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的发育及超声-课件
产科超声诊断ppt课件
![产科超声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7472b2daef5ef7ba0d3cad.png)
第二节 超声检查方法及正常及正常声像图 一、检查方法及准备工作 1、早孕的超声检查; 为使子宫图像显示完整,需膀胱充盈尿液后才进行扫查。 测子宫三 径线,观察胎心、胎动、胚芽长度、妊娠囊的测量。 2、中、晚期的妊娠检查 中晚期时,因子宫内有羊水存在,因而不需充盈膀胱(但 检查前置盘 时例外),妊娠子宫明显增大,将肠管推开,宫内又有羊水对比, 图像 清晰。 检查时,首先找到胎头,确定胎位,行胎头测量与观察; →然后, 以胎头为起点,行胎头颅骨纵扫,顺颅顶部向下移扫查脊柱,连 续观察 脊柱各节段后→再顺次观察胸、腹各器官,外生殖器及四肢。→ 最后观
(5)、绒毛膜囊的形成: 合体滋养层:滋养层外增生一层细胞形成合体 滋养层,此时,各细胞间界限消失。 绒毛膜囊:约妊4周末,合体滋养层快速增长 为绒毛膜,此时的胚卵就改名为绒毛膜囊。(即声 像图上的妊娠囊或孕囊或胚囊) 妊娠囊与妊4周形成,妊8周占子宫腔的1∕2, 妊10周占满子宫腔,妊12周消失。
6.胚胎的形成: ⑴、受精:排卵后12小时内。(见后页图) 卵巢将成熟卵排入输卵管→(约在月经周期第15天)与 精子合成受精卵。
卵裂- 受精 卵的 早期细胞分裂。 (即:由一个受 精卵细胞变成多 个卵裂球细胞 的过程)
⑶、胚泡的形成:(见后页图) 受精的第4天,子宫内液体渗入桑椹胚,分布 到各卵裂球细胞之间→随细胞间液体的增加,各卵 裂球细胞彼此分开→在液体渗入桑椹胚细胞之间 后,透明带及桑椹胚表面的膜逐渐消失→形成早期 胚泡→然后,透明带完全消失,胚泡外围一层细胞 叫滋养层。
二、受检查者的体位 常用仰卧位,但晚期妊娠子宫过大,而孕妇难 以仰卧时,可取侧卧位。
三、基本扫查方法 1、矢状扫查:孕妇仰卧,探头纵行放置在脐 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续的不同平面进行扫查,沿子宫 长轴方向扫查,并适当向左、右两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行移动探头 和调整声束方向,直到全面满意地观察到子宫全貌、 妊娠囊或胎儿的某一部分或胎儿全貌。
正常胎盘形态结构、声像图观察、成熟程度以及厚度等超声表现
![正常胎盘形态结构、声像图观察、成熟程度以及厚度等超声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e9027d6b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7d.png)
正常胎盘形态结构、声像图观察、成熟程度以及厚度等超声表现胎盘是胎儿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支持器官,形成于孕6-7周,孕12周开始有功能。
当胎盘结构或功能出现异常的时候,都可能会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产前超声对胎盘的检查,可以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治疗依据。
超声观察胎盘主要包括回声、厚薄、位置、成熟度、下缘与宫颈内口关系、胎盘后结构、脐带插入点与胎盘位置关系等。
