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8卷增刊第2期 河池学院学报 Vol.28Supp lementary Issue No.2 2008年8月 JOURNAL OF HECH IUN I V ERSI TY Aug.2008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刘雨过
(河池学院 中文系,广西 宜州 546300)
[摘 要] 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教学在汉语言文学及相关专业的学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古代文学的教学需要不断地改革与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纵横比较,关键词的合理运用,文化背景的介绍,寓教于乐等等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够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习的效率,扩大知识面,增强学习的兴趣,对提高古代文学的教学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 古代文学;比较;关键词教学;文化背景;寓教于乐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9021(2008)Z J02-0070-03
[作者简介] 刘雨过(1982-),男,湖南宁乡人,河池学院中文系讲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元明清文学。
古代文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传统学科,是中国文学艺术宝库中最灿烂辉煌的一个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最重要的主干课程之一。学习古代文学对于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等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说来,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教学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与发展的历史,研究古代文学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内容及其繁荣发展的情况和艺术规律,说明重要作家作品和当时社会的关系,及其在文学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介绍、评价历史代表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活动,分析代表作品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等。在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以上教学任务,通过日常的教学实践,笔者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纵比与横比
学习古代文学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轮廓,及诸种文学现象的兴衰变异、联系交融等情况,要求学生掌握教材所包含的文学史基本知识,了解并掌握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面对这么多的知识点,学生很容易出现的一种情况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他们在学习的时候一般只会着眼于具体章节而很少会从整体上来分析把握。由于学生自身的知识有限,他们很少会把现学的知识与以前学过的做比较,很难驾驭所学到的知识,很难看到文学现象的本质,对作品的理解比较肤浅。如果教师引导学生把文学史上的内容进行纵、横比较,就会大大提升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
纵比是指把不同历史时期的具有可比性的文学家、作品及文学现象等进行比较。如把李白与陆游进行比较,我们就能发现,虽然两者都是豪放派,但是李白的风格是豪放而飘逸,陆游则显得豪放而执着;李白诗歌中的意想是跳跃式的,多神话传说的引入,而陆游诗歌中的意想则比较连贯,也更倾向于联系现实生活。通过这些比较,我们就能发现他们之间的差别,这是单个人物分析所难以做到的。纵比也指把不同的文体进行比较,如把诗与词进行比较,小说与戏曲进行比较等等,这样能让学生在对比中看清对比双方各自的特点。横比就是把同一历史时期或者同一类文体进行比较,使得学生能对很抽象的一些理论表述理解得更加细致清楚。如把曹丕与曹植进行比较,我们就能很明显地发现曹植“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特点。在讲《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时,我们讲到类型化的人物塑造,学生可能会很难明白什么是“类型化”,如果我们拿《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进行比较,就能很明显地看到《水浒传》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个性化的,人物比《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更加血肉丰满,也就明白了类型化是怎么回事。总之,比较能让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细致、深刻,当然,我们这里的纵比与横比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而且,有的比较相对而言不是很规范严谨,但我们面对的只是本科大学生,主要目的只是让学生通过对比来加深对文学史的认识。
二、关键词教学法
在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容易发现学生面对众多的知识点,感到无所适从,容易忽略重点。纵观诸多版本的文学史教材,我们发现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中国文学史》充分认识到了关键词的重要性,每节的标题下面都列出了关键词,这很值得我们思考。关键词有什么作用呢?第一,关键词能让我们迅速地了解作品的内容大概及重点,能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作品本身。第二,在阅读作品之前先读关键词,能让我们带着问题来分析作品,更好地把握作品,加深理解。本人在这里说的古代文学的关键词教学法,也就是以最为精
07
