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中西医治疗及护理
中医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综合疗效观察
![中医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综合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f17fac54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24.png)
中医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综合疗效观察
1.疼痛缓解:中医护理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法来调理经络,改善气血循环,从而缓解
胃痛的症状。
在临床实践中,患者接受中医护理后常常能够感到疼痛明显减轻甚至消失。
2.消化功能改善:中医护理通过饮食调理、草药治疗等手段来改善患者的消化功能。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消化不良、胃胀气等症状常常会有所改善。
3.调节情绪:中医护理注重调节患者的情绪状态,通过针灸、按摩等手法来缓解患者
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良好的情绪状态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身体健康。
4.养护胃黏膜:中医护理通过采用一些草药来养护患者的胃黏膜,提高胃黏膜的抗损
伤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胃黏膜常常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
5.综合调理:中医护理注重患者整体的调理,通过采用饮食调理、运动锻炼、心理疏
导等手段来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和自我康复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整体健康
状况能够得到明显改善。
中医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是综合的,包括疼痛缓解、消化功能改善、情绪调节、胃黏膜养护和整体调理等方面。
中医护理通过多种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达到综合疗
效的目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整体健康状况。
中医护理注重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因此
对于每个患者来说,具体的治疗方案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进行中医护理时,医护人员需要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病情表现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慢性胃炎中医护理病案范文
![慢性胃炎中医护理病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221b944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3c.png)
慢性胃炎中医护理病案范文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它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身体不适和生活质量下降。
中医护理在慢性胃炎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一个关于慢性胃炎中医护理病案的范文,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医护理方法的应用。
患者基本信息:姓名:李某性别:女年龄:45岁首次就诊时间:2021年1月1日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主诉:李某患有慢性胃炎已有数年,以反酸、腹胀、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为主要体征。
近期症状加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病史:李某曾患有胃溃疡并接受西医治疗,病情稳定,但常有消化不良的问题。
家族无相关胃病史。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患者神志清楚,体力一般,营养状况一般。
腹部检查:轻度腹胀,无压痛或包块。
辅助检查:胃镜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见胃黏膜轻度充血、水肿,无溃疡和息肉等病变。
中医病证分析:李某属于“脾虚湿阻”证型,表现为“腹胀、反酸、恶心、食欲不振”。
脾主运化,脾虚则运化失司,湿气内停导致症状加重。
中医治疗方案:1. 中药治疗:核心处方:理中汤组成:人参、党参、茯苓、炮姜、白术、半夏、砂仁、焦谷芽。
功能:健脾益气、行气和中、温中除湿。
用法用量: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连续服用一个月。
2. 饮食调理:李某忌食辛辣、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姜、大蒜、煎炸食品等。
可以适量摄入易消化、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米粥、豆腐、瘦肉等。
同时,饮食应规律,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饥饱。
3. 心理护理:针对李某的症状和情绪波动,应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
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倾听,帮助她调节情绪,释放压力,减轻不良的心理影响。
4. 生活习惯调整:李某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期久坐,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随访情况:2021年2月1日,李某复查,症状明显减轻,食欲明显增加,体重增加2公斤。
继续按照中医治疗方案继续治疗,并加强调理措施。
总结:通过中医护理措施的综合应用,李某的慢性胃炎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
慢性胃炎的诊断及中西医治疗良方
![慢性胃炎的诊断及中西医治疗良方](https://img.taocdn.com/s3/m/462519c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8b.png)
慢性胃炎的诊断及中西医治疗良方【概述】慢性胃炎是胃粘膜上皮遭到各种致病因子的经常反复侵袭,发生持续性慢性病变,由于粘膜再生改造,最后导致固有的腺体萎缩,甚至消失。
并可伴有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或非典型增生的癌前组织学病变。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其发病率居各种胃病之首,并随年龄增加而发病率增高。
目前对于本病的命名和分类尚不统一,有分为慢性浅表性、慢性萎缩性和慢性肥厚性三种者,有分为漫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慢性肥厚性胃炎四种者,有根据病变好发部位和血清中壁细胞抗体存在与否将萎缩胃炎分为A型(胃体胃炎)和B型(胃窦胃炎)者。
