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着力做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这篇大文章
![着力做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这篇大文章](https://img.taocdn.com/s3/m/ea111c54804d2b160b4ec040.png)
正是因为如此,李克强总理强调指出,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本身是一场自我革命。他要求各级地方政府要“民意为先、舍利为公”,要有敢啃“硬骨头”的勇气,义无反顾、一抓到底。在这方面,在全党正在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相信各级地方政府及其公务人员能够站在群众利益、国家利益的高度,来认真对待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问题。基于这样的基础,转变地方政府职能这篇大文章也就一定能够做好、做出高水平。
地方政府职能还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所以如李克强总理所要求的,要重点抓好“接、放、管”,就是接好中央授权的应有职能,并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将地方政府本级该放的权力切实放下去、放到位,同时,要把该管的事项切实地管到管好。
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本身是一场自我革命
切实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是地方政府所面临的一场严峻考验。这是因为,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是整个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重要篇章,是经济体制改革推向深入的必然要求,但是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却意味着对地方政府权力结构和利益结构的调整,从一个基本取向来说,这种调整将直接影响到地方政府之团体及个体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收益。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及其公务人员具有那种“让权”及“让利”的思想准备和行动基础。
政府职能转变的两个方面视角
自从我国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取向的改革推进之后,政府职能转变的问题就一直是政府改革的主题。如何建立一个能够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并且能够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政府职能体系,既是政府改革的基本目标,也是经济体制改革能否取得成效的前提和关键。
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白银市人民政府职能转变任务分工的通知-
![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白银市人民政府职能转变任务分工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1b5d2555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4a.png)
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白银市人民政府职能转变任务分工的通知正文:---------------------------------------------------------------------------------------------------------------------------------------------------- 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白银市人民政府职能转变任务分工的通知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家、省上关于市县区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有关精神,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提高行政效能,优化机构设置,严控人员编制,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市政府职能转变任务分工和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共5项)1.制定全市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3至5年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对市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做出具体安排部署。
督促、指导县区制定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市编办负责,2014年7月底前完成)2.理顺市县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管理体制。
摸清各级各类行政审批事项,编制市政府“行政审批事项目录”。
(市编办会同有关部门负责,2014年2月底前完成)3.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明确管理层级,简化审批程序,创新审批方式,最大限度减少预审和前置审批环节。
每项行政审批事项都要编制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明确审批依据、条件、期限、流程、要件等,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承担行政审批事项的部门分别负责,2014年6月底前完成)4.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分期分批取消和下放生产经营活动和产品物品的许可事项,取消一批资质资格许可事项,取消一批对各类机构及其活动的认定等非许可审批事项,相应加强监督管理。
(市编办会同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监察局、市政府法制办等部门负责,2014年3月底前公布第一批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目录,2016年12月底前分期分批全面完成)5.严格控制新设行政审批项目,防止边减边增,今后除法律、法规有规定的外,各行政执法机关不得新增行政许可项目,不得借实施行政许可非法收费。
我国地级市政府职能转变规律及趋势
![我国地级市政府职能转变规律及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4c280eeb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1a.png)
2020年1月第1期总第127期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THEJOURNALOFHARBINCOMMITTEESCHOOLOFTHECCPJan.2020No.1Serial.127我国地级市政府职能转变规律及趋势刘开君(中共绍兴市委党校,浙江绍兴312000) 摘要:政府职能转变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途径。
政府职能转变包含职能重心转换、职能结构变迁、履职方式转换等内容。
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型政区作为地方政府管辖单元得以迅猛发展,经历由虚到实的转变并逐渐形成了市管县的行政管理体制。
地级市政府的职能重心与政府职能整体转变趋同,经历管制型政府、发展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等三个转变阶段。
政府履职方式经历从行政计划为主向市场手段、法治方式为主的转变。
职能结构是体现地级市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点,地级市政府的职能结构突出体现在“承接—转换”功能方面。
行政“市直管县”与财政“省直管县”相兼容的行政管理体制,能够不断优化省、地市、县等三级政府间的职能结构关系,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与“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协调融合,为未来政府职能变迁提供了反思与启迪。
关键词:地级市政府;政府职能转变;服务型政府;城市型政区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8520(2020)01-0052-07 收稿日期:2019-11-15 作者简介:刘开君(1981-),男,湖北十堰人,“枫桥经验”研究中心讲师,博士。
政府是人类社会处理共同体公共事务的最重要的组织形式。
政府职能决定了政府组织处理公共事务的行动边界及其治理成效。
因此,政府职能转变始终是公共管理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关注的重点话题。
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理论研究主要沿着两条进路,即分别讨论政府职能的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
第一条进路着重探讨政府职能的横向结构,紧跟新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步伐,从宏观层面聚焦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重点讨论政府职能界定、服务型政府建设、法治政府建设、社会组织培育等议题。
