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的自动节律性

合集下载

《生理学》-血液循环-名词解释

《生理学》-血液循环-名词解释

《生理学》-血液循环-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心动周期2、心率3、每搏输出量4、每分输出量5、射血分数6、心指数7、房室延搁8、期前收缩9、代偿间歇10、心室功能曲线11、心肌自动节律性12、窦性心律13、异位心律14、心力储备15、超速驱动压抑16、心电图17、血压18、外周阻力19、动脉血压20、收缩压21、舒张压22、脉搏压23、平均动脉压24、动脉脉搏25、中心静脉压26、微循环27、Starling mechanism28、cardiac contractility29、有效滤过压30、baroreceptor reflex31、缓冲神经32、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33、renin34、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35 vasopressin(VP)36、endothelium-derived relaxing factor (EDRF)37、endothelin38、血-脑屏障答案一、名词解释1. 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心脏机械活动周期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2. 心率: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

3. 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搏动所射出的血液量,称为每搏输出量,简称搏出量。

4. 每分输出量:每分钟一侧心室排出的血液总量,称为每分输出量,即心输出量。

5. 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舒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

6. 心指数:一般是指在安静和空腹状态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

7. 房室延搁:兴奋通过房室交界时,传导速度较慢,延搁时间较长,称之为房室延搁。

8. 期前收缩:心室肌被一次额外刺激所引起的一次提前的兴奋和收缩,因该次兴奋和收缩是在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到达之前,故又称早搏或期前收缩。

9. 代偿间歇: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伴有一段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

10.心室功能曲线: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值与相应的搏出量或每搏功绘制成的曲线。

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整理: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

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整理: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

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整理: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
1.自动节律性组织细胞具有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

自律性来源于特殊传导系统的自律细胞,其中窦房结细胞的自律性最高,称为起搏细胞,是正常心脏的起搏点。

心肌细胞自律性的高低取决于4期去极的速度。

2.兴奋性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肌的兴奋性是不断变化的。

(1)绝对不应期:在此期间任何强大的刺激都不能引起动作电位。

(2)有效不应期:随后有一个时期,如给予足够强的刺激,肌膜可产生局部反应,但不能引起扩布性兴奋。

有教科书将这一时期加上前面的绝对不应期称为有效不应期。

(3)相对不应期:高于正常阈值的强刺激,可以引起扩布性兴奋。

(4)超常期:给予略低于正常发生兴奋所需的刺激,可引起一个动作电位。

3.传导性心脏内兴奋的传播是通过两种系统完成的,特殊传导系统和心肌本身。

(1)主要传导途径:窦房结→心房肌和房内传导
系统→房室交界→房室束支→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心室肌。

(2)传导速度:心脏中不同组织的传导速度各不相同,房室交
界处传导速度慢。

心室中的特殊传导系统传导速度快。

4.收缩性心肌一般不发生强直收缩。

Ca2+、交感神经兴奋或儿茶酚胺等加强心肌收缩力,低氧、酸中毒、乙酰胆碱等降低心肌收缩力。

人体生理学电子复习文档第4章:血液循环.

人体生理学电子复习文档第4章:血液循环.

1.心肌自动节律性:心肌细胞在没有受到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

2.窦性心律:指在窦房结所控制下的心脏节律性活动。

3.异位心律:指由窦房结以外的心肌潜在起搏点所引起的心脏节律性活动。

4.房室延搁:兴奋通过房室交界时,传导速度较慢,延搁时间较长,称之为房室延搁。

5.期前收缩:由异位起搏点过早地发出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与当时的基本心律中其他搏动相比,在时间上过早发生。

6.代偿间歇: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伴有一段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

7.心率: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

8.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心脏机械活动周期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9.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搏动所射出的血液量,称为每搏输出量,简称搏出量。

10.心输出量:每分钟一侧心室排出的血液总量,称为每分输出量,即心输出量。

11.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舒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

12.心指数:一般是指在安静和空腹状态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

13.心力储备:是指心输出量能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长的能力。

14.动脉血压:是指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

15.收缩压:心室收缩射血时,动脉血压快速上升,达最高值称为收缩压。

16.舒张压:心室舒张,动脉血压降低,于心舒末期降至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17.平均动脉压:整个心动周期中各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

18.脉搏压: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称为脉搏压。

19.中心静脉压:胸腔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称为中心静脉压。

20.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21.降压反射: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觉反射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可引起压力感受性反射,其反射效应是使心率减慢,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回降。

