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12 收入和利润分配管理
合集下载
收入和利润分配管理ppt32

固定和稳定增长股利政策
收
含义
入
公司每年发放的股利固定,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
和 利
不变。
润
优点
分
配
向投资者传递了公司正常发展的信息有利于稳定
管
公司价值。
理
缺点
股利支付与盈利能力脱节,固定股利形成了企业 固定的负担。
第三节 股利支付与股利政策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含义
收
公司每年按一个固定的股利支付率从税后利润中支付
配 管
一笔额外的分红。
理
优点
具有较大灵活性,增加了公司财务 政策的弹性。
第三节 股利支付与股利政策
股票股利与股票分割
股票股利
收 入
发放股票股利后的每股收益
发放股票股利前的每股收益 1 股利支付率
和 利
发放股票股利后的每股市价
发放股票股利前的每股市价 1 股利支付率
润
分 配
股票分割
管
对公司而言,实行股票分割的意义在于:
收入和利润分配管理
第一节 营业收入管理 第二节 利润管理 第三节 股利支付与股利政策
诱人的蛋糕,犹 豫的餐刀,如何分配, 能使效用最大,能把 蛋糕做得更大?
第一节 营业收入管理
第一节 营业收入管理
营业收入管理的意义
收
入
和 利
营业收入预测
润
分
配
营业收入的管理要求
管
理
第一节 营业收入管理
营业收入管理的意义
分
正确处理分配与积累的关系,做到后备有余
配
管 理
坚持公平分配的原则
第二节 利润管理
利润分配的程序
▪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的一般程序
收
含义
入
公司每年发放的股利固定,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
和 利
不变。
润
优点
分
配
向投资者传递了公司正常发展的信息有利于稳定
管
公司价值。
理
缺点
股利支付与盈利能力脱节,固定股利形成了企业 固定的负担。
第三节 股利支付与股利政策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含义
收
公司每年按一个固定的股利支付率从税后利润中支付
配 管
一笔额外的分红。
理
优点
具有较大灵活性,增加了公司财务 政策的弹性。
第三节 股利支付与股利政策
股票股利与股票分割
股票股利
收 入
发放股票股利后的每股收益
发放股票股利前的每股收益 1 股利支付率
和 利
发放股票股利后的每股市价
发放股票股利前的每股市价 1 股利支付率
润
分 配
股票分割
管
对公司而言,实行股票分割的意义在于:
收入和利润分配管理
第一节 营业收入管理 第二节 利润管理 第三节 股利支付与股利政策
诱人的蛋糕,犹 豫的餐刀,如何分配, 能使效用最大,能把 蛋糕做得更大?
第一节 营业收入管理
第一节 营业收入管理
营业收入管理的意义
收
入
和 利
营业收入预测
润
分
配
营业收入的管理要求
管
理
第一节 营业收入管理
营业收入管理的意义
分
正确处理分配与积累的关系,做到后备有余
配
管 理
坚持公平分配的原则
第二节 利润管理
利润分配的程序
▪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的一般程序
第5讲收入和利润分配管理

