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武士道精神中儒家思想的元素

合集下载

日本武士道精神和儒学思想比较研究

日本武士道精神和儒学思想比较研究

日本武士道精神和儒学思想比较研究摘要:日本儒学是从中国儒学吸取滋养、以中国儒学的发展为原动力而逐步成长的。

儒学伦理日本化的结果使“忠勇”成为武士道精神信奉的儒学德行。

而武士道精神首先起源于古代的日本,是一种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甚至一度成为日本的主导文化。

本文从武士道精神的内涵、起源、形成入手,分析它和儒家学说的关系。

关键词:日本武士思想;儒学思想;比较研究一、儒家思想在日本的传播上田秋成在《菊花之约》描写了一个武士之间相守誓约的故事,日本人家喻户晓。

两个武士约好在重阳节相聚,对菊花饮酒但是一个武士被敌人抓住了,无法脱身,为了不违背誓约,他自杀了,灵魂飞到约定的地点,与朋友饮酒之后飞灰湮灭。

这样的故事之所以能在日本人民心中引起深刻的感动,就在于武士精神对“诚”的崇尚。

而这个“诚”是来源于儒家思想。

日本很多学者提到:日本儒学是从中国儒学吸取滋养、以中国儒学的发展为原动力而逐步成长的。

日本儒学是武士道精神的思想基础。

明治维新以后,武士道精神并未随着武家政治的终结、身份等级制度的消失以及日本进入近代社会就画上终止符,相反它进一步渗透到日本民族的血液中。

二、武士精神的产生日本在镰仓时代,确定武家政权,随着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的瓦解以及庄园制的发展,逐渐在豪强争夺中形成了地区性的家族式军事集团即武士团。

时至江户时代,结束了漫长的战争,进入和平时期。

随着德川幕府政权的发展,武士阶层社会地位得到提高,很多武士开始成为官僚,开始治国理政,急需规范社会的道德和行为准则。

所以当时,德川幕府把朱子学确立为官学。

三、儒家思想与武士道精神的融合武士道精神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象征,是日本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一种特有的精神与道德体系。

即使在封建统治消失已久的今天,在各个领域我们仍然能够看出武士道精神在日本人们心中留下的深刻印记。

比如公司的终身雇佣制,日本人的重诚信,讲礼节,自杀率高等社会现象。

本文通过分析武士道精神中的儒家思想元素,揭示出儒家思想对武士道精神的影响,从中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渗透。

探究日本武士道精神的起源

探究日本武士道精神的起源

探究日本武士道精神的起源日本武士道精神,是一种深植于日本文化中的伦理和行为准则,它起源于中世纪的武士阶层,并逐渐发展成为影响日本社会各阶层的一种生活哲学。

这一精神的核心理念包括忠诚、荣誉、勇气和正直等价值观,它们共同塑造了日本历史上武士的形象,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武士道精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平安时代末期,当时日本社会动荡不安,地方军阀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土和权力,开始培养私人武装力量,即武士。

这些武士最初是由地方豪强雇佣的农民士兵,但他们很快就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

随着时间的发展,武士不仅在军事上扮演重要角色,也开始涉足政治领域,成为日本封建社会的支柱。

随着武士阶层的崛起,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这就是后来所称的“武士道”。

早期武士道强调的是武勇和忠诚,武士必须无条件地忠于自己的领主,为其不惜牺牲生命。

这种精神在日本战国时期达到顶峰,武士们为了荣誉和忠诚,常常进行殊死的搏斗。

进入江户时代,社会稳定下来后,武士道精神开始融入更多的儒家思想,如仁义礼智信等元素。

这一时期的武士不再只是战士,也成为了官僚和学者,他们的生活和思想更加多元和复杂。

武士道精神也逐渐从武士阶层扩散到普通民众之中,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伦理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武士道精神并非一成不变,它随着日本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变。

明治维新后,尽管武士阶层被废除,但武士道精神并未消失,而是以各种形式继续影响着日本人的行为和思想。

今天,虽然我们不再看到身披铠甲的武士,但他们的精神遗产仍然在日本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得以体现,无论是在教育体系中强调的纪律和尊敬,还是在商业领域中的敬业和诚信,都可以看作是武士道精神的现代演绎。

通过历史的长河,我们可以看到武士道精神是如何从一个特定阶层的代码发展成为整个民族的精神象征。

它不仅仅是过去的历史,更是现代日本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影响着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儒家思想在东亚各国的进程和影响

儒家思想在东亚各国的进程和影响

儒家思想在东亚各国的进程和影响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本文我将主要谈谈儒家文化对于离中国最近的一些东亚国家的影响。

首先必须要谈到的就是做为亚洲经济实力最强的日本了,一般学者认为,儒家思想于公元五世纪前通过新罗传入日本的,这与孔子最初创立儒家文化相差了上百年,但我们现在也从国家的发展和运作可以看出来,日本的儒学渗透到了日本发展的方方面面,而从历史的进程中也能够发现,日本在与中国交往过程中,长期引入儒学经典。

我们都知道,一个思想的运用,其核心目的就在于如何能够使自身的统治更加长久,更加稳固,事实也确实如此。

在日本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众多革新,基本上都是在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下发生的。

日本大化改新后,首领中大兄皇子以及中臣镰足在中国留学生的协助之下制定了基本法典《大宝律令》,并在其中规定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各置博士、助教,召贵族子弟授以儒家经典,其中《论语》和《孝经》是必修科目;后来,江户幕府为了稳定社会巩固自身统治,将儒学尤其是程朱理学作为宣传手段,并达到了相应的效果;即便是到了促使日本迈入近代的明治维新过程中,明治天皇也将儒学作为倒幕的理论依据,最终完成了革新,带领日本迈入帝国主义的大门。

由此可见,对于日本人而言,儒学的作用是不可言喻的,可以说,没有儒学,就没有日本历史年轮的转动。

但是,日本的儒学和中国的儒学相差还是比较大的。

在儒家思想中,历代的学者都提倡的价值观就是仁义礼智信还有孝和勇,其中,仁和孝的地位远高于其他的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中众多的事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在此我就不需要过多的举例子了。

而在日本人看来,他们最最重视的,是“忠”,著名的武士道精神就是建立在忠的基础上的,而且,在日本社会中,有一种特别的制度——养子制度,正是由于这个制度,造成了日本儒家对“忠”字的推崇,无论是日本人的气节、还是刻板、谨慎,归根到底,就是在他们的心里,早已深深地烙下了“忠”字。

