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心理成因及对策
后进生心理障碍归因及其对策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后进生心理障碍概述 • 心理障碍的归因分析 • 对策与措施
01
后进生心理障碍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后进生心理障碍是指在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中,出 现的与学习活动相关的心理困扰和障碍。
特点
后进生心理障碍通常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自信心缺乏 、焦虑、社交障碍等,这些症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和心理健康。
4. 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 进师生间的信任和互动, 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
社会层面的对策
1. 消除标签效应
社会应消除对后进生的负面标签,减少歧视和偏见,给予他们更 多的理解和关爱。
2. 提供社会支持
政府、社区、公益组织等应提供社会支持,为后进生提供学习辅导 、心理咨询等帮助。
3. 宣传普及
后进生心理障碍的表现
学习动力不足
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缺 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常常 拖延学习任务。
自信心缺乏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挫折时 ,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对 自己的能力产生不信任感 。
焦虑
面对学习成绩的压力,学 生会产生焦虑情绪,担心 自己的成绩无法达到预期 目标。
社交障碍
后进生在学习上的挫败可 能导致其与同学之间的交 往障碍,出现孤独、自闭 等现象。
02
心理障碍的归因分析
家庭环境因素
01 家庭氛围不和谐
家庭内部的争吵、冲突、冷漠等不健康的家庭氛 围可能导致孩子产生心理压力,影响其学习和成 长。
02 家长教育方式不当
家长过于严厉、溺爱或忽视等不当的教育方式, 可能造成孩子的自卑、焦虑等心理障碍。
03 家庭经济困难
家庭经济条件不佳可能导致孩子在学习资源、课 外辅导等方面的缺失,从而引发学习困难和心理 问题。
后进生自信心缺失的成因与对策
后进生自信心缺失的成因与对策后进生指的是在学业上进步缓慢,成绩较差的学生。
他们通常面临着自信心缺失的问题,这也进一步影响了他们的学业发展。
那么,后进生自信心缺失的成因是什么呢?又该如何解决呢?本文将就此展开探讨。
后进生自信心缺失的成因:1. 学习困难:后进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往往因为自身的认知水平和智力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学习成绩不佳,从而形成自信心的缺失。
2. 家庭环境:家庭对于后进生自信心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家庭环境中缺乏对孩子的鼓励和支持,或者家庭对学业成绩的过分苛刻,会造成后进生的自卑心理,从而导致自信心的缺失。
3. 学习氛围:学校的学习氛围也对后进生的自信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老师和同学的评价、教学方式、学习资源等都会对后进生产生一定的影响,间接形成了自信心的缺失。
4. 自我认知:后进生对自己的认知存在问题,往往认为自己无法取得好成绩。
这种对自己的否定也是自信心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1. 学校关注:学校应该加强对后进生的关注和帮助,提供相应的辅导和支持,让后进生感受到学校的关爱和温暖,从而增强自信心。
2. 家庭支持:家长在孩子学习上应该给予适当的支持和鼓励,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
3. 教育改革:学校应该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针对后进生的学习特点和问题,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措施,从根本上提升后进生的学习成绩和自信心。
4. 鼓励肯定:老师和同学应该多多鼓励后进生,对他们的学习进步予以充分的肯定,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5. 自我认知:后进生需要在心理上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认知,明白自己的优点和劣势,并且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
6. 自我修养:学生应通过学习积累知识,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增强自信心。
7. 心理辅导:如果自信心缺失严重,学校或家长应该给予孩子必要的心理辅导,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自信心。
后进生自信心的缺失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既受学校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也受到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
后进生成因分析及改进策略
后进生成因分析及改进策略一、引言后进生是指在同年级中学习能力最差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中总是排在最后。
后进生的问题不仅关乎个人的学业成绩,更涉及到学校教育的公平和生源质量,以及社会对教育公平的期待。
对后进生的成因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学校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后进生成因分析1.非智力因素(1)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学生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
部分后进生来自贫困家庭,由于家庭条件不好,生活压力大,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家长的关怀,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导致成绩落后。
(2)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影响学生成绩的重要非智力因素,部分后进生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无法有效地利用时间和资源,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不理想。
(3)心理问题部分后进生由于心理问题,比如自卑、自怜,导致对学习失去兴趣,严重影响学习成绩。
(1)认知发展不良认知发展不良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部分后进生由于认知发展不良,导致无法很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影响学习效果。
(3)学科特长部分后进生成绩不佳是因为对某些学科没有特长,导致在这些学科上无法取得好成绩。
以上就是后进生成因的分析,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可以为我们找到制定改进策略提供依据。
三、改进策略1.教师应重视后进生教师是后进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他们能够在学生学习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辅导。
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后进生多一些关心,多给予他们一些鼓励和激励,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2.家庭应关注后进生家庭对学生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家长应该加强对后进生的关怀和引导,鼓励他们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多给予他们一些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3.学校应重视后进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对学生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校应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关注后进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他们提供一些心理辅导,让他们学会如何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4.后进生应自我调整后进生本人也需要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一些调整,多与老师进行沟通,了解自己学习上的不足之处,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后进生心理障碍归因及其对策