政府职能转变 名词解释
![政府职能转变 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b53e4ee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b3.png)
政府职能转变,就是由指令型变成指导型政府,审批型变成服务型政府。
简单说,就是政府减少命令、审批,更多的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
政府职能转变指的是: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职能深刻转变、持续优化,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进社会公平正义,发挥了重要作用。
面对新时代新使命,必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
(一)紧紧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政府是国家治理的主体之一。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使政府机构设置更加科学、职能更加优化、权责更加协同。
(二)紧紧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三)紧紧围绕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各级政府的根本宗旨。
(四)紧紧围绕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各级政府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承担着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职责,必须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作为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牛鼻子”,是一场从理念到体制的深刻变革,要始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拿出更大的勇气、更多的举措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以简政放权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以放管结合切实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以优化服务为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增添便利,加快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一)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
在政府部门“三定”规定基础上,编制和公布权责清单,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能边界,是促进政府部门更好履职尽责的重要举措。
外部性视角下的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探析
![外部性视角下的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5c9e2560561252d380eb6e87.png)
中, 在改变游戏规则或进行规NB产生的, - , J 对第三方强制性 的施加了某种成本或收益的行为, 并且这种成本或收益是
在缺乏任何相关的经济交易的情况下发生的” 。正是由 于政府行为具有外部性的特点, 导致地方政府在执行过程
地方政府往往不顾实际情况, 对于严重污染环境的产业并 不进行严格的审查, 只是一味的盲 目引进。对于企业造成
的环境污染或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的不便, 地方政府违背 了其维护公共利益的法定职责 , 选择了要么睁一只眼闭一 只眼, 要么任其职能部门间相互推诿的政府不作为, 不仅侵 害了当地居民的生存权 , 也严重导致了地方整体利益的丧 失, 公地悲剧” 即“ 的发生。这种现象, 在学界被称为“ 政治过
以下三种类型 : 失职、 渎职和・ 赖政。失职是指政府部门及其 工作人员对本职工作不认真负责 , 未依照规定履行自己的
地 方政府不作为本身就是一种政府行为 , 它与地方政
府行为外部性密切相关。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 认为 , 经济学关于“ 经济人” 的基本假定同样适用于政治市 场, 并进一步指 出, 政府及其 官员本身就是-, 理性经济 - e e
部门或个人谋取私利, 导致了“ 政治活动中的所有选择必定 具有外部, , I 在一定意义上, V ' E 作出的选择将影响所有的其他 人” n 。所谓政府行为外部性, 是指“ 政府在执行职能的过程
位, 跟部门首长政绩挂钩的比较直接的指标, 其增长就比较 快,  ̄ G P投资、 lt D 、 :u L 工业增长、 出口等: 凡是和民生相关的增
程 固有 的近视 ”它势 必导致地 方政 府行 为的短视 , , 即重视
新形势下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
![新形势下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https://img.taocdn.com/s3/m/a779fc27a32d7375a417806c.png)
新形势下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国内对科技创新、环境保护和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下,我国政府体系必须进行改革,转变其职能,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好。
国家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公共事务,这就需要他们肩负其身上的责任,确立服务意识,完善法制体系,鼓励科技进步和创新,积极推动全球化合作。
而对于地方基层政府来说,其主要职能是做好社会管理、发展经济和公共服务等事务,这就要求基础政府要进行思想观念、工作方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全面创新,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以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基层的建设和发展。
引言正如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所说的那样:“在世界各地,政府正成为人们注目的中心。
全球经济具有深远意义的发展使我们再次思考关于政府的一些基本问题:它的作用应该是什么,它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好这些事情。
”政府的作用应该是什么,是政府职能的问题;政府如何做好这些事情,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问题。
政府职能是根据社会需求,政府在国家和社会管理中承担的职责和功能。
政府管理方式主要是政府实现其管理职能的手段和方法,通过管理方式政府职能由理想变为现实。
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政府职能,它主要强调市场优先,政府职能主要是弥补市场不足。
如美国学者安德森提出,政府应该有七项基本职能:提供经济基础;提供各种公共商品和服务;协调与解决团体冲突;维护竞争;保护自然资源;为个人提供获得商品和服务的最低条件;保持经济稳定。
萨缪尔森指出:在一个现代的混合经济中,政府执行的经济职能主要有四种:确立法律体制、决定宏观经济稳定政策、影响资源配置以提高经济效率,建立影响分配收入的方案。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国际资本流动性的日益增强、跨国公司的经济活动日趋频繁、市场全球化、地区和国际经济一体化、国际经济组织的功能加强及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等并未真正损害政府的权力,政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并未减少,这些因素反过来强化了政府管理,促进了政府作用加强。
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https://img.taocdn.com/s3/m/a8166877168884868762d61b.png)
3.趋势
• • • • 地位越来越高 主体越来越多 范围越来越宽 路径越来越明
•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治理定为全面深化改革 的总目标,提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 我们势必看到治理是社会进步、矛盾化解 的主要路径,将成为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常 态。
(二)
由管理到治理 是政府管理方式的创新
治理 平等的多元主体,在法制的框 架下,围绕公共事务,通过协 商、互动和坚持过程的解决问 题的行为。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坚持精简统一效能; 坚持创新制度机制和管理方式; 坚持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监督; 坚持从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出发。
(四)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
中央政府: 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地方政府:
结语
• 重视主体多元、强调互动和协商,不仅是 治理理论的核心观点,更是我党在革命和 建设时期的优良作风。 • 然而在发展经济过程中,过多强调以行政 手段推进,导致在社会管理中政府一家独 大独强,弱化了其他主体的作用,产生诸 多问题。
