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第二章

合集下载

行政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行政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导论1.什么是行政管理?行政和政治有何区别?现代行政管理的含义:a最广义的:指一切社会组织、团体对有有关事务的治理、管理和执行的社会活动b广义的:指国家政治目标的执行,包括立法、司法、行政等c狭义的:主要是指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在执行法定职能及其具体运作的过程中,对于所经历的程序、环节,以及所处理的事项和解决的问题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

区别:(1)两个名词的概念不同,适用范围不同,蕴含内容也不同。

政治,泛指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内政和国际事务诸方面的活动。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它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同时也极大地影响经济基础的发展。

行政,主要指行使国家权力的法律行为,也只机关、团体、企业内部的日常管理工作。

(2)行政工作是国家政治的组成部分,并受到政治制度和理念的影响与制约;政治的开明程度可以通过行政行为来体现。

(3)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而行政是这种意志的执行。

2.行政管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学习行政管理学有什么意义?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官员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意义:①对指导我国政府的行政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②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的水平和行政效率③有助于提高政府公务员的素质3.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做好行政管理的指导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十七大报告内容的12个要点:P20第二章:行政环境1.什么叫行政环境?行政环境包括哪些方面?行政环境即政府管理的环境,是指围绕行政活动和行政现象,能直接或间接作用和影响行政活动的各种客观因素的总和。

(1)自然环境(包括地理状况、人口分布、人工生态系统)(2)社会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民族宗教环境和国际环境)2.经济和政治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一、经济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一)物质生产与人口生产的发展状况对行政系统的影响:1.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行政系统的存亡和性质 2.生产力发展状况制约行政系统功能发挥和部门设置3.生产力发展状况提供了行政系统运行的物质基础4.人口的发展状况影响着行政系统的发展战略和人口管理功能(二)生产关系与具体的经济体制对行政系统的影响:1.基本的生产关系直接决定行政系统的性质和变化 2.具体的经济体制影响行政体系的功能和运行模式二、政治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一)国体直接决定着行政系统的基本性质(二)政体决定了行政系统的具体形式和地位(三)政党制度影响着行政系统的稳定性和完善程度(四)政治生活的民主、平等程度制约行政系统决策与执行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五)政治形势的稳定程度影响着行政系统的运行状态(六)法律制度规定与保障着行政系统在整个国家机构系统中的地位(七)法律的完善化、科学化程度制约行政系统运转的协调、规范水平3.民族环境、自然环境和国际社会环境对行政系统分别有着什么样的影响?一、民族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一)民族环境影响政府的民族政策及相应的行政机构设置(二)民族环境影响着行政系统的体制(三)民族环境制约行政系统权力的行驶(四)民族环境关系着行政系统的凝聚力大小二、自然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一)地球环境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制约行政系统的发展模式(二)自然资源和国土面积影响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从而制约其行政系统的财力基础与功能发挥(三)自然资源环境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与结构,从而制约着其行政系统的部门设置与功能体系(四)地理形状影响国家的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与行政系统稳定状况(五)地理环境制约着政府的国际战略及其相应的功能组织三、国际社会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一)国家间的密切交往,影响各国行政系统的职能、政策和机构(二)重大国际事件的发生,促使各国设立处理这些事件的临时机构(三)国际社会的共同问题,使各国相应设置了解决问题的职能及机构(四)国际组织的出现,使各国政府产生了与之对应的职能及机构(五)国家行政系统的活动还要收到国际社会所公认的行为准则的约束4.如何创建良好的行政外部环境?一、创建良好的经济环境(一)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的基本经济结构(二)建立、健全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体制(三)充分调动一切人财物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二、创建良好的政治环境(一)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实现行政系统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二)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和监督,让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在国家行政管理中得到充分体现(三)自觉地接受共产党的领导,重视发挥人民政府、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作用,保证其社会主义方向(四)大力推进法治建设三、创建良好的民族环境(一)坚持民族平等,尊重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语言文字风俗习惯(二)加强民族团结,培养国家民族意识(三)在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最好方式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四)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事业,缩小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四、创建良好的国际社会环境(一)培养行政系统成员的国际意识(二)反对侵略、反对霸权主义,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三)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四)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五)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全方位交流第三章:行政职能1.什么是行政职能?从行政过程的角度论述行政职能体系。

行政管理学第2章

行政管理学第2章
18
(三)行政权力与其他国家权力的区别
1.行政权力与立法权力 (1)权力的功能不同。前者的功能是执行法律,后者 的功能是制定法律。 (2)权力的作用范围不同。前者的作用范围只是行政 权力的所属范围,后者的作用范围是全社会性的。 2.行政权力与司法权力 (1)权力发生作用的性质不同。前者的性质是积极主 动,后者的性质是消极被动。 (2)权力发生作用的方向不同。前者是垂直的、自上 而下的,后者是横向的、平行的。
能社会化同步进行构成现代行政管理职能的又一 显著特点
35
四、行政职能理论 有限政府理论 政府干预理论 有选择地干预政府职能理论
36
(一)有限政府理论
洛克:以自然法、社会契约论为基础论证政府,认为
“既然政府得到的只是人们转让出来的有限权力,政 府的行为就一定有限的”。 边沁:从人性出发,强调以功利原则作为社会政治制 度的基础,强调政府应该负起保障人的健康、物价管 理、粮食供应和公民教育等任务,但对人们的经济活 动却不要干涉。 密尔:从人类需要自由的角度来论述问题的,反对政 府干预工业生产过程,也反对政府限制思想言论自由。 亚当· 斯密:“看不见的手”的市场经济理论,政府 不应干预市场的自由 。
(一)政府的一般内涵 广义说的政府,泛指一切国家政权机关,如立法机关, 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以及一切公共机关。有代表性的 如英国《大众百科全书》的定义:“由政治单元在其 管辖的范围内制定规则和进行资源分配的机构。” 政府的功能 (1)立法; (2)司法; (3)执行,行政 管理."
2
狭义说的政府,专指一个国家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 机关。《美国百科全书》是这样界定的:“政府一 词适应于管理团体和国家的机构及其活动。通常它 指的是诸如英国或日本这些民族国家或其分支如省、 市地方政府的组织机构及法定程序。就这一方面而 言,政府对已经确认为某一民族国家中成员的事务 进行管理。由此可见,政府就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 代理机构。"