后进生心理障碍归因及其对策随着教育水平的普及和社会发展的进步,智力水平不再是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
相比前几年,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大学招生数量也大大增加。
由于学校数量的扩大和招生人数的增加,高职高校的录取门槛逐渐下降,形成了一批智力水平不高、原本被排除在院校大门外的学生,他们被称为“后进生”。
所谓的“后进生”,是指在学习智力方面相对其他学生较弱的学生。
这些学生的主要特点是成绩差、学习困难、自卑心理等。
他们在学校往往遭受到同学们的嘲笑和排挤,在教师面前也容易成为批评的对象。
长期以来,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逐渐被忽视,加剧了心理障碍的发展。
关于“后进生”的心理障碍归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教育体制的原因。
很多学校注重教育智力和知识,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等。
这导致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很大的脱节,学生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压力感增加,心理压力也逐渐增大。
其次是学习方法的原因。
很多“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或者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他们可能缺乏计划性,不会合理安排时间,导致学习效果不佳,进而陷入学习焦虑和自卑心理。
再次是环境因素的原因。
很多“后进生”来自经济落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家庭。
家庭环境对后进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缺乏良好的家庭环境、督促和指导,后进生很容易产生情绪和心理问题。
面对“后进生”的心理障碍,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
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和自卑心理。
要改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不仅仅注重智力和知识的培养,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等,让每个学生都能发展自己的特长和潜力。
要提供多元化的学习途径和资源,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
学校应提供多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鼓励学生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要加强家庭教育,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谈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及转化策略
谈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及转化策略1.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及成因后进生一般指的是思想上和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学生。
在班级工作中不难发现,他们有与一般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1.1自卑感强。
因为他们受到父母的不信任、训斥、怒骂,同学的笑料、挖苦、瞧不起,老师的冷落、偏心,使他们感到很自卑。
1.2 逆反心理重。
因为别人的瞧不起,他们表面上逆来顺受,心里却有很强的逆反心理。
1.3矛盾心理多。
有好强心理,但常遭失败,故勇气不足;渴望得到重视,却常遭人瞧不起,故不能展现自我;希望得到关爱,而常受到冷落,故不敢表露等,一直都处在矛盾的生活之中。
2.后进生的转化策略班主任要了解后进生的心理特点,才能“对症下药”。
要抛开成见,转变“朽木不可雕”的思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甘露”浇到他们的心田。
2.1 献爱心,建好师生基础后进生最想得到的是重视、尊重和关爱。
特别爱心,更是医治后进生灵方妙药。
正如夏丐尊先生所说的那样:教育如果没有爱,就等于无水之地,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师爱生是天职。
在教书育人中,班主任要用爱心去教育学生,不论是优生还是后进生,我们都要满腔热情去教育他们。
特别是后进生,更要“偏爱”他们,因为他们更需要爱的阳光雨露,更需要班主任用爱心去滋润他们健康成长,使他们早日脱离矛盾生活的苦海。
2.2 用微笑,拉近师生距离要与学生相互交流微,微笑是友善的表露。
班主任要时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微笑去面对学生,使他们觉得老师是平易近人的,是可以交心而谈的。
特别对于经常被冷落的后进生,我们不要“吝惜”自己的微笑。
后进生一旦得到班主任的微笑,他们会把它当作最珍贵的礼物。
微笑给了他们一种安全感,一种温馨的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他们更容易获得成功。
如考试差的学生,我们可以用微笑去鼓励下次考好;纪律差的学生,我们用微笑地、机智地告诉他们怎样去遵守纪律等。
当教育者赢得了学生的信任时,学生对接受教育的反感就会被克服而让位于一种奇特情况:他把教育者看做一个可以亲近的人。
后进生心理障碍归因及其对策
后进生心理障碍归因及其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教育水平得以提高,但是在学校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在学业上总是处于落后的状态,这些学生被称为后进生。
后进生不仅仅是学习成绩上的问题,很多时候也会带来心理障碍,影响其正常的心理健康。
本文将探讨后进生心理障碍的归因及其对策。
1.学习压力过大由于学习成绩的不理想,后进生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他们觉得自己无法达到家长和老师的期望,产生自卑感和挫败感。
长期处于这种心理状态下,会导致后进生出现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
2.自我认知不足很多后进生存在一种自我认知不足的心理障碍,他们觉得自己无法做到像其他同学一样优秀,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怀疑,这种心理障碍会影响后进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信心。
3.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对后进生的心理健康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一些后进生来自于不幸福的家庭,他们可能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资源,这样的家庭环境往往会加剧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4.学校氛围学校的教育氛围对后进生的心理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学校中的竞争压力、歧视现象都很容易对后进生造成心理伤害,进而呈现出一系列的心理障碍。
二、后进生心理障碍的对策1.学校教育的关注学校应该重视后进生的心理健康,为后进生提供更多的关怀和帮助,鼓励后进生参与各种活动,增强自信心和自尊感,塑造积极乐观的学习氛围。
2.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可以通过建立文明和谐的教育环境,营造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减少学校中的竞争压力和歧视现象,让后进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关怀。
3.家庭教育的关注对于家庭环境不佳的后进生,学校可以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后进生的家庭情况,并帮助家长改善教育方式,增强家庭教育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4.个性化的辅导学校可以为后进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针对后进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问题,制定相应的辅导计划和措施,帮助后进生解决学习困难和心理障碍。
5.心理辅导学校可以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师,为后进生提供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让后进生能够及时排解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塑造良好的心理健康。
浅谈后进生不良心理的调适
浅谈后进生不良心理的调适1. 引言1.1 引言后进生是指在学习或者工作中相对于他人来说进展缓慢或者落后的个体。
而后进生不良心理的调适是指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疾病或者心理问题所进行的调节和矫正。
对于后进生不良心理的调适,我们需要从后进生不良心理的表现、原因,以及如何进行心理调适等方面加以关注和研究。
在现代社会,后进生的不良心理表现及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后进生可能会表现出自卑、焦虑、抑郁、自责等情绪问题,甚至会出现逃避学习或者工作、自暴自弃的行为。