因此这一反射曾被称为降压反射。

22.血-脑屏障:血液和脑组织之间也存在着类似的屏障,可限制物质在血液和脑组织之间的自由交换,称为血-脑屏障。

五、简述题 1.简述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心肌的节律性概述

心肌的节律性概述

自我终止
快、慢反应心肌细胞AP的特征比较
快反应AP
慢反应AP
①AP波形分5个期:
①AP波形分3个期:
0、1、2、3、4期
0、3、4期
②电位幅度高
②电位幅度低
③0期去极速度快
③0期去极速度慢
④0期主要与Na+内流有关 ④0期主要与Ca2+内流有关
⑤具有快、慢通道
⑤只有慢通道
(以快通道为主)
⑥RP大:-85mv~-90mv ⑥RP小:-85mv~-90mv
⑦Rp稳定(普通心肌细胞)⑦Rp不稳定(自律细胞)
不稳定(自律细胞)
⑧通道阻断剂:河豚毒
⑧通道阻断剂:Mn2+、异搏定
(二)心肌自律性与心律的关系
各部位的自律细胞的自律性高低不一:
窦房结-------房室结-------浦氏纤维 (90-100次/分)(40-60次/分) (20-40次/分)
抢先夺获 超速驱动压抑
心肌的节律性概述 概念:心脏在离体和脱离神经支配下,仍能自
动地产生节律性兴奋和收缩的特性。
起源:心内特殊传导系统(超速抑制、抢先占
领机制)
(一)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形成机制 1.窦房结细胞(慢反应自律细胞)的电位 (1)电位特征:
RP:不稳定,能自动去极 化,=最大舒张电位。
AP:分0,3,4三个时期, 无1期和2期。
具有时间依从性的非特异性通道,不是快Na+通道,
∵TTX不能阻断。
3 期 末 K+ 通 道 的递增性失活
K+ 递 减 性 外 流
电 位 复 极 至 -60mV 时 If 通 道 的 递 增 性 激 活
Na+ 递 增 性 内 流

心脏的生物电现象及节律性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精)

心脏的生物电现象及节律性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精)

*意义:
(1)(生理意义)不发生(完全)强直收缩: 使心肌不会发生强直收缩, 而能保持
收缩与舒张交替的节律活动,以实现心脏 的泵血功能。 (2)导致期前收缩后发生代偿间隙
二、心肌的自动节律性
自动节律性——细胞能自动地、按一定节 律发生兴奋的能力。(自律细胞)
*心脏的自律细胞: 特殊传导系统的细胞(除结区外)。
有:窦房结细胞、房室结细胞。
*综合分类:
1.快反应非自律细胞: 心室肌细胞、心房肌 细胞
2.快反应自律细胞: 浦肯野细胞; 3.慢反应细胞自律细胞:窦房结细胞、房结
区细胞、结希区细胞; 4.慢反应细胞非自律细胞: 结区细胞。
跨膜离子流及其对膜电位的作用 (1)内向电流: 正离子内流或负离子外
流,使膜除极化 (2)外向电流: 正离子外流或负离子内
第二节 心脏的生物电现象及节 律性兴奋的产生和传导
心肌组织的生理特性
兴奋性(所有心肌细胞) 电生理特性 自律性(自律细胞)
传导性(所有心肌细胞) 机械特性 收缩性(工作细胞)
心肌细胞的类型:
*依工作性质及有无自律性分类: 1.普通心肌细胞(工作细胞):心房肌、心室肌 有兴奋性、收缩性、传导性,无自律性; 2.特殊传导系统的心肌细胞:
★特点2: 在心室内浦肯野系统传导速度快,可几
乎同时(0.03s内)到达心室内壁各处.
*生理意义: 使心室肌能同步收缩 (功能合 胞体), 产生较大力量.
四、体表心电图 (electrocardiogram,ECG)
(一)体表心电图的概念及意义 概念:如果将测量电极放置在人体表面的
一 定部位,可以记录到心脏兴奋过 程中发生的电变化,所记录到的图 形。 意义:反映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 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 注意:与心脏的机械收缩活动无直接关系

