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经营管理教程

合集下载

浅谈森林经营生产管理措施及林业造林方法

浅谈森林经营生产管理措施及林业造林方法

浅谈森林经营生产管理措施及林业造林方法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环境的重要手段。

森林经营生产是指对森林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本文将就森林经营生产管理措施及林业造林方法进行浅谈。

一、森林经营生产管理措施1.科学规划:科学规划是森林经营的基础,只有合理的规划才能保证森林资源的持续利用。

科学规划要充分考虑森林资源的特点和生态环境的要求,确定合理的伐期、伐幅和伐区,合理配置各类资源,制定出可持续发展的经营计划,才能保证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长期稳定生产。

2.精细经营:精细经营是提高森林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

在森林经营中,要注重采伐、抚育和保护等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提高森林资源的品质和产量。

通过科学施肥、修枝、灭虫、补植、园艺和抚育等措施,逐步提高森林资源的品质和产量。

3.综合防治:综合防治是有效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

森林资源存在着天敌、病虫害等各种危害因素,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

要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发现病虫害等危害因素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危害扩大,保护森林资源的安全。

4.科学经营:科学经营是提高森林资源利用效率和经营效益的关键。

要根据森林资源的生长特性、优势品种和资源配置情况,科学选用伐木技术、种植技术和经营管理措施,提高森林资源的品质和产量,实现可持续经营和发展。

5.生态调控:生态调控是保护和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

在森林经营中,要注重调控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护和改善森林生态环境,加强水土保持、防风固沙、保护地方、生态修复等工作,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发展。

二、林业造林方法1.人工造林:人工造林是通过人工种植树木来恢复和发展森林资源的一种方法。

人工造林适用于平原、山地和荒漠等各种地形条件,可以快速提高林地覆盖率和森林资源的品质和产量。

人工造林要根据地形、土壤、气候和林木的生态特性,选择适宜的树种和种植密度,科学设计造林方案,保证造林质量和效益。

2023年森林经营管理教材

2023年森林经营管理教材
4. 开展公众参与决策
通过组织公众听证会、座谈会等形式,邀请社区居民就森林运营中的重大决策进行意见表达和建议,实现民主决策和公众参与。
网络平台创新服务生态
1.森林保护与监测服务
内容包括多样化的服务提供。将通过提供不同种类的服务,满足不同利益相关方的需求。这些服务 可能包括森林资源管理、森林病虫害监测、森林火灾预防等。
生态旅游的开发与管理
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森林经营管理需要在开发和管理生态旅游时,注重生态 环境的保护和恢复,以及游客的安全和体验。需要制定 相关政策和规定,加强对旅游企业的监管,开展宣传教
育活动,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 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
也需要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合理规划和利用 旅游资源,防止过度开发和损害生态环境。
3. 开展林产品经营:合理规划林木砍伐与种植周期,推动林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增加经济收入。 4. 引进科学技术:引进先进的林业经营技术和设备,提高林业勘察、育苗、砍伐等环节的效率,降
低成本,增加收益。
数据科技助力森林管理
森林生态系统 数据科技
采集 分析
监测 预警 规划
管理
社区参与助推森林运营
1. 引导和培育社区意识
2. 生物多样性
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之一,拥有丰富的植物和动物物种。通过科学的森林经营管理,可以保护和促 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持。这包括维护各种森林栖息地和生态系统,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以及控制非法砍伐和野生 动植物走私等行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障森林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Silent Opinion TEAM
THANK YOU
2023
ChatPPT Generation