结语
• 在开始注重社会建设的今天,我们要理性 反思和适当回归,以创新的方法和机制调 动多元主体的积极性,真正由“管理”到 “治理”。
管理与治理的主要区别
管 理
主体 工具 方法 结果 一元 制度 命令 效率
治 理
多元 法制 协商 和谐
• 管理和治理虽然有区别,但是 在实际中很难明确分开,理性 的做法是处理好二者的主辅关 系。
• 行政执法、组织内部等领域,应以管 理为主,治理为辅; • 平等多元主体、公共事务、自治等领 域,应以治理为主,管理为辅。
(二)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广州市为例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广州市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942a849d0242a8956bece469.png)
学术ACADEMIC 【内容摘要】本文概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理论;从政府职能转变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意义入手,阐述政府职能转变具体内容,介绍了广州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基本情况;分析了广州市政府职能转变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产业转型升级 实体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杨勇军 杨新荣自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底首次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议后,全国各省市政府都在认真研究部署实施改革方案,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深水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政府职能转变,需要落在实处。
广州作为国际化大都市,2016年4月市政府即印发广州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及5个行动计划的通知。
除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繁重,广州城市发展的优势和短板也是突出的,群众的期盼是强烈的,政府应对措施是有力的,本文将详细阐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广州市政府职能转变过程和现状、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一)政府职能转变对深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动因阐释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于政府职作者简介:杨勇军 (1974- ),男, 湖南郴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杨新荣,男,国家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白云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以广州市为例能的有效转变,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因此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搞好顶层设计,在经济领域和政府改革两方面乏力,按照市场要求来规范和完善政府权力及治理。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政府释放更多政策红利。
目前国家经济结构和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实体企业活力不足、缺乏原创核心技术,大量高端产品依赖进口,政府应尽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增强企业活力。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减少行政权力直接干预。
去产能应该是市场充分竞争后的优胜劣汰,不能用行政权力强制关闭某个企业。
我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市政学思考
![我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市政学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09578f7c8e9951e79b89272b.png)
,
改革开放 以来, 中国地方政 府的职 能转 变 主要 体现 在一下 方面 : 1政 府与 公有制 企业在 经营权 方面 的 , 分开 , 促使 各级地方政府 基本撤 销了专业 经 济 管理 部 门。 2 地方政 府 的经济职 能 由微观 转 向宏 ,
观。
3 维护 市场秩序 的职能加重 , 强 了经 , 加 济监 督职 能 。 4 建设 、 营和管制地 方性公共 基础设 , 经 施职 能加 重 。 5 规划 和 环境保 护职 能受 到重视 。 , 6 努 力建立社会保 障体系 , , 社会 保障职 能逐 步完 善 。 7 第三部 门管理社 会事物 的角色增加 。 , 地方 政府职 能未 来的发 展趋 势 : l 职 能 内容 定位 将 日趋 明确 。政 治职 , 能将 进~ 步弱 化 ,而社 会职 能将进 一 步增 强。, 2 在职 能实现 模式 方面 , 将从 管制 型走 向服 务型 , 将对社 会事务 的公共 管理转 变为 向地 方社 会提 供全社 会共 享 的公共 物 品 。 3 在职 能 目标 方面 , , 将从 追求 效率 、 求社 追 会 效 益 , 而 发展 为追 求综合 效益 。 进 生态 效 益优 先 , 社会 效益 为主 , 兼顾 经济 效益 。 二, 市政学 学科框架 内地 方政府 的角色
市政主体 是是市政学 的首要研 究对 象 。 市政主 体是城市 公共 管理 的责任 的承担 着 。 传 统市政 管理是一种 政府管制 型管理 , 城市
一
能 转变 规律和 前 景的关键 所 在。 建设 公共服 务型 政府是城 市政府 职能 转变 的核心 目标 , 如何通 过改进 公共服 务来 优化 市政职 能是市政职 能转变 的中心 问题 。 从 市政 学 角 度 考 量地 方 政 府职 能转 变, 归根结底 是研究如何 优化公共 服务 以推 进 市政职 能转变 , 这是 回答 ” 地方 政府在 职 能转 变中如 何履行好执 政职 能” 这一 问题 的 关键 。 1 市政 职 能的含 义 , 1 所谓 市政 职能 , ) 是对狭 义上 的城市 政 府, 即城 市行政机 关在城市 管理过程 中依 法 履行 各项 职责 和功 能 的总称 。城 市职 能的 主体 是城 市行 政机 关 ,客体 是城 市公共 事 务, 市政职 能 的客 体反映 了政府活动 的实质 及行 政活 动 的 内容 与方 向 。市政职 能确 定 了城市行 政机关 的活动 内容和 方 向, 确定 了 行政机关 与其他 公共组织 的合理边界 , 同时 反映 了城市 政府 管理 的重心 所在 。 2 市政 职 能的主 要特征 : ) ①, 从历 史变迁来 看 , 市政职 能具有动 态性和 扩张 性 。 ②, 从城 市的地 位表现 来看 , 政职 能 市 具有双 重性 和差 异性 。 ③, 从城 市发展 要求 来看 , 市政职 能具 有规 范性和 服务 性 。 ④, 从城 市发展 的要求 来看 , 市政 职 能 具有广 泛性 和多 样性 。 3 , 政职 能的主 要作用 )市
我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探析
![我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f6219fb2f5335a8102d220e7.png)
我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探析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全面转型期,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尤其是地方政府的财力有了显著的增长,近地方政府已经成为目前经济运行中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
但是,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还在进一步改革的过程中,市场机制、竞争机制等还不健全,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经济增长方式尚欠合理,这都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使地方政府成为各种利益关系冲突和矛盾的焦点。
这就迫切要求地方政府加快实现职的转变。
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我国政府在履行其职能方面存在严重的“错位”现象。
而地方政府作为承接中央政府宏观调控和直接联系企业与市场的中观层面的特殊角色,其角色“错位”是转轨时期经济秩序混乱的重要原因。
要促进经济有序发展,需要对地方政府角色错位进行矫正,重朔地方政府职能。
各级地方政府应依照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以构建服务型政府作为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理性诉求,突出服务导向,职能的“退位”与“补位”相结合,明确职责,科学定位,切实規范政府与企业、社会、公民、市场4个方面的关系,努力构建服务型政府,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社会为本的宗旨。
标签: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公共服务政府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