窦房结自律细胞自律性的产生机制及影响因素

窦房结自律细胞自律性的产生机制及影响因素

【考点】⼼肌的⾃动节律性。

【解析】4期⾃动除极是⾃律性产⽣的基础,不同类型的⾃律性细胞,4期除极的速度不同,引起4期⾃动除极的离⼦流基础也不同。

窦房结⾃律细胞其4期⾃动除极是随时间⽽增长的净向内向电流所引起。

它是由Ik,If和Is1-2三重离⼦电流所组合⽽成。

Ik通道在3期复极达-40mv时便逐渐失活。

因⽽K+的外向电流出现递减,导致膜内正电荷逐渐增多,从⽽开始出现4期⾃动除极化现象。

这种K+外流的逐渐衰退,是窦房结⾃律细胞4期⾃动除极的最重要的离⼦基础。

If是⼀种进⾏性增强的内向离⼦(主要位Na+)流。

在窦房结⾃律细胞4期⾃动除极过程中虽有作⽤,但⽐Ik⼩得多。

在窦房结⾃律细胞⾃动除极过程中还存在⼀种⾮特异的缓慢内向电流Is1-2,可能是⽣电性Na+-Ca2+交换的结果。

在⾃动除极的后1/3期间开始起作⽤,是⾃动除极过程的末期出现起动电位的电⽣理基础。

⾃律性的⾼低受4期⾃动除极的速度,舒张电位的⽔平,以及阈电位⽔平的影响。

(1)4期⾃动除极的速度除度快,到达阈电位的时间就缩短,单位时间内爆发兴奋的次数增加,⾃律性就增⾼,反之,⾃律性就降低。

(2)舒张电位的⽔平舒张电位的绝对值变⼩,与阈电位的差距就减⼩,到达阈电位的时间就缩短,⾃律性增⾼,反之⾃律性则降低。

(3)阈电位⽔平。

阈电位降低,由舒张电位到达阈电位的距离缩⼩,⾃律性增⾼。

反之,⾃律性降低。

心肌细胞四大生理特性的特点

心肌细胞四大生理特性的特点

⼼肌细胞的⽣理特性有⾃动节律性(⾃律性)、传导性、兴奋性和收缩性。

1.⾃律性特点 窦房结⾃律性,约每分钟100次,是⼼跳的正常起搏点。

由窦房结控制的⼼跳节律称为窦性⼼律。

房室交界⾃律性次之,约每分钟50次;浦肯野细胞最低,约每分钟25次。

窦房结以外的⾃律组织通常处于窦房结控制之下,其本⾝的⾃律性被掩盖⽽表现不出来,称为潜在起搏点。

2.传导性特点 兴奋在⼼内传导具有严格顺序。

①兴奋在房室交界处传导速度最慢,延搁时间较长,需0.08~0.10秒,这种现象称为房室延搁。

它使⼼房和⼼室不会同时兴奋和收缩,⽽使它们交替兴奋和收缩,从⽽有利于⼼室的射⾎与充盈。

②兴奋在⼼室内传导速度最快,传遍整个⼼室只需0.06秒,这便于⼼室发⽣同步式收缩,从⽽保证⼀定的搏出量。

3.兴奋性特点 ⼼肌兴奋性具有周期性变化,包括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

①有效不应期时间最长,从⼼肌细胞去极化开始到复极化3期膜内电位约-60mV的时期内。

在此期内,不论给予多么强⼤的刺激,都不能使⼼肌细胞发⽣去极化⽽产⽣兴奋,即不能产⽣动作电位。

②相对不应期:有效不应考,试⼤站收集期过后,膜内电位从-60mV~-80mV这段时期,⼼肌的兴奋性逐渐恢复,但仍低于正常,受到阈上刺激才能产⽣动作电位。

③超常期:相对不应期过后,膜内电位从-80mV~-90mV这段时间,膜电位⽔平接近阈电位,⽤⼩于阈值的刺激就能使⼼肌产⽣动作电位,说明此期⼼肌的兴奋性⾼于正常。

4.收缩性特点 ①“全或⽆”式收缩。

⼼肌细胞以闰盘连接,其电阻极低,兴奋易于通过和传导,使⼼肌在收缩时宛如⼀个功能上的合胞体,⼀旦产⽣兴奋,所有⼼肌细胞发⽣同步收缩,即“全或⽆”式收缩。

②不发⽣强直收缩。

⼼肌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相当于⼼肌机械活动的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

在此期内,不论受到任何强⼤刺激,均不能引起⼼肌的兴奋和收缩,故不会发⽣强直收缩。

③对细胞外液的Ca2+明显依赖。

⼼肌细胞肌质不发达,终池贮存Ca2+量少。

心肌自律的名词解释生理学

心肌自律的名词解释生理学

心肌自律的名词解释生理学心肌自律是指心肌细胞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能够自发地产生电信号,发出心跳的动作电位,并且保持一定的节律性。

心肌自律性是心脏正常发挥功能的基础,它使得心脏能够自行发电、自行起搏、自行传导,确保心脏能够稳定地跳动,为人体提供足够的血液循环。

在心脏中,心肌细胞是具有自主性的专门细胞,这些细胞可以自主地生成动作电位。

而且,心肌细胞之间通过细胞间连接结构(间隙连接)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当其中一个心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时,可以通过这种连接方式将电信号迅速传递给相邻的细胞,从而形成心脏整体的动作电位。

这种电信号的产生和传导使得心脏能够整齐有序地跳动,保持正常的心律。

心肌自律性的产生和维持主要依赖于心肌细胞内部的离子通道和离子泵的活动。

在心肌细胞的胞膜上,存在一些特定类型的离子通道,包括钠离子通道(Na+)、钙离子通道(Ca2+)、钾离子通道(K+)等。

当心肌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这些通道处于关闭或不活跃状态,而心肌内部的离子泵会积极地将钠和钙离子从细胞内排出,将钾离子向细胞内积累。

