵新鲜.音乐护理在医防护理服务文化中的探索和实践.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7):85-86.

8 满力,高明个.音乐疗法在护理工作中应用的现状.中华护理杂志,2003,38(3):206.

9 郑璇,徐建红,龚孝淑.音乐疗法的进展和应用现状.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7):42-43.

10 肖雪,牟玉英.音乐疗法治疗重症脑损伤病人的效果观察.护理学杂志,2001,16(8):484-485.

11 叶国鹏,陈扁华.音乐松弛疗法对高血压病心率变异性影响的作用.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8,7(3):188-199.

12 张秀荣.音乐治疗心律失常的观察.山东医科大学学报,2000,38(3):333.

13 王莉,王瑞兰.音乐疗法对COPD患者呼吸困难及焦虑症状疗效研究.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2):66.

14 程薇.新生儿护理中音乐疗法的作用.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6,15(3):129.

15 苏玲,张鸿懿.一例儿童孤独症的音乐治疗.中国康复,1999,14(1):50.

16 秦美娟.晚期癌症病人音乐疗法的护理.黑龙江护理杂志,1998,4(4):50.

17 施隽,蔡建伟.略谈音乐疗法及其临床应用.江苏中医,1999,20(11):44-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