政府职能转变是以行政权力为基础的政府职责、功能的变化、转换与发展,它意味着政府行政权力的变化,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以及政府行政能力和行政效率的提高。
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还没有从根本上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其作用的发挥受到很大制约,甚至成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障碍。
改革的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我国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都直接或间接涉及到政府自身的改革。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政府角色的合理定位及其作用的有效发挥,是改革成败从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最终确立的关键。
浅述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困境及路径
![浅述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困境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b8abed9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3c.png)
浅述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困境及路径地方政府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管理、服务和发展的重要职能。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地方政府的职能也在不断发生转变。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常常面临着种种困境。
本文将浅述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困境及路径,以期对该问题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思考。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困境:1. 政府角色定位不清:在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常常面临着政府角色定位不清的困境。
一方面,地方政府应承担起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的职能,政府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法治型、监管型政府,其角色定位容易发生混淆和模糊。
2. 职能重心转移不顺: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需要顺利地从传统的管理型职能向服务型、创新型、监管型职能转移。
但是实际上,在这一转移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地方政府职能重心转移常常不够顺畅,从而导致职能转变的困境。
3. 机制和体制不完善: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困境之一在于机制和体制不完善。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需要相应的制度和体制变革,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利益诉求等多重因素的制约,政府机制和体制改革依然不够完善,这为政府职能转变带来了一些问题。
4. 职能转变的阻力和反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困境还体现在职能转变的阻力和反对上。
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或官员由于种种原因,对职能转变采取消极态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反对,使得政府职能转变的进程受到阻碍。
1. 加强政府理念和宗旨的转变:为了解决政府角色定位不清的困境,地方政府应加强政府理念和宗旨的转变,明确政府的服务宗旨,确立服务型、法治型、监管型政府的理念,使政府的角色定位更加清晰。
2. 完善机制和体制建设:为了解决机制和体制不完善的困境,地方政府应加强机制和体制建设,推进政府的体制和机制改革,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安排,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3. 推进政府职能重心转移:为了解决职能重心转移的困境,地方政府应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推进政府职能的重心转移,加大对服务型、创新型、监管型职能的支持力度,逐步实现职能的合理分配和适应。
地方政府职能定位及职能转变.docx
![地方政府职能定位及职能转变.docx](https://img.taocdn.com/s3/m/6ec4402dcc17552707220866.png)
地方政府职能定位及职能转变——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在呼包鄂经济一体化中的职能分析为例政府职能是一个历史范畴。
随着社会发生变化, 政府职能在性质、内容上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计划经济体制下, 我国的政府职能太大, 行政权力无所不含, 凡是关于社会、经济和民生的事, 无论大小, 政府都想尽一份心, 出一份力, 把能够管到的事情都尽量管起来。
应该说, 这样的政府是一个负责的、积极和进取的政府, 指导思想和出发点都是好的。
然而, 一个好的指导思想和出发点, 不等于就有一个好的结果。
我们所作的种种努力, 有些可能徒劳无益, 有些甚至可能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按照在资源配置上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要求,来进一步规范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中介组织的关系。
从一定意义上讲,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与完善程度,决定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程度。
因此,要建立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关键在于必须切实把地方政府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
一、地方政府的职能地方政府职能是指地方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社会和本地区实际发展的需要而承担的职责和功能, 它反映了地方政府活动的基本方向、根本任务和主要作用。
地方政府职能又分为县级以上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的职能和乡、镇一级人民政府的职能。
县级以上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的职能包括:(1)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以及上级行政机关的决议和命令,规定行政措施,发布决议和命令;(2)领导和监督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工作;(3)执行经济计划和预算,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经济文化建设、民政和公安等工作;(4)依法任免和奖惩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5)保护公共财产,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6)监督所属各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工作;(7)办理上级国家行政机关交办的其他事项。
转型经济中我国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
![转型经济中我国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https://img.taocdn.com/s3/m/b416e53b0b4c2e3f57276313.png)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要 素禀赋 ;后发优 势;公 共有公平视 角的人来说 ,中国过 去 3 O年 的经 济发展 必定 称得上是一个 奇迹 :我们 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达到 9 .7 % ,绝对贫 困人 口大 幅度下降 ,中国社会不仅 日 益繁荣 ,而且总体上保持相对稳定 快速 的发展 。但是 ,我 国正处 于计 划经济 向社 会 主义市 场经 济转 型的深 水 期 ,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都与政府越来越密切地交织在一起 ,政府也 就不可避免地被推到 了改革 的前台 ,使得人们广泛地 争议地方政府 的职
( 二 ) 重 构地 方 政 府 与 市场 和 企 业 的 关 系