当心肌细胞受到一定的刺激时,如细胞膜被拉伸或受到神经递质的作用,胞膜上的离子通道会被打开或激活,导致离子进出细胞,改变细胞膜电位。

如果这种电位变化超过了一个阈值,就会引发心肌细胞内部的离子通道进一步被打开或激活,从而导致更多的离子进出细胞,形成一次完整的动作电位。

这个动作电位会在心肌细胞之间通过细胞间连接结构进行传导,从而使得心脏整体产生收缩,完成一次心跳。

心肌自律性的节律性主要由心脏的起搏细胞控制,这些细胞具有更高的自动除极速度和更高的自动节律性。

起搏细胞对于心跳的生成起主导作用,它们多分布于心脏的特定区域,如窦房结和房室结等。

窦房结是心脏中最重要的起搏点,它位于心脏的右心房上部,在正常情况下会自发地发出电信号,引起心脏的跳动。

在正常情况下,窦房结的电信号会沿着特定的传导组织,如房室束和希氏束,传到心脏的室壁,引起心室肌的收缩。

专升本生理学第4章血液循环试题

专升本生理学第4章血液循环试题

第四章血液循环一、名词解释1.心肌自动节律性2.窦性心律3.异位心律4.房室延搁5.期前收缩6.中心静脉压7.心率8.心动周期9.每搏输出量10.心输出量11.射血分数12.心指数13.动脉血压14.收缩压15.舒张压答案:1.心肌细胞在没有受到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

2.指在窦房结所控制下的心脏节律性活动。

3.指由窦房结以外的心肌潜在起搏点所引起的心脏节律性活动。

4.兴奋通过房室交界时,传导速度较慢,延搁时间较长,称之为房室延搁。

5.心室肌被一次额外刺激所引起的一次提前的兴奋和收缩,因该次兴奋和收缩是在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到达之前,故又称早搏或期前收缩。

6.胸腔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称为中心静脉压。

7.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

8.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心脏机械活动周期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9.一侧心室每次搏动所射出的血液量,称为每搏输出量,简称搏出量。

10.每分钟一侧心室排出的血液总量,称为每分输出量,即心输出量。

11.每搏输出量占心舒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

12.一般是指在安静和空腹状态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

13.是指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

14.心室收缩射血时,动脉血压快速上升,达最高值称为收缩压。

15.心室舒张,动脉血压降低,于心舒末期降至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二、填空题1.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1 期复极是因______外流产生的。

2.心室肌细胞的阈电位相当于______通道的激活电位。

3.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有______、______ 、______和______ 。

4. ______自律性最高。

其原因是由于______期自动______速度快,被称为正常心脏______ 。

5.窦房结细胞0 期去极化是由______ 负载内向离子流所致,3 期是由______ 外流所致。

6.决定和影响自律性的最重要因素是______ 。

7.决定和影响传导性的最重要因素是______。

《心肌的生理特性》课件

《心肌的生理特性》课件

Part One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Part Two
心肌的结构和功能
心肌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心肌细胞呈梭形, 有横纹
心肌细胞有收缩性 和舒张性
心肌细胞有自律性 ,可以自动节律性 收缩
心肌细胞有传导性 ,可以传递兴奋
心肌的功能概述
心肌是心脏的主要组成部分,负责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心肌具有自动节律性,能够自主地、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 心肌具有兴奋性,能够对刺激产生反应,并传导兴奋 心肌具有收缩性,能够产生力量,推动血液流动
心脏起搏点的作用
控制心脏跳动的频率和节奏 产生心脏跳动的电信号 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 调节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心肌自动节律性的影响因素
离子通道:心肌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对心肌的自动节律性有重要影响 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会影响心肌的自动节律性 神经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肌的自动节律性有调节作用 激素调节:激素水平对心肌的自动节律性有影响 心肌细胞膜电位:心肌细胞膜电位的变化会影响心肌的自动节律性
心肌的电生理特性
心肌细胞:心肌细胞是心肌的主要组成细胞,具有兴奋性和传导性
心肌电生理特性:心肌细胞具有自动节律性、传导性、兴奋性和收缩性
心肌电生理特性的生理意义:心肌电生理特性是心肌正常生理功能的基 础,也是心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心肌电生理特性的研究进展:近年来,心肌电生理特性的研究取得了重 要进展,为心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能量供应
心肌细胞具有较高的线粒体 密度,以适应其高代谢率的
需求
心肌的能量来源
心肌细胞通过氧化磷酸化过程产生能量 主要能量来源是葡萄糖和脂肪酸 心肌细胞通过糖酵解和脂肪酸氧化获取能量 心肌细胞在缺氧状态下,主要通过糖酵解获取能量

某些因素对离体蛙心心脏活动的影响实验报告

某些因素对离体蛙心心脏活动的影响实验报告
(perfusion of frog’s heart)
产品年终工作总结
主要内容
01
02
03
04
05
06
相关理论知识
正常的蛙心能按静脉窦的节律性自动产生兴奋,心脏的自动节律性活动,需要有一个合适的理化环境。 蟾蜍心脏离体后,用任氏液灌流,在一定时间内仍能保持节律性兴奋和收缩活动。由于心脏的正常活动还有赖于内环境因素的相对稳定,改变灌流液的成分可引起心脏活动的改变。
负性变时等效应。
心交感神经与去甲肾上腺素
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去甲肾上
腺素,激动心肌细胞膜上的ß受体,产生正性变
力、正性传导、正性变时等效应。
相关理论知识
实验目的 1.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习离体蛙心的灌流方法。 2.用离体蛙心灌流的方法观察:
① K+、Ca2+ ② 酸、碱度 ③ 肾上腺素(E) 乙酰胆碱(Ach)
破坏脑和脊髓 暴露心脏
实验步骤
一、离体蟾蜍心脏标本制备 1.观察心脏的解剖结构 (腹面) (背面)
实验步骤 一、离体蟾蜍心脏标本制备 蛙心插管 1.1 在主A干下穿一线打一松结;在左主A下再穿一线结扎。

