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上半年中国旅游消费大数据分析报告
2017五一假期居民旅游消费趋势报告
2017五一假期居民旅游消费趋势报告五一期间景区及周边游出游人数预计是清明小长假的2.63倍,国内游、出境游等的出游人数相比清明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每年五一假期前后均为上半年的出游高峰,今年也不例外。
同程旅游日前发布的《2017五一假期居民旅游消费趋势报告》(下称《报告》)显示,五一期间景区及周边游出游人数预计是清明小长假的2.63倍,国内游、出境游等的出游人数相比清明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报告》提供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周边游依然是最受欢迎的出游类型,占比近半数,符合“长假长线游,短假周边游”的旅游消费规律。
但是,也有不少消费者选择“拼假”的方式长线出游,有力地支撑了五一期间的国内长线游和出境游市场。
在玩法方面,今年五一假期居民的旅游消费在住宿和游玩方式上都出现了一些新趋势,民宿等非标住宿的需求持续上升,自驾游持续升温。
五一出游需求近半数为周边游,民宿等非标住宿需求旺盛《报告》基于同程旅游大数据平台的抽样调查数据,对今年五一假期期间居民的旅游消费趋势进行了分析。
数据显示,明确表示将选择周边游(居住地300公里范围内)的受访者占比47.07%,选择国内长线游(居住地300公里以上)的比例为33.39%,选择出境游的比例为19.54%,总体上国内游(含周边游及国内长线游)占比超过了八成,符合“长假长线游、短假周边游”的假期旅游消费规律。
但由于五一正值上半年出游旺季,假期期间的长线出游需求占比整体上较清明假期还是有近一倍的增长。
《报告》还对五一假期居民出游在住宿、交通等方面的偏好进行了分析。
数据显示,经济型酒店是最受欢迎的住宿选择,其次为星级酒店,二者合并占比70.95%。
除了标准化程度较高的经济型酒店和星级酒店外,以民宿、客栈等为代表的的非标准住宿的市场需求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知名精品民宿品牌花间堂位于苏州、丽江、阆中等热门目的地的分店五一期间预订火爆,位于同里、南浔等古镇景区内的分店更是一房难求。
具体细分人群的偏好方面,90后和80后相对更加偏好入住经济型酒店,70后和60后相对更加偏好民宿,50后则对客栈情有独钟。
2017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
2017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7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发布湖南为旅游发达地区2017-10-10 16:00:05 [来源:旅游产业观察] [编辑:曾晓晨]字体:【大中小】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了《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7》。
报告分析了国内旅游市场新需求,梳理了地方旅游发展新经验,重点探讨了假日旅游市场的新特征,并对2017年国内旅游市场发展情况进行了全景透析与权威解读,根据预测,2017年国内旅游收入将达到4.4万亿元。
报告指出,2016年国内旅游人数44.4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1.0%。
国内旅游收入3.9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19%。
据预测,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48.8亿人次,同比增长10%;国内旅游收入将达到4.4万亿元,同比增长12.5%。
区域旅游发展格局总体稳定国内旅游市场规模长期保持在15%左右的增长速度,而旅游收入总体保持12%左右的增长速度。
目前,中国国内旅游极发达地区是: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国内旅游发达地区是:安徽、河北、四川、湖北、河南、北京、江西、湖南、辽宁、福建。
区域旅游空间格局总体稳定,东部地区在旅游客流量和旅游交通便捷度方面均保持较强优势。
国内游的客流量依然以东部三大经济区之间、三大经济区与成渝地区之间、长三角与中部地区之间旅游流为主。
31个省(区、市)国内旅游发展指数国内旅游市场以休闲度假为主国内旅游市场方面,2016年我国国内旅游动机主要以休闲度假和探亲访友为主。
其中,城镇居民有48.3%以休闲度假及娱乐为主,其次是探亲访友占27.2%,而对于农村居民有36.4%以休闲度假及娱乐为主,其次是探亲访友,占到31.7%。
2016年国内旅游消费则主要集中在交通、餐饮及购物三个方面。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旅游花费约1130.7元,交通费占比30.9%,餐饮费用占比26%,购物费用占比18.9%。
农村居民相对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水平较弱,2016年人均花费约691元,其中交通费占比29.5%,餐饮费用占比26.8%,购物费用占比24.4%。
2017-2018中国旅游行业大数据分析报告
38% 65% 86% 87% 69% 92%
飞机上
49% 82%
91%
62% 35% 14%
全球
中国 中国95后
3.4x
31% 13% 8% 9% 18%
51%
18-34
中国 China 18-34
35-50
中国 China 35-50
51+
中国 China 51+
中国95后在飞机上购物的花费 是全球旅行者的3倍
30%
35%
32%
34%
50% 21%
21%
16% 17%
11% 17%
我有时会在飞行途中购买零售商品
30%
16% 11% 10% 6% 22%
我总是会在飞行途中购买零售商品
全球
日本
英国
中国
法国
美国
6
与全球同年龄段消费者相比,中国千禧一代旅行者的消费水平要超出全球同年龄段 消费者20%, 而年长一代中国消费者表现更甚,超出全球同年龄段消费者35%
11
消费群体不同,消费决定因素亦不同
对全球消费者来说,价格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但商品和品类对特定的消费 群体来说也很重要
哪些因素会促使您更多的在飞机上购买零售商品? 排名第一
中国调研数据
01 02 03 04
价格更便宜
18%
更多的商品选择
32%
千禧一代群体中占25% 机场购物选项中占24
15%
19%
中国 China 51+
7