【经营管理】4第四篇森林经营技术

【经营管理】4第四篇森林经营技术
管联系,减少水分物理蒸发; (2)改善土壤的保水性、透水性和通气性; (3)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速有机物的分解。 2、除草的作用: 主要是清除与幼林竞争的各种植物。
(二)松土除草的年限、次数和时间
松土除草一般同时进行,也可根据实际情况 单独进行。
松土除草的持续年限应根据造林树种、立地 条件、造林密度和经营强度等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多从造林后开始,连续进行数年,直到 幼林郁闭为止。
(一)土壤管理 1 松土:一般5~15cm,竹类>30cm。 2 扩穴培土: (二)土壤改良 1、种植绿肥:紫云英、苕子、草木樨、苜蓿等 2、 固氮树种:紫穗槐、赤杨、木麻黄、柠条等 3、化学改良:改变酸碱性 4 、工程改良:盐碱地、沼泽地 5、保护林内凋落物
(三)林地施肥
①灭生型
这类除草剂在植物间没有选择性,或选 择能力很小,因而不能直接喷洒在生长 期的苗木上,如百草枯等。通常用在防 火道或非耕地上灭草。
②选择型(传导型)
这类除草剂在不同植物间有一定的选择性 (利用其在植物体中的生物化学反应的差异, 如转化药剂,使无毒变为有毒,或降解药剂, 使有毒变为无毒),能够毒害或杀死某些植 物,而对另外一些植物则较安全。但除草剂 的选择性是相对的,它与剂量和植物的生育 阶段等因素有关。如2,4-滴是选择性除草 剂,若用量大时就成为非选择性除草剂。
1、施肥的意义 (1)补充因采伐、迹地清理而损失的养分; (2)补充因长期人工林单作经营而损失的养分; (3)提高土壤贫瘠立地的肥力; (4)促进苗木生长、提高苗木抗逆性 2 林木所需的营养元素 3 林木营养诊断方法 (1)DRIS法(诊断施肥综合法) (2)叶片营养诊断:叶片养分分析、表观诊断 (3)土壤分析法

浅谈森林经营生产管理措施及林业造林方法

浅谈森林经营生产管理措施及林业造林方法

浅谈森林经营生产管理措施及林业造林方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森林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森林经营生产管理措施及林业造林方法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森林是我们生存的重要基础,为了保护和利用好森林资源,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经营生产管理措施,同时通过林业造林方法来增加森林资源的数量和优质化。

本文将从经营生产管理措施和林业造林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森林经营生产管理措施森林经营生产管理措施是指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开发、经营和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科学合理的森林经营生产管理措施对于保护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质量和保障生态平衡非常重要。

1. 合理定期的森林火灾防治森林火灾是危害森林资源的一大灾害,为了有效预防火灾发生,必须采取严格的火灾防治措施。

首先是要定期清理森林内部的干枯落叶和枯枝,尽量减少易燃物的堆积,同时建立有效的森林防火设施和观测站,加强日常巡逻和监控。

2. 合理规划的森林采伐对于森林采伐不仅要注意保护和维护好已有的森林资源,还要合理规划每一次的采伐,避免过度砍伐和破坏。

采伐时要谨慎选择要砍伐的树木,避免伐木浪费,同时采用科学的伐木方法和技术,减少砍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科学合理的森林园地建设为了提高森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必须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建设森林园地,培育、管理良种,改善森林结构和品质。

在森林园地建设过程中,应加强森林土壤保护,促进植被生长,避免水土流失。

4. 建立健全的保护制度和法规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好森林资源,必须建立健全的森林资源保护制度和法规。

明确森林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加强对违法砍伐和滥伐行为的打击和惩罚,同时鼓励通过合法途径对森林资源进行开发和经营。

二、林业造林方法林业造林方法是指通过人为活动来增加森林资源的数量和优质化的技术和方法。

科学合理的林业造林方法对于增加森林资源的数量和优质化非常关键,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林业造林方法。