这些不良心理不仅会影响到后进生个体的身心健康,还会对其周围的家庭、朋友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后进生不良心理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可能是由于学习或者工作压力过大,社交能力不足,自我认知不足等因素所致。
对于后进生不良心理的调适,我们需要站在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寻找并解决问题的根源,帮助后进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或者工作态度,重建自信和勇气,逐步摆脱不良心理状态。
针对后进生不良心理问题的调适方法和重要性,将在接下来的正文部分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合理的心理调适手段和方法,帮助后进生重塑自信,挖掘潜力,走向成功之路,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
2. 正文2.1 后进生不良心理的表现1. 自卑感:后进生常常感到自己与他人不同,容易产生自卑感。
他们可能认为自己无法达到别人的水平,从而陷入自我否定的心理状态。
2. 压力过大:由于学习成绩不佳,后进生往往承受着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巨大压力。
他们可能感到自己无法面对这些压力,从而产生焦虑和紧张情绪。
3. 缺乏自信:后进生常常缺乏自信心,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怀疑。
他们可能觉得自己永远无法改变现状,从而失去对未来的信心。
4. 对学习态度消极:由于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中,后进生可能对学习失去兴趣,表现出消极的学习态度。
他们可能觉得学习无法带来任何改变,从而放弃努力。
5. 社交障碍:由于心理负担过重,后进生可能在社交方面遇到困难。
后进生形成原因及对策分析
后进生形成原因及对策分析后进生是指学习成绩差、学习方法不当、缺乏学习动力、态度不端正等因素导致学业表现不如其他同学的学生。
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如: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等。
针对后进生问题,可以采取多种对策,包括改进学习环境、提供个性化教育、培养学习动力等。
本文将对后进生形成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第一,个人因素。
有些学生由于天资不足或自身学习习惯不好,导致学习成绩较差。
他们可能对学习没有足够的兴趣,缺乏自律能力,学习方法不当等。
同时,学生的个性差异也会影响学习成绩,有些学生可能比较内向、消极,不敢提问、不善于与他人交流,这种个性特点也会影响学业发展。
第二,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较大的影响。
一方面,一些家庭过于娇纵孩子,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导致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另一方面,一些家庭可能存在经济困难,使得学生无法获得良好的学习资源,如辅导班、图书等,这也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第三,学校因素。
学校的教育资源、师资队伍、教育环境等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重要影响。
一些学校教师水平不高,教育资源有限,无法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指导和支持,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另外,学校的竞争压力也可能造成学生学习焦虑,进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针对后进生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首先,改进学习环境。
学校可以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等,以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此外,教育部门可以通过提高教师待遇、加强教师培训等措施,提高学校教师的教学质量,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其次,提供个性化教育。
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能力,学校可以采取个性化教育的方式,帮助后进生克服学习困难。
个性化教育可以包括灵活的教学方式、专门的辅导等,使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再次,培养学习动力。
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努力,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可以通过奖惩机制、开展学习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竞争意识。
后进生成因分析及改进策略
后进生成因分析及改进策略后进生成是指在某一群体或者组织中,处于相对落后位置的个体或者单位。
后进生成的出现可能是由于多种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包括个体的素质、环境因素、教育水平等。
针对后进生成的原因分析及改进策略,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一现象。
要对后进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后进生成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涉及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作用。
个体的素质是形成后进生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个体的身体素质、智力水平、情商以及道德品行等方面的差异,都可能导致个体在某些方面处于比较落后的位置。
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也是后进生成形成的重要原因。
家庭的教育方式、家庭经济条件、社会的教育资源分配等方面的不平等,可能导致一些个体在教育、文化等方面相对滞后。
学校的教育质量和个体自身的学习态度也是后进生成的原因之一。
一些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教材不完善、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导致学生的知识水平相对滞后;而一些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可能也存在问题,导致学习成绩较差。
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也可能对后进生成起到一定的影响。
一些社会的陈旧观念、歧视现象等,可能会给后进生成带来更多的困难。
针对后进生成的原因分析,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改进策略来加以解决。
要通过加强教育投入,提高教育水平来解决后进生成问题。
投入更多的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教育平等化,可以有效地提高整体的教育水平,减少后进生成的现象。
需要提高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减少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通过改善社会的福利政策、加强社会的公共服务,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教育资源和条件,可以有效地降低后进生成的风险。
要加强学校的教育质量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完善教育体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根本上减少后进生成的现象。
要加强对个体的关爱和培养。
通过心理辅导、学习指导、情感关爱等多种方式,帮助后进生成克服挫折,提高自信心和学习动力,促进其全面发展,从而减少后进生成现象的发生。
后进生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其形成原因涉及多个层面。
浅谈后进生的心理与教育
浅谈后进生的心理与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后进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他们在学习上与其他同学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因此需要特别的关注和帮助。
后进生的存在不仅仅是学习问题,还涉及到心理和教育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试图从心理和教育角度对后进生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的教育对策。
一、后进生的心理特点1. 自卑感后进生在学习上的表现不佳,往往会因此而产生自卑感。
他们觉得自己和其他同学相比是“差的”,因此很容易陷入自我否定的情绪中。
这种自卑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的学习发展。
