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必读书目《朝花夕拾》(二)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名著阅读《朝花夕拾》(二)
《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阅读《二十四孝图》,完成下列各题。
1.鲁迅先生认为“可以勉力仿效的”不难做到的是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三个孝道故事。
认为“可疑”的故事是哭竹生笋;认为“有性命之虞”的故事是卧冰求鲤;而最为反感的是老莱娱亲、郭巨埋儿两个故事。
2.《二十四孝图》中鲁迅为什么得到二十四孝图后既高兴又扫兴?
答:因为“下图上说,鬼少人多,又为我一人独有”,所以很高兴;可是那上边宣扬的是封建的伦理道德,让他“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作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这使他扫兴。
3.“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但我从此总怕听到我的父母愁穷,怕看见我的白发的祖母,总觉得她是和我不两立,至少,也是一个和我的生命有些妨碍的人。
”这是鲁迅读了郭巨埋儿故事后发的感慨。
4.文中“绅士赤条条的躺在冰上面”借用的是卧冰求鲤的故事,《晋书•王祥传》说他后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将军跳下汽车去负米”,借用的是子路负米的传说。
子路服侍父母时,自己只吃粗劣的饭菜,为父母到百里以外去背米。
”鲁迅在文中说,学“子路负米”并不难,而“卧冰求鲤”则有点危险。
这里用以讽刺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整饬伦纪的文电是常有的”,但却很少看见那些“绅士”、“将军”为老百姓做出类似“卧冰求鲤”、“子路负米”这样的善事来。
5.“妨害白话者的流毒却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
”段文字出自《二十四孝图》,句中“麻胡”之说出自《开河记》,记载说隋炀帝命令麻叔谋开凿卞渠,麻叔谋喜欢蒸食小儿。
所以现在北京常用“马虎子”这句话来恐吓孩子们。
鲁迅先生的这段文字指出了反对白话、提倡复古的倾向的危害之大。
《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阅读《五猖会》,完成下列各题。
1.选文开头写家人为看五猖会做准备的忙碌场景和结尾部分“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烘托父亲让我背书给我带来的扫兴而痛苦感受,突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2.“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实际作者担心什么?
答:(明确)心理描写。
“我”在父亲的“压迫”下显得不安,不想背书但又无可奈何;担心的不仅是能否背出,更担心能否去看赛会。
3.怎样理解文中写“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为什么说背书如梦呢?
答:背书完全是被迫的,机械的,而且对所背诵的内容完全不理解,所以说如“梦似的”。
说出了在父亲毫不顾及孩子心理时的无奈和烦恼.表现了当时封建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巨大危害。
4.怎样理解作者背完书,父亲允许他去看五猖会时,“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答:“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就是因为早上心情太压抑了,童心已经受到了挫伤。
5.“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这句话出自哪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这篇文章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
答:出自《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阅读《无常》,完成下列各题
1.无常是一个什么形象?鲁迅对无常持什么态度?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答:是一个浑身雪白,粉面朱唇,眉黑如漆,活泼而诙谐的招人喜爱的鬼,是一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勾魂使者。
鲁迅对无常持敬佩及赞美感情。
讽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不得恶报,所谓“正人君子”根本不是公正的代表,并且想告诉人们:连鬼都有如此善心,人又应该怎么样呢。
2.鲁迅怎样刻画无常这一形象的?
答:先写小时候对无常的害怕,和现在对他的敬佩作对比,并且拿阎罗王的昏庸和死无常的可怕与之对比,突出无常的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