改革开放之前 ,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 济体 制 ,中央拥有一 切 重大决策的权力以及对地方政府决 策的最终否决权 , 地方 政府所拥有 的 权力均来 自中央政府的授 权。但 随着改革 的推进 , 我 国开始了 由计划 经 济体 制向社会 主义 市场经 济体制及传统农业社会 向现代工业 社会转型 的 历史 时期 , 转 型期 内 ,中央逐步下放行政 和经济权力 ,尤其 是财政包 干 制和分税制改革的实施 ,使 得地方 政府 的经 济权力得 到 了很 大的提升 , 再加上对地方 官员 以 G D P为考核标 准 的政 治锦标 赛的 实施 ,地方 政府 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 了 , 在其有力的推动下 ,国有企业 的经 营业绩大 幅改善 , 乡镇企业 和集体企业异军突起 。此外 ,随着地方政府 拥有 了较 大程度 的经济决策权 ,并通过晋升锦标赛的方式给予了地方官员 发展地 方经济 的正面激励 ,他们更能 因地制宜 的制定一 些相关经 济发展 措施 。 地方政府成为 了经济发展 的主体 ,为了在 以 G D P增长 为核心 的官员 晋 升锦标赛 中胜 出,地方官员就要不遗余力地促进 地方经济增长 。如何 促 进地方经济增长 ,除 了尽 量扩 大要 素投 入之 外 , 更 为关键 的是 进行 创 新。因此 ,地方政府往往会在中央能够容忍的范围内进 行局部 的政 策实 验。此外 ,甚至不需要中央政府强调,地方政府 自 身就会 注重企业产 权 保护、优化政策环境。毫无疑问 ,有 这种激励 的地方政府 能够促进地方 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可以看出 ,在整个转 型期 内,我 国地方政府 的职 能主要 就是地 方经济的主导 者,直接参与到地方 的经济 发展过程 中,扮 演着 “ 企业家 ”的角色 。 三、我国地方政 府职能转 变 不可 否认 , 地方政府在我 国的经济发展过程 中起到 了十分 强大 的助 推作用 ,是我 国经济运行过程 中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 ,促使我 国从落后 的农业 国一跃成 为 目 前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但我们也必须清 醒的认识 到 ,我 国地方政府仍存在一系列问题 ,诸如经济转型时期我 国地 方政府 的经济职能越位 、市场监管职能实施不合理 、服务职能不强 等 ,这会在 很大程度 阻碍我 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鉴于此 ,我 国地方政 府应加快职能转变 ,保障我 国经济的顺利转型及 长期快 速平稳 的增长 。 ( 一)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速 产业结构转变 有一重要前提是我们不 能忽视 的,政府 职能转变 并不是 终极 目标 , 尤其对我 国这样处在转型期的后进 国家而言 ,旨在希望通 过政府职 能转 变来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实现与发达国家在经济 发展水平上 的 收敛。对于任何经济体的任何 给定 的时点 , 其产业结构都 内生决定 于该 时点上 的要素察赋 ,因此 ,随着要素禀赋结构 的不断变化 , 该 经济体 的 产 业结构 将偏离 原来 发展阶段下 的最优产业结构 。随着产业 和技术 的不 断升级 ,经济体 中企业所采用 的技术也会越来越复杂 ,生产 和市场规模 不 断扩大 ,远距 离市场交易越来越多 。因而 ,为 了给新升级 的产 业 中的 企业降低成本 , 并使其 达到生产可能性边界 ,就需要教育 、金融 、法律 和硬件基础设施方 面同时做 出相应改进 。但是 ,单个企业无法有 效内部 化所有这些成本 ,而多个企业之间也无法进行 自发协调 ,基础设施 的改 善需要集体行动 。这时 ,地方政府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地方政府 可以 进行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 ,也可以积极协调各 方的行 动 ,为改善基础 设
新形势下政府职能的转变
![新形势下政府职能的转变](https://img.taocdn.com/s3/m/bee5a34371fe910ef02df84b.png)
新形势下政府职能的转变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新形势下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国内对科技创新、环境保护和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下,我国政府体系必须进行改革,转变其职能,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好。
国家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公共事务,这就需要他们肩负其身上的责任,确立服务意识,完善法制体系,鼓励科技进步和创新,积极推动全球化合作。
而对于地方基层政府来说,其主要职能是做好社会管理、发展经济和公共服务等事务,这就要求基础政府要进行思想观念、工作方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全面创新,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以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基层的建设和发展。
引言正如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所说的那样:“在世界各地,政府正成为人们注目的中心。
全球经济具有深远意义的发展使我们再次思考关于政府的一些基本问题:它的作用应该是什么,它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好这些事情。
”政府的作用应该是什么,是政府职能的问题;政府如何做好这些事情,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问题。
政府职能是根据社会需求,政府在国家和社会管理中承担的职责和功能。
政府管理方式主要是政府实现其管理职能的手段和方法,通过管理方式政府职能由理想变为现实。
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政府职能,它主要强调市场优先,政府职能主要是弥补市场不足。
如美国学者安德森提出,政府应该有七项基本职能:提供经济基础;提供各种公共商品和服务;协调与解决团体冲突;维护竞争;保护自然资源;为个人提供获得商品和服务的最低条件;保持经济稳定。
萨缪尔森指出:在一个现代的混合经济中,政府执行的经济职能主要有四种:确立法律体制、决定宏观经济稳定政策、影响资源配置以提高经济效率,建立影响分配收入的方案。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国际资本流动性的日益增强、跨国公司的经济活动日趋频繁、市场全球化、地区和国际经济一体化、国际经济组织的功能加强及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等并未真正损害政府的权力,政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并未减少,这些因素反过来强化了政府管理,促进了政府作用加强。
政府职能转变
![政府职能转变](https://img.taocdn.com/s3/m/065f3c40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36.png)
政府职能转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其应担负的职责和所发挥的功能、作用的范围、内容、方式的转移与变化。
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性,是由影响政府职能的诸多因素所决定的。
政府职能转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其应担负的职责和所发挥的功能、作用的范围、内容、方式的转移与变化。
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性,是由影响政府职能的诸多因素所决定的。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战略目标:1、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
2、调整行政组织结构,加强宏观调控部门,减少专业经济部门,适当调整社会服务部门,加强执法监督部门,培养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3、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行政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部门间的职责分工,相同或相近的职能由同一部门承担,克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
4、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政府职能体系的法制建设,实现政府职能运行的法制化。
社会环境变迁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外在动因。
公共行政科学化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动力。
技术手段的创新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保障传统行政文化是影响政府职能转变的制约因素。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内容引职能重心的转变1.由注重政治统治向社会管理职能转变;2.由注重阶级斗争向经济建设转变职能方式的转变1.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运用经济手段为主,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相结合2.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间接管理3.由注重计划、排斥市场转变为把计划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职能关系的转变1.外部关系2.内部关系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下的政府审计职责重构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建设具有竞争力、高效率的政府是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首要问题。
