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
中文系0936 林静 17号
摘要:杜甫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体现着诗人的人格魅力。杜诗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饱含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精神。沉郁顿挫的杜诗反映了唐代由盛到衰的历史,诗人用诗书写着当时社会的苦难,还有自己悲苦的命运。这种沉郁的风格体现着诗人伟大的情怀,感人的精神,诗人的形象因此更为高大。
关键词:沉郁顿挫性格命运忧国忧民
杜甫(712-770),字子美,在唐代诗坛上是与李白双峰并峙的伟大诗人,被后人称之为“诗圣”。他的诗歌创作,内容极为丰富,广泛地反映了他的时代的社会生活,而他的诗歌的艺术性更是达到了我国古典诗歌的颠峰。杜诗内容广博,体式多样,风格也多姿多彩,而其主导风格是其夫子自道的“沉郁顿挫”。而这种沉郁风格的形成和杜甫的性格、命运有一定的关系。
胸怀天下、才华横溢,而仕途坎坷是沉郁顿挫风格形成的基本原因。杜甫可以说是志向高远,但屡试不第,报国无门。杜甫有着显赫的家世,其祖父杜审言,以五言诗著称,是五言诗的奠定者之一。其父杜闲曾任县令、司马等职,是世代仕宦之家。他七岁能作诗,九岁能临摹虞世南的书法,诗文在十四五岁时已经小有名气。可就是这样一个“神童”才子,仕途上却很是失意。安史之乱爆发,盛唐转衰,杜甫的命运也更加不幸。年过半百的杜甫颠沛流离,过着近似乞丐的流浪生活,最终客死他乡。在兵荒马乱颠沛流离,受尽苦难的杜甫看到了百姓更深的苦难,对现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的《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这“三吏三别”真实地描写了衰败的唐朝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深重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
生活的磨难使诗人更能深入体验社会现实,从而促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但是无论遭受怎样的苦难,杜甫的理想始终坚定不移,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身处贫境,仰人鼻息却时刻抒发着自己的爱国情怀,忧国忧民。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首放歌须纵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首诗洋溢出来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可是这种喜悦让人感到心酸,能深深感到诗人为国事日夜忧虑的心情,如此高尚的爱国情怀是本诗打动人的真正原因。在这些人生苦难的描述中,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予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忍受苦难,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民,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正是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体现。
杜甫是一位系念国家安危和生民疾苦的诗人。动乱的时代,个人的坎坷遭遇,一有感触,则悲慨满怀。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
例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先叙抱负之落空,仕既不成,隐又不遂,中间四句一转,感情起伏,待到郁勃不平,之气要爆发出来,却又撇开个人的不平,转入对骊山的描写。由骊山上的奢靡生活,写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平愤懑之情似乎又是要喷薄而出了,但是没有,感情回旋,变成了“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的深沉叹息。“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悲痛欲绝的感情看来似乎要难以自制了,但又没有喷薄而出,“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戌卒。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个人的悲痛变成了对于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留下了无穷韵味。《梦李白二首》也是这种回环反复表达感情的很好例子,梦中见其来,又疑其真来;分明他已真来,又疑其何以能逃出牢笼,定非真来;说他并非真来,又分明见其月色下的憔悴颜色。真真幻幻,表现的是浓到如酒的情谊,深沉低回,波浪起伏。《北征》、《洗兵马》、《壮游》、《同谷七歌》、《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秋兴八首》都是这样的例子。沉郁顿挫,是杜诗的主要风格。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中表现着诗人高度的爱国精神,不仅在文学史上,而且也在中国史上起着积极的教育作用。从杜甫诗歌中,我们能领会到“诗出于人”的道理,好诗是优秀的人格创造的。我为我国文学史上有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1] 杨世明.《唐诗史》.重庆出版社.1996年版.
[2]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