武士道——日本文化

武士道——日本文化

7/31/2013
“诚”要求武士保持诚实,同时要摆脱来自诸如商 人阶层之类的诱惑。 “名誉”的意识包含着人格的尊严及对价值明确的 自觉,它要求武士为了名誉而愿意付出一切,又要具有 分清是非保持忍耐和坚忍的品行。 “忠义”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它是存在于各种 境遇中的人们关系的纽带,忠于自己的主人是武士必须 恪守的信条。
7/31/2013
二是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并非是盛开的 时候,而是凋谢的时候,樱花花期不长,但凋谢有 个特点,就是一夜之间满山的樱花全部凋谢,没有 一朵花留恋枝头。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 在片刻的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挥自 己最大的价值,之后豪无留恋的结束自己的生命。 武士自杀并非因为输不起,也不是因为失败而感到 羞耻才因屈辱而自杀,武士并没有这么脆弱,自杀 是因为感到自己已经尽到最大的努力了,自己的心 愿已经了解,自己的一生已经不可能有更大的辉煌 了。这时候就应该象樱花一样毫无留恋的凋谢。
7/31/2013
剖腹的起源和沿革
永祚元年(西元989年),大盗藤原义在被 捕前,将腹部一字割开,然后用刀尖挑出内 脏扔向官军――据说这是剖腹的最早来源。 剖腹的开始盛行,是在镰仓幕府以后, 因丢失阵地而引咎剖腹,或耻于被擒而阵前 剖腹,占了绝大多数,一直持续到战国时代。 江户开幕以后,社会统治相对平稳,因殉死 而剖腹,和作为刑罚的“诘腹”,逐渐占了 主流。虽然幕府严令禁止殉死,但是根本无 法阻止这一历史性的趋势。 至于为什么选择剖腹作为武士最崇高的 死亡方式,现在普遍认为,古代许多的国家 和民族,均主张人的灵魂是宿于肚腹中的; 因此,武士便在有必要将自己的灵魂向外展 示的时候,采取剖腹以示众人的方法和仪式。
7/31/2013
2、思想上,武士垄断知识和教育继承,同时包容了 儒教、佛教和神道教某些易为入们接受的内容。武士阶级 的伦理在儒教与佛教的影响下得到充分普及,因而能够成 为全民的伦理。明治维新以后,武士又在明治政府中掌握 权柄、控制思想、制定政策。明治政府规定将武士道作为 全体日本国民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迅速渗透到社会各 阶级之中,成了同本道德的最高形式和民族精神的基本内 容,释放出武家政治时代不可企及的物质能量。

浅析日本武士道精神

浅析日本武士道精神

浅析日本武士道精神
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核心就是忠,忠于自己的上级,取自于中国的儒家思想“忠孝仁义礼智信”,但“忠”得有点极端,忠得不分是非,或者是,衍变为一种愚忠,就像我们经常在电影中看到的,受到一点屈辱,就集体剖腹自尽,实际上没有违背人性的。

不过,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是一种很复杂的精神,结合了中国的儒家精髓和西方自由、民主的思想,并且有正史和野史之分。

要了解日本的历史,武士道精神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

全球抗日纪念网记录了一名侵华老兵的故事,他曾说过:“日本武士道是极崇高的、极其伟大、是高深莫测的。

在武士道之名刀发出的正宗的锋刃寒光中,藏匿着连列强都畏惧的深不可测的震慑力和玄妙。

”美军攻占塞班岛时,四万多日军全军覆没,岛上还有一万多名平民,日军强迫他们自杀,母亲杀死婴孩之后自杀,老人们互相他杀或者自杀。

如此玄妙的故事似乎只在中国的古老的玄幻故事中才会有,但是发生在日本军队身上。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与日本武士阶层的形成互为表里。

日本武士视杀人为友谊,武士可以割下切腹自杀者的头颅;日本武士视杀人为权力,如果自己受辱之后可以杀死对方而不受制裁;日本武士又视杀人为职业,武士拔刀之后必须杀人才能收回刀鞘。

若是战败只能剖腹自尽才能洗净耻辱,否则,只是一个活死人,因为没有人会尊敬他,哪怕是自己的亲人。

日本武士道精神特点

日本武士道精神特点

日本武士道精神特点摘要:日本武士道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人有其神秘特性,本文从武士道精神特点和起源出发,解读武士道精神的实质和特性。

关键词:武士道忠诚禅宗忠义勇武琵琶法师的刀术,砍掉了上百棵白桦树,平生未遇敌手,这是日本武士的最初形象,并不是因为琵琶法师对手太少,当时武士已经开始逐步形成阶层,标志着日本开始了武家政治时代。

从起源论,武士开始在藤原专权时代下的日本,武士形成的原因在于,天皇中央集权制的被削弱和庄园制的发展。

征兵制度的松弛,庄园贵族的实力增大,庄园大名开始建立私人武装,分离出一部分农民开始训练,寺院也开始建立了僧兵制度。

武士势力的不断加强,开始形成武士集团,首领为物领,下属为庶子,有很强的依附,以主从关系为根本,愿为主人献身,逐渐形成武家习气,弓矢之道等观念。

武士道名词最早出现在德川幕府初年,武士道初期与西方骑士观念相似,给予武士至高的生存理念,从护卫庄园的观念中升华自己。

真正的武士道思想,崇尚各种各样的美德,以忠于天职,维护个人荣誉的信念为观点,是武士道忠诚的表现。

用武士道精神的观点来看,若是被敌人围住,依然战斗的武士,并不是自我牺牲,是忠诚的体现。

武士道精神的精髓就是“忠义勇武”,要想得到“忠义勇武”光读书是不行的,还要依靠家庭和战场上的经验。

武士道精神首先要有的是尚武,武士生存的世界是战斗的世界,只有武艺高强的人才能生存,武士的身份是世袭传承,也就是说武士是出生即是武士,武力才能得到一切,武士手中的刀就是武士生存的必需品,个人生存,家境的贫富都是来源于此。

武士道的发展,产生很多学科,例如射击,柔道等等,成为了日本传统文化的代表。

武士从小训练便很残酷,看过《叶隐闻书》的人,都知道在山本常朝的描述中,武士所要经历的人生是何等残酷。

从小磨砺人性,用一生来奉献是武士道的精神体现。

佛教从印度传来,镰仓时期已有很大发展,对于武士道思想影响最多的就是禅宗,当坐禅逐步发展为“兴禅护国”时,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到武士阶层。

日本武士道精神形成的三个时期

日本武士道精神形成的三个时期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日本武士道精神形成的三个时期学院:东语学院年级:2010级专业:日语语言文学姓名:吕亮学号:220092144指导教师:刘伟2012年6月20 日摘要在日本历史上,武士集团是一个有着独特性格的团体。