检查方法常规经腹部扫查,对于需要明确胎盘下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时,可以采用经会阴或经阴道超声检查。
首先,我们来看看胎盘的形态结构。
胎盘呈圆盘状,中间厚,边缘薄,它分为母体面和胎儿面,母体面粗糙,可见15-30个胎盘小叶组成,而胎儿面光滑,被覆羊膜,附着有脐带。
胎盘声像图分为三个部分观察:胎盘的胎儿面,位于羊水和胎盘实质之间,我们称为胎盘绒毛膜板;胎盘的母体面,位于子宫肌层和胎盘实质之间,称为胎盘基底膜;胎盘绒毛膜板和基底膜之间的胎盘组织就称为胎盘实质。
超声于孕8-9周左右可以开始显示胎盘,随孕周增长胎盘逐渐发育成熟,声像图也发生变化。
胎盘实质成月牙状稍强回声,均匀细密,胎盘后方可见由蜕膜、子宫肌层、子宫血管形成胎盘后复合体。
彩色多普勒显示:随孕期增加,胎盘血供逐渐增加,可以探及母体的血流进入胎盘内的绒毛间隙。
其次,我们超声根据胎盘的成熟程度,绒毛膜板、基底膜、胎盘实质的变化,将胎盘分为4级。
0级:绒毛膜板光滑平整,胎盘实质回声均匀,基底膜未出现,这种级别的胎盘多出现在孕28周以前(图2)。
I级:绒毛膜板边缘轻微波浪状,胎盘实质内可见散在点线状强回声,基底膜未出现,多出现在孕29-36周。
II级:绒毛膜板出现切迹深入胎盘实质但未达到基底膜,胎盘实质出现逗点状强回声,基底膜出现不规则条状稍强回声,平行靠近子宫肌壁,多出现在孕36-40周(图3)。
III级:绒毛膜板切迹深入基底膜,胎盘实质内出现较多不规则强回声团,后方可伴有声影(图4)。
胎盘超声成熟度分级与胎儿成熟度之间密切相关,对成熟度的准确辨别,对提示胎盘的过早老化和晚期胎盘成熟障碍很重要。
正常胎盘与异常胎盘的超声表现
![正常胎盘与异常胎盘的超声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0ca7e0ae284ac850ad024275.png)
正常胎盘与异常胎盘的超声表现刘建军一、正常胎盘发育过程及超声特点胎盘随着胎儿发育成长,也遵循着从发生→成长→成熟的演变过程。
声像图表现为:1、孕9周左右胎盘显示,围绕胎囊的蜕膜部分呈月牙状增厚。
2、孕12周能显示胎盘清晰轮廓,内含均匀一致的细光点,回声高于子宫壁。
3、孕18-22周,可显示光点的绒毛膜板及均匀的胎盘回声。
4、孕28-30周,胎盘内可见无回声区,为静脉血池或静脉窦。
5、孕34周以后,胎盘绒毛小叶间有钙质和纤维素沉着。
二、正常胎盘的大小及胎盘大小与哪些疾病有关胎盘的厚度和容积可由超声测量,正常胎盘厚度为3.6-3.8cm,一般不超过5 cm,如母儿血型不合,糖尿病等会使胎盘厚度、容积增大,通常厚度大于5cm,甚至达8-9cm,如有妊高症时,胎盘可变薄。
三、胎盘分几级及超声特点胎盘的分级方法,是以胎盘的绒毛板、胎盘实质及胎盘基底层三部分结构的变化为依据的。
0级:胎盘为均质点状回声,绒毛板光滑线状,基底层无增强回声。
1级:胎盘实质内散在分布点状强回声,基底层无增强回声。
2级:胎盘内回声不均,点状强回声增多,绒毛板出现切迹并延伸入胎盘实质,尚未达基底层,基底层出现短线条状强回声。
3级:胎盘内回声不均,强回声增多增大并有声影,绒毛板切迹深达基底层,形成不规则环状即胎盘小叶,基底层可见大而融合的回声增强区四有声影。
四、前置胎盘的超声表现正常妊娠时胎盘多附着于子宫上段前壁或后壁,若胎盘部分于子宫下段接近或覆盖宫颈内口称为前置胎盘。
前置胎盘分为四类:1、低置胎盘:胎盘部分分布在子宫下段,接近于子宫内口。