行政管理学第二章行政环境_[全文]

行政管理学第二章行政环境_[全文]

第二章行政环境行政环境是行政活动的生存、发展空间,同时也是行政活动施加影响的对象。

行政环境与行政活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互动关系表明:只有首先适应环境,行政活动才能得以正常开展。

同时,行政活动的开展必然影响、塑造行政环境,使环境沿某种方向、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

了解影响行政活动开展的环境因素,是科学、有效行政的前提,同时也为评估行政行为提供重要的启示。

本章首先阐述了行政环境的基本概念,分析了行政环境的特点及意义,介绍了行政生态学的兴起与发展。

其次,本章重点阐述了行政与政治法律、经济、文化、自然、国际环境之间的交互影响;行政一方面要适应环境的需要而改变自身,另一方面,它还要能动作用、改造环境。

这两方面的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所共同面对的问题。

第一节行政环境概述一、行政环境的含义“环境”一词泛指存在于特定空间、对事物或人类活动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体。

从生物界到人类社会,生命体的存在与发展受所处环境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适者生存是普遍法则,与生物界相比,人类凭借自身创造力的施展,使自身对环境适应不再是消极的。

人类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改善甚至创造环境,在此过程中,人类的生存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人类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中向前发展着。

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用于行政系统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影响行政系统运行的因素包括两大部分,一是行政系统之外的环境,如政治、经济、社会、法律、文化、教育、科技、人口、资源、自然环境等;二是行政系统内部环境,如行政体制、职能、领导者、人际氛围等等。

在此,我们着重阐明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随着行政学研究的深入发展,目前对行政环境与行政系统相互作用的研究已发展成为一门学科——行政生态学。

它把行政系统视为生物有机体,把行政环境看作生态环境,借助生态学的有关理论来研究行政问题,给人们提供了许多重要启示。

二、行政环境的特点与分类13></a>.行政环境的特点(1)多样性与复杂性。

行政管理学2政府

行政管理学2政府

第四节 政府职能定位




4、政府与社会的能力强弱关系类型 弱政府与弱社会,二者均弱的一种低端平衡状态 强政府与强社会,二者皆强的高端平衡状态 强政府与弱社会,行政力量之于社会具有控制力,政府作 用于社会的范围广度、力量强度与绩效信度从行政自身角 度可以获得良好评价,却因过强的行政支配而导致社会发 展乏力 弱政府和强社会,社会具有强组织力量且对行政构成有力 制约的一种关系结构,社会多自由而少秩序,政府政策执 行能力较弱,经济社会发展的可预期性相对较低
第四节 政府职能定位
我国建国以来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历史演变
• 过渡时期的“政府与市场的并存”(1949-1952) • 计划体制下“政府对市场的侵蚀”(1953-1978)
从限制市场到消灭市场(1953-1956) 全能政府体制的形成(1956-1978)
• 探索时期的“计划为主与市场为辅”(1978-1992)
• 新时期“市场与政府的良性互动”(1992年至今)
第四节 政府职能定位
三个正式部门 (1)政府——第一部门 现代社会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主要提供者;由各种正式 的公共机构(或组织)组成;一般不以营利为目的;它通 过合法地行使强制力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2)市场——第二部门 现代社会中私人物品(和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它由各种 正式的私人组织(企业)组成;市场中的私人组织(企业) 提供物品(服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分散 决策和基于互利的自主交易是市场提供物品(或服务)的 主要模式。
第一节 政府的基本内涵
二、我国政府的内涵
我国政府的基本含义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国家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由相应的人民代表大会 产生,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2.政府不仅要向本级权力机关负责,而且要向上一级 政府负责并报告工作和接受其监督。

行政管理学_中南财经政法大学_2 第二章——政府职能_(2.3.1) 政府职能与政府能力的关系

行政管理学_中南财经政法大学_2  第二章——政府职能_(2.3.1)  政府职能与政府能力的关系

政府职能与政府能力的关系上一次我们讲述了政府职能体系,这一讲我们讲第三个问题,政府职能与政府能力的关系。

政府职能涉及的是政府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问题。

而政府能力则指政府实际能够履行这种职责和功能的程度,它要解决的是政府如何去做、何时做、通过什么方式去做的问题。

(一)政府能力的含义政府能力是政府为了完成法定的目标和任务,拥有的维持本组织的稳定和发展,有效治理社会的能量和力量的总和,政府能力主要包含自我稳定能力和资源运作能力。

自我稳定能力是政府在与市场、社会的互过程中通过持续的发展,为政府行为树立形象、巩固地位、赢得信誉和支持并适时自我更新能力。

它是政府能力的基础部分,是政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政府资源运作能力的提。

政府资源运作能力中的资源有实体、制度与精神三种形式,具体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权力资源、权威资源、文化资源、信息资源、制度资源。

政府的资源运作能力正是运作这些资源的能力。

一方面,政府从公众社会直接提取实物资源,直接或间接地吸收制度资源和精神资源;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方面,政府要向公众社会续地提供高品质的实物资源、制度资源和精神资源,以促进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政府能力与政府职能的关系政府能力对政府职能有重要影响。

政府能力的大小强弱决定了政府职能的实现程度。

一个政府只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并不代表一个政府实际上能做什么。

只有当一个府明白如何去做、通过什么方式去做,即具有某方面的能力时,才表明一个政府实际上能够什么。

这其实也表明了一个政府的职能实现程度。

政府能力是政府职能得以实现的保障,如政府能力不足,势必影响到政府职能的实现。

同样,随着政府能力的增强,政府职能必将进步的规范和合理。

政府职能框定了政府能力的基本内容和发展方向。

政府能力与政府职能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事务的成倍增加,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政府总是通过进一步扩张职能来提高其能力,这又促成政府规模的进一步非理性膨胀。