从诞生开始到消失,武士作为日本实质上的统治阶级,经历了将近800年的统治历史,因此在日本中世纪和近世,一直作为一种广泛的社会理想而存在。

尽管武士身份在日本已经成为一种历史符号,但是以武士道为代表的武士理论思想作为一种曾经活跃的精神要素,却依然以各种形式表现在现实的社会文化之中。

本文将围绕武士与名誉的关系、武士实现名誉的方法和途径、影响武士道形成的各种思想等问题,对武士道精神和发展以及变化过程进行分析。

全文将按照武士和武士集团形成之初的镰仓时代、武士阶级伦理思想走向成熟的室町后期和战国时期、以及包括武士阶级伦理道德观念发生变化的德川时期的时序进行分析,并以此论证武士所处的经济地位、存在形式、主要职能等方面对武士道精神的影响。

关键词武士道;名誉观;环境;发展变化;形成AbstractIn Japanese history, samurai Group is a group has a unique personality. From birth start to disappear, as a substantive ruling class in Japan, the samurai has experienced a nearly 800-year rule of history in Japan Middle Ages and modern times, has served as a broad social ideals exist. Warrior identity in Japan has become a historical symbol, but the samurai bushido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oretical ideas as a once active spiritual elements, but still to various forms of performance in the reality of society and culture.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warrior and the reputation of relationship, ways and means of reputation,thought that affecting the formation of Bushido,analysis bushido spirit and development, and process of change.The beginning of the Kamakura period and will be form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amurai and the samurai group,ethical thought of the warrior class to the mature the Muromachi late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including ethical and moral concepts of the warrior class to change the timing of the Tokugawa period for analysis and verification.And demonstrate the economic status of the samurai which exist in the form, the main functions of the spirit of Bushido.Key wordsBushido;concept of honor;environment;development changes;form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前言 (1)一、镰仓时代——武士道精神形成的初期阶段 (2)(一)日本武士的形成 (2)(二)传统武士的名誉观 (3)1. 武士名誉的自我评价 (3)2. 武士名誉的外在评价 (4)(三)传统武士的生死观 (5)二、战国时代——武士道精神发展的成熟阶段 (7)(一)战国时代的环境新特点及主从关系的变化 (7)(二)重新形成的武士道 (8)(三)宗教文化对武士道的影响 (9)1. 儒家思想对武士道的影响 (10)2. 佛教思想对武士道的影响 (11)三、德川时代——武士道精神的正式形成 (12)(一)德川时代的社会环境变化 (12)(二)德川体制下武士道的变化 (12)(三)儒学对武士道的重新改造 (13)结论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16)前言对于日本武士道的认识,首先应该明确它是一种具有鲜明历史性的精神文化。

武士道与儒家思想之渊源

武士道与儒家思想之渊源

武士道与儒家思想之渊源作者:隋玉芳来源:《山东青年》2015年第12期摘要:本文主要以《武士道》中直接引用的儒家经典为切入点,探讨了武士道与儒家思想之间的渊源。

通过与儒家经典原著相对照,可以看出武士道对中国儒家思想的异化,尤其是“仁”的弱化和异化,导致中日两国走上了“一文一武”完全背道而驰的道路。

关键词:武士道;儒家思想;仁;异化武士道被誉为日本民族之魂,原本只是“武士”这一特殊阶层须遵守的道德原则,而后逐渐发展扩大,近代以来甚至成为整个日本民族的道德准则、日本传统文化的象征。

在其主体“武士”阶层早已消失的今天,武士道仍然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而作为日本独特文化代表,究其思想根源的话,却是与中国的儒家思想渊源颇深。

武士道的代表著作无一不深受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的熏陶,凡是致力于研究武士道的日本人,无一不在谈论中国文化、儒家思想。

而研究成果表明: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儒家思想是武士道的理论基础。

本文将主要从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中所引用的儒学经典入手,探讨武士道与儒家思想之间的渊源,并着重探究其中之差异。

一、《武士道》与儒家经典《武士道》作为近代武士道研究的经典,自1899年在美国出版英文版之后,大受欢迎,先后多次再版,并陆续被译成多国语言。

该书探讨了武士道的道德体系,其中直接或间接引用了大量儒家经典。

在其第二章,新渡户稻造论述了武士道的渊源,除去佛教、神道等,孔子的教诲即儒家思想被认为是武士道的最丰富的渊源。

年轻人以孔子、孟子的著作为必备教科书,成年人则不仅是要了解,而且更要去践行之,即以孔、孟的教诲作为价值标准和行动准则。

但他同时认为五伦等基本的人伦道德,并非完全来源于儒家思想,而是在此之前就已经被日本民族所认识到了的,只是借助于儒家思想得到了确认。

儒家思想为原本就已萌芽的日本人的人伦道德提供了理论支持,使其具体化、形象化、理论化。

新渡户稻造一方面承认儒家思想对武士道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又否认武士道完全照搬于儒家思想。

日本武士道文化

日本武士道文化

日本武士道文化武士道在平安时代随武士团的形成而逐渐产生,到武家开始抵掌政权的镰仓时代,逐兴盛和发展起来。

在江户时代,武士道吸收儒家理论道德思想而理论化。

其影响深入日本社会各界层,与神道一样,形成日本国明的一种深层文化心理。

当然,日本武士道的形成不仅与儒家思想有关,更重要的因素是佛教禅宗,从精神上支撑武士们不计较生死追随主君的,还是禅宗的确“死生如一:的思想。

禅宗认为只有否定了作为执迷根源的自我,进入无我境地,完全断绝了生死的羁绊,才能“见性成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武士道同神道一起,充当了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的精神武器。

武士道一语,是战国时代才出现的。

在此之前,有“拿弓箭者之道”或“弓箭之道”、“兵之道”等称。

武士道,或者武士道精神,是日本封建社会中武士阶层的道德规范以及哲学。

如同欧洲中世纪出现的骑士精神,武士道是基于一些美德如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

遵守武士道的武士腰间经常佩戴武士刀,以象征勇武。

只有通过履行这些美德,一个武士才能够保持其荣誉,丧失了荣誉的武士不得不进行切腹自杀。

新渡户认为,对武士来说,最重要的是背负责任和完成责任,死亡不过是尽责任的一种手段而已,倒在其次。

如果没有完成责任所规定的事务,简直比死还可怕。

认为切腹是武士唯一谢罪的方法的观点是错误的。

武士和武士制度虽然消亡,但是作为一种价值观,武士道精神仍然对现代日本人有深深的影响。

有观点认为武士道就是理性主义,正义的做法会因为处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新渡户认为,武士道对男性和女性要求稍微不同。

对于女性而言,武士道意味着守卫自己的贞操(当作为武士的女儿时),教育子女,支持丈夫及维系家庭等。

新渡户认为,对于女性而言,实践武士道的主要场所是厨房。

早期武士其实是雇佣兵,在战国时代是下克上时代,武士道真正完成于德川幕府时代,来源于神道教、佛教。

从神道教中,武士道得到了忠于主君,尊敬祖先;从佛教的日本禅宗得到了平静、沉着、不畏死;从儒学中得到了五伦:“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

