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通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通论

(以袁行霈版为主要参考,辅看人大版)

●总绪论

一、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

1、古人的文学史

(1)史学

●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不但为屈原、贾谊这两位文学家立传,而且笔墨涉及宋

玉、唐勒、景差等屈原之后贾谊之前的辞赋家,已经算是有了文学发展过程的初步描述。

●(东汉)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赞》中,对司马迁《史记》以前史官之文的发展过程有

简单的追述。

●(齐梁)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回顾了南朝宋以前诗歌的发展历程,可以看成

是关于诗歌史的比较详细的论述。

●(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始创《文苑传》,将22位文学上有成就的人的传记合在一

起,按时代先后排列,提供了文学发展的线索。此后,一些正史中的《文苑传》或《文艺传》,大都沿袭《后汉书》的体例。

(2)目录学

●斑固在刘歆《七略》的基础上撰成《汉书·艺文志》,其中的《诗赋略论》对诗和赋的发展

有初步的描述。

●《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大都继承《汉书·艺文志》的传统,

在著录书目的同时考辨源流。(清)幻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可算是这类书中的集大成者。

(3)诗文评

●(梁)刘勰《文心雕龙》中《明诗》以下20篇论及许多文体的形成过程,《时序》等篇也

有关于文学发展的精彩论述。

●(梁)钟嵘的《诗品序》,对文学的发展作了相当详细的论述。此后,在一些诗话、词话,

以及诗纪事、词纪事之类的书中,也有关于诗词发展的论述。

(4)其他

●(东汉)郑玄《诗谱序》,追述诗歌的起源,历数政治的变迁与诗歌的关系,从政治的角

度对诗歌的发展作了较细致的描述。

●(西晋)挚虞的《文章流别论》,从文体流变这个新的角度,论述了文学的发展。

●(唐)白居易的《与元九书》,对《诗》、《骚》以来诗歌发展的历程作了总结。

●(宋)李清照的《词论》,追述了词的发展概况。

●(元)辛文房的《唐才子传》,为398位唐代诗人作传,间有评论,从中可以看出唐诗发

展的因革流变。

●(明)张溥所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的题辞,已经勾勒出汉魏六朝文学发展的脉络。

●(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对明代诗人一千六百余家作了评述。

●清代所修《全唐诗》,为唐代诗人逐一作了简介,从中可以看到唐代诗歌的发展线索。

2、今人的文学史

●林传甲在京师大学堂编写的讲义《中国文学史》为滥觞之作。

●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20年代)

●胡适《白话文学史》上卷(30年代)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30年代)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四五十年代)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中国文学史》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分体文学史)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分体文学史)

※怎样理解文学史?(3、4、5)

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描述文学本身演进的历程。

3、文学本位

就是以作品为主体,以文论和传媒为两翼。

(1)重视文学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价值,即文学自身的特性(文学性)。

(2)围绕文学作品来阐述文学的发展历程。文学史研究有几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文学创作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第二个层面是文学创作的主体即作家,包括作家的生平、思想、心态等。

第三个层面是文学作品,阐释文学作品的演变历程才是文学史的核心内容。

(3)撰写文学史应当关注文学思潮的发展演变,并用文学思潮来解释文学创作和文学的接受。(4)重视传媒对创作的影响及给创作所带来的变化。例如书写的繁难与先秦两汉文学作品之简练;演唱方式与唐宋词的创作;印刷术与宋代作家的学者化;宋元说话艺术与小说创作;宋元戏曲的演出方式与剧本创作。

4、史学思维

(1)注意“史”的脉络,清晰地描述承传流变的过程。

(2)将过去惯用的评价式的语言,换成描述式的语言,使文学史实如现象、倾向、风格、流派、特点等自己呈现,并予以解释说明。

5、文化学视角

(1)应从广阔的文化学的角度考察文学。在学科的交叉点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2)举例:先秦诗歌与原始巫术歌舞;两汉文学与儒术独尊;魏晋南北朝文学与玄学、佛学;唐诗与唐代的音乐和绘画;宋诗与理学和禅学;戏台、戏俑、雕砖、壁画等与金元文学;明代中叶社会经济的变化和文化气氛与晚明文学。

6、文学史的当代性

当代的价值判断、当代的审美趣味、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关注。

7、文学史史料学的基础性地位

二、中国文学的演进

文学演进的外部因素: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地理环境等。

文学演进的内部因素:

1、文体、朝代、地域的不平衡性。

2、俗与雅的互动,主要是俗对雅的影响和推动,以及由俗到雅的转变。例如:

●《诗经》中的“国风”本是民歌,经孔子整理,到汉代被奉为经典并加以解释,就变雅了。

●南朝民歌引起梁陈宫廷文人的兴趣,从一个方促成面了梁陈宫体诗的产生。

●词在唐代本是民间通俗的曲子词,后来逐渐变得雅了起来。

●宋元戏曲在市井的勾栏瓦舍中演唱时,本是适应市民口味的俗文学,后来文人对这种通俗的

文学形式加以提高,遂有了《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这类精致高雅的作品。

3、文体间的渗透与交融,一种文体吸取其他文体的艺术特点以求得新变。例如:

●魏晋以后赋吸取了诗的特点,抒情小赋兴盛起来,这是赋的诗化。(诗抒情,赋体物。)

●在初唐,诗又反过来吸取赋的特点,出现了诗的赋化,如卢照临的《长安古意》等。

●词和诗不但体制不同,早期的词和诗的功能、风格也不相同。可是从苏轼开始,以诗为词,

赋予词以诗的功能,诗和词的界限就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模糊了。

●周邦彦以赋为词,在词所限定篇幅内极尽铺张之能事,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词和赋的疆域。

●辛弃疾以文为词,词和文的距离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

●诗和文的界限本来也是清楚的,宋代以后却模糊了,因为宋人开辟新径以文为诗。

●文言小说与诗词,例如唐传奇中的佳作如《莺莺传》、《李娃传》、《长恨歌传》等,带有浓厚

的诗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