辟简洁的词语或短语概括总结出所授内容中最为重要的知识点,在进行讲授前先把关键词标示出来,在讲授的过程中也以这几个关键词为核心来组织课堂教学内容。关键词教学法在日常的古代文学教学中,能使学生从纷繁复杂的知识点中理清思路,抓住重点,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能使学生及早明白具体章节的学习目的,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讲解《战国策》中的名篇《冯谖客孟尝君》一文时,我们不妨总结几个关键词,如“功名富贵”、“权谋谲诈”、“极端无理”、“极大肚量”、“狡兔三窟”等。“功名富贵”和“权谋谲诈”就很精辟地归纳了《战国策》中士人的思想;“极端无理”和“极大肚量”在这里是标榜文中主人公冯谖和孟尝君的鲜明特点,“无理”是指文中冯谖三次长歌:“长铗归来乎!”表面上好像贪得无厌,而孟尝君的“肚量”正是对应冯谖的“无理”;“狡兔三窟”就指的冯谖为孟尝君所作的三件事。通过这些关键词,既对《战国策》总的思想内容作了展示,又分析清楚了这一文章的结构特点,而且能够非常生动灵活地讲解这一作品的艺术特色,充分引起学生的兴趣。
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所概括的关键词要抓住重点、凸出特色,但也不要求十分严谨规范、面面俱到,我们的目的只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引起学生兴趣。所以,在概括关键词的时候可以灵活一点,针对学生要求,融入一些新的元素。
三、文化背景的介绍
一般说来,古代文学教学都是按照一个三步走的方法:第一,看作品表达了什么;第二,怎么进行表达的;第三,为什么要这么表达。第一和第二个步骤容易达到,而第三步分析“为什么要这么表达”就相对较难。很多学生在学习文学史的时候对很多知识点的理解实际上是很浮浅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即使在课堂上听懂了也很容易忘记。如果让学生在学习某一知识点之前多方面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他们就会从根本上了解这些文学作品及文学思潮。古人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这也是告诉我们要真正了解文学,必须要了解它“背后的故事”。例如学生对汉赋这种文体感到很新奇,对这些赋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更是感到难以理解,教学时只是一味地从作品本身来分析解读,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如果在讲解之前,把汉代的那些政治、经济、军事等等方面做一个大概的介绍,特别是讲解汉代散体大赋的时候,先对汉武帝这个人物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等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引导学生从思想上进入汉代时空,他们对汉赋铺张扬厉、纵横恣肆、以大为美的特征就不难理解了。
我们在具体的操作的时候,会遇到一个问题:课堂上的时间有限,教师很难详细、全面地进行介绍,该怎么办呢?笔者认为,在课堂上,只能选择最为重要、典型的方面来讲。而且,我们可以把文化背景的介绍放到课堂之外,让学生在课外去吸取这方面的知识。现在有很多资源可供我们利用,如网络、电影、电视等等,这些获取信息的方式都是学生擅长和喜欢的。如果我们在教汉代文学前要求学生先看电视剧《汉武大帝》,在教明清小说之前要求他们看《大明王朝》、《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乾隆王朝》等等,让他们多方面了解这些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就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这个也叫做“磨刀不误砍柴工”。
四、寓教于乐
古代文学的学习任务量大,要求较高,学生经常会觉得很吃力,长久下去就会产生厌学情绪,这势必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有兴趣,即使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不是十分充分到位,学生也会在课后自己解决,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不但要使学生明白学习古代文学的意义,更要让学生直接从学习古代文学中体会到“乐”的成分。寓教于乐,教师可以在很多方面下功夫。
首先是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可以巧妙地安排所讲内容的结构、顺序,可以在不影响主体内容的情况下筛选有趣的题材,插入一些相关的趣闻轶事来让学生感到很新奇。例如讲辛弃疾这一章时不妨先讲讲他勇猛过人的一面,把他只率领五十余名骑兵奇袭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的精彩故事讲给学生听,学生自然会“爱屋及乌”,对其诗词也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次,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如在讲汉乐府《涉江采芙蓉》的时候,先问学生诗歌中的主人公是男还是女,引起学生兴趣后,再认真仔细地解析诗歌,通过分析每个字眼来求证主人公的性别。虽然主人公是男是女并不是教学的重点,但这样能让学生既有玩“侦破”游戏的快感,又深度了解了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再次,可以吸收现代一些流行的元素。如多媒体的视听效果可以增强知识的信息量、准确度、可视性和生动性。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可以用民间和网络上比较流行的排名法、PK法等手段。排名法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类型来排名,例如在讲《三国演义》的人物的时候,我们不妨把当中的人物进行武艺排名、谋略排名、战争排名等等。PK法是流行的说法,英文是p layer kill,也就是拿两者来一比高下。PK法其实也是比较,只不过是用现今比较流行的词汇来表达,可以使得酷爱流行事物的青年学生更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直接把人物拿来PK,也可以把不同的作品拿来PK,这样既能使得课堂具有流行气息,也能促进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吸收。在排名和PK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将其与教学任务结合起来,这样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最后,教师还可以丰富一下自己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在适当的时候幽默一下,或者讲个笑话调节气氛。当然,要注意的是寓教于乐不只是一味求乐,不能忽视了古代文学教学的严谨性。
除了以上几点外,我们还应引导学生梳理古代文学史的知识脉络,严格要求学生背诵一定量的优秀作品。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在上课时自己要有激情,教师要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尽快使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等等。只有不断地改革创新,古代文学的教学才能步入新的台阶,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被继承和发扬光大。
(下转第78页)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