实验步骤 一、离体蟾蜍心脏标本制备 1.蛙心插管 1.2 在主动脉根部剪一 斜口,将插管插入动脉 圆锥, 在心室收缩时 将插管插入心室,结扎 固定。
兴奋-收缩耦联↑
收缩力↑
cAMP
结果分析与讨论
5. 1:10000 Ach灌流
与心肌M受体结合
K+外流↑, Ca2+内流↓
E-C耦联↓
收缩力↓
最大复极电位↑ 4期K+外流↑
自律性↓
心率↓
[Ca2+]i↓

第六章_循环生理习题

第六章_循环生理习题

第六章_循环生理习题第四章循环生理一、名词解释1、心肌自动节律性:2、窦性心律:3、异位心律:4、房室延搁:5、期前收缩:6、代偿间歇:7、心动周期:8、每搏输出量:9、心指数:10、异常自身调节:二、判断1、由于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4期自动去极速度快,所以它传导速度最快。

2、当心肌细胞动作电位3期钾离子外流加快时,动作电位时程将缩短3、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4期钙离子的复原是由钠-钾泵提供能量的。

4、心肌自律细胞最大复极电位负值越大,则自律性越高。

5、在相对不应期内,无论多强的刺激也不会引起细胞发生兴奋。

6、心房收缩,使房内压升高,迫使房室瓣开放,血由心房流入心室。

7、每分钟由两侧心室共同射出的血量称每分输出量。

8、左心室肌肉肥厚,收缩力强,所以每搏输出量比右心室多。

9、在一定范围内心室肌收缩前被拉得愈长,收缩力就愈大。

10、心输出量等于每搏输出量乘以心率,所以心率赶快,心输出量也越大。

11、第一心音标志心室收缩开始,心室收缩力增强则第一心音加强。

12、心电图可反映心脏机械收缩、舒张过程。

13、全身阻力血管指的是动脉和微动脉。

14、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感受装置对牵张、压力等刺激敏感。

15、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是加压反射。

参考答案:1-5:×、√、√、×、×;6-10:×、×、×、√、×;11-15:√、×、√、×、×。

四、选择1、心肌动作电位与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主要区别是:()A、具有快速去极过程;B、有较大的振幅;C、有较长的持续时间;D、复极过程较短2、心肌快反应细胞动作电位的0期是由哪种离子流动引起的:()A、钠离子内流;B、钙离子内流;C、钾离子;D、氯离子3、心室肌细胞的生物电活动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0期去极为钠离子内流;B、复极1期为钾离子外流;C、复极3期为钾离子外流;D、4期有钾离子外流4、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长的主要原因是:()A、1期复极时程长;B、2期复极时程长;C、3期复极时程长;D、4期时程长5、窦房结细胞的阈电位相当于:()A、钠离子平衡电位;B、钾离子平衡电位;C、慢钙通道激活电位;D、快钠通道激活电位6、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是下列哪些离子跨膜流动的综合结果:()A、钠离子内流,氯离子外流;B、钠离子内流,钾离子外流;C、钾离子内流,钙离子外流;D、钙离子内流,钾离子外流7、窦房结细胞的起搏活动主要是由于:()A、钾离子外流衰减;B、钾离子内流衰减;C、钠钙离子内流;D、钠离子外流8、心室肌细胞的生物电活动,下述哪项错误:()A、静息电位稳定;B、0期去极速度快;C、复极速度也快;D、属快反应细胞9、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快速复极末期:()A、因钠离子内流而产生;B、因钾离子外流而产生;C、因钙离子内流而产生;D、因氯离子内流而产生10、心肌工作细胞没有:()A、兴奋性;B、传导性;C、自律性;D、收缩性11、以下组织传导速度最慢的是:()A、窦房结;B、心房肌;C、心室肌;D、浦氏纤维12、动作电位传播速度最慢,可低至0.02米/秒的纤维是:()A、心房肌纤维;B、房室交界纤维;C、浦肯野氏纤维;D、心室肌纤维13、临床上较易发生传导阻滞的部位是:()A、房室交界;B、房室束;C、左束支;D、右束支14、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A、增强心肌收缩力;B、使心房,心室不同时收缩;C、使心室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D、使心室肌动作电位幅度增加15、自律细胞区别于非自律细胞的主要特征是:()A、0期去极速度慢;B、无平台期;C、4期可自动去极;D、复极时程长16、属于快反应自律细胞的是:()A、心房肌,心室肌;B、浦肯野氏纤维;C、房室交界;D、窦房结17、属于快反应非自律细胞的是:()A、心房肌,心室肌;B、浦肯野氏纤维;C、房室交界;D、窦房结18、属于慢反应自律细胞的是:()A、心房肌,心室肌;B、浦肯野氏纤维;C、房室交界;D、窦房结19、心脏自律性最高的部位是:()A、房室交界;B、窦房结;C、房室束;D、浦肯野氏纤维20、心室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A、动作电位0期去极的速度;B、阈电位水平的高低;C、动作电位2期的长短;D、动作电位复极末期的长短21、心肌细胞超常期内兴奋性高于正常,因为:()A、刺激阈值小于正常;B、兴奋传导速度高于正常;C、动作电位幅度大于正常;D、自律性高于正常22、在有效不应期:()A、无论多么强的刺激都不能引起反应;B、需要阈上刺激才能发生反应;C、不能产生动作电位反应;D、阈下刺激也可以诱发反应23、在绝对不应期:()A、无论多么强的刺激都不能引起反应;B、需要阈上刺激才能发生反应;C、不能产生动作电位反应;D、阈下刺激也可以诱发反应24、在相对不应期:()A、无论多么强的刺激都不能引起反应;B、需要阈上刺激才能发生反应;C、不能产生动作电位反应;D、阈下刺激也可以诱发反应25、在超常期:()A、无论多么强的刺激都不能引起反应;B、需要阈上刺激才能发生反应;C、不能产生动作电位反应;D、阈下刺激也可以诱发反应26、在以下何时给予心室一个额外刺激不引起反应:()A、心房收缩;B、心室收缩;C、心室舒张;D、整个心室收缩和心室舒张27、心室在期前收缩后出现代偿间歇的原因是由于正常窦房结传来的冲动落在了期前兴奋的:()A、有效不应期;B、相对不应期;C、超常期;D、低常期28、心室等容收缩期瓣膜的状态是:()A、房室瓣开放,动脉瓣关闭;B、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关闭;C、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开放;D、房室瓣开放,动脉瓣开放29、心动周期中,主动脉瓣开放始于:()A、等容收缩期之初;B、等容收缩期之末;C、等容舒张期开始;D、等容舒张期之末30、房室瓣关闭见于:()A、等容收缩期开始;B、等容收缩期末;C、等容舒张期开始;D、等容舒张期末31、等容收缩期:()A、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B、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C、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D、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32、心室充盈期:()A、