现在通常所说的慢性胃炎,一般是指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前者约占慢性胃炎的51.7~85.45%,后者约点慢性胃炎的10.07~32%。
在同一病例中,两者可同时存在,故又有慢性浅表-萎缩和慢性萎缩-浅表性胃炎之称。
本病缺少特异性临床症状,患者经常以胃脘胀闷、胃痛、暖气、食欲不振、吞酸嘈杂的症状来诊。
按照证候学属于中医的“胃脘痛”、“痞满”、“吞酸”、“嘈杂”“纳呆”等病证。
【病因病理】一、西医病因病理慢性胃炎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但根据实验研究与临床实践推测,其发病与中枢神经功能失调,各种有害因素的刺激和感染有关。
(一)精神因素 慢性胃炎的发生原因与精神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过度的精神刺激、忧郁、劳累以及其他精神因素的反复作用下,由于强烈的病理性冲动不断传人大脑皮层,造成皮层神经细胞的过度紧张,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之间的平衡失调,结果皮层机能弱化,甚至衰竭。
此外,皮层下中枢失去来自皮层的抑制,其兴奋性过度升高首先在视丘下部产生了优势兴奋灶。
神经细胞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因而引起植物神经的机能失调,导致胃出现各种病理改变,如胃壁血管产生痉挛性收缩,形成缺血区,使胃粘膜营养不良,胃腺分泌异常等。
长期的失调可产生器质性病变,成为慢性胃炎。
在临床上,经常可发现情绪与食欲有密切关系,即为此理。
中医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综合疗效观察
![中医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综合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a84f4689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25.png)
中医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综合疗效观察中医护理的特点之一是个体化治疗。
慢性胃炎是一个复杂的疾病,其发展和症状因人而异。
中医护理注重针对个体的治疗,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体质和环境因素等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慢性胃炎患者来说,中医护理可能会根据患者的体质来选择适合的草药治疗方案,以及针灸、推拿等治疗方式。
通过个体化治疗,中医护理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不同的治疗需求,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护理注重治疗原因而非症状。
慢性胃炎的症状多种多样,如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等。
中医护理强调调理全身气血阴阳平衡,从而恢复胃部功能。
中医护理注重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因,通过调整机体内环境,增强机体自身的抵抗力和修复能力,从而达到根治疾病的目的。
与西医治疗相比,中医护理更加注重病因学、病机学的研究和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护理强调养生与治疗的结合。
慢性胃炎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
中医护理注重养生,通过合理的饮食、作息、心态调节等方式,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从而减少慢性胃炎的复发和进展。
中医护理将治疗和养生相结合,使患者的身体得到全面的调理和修复。
在中医护理的综合疗效观察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医护理在慢性胃炎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通过中医护理,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部不适感得到了缓解,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的体质也得到了改善,免疫力增强,减少复发;中医护理在调整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方面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得到了缓解。
以上综合疗效观察表明,中医护理在慢性胃炎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独特的价值。
中医护理对慢性胃炎的综合疗效观察表明,中医护理在慢性胃炎治疗中具有个体化治疗、治疗原因而非症状、养生与治疗的结合等优势。
中医护理通过调整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环境等方面,达到促进机体自愈和调理的目的。
中医护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治疗周期长、疗效缓慢等。
在慢性胃炎治疗中,我们应综合考虑中医护理与西医治疗的优势,通过协同治疗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慢性胃炎护理要点
![慢性胃炎护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eceeb10d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99.png)
慢性胃炎护理要点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两种类型。
针对慢性胃炎,我们需要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进行治疗和日常管理。
下面是慢性胃炎护理的要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饮食调理:1. 饮食要规律:定时定量进食,避免过饱和暴饮暴食。
每天3餐,定时吃饭,可以促进胃液分泌和消化功能。
2. 忌嘴辣食物:辛辣食物刺激胃黏膜,容易引发炎症。
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3. 少食高脂食物:油腻食物容易诱发胃酸过多,刺激胃黏膜。
适量减少摄入油脂,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4. 忌烟酒刺激:烟草和酒精对胃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容易加重胃炎症状。
要戒烟限酒,尽量远离二手烟。
5. 多食纤维食物:富含纤维的食物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排便次数,有利于胃炎的康复。
建议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等食物。
6. 避免饮食过敏:清楚了解自身的过敏食物,尽量避免食用,以免加重炎症反应。
二、生活习惯调整:1. 保持情绪稳定:情绪波动易导致胃酸分泌增加,加重症状。
要保持心情愉快,尽量减少压力。
2. 合理安排作息:保证规律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定时作息有利于胃部的消化和修复。