控制权问题……多付股利少盈余,则发行新股会
稀释控制权 稳定收入问题……股利稳定,多分少留 逃避税收问题……高收入股东 逃避风险问题……要求现实股利
4.其它因素
债务合同约束 通货膨胀
(四)股利分配政策类型及选择
股利分配政策是企业收益分配政策在股份公 司的具体表现,通常有四种主要类型:剩余 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比 例政策和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第二节
收益分配管理基础
主要内容:
收益分配
收益分配管理
收益分配的顺序
一、收益分配
(一)含义
定义:企业对一定时期内的生产要素所带 来的利益总额在企业内外各利益主体之间 分割的过程。 构成:
广义:企业收入的分配 狭义:税后利润的分配
(二)遵循的基本原则
1.遵章守纪、依法分配原则 (着眼于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
二、收益分配形式
(一)收益分配的基本形式
含义: 收益分配形式是收益分配政策的具体体现。 形式:
提供者国家——税收 债权人——利息 投资者——股利 经营者和生产者——劳动报酬与分成
(二)股份公司的股利形式
1.现金股利: 企业最常见、最主要、最易被投资者接受的股利 形式;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要有足够的未指明用途的留存收益; 二是要有足够的现金。
1.税前利润分配 是指对税息前的利润分配,包括债务资本利息 的支付和利润总额的计算两个主要内容; 2.税中利润分配 就是对利润总额的分配,企业所得税计交与税 后利润的计算是其基本构成内容; 3.税后利润分配 是对税后净利润的分配,它包括弥补以前年度 亏损、盈余公积的提留和股利的分配等内容。
三、股份有限公司收益分配顺序
分析:这种股利政策考虑到投资机会及其资本成本 的双重影响,其优点是充分利用了筹资成本最低的资 金来源,保持了理想的资本结构,并使综合资金成本 最低;但它不利于公司树立良好的形象。一般被处于 初创时期的企业所采用。
稀释控制权 稳定收入问题……股利稳定,多分少留 逃避税收问题……高收入股东 逃避风险问题……要求现实股利
4.其它因素
债务合同约束 通货膨胀
(四)股利分配政策类型及选择
股利分配政策是企业收益分配政策在股份公 司的具体表现,通常有四种主要类型:剩余 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比 例政策和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第二节
收益分配管理基础
主要内容:
收益分配
收益分配管理
收益分配的顺序
一、收益分配
(一)含义
定义:企业对一定时期内的生产要素所带 来的利益总额在企业内外各利益主体之间 分割的过程。 构成:
广义:企业收入的分配 狭义:税后利润的分配
(二)遵循的基本原则
1.遵章守纪、依法分配原则 (着眼于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
二、收益分配形式
(一)收益分配的基本形式
含义: 收益分配形式是收益分配政策的具体体现。 形式:
提供者国家——税收 债权人——利息 投资者——股利 经营者和生产者——劳动报酬与分成
(二)股份公司的股利形式
1.现金股利: 企业最常见、最主要、最易被投资者接受的股利 形式;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要有足够的未指明用途的留存收益; 二是要有足够的现金。
1.税前利润分配 是指对税息前的利润分配,包括债务资本利息 的支付和利润总额的计算两个主要内容; 2.税中利润分配 就是对利润总额的分配,企业所得税计交与税 后利润的计算是其基本构成内容; 3.税后利润分配 是对税后净利润的分配,它包括弥补以前年度 亏损、盈余公积的提留和股利的分配等内容。
三、股份有限公司收益分配顺序
分析:这种股利政策考虑到投资机会及其资本成本 的双重影响,其优点是充分利用了筹资成本最低的资 金来源,保持了理想的资本结构,并使综合资金成本 最低;但它不利于公司树立良好的形象。一般被处于 初创时期的企业所采用。
中级财务会计12 收入、费用和利润

(二)分步骤介绍“五步法模型”中各步骤的具体内容 第一步,识别与客户订立的合同
1、收入合同的识别
客户是指与企业订立合同以向该企业购买其日常活动产 出的商品或服务并支付对价的一方。
合同是指双方或多方之间订立有法律约束力的权利义 务的协议。
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以及其他可验证的形式 (如隐含于商业惯例或企业以往的习惯做法中等)。 收入主体、客户、合同这三种构成交易的基础,客户是 交易的相对方和收入的来源,合同是交易的客体和履约 义务的载体。
(4)该合同具有商业实质,即履行该合同将改变企业未
来现金流量的風险、时间分布或金额; (5)企业因向客户转让商品而有权取得的对价很可能收 回。
第二步、识别合同中的单项履约义务 履约义务,是指合同中企业向客户转让可明确区分商品 的承诺。 企业应当将下列向客户转让商品的承诺作为单项履约义务:
①企业向客户转让可明确区分商品(或者商品或服务的组合)
(2)在某一时点履行的履约义务
当一项履约义务不属于在某一时段内履行的履约义务时,则应当属于在 某一时点履行的履约义务。 一般情况下,制造企业与客户签订的商品销售合同属于在某一时点履行 的履约义务。
第三步,确定交易价格
交易价格,是指企业因向客户转让商品而预期有权收取的对价金额。 在确定交易价格时,企业应当考虑可变对价、合同中存在的重大融 资成分、非现金对价、应付客户对价等因素的影响。 可变对价是指企业与客户的合同中约定的对价金额可能会因折扣、价 格折让、返利、 退款、奖励积分、激励措施、业绩奖金、索赔等因素 而变化。 重大融资成分是指合同各方在合同中(或者以隐含的方式)约定的付 款时间内为客户或企业就该交易提供了重大融资利益的情形。 非现金对价包括实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客户提供的广告服务等。 应付客户对价包括返利,优惠券、货位费、收费服务安排等。
财务管理-第10章-利润分配管理课件