日本武士道与儒家思想论文

日本武士道与儒家思想论文

日本武士道与儒家思想论文摘要:儒家思想传入到日本是在隋唐时期,当时日本大量的留学生以及使者来中国学习优秀的文化,在他们学成回国后,将中国儒家思想带入到了日本,而当时日本是属于武士统治时代,儒家思想的涌入给武士道产生了重大影响。

儒家思想在日本广泛的传播,有效的促进了武士道理论的形成。

关键词:日本;武士道;儒家思想引言武士道是随着武士阶层的抬头而出现的一种伦理道德观念,它是以中世家长制为中心的一种主从间道德规范,经平安时期的酝酿,到室町时代的发展,逐渐成为日本传统文化当中的一种重要文化。

武士道的形成与发展与儒家思想有着莫大的关系,随着武士道的发展,这种关系越来越明显。

1.日本武士道的形成日本武士道起源于平安,在封建时代的日本,随着庄园制度的出现,庄园主为了保障自己的领土安全,专门训练了一批专门保卫庄园安全的武士,这些武士直接由庄园主管协。

武士有着很强的宗族观念,在武士的心中,一切都是为庄园主服务的,武士最基本的素质就是对主君绝对的忠诚,在日本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武士的兴起符合了日本历史发展的潮流,有利于巩固日本分解的封建制度。

随着武士的发展,在镰仓时代,以幕府为首的武士开始登上日本的历史舞台,开始与日本中央抢夺政权,自此武士道精神逐渐兴盛起来,武士道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惜命的觉悟为根本,为实现个人于集体、团体的价值,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强调为了主君可以毫不畏惧、毫无保留的先出自己的生命、舍己成仁的武士精神[1]。

在江户时代,武士道吸收了中国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将儒家思想融入到日本特有的文化内涵中,形成了日本独特的武士道文化。

2.武士道的特点武士道的最大特点首先在于它不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而是一种必须身体力行的实践道德。

日本的武士的地位很高,他们驰骋沙场,为国效力,宁死不屈。

但战争总有胜利和失败,胜者自然高兴,可对于败者来说,他们会自愿接受处罚,由自己用长刀捅向自己的腹部,然后再由旁人头砍去,自始至终,自杀的人和旁观者都会跪着,结束后,周围的人会向自杀者致敬。

日本武士道精神与中国儒学思想之比较

日本武士道精神与中国儒学思想之比较

日本武士道中的儒家思想摘要:日本武士道和所有的伦理道德一样,是社会规范的行为准则之一,是维持正常生活和社会秩序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其中,“忠”是武士道的最高道德。

日本武士道中“忠”的思想是对中国传统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但是,武士道在发展的过程中,既有许多与儒家思想的共通之处,又有许多自己的见解和异化,形成自己独特的伦理道德体系。

关键字:武士道;“忠”的思想;“忠”的原因;“忠”的继承一“武士道”概说“武士道”起源于日本第一个武士政权镰仓幕府时期,最初,它提倡忠诚、信义、廉耻、尚武、名誉等道德要素。

也就是说,一个武士,要对主君忠诚,要讲诚信,同时要有羞耻心,要时刻记得维护自身、家族及整个武士阶级的名誉。

武士道和所有的伦理道德一样,作为社会规范的行为准则之一,是维持正常生活和社会秩序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以社会舆论、良心、风俗习惯、榜样感化和思想教育等手段,使人们形成内心的善恶观念和情感、信念,自觉地尽到对他人和社会应尽的责任义务,已协调各种社会关系。

到了江户时代,武士道嫁接了中国儒家和佛家的思想,再糅合日本本土的神道教,最终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武士阶级的行为准则。

总而言之,武士道的诀窍就是看透了死亡,“不怕死”而为主君毫无保留地舍命献身。

这种思想也是对传统儒家“士道”的一种反动。

儒家的“士道”讲究君臣之义,有“君臣义合”、“父子天合”的人伦观念,但是日本“武士道”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强调“毫不留念地死,毫不顾忌地死,毫不犹豫地死”。

[1]二日本武士道“忠”的思想日本封建社会的武家政治时期,“忠”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是存在于各种境遇中的人们关系的纽带,是维持武家统治的具体体现。

忠于自己的主人是武士必须恪守的信条,是武士道的核心和灵魂。

名誉、武勇、礼仪、廉耻、朴素、勤学等武士道的规范,都从属于忠,服务于忠,起着强化忠的作用。

[2]“忠”源于中国儒家思想,但奉行军国主义的日本武士,根据本民族自身的需要,摆脱了中国传统“忠”观念的影响,在自身独特的历史环境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征。

日本武士道精神中儒家思想的元素

日本武士道精神中儒家思想的元素

儒 学开 端 于春 秋 战 国 , 为 孔子 所 创立 , 儒 学 在 春秋 战 国 时代 仅 仅 是 诸 子百 家争 鸣 中 的一 个 派 系 , 儒 教 的名 称 开端 于 西 汉 , 并且 汉 武 帝 根据 政 治 思想 社 会文 化 的 需要 , 定 儒 学为 官 方正 统 , 奠 定儒 学 正 统 的 地位 。儒 学经 过 春 秋 战 国诸 子 百家 的 日 寸 代, 吸采 百 家众 长 , 来 完备 自己的 内容 。其 中礼 乐 , 仁义 是孔 子 的核 心思 想 。在 中 国与 亚 洲 国 家交 往 的 时候 , 文 化传 播 是不 可 缺 少的 一环 , 在 儒 家 的经 典 传 入 日 本之 后 , 在 日本 很 快受 到 重视 , 并且 对 于 日本武 士 道 产生 了 很大 的 影响 , 儒 家 思 想中 的礼 、 忠、 仁、 勇 等 思 想本 日 本所 吸 收 并加 以改 造 , 成 为武 士 道 中的 重要 条 目 。儒 家经 典 传 入 日本 后 , 在 日本 不 啻 为一 思想 界 的炸弹 , 在 当时 日本 由于 其本 土 的系统 化 的思 想还 没有产 生 , 而 系统化 的 , 理论 化 的 , 在 中 国传统 思 想中是 主流 的儒 家 思想 传 播到 日本后 , 如 入无 人之 境 , 没有 受到 日本 思 想界 的排斥 , 而 是加 以学 习 , 吸收 , 改 造 。使 得 改造 后 的 日本儒 家思 想在 日本 占据



春 秋 以来儒家 思想 的发展 与士 大夫精 神
泰伯 》 )
诸 子 百 家 的百 家 争春 秋 战 国间 , 这一 时 期产 生的思 想 , 对于 以后 的帝 制 中国 , 以及 东亚 文化
产生 了深远 的影 响 。