3. 避免过度劳累:过度劳累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使胃炎反复发作。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4. 避免使用NSAIDs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有明显的胃黏膜损伤作用,要避免滥用。
5. 温水泡脚:每天晚上用温水泡脚20分钟,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改善胃部血液供应。
三、药物治疗:1. 根据医生指导使用抗酸药物:如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等,可以减少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
2. 应用胃粘膜保护剂:胃黏膜保护剂如枸橼酸铋钾、三维硅胶等,可以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胃黏膜受损。
3. 调整胃肠功能药物:如胃动力药、胃肠黏膜保护剂等,可以改善胃肠功能,缓解症状。
四、遵循医嘱:1. 定期复诊:慢性胃炎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定期复诊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中西医结合疗法如何治疗慢性胃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如何治疗慢性胃炎](https://img.taocdn.com/s3/m/d8e9341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2.png)
中西医结合疗法如何治疗慢性胃炎大家都知道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就是胃,能够对进入人体内的食物进行有效的分解,使得在分解过程中身体所需的营养都能得到相应的补充,为人体生命能力的维持提供条件基础。
不过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消化功能正在承受着各种类型的胃部疾病的侵袭,对于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与隐患,慢性胃炎就是其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胃病,如果患上慢性胃炎,那么会有怎样的症状表现,又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治疗方法呢?“十人九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中的“胃”主要指的就是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西医病名,中医中这种病属于“胃脘痛”范畴,在就诊过程中所表现的主要症状多数都是胃痛、胃胀、恶心等。
中医笼统的概括了胃脘痛的诊断,将西医中的许多相关疾病都归于其中,比如胃癌、功能性胃病以及消化性胃溃疡等。
在对慢性胃炎进行治疗时,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疗效会更加明显,今天就一起来探讨如何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有效的治疗慢性胃炎。
一、中西医结合辨病诊断如果患者出现胃部疾病,那么就需要根据实际的症状表现,判断是不是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痛,将胃癌、食管裂孔疝、功能性胃病、胃扭转以及消化性溃疡等诱发的胃脘痛都排除掉。
西医中对慢性胃炎发病原因的研究表明,患者出现慢性胃炎多数情况下都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导致的胃粘膜慢性炎症,这种全胃炎通常情况下都是以胃窦为主的,而淋巴细胞与浆细胞浸润则是胃黏膜层的主要表现。
有些胃炎患者在后期中非常容易导致胃黏膜固有线体出现萎缩症状与肠化生。
西医中通常都会采用内镜检查以及胃黏膜活检组织学检查对慢性胃炎进行检查和确诊。
二、慢性胃炎的主要发病原因要想有效的治疗慢性胃炎,就需要对慢性胃炎的发病原因有着全面的了解,这样才方便对症下药,使得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在进行慢性胃炎治疗时,首先就需要将发病原因找出来,然后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进行高效的治疗,这样不仅治疗效果明显,而且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能显著提高。
慢性胃炎护理措施
![慢性胃炎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639c627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7.png)
慢性胃炎护理措施引言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主要特征是胃黏膜的慢性炎症。
慢性胃炎患者常常出现胃部疼痛、消化不良、胃酸倒流等症状,对生活和健康造成一定的困扰。
针对慢性胃炎患者的特殊情况,采取一些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轻症状,促进胃部的康复养护。
护理措施1. 健康饮食习惯饮食是维持胃部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
慢性胃炎患者应注意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尤其是烧烤食品、辣椒等。
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饭、面条、面包等,增加对胃黏膜的保护。
另外,要保持饮食的规律性,定时进餐,避免过度饱食或过度饥饿,避免吃太多的零食和碳酸饮料。
2. 控制情绪,避免精神压力情绪波动、精神紧张是引起慢性胃炎症状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
慢性胃炎患者应尽量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和压力,采取一些放松身心的方法,如听音乐、瑜伽、冥想等。
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改善胃部健康至关重要。
3. 合理规划生活作息规律的生活作息对胃部健康非常重要。
慢性胃炎患者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睡眠不足。
合理安排工作和学习时间,避免熬夜和夜间久坐,减少对胃部的压力。
4. 远离刺激性物质和环境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对刺激非常敏感,应尽量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和环境。
例如,抽烟、喝酒、饮浓茶、咖啡等都会刺激胃部,导致胃酸分泌增加,加重炎症。
此外,空气污染、灰尘、异味等也可能对胃部产生负面影响,应尽量避免接触这些刺激性物质和环境。
5. 注意药物使用慢性胃炎患者在用药方面要特别谨慎。
某些药物可能对胃部产生刺激,并加重胃炎症状。
因此,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不必要的自行用药。
如果必须用药,应选择对胃黏膜刺激较小的药物,并遵守正确的用药方法和剂量。
6. 增加运动量适量的运动对于慢性胃炎患者有益。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提高消化能力,有助于胃部康复。
可以选择一些轻度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适量的运动。
结论慢性胃炎是一种需要长期护理的胃部疾病。
慢性胃炎如何治疗