1. 人工造林人工造林是通过人工活动来种植树木,包括栽植和播种两种方法。

第01章 绪论 森林经营管理 教学课件

第01章 绪论 森林经营管理 教学课件

三.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的目的
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经营、科学管理,使 之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 益和生态效益,最终实现永续利用。
第2节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原则
一.可持续发展(SD)原则 1.由来:
20世纪80年代 环境和发展委员会(WCED) 研究发展问题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 需要——人类的需要,尤其应将贫困人民
的基本需要放在优先地位来考虑。 协调——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关系。 限制——指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
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
4.可持续发展的性质
是全新的发展模式: “人定胜天”或“人要 征服自然”的观点解决不了人与自然的矛盾 ,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才是人 类解决环境问题及环境与人类自身矛盾的唯 一的、全新的发展模式。
(3)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评价
标准和指标应具备的条件: 真实性 明确性 可度量性 方便性 系统性 灵活性
(4)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评价体系
热带木材组织进程 蒙特利尔进程(中国已加入) 赫尔辛基进程 塔拉波托进程 非洲干旱地区进程 近东进程 非洲木材组织进程 中美洲进程等
3.可持续发展、林业可持续发展及森 林可持续经营的关系
2.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条件
(1)内部条件:主要指森林资源条件,包 括林地条件和林木条件。 A.林地条件:林地数量和林地质量。 B.林木条件:包括年龄结构、蓄积结构、 径级结构、林种结构、树种结构、生长 量情况等。
(2)外部条件:
A 经济条件 B 政策法规 C 社会、文化 D 经营管理水平 E 公众参与等
二、可持续发展的林业原则
1.概念: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 指如何经营有形的森 林资源,特别是指林 木和林地资源的经营 管理。

《森林经营》课件

《森林经营》课件

森林经营的定义和意义
本节将详细讨论森林经营的定义和其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重要意义。通过 合理的森林经营,我们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以及改善人们的 生活。
森林经营的目标
本节将介绍森林经营的主要目标,包括经济效益、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了解这些目标有助于我们制定 合理的森林经营策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森林经营》PPT课件
欢迎来到《森林经营》PPT课件!在本课件中,我们将探讨森林经营的定义、 意义、目标、原则和方法,并对森林经营的挑战进行分析。此外,我们还将 通过案例分析来深入了解森林经营的实际应用。让我们开始探索这个令人着 迷的话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介绍《森林经营》课件
在本节中,我们将介绍这个PPT课件的内容和目标。通过本课件,您将了解 到森林经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森林资源。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本节将深入探讨森林经营的实际应用和效果。这些案例将展示不同地区、不同类 型的森林经营策略,并从中学习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结论和展望
在本节中,我们将总结讨论的内容,并对未来森林经营的发展进行展望。通 过合理的管理和保护,森林经营将为我们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森林经营的原则和方法
在本节中,我们将探讨森林经营的常用原则和方法。通过了解这些原则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和 保护森林资源,提高森林经营的效益。
森林经营的挑战
本节将分析森林经营所面临的挑战,如气候变化、森林病虫害和非法砍伐等。 了解这些挑战有助于我们找到解决方案,并确保森林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森林经营的案例分析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基础 管理思想与模式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基础 管理思想与模式
不变。
森林面积
现在
采 伐
第2年
造 林
1 2 3 …… u
林龄
法正龄级分配示意图
(2)法正林分排列
排列的顺序是:从老龄 级林分向幼龄级林分 的方向与当地的主风 方向相反,同时与采 伐方向一致。
目的:便于采运、保护 幼树和利用风力天然 下种更新。
主风方向 12 3
采伐方向 u
道路
法正林分排列示意图
(3)法正生长量
物质基础和前提。 4. 提出实现永续利用的地域范围
(三)实现森林永 续利用的条件 林地条件
林地数量 林地质量 林地区划
内部条件
林木条件
树种 林分结构与年龄 林分蓄积量与生长量
森林经营水平
外部条件
林道网的建设 经济、社会、文化条件,公众参与
政策法规
二、森林可持续经营
(一)理论由来
•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受 到严重的破坏,环境问题引起各国的关注。为了保护环境, 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N),并于1987年 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系统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 略.
(二)理论内涵
• 盖耶尔提倡: • 尽可能地利用森林生产力,尽可能地保护和维
持森林,主张利用天然更新,经营混交林。 • 一句话:森林经营应回归自然,应尊重自然规
律,要利用自然的全部生产力。
五、分类经营模式
(一)分类经营宏观模式 1.林业分类经营
亦称林业分工论。 由美国林业经济学家提出。该理论认为,
总之,森林永续利用理论的发展历程分三个阶段:
1.从人类最早的思想雏形到17世纪末, 永续利用思想开始 产生,但没形成完整的理论学说。
2.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 但主要是木材的永续利用。