行政管理学第二章--万老师

行政管理学第二章--万老师
1、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主要国家完成了产业革命; 2、工业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生产力迅速发展,人口向城市集中; 3、城市膨胀、政府职能扩大,管理内容增加,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激增; 4、管理科学的产生为行政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5、英国文官制度(merit system)、美国三权分立制公共管理实践
(二)应用的基本原则
1、能级的划分和组合应保证行政组织结构的稳定和有效; 2、不同的能级应具备不同的责任、权力和利益,权责利统一; 3、各类能级应动态对应:年龄、知识、才能、经验等 (1)打破人员的“部门所有制”,从制度上保证人才的合理 流动; (2)引入竞争机制,公开招聘,竞争上岗; (3)破除领导的终身制,干部年轻化;
试分析:1、该行政决策存在什么问题? 2、该政策如何改进?
第二节 行政管理体制上的封闭原理
一、含义
系统内的管理过程构成一个连续的封闭回路,并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包括吸收、 加工和作功的完整过程 ;
输入
二、运行
指挥中心、执行机 构、监督机构、接 受单位和反馈机构
输出
指挥机构 执行机构 接受机构
指令
监督机构
综合运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学科知识;
3、动态性:(Dynamics ) 理论的不创新。
第二章 行政原理
禁止秸秆焚烧案例分析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的农民一直采用收割完玉米后就地放火焚烧的传统方式处理玉米秸秆,这不但严重污染空气,也不 利于土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此,相关部门出台了禁烧秸秆的规定,同时积极提倡和引导农民采用秸秆还田的科学做法。但 是,河北省成安县的做法却引起了农民的反弹。 2007年秋收前,河北省成安县漳河店镇朱庄村年逾70岁的张振岭老汉一直在发愁到底能不能收自家地里的玉米。原因是9 月24日,由于张老汉以先割倒的方式收玉米时没有县里发的《秸秆放倒证》,就遭到镇政府负责“秸秆还田和禁烧”工作人 员的打骂。当地派出所到场后以“双方没有受伤”为由未作处理。 张老汉的女儿到漳河店镇政府质问父亲被打一事时,镇委

第二章 行政组织《行政管理学》PPT课件

第二章 行政组织《行政管理学》PPT课件
以上的机关或行政首长的指挥、监督的组织体制。在分离制之下,各机 关彼此独立,不存在隶属关系。
第三节 行政组织结构
四、我国行政组织结构
• (一)纵向结构 • 宏观上的纵向结构是指各级行政组织间的层级关系,我国的行政组
织可分为中央行政组织和地方行政组织两大层次。 • 微观上的纵向结构是指行政组织内部的工作层次关系,如国务院各
• 职能制又称分职制,指行政组织横向依据不同的业务性质、职能 而平行划分若干部门,每个部门所管业务内容不同、但所管范围大小 基本相同的组织体制
• 我国的行政组织实行层级制和职能制相结合的双重体制。
第三节 行政组织结构
• 三、行政组织体制
• 3.集权制与分权制 • 集权制是指行政权力集中在上级机关,下级机关仅有有限的裁量权,须
第三节 行政组织结构
一、行政组织的 一般结构形式
1.直线结构
第三节 行政组织结构
一、行政组织的一般 结构形式
2.职能结构
第三节 行政组织结构
一、行政组织的一般 结构形式
3.直线一职能结构
第三节 行政组织结构
一、行政组织的一般 结构形式
4.矩阵结构
第三节 行政组织结构
二、管理层次和管理幅 度
还应结合其他方式来进行分部,主要有:按地区划分、按服务对象划分、按行 业与产品类型划分。
第四节 行政组织优化和发展
一、政府再造论
1992年 戴 维 ·奥 斯 本 和 特 德 ·盖 布 勒 在美国出版了《改造政府》
• 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 共组织进行根本性的转型,以 大幅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 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 变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 任机制、权力机构以及组织文 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

行政管理学_中南财经政法大学_2 第二章——政府职能_(2.7.1) 新中国政府职能是怎样变化的

行政管理学_中南财经政法大学_2  第二章——政府职能_(2.7.1)  新中国政府职能是怎样变化的

新中国政府职能是怎样变化的?同学们好,上一次我们讲述了为什么政府职能要转变,这一讲我们讲第七个问题,新中国政府职能是怎样变化的?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适应单一所有制下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我们建立的是高度集权的全能、统治型政府。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政府经历了一个从全能型政府向有限型政府、从管治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过程。

(一)全能型政府职能时期全能型政府职能时期是指从新中国成立到 20 世纪70年代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

这个时期也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和计划经济时期。

在这个时期,我国经济上的基本特征就是单一的所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与之相适应的就是全能型政府职能体系。

在这30年的时间里,政府把职能重心放在政治职能方面,经济和社会职能没有充分行使。

尤其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左”的思想影响越来越严重,不仅“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为政府一切行政管理活动的统帅和灵魂,而且直接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在高度集权行政管理体制中,政府管理经济的唯一手段就是行政命令,指令性计划是其表现形式。

政府把所有的经济活动都纳入国家的刚性经济计划体系中实行集中管理,政企不分。

企业不是独立的责任主体和利润主体,而是各级政府机构的附属物。

政府一方面对企业实行统一计划、统收统支;另一方面又对企业实行统负盈亏、统购统销。

重计划、否市场,把计划和市场绝对对立起来,错误地认为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进而从根本上否认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市场长期被排除在社会经济生活之外,政府运用行政手段来配置社会资源,强政府、弱社会。

由于政府不但包揽经济事务,也包揽了许多社会事务,政府权力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政府权力凌驾于社会之上,造成社会功能缺失。

(二)改革及转变政府职能时期改革及转变政府职能时期是指 1978 年年底至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第二章