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B、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C、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D、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33、快速射血期:()A、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B、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C、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D、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34、等容舒张期:()A、心内压>室内压<动脉压;B、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C、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D、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35、血液进出心腔按一定方向流动取决于:()A、重力作用;B、心室肌收缩;C、心房、心室依次收缩;D、压力差与瓣膜开启状态36、心指数等于:()A、每搏输出量×心率/体表面积;B、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心率;C、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D、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37、第一心音标志着:()A、心室收缩开始;B、心室舒张开始;C、心房收缩开始;D、心房舒张开始38、第二心音的产生的产生主要由于:()A、房室瓣开放;B、动脉瓣开放;C、房室瓣关闭;D、动脉瓣关闭39、关于心电图,下述哪项错误:()A、反映心肌机械收缩过程;B、P波反映兴奋在心房传导过程中的电位变化;C、QRS波反映兴奋在心室传导过程中的电位变化;D、T波反映心室肌复极过程中的电位变化40、正常心电图中,代表心室肌复极过程的是:()A、P波;B、QRS波;C、T波;D、S-T段41、窦房结的兴奋由心房到达心室,表现在心电图上的相应部分是:()A、PR段;B、P-R间期;C、Q-T间期;D、S-T段42、容量血管指的是:()A、大动脉;B、微动脉;C、微静脉;D、静脉43、交换血管是指:()A、大动脉;B、小动脉及微动脉;C、毛细血管;D、静脉44、主动脉在维持舒张压中起重要作用,主要由于:()A、口径大对血液磨擦阻力小;B、管壁厚;C、管壁有可扩张性和弹性;D、血流速度快45、右心衰竭时组织液生成增加而致水肿的原因是:()A、毛细血管血压增高;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C、组织液静水压降低;D、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增高46、血浆蛋白减少时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是:()A、淋巴回流减少;B、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C、抗利尿素分泌增加;D、有效滤过压增高47、微循环中具有营养功能的通路:()A、直捷通路;B、动-静脉短路;C、迂回通路;D、淋巴回路48、生理情况下,对组织液生成的有效滤过压发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A、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液静水压;B、毛细血管血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C、血浆晶体渗透压和毛细血管血压;D、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49、关于组织液的生成,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小动脉收缩时,组织液生成减少;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组织液容量增多;C、静脉压升高时,组织液生成增多;D、毛细血管通透性加大时,组织液生成减少50、慢性肾脏疾病时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是:()A、毛细血管静脉端血压高;B、血浆胶体渗透压低;C、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D、淋巴回流受阻51、刺激心迷走神经,下述哪项错误:()A、窦房结自律性减慢;B、心房肌收缩力减弱;C、房室传导速度减慢;D、心室肌收缩力明显减弱52、心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A、组胺;B、去甲肾上腺素;C、乙酰胆碱;D、5-羟色胺53、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A、心率加快,血压升高;B、心率加快,血压降低;C、心率减慢,血压升高;D、心率减慢,血压降低54、心血管活动的基本调节中枢在:()A、脊髓;B、延髓;C、下丘脑;D、大脑皮层55、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A、主要是由于膜对钠离子通透造成的;B、是由于膜内外氯离子的不均匀分布造成的;C、随膜外钾离子浓度而变化;D、完全等于钾离子平衡电位;56、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的长短决定了:()A、有效不应期的长短;B、收缩期的长短;C、超常期的长短;D、静息期的长短;57、在心房和心室的泵血活动中:()A、推动血流从心房进入心室主要靠心房收缩;B、推动血流从心房进入心室靠心室舒张;C、动脉瓣开放靠心房收缩;D、房室瓣开放靠心房收缩58、与心肌传导细胞比较,窦房结细胞的动作电位:()A、最大舒张电位绝对值大;B、阈电位绝对值小;C、0期去极速度快;D、无明显3、4期59、以下使组织液生成有效滤过压升高的因素是:()A、小动脉端压力下降;B、组织间胶体渗透压降低;C、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D、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60、和神经纤维相比,关于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A、去极速度快;B、动作电位时程长;C、存在明显的平台期;D、参与活动的离子各类多;参考答案:1-5:C A D B C;6-10:D A C B C;11-15:A B A B C;16-20:B A D B C;21-25:A C A B D;26-30:B A B B A;31-35:B A D B D ;36-40:A A D A C;41-45:B D C C A;46-50:D C B D D;51-55:C C B D A;56-60:B CBDA;五、简述1、简述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心肌的生理特性