浅谈森林经营生产管理措施及林业造林方法

浅谈森林经营生产管理措施及林业造林方法

浅谈森林经营生产管理措施及林业造林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于森林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了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之一。

而森林经营生产管理措施及林业造林方法对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一、森林经营生产管理措施1. 合理规划合理规划是森林经营的首要环节。

在规划森林经营生产时,需要考虑到森林资源的种类、数量、生长速度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经营计划和生产管理方案。

需要做好林地的分类管理,合理布局各类森林资源,确保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保护。

2. 科学施肥森林资源生长离不开土壤的养分供应。

采取科学的施肥方法,为森林资源提供合理的养分,可以促进森林资源的生长,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和产量。

3. 定期修剪定期修剪是维持森林资源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

通过定期修剪,可以促进森林资源的生长,避免过密的林木造成资源竞争,保持森林资源的健康状态。

4. 疫病防治森林资源的生长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各种疫病的侵害。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的健康,需要采取相应的疫病防治措施,及时对森林资源进行预防和治疗。

5. 合理采伐对于成熟的森林资源,需要进行合理采伐,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采伐森林资源时,需要考虑到资源的生长速度和数量,并制定合理的采伐方案,以确保森林资源的更新和再生。

6. 环境监测对于森林资源的生长环境,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估。

通过环境监测,可以了解森林资源的生长情况和环境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管理措施,保证森林资源的健康生长。

二、林业造林方法1. 自然更新自然更新是指通过森林本身的繁殖能力,在原有的林地上实现新的林木生长的过程。

自然更新可以减少人为干扰,对于环境的保护和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一定的优势。

2. 人工造林人工造林是指利用人工手段,在原有的林地上进行新的林木种植。

人工造林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树种,控制造林密度,提高森林资源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3. 混交林混交林是指在同一个林地上,种植不同种类的树木。

浅谈森林经营生产管理措施及林业造林方法

浅谈森林经营生产管理措施及林业造林方法

浅谈森林经营生产管理措施及林业造林方法森林经营生产管理是指在森林范围内,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以实现森林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的过程。

下面将从两方面简述森林经营生产管理措施及林业造林方法。

1.分类管理。

对于不同功能的森林和林木,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管理计划和工作方案。

例如,对于木材林可进行定向伐树、补植等管理,而对于保护性森林则需加强巡逻监管等措施。

2.科学施肥。

通过对森林土壤的调查测试,合理制定施肥方案。

既要保证森林的生长需要,同时防止过施肥导致环境污染。

施肥方法主要是针对性的施肥,例如对于土壤酸性较高的森林,可采用石灰中和等方法。

3.防治病虫害。

定期对森林进行病虫害的调查和监测,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例如,对于松树林的松材线虫病可采取及时采伐、灭杀病虫等方法。

4.加强火灾防范。

定期对林地进行巡逻和喷洒防火药剂等方法,降低森林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林业造林方法1.人工造林。

根据不同的土地条件和目的,人工选择树种进行造林。

例如,在干旱荒漠地带可以选择耐旱树种进行造林。

人工造林可在多个层次进行,常常采用的有一次性整地、分期整地等方法。

2.天然更新。

将森林内的种子、树苗等资源充分利用,实现自然更新。

天然更新具有适应性强、成本低等优点。

但需要注意森林内的种子、树苗来源,以防止病虫害等传播。

3.薪炭林造林。

在农村地区可以采用薪炭林造林,用于生产生活用柴、炭等。

选择旺盛生长、易于管理的树种进行种植,例如速生杨、毛白杨等。

4.环境生态恢复造林。

在森林砍伐等活动中,采用环境生态恢复造林,通过种植草本植物、乔木等,达到恢复生态平衡的目的。

综上所述,森林经营生产管理措施及林业造林方法都是保护森林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