![慢性胃炎如何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f37b2fdf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3a.png)
慢性胃炎如何治疗慢性胃炎是临床中常见胃部疾病之一,患上这一疾病后,患者会有胃部消化不良、胃痛、胃胀等不适感。
随着近些年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人们经济收入增加的同时,对健康饮食重视程度也有明显不同。
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讲,多数都很重视健康饮食,并且拥有良好饮食习惯。
但是对于部分年轻人,每天因为工作应酬或者是为养成健康饮食习惯等,引发慢性胃炎。
胃部是人体重要器官,当出现问题后,及时到相关医院接受治疗,实际上并不会对身体健康与生活等产生影响,但如果一直不进行治疗,很可能会引发其他疾病。
而慢性胃炎作为对身体健康影响可大可小的一项疾病,积极了解治疗方式,进行预防等很有必要,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慢性胃炎常见治疗方式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一、慢性胃炎基本介绍慢性胃炎是近些年临床研究中发现发病率比较高的一项疾病。
主要指由于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性病变,病理上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要特点,部分患者在后期可出现胃黏膜固有层腺体萎缩、化生,继而出现上皮内瘤变,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
临床研究发现,引发慢性胃炎疾病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患上幽门螺杆菌(Hp)感染、自身免疫力低下、十二指肠-胃反流等因素长期存在、精神压力大等,都会成为引发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
同时,饮食习惯也是引发慢性胃炎诱因之一。
比如,生活中有长期饮浓茶、饮酒、吸烟、喝咖啡、进餐不规律、进食过快、暴饮暴食、刺激性饮食、口味偏咸等,长期大量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都可能引发慢性胃炎,再比如经常食用过热、过冷或过于粗糙的食物,可导致胃黏膜的反复损伤,进而引发慢性胃炎。
二、慢性胃炎常见治疗方式(一)借助调节饮食治疗慢性胃炎患者在患慢性胃炎之后,消化功能不是很好。
所以患者要日常生活中,要格外注意饮食,务必要以清淡为主,多吃有助于保护胃黏膜的、容易消化的食物。
首先,日常饮食中,可以多吃一些软的、好吸收的食物。
比如,主食可以多吃一些米、面等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米饭、挂面、馒头、发面饼。
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
![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269da3e1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ef.png)
食时间。 - 定时进行适量的运动,增强身
体免疫力。
护理措施
心理关怀: - 提供患者情绪支持和理解。 - 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减轻焦虑和
压力。
护理措施
定期复诊: - 慢性胃炎患者需要定期前
往医院复诊,确保病情控制和 调整治疗方案。
慢性胃炎患者 的护理
目录 胃炎的定义与病因 慢性胃炎的特点 护理措施 总结
胃炎的定义与 病因
胃炎的定义与病因
胃炎是指胃黏膜的炎症性病变。 胃炎的病因包括细菌感染、药物使 用、饮食习惯等。
慢性胃炎的特 点
慢性胃炎的特点
慢性胃炎是指持续时间较长的胃黏膜炎 症。 慢性胃炎的特点包括胃黏膜萎缩、胃酸 分泌减少等。
总结
总结
慢性胃炎的护理包括饮食调理、药物治 疗、生活习惯调整、心理关怀和定期复 诊。
在护理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特点和情 况进行个性化的护理措施。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饮食调理: -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
食物、咖啡、浓茶等。 -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纤维
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谷 物等。
- 少食多餐,避免过饱。
护理措施
药物治疗: - 根据医生的建议服用抗酸药物,如
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 - 配合服用抗菌药物,如抗幽门螺杆
菌药物。
护理措施
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要点及观察方法
![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要点及观察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532165b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7f.png)
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要点及观察方法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慢性炎症,常见症状包括胃痛、胃酸倒流、消化不良等。
对于慢性胃炎患者,科学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要点及观察方法,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身情况,预防并控制疾病的发展。
一、饮食护理慢性胃炎患者的饮食护理是关键的一环,下面是一些建议:1. 禁食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品、油炸食品、酸性水果等,尽量避免食用,以减少胃黏膜的刺激。
2. 小餐少食:每次用餐应控制在适量,不过度饱胀,减轻胃的负担。
3. 温热软食为主: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米饭、面条、蒸蔬菜等,避免过于凉或过于热的食物。
4. 细嚼慢咽:充分咀嚼食物,细水慢饮,减少胃的负担,有助于消化。
二、生活护理除了饮食外,慢性胃炎患者的生活习惯也需要注意:1. 定时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晚上过晚入睡,确保充足的休息。
2. 避免酗酒和吸烟:酒精和尼古丁会刺激胃黏膜,加重炎症,应避免或停止饮酒和吸烟。
3. 控制情绪:情绪波动会对胃的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
4. 注意卫生:避免食用过期食品,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胃肠道感染。
三、药物治疗慢性胃炎患者在药物治疗上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药物。
常见的药物治疗包括抗酸药、胃粘膜保护剂、抗生素等。
同时,还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咨询医生。
四、观察方法观察慢性胃炎患者的病情变化是重要的护理工作,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观察方法:1. 注意症状变化: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胃酸倒流、胃痛、恶心等症状的变化,及时记录并向医生报告。