全球范围内,中高收入家庭非常喜欢在飞行途中购买零售商品,中国中高 收入阶层也非常喜欢在飞行途中购物
飞行途中,您购买零售商品的频率是多少?(免税商品或其他)
18年中国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中国旅游行业分析报告中国旅游业分析报告WORD版本下载后可编辑一、2017年度旅游业发展概况2017年,我国GDP首破60万亿,达到636463亿元,同比增长%。
就旅游行业来说,2017年我国旅游业实现新跨越,全年旅游总收入约万亿元。
而从三大旅游市场的具体情况来看,国内游依然保持超高热度,出境游也在平稳增长,入境游在上半年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从下半年开始出现回暖。
旅游业发展总体向好,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目前国际旅游业市场持续增长,亚太地区的旅游发展前景尤为广阔。
良好的国际大背景环境下,加上我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政策,免签地区的增多以及人们旅游观念的转变等,构成了我国旅游业2017年总体发展不错的推动因素。
不容忽视的是,2017年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中也隐藏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首要问题在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基础即旅游资源还不够坚实。
目前,我国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还未完全开发,且东西部之间资源开发程度差距大。
中西部的旅游资源开发力以及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相较于东部而言仍需进一步改进。
另外一些类似于旅游环境、传统旅游业滞后等问题也在影响着我国旅游业的增长力。
总体来看,2017年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总体形势仍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二、国内游市场概况与分析1、国内游市场概况: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亿人次,同比增长%。
一方面,旅游人次在增加,国民的旅游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攀升。
2017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
从全年形势来看,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阶段,人们的出游意愿不断高涨,国内旅游市场可以继续保持相对乐观的预期。
2、国内游市场分析:国内游满意度下降,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旅游市场成竞争核心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国内的宏观经济稳步回升,以此带动的商务活动增多,商务旅行市场前景广阔。
2017年旅游消费调查分析报告-上书房信息咨询
2017年旅游消费调查分析报告近日,《中国人的旅游消费账单:全球旅游消费报告2017》发布了,报告基于双方大数据,对2017年中国游客在境内外的消费现状与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
、国家旅游局的数据显示,2016 年全国旅游人次达到45.6 亿人次,同比增长9.6%,人均出游3.3 次。
其中,境内旅游人次达44.4 亿,占比97.4%,同比增长11%。
出境旅游人次仅为 1.22 亿,同比增长 4.3%,相当于每个持有因私普通护照的中国内地居民每年出境旅游1 次(2017 年中国内地居民有效因私普通护照持有量已达1.29 亿)。
中国的出境游人数位居世界第一的同时,也连续第五年占据世界最大境外消费国的位置。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的数据显示,2016 年中国游客境外消费达到2610 亿美元,与2015 年相比增加12%。
排在第二位的美国,境外消费额不及中国的一半。
大众旅游时代下,随着中国人旅游观念的转变、跨境电商的渗入、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旅游消费市场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报告显示,随着中国人旅游消费升级与消费观念转型,“旅购”尽管火爆,但其热度与往年相比有明显降温,中国消费者更加趋于理性。
中国人的旅游消费逐渐从“购买商品”转向“购买体验”,“只买不问”转向“先查后买”和“边查边买”,“重视价格”转向“重视品质”等特点上。
报告指出,2017年1月份至4月份,中国游客境内购物消费金额为1380亿元,境外购物消费金额为277.9亿元,分别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1.5%和37.2%。
与此同时,中国游客在文娱项目上的消费大幅增加,其中,境内人均文娱消费同比增长达334%。
在男女游客购物消费差异方面,报告数据显示,女性游客的购物消费总体金额占比虽高,但男性游客的人均购物消费金额是女性游客的2倍,“买买买”不再是女人的专利。
细分境内购物消费数据来看,女性游客虽然是购物的主力军,总购物消费额占61.7%,高于男性游客,但却仅胜在消费人数上,女性游客的境内年人均购物消费额不到男性的一半。
2017年全域旅游消费趋势报告-上书房信息咨询
2017年全域旅游消费趋势报告全域旅游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随着2017年全域旅游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国内旅游行业迎来黄金期。
报告基于美团旅行近亿用户海量数据,结合美团与大众点评双平台本异地及境内住宿、出行、景区游览等消费行为,对全域旅游消费做全面分析和预测。
从《报告》可以看到,随着游客从景点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大交通被激活,住宿趋向品质化和个性化;主题公园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日益显著,主题乐园与区域之间的互相促进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新特点,如上海迪士尼;“旅游+”带动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一些商圈也成为城市旅游的重要去处,其中北京的王府井、三里屯,上海的南京路、迪士尼,成都的宽窄巷子、春熙路成为全域旅游带火的热门商圈……《报告》显示出旅游消费结构升级,消费者更注重体验和休闲,追求个性化、品质化旅游产品。