2、边缘性:胎盘下缘抵达子宫内口边缘,但未覆盖宫颈内口。
3、部分性:胎盘下缘部分覆盖子宫颈内口4、中央性:胎盘完全将宫颈内口覆盖。
五、超声诊断前置胎盘的时间及重要价值超声诊断前置胎盘的时间不宜过早,因随着孕周的增长,子宫下段峡部也在增长,从孕20周0.5cm至足月的8-10cm。
因此,妊娠中期有部分性或低置胎盘表现者,只要无阴道出血,异常无临床意义,无需做如何处理。
胎盘的超声
![胎盘的超声](https://img.taocdn.com/s3/m/9d0460f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10.png)
关于胎盘的超声测量厚度:垂直于腹壁,测量中央最厚处.正常胎盘厚度为各期妊娠的胎盘图像1 早期妊娠胎盘在闭经后9周左右声像图开始显示胎盘围绕胎囊蜕膜的某部分增厚呈月牙状,回声增强;2 中期妊娠胎盘孕12周后胎盘完全形成,轮廓清晰,呈半月型,密集细点状回声,分布均质,妊娠18周左右胎盘的胎儿面可显示清晰线状回声,胎盘实质光点之间出现细小的无回声间隙,20周时胎盘约占子宫腔表面积的二分之一;3 晚期妊娠胎盘此期胎盘变化最多,越接近临产期变化越明显,胎盘面积约为子宫腔表面积的三分之一,妊娠28周之后,胎盘实质光点无回声间隙清晰可见,形成血窦胎盘光点均匀而变淡,亮度较子宫肌层为弱,血窦一般~mm;妊娠36周胎盘内部光点粗大而不均,间有暗区,有时可见散在的强光点和光带,绒毛板有凹陷,继之可发展至胎盘分叶之间呈环状强回声,标志胎盘已成熟;4 胎盘定位胎盘位置的判定对临床有重要意义,正常胎盘多见附着子宫狭部以上,前壁多见,后壁次之,然后两侧壁,宫底最少;超声对前壁胎盘很容易显示,图像典型,误诊率较少;后壁胎盘特别是晚期妊娠时因子宫增大,胎盘距超声探头较远,后壁胎盘绒毛板反射不如前壁清晰,因此检查比较困难;宫底胎盘有时向前后壁延伸,横向扫查时可于前后壁均显示图像,此时要纵向扫查加以鉴别;4胎盘成熟度的判定绒毛板胎盘实质和基底部的声像图表现是胎盘成熟度判定的必要依据,根据吴钟瑜实用妇产科超声诊断学将胎盘成熟度四级;0级:绒毛板平直光滑,胎盘实质回声均质致密回声,基底层致密无回声增强;Ⅰ级:绒毛板呈微小波浪状起伏,胎盘实质显示散在分布不均质致密回声,基底层部无致密增强回声;Ⅱ级:绒毛板呈明显锯齿状并延伸至胎盘实质,但未达基底层,胎盘实质致密回声更加明显,基底层回声呈线状排列;Ⅲ级:绒毛板呈显着锯齿状,伸入胎盘实质并达基底层,胎盘小叶形成,实质内可见透明暗区,基底层带状回声更加明显;判定胎盘成熟度对确定胎龄,妊娠高血压监护,决定分娩时间和方式有重要意义;5 胎盘厚度判定胎盘厚度超声测量,正常足月胎盘厚度约为~cm,一般不超过5 cm;异常情况下可见肿大胎盘,如血型不合、糖尿病等会使胎盘厚度超过5 cm;相反,如妊娠高血压、先兆子痫等可伴小胎盘,因此测量胎盘厚度对判定孕妇合并症,胎儿宫内生长情况有重要意义;胎盘异常声像图及临床意义一、形态异常帆状胎盘:主要是脐带附于胎盘边缘胎膜上,类似船上面的帆面而称帆状胎盘;帆状胎盘其厚度、大小均正常,此胎盘易漏诊主要原因是未查清脐带附着的位置;轮状胎盘:胎盘的形状如车轮状,其病理机制尚不清楚胎盘过小:胎盘过小的原因与子宫胎盘间灌注量不足有关,另原因可能由于梗死使部分绒毛失去活性或由于原发性胎盘生长缺陷造成过小,B超早期发现,临床可进行治疗,减少死亡率;胎盘过大:母胎Rh因子不同的孕妇,其胎盘显着地增大,Rh因子不同、糖尿病、贫血、先兆子痫孕妇的最常见胎盘异常改变是胎盘大小的改变,糖尿病、严重贫血孕妇的胎盘由于绒毛水肿非常明显趋向增大,但组织学正常;先兆子痫孕妇胎盘趋向较正常稍小,而胎盘后