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政府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政府职能应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
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的经济运行形式,它以市场为中心组织社会经济、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配置社会经济资源,具有自主性、竞争性、开放性、平等性及系统性等诸多特征。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以对我国食品行业的规制职能转变为例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以对我国食品行业的规制职能转变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9b797ec551810a6f52486c5.png)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以对地方政府对食品行业的规制职能转变为例内容摘要本文梳理了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相关理论,重点论述了地方政府规制职能的转变和重要性,并以食品行业为例,说明了地方政府规制职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政府职能转变规制职能食品安全一、研究问题的提出及意义传统的行政模式——管制型政府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在当时的经济状况和社会条件下,为了尽快恢复和发展我国经济所采取的一种政府管理模式。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通过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进行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政府是全能型的、权威型的、强制型的。
政府扮演了生产者、监督者、控制者的角色,以高度集中和强化的手段使得我国在短期内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得以稳定,但与此同时,政府为社会和民众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和角色却日渐被淡化。
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市场经济日益繁荣,传统的政府行政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种种危机和挑战,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
由于过分崇尚专业化,缺少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引起了官僚主义、低效率、政府规模日益膨胀等问题,使得国家财政面临巨大挑战,腐败问题也引发了广大民众对政府的普遍信任危机。
20世纪70、80年代,为了应对政治经济危机,以新西兰、英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公共行政改革浪潮,又称之为“政府重塑”或“政府再造”。
它们摒弃了传统的管制型政府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服务型的政府,并且被世界各国纷纷效仿,逐渐成为了世界政治改革的主流。
加之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经济转型期,如何改变政府管理模式,改变政府职能,使之从阻碍经济发展转变成促进经济发展,成为了重中之重的任务。
为了加快适应全球化步伐,在竞争激烈的世界市场中稳住脚跟,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将进行政府改革和职能转变。
二、文献综述(一)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研究政府职能转变关键要弄清楚三个问题。
第一个关键问题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内涵,所谓政府职能转变是指政府职能结构的重心所发生的变化和方向转移。
经济发展背景下政府职能的转变-毕业论文
![经济发展背景下政府职能的转变-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3e055b6804d2b160a4ec0b7.png)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针对于计划经济的政府职能显然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更好的理解政府职能,本文以经济发展为背景,研究了不同经济时期政府职能改革的变迁,并着重探讨了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
【关键字】:经济;政府职能;服务政府;法制政府;Research on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with the accelerating process of China's market for government functions in a planned economy has apparently not well adapted to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economy. To solve this problem we must better understand the functions of the govern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s the background, to study the changes of the different functions of the government's economic reform period and focuses on the current conditions of the market economy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Key words】:economics; government functions;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Legal government目录一、经济发展与政府职能的历史演进 (1)二、经济发展背景下政府职能转变 (2)(一)政府职能的基本内涵 (2)(二)、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 (3)三、现实与困境:政府职能遭遇的挑战 (3)(一)改革开放后政府职能取得的成就 (3)(二)政府职能转变面临的挑 (4)四、经济发展背景下政府职能转变的具体径 (5)参考文献 (6)致谢 (7)引言目前的中国经济正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其发展的速度已经超过了发达国家在相同的时期发展速度。
浅述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困境及路径
![浅述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困境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ab3b9697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f2.png)
浅述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困境及路径地方政府在现代社会中担负着诸多重要职能,包括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促进经济发展等。
随着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地方政府的职能也在发生着转变。
这种转变既是必然的,又是有挑战的,因为地方政府需要应对各种困难和问题,以适应新的职能要求。
本文将浅述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困境及路径。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困境一:根本职能与新职能的平衡之难在现代社会,地方政府既需要履行传统的治理职能,又需要承担新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
传统的治理职能包括维护社会秩序、维护安全、监督管理等,而新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则包括环境保护、公共卫生、文化教育等。
地方政府在这些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往往难以在根本职能与新职能之间取得平衡。
一方面,如果过于偏重传统的治理职能,就会忽视新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影响民生和社会发展;如果过于偏重新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又会导致治理能力不足,影响社会稳定。
地方政府在职能转变的过程中,需要在根本职能与新职能之间找到一种平衡之道。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困境二:资源配置和利益博弈的难题在现代社会中,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不仅需要政策支持和决策层面的改革,还需要资源的调配和利益的博弈。