同时,旅游对周边产业带动效应明显,呈现出全域旅游特征,中国迈入全域旅游时代。
国人旅游观巨变,全域旅游全面爆发有句戏言如此形容国人游客:“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这既是对游客旅游状态入木三分的刻画,也体现着以往国人的旅游观,以景点游为主。
不过,这一趋势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中国人从观光旅游过渡到以度假休闲为主。
从2016年起,旅行者出行方式的散客化和自助化趋势越发明显。
《报告》显示,我国自助游的游客占比超过85%,其中自驾游占比超过60%。
在自由安排行程中,大多数旅行者已经从提前规划到“随走随订”,临时在OTA上购买景点门票,其中,提前1天购买者占比达到88.3%,提前2天及以上订票者仅为21.7%。
自助游火爆,激活大交通旅游交通是旅游目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人们顺利出行的保证。
随着国民旅游观的不断升级,个性化、品质化的旅游产品受到追捧,旅行者倾向于自己安排时间、酒店、车辆来获得独特的旅游体验。
据统计,目前我国国内游中自驾游比例超过60%,成为短途旅行的主要交通方式。
长途旅行中,火车、飞机仍然是最主要的交通方式,人均单价方面也有较快增长。
2017年旅游消费升级分析报告
2017年旅游消费升级分析报告2017年11月目录、中产家庭崛起,8090 成为旅游消费主力,加速旅游升级与新演绎 (3)二、景区升级:观光型向休闲型大步转型,城市周边景区将显著受益 (5)1、全域旅游丰富景区产品,传统景区迎来新变化。
................................................. 6.2、休闲娱乐型景区迎来量价齐升,强IP 塑造核心竞争力 (7)(1)休闲古镇:休闲属性带来量价齐升,古镇文化塑造强IP (8)(2)主题公园:受益居民休闲娱乐需求爆发,亲子属性带来较高粘性 (9)3、城市周边游日益刚需化,二三线景区迎来发展机遇............................................. 1. 0(1)周边游的低客单价特征更加符合三四线城市大众消费需求 (12)(2)消费能力增强,休闲类消费需求规模可观 (13)(3)城市周边地区的二三线景区有望迎来发展新机遇 (13)三、住宿升级:追求品质与性价比,个性化、家庭化、非标化 (14)1、品质升级,追求品质与性价比.................................................................................. 1..42、特色+内涵升级,个性化与“酒店+”。
............................................................. 1.63、共享理念下,非标住宿产品民宿的快速兴起......................................................... 1. 8四、旅游休闲娱乐升级:消费升级推动休闲游购娱产业百花齐放. 191、旅游购物升级:出境买买买回流助力免税成长..................................................... 1. 92、旅游演艺:演艺形式推陈出新,大投入大制作云起............................................. 2. 1(1)宋城演艺 (22)(2)三湘印象 (22)3、博彩:受益消费升级与休闲度假游复苏 ................................................................. 2.3了有利支撑,且更加注重出游的品质、体验与性价比。
17年旅游发展报告总结
17年旅游发展报告总结引言旅游业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最新的报告显示,2017年旅游业再次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本报告将对17年旅游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旅游业发展情况国内旅游市场2017年,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增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国内旅游人数同比增长10%,达到10亿人次。
同时,旅游收入也增长了12%,达到了1.2万亿人民币。
这显示出国内旅游市场的强劲发展态势。
国际旅游市场国际旅游市场同样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据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的出境旅游人数达到了1.3亿人次,同比增长15%。
出境旅游支出也增长了5%,达到了1.4万亿元人民币。
这显示出中国公民对境外旅游的热情不减。
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分析国内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居民收入增加,促进了旅游需求的增长。
2.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提供了有利条件。
3.旅游目的地的丰富多样性,吸引了更多游客的到访。
国际因素1.境外旅游目的地的宣传力度增加,吸引了更多中国游客。
2.中国公民对国际旅游的认识和兴趣提高,出境游意愿增强。
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虽然旅游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1.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均衡,一些地方资源闲置,而一些热门景点过度开发,出现了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问题。
2.旅游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地方存在服务态度不好、旅游设施陈旧等问题,影响了旅游体验。