2. 观察饮食情况:注意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包括进食量、饮食习惯等。
3. 监测体重:经常记录患者的体重变化情况,以及是否有突然体重减轻的情况发生。
4. 观察血常规指标:定期检查患者的血常规指标,如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等,以了解炎症程度和贫血情况。
综上所述,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要点包括饮食护理、生活护理、药物治疗以及观察方法。
中医治疗胃炎的护理方案
![中医治疗胃炎的护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44f46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3b.png)
中医治疗胃炎的护理方案一、方案概述此护理方案旨在为中医治疗胃炎的患者提供全面、细致的护理指导,以促进病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本方案结合了中医理论及临床实践,涵盖了饮食、情志、起居、运动等多个方面。
二、饮食护理1. 原则:饮食应以温和、易消化为主,避免辛辣、油腻、生冷食物。
2. 建议:- 常食用性温、性平的食物,如小米、南瓜、红薯、山药等。
- 适量食用具有健脾养胃作用的食物,如红枣、桂圆、莲子等。
- 避免烟酒及刺激性饮料,如咖啡、酒精等。
三、情志护理1. 目的:保持患者心情舒畅,以利于病情恢复。
2. 方法:-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兴趣爱好,如书法、绘画、听音乐等。
- 引导患者进行心理调适,如静坐、冥想、深呼吸等。
- 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心态平和。
四、起居护理1. 原则: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有利于身体恢复。
2. 建议:- 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每晚7-8小时。
- 避免熬夜、劳累,保持充足的休息。
-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五、运动护理1. 原则: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以增强体质,促进病情恢复。
2. 建议:- 进行散步、太极、瑜伽等运动。
- 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游泳等。
- 运动后注意保暖,避免出汗后受凉。
六、病情观察1. 症状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胃痛、胃胀、食欲不振等症状的变化。
2. 体征观察:定期测量体温、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 药物反应:观察患者对中医治疗药物的反应,如是否有不良反应或副作用。
七、护理评价1. 症状改善:观察患者胃痛、胃胀、食欲不振等症状是否得到缓解。
2. 生活质量提高: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否有改善,如睡眠、饮食、精神状态等。
3. 病情稳定:评估患者的病情是否稳定,是否有复发的迹象。
以上为中医治疗胃炎的护理方案,希望能为患者的康复提供帮助。
请注意,具体情况请遵医嘱,结合临床实际进行调整。
慢性胃肠炎怎样治疗?几种超有效中西医治疗法!
![慢性胃肠炎怎样治疗?几种超有效中西医治疗法!](https://img.taocdn.com/s3/m/49616529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12.png)
慢性胃肠炎怎样治疗 ?几种超有效中西医治疗法 !一、前言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慢性胃肠炎在临床年治疗上,一般需要有漫长的治疗周期。
当前临床在慢性胃肠炎患者的治疗上,主要采取的是西医治疗方案。
但事实上,在为慢性胃肠炎患者提供临床治疗上,除了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案外,中医治疗也是不错的方式。
在慢性胃肠炎患者的林查滚治疗上,若是过多使用消炎药会导致患者肠道活菌平衡被破坏,从而导致患者有更低的抵抗力。
所以在慢性胃肠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上,采取中西医治疗法进行患者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
二、中西医结合养生治疗在慢性胃肠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上,进行疾病治疗的重要前提是要求患者保持好的心情。
好的心情不仅有助于患者对疾病保持乐观态度,也可以让患者坚定对疾病治疗的自信,有更高临床治疗依从度。
在患者的临床治疗上,只有让患者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疾病,并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才能够让患者在面对慢性胃肠炎治疗上,不恐惧、不畏惧,有较好的疾病治疗积极性。
患者在接受临床慢性胃肠炎治疗上,要观察自己是否存在乳糖不耐受情况。
比如有些患者一旦喝牛奶就会出现腹泻,但是停止摄入牛奶,腹泻情况也会随之停止。
部分患者对食物过敏,在临床症状表现上主要是胃肠反应,为此这种情况下也可能在临床上被误诊为胃肠验证。
在患者临床检查上,若是发现患者存在消化酶不足的情况,那么在治疗上,可以要求患者进行酶片或是其他药物的服用,从而促使人体在药物的作用下分泌出更多的消化酶。
1.做好临床检查在患者临床的检查上,要做好胃肠器官的检查工作。
一般来说,必要的检查主要是彩超、胃镜以及尿液、血常规和血糖、血清的检查。
结合患者的病情表现确定是否需要为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
通过上述检查,能够基本就患者是否有严重的病症进行评估。
在为患者提供临床检查的过程中,还要评估患者是否有其他炎症存在,诸如咽喉炎、鼻炎等。
若是经过检查发现患者存在其他炎症,则要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临床治疗,确保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能够消除炎症。
慢性胃炎病人治疗要点及护理措施【最新】
![慢性胃炎病人治疗要点及护理措施【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4029c99d7cd184254b3535d4.png)
慢性胃炎病人治疗要点及护理措施【最新】治疗要点①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常用一种铋剂或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加两种抗生素组成的三联疗法,疗程1~2周。
治疗失败者,可用铋剂、质子泵抑制剂加两种抗生素组成的四联疗法。
②对症治疗:反酸、腹痛为主要表现者,可给予粘膜保护剂,抑酸剂或小剂量质子泵抑制剂;粘膜萎缩、伴明显肠化和轻、中度异型增生病例,以粘膜保护剂为主,同时给予抗氧化维生素及锌、硒等微量元素;腹胀可给予胃动力药;胆汁反流明显者,可用胃动力药及中和胆汁的粘膜保护剂;伴恶性贫血者,可给予维生素B12和叶酸治疗;伴重度异型增生者,宜采用预防性手术治疗。
护理措施①休息,根据病情轻重安排休息,同时观察腹痛部位、性质、呕吐物与大便的色与量。
②心理护理,安慰和帮助病人,消除忧虑、恐惧心理。