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第二章

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第二章经济环境的构成:1、经济力量2、社会经济结构3、经济体制4科技发展水平(二)经济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重点)1、经济力量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2、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3、经济体制及其对行政管理系统的影响4、科技发展水平及其对行政管理系统的影响(三)我国现行经济环境的基本特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2、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3、受限市场模式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第三节(一)政治环境及其构成政治环境的含义:指处于行政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行政系统的产生、存在、运行与发展过程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社会政治因素的集合。

政治环境的构成:(狭义和广义的区别在于:是否要把法律制度包括在内)1、狭义:把法律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政系统环境因素来分析2、广义:行政系统的政治环境包括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两个方面(二)政治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重点)1、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与实际运行状况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其一,包括狭义的政体概念所包含的内容,也就是某一层级政府内部国家权力在立法、司法与行政等权力机构之间的配置方式及其制度体现。

(实质上是国家权力的横向配置形式及其制度体现)其二,还包括国家结构这个概念所包含的内容,也就是国家权力在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配置关系及其制度体现。

2、政党制度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包括两方面:1)是现实中的政党政治格局及其运行情况2)是指经同由法律规定或实际形成的,有关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尤其是执政与参政的方式、方法与程序等方面的制度性规范体系。

政党制度通过三种途径对行政系统施加影响:其一,是通过自身的利益表达与利益综合功能其二,是运用自身所具有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其三,最重要的,是政党的执政功能,就是通过成为执政党,从而能够通过政府运用行政权力来实现自身的政治主张。

3、社会团体与社会流通性的发达程度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社会组织分两类:1)基于血缘关系而结成的自然团体,2)是以利益关系为纽带而结成的人为团体,统称为社会团体。

行政管理学_中南财经政法大学_2 第二章——政府职能_(2.8.1) 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行政管理学_中南财经政法大学_2  第二章——政府职能_(2.8.1)  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同学们好,上一次我们讲述了新中国政府职能是怎样变化的,这一讲我们讲第八个问题,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政府职能转变主要包括政府职能重心的转变、政府职能方式的转变、政府职能关系的转变。

1.政府职能重心的转变政府职能重心的转变,即在政府职能体系中将政府职能重心从政治职能转向经济、社会职能。

1956年在我国完成社会主义的基本改造之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本应该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但由于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和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个别结论理解的偏差,导致了我国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是重政治统治职能,轻经济和社会管理职能;重阶级斗争,轻经济建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此后,各级人民政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实现了政府职能重心的根本转变,开创了我国行政管理的新局面。

2.政府职能方式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过去单一的政府职能方式,即主要依靠行政命令的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同时商品和市场的活动,也迫切要求法制的健全。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职能方式开始发生转变,从单一的行政方式,转变为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市场和社会的等多种方式的结合。

行政方式主要是政府下达指令性计划,强制下属和社会各领域主体实行的方式。

经济方式主要是政府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灵活运用价格、财政、税收、信贷、工资等经济杠杆,调节和影响社会经济活动的方式。

法律方式主要是制定和完善经济领域的法律,并严格实施,以此规范社会各种经济主体行为的管理方式。

现在我们还明确了政府职能还有市场和社会的方式。

这些方式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所以应该把它们结合起来灵活运用。

3.政府职能关系的转变政府职能关系主要表现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政府内部各部门间的关系、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等。

行政管理学自考 第二章 行政环境

行政管理学自考 第二章 行政环境

B.宏观行政环境
C.中观行政环境 D.外部行政环境
4. 真正使行政生态研究成为一门系统的行政学分支学 科,并使其在学术界占据一席之地的学者是( )
2-34(2)
C
A.高斯
B.卡斯特
C.雷格斯
D.林德布洛姆
5. 首先提出行政环境问题并予以研究的学者是 ( A )2-34
A.高斯
B.泰罗
C.帕森斯D.韦伯
A.基于利益关系而结成的社会团体 B.基于血缘关 系而结成的自然团体
C.基于信仰关系而结成的宗教团体 D.基于地缘关 系而结邻里团体
16.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2-50 A.人民民主专政 B.中国共产C 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
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三权分立制
2020/5/9
15
多选 2分/共10题
(3)自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向法律本位型行政 运行文化的转变。
(4)依附服从型行政公共关系文化向自主参与型 行政公共关系文化的转变。
2020/5/9
21
4、简述我国现行行政文化环境的基本特点。256/58
答:
(1)管制型行政总体价值观向服务型行政总体价 值观的转变。
(2)全能普化型行政功能文化向有限分工型行政 功能文化的转变。
2、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 展的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3、受限市场模式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2020/5/9
6
知识巩固
2020/5/9
7
-- 选择题 单选 1分/共25题
1.与行政系统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关系最为密切、影响最为 直接的行政环境类别是( B )2-31
A.自然环境 B.社会环境 C.地理环境 D.国际环境 2.以环境因素的形成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标准,

《行政管理学》第二章测试题

《行政管理学》第二章测试题

《行政管理学》第二章测试题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雷格斯认为,衍射型行政模式主要适用于()。

2.经济体制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以社会经济组织为中心的各种具体经济制度与行为规范的总和,其核心就是()。

3.雷格斯在分析过渡型社会特征时提出的一种独特的市场体制类型是()。

4.从根本上制约着行政系统的规模、体制结构与运行方式等基本结构因素的是()。

素的是指的是经济力量。

5. 提出著名的“融合一棱柱一衍射的行政模型”的学者是()。

-衍射的行政模型”。

6.改革开放前,在我国占主流的行政运行文化模式基本上是()。

行政运行文化模式,其基本特征是把行政效果寄托在行政主体的个人品质上,并以纯洁思想或道德教化作为保证行政质量的主要手段7.被称为“行政神话”的是()。

公共关系文化。

这四种文化中,行政价值文化又被称为“行政神话”。

8.处于特定行政系统边界之外且能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事物与情势的总和是()。

接影响的行政环境因素的集合。

中观行政环境是指一个行政系统在组织,空间,时间与运行过程机构上通常都存在着的中间层次。

9.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又称为()。

称为衍射型行政模式,过渡型社会的行政模式被称为棱柱型行政模式10.从根本上制约着行政系统的规模、体制结构与运行方式等基本结构因素的是()。

赖以生存的社会物质财富基础,所以从根本上制约着行政系统的规模,体制结构与运行方式等基本机构因素11.行政环境的构成、影响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体现了行政环境的()。

