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部分民族民间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部分民族民间舞
之农牧文化与高原民族的民间舞蹈 1.藏族舞蹈
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生活着几百万藏族同胞,他们勤劳、纯朴,是一个能歌善舞,具有悠久歌舞传统的民族。
歌与舞的密切结合是藏族民间歌舞艺术的特点之一,歌中有舞、舞中有歌、载歌载舞、歌舞一体,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的差异使地域辽阔的青藏高原分为牧区、农区、半农半牧区。
不同地区流传的歌舞特点也不尽相同。
如:四川巴塘地区的弦子舞,它以优美、柔颤、富有歌唱性著称;青海的“依”(即弦子舞)却以低缓沉稳为特点;而牧区的“卓”(锅庄)与农区的“果卓”(锅庄)又存在着极大的差别,前者奔放豪迈、剽悍粗犷,后者沉稳而豪爽。
在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舞蹈风格上,它们存在差异,但它们都是同一文化的产物,具有同一文化的精神与气质,舞蹈也有其一致的规律性。
如:膝部有规律的颤动、屈伸,是各藏区舞蹈的共性。
藏族舞动作的特点源自他们长期生活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和服饰特点。
高原寒冷的气候,藏胞重厚的服饰,长袖、皮靴成为他们表达感情的主要方式,生活中又常常需要负重上山,因而形成了藏舞的基本体态:身躯微前倾,扣胯,身体的交叉感以及所有舞蹈和流动过程中的髋关节都随重心下懈,形成其沉缓、凝重的形体语言特色;步法强调重心向下,有沉和拖的感觉,动作组合常有三步一变、后撤前踏、四步回转等规律;由膝部的颤动、屈伸和脚下重心的移动来带动上身的左、右靠动;手臂也随着脚下的节奏做甩、撩、摆袖等舞动而形成一种流动的造型美。
这一切都形成了藏族民间舞的纯朴、健壮、粗犷、豪放的特色。
其动作特点是:颤、开、顺、舞袖。
颤:舞蹈时膝关节松弛,既柔又富弹性的均匀的颤动,是藏舞脚下动作的主要动律。
开:舞蹈时,双脚自然外开,动力腿多系自然勾脚。
顺:是指手臂与脚的动作配合上同出一侧,同时向一个方向所形成的“一顺儿”。
这种“一顺边”的美,是高原农牧文化型民间舞蹈的主要特征之一,它融会在各种民间舞蹈的动律和舞姿之中,形成别致的舞蹈美。
舞袖:是藏族各类舞蹈中必不可少的上肢基本动作和表现手段。
多用撩、甩、摆、晃、抛等舞袖动作来表达舞者的内心情感、烘托舞蹈气氛。
下面主要介绍“踢踏舞”和“弦子舞”。
①.踢踏舞(堆谐)的特点:音乐开朗、活泼、节奏鲜明、情绪欢快。
常用的节奏型:OX XX │ OX XX │和OX X │ OX X │ OX OX │ OX X │ 舞时,以脚打点动作为主,发出脚击地的节奏声响。
步法灵活稳重扎实,变化丰富。
膝盖要连续不断并带有弹性地颤动。
上身松弛,上身与手臂的动作较少。
舞蹈热情奔放。
②.弦子舞(谐)的特点:音乐速度缓慢,曲调延绵连贯、优美动听,是一种优美抒情的歌舞。
步法与舞姿是典型的“一顺边”的形象。
舞蹈时,膝盖要保持柔韧的屈伸。
上身松弛、柔美、长袖轻拂,体现出弦子舞流畅,圆润及舞姿舒展、细腻的特点。
⑵.基本动作介绍①.基本体态:上身松弛,略向前倾,扣胯,臂部稍撅起。
舞动时形成左右或前后的“三道弯”。
②.脚形、手形、脚位、手位:
羌族和彝族都是高原上的古老民族,其舞蹈具有明显的农牧文化的特色,又各具本民族、本地区的舞蹈风韵。
羌族信仰多种,生活中仍有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巫术活动的遗存。
这种思想观念在民间舞蹈的形式中明显地表现出来,而且有些舞蹈是由巫师表演的。
彝族支系众多,居住分散,或聚居邻近汉族地区,或与汉族杂居,有些仍居高寒山区。