资源的配置和利益的博弈往往是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困难之处。
一方面,地方政府需要通过资源的调配,支撑新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实施,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的投入和调配;地方政府也需要在资源配置和利益博弈中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包括各种利益主体的不同诉求和矛盾,以及资源调配的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平衡。
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在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寻找一种资源配置和利益博弈的新路。
在现代社会中,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不仅需要管理能力的提升,还需要创新能力的发挥。
管理能力与创新能力往往是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双重压力。
一方面,地方政府需要提升传统的管理能力,包括规范运作、监督管理、绩效评价等,以保障各项职能的顺利实施;地方政府也需要发挥创新能力,包括改革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等,以推动新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落地。
政府职能转变工作汇报
![政府职能转变工作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4b962282d1f34693daef3ea5.png)
二、政府职能及其转变的简介................................................................. 3
三、改革开放前政府职能变化与调整的主要特征.................. 3
四、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职能改革与调整的内容和特点......... 5
政府职能转变工作汇报
【篇一: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汇报材料】
加快推进职能转变着力提升服务形象
构建阳光服务型政府
中共沟门镇委员会沟门镇人民政府
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我镇认真落实“执行好政策、发展好经济、提供好服务、维护好稳定”的基本要求,进一步规范机关干部行为,提高机关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着力构建服务型政府,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得到进一步增强。本着“便民、利民”的原则,我镇设立了民生服务大厅,实行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并发放了便民服务卡,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服务,同时将民生服务大厅各项业务办理流程进行了规范。为强化对工作人员的管理,通过设立监督电话、意见箱等方式,督促工作人员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为老百姓服务。二是社会管理与创新得到进一步加强。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服务创新,切实解决好、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民生服务大厅工作人员实行挂牌上岗,接受群众监督,在提供服务时,均须详细记载服务的对象、时间、项目、效果等内容,并定期对服务对象进行回访。三是统筹城乡发展步伐得到进一步加快。扎实推进我镇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社会救助、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等普惠民生工作。四是服务型政府建设得到进一步强化。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相关工作制度和相关绩效考评制度,规范了机关行为、优化了办事流程、提升了机关干部形象,强化了服务型政府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工业大学文法学院课程论文题目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专业公共事业管理101学号 109124069姓名李鹏时间:2013年6月5日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摘要】:地方政府的职能,是国家政府职能的组成部分,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事关地区改革发展的大局。
当前,地方政府职能转变遇到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制约因素;对策地方政府职能转变问题一直比较敏感,也是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阻力之一。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探索,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入,政府本身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
但是,地方政府本身职能转变的速度与当今社会发展的速度不合拍,已经影响了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如何对这一问题进行“破冰”,值得理论界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
下面就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相关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地方政府职能的涵义“地方政府职能是指各级地方政府在维持当地社会稳定、保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发展诸方面所应担负的职责和发挥的功能。
”[1]地方政府职能包含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是职责,二是功能,二者共同构成地方政府职能的内涵。
地方政府职责是指它作为当地社会最大的公共组织应该肩负的责任,如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责任、维持地方社会秩序的责任、主导地方社会舆论和价值导向的责任等。
地方政府的功能是指将其所肩负社会责任转化为行动时对社会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如政治统治功能、经济管理功能、社会管理功能等。
二、地方政府职能定位地方政府的职能表明地方政府“想干什么”或“要干什么”。
地方政府的职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所以,在转型时期的地方政府职能必须重新定位。
“就一个国家来说,政府职能是由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实现的。
地方政府的职能,是政府职能在地方的体现和落实,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
因此,可以把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能定位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四项。
”[2]三、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内涵“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是指地方政府的管理职能和基本任务的转变。
它至少应包含几层含义:第一,地方政府职能内容发生的转变。
主要是指政府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职能具体管理内容的转变,与当今社会发展相适应,其中一些职能的内容范围在逐渐缩小,而一些职能内容范围在不断扩充和深化。
转变的核心是满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二,地方政府履行职能方式发生的转变。
这指行使职能的方式将由政治性、行政性、命令性、直接性转向经济性、法律性、服务性和间接性为主。
这是由我国社会转型决定的。
第三,地方政府职能重心发生的转变。
它指政府职能结构的重心由一个职能转变为另一个职能的过程,其他职能并不是消亡,而只是相对弱化。
”[3]计划经济时期,地方政府职能的重心在于“管理”。
目前,地方政府职能的重心在于“服务”。
四、制约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些因素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面临诸多问题。
而造成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步履艰难、进展缓慢的原因是很复杂的。
有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因素,有体制内的和体制外的因素,有表层的和潜层因素,有理论和实践的因素,还有观念方面的因素,等等。
下面就制约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1、传统文化思想观念的制约传统的文化思想观念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阻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官本位实质上是一种官职崇拜,是一种以“官”为本、官贵民贱的社会群体心理。