血肿发生率增加;二、内部回声异常胎盘实质区内出现大小、形态、数目、部位不定的无回声区,其原因从动脉形态学来讲,可能是基底蜕膜中螺旋动脉器质性或痉挛性阻塞,使绒毛间隙变窄,甚至消失,血液循环停滞,绒毛因缺血、缺氧引起绒毛微血管高度扩张,绒毛所伸入静脉腔内母血瘀滞血栓形成,纤维蛋白沉积、纤维蛋白囊性变所致;在声像图上出现无回声区;国外学者报道,一系列病理改变,在80%~90%妊毒症孕妇中可出现急性或亚急性缺血性梗死无回声区;若梗死区小于胎盘组织的5%,并无临床意义;若累及范围超过绒毛组织的10%,胎儿可能死于缺氧或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三、胎盘位置异常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为产科常见急症需及时诊治;1超声由于能正常显示胎盘与子宫颈口的关系,在产前对胎盘能准确定位,为临床早期处理提供诊断依据;2胎盘早期剥离的主要声像图特征是胎盘后血肿形成时胎盘与子宫壁间出现液性暗区,绒毛膜板向羊膜隆出;声像图特征类似壁间肌瘤而易误诊;胎盘早期剥离还须与胎盘纤维囊性变鉴别;3胎盘植入,胎盘绒毛因子宫发育不良等原因而植入子宫肌层称为胎盘植入;植入程度不一,浅者仅与子宫肌层相接触,深者可达子宫肌层或穿透浆膜层;4胎盘残留及机化声像图特征是在宫腔内见边缘不规则的较强光点或光团,其基底层与子宫腔壁无明显分界线,病理为退变胎盘组织;产后胎盘残留较常见,特别在分娩后阴道不规则出血伴下腹坠痛;妊娠月份愈小,胎盘残留率愈高,因胎盘处于发育初期,流产时不能完全脱落;胎盘与胎龄孕周的关系晚期妊娠孕周越大,胎盘Ⅲ度的比例就越大;通过对胎儿各项资料的测量及分析,如结合双顶径、胸径、头围、胸围、头胸比值、股骨、肱骨、心、肾大小的测量及胎盘的分度加以综合判定,对胎龄预测则为准确;如孕妇末次月经不详或不可信时,自认为已足月或不足月,此时超声测量各径值,当各径测值均小于妊娠月份,而胎盘又显示0度、Ⅰ度改变时,表明妊娠未足月,应继续妊娠;相反,如各径测量值大于妊娠月份,胎盘呈Ⅲ度改变,提示胎儿已成熟或有过熟的可能,应建议终止妊娠;所以B超测量胎盘成熟度同时结合胎儿各项测值,可以发现假早产或假过期产;胎盘老化的见解胎盘钙沉着是一正常的生理过程,整妊娠阶段都可以发生,钙斑最常出现于孕36周,19%可发生;胎盘钙化更常见于年轻孕妇和初产妇,也更常见于夏季和初秋,估计由于维生素D产生增加,钙的吸收增加所致;又有学者研究的结果是双胎组Ⅲ度胎盘数目出现率大大超过单胎组,单胎组Ⅲ度胎盘新生儿很少发生肺透明膜病,然而多胎尽管胎盘为Ⅲ度仍可发生肺透明膜病,这表现双胎胎儿不能将胎盘等级作为肺成熟的唯一指标;对双胎的胎盘还没有研究,单胎妊娠只要胎儿各径测值符合足月妊娠指标,羊水又偏小均值±cm,胎盘已Ⅲ度或伴钙化,应给临床提示终止妊娠,否则胎盘功能日益低下,功能不全影响胎儿发育,甚至胎死宫内;B超检查胎盘时的注意点1注意胎盘下缘和宫内口位置关系,一定要膀胱中度充盈,若膀胱空虚状态下B超检查在无透声窗的条件下难以判别;2前置胎盘出现假象:①膀胱过度充盈,②胎盘为低侧方位,③子宫肌层收缩局部增厚;3B超探头与胎盘基底层进行垂直探查胎盘的厚度测值偏大,大部分与扫查部位和探头倾斜角度有关; 4一定要熟悉病史,了解病情,全面探查,确保诊断;5防止漏诊,必要时可改变体位探查,还可以适当调节增益,提高深度补偿,以显示后壁胎盘的下缘及脐带附着的部位;。
胎盘异常的超声诊断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