性。

12.与行政系统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关系最为密切、影响最为直接的行政环境是()。

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自然行政环境与人造行政环境。

人造行政环境分为政治、经济与文化环境三个较小的类别。

人造环境是与行政系统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关系最为密切、影响最为直接的行政环境类别。

13.“受限市场模式”的提出者是()。

第02章 行政管理学之行政环境2

第02章  行政管理学之行政环境2

二、自然环境与行政管理
地球环境影响人类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从而制约着各国行政 组织的发展模式。 自然资源和国土面积影响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从而制约着 其行政组织的财力基础与功能发挥 。 自然资源和环境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与结构,从而制约 着其行政组织的部门设置与功能体系 。 地理形状影响一个国家的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与行政管理的 稳定状况。 地理环境制约着政府的国际战略及其相应的功能组织。
13
五、文化环境与行政管理
主要包括一个国家的思想 道德状况和科学文化状况。 道德状况和科学文化状况。 任何行政系统的活动都受 到一定的文化氛围的制约。 到一定的文化氛围的制约。 任何行政系统的活动都以 一定文化氛围为前提。 一定文化氛围为前提。
六、民族环境与行政管理
(1)民族环境影响政府的民族政策以及相应的行政组
四.行政环境的特点
广泛性
气候、资源、人口、民族,阶级、传统、科技; ;
行 政 环 境
差异性
国家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都存在差异性;
复杂性
各要素之间相互交叉,并相互关联,关系复杂;
多变性
万物皆变,行政系统内外部各种要素都在变化;
5
五.行政环境的分类
国际环境 国内环境 地域
物质经济环境 政治法律环境 精神文化环境
折射后5行政环境广泛性气候资源人口民族阶级传统科技气候资源人口民族阶级传统科技复杂性各要素之间相互交叉并相互关联关系复杂差异性国家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都存在差异性多变性万物皆变行政系统内外部各种要素都在变化6行政环境按内容社会结构地域影响范围内部外部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物质经济环境精神文化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宏观环境微观环境中观环境国际环境国内环境7三行政环境的类型按地域可划分为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国际环境

行政管理学第二章行政环境

行政管理学第二章行政环境

行政管理学第二章行政环境1.识记环境的含义环境确实是指牌特定系统边界之外的一切因素的集合。

2.组织的系统与边界的关系所谓“边界”是系统、环境这两个差不多概念得以产生的理论前提,边界的作用在于说明组织的特性及了角组织与外在环境间的关系。

3.行政环境的含义所谓行政环境确实是牌特定行政系统边界的各种事物与情势的总和。

4.行政环境的差不多属性(1)复杂性。

行政环境是行政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该行政系统产生直截了当或间接阻碍的各种因素的集合,这使得行政环境的构成成分极其复杂。

(2)相关性与综合性。

一方面,构成行政环境的各种因素之间都具有程度不同的相关性;别一方面,与相关性有关的一个行政环境我是其阻碍的综合性。

(3)层次性。

行政环境不同因素之间都存在着差异性,或者说存在着层次性。

(4)动态性。

行政环境的构成、阻碍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出现出动态性的特性。

5.行政环境的类型一.以环境因素的形成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标准,行政环境能够划分为两各差不多类型:自然行政环境和人造行政环境。

自然行政环境是指对行政系统的存在与运行起阻碍作用的各种自然因素的集合或统称。

人造行政环境是指在人类社会活动中形成与进展起来,且能够对行政系统的存在与运行产生阻碍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和,可分为政治、经济与文化环境三个较小的类别。

依照对特定行政系统的作用与阻碍层次,能够把行政环境划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种类型。

所谓宏观行政环境,确实是对特定行政系统的战略性、长期性与全局性存在与运行产生全然性阻碍的各种环境因素集合。

所谓中观确实是能够对特定行政系统的各种局域性构成成分、行政系统的治理层次产生阻碍的因素的集合。

微观确实是特定组织内部作为个体的工作人员在具体行政治理活动中必定要与之接触的各种物理、生理与心理因素的总和,要紧是对特定行政行为或行政人员个体发生作用。

以行政区划可将行政环境因素分为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

牌一个国家的主权管辖范畴之外,能够直截了当或间接地对该车行政系统产生阻碍的环境因素构成了该国行政系统的国际环境;而牌一个国家主权管辖范畴之内的全部行政环境因素则属于该国的国内行政环境范畴,也确实是通常所说的“国情”。

《行政管理学》自考精编版知识点总结

《行政管理学》自考精编版知识点总结

行政管理学知识点(二)第一章概述第一节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1、行政管理:就是指政府行政机关依法对公共事务及其内部事务管理的总和。

2、行政管理的特征。

(1)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

(2)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

(3)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进行,是一种执法活动或执行政策的活动。

3、行政管理是行政管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

行政管理学既属于管理学科的分支学科,又是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的综合应用学科。

4、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政府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其二是政府行政机关对其内部事务的管理。

第二节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1、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是威尔逊。

2、20世纪40—70年代行政管理学的特点。

(1)行政管理学理论呈现出学派众多、理论繁荣的局面。

(2)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开始发生了变化,由主要以政治学理论为基础走向由多学科的理论为基础,行为科学、系统理论、决策科学、管理科学、经济学等成为行政管理学的重要的研究基础。

(3)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形态更加完善,各个学派的理论家纷纷建立了自己相对完整的行政管理学理论,行政管理学在学术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对行政管理的实践也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提出著名的“三权分立”或称“分权制衡”原则的是孟德斯鸠。

早期的行政管理学研究的重点是组织结构和程序,其理论的逻辑起点是“经济人”假设。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占主导地位的行政管理学主要有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治理理论、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

第三节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方法与意义】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具体方法。