武士道精神

武士道精神

编辑词条武士道精神武士道起源于日本镰仓幕府,后经江户时代吸收儒家和佛家的思想而形成。

最初,它还是倡导忠诚、信义、廉耻、尚武、名誉的。

但武士道作为封建幕府时代政治的产物,它吸收的是儒教和佛教的某些表面的东西而不是它的真谛,儒教和佛教的思想中不能满足武士道的那些东西,都被日本民族固有的神道教充分提供了。

神道教的信念基础就是不分是非。

因而武士道在人格上容易导致极端的两重性:自狂而又自卑;信佛而又嗜杀;注重礼仪而又野蛮残暴;追求科学而又坚持迷信;欺压弱者而又顺从强者,等等。

日本走上军国主义穷兵黩武的道路之后,被扭曲了的武士道又经历了一次畸变。

武士道作为封建制度的宠儿,却在日益法西斯化的国家军队中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成为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工具。

为推行侵略扩张的政策,日本需要用武士道去激励士气,巩固军队,也需要用武士道去禁锢和统一国民的思想,为此,他们开足宣传工具的马力,打着“拯救日本”的幌子,强行灌输“皇国论”、“大和魂”、“为天皇尽忠”等思想。

武士道本来就是武士争雄天下,崇尚杀戮的非人道伦理观,把军刀当作勇敢与地位的象征。

特别是“武士道,就是对死的觉悟”,这种思维方式与狭隘民族主义和扩张政策相结合,就把非人性和反人道发挥到极端,变为虐杀狂和自虐狂。

其实武士道在刚出现的时候,它的本意还是好的,只是到了后来才被人用到了歧路上去了,同时也就让周围的人对它产生了强烈的反感。

什么是武士道精神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究竟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武士道的诀窍就是看透了死亡,“不怕死”而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

这种思想也是对传统儒家“士道”的一种反动。

儒家的“士道”讲究君臣之义,有“君臣义合”、“父子天合”的人伦观念,但是日本“武士道”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

武士道重视的是君臣戒律,“君不君”(君暴虐无道)也不可“臣不臣”(臣不尽臣道),尽忠是绝对的价值。

中国的原始儒学是以孝为本,尽孝才是绝对的价值。

如果“父有过”,子“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但是如果“君有过”,臣“三谏而不听,则逃之”。

日本武士道精神.doc

日本武士道精神.doc

日本“武士道”精神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究竟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武士道的诀窍就是看透了死亡,“不怕死”而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

这种思想也是对传统儒家“士道”的一种反动。

儒家的“士道”讲究君臣之义,有“君臣义合”、“父子天合”的人伦观念,但是日本“武士道”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

武士道起源于日本镰仓幕府,后经江户时代吸收儒家和佛家的思想而形成。

最初,它还是倡导忠诚、信义、廉耻、尚武、名誉的。

但武士道作为封建幕府时代政治的产物,它吸收的是儒教和佛教的某些表面的东西而不是它的真谛,儒教和佛教的思想中不能满足武士道的那些东西,都被日本民族固有的神道教充分提供了。

神道教的信念基础就是不分是非。

因而武士道在人格上容易导致极端的两重性:自狂而又自卑;信佛而又嗜杀;注重礼仪而又野蛮残暴;追求科学而又坚持迷信;欺压弱者而又顺从强者,等等。

日本走上军国主义穷兵黩武的道路之后,被扭曲了的武士道又经历了一次畸变。

武士道作为封建制度的宠儿,却在日益法西斯化的国家军队中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成为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工具。

为推行侵略扩张的政策,日本需要用武士道去激励士气,巩固军队,也需要用武士道去禁锢和统一国民的思想,为此,他们开足宣传工具的马力,打着“拯救日本”的幌子,强行灌输“皇国论”、“大和魂”、“为天皇尽忠”等思想。

武士道本来就是武士争雄天下,崇尚杀戮的非人道伦理观,把军刀当作勇敢与地位的象征。

特别是“武士道,就是对死的觉悟”,这种思维方式与狭隘民族主义和扩张政策相结合,就把非人性和反人道发挥到极端,变为虐杀狂和自虐狂。

武士道重视的是君臣戒律,“君不君”(君暴虐无道)也不可“臣不臣”(臣不尽臣道),尽忠是绝对的价值。

中国的原始儒学是以孝为本,尽孝才是绝对的价值。

如果“父有过”,子“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但是如果“君有过”,臣“三谏而不听,则逃之”。

武士道论者认为,儒家的“士道论”乃在粉饰贪生怕死的私心,慎于人伦而注重主君的道德如何,才选择生死,则面对死却不干脆去死。

论日本传统武士道精神教育与中国传统武侠精神教育异同

论日本传统武士道精神教育与中国传统武侠精神教育异同

论日本传统武士道精神教育与中国传统武侠精神教育异同摘要:“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这是中国观众对武侠金庸大师的作品的称赞,而以金庸为主的武侠小说正是中国武侠精神的集中体现。

在中国的邻邦,日本则是以武士道精神而闻名遐迩。

但,中日文化相互交融,且以亚太文化圈为共生点,二者的侠道精神更是有着相似与不同。

本文旨在浅谈武士道精神与中国武侠精神教育的异同,并对于如何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精神教育给予相关建议。

关键词:武士道精神,中国传统武侠精神,文化传承,精神教育一.何为日本武士道精神从大多数人的角度来看,武士的形象是一个有着敏捷动作的剑的人迅速砍下了他的敌人。

但原来的武士没有展示杀手的灵魂。

那么武士一词是指什么样的人物呢?武士的精神“武士道精神”是什么样的概念?首先,武士的基本武士精神不是要成为一名武士。

武士道的概念意味着有能力面对自己的内在自我,而不是用武力压倒别人。

这是一种独特的日本艺术形式,也是展示心灵状态的道德准则。

这种精神由七个想法组成仁(JIN),义(GI),礼(REI),智(CHI),信(胫),忠(CYU),诚(SEI)。

↓这些想法的含义↓仁[(jin)=爱和同情]代表同情,这也应该给予敌人。

义[(gi)=真理和正义]代表公平竞争,如果你通过暗中手段赢得比赛,你将不会得到承认。

礼[(rei)=礼貌]代表思考他人的方式,表达方式可以让人看到。

智[(chi)=智慧]是指能够看到事物的内心的知识,总是努力学习,总是期待提高技术。

信[(shin)=信仰]代表有信心和信任的力量。

在日本老年,没有合同的概念,一个人的话是他的纽带,这就够了。

忠[(cyu)=忠诚]代表自愿忠于你爱的人,这不是被迫的。

受到无能的领导者的影响,与对所爱的事物的忠诚度不一样。

对不尊重或不爱的人不可能有忠诚。

诚[(sei)= Promise]你所说的将会发生。

无论你说什么,你都应该保护你的生命,如果你不保护它,请付出你的死亡。

浅析《黄昏的清兵卫》中的儒道释思想

浅析《黄昏的清兵卫》中的儒道释思想

浅析《黄昏的清兵卫》中的儒道释思想发布时间:2022-05-05T08:42:05.449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2期作者:戚馨予[导读] 《黄昏的清兵卫》是 2002 年的一部日本电影,这部电影的的特殊价值在于通过主角人物故事展示儒道释三家的思想戚馨予南京艺术学院 210000摘要:《黄昏的清兵卫》是 2002 年的一部日本电影,这部电影的的特殊价值在于通过主角人物故事展示儒道释三家的思想,探讨其深刻内涵。