![胎盘异常的超声诊断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5692d2f1195f312b3169a5b0.png)
让临床医生在胎膜破裂前选择性剖宫产,新生儿存活率100%。
二)球拍状胎盘
脐带附着于胎盘边缘,如球拍状易发生胎儿窘迫、死亡 (如脐带附着处的胎盘位于宫颈内口-----压迫脐血管) 脐带附着部位距胎盘边缘 ≤1cm-----不正常
注意:帆状胎盘主要是与球拍状胎盘鉴别,两者脐带根 部位于胎盘边缘,前者在胎盘外,后者在胎盘内
【超声鉴别诊断】胎盘血窦:胎盘面积覆盖不广,胎盘 可见点状流动回声,余胎盘回声正常。
血窦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内为无回声,透声较差,
【超声检查临床意义】此种胎盘由于绝大部分绒毛缺如,
绒毛间隙充血明显,胎盘—胎儿循环血量减少,易出现
IUGR。且由于膜状胎盘覆盖面积广,易造成胎盘低置, 偶尔会引起严重出血。超声对临床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起
一)帆状胎盘
【定义】帆状胎盘 是指脐带入口在胎盘边缘以外的游 离胎膜内,
脐血管如船帆的缆绳扇状分布进入胎膜中,通过羊膜与 绒毛膜之间走行一段距离再进入胎盘,故又称帆状脐带 入口。由于膜内脐血管无华腾胶保护,易发生脐带血管 破。认为是子宫 内膜发育不良或子宫内膜炎症,囊胚附着处营养条件或血供
胎盘的附着异常,表现为胎盘绒毛异常植入到子宫肌层。 胎盘植入的原因:
基本原因是蜕膜基底层缺乏,蜕膜部分或全部由疏松结缔 组织替代。 胎盘植入的常见部位: 子宫瘢痕,粘膜下肌瘤,子宫下段,残角子宫等部位。 由于瘢痕易导致蜕膜缺乏,使基底层绒毛迅速扩展侵入子宫 肌层,子宫下段内膜血供相对不足,易引起不全流产。
不好,促使胎盘找一较好的蜕膜部位,及胎盘迁徙,因而形
成副胎盘、多叶胎盘、帆状胎盘等。Yon Franque认为在胎
儿发育过程中,腹蒂总是从绒毛血供最丰富的地方到达胎儿,
产科急诊超声诊断ppt课件
![产科急诊超声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e75fe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b3.png)
.
13
正常产科超声诊断
脐带:
脐带内含一条脐静脉和二条脐动脉。胎 儿通过脐带血循环与母体进行营养与代谢物质的交 换。
.
14
脐带超声声像图
脐带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超声像图
.
15
正常脐动脉血流频谱较宽,测量收缩期峰值流速(S)和舒张 末期流速(D)是评价中晚期妊娠母儿血液循环的重要指标。
脐动脉S/D比值,从18周开始,随着孕龄的增长而进行性下降, 24周前有一增高,24周后急剧下降。
产时有妊高征、羊水过少,脐带绕颈,胎儿宫内窘 迫时,S/D值≥3 S/D值在各种产科并发症时异常增高,可以提早发 现胎儿宫内缺氧情况。
.
17
常规检查步骤及方法(总结)
先寻找胎头,确定胎儿位置。继之在胎头部位作纵、横向 连续扫查,观察胎头形状及内部结构,测量胎头有关径线。
以胎头为起点,寻找胎儿脊柱,先后作脊柱的纵向和横向 连续扫查,观察其形态是否正常。
.
7
II级:晚孕后期,胎盘成熟,胎盘母体面基底层可见线状高 回声,此时亦称为胎盘钙化II度。
.
8
胎盘Ⅱ级示意图
a — Ⅱ级纵切 b — Ⅱ级早期 C — Ⅱ级晚期
.