2. 沮丧情绪长期的学习不顺利会导致后进生产生沮丧情绪。
他们对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认为学习对他们而言是一种痛苦和负担。
这种沮丧情绪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生活情绪和人际关系,甚至出现逃学的行为。
3. 自我放弃有些后进生在长期的学习挫折后,会逐渐产生自我放弃的态度。
他们认为自己“就是不适合学习”,因而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在这种情况下,后进生可能会放弃对学习的努力,进而失去了改变的机会。
二、后进生的教育对策1. 心理疏导针对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学校和家长需要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关心和理解,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增强自信心,减少自卑感的产生。
学校可以开设一些心理课程,帮助后进生调适情绪,增强心理承受力。
2. 个性化教育后进生在学习上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需要针对性强的个性化教育。
老师需要了解每个后进生的学习特点和难点,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满足后进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 家校合作家长是后进生的重要支持者,他们需要与学校保持密切的联系,以共同关心后进生的学习问题。
学校可以举办家长会或座谈会,向家长介绍后进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家长也应该在家庭中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关爱和支持,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坚持学习。
4. 引导学习兴趣有些后进生之所以学习成绩不理想,是因为对学习缺乏兴趣。
浅谈后进生的心理与教育
浅谈后进生的心理与教育在教育领域中,后进生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后进生指的是在学习成绩上相对较差的学生,他们在学业上的困难给教师和家长带来了不少压力和挑战。
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他们视为“差生”,而是要关心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并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教育方式。
本文将从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讨论其教育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一、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后进生的心理特点较为复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自卑感:由于学习成绩的不佳,后进生往往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形成自卑感。
在班级中,他们可能会遭受同学的嘲笑和排斥,进而导致对自己的价值产生质疑。
2. 压力大:后进生通常会面临来自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多重压力,他们可能感到无法摆脱学业困扰,进而产生情绪上的压抑和焦虑。
3. 自闭倾向:为了逃避学业上的困难和压力,后进生可能会表现出对社交的回避和自我封闭,缺乏对外界的积极互动。
4. 学习动力不足:由于长期以来的失败经验,后进生可能会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进而丧失对学业的信心。
针对后进生的心理特点,教育者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理解,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
1. 学习态度消极:后进生通常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可能出现逃避学习、懒惰等问题。
2. 学习方法不当:后进生往往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无法有效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3. 学习能力低下:后进生的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记忆能力等方面可能存在较大的差距。
4. 学业成绩下降: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后进生的学业成绩通常处于较低水平,难以获得家长和教师的认可与支持。
以上种种问题使得后进生在学业上遇到很大的困难,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协助。
三、后进生的教育解决方法针对后进生的心理和教育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多方面的措施,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帮助。
1. 了解后进生的心理需求:只有深入了解后进生的心理特点,才能更好地引导和教育他们。
教师和家长应该耐心倾听后进生的诉求,给予他们关爱和理解。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对策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对策后进生是指在学习、行为等方面相对于同龄人较为滞后的学生。
出现后进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学习态度不端正、自我管理能力差、学习方法不当、能力发展不平衡等。
针对后进生的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转化对策,包括改变教学策略、提供个性化辅导、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等。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有多个方面。
一些后进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
他们对于学习缺乏积极的态度,常常对学习抱有消极的态度。
这种态度可能与他们缺乏自我激励的能力、对未来的规划不明确等有关。
一些后进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
他们缺乏对自己学习的规划和把控能力,容易受外界干扰,难以集中精力学习。
一些后进生的学习方法不当。
他们不了解如何高效地学习,缺乏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一些后进生在能力发展上存在不平衡的问题。
他们在不同学科或领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可能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色,而在其他方面较为低下。
针对后进生的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转化对策。
改变教学策略是十分关键的一步。
老师可以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激发后进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案例、实践活动等方式,激发后进生的学习热情。
老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后进生的学习能力,引导他们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提供个性化辅导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针对后进生的不同问题,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可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水平。
可以组织小组辅导或一对一辅导,根据后进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在辅导的过程中,还可以鼓励后进生互帮互助,加强彼此之间的学习互动和合作。
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也是十分重要的。
许多后进生因为经历了长期的学习困难,对自己产生了自我怀疑和自卑的情绪。
老师和家长可以帮助后进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对后进生的积极方面进行肯定和鼓励。
还可以为后进生提供一些成功案例,让他们看到不同人在相似的困境下如何克服困难,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家校合作也是解决后进生问题的重要途径。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对策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对策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常常会面对一些学生成绩较差,学习态度不积极的学生,这类学生往往被称为“后进生”。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为家庭环境、学习习惯、学习动力等方面的问题所致。