需要有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不断完善管理和技术手段,将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做到最佳。

森林经营管理. - 森林经理学PPT课件

森林经营管理. - 森林经理学PPT课件

.
23
(2)经营目标 1、传统的森林经营目标:
充分提供食物和生活资料、货币收益最 大、土地纯收益最大、林地纯收益最大; 2、现代森林经营目标 a.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完整; b.水土保持等生态效益最大; c.森林游憩等社会效益最大; d.林产品等经济效益最大;
.
24
AB
AB
AB
同一时间 不同空间
曼特尔教授主张:“确定森林立地的主要条件 不是木材生产、市场距离的经济观点,而是人类 安全健康生活的文化角度,这是森林经营的基础。 不能简单地由运输费用和生产费用等经济理由, 而应该用环境保全,有利于人类身心健康等文化 理由来确定森林立地”。
.
41
曼特尔教授还认为“防止风、水灾害防护 林”和“城镇附近的保养林及自然公园的 森林”,前者的国土安全功能和后者的保 持身心健康的自然保全功能绝对非森林莫 属,森林的文化意义是决定森林存在的最 重要条件。人类决不可没有森林,必需有 能给人身心活力的绿色森林。著名的回归 自然林业提倡者盖郁尔(Gayer,18221907)的结论是:“森林经营应回归自然、 遵从自然法则,利用自然的所有生产力。” 即回归自然(Ruckkehr zur Natur)思想。 由此可见,森林经营的理论和技术应建立 在文化与美学基础之上。
.
5
由于森林经营管理的研究对象 是森林资源,它存在以上极其复杂 的特点,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系统, 所涉及的领域又相当广泛,研究时 应采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复杂性科 学的理论。
.
6
三、林业的属性及其必要性
1 林业的属性
(1)地域上的辽阔性 林业资源,特别是森林资源是不可移
动的区域自然资源,它的存在极其功能是 有边界的,即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 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要求在区域或全国 范围有比较均匀的分布。

森林经营经营方案

森林经营经营方案

森林经营经营方案概述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森林经营已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的行业。

有效的森林经营经营方案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还能保护生态环境,增强社会福利。

本文将介绍一个森林经营经营方案,旨在通过提升森林利用效率、促进森林生态改善、打造“绿色产业链”等手段,实现森林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方案实施步骤步骤一:科学评价森林资源森林资源是森林经营的基础,科学评价森林资源质量和数量,是制定有效方案的重要前提。

评价指标包括森林类型、林分结构、生长势、水土保持等方面。

可以借助遥感技术、GPS定位、样地调查等方式进行评价。

步骤二:确定经营重点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森林经营的重点。

对于商业林场,经营重点可能是增加森林经济收益,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提高林地利用率;对于生态森林,经营重点可能是保护及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效益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步骤三:制定操作计划制定操作计划是森林经营的核心,其内容需要包括如何进行植被修复、如何进行产材经营等森林相关业务。

操作计划需要结合当地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情况,精确化经营措施,确保工作顺畅高效。

步骤四:实施方案并监督经营效果方案的制定需要经过实际操作来验证其可行性和效果。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操作方案,确保森林生态和经济效益实现双赢。

同时,还要对经营效果进行监管和评估,以保证方案的顺利实施及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实现。

森林经营经营方案的实际应用以某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为例,该方案的实际应用效果显著。