③饮食护理,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为基本饮食原则,注意饮食卫生,纠正不良卫生习惯,宜少量多餐,定时定量、细嚼慢咽、忌暴饮暴食及餐后从事重体力劳动,避免刺激性食物,少吃或不吃烟熏、腌制食物,减少食盐摄入量,多吃蔬菜、水果;胃酸缺乏病人最好食用完全煮熟的食物,并多进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如肉汤、鸡汤等;胃酸偏高者避免进酸性、脂肪多的食物。
④腹痛护理,注意腹部保暖,避免腹部受凉,腹痛较重者,遵医嘱给予解痉、抑酸药物。
⑤遵医嘱正确使用胃动力药,纠正贫血药,抗胆碱药,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1%稀盐酸,抗幽门螺杆菌等药物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健康教育①教会病人心理自我调整的方法,提高心理适应能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②帮助病人认识本病的原因及指导其避免病情加重因素。
③告之病人按医嘱正确用药,坚持治疗,并向病人介绍有关治疗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其防范措施。
④对胃粘膜萎缩严重,尤其伴肠腺化生及重度异型增生者,应告之病人定期到医院作胃镜及胃粘膜活检,以便早期发现癌变,及时手术治疗。
慢性胃炎的中医治疗
![慢性胃炎的中医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81ab3bd8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8e.png)
慢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
属中医'胃脘痛','胃痞'范畴,本病多因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或因饮食所伤,胃失和降,或脾胃虚弱,纳运失常而发病,或因久病血液运行不畅,络脉不通而发病。
一、一般治疗1、精神心理治疗:帮助患者调整精神情绪,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2、饮食治疗:选择易消化、无刺激的食物,避免吸烟、酗酒、咖啡、浓茶,进食细嚼慢咽。
二、中医辩证治疗(1)肝胃不和: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代表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10g、白芍20g、枳壳10g、川芎6g、香附10g、陈皮10g、佛手10g、苏梗10g、延胡索10g、甘草6g。
中成药:气滞胃痛颗粒,一次6g,一日3次。
(2)脾胃虚弱:温中健脾,益气和胃。
代表方剂:香沙六君子汤和黄芪建中汤加减党参20g、茯苓10g、炒白术10g、陈皮6g、广木香6g、砂仁3g、黄芪20g、桂枝10g、白芍30g、生姜6g、炙甘草10g。
中成药:香砂六君子丸3g,3次/日。
(3)脾胃湿热:清热化湿,和胃醒脾。
代表方剂:黄连温胆汤加减。
黄连6g、黄芩10g、白寇仁6g、蒲公英30g、生苡仁30、法半夏12g、茯苓10g、厚朴12g、、陈皮12g 、枳实10g、竹茹6g、栀子10g、苍术10g、甘草6g。
中成药:摩罗丹 9g 3次/日。
(4)胃阴不足:养阴益胃,和络止痛。
代表方剂:一贯煎和芍药甘草汤加减。
北沙参12g,太子参15g、麦冬15g、生地10g、栀子10g、当归10g、金铃子10g、白芍20g、甘草6g、鸡内金10g 、玉竹15g、蛇舌草15g、半枝莲15g。
中成药:养胃冲剂5克,3次/日(5克/袋) (5)胃络瘀阻: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代表方剂:失笑散和丹参饮加减。
五灵脂10g、檀香10g(后下)、丹参20g、砂仁6g、三七粉5g(冲服)、延胡索12g、蒲黄6g、郁金10g、枳壳10g、炒莪术10g。
胃炎中医护理课件
![胃炎中医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bb128ae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55.png)
谢谢
胃炎中医护理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胃炎概述
02. 中医护理方法
03. 胃炎饮食调理
04. 胃炎预防措施
1 胃炎概述
胃炎定义
01
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 病,主要表现为胃黏膜的炎症
02
胃炎可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 胃炎
03
急性胃炎通常由感染、药物、 食物等因素引起
04
慢性胃炎通常由长期饮食不规 律、精神压力过大等因素引起
饮食改善:食欲增 加,消化功能恢复
睡眠改善:睡眠质 量提高,精神状况 好转
体质改善:体质增 强,免疫力提高, 不易感冒
1
2
3
4
3 胃炎饮食调理
饮食原则
01
清淡饮食:避免辛辣、油腻、 刺激性食物
02
易消化食物:选择易消化、 营养丰富的食物
03
少食多餐:每餐不宜过饱, 增加进餐次数
04
营养均衡:保证蛋白质、维生 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摄入
健康生活方式
饮食清淡:避免辛辣、 油腻、刺激性食物
保持良好的作息:早 睡早起,避免熬夜
饮食规律:定时定量, 避免暴饮暴食
戒烟限酒:减少烟酒 对胃黏膜的刺激
定期检查和治疗
定期进行胃镜 检查,及时发
现胃炎病变
及时治疗胃炎, 避免病情恶化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避免 不良生活习惯 导致胃炎复发
保持良好的饮 食习惯,避免 不良饮食习惯 导致胃炎复发
胃炎分类
急性胃炎:
1 发病急,病 程短,症状 明显
慢性胃炎:
2 发病慢,病 程长,症状 不明显
浅表性胃炎:
3 胃黏膜表层 炎症
萎缩性胃炎:
慢性胃炎症状有哪些,如何治疗与护理效果
![慢性胃炎症状有哪些,如何治疗与护理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fe0778dc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1c.png)
慢性胃炎症状有哪些,如何治疗与护理效果慢性胃炎是一种胃黏膜慢性炎症疾病,由多种病因引起,主要病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患者腹痛、腹胀等症状表现,影响生活与工作。
如果未能及时确诊并给予规范治疗,随着病情发展可进一步加重症状,并有癌变风险。
因此,慢性胃炎患者需要知道疾病主要症状有哪些,并对治疗方案、护理措施等有所了解与掌握,以此可及时发现慢性胃炎,并及时就医,规范治疗,减轻病情,改善生活质量。
一、慢性胃炎病因慢性胃炎是多种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基本病因包括生物因素、免疫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等。
其中生物学因素以幽门螺杆菌感染最为常见,是慢性胃炎诱发病因中首位。
患者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引起慢性炎症、胃粘膜损伤。
免疫因素可导致患者在自身免疫异常的基础上发生胃萎缩。
生理因素包括长期饮用咖啡、浓茶、白酒,进食过热、过冷、过粗的食物,会对胃粘膜造成反复、持续损伤。
化学因素是指长期使用阿司匹林、消炎痛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使得粘膜屏障被破坏。
不良饮食习惯,例如进食过快、暴饮暴食,长期抽烟、精神压力大等均为慢性胃炎的诱因。
二、慢性胃炎症状由于慢性胃炎是一种发生在胃黏膜上的慢性炎症反应,因此缺乏特异性症状,症状的表现与病情轻重、胃黏膜炎症反应程度可能不一致。
慢性胃炎的典型症状包括上腹隐痛、饱胀、食欲减退、反酸、恶心、烧灼感等。
萎缩性胃炎有贫血、腹泻、消瘦等伴随症状。
慢性胃炎有一些伴随症状,例如慢性胃炎合并糜烂患者,可出现呕血、黑便。