针对后进生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对策,帮助他们改变不良的学习状态,实现转化。
本文将就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对策,进行一些探讨和分析。
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十分复杂,可能涉及学生本身的问题,也可能涉及到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后进生形成原因:一、家庭环境不良。
有些学生在家庭中缺乏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家庭氛围,往往对学习没有兴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二、学习习惯不良。
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不善于总结、不善于归纳,学习效率低下,导致成绩不佳。
三、学习动力不足。
有些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对学习没有积极的态度,缺乏对知识的渴望。
四、心理素质不足。
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害怕失败,遇到困难就会退缩,这也是导致后进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社会环境的影响。
一些学生受到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身边的同学朋友学习不好,自己也容易受到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后进生的转化对策针对后进生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对策,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改变不良的学习状态。
一、家校合作。
学校和家长要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校和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要求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激发学习动力。
学校要善于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真正对知识产生兴趣。
四、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坚强意志,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勇敢面对挑战。
五、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学校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身边的同学朋友都能够受到良好的影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共同进步。
二年级辅导后进生的心理状况分析与应对措施
二年级辅导后进生的心理状况分析与应对措施二年级辅导后进生的心理状况分析与应对措施在教育领域中,存在一些学生由于诸多原因造成学习的滞后,这样的学生被称作“后进生”。
在二年级这个年龄层次中,后进生比例较高,他们有着许多不同的原因造成的心理状况。
心理状况分析1.自卑感许多后进生由于学习成绩低下,在和班内其他同学的比较中往往感到自卑或失败感,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2.情绪波动在学习过程中,后进生往往会感到无助或沮丧,进而导致他们情绪上的波动。
他们可能会发现自己不能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或者在完成作业时遇到了一些问题。
3.缺乏自信由于学习困难,后进生容易受到打击并丧失自信心。
他们可能不愿意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或主动表现自己,甚至会避免参与学校的活动。
应对措施1.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教师需要认真倾听后进生的困难并提供正确的帮助。
教师可以挑选相对简单且符合后进生能力的题目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并赞扬他们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
2.在教育中采用多样化的方法教育者可以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以适应后进生的不同需求。
根据他们的能力和兴趣,可以出版更多多样化的教材,以引导他们达到学习目标。
3.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育投入最好的效果,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和校内活动。
教育者需要尝试鼓励后进生参加与他们能力和兴趣相近的活动,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情感和社会技能。
结论后进生的心理状况分析与应对措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教育者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
帮助后进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将有助于他们克服学习上的挑战,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后进生心理障碍分析与教育对策
2023-11-08CATALOGUE目录•后进生心理障碍分析•后进生教育对策基础•后进生教育对策实践•针对后进生心理障碍的教育对策•实践案例及效果展示•总结与展望01后进生心理障碍分析类型心理障碍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进食障碍、睡眠障碍等多种类型。
定义心理障碍是指个体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存在显著偏离正常状态的现象,导致其社会适应能力降低,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影响因素心理障碍的发生与遗传、环境、生活事件等多种因素有关。
心理障碍概述后进生往往情绪波动较大,易怒、自卑、焦虑等情绪交织,影响其学习和生活。
情绪不稳定行为异常人际关系紧张后进生可能表现出逃学、违纪、沉迷网络等行为,对自身和他人造成不良影响。
后进生在与人交往中可能表现出孤僻、敏感、多疑等特点,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030201家庭环境不良、家庭教育缺失、家庭关系紧张等因素可能导致后进生出现心理障碍。
家庭因素学校教育方式不当、教师评价不当、同学关系紧张等因素也可能导致后进生出现心理障碍。
学校因素社会压力过大、社会支持不足等因素也可能对后进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社会因素02后进生教育对策基础与后进生建立信任关系的关键是真诚地与他们沟通。
教师应该通过倾听和理解来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
建立信任关系真诚沟通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师应该尊重他们的差异,包括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和个人经历等。
尊重差异教师需要设定明确的学习期望,并为后进生提供具体的指导和支持,以帮助他们达到这些目标。
设定明确期望增强学生自信创造成功机会教师可以为后进生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如让他们回答简单的问题、参与课堂讨论和完成一些简单的作业等。
鼓励积极参与教师应该鼓励后进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持和指导,以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经验。
发掘优点教师应该努力发掘后进生的优点,并给予他们适当的认可和鼓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树立榜样01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言行来影响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浅谈后进生不良心理的调适
浅谈后进生不良心理的调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水平的普及越来越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每个班级里都会有后进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总是靠后,甚至是倒数。
这些后进生常常会产生不良心理,感到自卑、自责,甚至产生消极情绪。
如何调适后进生的不良心理,引导他们走上积极向上的学习之路,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后进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1. 自卑感后进生因为学习成绩不佳,往往产生自卑感。
在同学间缺乏自信心,对自己否定多于肯定。