3.旅游产业链条不完善,旅游相关产业之间协同效应不明显,限制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未来旅游业发展趋势虽然旅游业面临一些问题,但展望未来,旅游业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1.旅游目的地的多样性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将得到更好的利用。
2.政府将继续加大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出台更多支持政策,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3.旅游服务质量将得到提高,一些地方将加强旅游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4.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将进一步加深,形成更完善的旅游产业链条。
2018年最新上半年旅游统计公报范文-范文word版 (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简单修改即可使用,推荐下载! ==最新上半年旅游统计公报范文200x年1-6月,县统计局和旅游局对xx堂、xx旅游接待中心、观音洞、颐园果庄、xx酒店和xx大酒店等旅游景点和旅游服务点进行了重点调查。
现将调查推算结果公报如下:一、游客接待情况(一)调查选点按重点调查方案开展,全部调查点的游客接待能力占全县游客接待能力的一半以上,上半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25万人次。
(二)调查点抽样调查情况。
调查点共接待国内游客12.5万人次,日均683人次,游客中就餐人数4.1万人次,日均224人次,过夜人数2.2万人次,日均120人次,乘车人数8.8万人次,日均481人次,参团人数2.1万人次,日均115人次。
其中参团旅游人数较多,占总人数的25%。
各调查点中,⑴双桂堂接待游客总数为9.1万人次,日均497人次,占调查总数的72.8%,参团游客人数达1.4万人次,日均77人次,占调查总数的66.7%。
⑵名豪酒店接待游客1.4万人次,日均77人次,过夜人数最高,为1.1万人次,日均61人次,占调查总数的50%。
⑶观音洞共接待游客1.1万人次,日均61人次。
⑷蟠龙洞因硬化公路,游客人数锐减。
二、游客来源及旅游目的我县游客来源表现有四点,一是以重庆市游客为主,占游客总数的90%。
二是本县与其他区县游客各占50%左右。
三是其他区县游客以万州最多,占26.9%。
四是市外游客以成都方向最多,占31.7%。
据调查,来梁游客中以休闲、观光、度假等纯旅游为目的的占54.8%,商务旅游占15.8%,宗教朝拜占15.1%,探亲访友占8.2%,其它占6.1%。
三、我县旅游的特点(一)“五一”黄金周游客量大。
全县共接待游客3万人次,占上半年游客的比重为12%。
黄金周期间各调查点的重要指标有三,一是共接待旅游者1.5万人次,日均2143人次,占上半年调查点旅游总接待人数的11.9%。
2018年中国旅游人次、国际旅游收入及旅游消费特征分析「图」
2018年中国旅游人次、国际旅游收入及旅游消费特征分析「图」一、2018年我国旅游业现状分析2018年国内旅游55.39亿人次,收入5.13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76%和12.3%。
入境旅游1.41亿人次,国际旅游收入1271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2%和3.0%。
资料来源:国家旅游局资料来源:国家旅游局二、2018年我国旅游业消费特征分析从区域分布来看,出游力指数仍呈现东南沿海地区较高、西北地区较低的局面,但中西部地区出游力指数与东部地区差距有所缩小。
2018年全国城市居民出游力指数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南京、武汉、杭州、苏州、广州、成都、深圳、郑州。
2018年出游力城市排名TOP10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从旅游客源地来看,近年来,中西北部地区居民旅游消费金额占全国旅游消费总金额的比例均不断提升,东部地区占比有所收缩,中西北部地区居民旅游消费意愿明显增强。
从旅游目的地来看,近年来,中西北部地区旅游消费人次占比均不断提高,东部地区主导地位有所削弱,区域旅游呈现均衡化发展态势。
2018年“消费力”前二十强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天津、广州、杭州、南京、青岛、济南、太原、合肥、西安、厦门、昆明、成都、武汉、南昌、重庆、贵阳和长沙。
其中,一线城市仍然是旅游消费市场主力,北上广深分列第1、2、5、3位,北京和上海的单次旅游人均消费已超过3000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8090后游客是前往重庆的中坚力量,共占比近40%,其次是70后,占比为18%。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随着90后的不断成长,已逐渐成长为旅游的中坚力量。
2018年90后的出行人数已超过70后,占比达到了17%,90后活力城市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深圳、广州、合肥、成都、郑州、南京、杭州、宁波、苏州和长沙,其中深圳和广州的90后出行人数占比均已达到了23%。
三、2019年旅游趋势1.旅游消费活力将进一步蓄积和释放。
2019年,更加积极地消费政策出台,必将推动旅游消费增长。
2018 中国在线旅游发展大数据指数报告
中国在线旅游发展大数据指数报告2018中国旅游研究院&携程联合实验室报告人:马仪亮1区域在线旅游发展指数2区域在线旅游渗透率指数3区域旅游成本指数4在线旅游用户特征目录Contents1区域在线旅游发展指数上线旅游企业数大于6万家上线旅游企业数大于3万小于6万家上线旅游企业数小于3万家省域线上旅游企业规模分级:1、符合胡焕庸线规律;2、凹型分布——与旅游市场热度正相关。
每万人拥有线上旅游企业大于15家每万人拥有线上旅游企业介于8至15家之间每万人拥有线上旅游企业小于8家省域线上旅游企业规模分级:1、东西强,中部优势不再;2、哑铃型——客源地组团企业和目的地接待企业双领先。
92.6 91.5 90.084.0 82.1 81.1 78.8 74.3 73.7 73.4 73.2 71.4 69.5 67.9 67.0 66.9 64.9 64.8 60.4 58.8 57.4 54.3 52.4 51.9 50.6 49.4 46.9 46.941.2 39.3 39.2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四川北京安徽湖北福建河南上海云南湖南河北辽宁陕西广西重庆江西海南贵州黑龙江山西天津内蒙古甘肃新疆吉林青海宁夏西藏区域在线旅游发展综合指数结合供给端订单数、各类企业数、交易额、非标酒店占比等大数据,以及需求端搜索量、净流入、点评等大数据得出:⏹省域在线旅游发展指数较不均衡,广东最高为92.6,紧随其后为浙江、江苏、山东、四川和北京等省市。