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可能出现恶性贫血,出现厌食、体重减轻、周围神经病变等。
部分患者可出现焦虑、抑郁,严重程度不同,心理应激反应突出。
三、慢性胃炎的治疗方法慢性胃炎需要及时确诊并接受规范治疗,以此减轻疾病症状,避免病情发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慢性胃炎的治疗包括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病因进行确定,然后给予针对性治疗,消除病因。
第二个阶段是通过药物治疗进行症状控制与缓解。
第三个阶段是对患者进行饮食管理。
慢性胃炎患者护理要点
![慢性胃炎患者护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cf609a9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c7.png)
慢性胃炎患者护理要点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需要对慢性胃炎的护理要点进行深入了解和探讨。
下面将介绍慢性胃炎患者护理的关键要点。
一、饮食护理饮食是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饮食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促进胃部的愈合和恢复。
1. 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辣椒、花椒等辛辣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加重炎症。
患者应尽量避免这类食物的摄入。
2. 少量多餐:慢性胃炎患者应该改变传统的三餐模式,改为少量多餐,避免大量食物集中在胃内,减少胃部的负担。
3. 饮食要细嚼慢咽:慢性胃炎患者在进食时要注意细嚼慢咽,避免吞咽过快,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
4. 调整饮食结构:合理搭配膳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慢性胃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1. 定时进食:慢性胃炎患者要养成良好的定时进食的习惯,避免长时间的空腹和暴饮暴食。
2. 合理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的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3. 避免精神刺激:慢性胃炎患者要避免精神压力和情绪波动,保持心情平稳。
4. 戒烟限酒:烟酒对胃部有明显的刺激作用,患者应该戒烟限酒,减少胃黏膜的刺激。
三、药物治疗及定期复查慢性胃炎的治疗过程中,药物的正确使用以及定期复查是非常关键的。
1. 定期服药:患者应按时按量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并严格遵守医嘱。
2. 配合医生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就诊,配合医生进行胃部镜检和相关的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遵循医嘱: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不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四、注意个人卫生和锻炼良好的个人卫生和适当的锻炼可以帮助慢性胃炎患者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1. 保持身体清洁:定期洗手,保持口腔卫生,避免感染。
2. 避免环境污染:尽量避免接触有害气体或物质,减少对胃部的刺激。
3. 适度运动:适当参加一些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和新陈代谢。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护理方案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护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2b6774b52acfc788ebc964.png)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肝胃气滞证:胃脘胀满或胀痛,胁肋胀痛,症状因情绪因素诱发或加重,嗳气频作,胸闷不舒。
舌苔薄白,脉弦。
(二)肝胃郁热证:胃脘饥嘈不适或灼痛,心烦易怒,嘈杂反酸,口干口苦,大便干燥。
舌质红苔黄,脉弦或弦数。
(三)脾胃湿热证:脘腹痞满,食少纳呆,口干口苦,身重困倦,小便短黄,恶心欲呕。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或数。
(四)脾胃气虚证:胃脘胀满或胃痛隐隐,餐后明显,饮食不慎后易加重或发作,纳呆,疲倦乏力,少气懒言,四肢不温,大便溏薄。
舌淡或有齿印,苔薄白,脉沉弱。
(五)脾胃虚寒证: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
舌淡苔白,脉虚弱。
(六)胃阴不足证:胃脘灼热疼痛,胃中嘈杂,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舌燥,大便干结。
舌红少津或有裂纹,苔少或无,脉细或数。
(七)胃络瘀阻证:胃脘痞满或痛有定处,胃痛拒按,黑便,面黄暗滞。
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临床上各症状要与证候相结合。
(一)胃脘疼痛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
出现疼痛加剧,伴呕吐、寒热,或出现厥脱先兆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师,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2.急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给予精神安慰;伴有呕吐或便血时立即报告医师,指导患者暂禁饮食,避免活动及精神紧张。
3.根据证型,指导患者进行饮食调护,忌食辛辣、肥甘、煎炸之品,戒烟酒。
4.调摄精神,指导患者采用有效的情志转移方法,如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等。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穴:中脘、胃俞、足三里、梁丘等。
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穴:中脘、天枢、气海等。
7.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脾、胃、交感、神门、肝胆、内分泌等穴位。
8.遵医嘱艾灸,取穴: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等。
9.遵医嘱药熨,脾胃虚寒者可用中药热奄包热熨胃脘部。
10.遵医嘱拔火罐,取穴:背腧穴。
慢性胃炎病人的护理(护士职业资格)
![慢性胃炎病人的护理(护士职业资格)](https://img.taocdn.com/s3/m/b358f118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24.png)
慢性胃炎病人的护理慢性胃炎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是胃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在胃疾病中为首位。