首先,科学评估森林资源,发现该地区森林资源种类繁多,质量优良,适合进行生态和商业经营。

据此,制定操作计划,包括进行森林资源量化管理,优化经营性质,加强对森林旅游的开发和管理等方面。

经过实施,该地区的森林生态得到改善,森林经济收益迅速提升。

其次,方案实施中,该地区多渠道引入资金,打通产业链,将森林资源加工成各类具有附加值的加工品,形成了以林下经济为基础的适度规模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浅谈森林经营生产管理措施及林业造林方法

浅谈森林经营生产管理措施及林业造林方法

浅谈森林经营生产管理措施及林业造林方法森林经营生产管理措施是指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的一系列措施。

它包括了林地选择、造林种苗的选用和培育、森林生长发育调查与监测、林木病虫害防治、森林采伐、人工幼林培育以及森林经济效益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森林经营生产管理的第一步是森林资源的评估和调查。

通过对森林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可以了解森林资源的分布、类型、数量和优势优势,为后续的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森林经营生产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是林地选择。

在选择林地时,需要综合考虑林地的土壤、水源、地形、地貌、气候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林地类型和土壤条件,确保林木能够良好的生长发育。

在森林经营生产管理中,选择合适的种苗对于森林的成活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种苗的选用要根据林木的生态习性、抗逆能力和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优质、高产的苗木,提高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森林生长发育调查与监测是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森林生长发育进行常规调查和监测,可以全面了解森林资源的状况,及时发现林木生长异常和病虫害的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林木病虫害防治是森林经营生产管理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林木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和防治措施的实施,可以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保障林木的健康生长。

森林采伐是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的重要方式。

在进行森林采伐时,需要根据森林的生长状况和林木的品质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采伐控制,避免过度采伐和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

人工幼林培育是森林经营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幼林的适时疏伐和采伐,可以调整林木的密度和结构,促进林木的生长发育,提高林木的品质。

森林经营生产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森林经济效益评价。

通过对森林经济效益的评价,可以全面了解森林经济效益的状况,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在林业造林方法方面,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目的,可以采用天然更新、人工造林和人工天然混交等不同的造林方法。

天然更新是指利用自然的种子库和天然的繁殖方式进行森林更新。

森林经营管理教材ppt课件(83张)

森林经营管理教材ppt课件(83张)

2020/9/10
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
8
第一节 森林永续利用的概念及意义
4 森林永续利用3个阶段主要特征:
① 从人类最早的含有永续经营思想雏形阶段到18世 纪中期,是永续利用的第一阶段。林业人的永续思想 开始产生,并不断地加强,但没有完整的思想和理论。
② 第2阶段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永续利用的 思想、理论和经营方法逐步完善,形成完整的体系, 但主要是木材的永续利用。
哈根(Hargen)曾提出:国有林有对公众利益服 务的义务,其森林经营必须兼顾持久地满足木材生产、 其他林产品及服务的需要。这是森林多种效益永续理 论的早期思想。
此 外 , 盖 耶 尔 ( Gayer), 恩 特 雷 斯 ( Endres), 蒂特利希(Dieterich),柯斯特勒尔(Kostler)等也 提出了相应的观点。
综合利用,多种经营,稳定职工队伍,提高经营水平,降
低生产成本,实现永续利用,可把采育结合起来,照顾长
远利益兼顾当前利益。
永续利用是我国林业生产建设的方针和战略原则,是林业
内部条件 外部条件
林地数量 林地条件 林地质量
林地区划 树种 林木条件 林分结构与年龄
林分蓄积量与生长量
森林经营水平 林道网的建设 经济、社会、文化条件 政策法规
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
10
第一节 森林永续利用的概念及意义
6、森林永续利用的意义
[1] 根据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发展的要求,从国家建设 和人民生活水平出发,必须要实现森林的永续利用; 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以后,提出必须对资源进行优化 配置,需要林业持久的生产,不断的提供木材和其他 多种效益。
★ 强调林木培育是实现永续利用的物质基础和前
提。 2020/9/10