指数均在80以上;⏹安徽、湖北、河南等中部省份线上旅游企业规模不领先,但在线旅游发展较好;⏹西北和东北等平均气温低的省域,在线旅游发展滞后。
96.0 92.5 91.9 83.372.3 71.4 69.7 65.5 64.0 62.4 62.3 60.9 60.6 60.4 58.6 56.4 53.4 50.9 50.2 50.0 47.6 46.8 46.3 43.1 39.0 38.8 37.0 35.9 34.7 34.4 33.0浙江江苏广东山东四川北京云南湖北安徽河北福建上海广西河南陕西湖南江西贵州重庆辽宁甘肃海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新疆天津西藏吉林青海宁夏线上旅游企业规模指数94.1 93.0 90.0 89.6 87.6 86.4 84.0 84.0 82.4 81.3 80.5 79.7 78.3 78.3 77.3 76.3 75.9 73.4 71.6 68.7 67.8 67.2 65.1 63.9 63.0 62.8 62.6 60.8 53.3 52.6 50.7广东浙江江苏四川山东北京福建云南河南湖南安徽湖北重庆海南广西辽宁陕西河北江西上海黑龙江贵州山西内蒙古新疆吉林甘肃天津青海宁夏西藏线上旅游企业交易活跃指数91.8 89.7 88.3 87.8 86.0 84.1 82.9 80.9 76.4 75.3 73.2 72.3 68.9 67.0 65.0 63.8 60.4 56.0 55.9 55.1 53.9 53.1 49.7 45.1 43.8 41.4 37.8 37.8 35.0 31.5 30.4广东安徽上海江苏浙江北京四川山东湖北河南福建辽宁湖南河北陕西重庆云南广西天津江西黑龙江贵州海南山西内蒙古吉林新疆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游客服务价值感知指数2区域在线旅游渗透率指数区域线上客流渗透指数95.3 93.2 92.390.4 88.486.3 85.9 83.281.9 79.376.2 75.7 74.2 73.572.3 69.3 68.768.4 68.0 66.5 66.164.3 63.4 61.6 60.9 60.857.4 56.0 53.851.5 49.6海南上海西藏云南北京重庆天津陕西青海辽宁宁夏贵州吉林新疆甘肃山西福建湖南湖北黑龙江河北四川江西浙江内蒙古安徽广西河南江苏山东广东线上客流渗透指数广东、山东、江苏、河南、广西、安徽为游客接待大省,巨大的游客基数拉低线上客流比例3区域旅游成本指数省域旅游成本指数依据包价产品平均日价、机场航线平均每公里价格、各类酒店加权均价、各类景区加权均价等大数据得出: 旅游成本与距离成正比; 旅游成本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酒店等价格高); 中部地区旅游成本普遍较低。
2017-2018中国旅游出行研究报告
25
22.6 23.3
20
15.7
14.4
15
13.7 12.9
10
5
5.04.6
3.4 3.2
4.1
4.44.5
3.3
2.3 2 1.21.5
1.51.8
0.20.3
0
2015 2016
6
旅游出行方式不断升级
国内旅游需求持续释放潜能,观光游和自助休闲游初步显现 出并重的态势,散客化、自由行趋势明显
10.8% 20.7%
8.4% 22.4%
9.5% 20.3%
45.9%
14.2% 9.4% 北京故宫
51.0%
14.5% 7.2% 上海迪斯尼
49.3%
14.5% 4.7% 鼓浪屿
50.1%
44.8%
9.9% 9.2% 兵马俑
16.4% 8.9% 深圳欢乐谷
12
高收入逛迪斯尼,低收入看兵马俑
上海迪斯尼游客高收入接近五成,兵马俑低收入比例最高
国内旅游
1.0 1990-2010
观光游
➢ 主要出行方式:跟团游
➢ 主要出行目的:观光、购物、娱乐
➢ 主要目的地:自然风光景区、历史遗迹
7
20% 区域间旅游流主要以东部三大经济区之间旅游流为主,区域
内部旅游流主要以长三角内部流动强度最高
%
10%
地区
西部地区 8
十大热门旅游城市
北上广最受追捧,西安、深圳紧随其后
五大旅游景区游客学历占比
专科及以下 本科 硕士及以上
7.5%
8.8%
6.0%
4.9%
7.3%
随着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国民多样化旅游需求的增强,未来在观光+自助游基础上,将进一步衍生出更多细分线路 和产品,包括各种形式的特色游、网络定制游等,深度体验将是未来旅游出行的主旋律,当前在经济发达地区这 一趋势已经逐渐明显。
2017国庆中秋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上书房信息咨询
2017国庆中秋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报告通过“居民旅游消费”、“旅游消费贡献度”、“旅游先消费人群结构”、“旅游消费新趋势”、“旅游目的地选择”等指标,量化展现了旅游消费与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居民生活之间的联系。
·国庆中秋假日居民出游热情高涨。
在2017年六个节假日中,国庆中秋假日日均旅游消费人数最高,为春节的2.5倍,五一的1.6倍。
国庆中秋假日时间较长,气温舒适,居民出游意愿较高,带来更多的旅游消费。
·中青年人群为旅游消费主力军中青年人群体力充沛、经济状况良好,出游及消费意愿均较强烈,旅游消费金额占旅游消费总金额的75%以上。
其中青年人群消费人数最多,中年人群人均消费最高。
·旅游消费变革升级随着全域旅游理念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加速变革升级。
体现为高端酒店需求上涨、民宿客栈等非标准住宿行业消费份额上升、特色餐饮收到追捧。
·目的地选择趋向多元化。
八天假期让中长线游成为首选,居民旅游目的地辐射较广,各类型景点均受到欢迎。
一、旅游大数据——大众旅游消费持续火爆1、百姓出游热情高涨,假日消费节节攀升2017年国庆、中秋佳节双节喜相逢,假期叠加形成8天“超级黄金周”,居民出游意愿较高,旅游需求旺盛,旅游消费金额及人次同比增幅均在10%以上。
2017年国庆中秋,与五一相比,长假带来的消费热潮更热烈,日均旅游消费金额为五一的1.2倍,日均旅游消费人次为五一的1.6倍。
其中日均旅游消费人次在2017年6个节假日中排名第一。
旅游消费高峰为假日第三天。
从假日前一天开始旅游消费笔数持续增长,于假日第三天达到峰值后逐步下降。