(1)规范方法。

(2)经验方法,也称为实证方法。

(3)案例方法。

(4)比较方法。

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意义。

(1)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理论意义。

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有助于我们了解行政管理的基本规律,为我国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实践意义。

行政管理学复习笔记——夏书章《行政管理学》

行政管理学复习笔记——夏书章《行政管理学》

行政管理学复习题行政0803班第二章行政环境一、名词解释1.行政环境指政府管理的环境,即围绕行政活动和行政现象,能直接或间接作用和影响行政活动的各种客观因素的总和。

2.自然环境指在行政系统外、未经人工制作存在的事物。

它包括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两方面。

3.社会环境指在行政系统界线之外、直接影响行政系统活动并决定其兴衰存亡的各种社会因素的总和。

4.经济环境指行政系统外部环境中最基本的方面,是行政系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深层次环境,它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各经济要素的总和。

二、问答题1.简述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依性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外部环境创造了行政系统,而行政系统反过来又改变了外部环境。

行政系统适应外部环境的需要而产生;外部环境的需要制约着行政系统及其价值观、目标、规模、结构与行为方式;行政系统的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都要从外部环境输入。

行政系统作为开放系统,必然要从外部环境中接受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投入。

行政系统不仅选择外部环境,更要设法改善、控制外部环境。

2.经济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经济环境中的各经济要素可概括为生产力(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与生产关系(经济体制)两方面。

生产力发展状决定行政系统的存亡和性质,制约行政系统功能发挥和部门设置,提供了行政系统运行的物质基础;人口的发展状况影响着行政系统的发展战略和人口管理功能。

另外,基本的生产关系直接决定行政系统的性质和变化;具体的经济体制影响行政系统的功能配置和运行模式。

3.政治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①国体直接决定着行政系统的基本性质;②政体决定了行政系统的具体形式和地位;③政党体制影响着行政系统的稳定性和完善程度;④政治生活的民主、平等程度制约行政系统决策与执行的民主化、科学化;⑤政治形势的稳定程度影响着行政系统的运行状态;⑥法律制度规定与保障着行政系统在整个国家机构系统中的地位;⑦法律的完善化、科学化程度制约行政系统运转的协调、规范水平。

补:广义的政治制度包括国家、政党、法律、选举和官吏制度等;国家制度包括政体、国体(基本政治制度)4.民族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一个国家行政系统的民族环境是由民族的人口与分布、民族语言、民族经济、民族文化与传统、民族的矛盾与斗争等要素相互作用而构成的。

《行政管理学》第二章 行政职能

《行政管理学》第二章 行政职能

2、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包括作用于行政系统的物质技术和经济制
度。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经济体制决定了政府的基本职能和行为方式。 (2)经济利益决定了行政行为的目标。 (3)经济实力为政府提供了权力能量。 (4)物质技术水平的高低以及拥有量的多少直接影 响公共行政活动的效率和水平。
3、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的基本要素包括知识、价值、意识形态、行为规 范、道德传统等方面。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知识水平决定了政府工作人员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技巧。 (2)价值左右着行政组织对待社会事务的态度。
混淆为管制行为,导致政府管理者反仆为主和公
共服务质量下降,改变了公共行政的性质。
3、政府职能的“缺位” 主要指本来应当由政府生产和提供的公共产品和 服务,政府却没有充分尽职尽责,甚至在某些公共领域
出现了“真空”。应由政府提供的水利设施、生态环境 保护和其他必要基础设施的建设仍然力度不够;医疗、 养老、失业、救济以及其他社会保障服务的公共供给仍 然不足;市场经济秩序不健全,竞争规则不完备,信用 体系尚不健全;应由各级政府提供的公共教育服务、公 共卫生服务、城市公用事业服务等,仍然不能满足社会 公共需要。
三、中国政府职能转变
(一)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存在的问题
1、政府职能的“越位”
(1)政府职能与市场功能不分。我国政府的一些部
门和一些管理者仍然习惯于代替市场去配置与私人产品
相关的资源,行政审批的不合理和过多过滥,就是政府 取代市场的典型表现。过多过滥的行政审批不仅妨碍了 市场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降低了社会发展效率,而且 在一定程度上还成为行政职权寻租和腐败的前提。
自然前提,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社
会同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一 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自然环境制约政府的行政 管理,反过来,政府管理也可影响或在一定程度上改 变自然环境(包括改善或恶化自然环境)。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课程教案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课程教案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课程教案第一章:行政管理学导论1.1 课程介绍理解行政管理学的定义、特点和作用掌握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了解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1.2 行政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探讨行政与政治、行政与法律的关系理解效率与公平、权力与责任、利益与服务的关系掌握行政环境、行政行为、行政伦理的基本概念1.3 行政管理体系了解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组织结构与职能探讨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掌握公共政策、公共决策、公共服务的相关知识第二章:行政管理过程2.1 行政决策理解行政决策的重要性、原则和程序掌握决策模型、决策方法和相关技巧2.2 行政执行探讨行政执行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分析影响行政执行的因素和提高执行力的途径2.3 行政监督与评估理解行政监督的必要性、方式和内容掌握行政评估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行政效能第三章:行政组织与管理3.1 行政组织的类型与结构了解不同类型的行政组织及其特点掌握行政组织的层级结构和组织文化3.2 行政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探讨行政人员选拔、培训、激励和考核的方法分析行政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和组织冲突3.3 行政组织的变革与发展理解行政组织变革的动因、过程和策略探讨行政组织发展趋势,适应时代需求第四章:公共政策分析4.1 公共政策的含义与类型理解公共政策的定义、功能和目标掌握公共政策的类型和制定过程4.2 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学习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与实践方法探讨利益相关者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等工具4.3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分析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与角色探讨公共政策执行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第五章:行政伦理与法治5.1 行政伦理的含义与价值理解行政伦理的概念、原则和标准探讨行政伦理在行政管理中的重要性5.2 行政伦理冲突与解决途径分析行政人员在面临伦理冲突时的困境掌握行政伦理决策的方法和技巧5.3 行政法治与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理解行政法治的概念、原则和制度探讨行政法治对行政管理的意义与挑战掌握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与趋势第六章:公共资源管理与行政决策6.1 公共资源管理概述理解公共资源的概念、类型和特点掌握公共资源管理的意义和原则6.2 财政管理与行政决策探讨财政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分析财政政策在行政决策中的作用6.3 公共投资与行政决策学习公共投资决策的理论基础探讨影响公共投资决策的因素和程序第七章:行政沟通与协调7.1 行政沟通概述理解行政沟通的概念、类型和作用掌握行政沟通的技巧与方法7.2 行政协调的意义与实践探讨行政协调的含义、原则和目标分析行政协调在行政管理中的重要作用7.3 跨部门协调与协作学习跨部门协调的挑战和策略探讨政府与社会组织协作的方式与途径第八章:行政改革与发展8.1 行政改革的原因与动力分析行政改革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动因理解行政改革的目标和原则8.2 行政改革的内容与策略探讨行政组织、行政职能、行政流程等方面的改革掌握行政改革规划和实施的方法和技巧8.3 行政发展趋势与挑战学习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行政发展的趋势分析行政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第九章:行政监督与法治9.1 行政监督的含义与类型理解行政监督的概念、功能和目标掌握行政监督的类型和主要内容9.2 行政监督体系与法治探讨行政监督体系的构建与运行理解行政监督在法治行政中的地位和作用9.3 行政问责与政府信任建设学习行政问责制度的原则和程序探讨行政问责对政府信任建设的影响和作用第十章:行政管理案例分析10.1 案例选择与分析方法理解案例分析在行政管理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掌握案例选择、整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10.2 经典行政管理案例解析10.3 案例讨论与启示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探讨如何将案例分析应用于实际行政管理工作中,提高行政效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行政管理学(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一、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掌握)二、中国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了解)一、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一)西方公共行政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1、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主要国家完成了产业革命;2、工业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生产力迅速发展,人口向城市集中;3、城市膨胀、政府职能扩大,管理内容增加,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激增;4、管理科学的产生为行政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成果;5、英国文官制度(merit system)、美国三权分立制公共管理实践。

