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德莱尔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他曾在为《恶之花》草拟的序言中指出,要 “把善同美区别开来,发掘恶中之美”,并 且把表现恶中之美,看成是诗歌的重要目的 之一。我们通常把美与善相提并论,波德莱 尔却竭力主张表现恶中之美,确实是打开了 另一片天地。
• 但是,在艺术中表现恶中之美,并不是美 丑不分,以丑为美。而是经过艺术表现从 丑恶中揭示出社会和人生带有本质特征的 深刻内涵,传达诗人因现实的丑恶而产生 的忧郁、愁思等情感特征以及诗人的叛逆 精神,从丑恶的现实中发现其中所含蕴的 审美价值,化腐朽为神奇。
• 人与自然这种交流,只有诗人才可能有机会洞 察这种“感应”和契合,达到物我两忘、浑然 一体的境界。波德莱尔的象征主义在我们和自 然之间,存在有“感应”,有潜存的“相似 性”,有神秘的“共同点”。我们只有把握这 些关系,深入事物内部,才能真正接近事物的 灵魂,这就是象征主义的原则。
三 恶之美
• 有人说,每个大诗人都是一个新的亚当。 和他在一起,世界重又开天辟地。 • 波德莱尔就是这样的大诗人。
• 1866年曾有人断言:《恶之花》将无人再 读。事实上,五十年后,全世界的诗人和 读者都已理解波德莱尔,瓦雷里认为: “法国诗歌有了波德莱尔才终于走出国境 线。全世界都在读他,(他的诗)被公认 是最好的现代诗。”
• 它倾注了波德莱尔“全部心血、全部热情、全 部信仰、全部仇恨”。这部书不在文本的厚薄 上(全书不足300页),也不在诗作的数量上 (收诗最多也未过157首),而在它的价值和 意义上。谁能想到一本薄薄的诗册,却奠定了 波德莱尔在法国乃至全世界现代诗歌史上的崇 高地位,成为“现代所有国家中诗人的楷模” (英国著名诗人T· S· 艾略特)。
• 我们从《恶之花》这本书的名字来看,法语中 的“恶”字,可作“病”和“痛苦”来理解, 所以《恶之花》也有人把它译为《病态中的花 朵》,既可以理解为这些花朵借以生存的环境 有病,也就是社会有病,人有病;还可以理解 为在恶中生长出的花,具有中国的“出淤泥而 不染”的象征意味。
• 在波德莱尔那里,“恶”是先在的、固有的, 而花可以在其污泥浊水中吸取营养和水分,然 后奇特的开放,转“恶”为“美”。 • 这里面反映了波德莱尔能够直面人生的艺术态 度,反映了他对丑恶、不幸和痛苦的人生体验 和独特思考。
• 这时,正好有一个在街垒战中的失败者, 放下枪杆拿起笔杆,几十年如一日地深挖 “恶”中之“美”,在写着《恶之花》— —同样,这个人就是波德莱尔。
• 波德莱尔根据他的象征感应理论,把世界 与人的心灵看成是一种感应关系,既然世 界上存在着丑,那么,人的心灵也存在着 丑的一面,艺术中就要表现这种丑。甚至 丑就是艺术美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第三节 波德莱尔
一 生平及著作
• 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1821— 1867),法国著名诗人、文艺批评家。 • 1821年生于巴黎,6岁丧父,母亲一过 服丧期就改嫁了。波德莱尔自幼仇恨继 父,并且把这种仇恨迁怒到母亲身上, 养成了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
• 波德莱尔自幼才华出众,喜欢想象,中学毕 业后于l839年进入文坛。他喜欢巴尔扎克和 雨果的小说,也喜欢雨果、戈蒂耶、拜伦和 雪莱的诗。尤其推崇爱伦· 坡,曾翻译爱伦· 坡 的作品长达17年。爱伦· 坡被奉为侦探小说鼻 祖、科幻小说先驱、恐怖小说大师,象征主 义、唯美主义者,他影响了众多的作家,包 括波德莱尔、惊世骇俗 之作,曲高和寡。它的深刻性与创造性很 难为同时代人所理解,其后一代又一代的 文化精英说服公众才接受了波德莱尔。
• 《恶之花》又是一束“奇特之美”的花,波德 莱尔把它献给了全世界,近一个世纪以来,这 部诗集被置于神秘和邪恶的氛围里,诱惑着各 个时代、各个国度、各个年岁的读者群体。有 人说它是伊甸园里的一枚禁果,只有那些品位 高雅的正人君子才能摘食它、消化它。我们在 《恶之花》找不到什么可以激起病态想象力的 东西,诸如隐藏在黑暗中的魔鬼的目光或在煤 气灯下闪光的梅萨琳的裸肩,书中只有“道德 的丰富性”和“残酷的启发性”。它正向越来 越多的人显示着忧郁的芬芳。