心肌的生理特性

心肌兴奋时兴奋性变化的主要特点是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平均250ms),相当于心肌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 它是骨骼肌与神经纤维有效不应期的100倍和200倍。 这一特性是保证心肌能收缩和舒张交替进行,不出现强直收缩的生理学基础。 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2期(平台期)。
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与收缩活动的关系
传导速度 浦氏纤维 (4m/s) ↓ 束支 (2m/s) ↓ 心室肌 (1m/s) ↓ 心房肌 (0.4m/s) ↓ 结区 (0.02m/s)
传导时间 心房内---房室交界---心室内 (0.06s) (0.1s) (0.06s)
传导特点:
兴奋由心房传至心室的过程中,因房室交界(尤其是结区)的传播缓慢而需经一个时间延搁,这一现象称为房-室延搁。 意义:使心室收缩发生于心房收缩完毕之后,因而 不致于产生房室收缩的重叠,有利于心室的充 盈和射血。
恢复到备用状态
不能产生
仅能产生局部电位
阈上刺激
阈下刺激
Na+通道基本
1 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1
影响兴奋性的因素
静息电位或最大复极电位的水平 阈电位的水平 引起0期去极化的离子通道性状
静息电位或最大复极电位的水平
⑵阈电位的水平
⑶ 0期去极化离子通道的状态
以Na+通道为例,Na+ 通道所处的机能状 态,是决定兴奋性正常、低下和丧失的主要 因素。
期前兴奋也存在有效不应期。当紧接在期前收缩后的一次窦房结的兴奋传至心室时,常恰好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内,因而不能引起心室肌和心房肌的兴奋,要等再次窦房结兴奋传来时才发生兴奋和收缩。故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常伴有一段较长的心室舒张期。
期前收缩
代偿间歇
(三)传导性

正常心肌电生理机制

正常心肌电生理机制

正常心肌电生理机制
正常心肌电生理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周期变化:心肌细胞在受到刺激时,会经历兴
奋、舒张、收缩和静息等阶段。

兴奋性周期变化是心肌细胞电生理活动的基础,它决定了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

2.心肌细胞的电兴奋过程:心肌细胞在受到刺激时,膜电位会发生
快速去极化和复极化,形成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是心肌细胞兴奋的标志,其过程包括0相去极化、1相复极化、2相平台期和3相复极化。

3.心肌细胞的自动节律性:心肌细胞具有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特
性,即自动除极。

自动除极的节律和幅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电解质浓度等。

4.心肌细胞的传导性:心肌细胞之间存在电兴奋的传导,使得心房
和心室的电兴奋能够迅速传播,从而协调心脏各部分的收缩和舒张活动。

传导性的快慢和方向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心肌细胞的厚度、细胞间连接结构等。

5.心肌细胞的收缩性:心肌细胞在兴奋后会产生收缩反应,将电兴
奋转化为机械运动,推动血液流动。

收缩性的强弱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钙离子浓度、肾上腺素等。

总之,正常心肌电生理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个环节的协同作用才能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