由于地理条件不同,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有的具有相当汉族的农耕技术,有的还粗种薄收的耕作。
羌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羌族民间舞蹈多和民俗活动相结合,一般无乐器伴奏,舞者边歌边舞,或以呼喊声、踏地声协调表演。
动作没有严格地规范,变化比较自由,形式古拙,风格质朴,生活气息浓郁。
羌族民间舞蹈基本上是集体表演形式,参加人数不限,围着火塘或在院内成圆圈进行。
在不同节日或礼俗活动中,有相应的舞蹈和歌曲,歌曲名称即该舞蹈的名称。
舞蹈组合因曲而异,但基本动作多相同,一曲一舞不断反复,舞毕又换新曲,直至尽兴。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歌词简明通俗易于演唱和记忆。
每段舞蹈的起步和结束步有严谨的规范要求;中间部分舞者可自由变化,使所有参加者都能尽情发挥。
羌族舞蹈手臂动作较少,腿部动作较多,小腿灵活、敏捷并形成:“胴体的轴向后转动韵律和上身倾斜转动的拧倾韵律”。
这种舞蹈动律是随舞者移动重心,胯向两侧斜前方顶出中形成的,重心在出胯一侧的腿上,膝部微屈、相靠、腰胯以上至肩部(胴体)作轴向的环动,上身微拧倾,从而形成“S”型的优美体态。
这种别致的动态和韵律,即前述羌族特有的“一顺边”之美,它贯串于所有的舞蹈形式之中,尤以“萨朗”表现得最为突出。
羌族长年生活在特定的高原环境,人们为适应山地环境所进行的劳动方式和行动往来的体态,逐渐升华为羌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
羌族民间舞蹈的主要形式——羌族民间舞蹈大致可分为自娱性、祭祀性、礼俗性三种类型;但从活动的目的性看,许多形式都带有祭祀神灵,祈福攘灾的含义。
主要形式有:“萨朗”“席步蹴”“羊皮鼓舞”“跳盔甲”“忍木那.耸瓦”等。
舞蹈多是围着火塘和相互牵手进行的,形式上又近似藏族的“锅庄”,所以人们就把欢快的“萨朗”作“喜事锅庄”;把在丧事活动中进行的“席步蹴”等形式,称作“忧事锅庄”。
彝族民间舞蹈——彝族民间舞蹈中,有原始歌舞、古器乐舞、喜丧之舞以及自娱性、表演性舞蹈等并存的文化现象。
彝族民间舞蹈有不同叫法和浓郁的地方色彩,通用汉语的多用
汉语名称,舞蹈风格分川、滇、黔桂等类型。
四川凉山地区:舞蹈风格质朴古拙,动作简练,易于和谐一致。
表演形式多群舞,一人领唱众人重复,边歌边舞。
如:“火把节”中女子持油伞、手帕自由参加的“都火舞”;丧事活动中男子着“查尔瓦”(披毡)集体表演的“扯格舞”;以踏地声为节男女对脚传情的“对脚舞”等。
云南楚雄、红河地区:舞蹈技巧性、表演性强,一般有乐器伴奏。
如“打歌”,舞者围成圆圈,在葫芦笙或歌声中携手顿足前进,时而拍掌对舞,有中原“踏歌”古风。
“罗作舞”伴奏乐器有直箫、笛子、月琴等,舞蹈规范,是歌、舞、乐三者结合的形式。
民间流传有“十段曲子、九套动作”之说。
其他还有“葫芦笙舞”“烟盒舞”“阿细跳月”及“彝族花灯”等。
黔桂地区:以祭祀、婚丧活动中表演的舞蹈最有特色,有些不用乐器伴奏,多在富有生活气息的歌唱中表演,还不时的呼喊助兴,以增强气氛。
如喜事活动中的“酒礼舞”丧事活动中的“铃铛舞”;以及广西、云南交界“跳宫节”活动中的“葫芦笙舞”“铜鼓舞”等,此外,有些村寨,还有“毕摩”(巫师)持羊皮鼓作为法器,在驱邪、治病中表演的舞蹈等。
主要舞蹈形式——彝族民间舞蹈围着火塘、篝火跳舞的较多,尤其“火把节”中举着火把挥舞,反映彝族火崇拜原始观念的遗存;丧事活动中“毕摩”(巫师)驱鬼的舞蹈,是“灵魂不灭”观念的遗存。
“酒礼舞”中舞者“约嗬、约”“嗬哦、哦”地呼喊着尽情欢舞,则是原始形式的遗存。
反映畜牧或农耕生活的不同特点、形式和体态舞蹈,显示了高原“一顺边”风韵的美。
近年,彝族文化史研究有了许多新成果,其中“火崇拜”“虎图腾”等论述,可以发现彝族舞蹈中有古代遗风与图腾崇拜的舞蹈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