9
III级:胎盘老化,功能开始减退,胎盘被分成多小叶状结构,基 底层及实质内高回声连成环状,胎盘实质内可见散在强回声光斑。
.
10
a — Ⅲ级纵切 b — Ⅲ级早期 C — Ⅲ级晚期
胎盘绒毛间隙
.
4
胎盘的分度: 0级:早、中孕期胎盘,呈均匀等回声,胎盘胎儿面绒毛板平直,胎 盘内无分叶样结构,此时胎盘未成熟。
.
5
I级:晚孕早期,胎盘回声较低,绒毛板起伏呈波浪状,胎盘实质 内可出现点状强回声,为胎盘成熟早期。此期又称为:胎盘钙化I 度。
前置胎盘超声表现课件
![前置胎盘超声表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386a9d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2e.png)
3.贫血程度与出血量有关.
体 征:
失血体征. 腹部检查: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
符;子宫下段有胎盘占据;胎头高浮. 临产后宫缩有间歇.
四、诊 断
1. 病史(主要是症状) 2. 体征
失血体征 腹部体征 宫颈局部变化(一般不做阴道检查,除与阴道内出血性疾
定义:
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 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 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儿 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 发生率:0.20%~1.57%;
85~90%为经产妇. 正常胎盘附着于子宫体的后壁、 前壁或侧壁。
一、病 因
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子宫内膜病变 2.受精卵滋养层发育迟缓 3.胎盘面积过大
六、对母儿的影响
产后出血 产褥感染 植入性胎盘 早产及围生儿死亡率高
七、预 防
搞好计划生育,防止多产、多次刮宫 或宫内感染,减少子宫内膜损伤。
加强产前宣教,及时就医,早期诊 断,正确处理。
八、处 理
原则:止血补血;根据阴道出血量、有无 休克、 孕周、产次、胎次、胎儿是否存活 决定。
方法;1.期待治疗 2.终止妊娠 3.产后处理
1.期待疗法
适应症:
适于孕36周以前,或胎儿体重<2300g . 患者状态良好,胎儿存活。
治疗措施:
绝对卧床休息,间断吸氧. 抑制宫缩:硫酸镁、硫酸沙丁胺醇等 纠正贫血 预防感染
其他:禁止性生活和阴道检查,便秘时用轻泻剂,禁止用力屏气。
病鉴别时,一般只做阴道窥器视诊、穹窿部扪诊,不应行颈管内指 诊。禁做肛诊)
3. 辅助检查
超声检查:可确定前置胎盘的种类,准确率 达95%以上。 产后检查胎盘及胎膜(胎盘边缘或
最新产科超声诊断PPT讲学课件
![最新产科超声诊断PPT讲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2cdb2bfab069dc51220116.png)
1、胎盘厚度:正常厚度为2-4cm,一般 不超过5cm。
2、胎盘位置:中期妊娠时胎盘面积相对 较大,下缘位置偏低时需考虑正常移位, 一般需在28周后才诊断前置胎盘,32周后 诊断更为可靠。超声监测胎盘位置在羊膜 腔穿刺时很有必要,取羊水时尽量避开胎 盘,如作脐血管穿刺时可经过胎盘穿刺。
声像图表现:
声像图随剥离部位、剥离面大小及检查时间 不同而有多种表现:
1、胎盘与子宫壁间出现边缘粗糙、形态不规则 的液性暗区,其内可见散在的光点光斑回声, 常见于隐性剥离。 2、胎盘与子宫壁间可见肿物,为中等密度光团 回声,为机化物。 3、胎盘边缘长型索状肿物,呈液性暗区或低回 声。 4、胎膜异常增厚。 5、羊水区内可见散在漂浮的小光点。
孕卵在子宫体腔以外地方着床,又称为宫外孕。
妇产科
妇产科
输卵管妊娠 病理