2、东南沿海地区居民消费热情最高东南沿海地区居民经济基础良好,交通便利,出游意愿较强,其中广东、江苏、山东外出旅游消费人次位于全国TOP3。
2017年国庆中秋居民外出旅游消费人次TOP10城市:上海、北京、郑州、武汉、南京、苏州、广州、深圳、长沙、成都。
2018上半年中国在线出境旅游消费报告-上书房信息咨询
2018上半年中国在线出境旅游消费报告《报告》显示,从出发地维度看,上海、北京、南京依旧稳居用户出境游客源地前三甲,此外,“新一线”城市出境旅游活跃度上升,出境旅游消费能力不容小觑;从目的地维度看,日本最受中国游客喜爱,同时,在中欧旅游年、俄罗斯世界杯、中加旅游年等有利因素推动下,东欧方向、俄罗斯、加拿大等目的地受到更多游客青睐;在出游方式上,选择兼顾跟团游方便省心和自由行舒适自在双重特点的半自助游方式的用户增长明显。
上半年出境旅游2月热度最高“新一线”城市出境旅游活跃度上升《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消费者出游热度最高的月份为2月,出游人次占比达到22%,这与越来越多消费者流行出境“过大年”密切相关。
根据今年上半年出境旅游客户预订城市分布数据,《报告》发布2018年上半年出境旅游客源地TOP20榜单,上海、北京、南京、天津、深圳、杭州、广州、成都、苏州、武汉、沈阳、无锡、西安、宁波、重庆、郑州、大连、济南、长沙、合肥等城市上榜。
除了“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外,第一财经旗下数据新闻项目“新一线城市研究所”《2018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公布的15个“新一线”城市除青岛和东莞外,其余均位列“2018年上半年出境旅游客源地TOP20”榜单。
伴随着消费升级的深入以及人均收入的增加,加上国际航班、签证中心的新增,“新一线”城市出境旅游市场渗透率提升空间巨大,或将带动出境游行业进入新一轮成长周期。
出境短线游:日本依旧独占鳌头,马来西亚人气提升受益于政策支持、直飞航班加密以及地理位置接近等利好因素,近年来,中国游客赴日本及东南亚出境游市场维持高速增长。
《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日本依旧是最受客户欢迎的出境短线目的地国家。
在季节性因素影响下,今年上半年,前往日本旅游的游客更偏向冰雪主题游、温泉主题游、樱花主题游,2月、4月出游人次处于高位。
日本外务省此前有消息称,在逐步放宽赴日签证条件的政策影响下,近年来个人旅游签证及多次往返签证的发放数大幅增加。
2017年中国旅游大数据
2017年中国旅游大数据作者:暂无来源:《中国质量万里行》 2017年第5期文/姜子尘来自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2016年全年,国内实现旅游总收入4.69万亿元,增长13.6%。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我国旅游市场规模稳步扩大,旅游业在创新发展中继续领跑经济增长。
我国旅游已经发展到大众化旅游中高级阶段,向日常休闲回归,差异化游憩环境逐渐成为休闲的手段。
休闲需求进入越来越多百姓的日常生活,国内旅游需求旺盛。
预计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4 8.8 0亿人次,同比增长10.0%。
预计2017年国内、入境和出境旅游三大市场旅游人数超过50亿人次、旅游消费超过6万亿元。
中国旅游研究院认为,2017年旅游消费热点和结构将呈现新的趋势,旅游客源和目的地市场双双向中西部地区快速延伸,出境旅游消费稳步增长、新老目的地市场备战积极,旅游消费范围不断拓展、体验性旅游消费支出比例增大,度假旅游常态化、邮轮等度假旅游产品仍是市场热点。
冰雪旅游迎来崭新契机2 016 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
《规划》提出到2025年,中国直接参加冰雪运动的人数将超过5000万,并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达到1万亿元。
如此庞大的数字和市场振奋人心,如此巨量的市场令所有看到机遇的人兴奋不已。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ISPO BEIJING 2016同期亚太雪地产业论坛上发布的《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统计,“2014-2015 雪季,国内滑雪人次为 1250 万(室内滑雪馆人次数据按2014年全年数据计入),相比2013-2014雪季增长21.36%,相比 2009-2010 雪季增长98.41%”。
在硬件设施方面,“2015 年国内滑雪场数量同比增幅较大,比2014年增长 23.48%。
国内投入运营的滑雪场总数为 568 家,其中包括 9 家室内滑雪馆(不含各类户外及室内的戏雪娱雪乐园),相比 2014年新增108家滑雪场”。
[实用参考]2018旅游数据报告
中国旅游研究院、携程发布《2017出境旅游大数据报告》中国日报3月1日电3月1日,中国旅游研究院、携程旅游集团联合发布《中国游客中国名片,消费升级品质旅游——2017年中国出境旅游大数据报告》。
双方专家团队基于全年旅游业数据,结合携程3亿会员以及业内规模最大的跟团游、自由行订单数据,对全年出境游情况和游客行为进行了全面监测。
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突破1.3亿人次,花费达1152.9亿美元,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地位。
出境旅游呈现“消费升级、品质旅游”的特征与趋势。
选择升级型、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深度体验目的地的游客占比提升。
出国目的也从观光购物转向享受海外优质生活环境和服务。
出境旅游已成为衡量中国城市家庭和年轻人幸福度的一大标准。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旅游年”推动下,旅游合作更加紧密,跨越国境的旅行越来越便利。
走出国门旅游,更像是“串门儿”,去别人的城市住上几天,换另一种生活方式。
游客越来越强调对城市生活方式的体验,目的地则成为本地居民与游客共享的生活空间。
中国游客就是行走的中国名片,丰富着世界对中国人和中国的认识。
一、1.3亿人次,花费1152.9亿美元,蝉联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中国旅游研究院、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13051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7.0%。