本文将从武士道精神切入,阐述作者的观念,并延伸探讨三家思想在电影中人物身上的体现,浅析影片中儒家、道家与佛家思想。

关键词:武士道精神儒道释思想仁第一章:影片中的武士道精神武士道精神,是日本封建社会中武士阶层精神支柱。

从起源上就与儒家和佛家思想有密切的联系。

最初,武士道精神倡导忠诚、信义、廉耻、尚武、名誉。

但作为封建幕府时代政治的产物,它吸收儒道释思想的表面而不是它的真谛,导致武士道精神内涵发生了扭曲,最终被日本民族固有的神道教充分提供了。

影片中故事发生在日本幕府时代末期的海阪藩,有这样一个片段:真田广之饰演丧妻的下级武士井口清兵卫,在因朋友饭沼武艺不佳时,自愿替其应战对手,他宽宏仁慈,在同朋江前夫甲田决斗时,并不想伤害甲田,只用木棍对战手持武士刀的甲田。

他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都不愿伤害他人。

之后,因他剑术了得,藩主得知他的能力后,强命他前去处决一名力敌数人据守不出的反叛武士—巡差余吾善右卫门。

这就是日本当权者为巩固扩大自己地位,用武士道去禁锢和统一武士的思想,为此,影片中的藩主,通过恩威并施的手段,强行要求井口清兵卫去处决反叛之人。

井口清兵卫尽管内心十分抵触,但最终还是在权威下,接受了任务。

接受任务后的他,一开始进入巡差余吾善右卫门的家后还与他聊天,在决战中,还怀有怜悯之心,愿意放他一条生路。

第二章:武士道精神的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之比较武士道精神本来是一套道德体系,崇尚克己,奉公,勇敢,隐忍,谦让的道德伦理观,但日本统治者却断章取义,过分突出"勇"和"忠"。

古代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与军事传统

古代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与军事传统

古代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与军事传统日本,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

在古代,它孕育了独特而深厚的武士道精神与军事传统,成为了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士道,即武士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是一种高尚的理念,贯穿着日本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

首先,武士道倡导忠诚和奉献。

在古代日本,武士道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就是忠诚。

武士们视效忠君主为天职,忠心耿耿。

无论是在和平时期还是战争时期,他们都始终把主君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并为保护主君的安全和利益,不惜付出自己的一切。

这种忠诚精神不仅是日本武士道的核心,也是塑造日本民族性格的重要因素。

其次,武士道强调勇气和义勇。

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日本武士道中对勇气的崇拜可谓浓厚。

在战场上,武士们以身作则,勇往直前,挫败敌对势力。

而个人的勇气来自于对正义和义务的理解和信仰。

他们认为,只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为正义而战,才是真正的勇者。

勇敢的战士不仅仅是在武艺上的高强或力大无穷,更是内心深处的行为准则。

此外,武士道在教导个人修身养性方面也有很多要求。

正直、谦虚、纪律、自律、忍耐力、乐观……这些在武士道中被视为重要的品质,要求武士们时刻保持并发扬光大。

武士道追求的是一个综合了道德、礼仪、文化和军事的全面人格修养。

武士们一直被要求在各种环境和处境下表现出纯正的品格和高尚的风度,这也就养成了日本人一贯恪守规矩和尊重传统的习惯。

此外,军事传统在古代日本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日本的军事实力建立在离岛和远离亚洲大陆的地理条件上,并通过不断的战争扩张来强化自身的国力。

武士作为军人的代表,在战争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们不仅是武力的体现,更是指导和组织军事战略的核心。

军事传统对于日本的社会结构、文化乃至道德观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社会的进步,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和军事传统渐渐疏远。

现代社会对于勇士和武士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然而,我们依然可以从历史中汲取一些经验和教训。

武士道所强调的忠诚、勇气、正直和礼仪等品质,依然是我们今天可以追求的优秀的人格。

浅谈中国儒家,佛学,道家思想对日本社会文化的影响

浅谈中国儒家,佛学,道家思想对日本社会文化的影响

浅谈中国儒家,佛学,道家思想对日本社会文化的影响(一)儒家思想对日本社会文化的影响儒家讲究仁义礼智信,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义,勇,仁,礼,诚,名,忠,克”,就是引用借鉴了中国的儒家思想文化;武士道的“为主尽忠,死而后已”,为主君毫无保留舍命献身的精神,则是对传统儒家“士道”的一种反动。

儒家的“士道”讲究君臣之义,有“君臣义合”、“父子天合”的人伦观念,但是日本“武士道”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

儒家的中庸思想、推崇“温、良、恭、俭、让”的处世哲学也对日本造成了广泛的影响。

日本社会文化中“没有绝对的是非”,日本人对一件事情的观点常常是暧昧不清的,不说明到底是对是错,自己究竟站在哪一立场上。

,“温、良、恭、俭、让”劝诫日本人相互之间和睦相处,相濡以沫,即使受到委屈,被人咒骂也不怨恨,不动怒。

日本民族把儒家“和为贵”的思想奉为民族精神的精髓,甚至把自己的民族称为“大和民族”;“和为贵”思想被日本企业界吸取并加以改造,提出“和谐高于一切”的口号,认为人与人之间应保持和谐关系。

日本企业认为管理人员与雇员之间、同事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决不是单纯的利益关系,更重要的是互相扶持、互相帮助。

(二)佛教思想对日本社会文化的影响与儒家思想相反的,佛家思想在被日本人接受之前经历了较为波澜的过程,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渗透演变过程之后,禅宗思想得到了日本民众尤其是武士阶层的崇敬与欢迎。

人们信仰佛教超现实的神秘性, 尤其是传说在禅定修炼中能获得超凡的神异力量, 对以习武为业的日本武士们具有无比的诱惑力。

禅宗了悟生死的超脱态度符合日本武士的尽忠心理及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禅宗也宣扬生死轮回和灵魂不死的佛教教义, 禅宗主张在顿悟中, 参悟生死, 达到无生无死的涅槃境界。

