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教师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1.社会改革对教师原有心理观念的冲击
扭曲的价值观:狂热的拜金思想,浮躁、盲目追求
等价交换?金钱的奴隶,挥霍健康,透支生命
2.信息量超速积累对教师权威的挑战
3.日益激烈的岗位竞争对教师的压力
4.过高的社会期待与过低的经济地位的反差引发教师的不平衡心理
(二)职业因素及幼儿园内部的原因
1.多应激、多矛盾、多冲突的职业特点
2.单纯、闭塞、性别比例失调的工作环境
3.工作业绩的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感到不公平
4.职业升迁机会较少,缺乏成功感
5.超负荷工作引起身体和心理的透支
6.过多的检查、监督,感到不被尊重、不被信任
7.劳动的重复性与创新性之间的冲突
从幼儿教师工作性质来看,工作环境相对封闭,整天与孩子打交道,给幼儿教师的人际交往提出许多挑战。面对无知的孩子,常处于教导的身份,教师容易形成好为人师的性格——总爱教育别人。幼儿教师生活环境单纯,导致思想意识与社会相脱离。幼儿教师做事小心谨慎、爱计较,这本来是工作需要的,因为幼儿教师的工作繁杂而细碎,工作需要认真而细致,但如果长期如此,易形成过度敏感的性格特点。幼儿教师若不善于因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进行自我调控,与成人交往时,会因不适应新环境,产生许多难题、障碍和冲突,出现心理问题。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不断地重复同样的劳动时,往往会产生厌倦情绪。
幼儿教师的工作具有常规性、重复性的特点,日积月累地跟幼儿打交道,幼儿教师难免会产生单调、烦闷的情绪体验。
教学活动又要求不断创新,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教育能力、教育方法、人格特点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幼儿教师如何针对个别、特殊的教育对象,以及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合理地选择合适的内容,并能充分地利用各种条件,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进而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完全取决于每一个教师的创造性水平。
幼儿教师经常会遭遇教学上的“高原期”现象,难以突破教学教研中的“瓶颈”,一些责任心较强的教师甚至会产生苦闷、烦躁的情绪。
(三)个人因素
1.性格特点:
长期的职业活动
自尊与自卑相交错的复杂、矛盾的人格
追求完美、知识分子清高的特点
不善交往与角色固着的特点
2.教师的个体成长过程与经历的生活事件
3.缺乏职业规划,不恰当的职业发展目标
4.对教师身份的认知障碍
5.过高的心理压力
压力来源:幼儿难教
现代幼儿的特点,独生子女。幼儿园都是3~6岁的孩子,进入幼儿园时大都没有生活自理
能力,更没有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把孩子交给了老师,老师就担负起了教育和保育的责任。况且现在的孩子都比较娇嫩,活泼好动又是幼儿期孩子的主要特点,孩子在幼儿园有点磕磕碰碰是在所难免的。孩子一旦在幼儿园发生意外,不管是否是老师的责任,有些家长总会迁怒于老师,认为是老师不负责任,不给老师点处分就不罢休,不是投诉就是告状,弄得老师实在难当,整天提心吊胆。
压力来源:家长难处
家长的角色,家长不理解,不配合,放任,不重视亲子关系,对孩子期望过高,告状。
压力来源:幼儿园难待
幼儿教师面对教育、保育双重任务,工作量大,工作琐碎,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工作时间长。据一份调查资料显示,在被调查的11所幼儿园中,日平均工作9~10小时的幼儿园占40%,日平均工作10小时以上的幼儿园占20%,最少的日平均工作时间是8.44小时。
案头工作多。案头工作挤占了幼儿教师的许多休息时间,是导致教师工作时间长、工作负荷重的最直接原因。占用时间较多的案头工作主要是:制定教育计划和书写教案,写幼儿观察记录和幼儿成长档案,写教育笔记和教学心得,制作教玩具,写听课笔记和活动分析,写论文、计划、总结,写家园联系册等等。为了完成这些案头工作,幼儿教师不得不利用业余时间,把休息时间拿来做幼儿园的工作。
开课多、活动多、比赛多。每年、每学期,甚至每个月,幼儿园都有对外公开课、观摩比赛等活动。尤其是一些示范园、实验园更多。这些活动主要有:幼儿一日生活观摩、活动设计比赛、教玩具制作比赛、课件制作比赛、赛课、说课等各项技术技能比赛等。其次还有根据一些节日活动开展的文艺比赛、演讲比赛等。这些活动的参与,都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准备。
压力来源:教师难当
幼儿教师承担着众多的角色,管理者、授课者、教育者、学习者等等,需要不断转换,这需要幼儿教师发展多种能力,如专业能力、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情绪调控能力等。此外,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教师职业竞争压力也在逐步增强,而对幼儿教师的社会报偿、待遇相对较低,这种矛盾也容易使幼儿教师产生不平衡心理。有一位老同事这样形容幼儿教师:二十岁的时候没有经验,不知该怎么教;三十岁的时候有经验了,又遇上了改革,不知教什么;等到四十岁了,脸上青春没了,体力不支了;熬到五十岁,该下岗了。
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幼儿园的各种开放、考评、验收、创建,以及各个部门的检查等,经常使教师处于紧张状态,目前不少幼儿园进行的改制使很多教师不适应,时常忧心忡忡。而且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幼儿教师的学历、知识结构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幼儿教师往往缺乏进修和继续教育的机会,缺少提高素质和能力的途径,得不到行之有效的操作性指导和训练,这导致幼儿教师无所适从,从而产生很大的压力。不同年龄组、教龄组的教师有不同的压力,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压力,不同职称的教师有不同的压力,不同年龄班的教师有不同的压力,获奖级别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压力。这些压力就会造成教师间竞争激烈化,人际关系复杂化,如果这些压力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幼儿教师就会面临各种心理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