在这样一种心态下,“官”按其价值来评价、决定和操纵民的行为,而“民”只有服从的权利,公仆与主人的关系被本末倒置了,所倡导的服务理念由于文化心理因素总是无法内化为官员的服务行为。
这样如果政府公务人员没有服务于民的理念,又缺乏道德和制度的约束,那么腐败问题就不可避免,这样就加剧了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难度。
其次,政府本位主义的行为逻辑是以政府自身为中心,以公民以及公民社会为经济或者管理的对象。
在政府本位主义影响下的政府观直接表现为“政府万能论”,认为政府无所不能,对社会公共事务大包大揽,损伤了政府的有效性和政府的服务能力,造成政府职能的越位、错位与缺位等。
2、传统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传统行政管理体制给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工作带来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积累了一系列深层次问题,都牵涉到体制缺陷。
其次,我国地方政府上下级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
这可能导致出现“上级满意”的行政价值取向的偏失,制约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再次,就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本身来看,仍有深层次问题尚未解决,影响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
过去的五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三个方面值得反思:一是过去五次行政体制改革,几乎每次都有精简机构,裁减人员,转变职能,政企分开等目标,但都不彻底,陷入改革目标的低效率重复;二是1987年以后,行政改革没有和事业改革整体推进,以至于后来一些地方把行政体制改革、裁减行政人员变成了“行政编”和“事业编”的数字游戏;三是光有行政层面的改革,没有政治层面的深入,难以解决行政管理中的深层次问题。
这些问题最终影响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
3、公民社会发育迟缓的制约在我国,公民社会发育迟缓,表现在地方社会中公民的平等、自由、参与意识还较为缺乏,各种社会组织发育不足,结构合理的社会组织体系还未建立起来。
尤其是社会中介组织发育不全和运行不规范,严重制约了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
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社会中介组织是保证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支持系统,其主要功能是为市场经济提供服务,以便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在我国由于社会中介组织不发达和运行不规范,使得本应由中介组织提供的服务,往往由地方政府承担。
正是因为公民社会的建设还非常滞后,使地方社会还不能独立承担从地方政府职能中分离出来的应由社会承担的职能,这也必然影响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
4、政府部门自身利益的制约在转变政府职能过程中,有些地方政府自身改革的动力明显不足。
也就是说传统管制型政府中,政府部门所拥有的权力和所获得的既得利益是政府职能转变中的阻力。
对地方政府官员而言,全能政府时期对地方资源的控制权不可能轻易让渡给市场。
因为这种让渡意味着对各种垄断权力的剥夺和对其权力重新分配。
这必然影响到它所依靠的这些权力而得到的既得利益,进而对转变地方职能的改革采取消极应对,而且使得一些本来正确的改革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变形。
5、行政法治建设滞后的制约长期以来,我国行政法治建设比较滞后,有关法律法规对地方政府职能的规定比较笼统,使地方政府行为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这种滞后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依法行政的意识滞后。
由于我国缺乏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传统,加上人们的民主法制观念淡薄,从而严重阻碍着行政法治的实现。
第二,行政法治的法律体系不完。
第三,行政执法体制不顺。
现存的行政执法体制不顺。
第四,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存在缺陷。
我国的监督体系是比较全面和严密的,它在实际工作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实践中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及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表明了行政权力监督乏力和监督体系存在缺陷。
五、如何推动地方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1、正确定位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明确地方政府的职能范围“中央与地方职能权限的划分应该坚持在维护中央权威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原则。
事权的正确划分是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关键, 也是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前提, 应该以宪法形式明确规定中央与地方的职权划分。
”[4]应该通过立法, 明确划分中央独享权力, 地方独享权力以及中央与地方共享权力, 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制化和制度化, 依法规范中央与地方的行政程序, 严格按照各自职能行使行政权力, 既能有效克服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任意行令, 又能解决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政令利则行, 不利则避的问题。
2、正确定位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明确各自的职能范围在政府的职能转变过程中, 政府必须做到: 一是“补位”, 该自己做的事情要扎扎实实、不折不扣的完成; 二是“退位”, 不该做的事情坚决不做。
充分发挥市场和企业的作用; 三是“归位”, 处理不当的要坚决纠正过来, 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真正实现对自身职能的科学定位。
3、转变地方政府官员的思想观念, 树立服务意识按照政府再造理论的精神,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应该树立顾客意识,政府官员应该把公民视为顾客, 从而按照顾客的要求高效地提供优质的服务,这对当前我国正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同时, 就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来说, 这种意识也将直接关系到地方政府职能的科学定位, 地方政府职能的重要方面就是为公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4、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保障政府职能转变的成果长期以来,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
“转变政府职能, 必须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这显然主要是中央政府所要做的。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 必须根据中央的精神, 正确定位政府与党委、政府与人大以及政府与司法机关的关系, 从而使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真正落到实处。
”[5]5、培育发达的社会公共组织, 减轻政府负担,提高服务质量在现阶段, 我国的社会中介组织已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还相当的不发达,我国地方政府职能的切实转变, 离不开发达的社会公共组织的作用, 为了使政府的职能转换创造社会载体, 必须培育发达的社会公共组织, 特别是发达的社会中介组织。
6、认真做好地方政府现有职能的分解工作政府职能的转变与重新定位不是将现有政府职能全部取消再重新赋予全新的职能, 而是要将政府现有职能进行具体分析, 区别对待。
那些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 必须取消; 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 继续保留; 积极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应充实和加强; 不应由政府履行的, 应转移出去; 应由下级政府行使的,应下放; 职能相互交叉的, 应坚持相同事务集中管理的原则, 理顺各自的职能。
[参考文献][1]周平.当代中国地方政府[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王阳.转型时期地方政府定位[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金太军等.政府职能梳理与重构[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4]李四林、曾伟著.《地方政府管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版.[5]陶学荣,陶睿.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