• 马克思在论述资本原始积累时曾说过:“自 从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 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二卷P256)。那么,当1848年法国大革 命时,在巴黎的街垒战中诞生了七月王朝, 当他站稳了脚跟,巩固了自己的胜利的时候, 那“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便以恶的形态发 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 他透过感应去理解世界,把世界看成是一个彼 此沟通的整体,大自然就是一座象征的森林, 暗示着多重复杂的含义,各种感官之间也存在 相互沟通融合的通感关系,形、声、色、味交 相感应,感觉间可以相互挪移,诗人对这种神 秘深奥的感应心领神会,诗人的任务在于发现、 感知和表现这种固有的象征关系和其中深藏的 意蕴。
• 他在《感应》这首十四行诗中,集中、精 炼、形象地表达了这种主张,这首诗被后 人称为“象征派的宪章”。
感应
• 自然是一座神殿,那里有活的柱子,不时 会发出一些含糊不清的话语; 行人通过该处,穿过象征的森林, 森林露出亲切的目光对人注视。 自然是一座神殿,那里有活的柱子,不时 会发出一些含糊不清的话语; 行人通过该处,穿过象征的森林, 森林露出亲切的目光对人注视。
• 早年生活放荡,晚景凄凉,1867年8月31日 去世。
• 他的代表作有诗集《恶之花》(它包括《忧 郁和理想》、《巴黎画景》、《酒》、《恶 之花》、《叛谫》和《死亡》六个诗组), 是法国象征主义的开山之作。文艺批评涉及 到小说、诗歌、戏剧、绘画、雕塑、音乐、 舞蹈等多个领域。
二 感应论
• 波德莱尔认为,在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之 间,在外部世界和人的精神世界之间, 有一种内在感应关系,彼此沟通,互为 象征。
• 仿佛远远传来一些悠长的回音,各种香味、色 彩和声音会彼此相通,互相混成幽昧而深邃的 统一体,像黑夜又像光明一样茫无边际。 • 芳香、色彩、音响全在互相感应,有些芳香新鲜 得像儿童肌肤一样,像双簧管般轻柔,像牧场 一样葱绿,——有的香味却丰富、洋洋得意和 腐朽。 • 具有一种无限物的扩展力量,仿佛琥珀、麝香、 安息油和乳香,在歌唱着精神和感官的热狂。
• 波德莱尔自己解释说:“正是对美的这种令人 赞叹的、永生不灭的本能,使我们把尘世及其 众生相看成是上天的一瞥,仿佛是上天的一种 ‘感应’。”在诗中诗人提出的“感觉感应” 论,对象征派诗歌的语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它首先以一种神秘的笔调描绘了人同自然的关 系。自然是一种有机的生命体,彼此相联,以 种种方式显示着各自的存在。它们互为象征, 组成了“象征的森林”,当人们通过它时, “森林亲切的目光对人类十分关注”。
• 为此,波德莱尔非常重视想象,他将想象视为 “各种能力的王后”。 (《波德莱尔美学论 文选》郭宏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第404页)诗人正是通过想象力去穿越表象, 透视现实世界,洞悉其中的感应关系,发掘深 藏其中的超自然的“精神上的含义”。在他看 来,这便是永恒的艺术世界,是一种缥缈、玄 妙的最高的美。
• 他在十四行诗《感应》中,便表达了他的感应 与象征统一的理论主张。 • 他认为,自然在冥冥之中发出神秘的信息,仿 佛是人类自身的悠长的回音,反映了人与自然 的感应关系。这种感应关系或者说神秘的象征 关系是不可以直接呈现的。因此,从象征理论 的立场出发,波德莱尔否定了现实主义的摹仿 说,他将摹仿自然看成是艺术对自然的拙劣的 抄袭。这与前面讲的实证自然主义是两种风格。
• 《恶之花》展示的就是一幅法国1848年前后二十余年 的历史画卷,反映了胜利了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之间 的矛盾,《恶之花》中有着更多的“忧郁”与“烦 恼”。我们可以设身处地的换位体验一下,当时那个 时代的年轻人的精神状况。实际上,法国在七月王朝 和第二帝国时期的一代青年,在转折时代的空白中所 感到的是一种“无可名状的苦恼”。这种苦恼的病因 源于个人的追求和世界秩序的失调,当时的哲学家把 这种状况叫做“世纪病”。这种病的症状被普遍认为 是:忧郁、孤寂、高傲、悲观、叛逆。甚至认为“在 人身上,时刻都有两种同时存在的假设,一是向往上 帝,一是靠近撒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