中国已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地位。
国人出境旅游花了多少钱?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2017年我国国际旅游支出达1152.9亿美元,相比2016年1098亿美元增长5%。
在线旅游平台和手机端成为中国旅游者的首选。
根据携程旅游集团的统计,每5个中国出境游客人中,就至少有1位是在携程上进行的预订。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我国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最大的客源国。
据报告统计,中国已经成为泰国、日本、韩国、越南、柬埔寨、俄罗斯、马尔代夫、印尼、朝鲜、南非等10个国家的第一大入境旅游客源地,中国游客在这些国家国际游客中的占比最高达30%。
2017旅游数据报告
2017旅游数据报告在过去的 2017 年,旅游行业继续保持着蓬勃的发展态势,无论是国内游还是出境游,都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和趋势。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年的旅游市场动态,我们对相关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一、国内旅游1、旅游人数2017 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了 50 亿人次,同比增长 128%。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意识的增强以及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2、旅游消费国内旅游消费总额达到 457 万亿元,同比增长 159%。
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消费更加多元化,除了传统的交通、住宿和餐饮,购物、娱乐和文化体验等方面的消费也有显著增长。
3、热门旅游目的地在国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依然是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同时,一些新兴的旅游城市如成都、重庆、西安等也受到了游客的青睐。
这些城市凭借着独特的美食文化、历史遗迹和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
4、旅游方式自助游和自驾游成为了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旅游信息的便捷获取,游客更加倾向于自主规划行程,追求个性化和深度的旅游体验。
二、出境旅游1、旅游人数2017 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 13 亿人次,同比增长 70%。
2、热门目的地泰国、日本、韩国、越南等周边国家依然是中国游客出境游的热门选择。
同时,欧洲、北美和澳洲等地也吸引了不少中国游客。
3、旅游消费出境旅游消费总额达到 11529 亿美元,同比增长 5%。
中国游客在境外的消费更加注重品质和体验,购物消费逐渐趋于理性。
4、旅游方式跟团游和自由行的比例逐渐趋于平衡。
定制游和小包团等个性化的旅游方式也开始兴起。
三、旅游市场特点1、旅游消费升级游客对旅游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愿意为更好的住宿、餐饮和服务支付更高的价格。
高端旅游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2、旅游与科技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在旅游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线预订、智能导游、虚拟现实等技术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和丰富的旅游体验。
2017旅游数据报告
2017旅游数据报告第一点:2017年全球旅游市场概述2017年,全球旅游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数据,全球国际旅游人次达到了13亿,同比增长7.1%,创下历史新高。
旅游业的全球经济贡献达到了1.7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10%以上,旅游业对全球就业市场的贡献也达到了2800万个工作岗位。
欧洲地区继续领跑全球旅游市场,国际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均有所增长。
其中,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成为2017年最受国际游客欢迎的三个国家。
亚洲地区则以中国的增长最为显著,中国不仅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境旅游市场,也吸引了大量国际游客。
此外,新兴旅游目的地的崛起也为全球旅游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
例如,泰国的旅游人次增长了12%,土耳其和埃及等国的旅游市场也逐步回暖。
在旅游形式上,2017年自由行和个性化定制旅游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
旅游者们更愿意选择与众不同的旅游体验,追求文化、探险、健康和美食等多元化旅游产品。
第二点:2017年中国旅游市场分析2017年,中国旅游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旅游业的整体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根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数据,2017年,中国国内旅游市场达到了50亿人次,同比增长12%;国内旅游收入达到了4.57万亿元,同比增长16%。
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在2017年也表现出色,出境旅游人次达到了1.31亿,同比增长7%。
中国游客的足迹遍布全球,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市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其中,泰国、日本和越南成为最受中国游客欢迎的三个出境旅游目的地。