佛教思想中的宿命论深深烙印在了日本人的精神世界里。

从日本的文学作品到影视动漫等,都可以看到宿命论的影子。

宿命论使得日本人对待现实世界的不公平和不满有了一种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宽容和忍耐,“今世的一切是前世注定的,很多不可改变的东西都是命中注定的”,“今生得不到的祈求来世能够得到”,等等这些思想,使得日本人对待生命和生活有了种超然度外的心态。

日本、韩国、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

日本、韩国、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演变(一)日本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主要内容1、儒家思想教育。

公元三世纪左右,儒学传入日本。

由于儒学能满足统治阶级培养其忠诚公民的需要,因而,历代日本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对儒学的倡导和利用,曾经一段时期,日本大学的教学内容和教科书都以儒家经典为主。

2、武士精神教育。

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条途径就是武士教育。

武士教育的一个主要内容是传授武艺,这是武士的职业技能教育;另一个主要内容是灌输武士道精神,这就是武士的思想政治教育。

武士道精神不仅要求武士信佛崇武,更要求武士忠于主君,重恩义轻死生,宁愿为主君和本家族的利益而捐躯。

武士道的目的是把儒学纳入武士道教育体系中,培养武士对上能忠于统治者,对下能统治平民的“素质”,以维护封建制度。

(二)日本近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主要内容从19世纪末叶开始,日本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忠诚意识逐渐演化为“忠诚团”的日本民族精神,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化开明”三大方针的指导下,日本的经济、政治、文化迅速发展,很快摆脱了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挟制。

50年的时间,日本走完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150年左右才走完的路程。

然而,从20世纪上叶起,日本统治者为了彻底摆脱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控制,为了树立天皇制度的绝对权威和对外征战的需要,开始走上了国家主义的道路--进而走上了法西斯主义道路。

此时,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从国家主义教育演变为军国主义教育。

从而给日本人民、亚洲人民及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三)日本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主要内容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其军国主义教育体制也随着日本军国主义的彻底崩溃而土崩瓦解。

因此,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伴随着日本社会的重建、恢复和发展而走向了新的历史。

1、美军占领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美军占领时期,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了很大调整,主要是移植美国的民主主义,而战前的封建主义、国家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则要求铲除。

美国控制下的日本学校,宣传议会政治、国际和平、个人权威的思想和集会、言论、信仰自由等基本人权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武士道精神中儒家思想的元素作者分析了日本武士道精神与儒家思想的关系。

文章阐释了春秋时期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内涵以及儒家精神培育的士大夫精神。

阐述了日本武士道精神对儒家思想的吸收与改造:武士道精神对儒家“礼”思想的汲取;武士道精神对儒家“仁”思想的汲取;武士道精神对儒家“忠”思想的汲取;武士道精神对儒家“名誉”思想的汲取。

标签:儒学;武士道;礼;仁;名儒学开端于春秋战国,为孔子所创立,儒学在春秋战国时代仅仅是诸子百家争鸣中的一个派系,儒教的名称开端于西汉,并且汉武帝根据政治思想社会文化的需要,定儒学为官方正统,奠定儒学正统的地位。

儒学经过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时代,吸采百家众长,来完备自己的内容。

其中礼乐,仁义是孔子的核心思想。

在中国与亚洲国家交往的时候,文化传播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在儒家的经典传入日本之后,在日本很快受到重视,并且对于日本武士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儒家思想中的礼、忠、仁、勇等思想本日本所吸收并加以改造,成为武士道中的重要条目。

儒家经典传入日本后,在日本不啻为一思想界的炸弹,在当时日本由于其本土的系统化的思想还没有产生,而系统化的,理论化的,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是主流的儒家思想传播到日本后,如入无人之境,没有受到日本思想界的排斥,而是加以学习,吸收,改造。

使得改造后的日本儒家思想在日本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当然,日本对于除了儒家之外的诸子百家的思想,也是加以吸收改造。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思想文化。

一、春秋以来儒家思想的发展与士大夫精神诸子百家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发生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间,这一时期产生的思想,对于以后的帝制中国,以及东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再次先探讨在春秋战国期间的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以后历代儒家学者都是在春秋时儒家经典的基础上加以引申,发展。

春秋战国时代的儒家思想对于东亚文化圈可以说是一个根,我们若是想知道某一文化,思想现象,还是得舍末逐本。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的“哲学的突破”时期。

“哲学的突破”观念我们可以上溯到韦伯的论著之中。

但是对于“哲学的突破”之一观点最为清楚的发挥者,则是美国的当代社会学家帕森斯。

中国的“哲学的突破”是对于古代诗、书、礼、乐所谓的“王官之学”而来的。

在没有突破之前,也就是在当时的周王朝的封建统治时期,中国的教育是礼乐政教和一的王官之学,教育的对象也是封建的贵族诸侯、大夫、卿、士。

文化掌握在贵族手中,并且由贵族加以世袭和垄断。

但是随着封建制度对于社会制度约束性的降低,王官之学也随之动摇,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特别是西周结束,东周迁都,一些典籍散落,不再局限在贵族阶层中。

贵族教育中的礼、乐、诗、书也随之下移。

处在贵族阶层最底层的士,士是受到“礼崩乐坏”冲击得比较剧烈的阶层,士的上一层的下移,以及士的下一层民的上升。

使得士的人数激增,而士又是从封建制度的解体下游离出来的。

本身对于封建的制度有很深的了解。

在“礼崩乐坏”的时期,士便承担起在“礼崩乐坏”的基础上重新创制新的社会文化制度的重任。

而儒、道两家,是最先在“礼崩乐坏”的条件下,产生出来的一批士,也就是知识分子。

对于三代的社会文化制度道的崩溃,《庄子·天下》明确的指出了古代道术即官师政教合一的古代王官之学有合而分的历史趋势。

《天下》篇说:天下大乱,圣贤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的一察焉以自好。

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

犹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

虽然,不该不偏,一曲之士也。

……悲夫,百家往而不及,必不合矣。

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天下》篇中的作者指出古代统一的“道”,在战国时代已经完全破裂了,以此才有诸子百家的兴起,他们都各自得到了“道”的一部分,这也是中国“道”的历史一大变化。

[1]儒家面对三代的“道”即诗书礼乐政教合一的王官之学的崩溃—“礼崩乐坏”的局面,儒家则主张,在继承礼乐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创制,进而产生了儒教的一大突破—仁义的产生。

且儒教的创始人孔子的社会身份是“士”,并且在春秋战国时代也是游士的时代,士这一知识阶层,便承担起“道”的传承的责任。

在士这一阶层刚从封建的思想、文化、体制中解放出来的时候,孔子便对于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笃信善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为足与议也。