心肌生理特性

心肌生理特性
b 房 - 室延搁(心房先于心室0.1秒收缩) This delay of 0.1s causes the atria to contract before ventricles to contract, which allows the atria to empty their blood into the ventricles befo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 begins. c 房室交界处易发生传导阻滞
特点和意义Physiologic importance : a 左右心房同步收缩、左右心室同步收缩
Rapid transmission in the Purkinje fibers causes the ventricular muscle fibers to excite almost synchronously
心律失常自己看
( 二)兴奋性
1. 决定和影响兴奋性的因素
Factors affecting excitability (1)静息膜电位水平Level of resting potential (2)阈电位水平 Level of threshold potential (3) 钠通道的状况 states of ion channels
代偿间歇 Compensatory Pause
Concept : the interval间隔 between the premature contraction and the next succeeding随后的 contraction is slightly稍微的 prolonged
代偿间歇形成机制:期前兴奋本身也存在有效不应 期,期前兴奋之后紧接着窦性兴奋到达心室,正好落在 此有效不应期内,此次窦性兴奋就不能引起心室收缩而 出此,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有一 次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

心肌生理特性包括.

心肌生理特性包括.

心肌生理特性包括: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一、心肌的生物电现象(跨膜电位)心肌细胞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心肌,即构成心房壁和心室壁的心肌细胞,故又称为工作细胞。

另一类是特化心肌,组成心内特殊传导系统,故又称为自律细胞。

图1 各部分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一)、工作心肌的跨膜电位:以心室肌为例说明之。

图2 心室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形成机制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包括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其产生的前提条件是跨膜离子浓度差和细胞膜的选择通透性。

(1)、静息电位:心室肌细胞的静息电位约—90mV,其形成机制与神经纤维、骨骼肌细胞相似。

细胞内K+浓度高于细胞外;安静状态下心肌细胞膜对K+有较大的通透性。

因此,K顺浓度差由膜内向膜外扩散,达到K的电一化学平衡电位。

(2)、动作电位: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分为0、1、2、3、4五个时期1、去极化:又称为0期。

在适宜刺激作用下,心肌发生兴奋时,膜内电位由原来的一90 mV上升到+30 mV左右,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

0期历时1~2 ms。

其产生机制:刺激使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一70mV)时,大量Na+通道开放,Na 快速内流,使膜内电位急剧上升,达到Na的电一化学平衡电位。

2、复极化:包括l期、2期、3期、4期。

1期:膜内电位由原来的+30 mV迅速下降到O mV左右,此期历时1 O ms 此期形成的原因主要是K+外流。

2期: 1期结束膜内电位达O mV左右后,膜电位基本停滞在此水平达1 00~1 50 ms。

记录的动作电位曲线呈平台状,故此期称为平台期。

2期的形成主要是由Ca 内流与K外流同时存在,二者对膜电位的影响相互抵消。

3期:膜内电位由0MV 左右下降到-90 ,3期是Ca内流停止,K外流逐渐增强所致。

4期:此期膜电位稳定于静息电位,所以也称静息期。

4期跨膜离子流较活跃,主要通过离子泵的活动,以恢复兴奋前细胞内外离子分布状态,保证心肌细胞的兴奋性。

2++2++++++(二)、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以窦房结细胞为例说明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肌的自动节律性
心肌细胞能够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称为自动节律性,简称自律性。

具有自动节律性的组织或细胞。

称自律组织或自律细胞。

自律细胞在单位时间内自动发生兴奋的次数是衡量其自律性高低的指标,在生理情况下,只有特殊传导系统才具有自律性,它们包括窦房结、房室交界、希氏束和普肯耶纤维,其自律性的高低依次为100次/分、50次/分、40次/分和25次/分。

窦房结的自律性,它自动产生的兴奋向外扩布,依次
激动心房肌、房室交界、房室束、心室内传导组织和心室肌,引起整个心脏兴奋和收缩。

可见,窦房结是主导整个心脏兴奋和跳动的正常部位,故称为心脏的正常起搏点。

在生理情况下其他部位的自律组织不能表现出其自身的自律性,只是起着兴奋传导作用,故称为潜在起搏点。

在某种异常情况下,窦房结以外的自律组织,也可以自动发生兴奋,而心房或心室则依从当时情况下节律性部位的兴奋而跳动,这些异常的起搏部位则称为异位起搏点。

正常情况下,卖房结通过抢先占领和超速驱动压抑两种方式控制着潜在起搏点,便它们的自动兴奋受到抑制而表现不出来,从而实现由窦房结的节律来主宰整个心脏的节律活动。

影响自律性的因素有:①复极电位与阈电位之间的距离:复极电位减小或阈电位下移,均使自律性增高。

②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去甲肾上腺素可
促进窦房结细胞If通道和Ca2+通道的开放,使If和ICa增大,Na+、Ca2+内流超过K+外流衰减的速度,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加快,自律性增高。

ACh提高膜对K+的通透性,使4期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K+外流衰减减慢。

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复极电位水平和阈电位水平,其中以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最重要,即Na+、Ca2+内流超过K+外流衰减的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