2. 自责感后进生常常会责备自己,觉得自己无能,对自己产生负面评价,甚至情绪低落。
3. 消极情绪长期处于学习成绩不佳的状态中,后进生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心情低落,缺乏动力。
二、调适后进生的不良心理1. 肯定他们的优点后进生虽然在学习成绩上处于劣势,但在其他方面可能具有优点,比如体育、音乐、绘画等方面。
教师和家长们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去肯定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2. 针对性的教学辅导教师应该根据后进生的学习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引导他们找到学习重点,加强重难点的学习,提升学习效果。
3. 鼓励与支持鼓励与支持是激励后进生的有效途径。
教师和家长要及时给予后进生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和家庭的温暖与关怀。
4. 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后进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动力,让他们愿意主动去参与课堂学习和课外训练,提高学业成绩。
5. 增加自信后进生缺乏自信是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教师和家长要多从学习上、生活上给予他们鼓励和帮助,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1. 提升自我认知后进生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要一味否定自己,学会对自己和他人都要有个客观评价。
2.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后进生要接受自己的学习现状,不要过分苛责自己,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白学习成绩并不是衡量人的唯一标准。
3. 学会积极应对后进生需要学会应对学习压力和困难,不要抱怨和消沉,而是积极调整自己的状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后进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后进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那些学习能力较弱,学习基础差,比较懒散,自觉性不高的学生一般被列为后进生。
他们的顽劣表现常常会让别人甚至他们自己忽视和低估了他们的潜能和已有的能力,长此以往,后进生的心理也就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会恶性循环更加导致学生产生新的一系列问题。
(1)、消极放纵后进生往往在成绩生与其他同学有比较大的差距,由于知识断层使得他们与其他同学的差距越来越大,从而导致对学习失去信心,产生了放弃心理。
直接的表现就是无法完全参与到日常正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常有出人意料的异常举动,以引起别人的重视,有的学生甚至在课堂上伺机放纵自己,或者借机起哄捣乱。
(2)、内向自卑后进生由于在成绩上落后于其他同学,又缺少老师对其的重视,从而觉得自己怎么“处处不如人,难有如人处”,因此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这就是常见的自卑心理,自卑心理的产生使得学生做事缺乏自信,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容易封闭自己,一些胆小学生更是心有余悸,三缄其口。
(3)紧张焦虑有些教师对后进生往往是“恨铁不成钢”,对于其表现经常是加以批评,因此在一次次学习失败的体验后或者在考试不及格后,就产生了忧虑、烦躁、精神紧张等情绪,从而导致他们压抑自己的学习热情。
(4)抑郁孤独这类学生往往性格孤僻、胆小怕事、谨小慎微,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
他们不喜欢同别人交往,朋友很少,对人比较冷漠,平时寡言少语,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得不合群,基本属于孤独型。
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在课堂上以旁观者的态度来对待教师课堂问答,有时甚至还产生躲避心理。
存在这种抑郁心理的学生,往往到一定程度后,学习成绩就很难再提高了。
二、成因分析1、家庭的因素。
在后进生中,家庭教育不良占心理问题成因中的比例最大。
他们中大多数人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家庭环境差,家庭破裂或父母文化层次低。
其中一部分人的父母本身就有许多不良行为,如赌博、酗酒等。
一些消极的观念和行为受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强加于孩子,很容易使他们沦为后进生。
后进生心理障碍归因及其对策
后进生心理障碍归因及其对策引言在教育领域中,有一类学生被称为后进生,他们在学习方面的表现不及格,成绩低而且发展较为滞后。
后进生往往承受着沉重的学业压力和自我价值感的挫折,容易出现心理障碍。
本文将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后进生心理障碍的归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帮助这类学生走出困境。
一、后进生心理障碍的归因1. 缺乏自信心后进生在学习上的表现不及格往往导致其缺乏自信心。
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无法胜任学习任务,进而产生自我怀疑和自卑情绪。
这种缺乏自信心会影响后进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投入度,从而进一步加剧他们的学习困境。
2. 成绩差导致的挫折感后进生由于成绩不佳,常常会感到挫折和沮丧。
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无法取得进步,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
长期以往,这种挫折感会使后进生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
3. 家庭和环境因素后进生的家庭和环境因素也可能影响其心理健康。
家庭中的教育方式、家庭氛围以及周围同学的影响都可能对后进生产生不利的心理影响。
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学习环境中,后进生很容易感到无助和孤立,增加其心理负担。
4. 性格和情绪问题有些后进生可能本身就存在性格和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这些问题会进一步加剧其学习困难,导致心理障碍的出现。
二、解决后进生心理障碍的对策1. 激发自信心学校和家庭应该重视后进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教师和家长应该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关爱和支持,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学习困难,取得进步。
在学习和生活中及时认可后进生的优点和努力,适时给予奖励和肯定,激发其自信心和积极性。
2. 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后进生的学习特点和困难与其他学生有所不同,需要个性化的教育方式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教师和家长应该根据后进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专门的学习计划和辅导方案。
在学习上给予后进生更多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学习自信心,培养学习动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 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学校和家庭应该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后进生形成原因及对策4篇