士而怀居,不足以士矣这些说法都是在强调士的价值取向必须以“道”为最后的一句。

所以中国知识阶层刚刚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候,孔子便已努力给它灌注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要求它的每一个分子—士—都能超越他自己个体和群体的利害得失,而发展对整个社会的深厚关怀。

这是一种近乎宗教信仰的精神。

[2]对于后来的士能否做到这一点还很难说,毕竟,孔子为他们设置了这么一条很高的标准,可以说士是不断激励自己想着这条标准靠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并且,在“礼崩乐坏”这个废墟的基础上,孔子对礼乐重新加注新的活力,同时产生了仁义。

从比较文化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哲学的突破在希腊、以色列、印度的突破和中国有很大的不同,国外的哲学的突破产生了两个世界即世间和超世间,使得在思想和政治上产生了不同理念。

而中国的哲学的突破,不对超世间作彻底的探求,而是把“道”拉向人間,用道来安排指挥人间的社会文化秩序,而道的承担者—士,便从一开始就用道来面对世间的事物,这便使得“道”与“势”产生了矛盾。

也就有了士与帝王的关系—师、友、臣的这几种关系。

从这点可以发挥出忠的观念。

但是臣子对于帝王的忠也是有条件的。

《孟子·离娄下》:“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是知识分子士的第一次群体自觉。

社会越混乱,俞显示出道的重要,知识分子用道救世的觉悟也就越高。

在“道”与“势”相作用影响的情况下,志于道的士俞是以道显,而道是内在的,在士身上显示我们只能通过士的思想感情、行为动作、人生理想才能看出来。

从行为上,则是士对于“名”的重视。

士志于道,道的实现只能凭借着士,但是不是所有的士都能以这个高层的理想目标奋斗的,毕竟士也有着他的社会属性,他也有跳不出社会属性的一方面。

所以,怎样才能实现“道”,怎样才能使”道”显,这边是要求士要修身,即加强思想方面的修养。

“道”不象国外的基督教那样,有教条,有传教士。

中国的道是没有这种凭借的。

所以士只能加强自身的修养,以身显道。

注重名声的意味也在其中。

道现在身,这个士的名声必定要显于世。

发展到汉晋时期,又是知识分子的一个自觉发展时期。

这时候,士对于名的追求更上了一层。

士对于名的追求,本来是两汉时期的选官制度催生出来的结果,名显才能出仕。

但是对于名的追求,同时也显现出士的澄清天下之志。

澄清天下之志,这也是对道的继承,想重新再崩坏的社会文化制度的基础上,继往开来,吐故纳新。

寓开来于既往。

以入世,来实现道。

以上我们讨论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的突破”,以及在“道术将为天下裂”的时间段里,孔子对于三代礼乐的继承,在此基础上赋予礼乐以新的活力。

發挥出“仁义”,他对仁的解释为“克己复礼为仁”,并且提出仁是礼的内在,而礼是仁的外在。

并且对于“道”与“势”的关系也做了说明,从这点上可以发挥出来忠的理念。

以及对于志于道士,对于道在自身身上显示的修身思想。

知道了儒教的发展,我们便可以看到中国的儒家思想对于武士道精神的影响。

二、武士道精神对儒家“礼”思想的汲取在儒家教义中“克己复礼为仁”那么仁,就是安己,安人。

体现着一种人文关怀。

使得礼从外而内双向发展。

武士道之礼不仅仅是风度,更是对他人的情感和关怀的外在表现,武士道的礼给日本以深远影响,以至于日本成为一个注重礼仪的国家,武士尊重礼仪,不只是封建社会阶层秩序的遵从,更是追求礼仪端正。

新渡户稻造认为:“礼的最高形式几乎近似于爱”我们或许可以虔诚地说,礼‘是长久承受,是仁慈; 礼不嫉妒,不自夸,不自负; 礼不自行非礼,不谋己私,不轻易发作,不思恶。

’……礼被颂扬为是特别适合武士生涯的,并且他还被认为抬高得超过它应有的高度,这难免会出现借礼之名而行非礼之实。

孔子曾反复教导。

”虽然武士道之“礼”和儒家想中的“礼”有区别,但也有联系,武士道之“礼”从渊源上看也受了儒家思想的一定影响”。

[3]三、武士道精神对儒家“仁”思想的汲取武士道的“仁”要求武士不能成为黩武主义的武夫,而要具有“宽容、爱心、同情、怜悯的美德”。

武士道主张以仁为本,在日本,“狩野直喜认为作为孔子学说的根本思想的仁,乃是孔子之独创,……狩野直喜分析中日儒学史上种种对仁的解释,……他认为孔子的仁至少有以下四种意义:第一,亲爱或慈爱。

第二,肫恳至诚毫无虚饰。

第三,救济。

第四利他。

仁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孔子的仁具有道德之上最上至极的意义。

”[4]日本武士道精神的仁,对于前文讲到的儒家的仁可谓是加以吸收改造。

四、武士道精神对儒家“忠”思想的汲取在日本古代,武士对主君的“忠”是有条件的,由于主君对武士常常恩赐,又武士和主君之间的关系是世代相袭,因而,在主君和武士之间除了物质利益之外,常有一种“情”的因素在起作用,这种情又被武士看得高于一切,为此可以无条件效忠主君,对主君的忠诚观念凌驾于其他所有伦理之上,将无私献身作为武士的最高义务和最终行为,把原来对主君有条件的忠过渡到无条件的忠,后来,对武士的道德规范进一步发展到为主君献身,一种毫无理性的献身。

[5]中国的士对于君主的忠也是带有一定的条件性,日本正是吸收改造了这点,从有条件的忠发展到无条件的忠。

五、武士道精神对儒家“名誉”思想的汲取武士道的“名誉”意识包含着人格的尊严,它要求武士为了名誉而愿意付出一切,又要具有分清是非保持忍耐和坚忍的品行,武士要保持其荣誉,丧失了名誉的武士不得不进行切腹。

同时名誉也是武士获得一切政治经济利益的一个基点。

同样,在中国,一个知识分子的名声对于他的政治前途是很有关系的,政治前途有了,那么经济利益就会接踵而来。

两汉有察举制,往后历代也有这种察举制的影子,像是制举。

这些都是需要知识分子有一定的名声。

而日本的武士道视名声如此之中,不可以说没有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日本的武士道对于儒家思想的吸收改造,从开始的零零散散,到最后的系统化、完整化的武士道精神思想的形成。

这其中儒家思想可谓是它改造吸收营养的一个母体。

离开了儒家思想的支撑,它是不能完成这种思想的成熟的。

【注释】[1][2]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4][5] 史少博.日本武士道精神对儒家思想的汲取[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