为最常见的异位妊娠,占95%。可 发生在输卵管的任何部分,最多在壶腹 部,约占60%,峡部占25%,间质最少 见。输卵管妊娠有不同的转归:
1、流产型: 2、破裂型: 3、继发腹腔妊娠: 4、陈旧性宫外孕: 5、无症状流产型:
妇产科
妇产科
注意事项:
前置胎盘
• 超声检查时要求膀胱适度 充盈;
• 妊娠中期,胎盘部分遮盖 宫颈内口,不宜过早诊断 前置胎盘。
妇产科
声像图表现:
前置胎盘
1、边缘性前置胎盘:胎盘下缘紧靠 宫颈内口边缘,但未覆盖;
2、部分性前置胎盘:胎盘部分覆盖 宫颈内口;
3、完全性前置胎盘:胎盘分布于子 宫峡部以下的前后壁,完全覆盖宫颈 内口。
输卵管妊娠 声像图表现
1、子宫增大: 2、假孕囊: 3、附件包块: 4、子宫直肠窝积液:
妇产科
胎盘发育解剖和组织学结构及生理护理课件
![胎盘发育解剖和组织学结构及生理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e2730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a4.png)
02
胎盘的组织学结构
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是胎盘发育过程中最先 形成的部分,为受精卵着床提供
必要的条件。
子宫内膜的发育与月经周期有关 ,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子宫 内膜的形态和功能会有所变化。
子宫内膜的厚度和形态对于胚胎 着床和发育具有重要影响,过薄 或过厚的子宫内膜都可能导致不
孕或流产。
绒毛膜
绒毛膜是胎盘的组成部分,由胚胎滋养层和胚外中胚层的细胞形成的薄膜。
胎盘发育解剖和组织 学结构及生理护理课
件
目录
• 胎盘发育的解剖学结构 • 胎盘的组织学结构 • 胎盘的生理功能 • 胎盘的生理护理 • 胎盘发育异常及其影响 • 胎盘相关疾病及其预防
01
胎盘发育的解剖学结构
早期胚胎发育
01
02
03
受精卵形成
受精卵在输卵管内形成, 开始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 。
囊胚形成
详细描述
胎盘滞留可能导致产后出血、子宫收 缩乏力等并发症。治疗方法包括手取 胎盘、刮宫等。预防胎盘滞留的方法 包括定期产检、避免孕期吸烟和酗酒 等不良习惯。
THANKS
感谢观看
胎盘能够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对 母体和胎儿的免疫状态进行调节。
04
胎盘的生理护理
孕期营养与护理
孕期营养
孕妇在孕期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支持胎 盘和胎儿的发育。建议孕妇保持均衡 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铁、钙 、叶酸等营养素。
孕期护理
孕妇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 烟、饮酒和滥用药物。同时,孕妇应 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 处理任何潜在的健康问题。
胎盘的结构
胎盘由胎儿面的绒毛膜和母体面的底 蜕膜构成,绒毛膜上的绒毛能够吸收 母体营养和氧气,并将代谢废物和二 氧化碳排出。
胎盘异常的超声检查
![胎盘异常的超声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d8d67938b84ae45c3a358c1c.png)
的底蜕膜共同形成
的,与孕8-9周开始
可以辨认,孕12周
精品课件
基本形成。
胎盘示意图
胎盘的胎儿面光滑,表面覆有羊膜;胎盘的母体面为剥离后的底蜕
膜。
精品课件
➢胎盘是由胎儿的丛密绒毛膜和母体的底蜕膜共同组成的 圆盘状结构。绒毛膜有滋养层和胚外中胚层组成。