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可供分配的利润-从本年净利润中提取的公 积金。
财务管理-第10章-利润分配管理
6
第一节 利润分配概述
某企业2010年-2015年连续盈利,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480万 元,全年固定成本和费用570万元,变动成本率55%,所得税税 率25%。2015年年初时未分配利润的账面余额为-40万元。该企 业按10%提取法定公积金,按5%提取任意公积金,向投资者分 配利润的比率为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的40%,不存在纳税调整事 项以及递延所得税。
(2)在盈余和现金股利不变的情况下,发放股票股利可以降低每股价值,
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财务管理-第10章-利润分配管理
17
第三节 股利分配政策
一、股利理论 (一)股利无关论
主要观点 1.投资者并不关心公司股利的分配 2.股利的支付比率不影响公司的价值 【提示】股利无关论是建立在完全市场理论之上的,又被称为完全
普通股(面值1元,发行在外2000万股) 2000
资本公积
3000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2000 3000
股东权益合计
10000
财务管理-第10章-利润分配管理
15
• 假设该公司宣布发放10%的股票股利,现有股东每持有10股,即可获赠1股 普通股。
• 若该股票当时市价为5元,那么随着股票股利的发放,需从“未分配利润”项 目划转出的资金为:2000×10%×5=1000(万元) 由于股票面值(1元)不变,发放200万股,“普通股”项目只应增加200万元, 其余的800万元(1000-200)应作为股票溢价转至“资本公积”项目,而公
财务管理-第10章-利润分配管理
26
第三节 股利分配政策
(二)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 ➢ 这种政策是将每年发放的股利固定在某一固定的
财务管理-第10章-利润分配管理
6
第一节 利润分配概述
某企业2010年-2015年连续盈利,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480万 元,全年固定成本和费用570万元,变动成本率55%,所得税税 率25%。2015年年初时未分配利润的账面余额为-40万元。该企 业按10%提取法定公积金,按5%提取任意公积金,向投资者分 配利润的比率为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的40%,不存在纳税调整事 项以及递延所得税。
(2)在盈余和现金股利不变的情况下,发放股票股利可以降低每股价值,
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财务管理-第10章-利润分配管理
17
第三节 股利分配政策
一、股利理论 (一)股利无关论
主要观点 1.投资者并不关心公司股利的分配 2.股利的支付比率不影响公司的价值 【提示】股利无关论是建立在完全市场理论之上的,又被称为完全
普通股(面值1元,发行在外2000万股) 2000
资本公积
3000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2000 3000
股东权益合计
10000
财务管理-第10章-利润分配管理
15
• 假设该公司宣布发放10%的股票股利,现有股东每持有10股,即可获赠1股 普通股。
• 若该股票当时市价为5元,那么随着股票股利的发放,需从“未分配利润”项 目划转出的资金为:2000×10%×5=1000(万元) 由于股票面值(1元)不变,发放200万股,“普通股”项目只应增加200万元, 其余的800万元(1000-200)应作为股票溢价转至“资本公积”项目,而公
财务管理-第10章-利润分配管理
26
第三节 股利分配政策
(二)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 ➢ 这种政策是将每年发放的股利固定在某一固定的
利润分配管理(PPT 47张)

第一节 利润及其分配顺序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 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相关的 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过程中发
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包装费、保 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 运输费、装卸费等费用,以及企业发生的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 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固定资产修理 费等费用。
第二节 股利政策
(二)现金能力因素 现金股利的支付不仅要看有多少利润可供分配,还要考虑有多 少现金可用于分配股利,因为有利润不一定有足够的现金支付现金 股利。
(三)税收因素
针对现金股利和高抛低吸取得的资本利得收益 ,股东承担的现 金股利的税负高于资本利得的税负。在我国股息红利的个人所得税 按20%针收,对于日常股票交易所得还没有开征个人所得税,只需 要缴纳印花税和交易费。因此股票价格上涨获得的收益比分得的股 息、红利更具有吸引力。
第二节 股利政策
(七)企业拓展因素
当企业处于发展上升阶段,具备广泛的投资机会时,需要大量的 发展资金,这时企业可以考虑减少股利支出,将大部分盈利用于扩大 再生产,在将来给股东以更加满意的回报,这很可能被大对数股东接 受。当企业处于盈余充裕、稳定,并无良好的拓展机会时,可考虑采 用较高的股利以回报投资者。 (八)通货膨胀因素 在通货膨胀期间,企业的购买力下降,原计划以折旧基金为来源购
支付普通股股利为800万元,企业的未分配利润还剩多少? 企业的净利润=2000×(1-25%)=1500万元
计提的法定盈余公积=1500×10%=150万元 任意盈余公积=1500×15%=225万元 未分配利润=1500-150-225-800=3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