(二)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产生1 1865年,德国学者冯.史坦因在《行政学》中,最早使用“行政学”一词,主要是在行政法的意义上使用;2 1887年,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行政学之研究》一文,“行政学”作为一个行政管理学的概念,标志现代意义上的行政学在西方的产生;3、1900年,美国学者F.J.古德诺(Franc J. Goodnow ):《政治与行政:对政府的研究》一书,提出应政治与行政分离的主张,促成了行政学从政治学母体中的分离;(三)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1、传统管理时期(1900-1930):“科学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t)(1). F.W.泰勒:美国工程师,“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原理》,把管理的理论和原则、方法移植到行政理论中A 任务管理: B. 标准化管理:C. 管理阶层的出现:(2). H.法约尔:法国工程师,法国“科学管理”之父,《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提出了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关系理论;法约尔管理14原则:A. 分工(division of labor ):减少浪费、增加产出,培训人员;B. 权力(authority):实行正式的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的统一,强调权责一致;个人权力包括个人的智慧、经验、道德品质、领导能力等;C. 纪律(discipline):建立以服从和尊重为基础的组织和雇员间的关系,有力的领导,有明确的协议、审慎的制裁;D. 指挥(direction):每个下属只能有一个上司,双重领导对权力、稳定、效率将产生负面影响;E. 指导(guidance):组织只能有一个计划、一个目标、一个负责人;组织应集中精力,协调力量,统一行动;F. 利益(good):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消除无知、野心、自私和懒惰等人性弱点;G. 报酬(reward):合理的报酬机制是为了体现雇员的价值以及增强其积极性;H. 集权(centralization of state power ):自上而下进行管理,权力终归属最高领导集权并不表明制度的好与坏,具有相对性;I.等级链(hierachical chain ):即权力线,组织从上而下形成明确而无间断的等级、权力和沟通渠道;表明权力等级的顺序和传递信息的途径跳板原则(gangway)(法约尔跳板):允许横向进行交往和联系,但各方都需同意且上级随时了解情况才可以,兼顾纵向统一原则和横向联系原则;J. 秩序(order):工作任务应有严密的安排,形成进退有序的工作规范;K. 平等(equality):人格平等而非职位平等,以此构建人际关系的基础L.稳定(stabilization):制定稳定的用人计划,进行人力资源开发;M.主动性(go-aheadism):诱导和劝告组织中所有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N.团队精神(team spirit):和谐的团队氛围,增强凝聚力;(3)马克斯.韦伯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组织理论”之父,官僚科层组织;A. 官僚模型(Bureaucracy Model):不包含“官僚主义”的意思,表明组织设计的规范和特点;B.组织的基础:权力;a.传统权力(traditional authority)b.超人权力(charismatic authority)c.法定权力(legal authority)C官僚制及其特征(4).行政学早期的“三杰”:A.1926年,美国人L.D.怀特《行政学导论》,全美第一本行政学教科书。

B.1927年,美国人W.F.魏劳毕(W.F. Willoughby)《行政学原理》;C.1930年,美国人J.M.费富纳(Jnhn M.Pfiffner)《行政学》。

(5)传统管理时期行政学的特点A.侧重行政组织、制度和程序的研究,忽视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B.注重组织的静态研究,忽视动态究;C.注重效率的提高,忽视人的尊严和行为的研究;2、行为科学时期(1930-1960)(1)E.梅奥(Elton Mayo):《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提出行为科学的核心内容——人际关系学A. 行为科学的由来: 1949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福特基金会资助该校“个人行为与人群关系”研究计划B.行为科学的发端:1927-1932年: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的进行“霍桑实验”霍桑实验的三个阶段a.第一阶段:工场照明实验和继电器装配室实验b.第二阶段:访谈实验c.第三阶段:绕线机组实验,霍桑实验的一些结论客观物质条件(工作环境、工时长短、身体状况等)并不是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原因,而是工人的情绪;证明士气和监督的因果关系,而改善人际关系,加强信息沟通,参与管理是提升士气的关键;证明了组织中非正式组织(unofficial organization)的客观存在;(2) A.H.马斯洛(Abraham H.Maslow,1908-1970).1940年:需要层次理论;《人类动机理论》(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1943年(3)1952年:赫茨伯格(Fredetick Herzberg)的激励保健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幻灯片22(4). 1960年:D.麦克雷戈(Douglas Mcgregor)的“X-Y理论”:反映了人性论的基本问题。