后进生形成原因及对策4篇后进生形成原因及对策第1篇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智力发育正常,品德不良或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后进生是一个班级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的一个群体.在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始终是一项艰巨任务.分析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并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班主任工作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一、后进生形成的主要原因1.1家庭教育原因家庭教育的缺失是产生后进生的主要原因.有些家长明知孩子有错,不去批评教育,而是辩解包庇,故意纵容.有些孩子父母整天忙于自己的工作,无暇问及子女的品德与学业,无暇对子女进行教育与辅导,尤其一些年轻父母外出打工,丢下子女让爷爷、奶奶照顾,或是外公、外婆照料.而这些人总是担心没带好后不好向其父母交待,所以在照顾过程中,一般不会严加管教.加之自身文化水平低,想辅导也没这个能力.于是就抱着只要不哭,能学多少学多少的观念过日子.其中有甚者,面对子女的后进竟亮出大把钞票慰藉、安抚子女,致使有的子女用钱雇用同学写作业,养成了好逸恶劳的恶习.有些父母缺少对人生的正确追求,或追求吃喝玩乐,或迷恋于扑克、麻将,或追求吃穿打扮,使青少年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又耳染目濡一些不良习气,造成青少年道德观念差,学习掉队,从而导致子女对学习的淡漠.有些是父母有一方不全,使子女失去父爱或母爱,不能像正常家庭子女那样,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而导致子女冷漠、孤僻、忧郁的性格,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不思进取,而成为后进生.而有些是由于父母不和,家庭成员矛盾重重,整天争吵斗气,致使青少年长期得不到温暖和教育,心理受到创伤,感情受到折磨,因而产生了悲观失望等消极情绪,缺乏积极向上的进取心,甘愿后进.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孩子性格孤僻、暴躁,不是贪图享乐就是自暴自弃,失去了对自我的提高.1.2学校教育原因有些学校并未彻底地从应试教育的误区中走出来,仍以分数论学生.分数不仅成了学生的命根,也成了教师、学校的命根.这就导致一些教师和学校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放弃一些基础差的学生的教育,时间久之便沦为后进生.有些是教师素质不高产生的.个别教师教育不得法,对学生多是批评指责,翻"老帐",而少表扬或不表扬,甚至采用变相体罚的手段,致使师生关系对立,把站在后进边缘的学生“逼”进了后进生的群体.而有些教师偏爱少数“尖子”生,致使后进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大减,越来越后进.1.3社会教育原因在物质大发展的今天,由于精神文明发展的滞后,使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潮逐渐蔓延,也让学生耳濡目染,许多学生也认为有钱就好办.部分学生受到金钱至上、享乐主义、读书无用等错误思潮的影响,偏离了健康成长的道路.而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也以不可抵挡的影响力,将触角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给人类社会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无处不在的网络使部分学生迷恋网络世界,沉迷于网络游戏,使旷课、逃课变成常事,有些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毁掉了前程,也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二、后进生的有效转化措施2.1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自信是成功的一半.一个自卑或者自负的学生,要想在学业上有所造树,相对较难.因为求学路漫漫,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能处理好自己的学习态度,给自己一个恰当的评价,就会多走一些弯路.教师要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优点,并发动后进生去寻找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以唤起他们的自尊、自信,帮助后进生扬起前进的风帆.2.2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重视教师要在思想上关心他们,重视他们,忽视后进生只能使他们更加放纵自己,产生厌学与逆反的心理,最终会走向堕落.班主任要对后进生付出更多的爱,对他们多鼓励,少指责,要对他们多加引导,使其转化思想,形成乐观的生活学习态度,树立求知的信心.2.3要善于表扬学生违反纪律、不努力学习是一些后进生的家常便饭.对犯错误的后进生,班主任要善于批评指正,不过批评要讲究准确性和可接受性,同时要注意语气和场合,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批评学生时要心平气和,在轻松的场合下进行.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一句真诚的表扬胜过一百句批评.后进生并不是一切都差,他们身上也有积极因素.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使这些闪光点不断发场光大.因为表扬对于后进生是巨大的鼓舞,使他们从内心体验到受尊重、信任和支持的快感,有利于他们改过自新,奋发向上.2.4培养后进生学习兴趣后进生往往是对学习不感兴趣而导致学习成绩落后的.因此,班主任要通过各种方式去培养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后进生学习成绩的不断提高.兴趣是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兴趣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动力源泉和营养剂,人一旦对某个事物或活动产生兴趣,就会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强烈的心理渴望去认识事物或参加活动,我们要根据后进生的特点和个性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创造条件,使他们在公开场合“露一手”,在活动中风光一回,在活动中自我激励、从而认识自身价值.总之,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后进生的缺点、错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有一个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因此对他们的转化教育工作也是一个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要找准时机反复抓,抓反复.后进生的转化,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后进生形成原因及对策第2篇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师们听到“后进生”这个词会不会有头痛的感觉呢?会。
但“后进生”永远是个相对的概念。
只要是存在集体的地方,就会有“先进”、“中等”和“后进”三个层次。
而且就学生的整体素质(如德智体等方面)的各个方面而言,无论在哪个层面上都会有“先进”、“中等”和“后进”之分。
同时,现在的社会上充满着对青少年的诱惑,由于升学和就业的巨大压力,“先进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很容易被压跨或被扭曲,渐渐变成“后进生”。
因此,“后进生”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所以我们应该更理性的看待“后进生”。
一、“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⑴自卑心理“后进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常常处于失败和落后的境地,在家常受到父母的训斥或责骂,在学校也受到批评较多,甚至还有来自同学的讽刺、挖苦。
连续的挫折使自尊心长时间得不到满足。
他们自惭形秽,以为自己处处不如人,脑子笨,没人喜欢,是失败者,在家长、学校、同伴中总是抬不起头来,渐渐地转化为自卑,感觉低人一等。
⑵抑郁心理有些“后进生”经常生活在焦虑的心境中,他们内心孤独却不愿向同学和老师倾诉;在学习上,他们经常精力不集中,情绪低落,反应迟钝;他们常常因考试的失败而感到痛苦和恐惧。
他们甚至还会出现生理上的不适症状,如食欲不振、失眠、胸闷、头昏等。
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既重又难,中学生负担过重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特别造成“后进生”精神上的萎靡不振和心理上的抑郁。
⑶闭锁心理高中阶段的“后进生”已经有了自己比较成熟的思想,但这种思想仍带有幼稚的特点。
和老师和家人交流时感觉到了代沟的存在。
而且,这个年龄段他们也增加了不少的心事。
对于“后进生”而言,他们也宁愿把自己的一些想法永远埋在心里。
所以,他们多是沉默寡言,喜怒哀乐不轻易表露。
他们很少与父母交谈,他们不愿和老师接近。
这种闭锁的心理往往使他们陷入无助的境地,使有些问题或困难长期得不到解决。
同时,这种不良心理的日积月累容易引发其他的心理问题。
⑷焦虑心理当“后进生”预期某种危险和痛苦境遇将要发生时,通常都会产生焦虑反应。
焦虑心理会引起对学习的抑制,如在学习时精力不能集中,上课爱走神,总是胡思乱想。
还会产生考试怯场,从而抑制正常水平的发挥。
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
可能长时间里不能静下心来复习功课,心烦意乱,常常怀疑自己的能力。
⑸恐惧心理个别“后进生”对考试充满恐惧,对比较严厉的老师充满恐惧,对严厉的父母充满恐惧,甚至对班集体也充满着恐惧。
⑹逆反心理有些“后进生”对外界的刺激常产生与常态相背的心理反应,与他人交往采取不合作的对抗态度。
虽然他们在内心也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对,但因为心里的烦躁,却故意地或不自觉地对老师、家长的教育感到厌烦甚至顶撞。
他们故意牢骚满腹,对集体不满,对老师反感,拒不接受师长的教育和帮助,从心底产生外界的对立情绪。
⑺多疑心理由于“后进生”受到的批评多,可能在师生中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所以他们常常以一种怀疑的态度看待周围的一切。
也是出于“后进”的自卑感,总觉得周围的人是在对他们另眼看待,也总在猜度着别人是怎样看待或对待自己的。
⑻厌学心理“后进生”在学习中背负着比其他人更大的心理压力。
他们一方面在学习上由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不足要面对更大的困难,一方面可能还要承受来自家庭、老师和同学的精神压力。