森林经营认证的技术管理措施

森林经营认证的技术管理措施

森林经营认证的技术管理措施一、森林资源评估和规划森林经营认证的第一步是对森林资源进行评估和规划,通过科学调查和研究,了解森林的植被、土壤、水文等情况,以确定森林经营的目标和措施。

评估和规划的过程要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保护、土壤保护等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和计划。

二、森林种植和更新在森林经营中,种植和更新是保持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环节。

森林经营认证要求进行合理的种植和更新工作,包括选择合适的树种、优质的种苗、适宜的种植密度等。

也要关注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避免人为影响森林的自然演替过程。

三、森林采伐和采运森林采伐和采运是森林经营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森林经营认证中的重点关注内容。

森林经营认证要求采用可持续的采伐和采运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采伐强度、采伐方式、采伐季节等。

还要注意保护剩余森林资源,避免过度采伐和破坏生物多样性。

四、森林保护和防治病虫害森林保护是森林经营认证中的重要内容,包括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等。

森林经营认证要求建立健全的森林保护体系,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病虫害措施,包括定期巡查和监测、合理利用生物防治等。

五、森林经营与社区参与森林经营认证要求与当地社区积极合作,促进社区参与和受益。

包括充分听取和尊重社区的意见和需求,共同制定和落实森林经营计划。

还要关注社区的生计和文化等方面的需求,采取相应的措施和项目,提高社区参与和受益的机会。

森林经营认证的技术管理措施是通过科学评估和规划、合理种植和更新、可持续采伐和采运、有效保护和防治病虫害、与社区参与等多种措施来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

这些措施旨在保护和改善森林生态环境,促进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森林经营认证的有效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和社区的合作和努力。

只有通过各方共同的努力,才能实现森林经营认证的目标和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社会主义林业条件下,基于扩大再生产的原 则,林木培育(森林更新与抚育)和森林利用(木 材、竹材、林产品和其他多种有益效益)在数量与 质量、时间与空间上的永续。其中,林木培育是实 现森林永续利用的物质基础和前提。
第一节 森林永续利用的概念及意义
二、森林永续利用的内涵
★ 我国森林永续利用是基于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基础 上,不断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人民物质文化 生活的需要,不是永远保持平衡不动;
永续利用才能达到。
第一节 森林永续利用的概念及意义-森林永续利用的意义
6、森林永续利用的意义[3] 按照林业经营规律的要求,
林业生产企业要求有一定的稳定性,绝不能把森林当成孤 立的“采掘”工业。实现永续利用,才能使企业的稳定性 得到发展,实现永续利用,就能以场定居,以场轮伐,节 约基建投资与设备投资,实现永续利用,可全面开展生产, 综合利用,多种经营,稳定职工队伍,提高经营水平,降 低生产成本,实现永续利用,可把采育结合起来,照顾长 远利益兼顾当前利益。 永续利用是我国林业生产建设的方针和战略原则,是林业 建设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万年大计,不实行这一原则, 我国森林就会遭到破坏。
建设,大力培育后续资源; ★ 实现以场定居,以场轮伐的原则,建立、调整、改善最适宜
哈根(Hargen)曾提出:国有林有对公众利益服 务的义务,其森林经营必须兼顾持久地满足木材生产、 其他林产品及服务的需要。这是森林多种效益永续理 论的早期思想。
此 外 , 盖 耶 尔 ( Gayer), 恩 特 雷 斯 ( Endres), 蒂特利希(Dieterich),柯斯特勒尔(Kostler)等也 提出了相应的观点。
③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80年代,永续利用由单纯的 木材生产发展为森林多种效益的永续利用。永续利用 的多种效益概括起来包括3个方面,即森林的经济效 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一节 森林永续利用的概念及意义
林地数量
5 、
林地条件 林地质量
实 现
内部条件
林地区划 树种