在旅游产品和服务方面,2017年中国旅游市场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
首先,互联网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更加广泛,线上旅游平台和移动应用成为游客规划旅行的重要工具。
其次,旅游目的地的特色化和差异化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选择前往小众旅游目的地。
最后,旅游市场的监管和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旅游体验。
第三点:2017年旅游行业创新趋势分析2017年,旅游行业的创新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化旅游体验: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旅游体验逐渐成为现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一旅游消费热度TOP10城市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城市 上海 北京 广州 珠海 深圳 杭州 武汉 长沙 天津 西安 热度 97.6 93.4 91.2 90.2 88.4 87.1 85.0 84.5 82.8 77.3
数据说明: 旅游消费热度是根据旅游人次、旅游消费额、重游率等综合计算得出的0-100间的数值,分值越高说明热度越高。
2016上半年旅游综合贡献度TOP10城市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城市 上海 广州 北京 深圳 南京 杭州 苏州 厦门 成都10源自武汉↑10
重庆
13
03
节假日旅游
14
14
出游高峰仍集中在节假日
15
出游高峰仍集中在节假日
• 春节及五一旅游消费贡献度均高于上半年平均水平,节假日对旅游消费的拉动明显。
数据说明: 城市出游力指数:该城市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占该城市居民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呼和浩特 兰州
海口 北京 深圳 吉林 广州
8
02
旅游贡献度
9
旅游拉动经济
10
综合贡献度
•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目标之一,截至2020年,旅游业对餐饮、住宿、民
航、铁路客运业的综合贡献度达到85%以上。
• 旅游对泛消费行业综合贡献度已达70%,呈逐年上升趋势,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 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
出游意愿及消费意愿较为强烈。
假日旅游持续火爆,目的地选择多元化。假日旅游仍然是旅游消费的最大热点,旅游
消费贡献度高于上半年整体水平,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呈现多元化。
18
谢谢观看
THANK YOU
2017-2018上半年中国旅游消费 大数据分析报告
数据来源
3
目 录
CONTENTS
01 02 03
居民出游力
旅游贡献度
节假日旅游
4
01
居民出游力
5
居民出游力不断提高
6
居民出游力不断提高
• •
国内经济形势良好,人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出游力指数持续上升,上半年增长明显,达到新高。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结构快速升级,假日制度不断完善,旅游消费得 到快速释放,为旅游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7
总结
居民出游力及旅游消费综合贡献度不断提升。随着经济发展,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旅游作为一种发展和享受性消费,在居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居民旅游消费支 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不断增长的同时,旅游对泛消费行业的贡献度也在逐年提升。
经济发达地区出游力排名靠前。经济发达地区居民收入水平高,交通发达,出行便利,
16
节假日旅游热门城市
• 春节旅游热门城市集中在4条主线,沿海城市的宜人气候、蜀中地区的麻辣诱惑、江南古 城的文化气息、北上广深的都市繁华都吸引着大批的游客。 • 五一期间沿海及热带地区旅游热度下降,杭州、西安等古都城市受到追捧。
春节旅游消费热度TOP10城市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城市 上海 深圳 北京 广州 重庆 三亚 苏州 厦门 武汉 杭州 热度 93.0 92.5 91.4 89.2 87.4 86.2 80.1 79.2 76.5 75.8
数据说明: 旅游对泛消费行业综合贡献度指旅游消费对餐饮、娱乐、住宿、购物等行业消费总额的综合贡献度。
11
分行业贡献度
• 2017年上半年旅游对餐饮、娱乐、住宿、购物四个行业的贡献度均在5成以上。作为
生活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消费为拉动相关行业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餐饮
娱乐
住宿
购物
61.1%
62.4%
72.2%
54.0%
12
分城市贡献度
• 上半年旅游综合贡献度TOP10城市多为老牌旅游城市,与2016年相比TOP10城市差异不大。
2017上半年旅游综合贡献度TOP10城市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城市 上海 北京 深圳 广州 南京 苏州 厦门 成都 杭州 变化 -↑ ↑ ↓ -↑ ↑ ↑ ↓
数据说明: 出游力指数: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7
经济发达地区出游力排名靠前
• 出游力TOP10城市多为省会城市,同时,出游力从西北内陆地区向东南沿海地区递增, 良好的经济基础促进旅游需求的增长。
上半年出游力指数TOP10城市
2017排名 1 2 3 城市 上海 苏州 南京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