特别是几经努力仍不能让自己站起来的“后进生”就会失去勇气,在他们的眼里学习的前途十分暗淡。
再面对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深感前途渺茫,为此,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产生厌学心理,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⑼心理障碍由于以上的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时间久了,在“后进生”的身上就会形成心理障碍。
有强迫症状的学生总在想一些没必要的事情,如老想考不好怎么办,总是反复检查作业做得对不对;人际关系敏感的学生总感觉别人对自己不友好,其他人不理解、不同情自己;当别人看到他或议论他时总感觉不痛快;有敌对倾向的学生的表现是常发脾气,摔东西、大叫大嚷;常与人抬扛,有理不让人,无理搅三分;有偏执倾向学生的表现是总感觉自己想法和别人不一样;总觉得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觉得大多数人不可信、不可靠;很难与他人合作。
二、“后进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从来源上说,“后进生”不健康心理状况产生的原因有四个方面:学校和教师的原因、家庭的原因、社会的原因和学生自身的原因。
⑴学校和教师方面的原因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虽然国家明确提出并大力实行素质教育,但在不少中学中,特别是在高中阶段,片面追求升学率仍然学校里的重要指导思想。
“精英教育”的办学思想使得学校里的工作重点落在“优秀生”或“尖子生”上。
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下,学校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作为高中生培养的唯一目标,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严重滞后或忽视。
学生在非智力方面表现出的“后进”得不到重视,学生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
甚至有的高中学校以高中阶段不属于义务教育为由,随意开除或劝退“后进生”,而不是伸出热情的手帮助他们。
教师教育方法的偏差。
一方面,教师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实践者,也受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的影响。
不少教师对优等生呵护有加,对“后进生”置之不理,致使“后进生”在“后进”的道路上越滑越远。
另一方面,也有着教育者本身素质的影响。
有的教师工作方法简单粗暴。
有的教师批评学生不是耐心开导,而是拿大话威胁恐吓,更是动不动就罚站或停课处理,或是叫家长等等。
使学生终日神经紧张,提心吊胆,养成怯弱无能、胆小自卑的性格;也最易伤害学生的自尊或人格,也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或消极情绪。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儿童从导师方面受了无情的言语或鞭鞑,他的心里,就充满了恐怖,恐怖立刻就占据了他的整个心理,使他再也没有容纳别种印象的空隙了”。
有的教师对“后进生”更是指责多,鼓励少,采取冷漠的态度,在这种环境中生活,学生极易产生对抗心理,也极易让“后进生”滋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更有甚者,因为“后进生”的存在影响了自己所教学班级或学科的成绩,影响自己在学校评估中的成绩,有的教师转而对“后进生”歧视、冷嘲热讽或者是怨恨,这又造成师生之间出现关系的紧张或恶化。
⑵家庭方面的原因①父母疏于管理父母不在子女身边有的家长长年在外打工或做生意,把孩子托付给上了年纪的老人或亲友。
由于老人体力和精力的局限性,不能对孩子的各方面起到监管作用。
造成很大的管理漏洞。
有的老人因是“隔辈亲”的原因,对孩子疼爱有加,而缺少管理的力度。
有的家长则是顾不上孩子,整天忙于工作,或是忙于自己的娱乐,无暇对孩子进行管理,既没有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也没有主动和孩子进行交流,不了解孩子在学生、品行和心理上的变化。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能及时发现。
有的孩子从“先进”已经变成了“后进”,家长也没有察觉。
②父母管理孩子方法过于简单粗暴在许多家庭里,家长不能平等地对待子女,没有什么民主可言。
家长不尊重子女的个性和人格,强迫子女按家长的意志行事,子女不遵从,动辄打骂体罚,使子女形成逆反、敌对的心理。
这种心理也会在学校里表现出来。
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结果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
因为这种培养限制了孩子在性格上和心理上的自由发展,会造就孩子思想僵化保守、心理闭锁和性格拘谨。
③家庭矛盾或变故的影响有些家里充满着矛盾,家里一直有着无休止的争吵或暴力,给孩子的心里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父母婚姻变故,会给上中学的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因为他们在父母那里看到了人际关系的恶劣性。
从而对学校这个在大家庭甚至整个社会失去信任。
孩子有被抛弃感和愤怒感;并有可能变得抑郁,性格孤僻,感情脆弱,心理自卑,敌对,富于破坏性。
父亲(母亲)的早亡更是对还没有走上社会的孩子有着巨大的心理打击。
除了减少了父或母对他们的心灵的关爱,他们对未来的一切也充满着慌恐。
⑵社会方面的原因社会不良影响的特点在于它更偏向于直观性、形象性、潜移默化性,更能影响和迎合一部分学生的需要,因而具有更大的诱惑力。
社会方面的影响存在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关系等各个领域。
社会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有广泛性、复杂性和持久性。
对于缺乏识别能力的学生来说,如不以正面引导,就会引起“后进生”的心理失衡。
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分配不公、贫富悬殊、拉关系走后门、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公款挥霍、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吃喝风等现象已经给“后进生”的心理带来了高强度的负面刺激,从而必然产生嫉妒、逆反、敌对、消极等心理障碍,使部分学生受到金钱至上、享乐主义、读书无用等错误思潮的影响,偏离了健康成长的道路。
甚至使原本刻苦努力学习的学生误以为“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这种读书无用论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有的学生为了在学校里结交“朋友”而影响学习,最终褪化成为“后进生”。
(3)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导致学生成为“后进生”的原因又可以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
A.智力因素科学研究表明,在“人类八大智能(即语言、数学逻辑、空间想象、音乐、身体动力、人际关系、自我认识和认识自然的能力)”方面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
正如人们所说的:“十个手指有长有短”。
我们应该承认人与人之间在文化学习方面是有一定的差异的,而这种差异会表现为“先进”或是“后进”。
这种差异还体现在同样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
但这种差异不要被扩大化。
1988年,王晓柳等人在探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较好组和学习成绩较差组的学生影响程度”时发现:就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内部来说,他们之间学习成绩的差异与非智力因素水平有显著关系,而与智力水平关系较小,也就是说,导致这部分学生学习差的原因,主要不是智力因素的差异,而是非智力因素的差别,即缺乏学习动机、学习热情和学习毅力。
美国心理学家高夫(Gough)运用加利福尼亚州心理调查表(简称CPI)时发现,调查的18种性格因素中有8种与学生学业成就存在着高相关。
例如,很多学生的学习成绩低劣并不是智力低下或落后,“后进生”的学习状况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成绩,他们的学习困难大多是由于学习认知心理上的问题——学习粗心、学习方法差(不按学科要求塌实落实学习环节、随意性强,对不同的知识块学习缺乏变通能力)、基础知识差(学科基础差,相邻学科基础差,未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基础能力不足(思维定势作用,缺乏变式训练等)以及非认知缺陷——学习兴趣低下、态度不明确等方面问题的影响。
这种非智力因素导致了心智活动呈被动状态。
这样的“后进生”对学习懒于动脑筋,思维不活跃,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不愿意积极开动脑筋来解决问题,作业和考试时反复出现不应该出现的错误。
B.情商因素学习动机缺失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学生只有具有一定的学习动机,才会认为学习是一种有价值的活动,才能发挥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使学习达到完善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