林木条件 林分结构与年龄
林 永
1886年德国林学家盖耶尔提出了异龄林经营的“恒续林” 思想以及“接近自然的林业”理论。
法国林学家顾尔诺和瑞士林学家毕奥莱提出了异龄林经 营的检查法。
第一节 森林永续利用的概念及意义
3 森林多种效益的永续利用阶段
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批评单纯木材生产的呼声 日益高涨,尤其是在欧洲林业发达国家的国有林中。
第一节 森林永续利用的概念及意义
7、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途径
★ 采取积极的营林措施,不断提高林木的生长量; ★ 提高长期规划设计质量,发挥经营方案的作用,集约经营,
努力管理和经营好现有森林。不断提高林业劳动生长率; ★ 林业方针、政策的持续性与稳定性; ★ 坚持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加速商品林基地以及生态林工程
Forest management
第二章 森林经营管理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森林永续利用的概念及意义 第二节 法正林理论 第三节 完全调整林 第四节 近自然林业 第五节 森林分类经营 第六节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 第七节 检查法
第一节 森林永续利用的概念及意义
一、森林永续利用的概念
“在一定经营范围内能不间断地生产经济建设和 人民生活所需要的木材和林、副产品,持续地发挥 森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并在提高森林生产 力的基础上,扩大森林利用量。”
第一节 森林永续利用的概念及意义
2 木材永续利用的阶段
1795年哈尔蒂希(G.L.Haring)发表了森林永续利用思 想的论述: “森林经营管理应该有这样调节的森林采伐量, 以至世世代代从森林得到好处,至少有我们这一代这样多。”
1826年德国洪德思哈根提出了法正林,这一针对同龄林 经营的永续利用理论的出现与完善,标志着在作业级(经营 类型)水平上木材永续利用思想的成熟。
第一节 森林永续利用的概念及意义-森林永续利用的意义 6、森林永续利用的意义 [2]
按照自然规律的要求,实现永续作业也是客观必然的
★ 从林业的特点看,林业生产周期长,产品不能短时产 出,中断木材生产,必须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重新供应木 材,所以林业生产周期性,使实现永续利用成为必然性。
★从生态平衡的观点看,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生物圈中 最大最重要的一个系统,森林资源的多少是影响大自然生 态平衡的重要因素,森林只有在较长时期保持、维护,才 能使区域生态平衡得到维持,要维持自然的生态平衡,就 要不断地发展森林数量、质量,这样才能实行永续作业,
四、森林永续利用思想的发展阶段
1 雏形阶段
永续利用思想最早出现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
《荀子》提出:“渐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 不童,而百姓有余材。”
《孟子》中有“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 也”的名句,
后魏贾思勰(405-456)《齐民要术》:“陶朱 公术曰:种柳千树则足材,十年以后髡一树得一载, 岁髡两百树,五年一周。”
林分蓄积量与生长量

森林经营水平

外部条件 林道网的建设

经济、社会、文化条件

政策法规


第一节 森林永续利用的概会主义经济规律发展的要求,从国家建设 和人民生活水平出发,必须要实现森林的永续利用; 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以后,提出必须对资源进行优化 配置,需要林业持久的生产,不断的提供木材和其他 多种效益。
第一节 森林永续利用的概念及意义
4 森林永续利用3个阶段主要特征:
① 从人类最早的含有永续经营思想雏形阶段到18世 纪中期,是永续利用的第一阶段。林业人的永续思想 开始产生,并不断地加强,但没有完整的思想和理论。
② 第2阶段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永续利用的 思想、理论和经营方法逐步完善,形成完整的体系, 但主要是木材的永续利用。
★ 永续利用的内容:时间与空间、数量与质量、 培育与利用、产品与功能四个方面的内容;
★ 强调林木培育是实现永续利用的物质基础和前 提。
第一节 森林永续利用的概念及意义
• 森林经营理念:
• ①分类经营;②永续经营;③协调经营; • ④整体经营;⑤评价经营;⑥生态系统经营;
⑦多种经营模式。
第一节 森林永续利用的概念及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