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2018年1月夫妻共读书目:陈果《好的孤独》
记不得是在几年前了,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看到复旦青年教师陈果的讲课视频,内容关于友情、爱情、寂寞、孤独等,看完视频,大呼过瘾,一遍不够就反复听,每听一遍,都感觉有些句子在心里微微颤抖,撞击胸膛而后发出无声的巨大回响,她准确说出了我心里一直存在却没有清楚表达过的某种感受。

陈果老师是复旦大学哲学硕士,基督教哲学博士。

人很美,身材高挑,五官疏朗,有点像王菲,穿衣时尚,步履轻盈。

一手板书,字迹清秀飘逸。

喜欢一个人,自然开始搜集有关她的资料,看了陈果在《开讲啦》的视频——《你好,好奇心》,买了她的书,细细读来,越发觉得陈老师不仅漂亮,更是惊人的美丽,比人更美的是她的思想。

哲学就是爱智慧,圆融的智慧让她散发独特的知性魅力,我承认我对知性的男女毫无抵抗力。

网上一些人把陈果的思想定义为鸡汤,我不敢苟同。

她的《好的孤独》自成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只是对于实用主义来说,她的思想很飘渺;对于精神主义来说,她的思想让人如沐春风。

我欣赏她对孤独和寂寞的定义:
什么是寂寞?“寂寞”是无可慰藉的空虚,是急于冲破的樊笼,深陷其中的人往往不知道做什么好,做什么都沉浸不进去,都打不起精神,都不快乐;任何一件东西、每一个人都难以激发起自己对于生活拥抱欢呼的热情;翻了一圈电话本,数百个名字里却找不到一个真正想说话的人;电视频道换了又换,却都显得那么枯燥乏味;想痛哭流涕,想声嘶力竭地大喊,想在暴雨里狂奔,来驱赶压迫着自己的精神低迷……那是一种无所适从的“自厌”,那是自我心灵之火熄灭时的憔悴沮丧。

寂寞是一种病,是一种精神的饥饿。

既然是病,就需要治疗。

寂寞的人如何找到治疗的方法?方法就是人群,寂寞的人总是需要他人的陪伴。

人群的治疗分为两种。

一种是利益需要建造人脉,这仅仅是互为功利(确实有用,不过不会有真正的朋友);还有一种是寂寞者的相互取暖,这是廉价的交往。

什么是孤独?孤独是心无杂念,旁若无人,那是一种将散轶于外部事物之中的眼光引回内心世界的专心致志,那是一份心境和平的自给自足、清明安和而无所外求的精神圆融。

孤独是从人群中偷来的享受,她高傲、优美,完全是精神的自由。

孤独不是人类文明的产物,而是自然最古老的真相,是万物最原始的本来面目。

人在离开母体之后,一直是孤独的,
我们的皮肤隔开了我们与外界,我们孤单地蜷缩在自我的皮囊之中。

传说中神是孤独的,正因为如此,他造出了人来和自己做伴;真理是孤独的,正因为如此,能与之亲近的人永远只是极少数。

我们所居住的这个热闹的地球是孤独的,在广袤的宇宙中,它不过是一个孤独的蓝色的小点,淹没在无边的静默之中。

孤独是我们的命运,但这绝不是糟糕的事。

当我们无法改变命运时,唯有顺从地、恭敬地领会它。

为什么自然界中处于食物链顶端的都是独来独往呢?自足强大让猛兽从来独行,单薄弱小让虫蚁成群结队。

为什么一直喜欢唐诗宋词呢?唐诗宋词中那些堪称为千古绝唱者,正是因为它们陈述了一种俯仰千古悠悠的根本的孤独感才成为不朽诗篇。

为什么世间那么多痴男怨女都在苦苦寻觅爱情呢?史铁生在《爱情问题》中如是说道:爱情是孤独的证明。

因为孤独的心必是充盈的心,充盈得要流溢出来要冲涌出去,便渴望有人呼应他、收留他、理解他。

孤独不是经济问题也不是生理问题,孤独是心灵问题,是心灵间的隔膜与歧视甚或心灵间的战争与戕害所致。

那么摆脱孤独的途径就显然不能是日理万机或门庭若市之类,必须是心灵间戕害的停止、战争的结束、屏障的拆除,是心灵间和平的到来。

心灵间的呼唤与呼应、投奔与收留、坦露与理解,那便是心灵
解放的号音,是和平的盛典是爱的狂欢。

那才是孤独的摆脱,是心灵享有自由的时刻。

归根结底,寻找爱情,不仅仅是寻找性对象,而根本是寻找乐园,寻找心灵的自由之地。

年少的时候,觉得孤独是很酷的一件事情,用“为赋新词强说愁”来武装无知无畏的自己,这是少年特有的天真与浪漫。

长大以后,觉得孤独是很凄凉的一件事。

它带着无法融入人群的自怜自伤的哀怨。

人越弱,越以自我为中心;而且越以自我为中心,就越把期望放到外界,说到底还是内心缺乏安全感,人在缺乏安全感时,就没有稳定性,内心的躁动会干扰和破坏思路的顺利进展,就很难有始有终地连续行动。