慢性浅表性胃炎炎性细胞浸润仅在表层,腺体没被损害慢性萎缩性胃炎累及到腺体,胃黏膜变薄不典型增生分为轻、中、重度,到达中度以上被认为癌前病变(一)病因A型胃炎B型胃炎病因自身免疫性疾病壁细胞抗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刺激食物;药物;酗酒部位胃体、胃底胃窦贫血恶性贫血无胃酸明显减少正常(二)临床表现多数为上腹部隐痛或不适、反酸、上腹部饱胀、嗳气、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等。
少数病人有呕血与黑便。
自身免疫性胃炎病人可有舌炎及贫血。
(三)辅助检查胃镜检查是最可靠的确诊方法(四)治疗原则抗幽门螺杆菌治疗2种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1种PPI奥美拉唑(应在硫糖铝服前0.5h或服后1h给予)1种铋剂枸橼酸铋钾保护胃黏膜硫糖铝餐前1h与睡前服用效果最好促进胃动力多潘立酮应在饭前服用生活习惯戒烟酒恶性贫血者注射维生素B12(五)护理问题1.疼痛与胃黏膜炎症有关2.营养不良: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消化吸收障碍有关3.活动无耐力与胃炎所致贫血有关4.焦虑与疼痛症状反复出现,病情迁延不愈有关(六)护理措施休息急性发作期:卧床休息;恢复期:规律生活,避免劳累饮食护理急性期无渣、半流质的温热饮食如少量出血:牛奶、米汤——以中和胃酸,利于黏膜恢复。
剧烈呕吐、呕血的病人应禁食,静脉营养恢复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避免食用过咸、甜、辣、冷等刺激性食物。
定时进餐、少量多餐疼痛的护理局部热敷、按摩等或给止痛药物等缓解疼痛其他心理护理+定期复查七、健康教育1.定期门诊复查:约15%~20%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会发生消化性溃疡,需定期检查,防止病情进展。
2.饮食宜清淡,规律进食,避免高盐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3.忌烟酒及刺激性饮食。
4.保持心情愉快,减少胃酸分泌。
关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理变化,描述错误的是A.黏膜浅表层有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B.有疣状胃炎的表现C.炎症局限于黏膜层D.胃腺体部分消失E.胃黏膜充血、水肿或伴有渗出物『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慢性浅表性胃炎:炎性细胞浸润仅在表层,腺体没被损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0 9 8 0 0 )
2 0 1 4年 第 3期
慢 性 胃炎 中 西 医 治 疗 及 护 理
石 群
【 中图分类号】 R 2 4 6 【 文献标识码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吴 秀程 埔 导 医 师
( 重庆 市酉阳县人 民 医院 重庆 酉阳
慢性 胃炎是 胃黏膜充血、 水肿 、 糜烂及 腺体增生或萎缩 等炎性病 变所 引起的 , 以上腹部不适 , 疼痛 、 反 酸、 暖气 、 痞胀 为主要表 现 的消化系统 疾 病 。通常分为浅表性 胃炎 、 萎缩 性胃炎 和肥厚性 胃炎 。属中医“ 痞病” “胃 脘痛 ” “ 嘈杂” 等病范畴 。 西 医治疗 1 、 祛除各种可能致病的因素 : 如保持 心情舒畅 、 避免进 食对 胃粘 膜有 刺激 的饮食 、 慎用对 胃刺激的药物。 2 、 药物治疗 : ( 1 ) . 解 除 胃痉挛减少 疼痛 : 可选用 阿托 品、 普鲁 本辛 、 莨菪 碱 ( 6 5 4— 2 ) 等。 ( 2 ) . 抑 制 胃酸减轻烧心 , 灼热泛酸症状 : 可选用 组胺 H2受体阻滞剂 , 西 米替丁 、 尼扎替丁 ; 质子泵抑制奥美拉唑 、 兰索拉唑 、 亦 可选用 中和 胃酸 的复方氢 氧化铝 、 铝碳酸镁等。 ’ ( 3 ) . 胃粘膜活检 发现 幽门螺杆菌者加服抗菌素 , 选用痢特 灵、 克拉霉 素、 阿莫 西 林 等 , 联用奥硝唑 。胆汁反流 明显者 可选用 吗叮啉 、 莫 沙 比利 以增强 胃部 动力 。 减少 胆 汁反 流 。 ( 4 ) . 保护 胃 粘 膜可选 用硫糖 铝 、 枸橼 酸铋钾 ( 德诺 ) 、 胶体 果胶 铋胶 囊 等。 ( 5 ) . 适当补充铁 剂、 叶酸 、 维生素 B 1 2、 维生素 C 。 3 、 转科手术治疗 : 慢性萎缩性 胃炎或伴有 胃穿孔 , 幽门梗阻及 高度怀 疑 癌变 时应 及 时转 科 转 院治 疗 。 中 医 治疗 中医认 为慢性 胃炎是 由于气血失调而引起 的 胃气阻滞 , 胃络瘀阻 , 胃 失所养 , 不通 则痈 。临床上常分为肝 胃不和 、 寒邪 客 胃、 胃阴亏损 、 冒络瘀 阻、 寒热错杂等症 型。 1 . 肝 胃不 和证 : 由于情 志不畅 , 忧思 恼怒而发 病。临床表现 : 胃脘胀 痛, 痛连两胁 , 遇烦恼郁怒则痛作或痛甚 , 嗳气 、 矢 气则痛舒 , 喜长叹息 , 大 便不畅 , 舌苔薄白 , 脉 弦。治宜疏 肝理气 , 和 胃止 痛 。方用 柴胡疏肝 散加 减。药用柴胡 、 川芎、 芍药、 郁金 、 香附疏肝解 郁 , 陈皮 、 枳壳 、 佛手 、 甘草 理 气和中。 2 . 寒邪客胃证 : 由于进食生冷或感受寒凉 , 导 致寒凝气滞 , 胃失 和降 , 不通则痛。临床表现 : 胃中冷痛 , 喜温 , 纳果 , 手足不温 , 甚则 拘急作痛 , 得 热痛减 , 遇寒痛增 , 苔 薄白 , 脉弦 紧。治宜 温胃散寒 , 行气 止痛。方用香 苏 散合 良附丸。药用高 良姜 、 吴茱 萸温 胃散寒 , 香附、 乌药 、 陈皮 、 木香理 气 止痛。 3 . 脾 胃虚寒证 : 由于素体不足 , 或劳倦过 度, 或饮食所 伤 , 或过服寒 凉 药物 , 或久病脾 胃受损 , 均可引起脾 胃虚寒 、 胃失温养之 胃痛。临床表 现 : 胃脘隐痛 , 喜温喜按 , 空腹 痛甚 , 得 食则 缓 , 泛 吐清 水 , 神疲 纳呆 , 四肢 倦 怠, 手足不温 , 大便溏泻 , 舌淡苔 白, 脉 虚弱或迟缓 。治宜 : 温中健脾 、 和胃 止痛 , 用黄芪建中汤加减 , 方 中黄芪补 中益气 , 小建 中汤温 脾散寒 , 和 中缓 急止痛 。 4肝 胃郁热证 : 由于 肝气犯 胃, 气 机阻滞 , 郁而 化热 , 胃失 和降 而痛 。 l } 缶 床表现 : 胃脘灼痛 , 痛势 急迫 , 喜 冷 恶热 , 得 凉则 舒 , 心烦 易怒 , 泛酸 嘈 杂, 口干 口苦 , 舌红少苔 , 脉弦数 。治宜 疏肝理气 , 泄热 和中。方用丹 栀逍 遥散合左金丸 。方 中柴胡 、 当归 、 白芍、 薄荷解 郁柔 肝止痛 , 丹皮 、 栀 子清 肝泄热 , 白术 、 茯苓 、 甘草 、 生 姜和 中健 胃。左金 丸 中黄连清 泄 胃火 , 吴 茱 萸辛散肝郁 。 5 . 胃阴亏损证 : 多 由胃脘痛 日久迁延 不愈 、 病情缠绵 、 胃阴暗耗 所致 。 临床表现 : 胃脘隐隐灼痛 , 似饥而不欲食 , 口燥咽干 , 口渴思饮 , 消 瘦乏力 , 大便干结 , 舌红少津或 光剥无 苔 , 脉细 数。治宜养 阴益 胃, 和 中止痛。用 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 沙参、 麦 冬、 生地 、 枸杞子 养阴益 胃, 当归 养血 活血 , 川楝子理气止痛 , 芍药 、 甘草缓急止痛。 6 . 胃络瘀阻证 : 由于气机阻滞、 气滞 血瘀或 阳虚无 力 , 通行不 畅 , 涩而 成瘀 而致血瘀 胃脘痛 。临床表现 : 胃脘疼痛 , 痛如 针刺 刀割 , 痛有 定处 , 按 之痛甚 , 食后加剧 , 入夜尤 甚 , 或见 吐血 、 黑便 , 舌质 紫暗 或有瘀斑 , 脉涩 。 治宜活血化瘀 , 理气止痛 。方用失笑散合丹参饮加 减 , 药用蒲 黄、 五灵脂 、 丹参 活血化瘀止痛 , 檀香 、 砂仁行气和 胃。还可加 三七粉活血止血 。 7 . 寒热错杂症 : 脾 胃虚弱 , 邪气 内陷 , 寒热互相错 杂于 中焦 , 使脾 胃升 降失常 、 气机痞塞 而痛 。l 床表 现 : 胃痛 急迫 , 灼 热 口干 , 喜温饮 , 舌红苔 黄, 脉滑数 。治 宜清 热温 中 , 理 气和 胃。用半 夏泻 心汤 加减 。用芩 连泻 热, 姜夏 温中 。 参、 草枣甘温 以补脾 胃之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