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主题浅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曹雪芹《红楼梦》(石头记)问世以来,各种研究弥天盖地般涌来。索引派各持己由,考据派推敲择微家史说﹑政治说不期而然。考来考去,竟荒谬到信其只纸残章,而将高鹗也弄成了后四十回的作者。以至目前书店各种版本煌然标着“红楼梦曹雪芹﹑高鹗著”。考据曹氏家史对了解雪翁有很重要的价值,然将这些考据成果推断了红楼梦是曹雪芹家史小说就离作者原肯相差太远了。而研究这部小说的主题思想却寥寥无几。

清末国学泰斗王国维断其为哲学﹑宇宙﹑文字且其“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而其价值亦既存乎于此”(见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他认为该书“实示生活此痛苦之由于自造;对其解脱之道不可不由自己术之者也”(同上)。王国维以后,中国形式由革命引起军阀混战引起更残酷的“封建”王朝统治过程中,陆续又出现了蔡元培,胡适,俞平伯,甚至毛泽东等对该书的各种评论。

索引派蔡元培一句定音“石头记者,清康熙政治小说也。”但他将书中人物按大概情节和历史人物对号。如书中男人都指满人,女人皆指汉人。怡红院是对明朱王朝对怀念,书的宗旨是吊明之亡。其中贾宝玉指太子胤礽﹑林黛玉指朱竹垞﹑薛宝钗指高江村﹑探春影徐建庵﹑王熙凤影余国柱等等。钱静芳于《红楼梦考》中言其书宗旨是写康熙相臣明珠之子纳兰成德的事。更有甚者认为是书写清世祖(顺治)与秦淮名妓董小宛事。到了考据派,虽然翻出些材料证明了曹雪芹家史,如袁枚的《隋园诗话》﹑清档案《八族满氏族通谱》以及各种脂批等,都将此书归为“家历小说”了(见胡适《红楼梦靠证》)。俞平伯先生则认为其书是:1,红楼梦是感叹自己身世;2,红楼梦是情场忏而作;3,红楼梦是将十二金钗作本传的(见俞平伯《红楼梦辩》)。这些是研究红楼一书的种种见解,但对作者真意的挖掘,则越来越远了。

首先,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是数代江宁织造的后裔,他的生活过程是三朝鼎盛时代绝,不可能在悼念明之亡。书中无论是甄家还是贾家固然有曹府的影子,但宁荣二府国公气势绝不是一个江宁制造府敢比拟的。而元春之身份,直接写的皇亲,这更是贾府不敢比拟之处。如果推测书中宁荣二府的背景是皇戚家族到还可以想象。而这个皇戚家族还得是钟鼎鸣食之家﹑诗理簪缨之族的开国重臣之列。就象书中说的“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个家业”焦大语。这更是曹雪芹根本不可能在“身世”说的指导思想下敢肆意夸大的。

要想了解书中真正的含义,不妨将眼光稍稍注意一下其时代背景。无可置疑,康雍乾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鼎盛时代,当时中国确是世界第一强国。然而世界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基督学说孕育下,文艺复兴﹑欧洲各国兴起了海洋探险﹑人文解放﹑科技发明的热潮。当曹雪芹生活的前后(约在1719年——1769),美国1776年完成独创战争(乾龙41年);伽里略(1564——1642)和培根(156?——1626)牛顿(1642——1727)等建立了新的宇宙观和实验科学的奠基,从而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前奏。发明蒸气机的瓦特(1736——1819)已经呱呱坠地。1733年更重要的纺织革命飞棱机坦然问世,稍晚的1763年哈理森的精密钟表经度钟使人类能够尝试掌握地球。更重要的是1660,1666年法英先后成立了科学研究的国家机构,而德国的国家科学研究机构成立,恰和曹雪芹是同一时代。这些看似遥远和不相干的事情,后来变成摧毁强大中华帝国的重要因素。在红楼梦中已经闻到了气息如怀表,洋泥及督营广东海关衙门的王熙凤家族的背景,更比大观园众姐妹出窕一等的薛宝琴姑娘的出现都不是空谷传声。这样大的时代感应必将在中国的有先知之觉知识分子中引起沉思。尤其是大势将至内因积素,早已困熬着他们的身心,他们决不是预测师,但人类本能的敏锐终于将笔与纸的交融烧成一行行的血泪斑斑的字迹——泣血铄金的《红楼梦》。

为了便于了解是书的内涵,不妨分析一下“使中华大帝国崩溃的内因”:

其一:自清共入关以来,由一个少数民族的从垄群体发展到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王朝大国。有两条满民族自身的线:一条是顺治,康熙以来的强盛明线;一条是宫闺内自相残杀的暗线。一批又一批天才补天的王公贵族因为政治斗争的失利,落到十分悲惨的地步,杀的杀﹑砍的砍﹑流亡的流亡﹑抄家的抄家。其中雍王朝八王内乱便是最著名的例证。而王室集团的外围包括皇亲及部省大员,军功勋戚倒下的更不计其数。曹雪芹笔下的背景正是由钟鼎鸣食之家列蓬牅茅椽,绳床瓦竈的过程。贾府是一个缩影,甄府﹑北静王府﹑曹府等谁不是这样后果呢?这个过程曹雪芹看透了。一部二十四史是如此,清史又是如此,后来的历史也是如此吗?这样的天规大律到底为什么?这是曹氏内心的忧结之一。所以书中写了层出不尽的,影中有影的树倒猢狲散的结局。

其二:自周礼废弛之有到晋唐问世,儒家﹑道家﹑佛学在中国建立了三个交织点的刚性结构的社会模式。儒家规守着朝廷和政治;佛家蕴浸着平民和社会;道家抚息着林下之土和知识界思维,且三者又相互为补。这种刚性结构使中国出现了汉唐盛世和宋明社会,又使满民族创造了三朝文明。无论是作为平民,知识阶层和为官为宦,无论是读书,种田,经商,打渔都在个中寻到自有的归俗。而蕴涵极深各种文化门类如唐诗﹑宋词﹑琴﹑棋﹑书﹑画给了无数才华横溢的人其宽阔的施展领地,从而梳理着三文社会的音容笑貌。曹雪芹固然没有全部跳出这些藩篱,但对佛﹑道﹑儒本质的怀疑是作者心中忧结之一。难怪书中对于贾政,贾雨村,贾代儒,薛宝钗,袭人等儒家代表以及对仕途的反感到了水火不相溶的程度。当人性与儒教碰撞时,显然他败下阵来,换打的痛苦只有在母性(贾母)和爱与情中寻找解脱(林黛玉的同情与叫姐姐妹妹来减轻痛苦),他知道是逃不出的。与薛宝钗的结合是曹雪芹的人本性爱十字交架。红楼梦是作者被钉于这十字架上的血的祭礼。大观女子的各种悲剧则是这十字架的万像侧影。

其三,这种刚性结构下的皇室社会,摧残的是人性。书中大量的篇章并不是写簪英之族的灭亡,而是对金陵十二钗为代表的被摧残者的泣诉,这就是人类爱的本性招魂。书中大部分写女子“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其行止识见皆出我之上------知我之罪固多,然闺阁中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孝------使其泯灭也。”这里曹雪芹直接肯定了女人是爱的人性本源。曹雪芹是用爱的哲学理念(意淫)雕塑着他书中的主人公宝玉。他对爱的阐释是:“淫虽一理忘则有别,如世之好淫者,不过悦容貌,喜歌舞,调关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天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性兴,此皆皮肤滥淫之蠢蠢物耳!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叚痴情,吾辈推为意淫。唯“意淫”二字,可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汝今独得此二字,在闺阁中固可为良友,然于世道中未免迁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睚眦”(五回)。这里对爱的神理和纯洁在刚性结构社会中必然牺牲的哲理,以及宝玉的主导性格都作了最完整的说明,这才是真正的宝玉。书中称“二”“爱”同音,园中姊妹有人就真呼为艾哥哥了。宝玉是曹雪芹用生命的祭礼塑造的人本性的爱化身。这个课题在今天对世界来说还是非常深刻的,没有被全部理解的,更不要说当时的皇权时代。这种对爱的,情的主题价值,应从新认识,挖掘深刻反思。

其四,通过以上分析,作者的痛苦在于他太清楚人的本性的爱是没有出路。出家当和尚作道士(甄士隐)是刚性社会早已备好的结局。逃不出如来佛的手心,是红楼之书的状诉,已毁之心诉诸笔墨,用艺术的爱寻求一种自毁方式的解脱。所以作者写此书时,疯﹑狂﹑痛来血洗悲嚎,兴来执笔狂歌(所以书中宝玉也杀常发呆,痴痴的说呆话)。终于心血耗尽,四十年华撒手人环。该书虽成亦未全部定稿,给后人留下无数疑案。写红楼,清社会政治牺牲品的他,对佛﹑道﹑儒刚性结构彻底否定的他,对人性窒息的无可奈何的他,却用了旷世才华接受了对石头记的全部改写(原书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工程。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篡成目录,分出章节,叙出了盛世投影下人的本性史诗。曹雪芹对原书中石兄描写的大背景遭遇非常清楚,并且揉进了自家族的影子,而脂砚或畸笏或空空道人正是两者之间的联系。这书中的主题并非阐那家破人亡,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