因此做事总是虎头蛇尾。

后来,觉得孤独不是一件事。

至少,努力不让它成为一件事。

正如陈奕迅在《孤独患者》里唱的:“笑越大声越是残忍,挤满体温室温更冷。

”与其抱团取暖徒劳无功,不如背转身去疏离人群。

这时候适应孤独,就像适应一种残疾。

你知道世间有许多事无法强求,而自我又是如此庞大的深渊,你不可能依靠任何人,只有向自己寻求救赎。

而现在,越发觉得孤独属于饱满的心魂,它是生命的馈
赠,是莫大的自由、美妙的享受。

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孤独是仰望星空的思想流浪,更是脚踏实地的坚韧顽强。

放眼四周,因为有太多不做事的人,所以总有人关注你在做什么。

因为有太多正在做事的人,所以别人不会只关注你在做什么。

所以,不必逞强,不必伪装,活得舒坦最重要。

真的,别太自恋,其实,你没那么多观众。

慢慢地,抛开面子,放下幻觉,你会发现,如果我们不去理会别人说什么,不在乎别人怎么评价自己,就能赢得更多的时间做自己的事。

不刻意追求活得有模有样,反而生活越发有滋有味。

与世界包容,与自己和解,与孤独相伴,与自由拥抱,你不仅不自伤不抓狂,反而很开心很享受,世间有那么多有趣的事情等着我去做,有那么多好书等着我去阅读,还有那么广阔的未知天地等着我去涉足,生命之旅如此奇特美妙,孤独何尝不是命运的某种恩赐!尤其是在孤独中养成的阅读习惯,等于为自己筑起一个避难所,几乎可以避免生命中所有的灾难。

年少时,与孤单相生的,就是对友情的渴望。

而年纪渐长,越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语言是最低档次的。

语言其实单薄无力,有时候说了许多话却说不清内心的感受和认识,越说越远离真实。

当只有通过说话才能沟通时,你们两
个的关系很远。

关系亲密、你知我知时,一个眼神、一次握手足矣。

认识自己尚且困难,懂得别人更是不易。

俗话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心理学家曾做过统计,平均而言,人一生能交到的真朋友是5.8个,5.8个啊,何其稀少!又何其珍贵!我们太容易滥用“朋友”这个称谓来获得一种虚荣心的满足。

朋友不是酒友、玩伴、寂寞时的慰藉者、精神的避护所,不是为了任何功利原因搭建起来的人脉。

扎堆的往往不是朋友,是寂寞的人群。

朋友是奢侈品,奢侈的东西都是不实用的东西(黄金、美女)。

这种东西拥有了就该满足,因为真正的朋友,除了友情,什么也不能给你。

跟真正的朋友在一起时,无需语言、无需刻意的矫饰、无需动作。

因为朋友是健康而安宁的空气。

在一起时,安静但不冷清。

基于长年累月的信任和相互的理解,形成一种宽松的氛围。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有知己,自然幸运,没知己时,也不必焦急,跟自己做朋友,去书中遇知己,永远都不缺忠实可靠的灵魂伴侣。

喜欢陈果,作为一名教师,她是在真正的育人,而不是只给学生灌输课本的知识。

能把自己精神世界的所思所想分
享给年轻的一代,希望他们内心丰富精神满足,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简直可以作为此生的梦想。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她曾说“得不到的东西才叫做梦想。

能够得到的东西那不是梦想,是欲望。

但是梦想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有它,我们才会不断去努力,因而让自己靠近梦想,变成一个更好的人。

”终其一生,我们许多人不都是在朝着更好的自己加速奔跑尽情绽放吗?
年少时,父亲早逝家道艰难,在生存的逼仄中逐渐明白了世态炎凉的正常,毕业后有了知心的爱人和朋友,这些年又饱尝人情友爱的美好。

先苦后甜,滋味更浓。

深知幸福来之不易,既然满心欢喜,自当好好珍惜。

看懂了这个薄情的世界,依然深情地活着,这样最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