《企业的人性面》“X理论”:认为人的本性是不诚实、好逸恶劳、不负责的,应以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Y理论”:认为人的本性并非都是天生厌恶工作、而是勤劳和负责的,关键在于引导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5)威廉.大内: Z理论;A.“X理论”和“Y理论”各有千秋,但都失之偏颇;B.人既非绝好也非绝坏,人是人性和兽性的结合体;C.管理方法应权变,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6)行为科学时期行政学的特点:A.侧重行政组织内部人员的作用,忽视外界环境对人员的影响;B. 注重个别具体的事实研究,忽视整体和系统视角研究;C.把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引入行政学,重视人心理和行为的研究;3系统理论(多元化发展)时期(1960-至今)1政策学的兴起2“新公共行政学”3 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失败说”4 奥斯本的企业家政府理论1 政策科学的兴起政策科学是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政策评估等主体为研究对象的,这一过程也是政府工作的主要过程。

其权威代表是德罗尔,他认为,政策科学的核心是“把政策制定作为研究和改进的对象,包括政策制定的一般过程及具体的政策问题和领域,政策研究的范围、任务和内容是:理解政策如何演变,在总体上,特别是在具体政策上改进政策制定过程。

”2新公共行政学是相对于“传统公共行政学”而言的,提出公共行政的基本原理应是出色的政府管理和追求公平相结合,有别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所追求的是一个有效、经济和协调的行政管理系统,把工作重点放在高层管理机构和政府重要的职能部门中。

而新公共行政学强调公共行政应当以经济、有效的方式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更应该强调把社会公平作为公共行政所追求的目标。

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弗雷德里克森和马里尼。

3 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失败说”所谓公共选择就是集体的选择,它以“经济人”的假设为前提和分析武器,探讨在政治领域中经济人行为是怎样决定和支配集体行为,特别是对政府行为的集体选择所起的制约作用。

所谓“政府失败”,是指国家或政府的活动并不总是象应该的那样“有效”或理论上所说的能够做到的那样“有效”。

主要代表人物是布坎南。

幻灯片294 企业家政府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奥斯本,在他看来政府是“我们用来做出公共决策的一种机制”,认为政府之所以出现官僚主义,其问题不在人,而是这些人所在的工作机制,因而,要用企业家精神重塑政府。

(四)西方行政现象与行政定律1 西方国家行政系统不良现象增加(1)行政组织规模庞大;(2)行政决策迟缓;(3)官僚倾向严重;2 帕金森定律:“官场病”1957年,英国学者帕金森《帕金森定律——组织变态之研究》帕金森定律是在对组织机构的无效性进行调查和分析中提出的关于组织臃肿低效的形成原因的定律。

定律一:冗员增加原理官员数量增加与工作量并无关系,而是由两个原动因造成的:每一个官员都希望增加部属而不是对手;官员们彼此为对方制造工作。

定律二:中间派决定原理为了争取中间派的支持,双方颇费心机进行争取,特别是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

所以,不是竞争对手而是中间派成了主角* 对决定的内容不十分清楚的人* 意志薄弱的人* 耳朵不大灵光的人定律三:鸡毛蒜皮定律大部分官员由不懂得百万、千万元而只懂得千元的人组成,以至于讨论各种财政议案所费的时间与涉及的金额呈反比,即涉及的金额越大,讨论的时间越短,反之时间则越长。

鸡毛蒜皮的事情则花费很多时间。

定律四:办公场合的豪华程度与机关的事业和效率呈反比事业处于成长期的机关一般没有足够的兴趣和时间设计完美无缺的总部。

所以,“设计完美乃是凋零的象征”,“完美就是结局,结局就是死亡”。

定律五:鸡尾酒会公式会议与鸡尾酒会(饭局)同在。

把会场从左到右分为A-F六段,从进门处到最远端分为1-8八段,则可划分出48个区域;在假定酒会开始的时间为H,且最后一名客人离开的时间是最初一名客人进场后2小时20分钟,则,重要人物都会在H+75至H+90的时间在E/7区域集合,最重要的人物自然会在其中。

定律六:嫉妒症在嫉妒症流行的机关里,高级主管辛苦而迟钝,中层干部勾心斗角,底层人员垂头丧气而不务正业第一阶段,出现了既无能又好嫉妒的人物,即患上了“庸妒症(平庸而嫉妒)”第二阶段,这些庸妒症患者尽一切可能手段排斥比自己强的人,拒绝提升能力强的人;“愚蠢比赛”第三阶段,机关仿佛被喷了药,凡才智者一概不得入内,机关病入膏肓,此时的机关已经无药可救了定律七:退休混乱(5X岁现象)一般退休的年龄是R,在前3年(R-3)人的精力会开始减退;问题在于如何挑选合适的接替者,工作表现越优秀,任职时间越长,越难寻得合适的接替者,而在位时总会设法阻止职位比其低的人接近自己的职位,以至不得不延长自己的退休时间。

2 彼德原理:“不称职”彼德:1969年,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管理学家L.J.彼德 The Peter’s Principle 彼德原理:在层级组织中,每个员工都将晋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阶层;彼德差别定理:政府和私人机关的最大差别,忙着花钱与忙着挣钱;二、中国公共行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一)、中国古代的行政理论1.奴隶社会:君权神受,王权至上;2.封建社会:儒学成为行政理论;(1)礼:统治阶级规定的制度和秩序;(2)乐:要求人们在思想上求得妥协,安于本分;(3)仁:做人的道理,爱心和同情心;(4)义:公正、正义和道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