➢随着滋养层细胞形成绒毛,绒毛侵蚀蜕膜化的子宫内膜, 母体与胚胎间的循环得以发展。此过程使得血管绒毛间 隙充分发育,从而可从子宫螺旋动脉中接受足够的母血。 绒毛间隙壁上衬有合体细胞滋养层的细胞,故母血并不 与蜕膜组织相接处,也不与胎儿血液相通。
➢ 对胎盘边缘做360度扫查,有利于评估轮状胎盘的程度。
精品课件
轮状胎盘
22周胎儿轮状胎盘,胎盘呈片状突向羊膜腔
精品课件
轮状胎盘
32周胎儿轮状胎盘,胎盘边缘为卷起增厚的绒毛膜羊膜反折部分, 呈环带状突向羊膜腔精品课件
PART
03-3
胎盘位置异常
前置胎盘、血管前置
精品课件
前置胎盘
➢ 前置胎盘:孕28周后若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 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儿先露的情况。
精品课件
➢胎盘隔:相邻绒毛间隙之间残留下的楔形的底蜕膜形成。 胎盘隔把胎盘的胎儿部分分隔成15-30个不规则形状的 胎盘小叶。
➢正常情况下,绒毛只深入到子宫内膜功能层深部,若底 蜕膜发育不良时,滋养层细胞可能植入过深甚至进入子 宫肌层,造成植入性胎盘。
➢在胎盘出血时,血在绒毛膜与蜕膜组织间积存,导致绒 毛膜下血肿。
血管前置鉴别诊断
脐带先露、脐带脱垂、边缘性胎盘血管跨越宫颈内口、子宫下段及宫颈血管 扩张等几种情况均易导致血管前置假阳性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胎盘发育和成熟的因素
加速胎盘成熟的因素:妊娠合并高血压、 肾病、妊高征及胎儿宫内生长迟缓。
延迟胎盘成熟的因素:妊娠期糖尿病,母 子Rh因子不合等。
胎盘大小与形状
胎盘呈圆盘状,中间厚,边缘薄。足月时直
径约16-20cm。胎盘厚度约为孕周± 1.0 cm, 成熟胎盘一般不超过4cm,但也有例外。
胎
胎盘的胚胎发育 正常胎盘实质声像 胎盘大小、形状异常 胎盘实质异常
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胎盘早剥
•胎盘的胚胎发育
孕早期胎盘示意图 表示孕囊种植在蜕膜内
(真蜕膜)
(基蜕膜)
早孕期,增殖的 绒毛在超声 上表现为强 回声。
胎盘:是由胎儿
的丛密绒毛膜
和母体的底蜕
膜共同形成的。
于孕8-9周开
始可以辨认,
(丛密绒毛膜)
孕12周基本 形成。
胎盘的胎儿面光滑,表面覆有羊膜;胎盘的母体面
为剥离后的底蜕膜。
胎盘是由胎儿的丛密绒毛膜和母体的底蜕膜共同组成的 圆盘状结构。绒毛膜由滋养层和胚外中胚层组成。
随着滋养层细胞形成绒毛,绒毛侵蚀蜕膜化的子宫内膜, 母体与胚胎间的循环得以发展。此过程使得血管绒毛间隙 充分发育,从而可以从子宫螺旋动脉中接受足够的母血。 绒毛间隙壁上衬有合体细胞滋养层的细胞,故母体血液并 不与蜕膜组织相接触,也不与胎儿血液相通。
超声诊断
1. 二维超声显示在主胎盘之外有一个或几 个与胎盘回声相同的实性团块,与主胎盘 之间至少有2cm的距离。
2. CDFI血流显像显示此实性团块与主胎盘 之间有血管相连接,且血管多普勒频谱提 示为胎儿血管。
3. 如果副胎盘是从主胎盘跨过宫颈内口到 对侧时,应注意有无血管前置。
40周胎儿副胎盘 PL:主胎盘;S:副胎盘
胎盘隔:相邻绒毛间隙之间残留下的楔形的底蜕膜形
成。胎盘隔把胎盘的胎儿部分分隔成15-30个不规则形状
的胎盘小叶。
正常情况下,绒毛只深入到子宫内膜功能层深部,若底蜕 膜发育不良时,滋养层细胞可能植入过深甚至进入子宫肌 层,造成植入性胎盘。
在胎盘出血时,血在绒毛膜与蜕膜组织间积存,导致绒毛 膜下血肿。
副胎盘较易发生胎盘梗死和帆状脐带附着,胎盘下段的帆 状脐带附着和跨过宫颈内口到对侧的副胎盘均可能出现血 管前置,在分娩过程中胎先露可能压迫邻近的副胎盘内脐 带血管或引起血管破裂,产生严重的并发症,胎儿失血, 围生儿发病率增高。另一种情况是,在分娩时,主胎盘排 出后,副胎盘可能残留于子宫腔内,随后,引起严重的产 后大出血,因此副胎盘的产前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II级胎盘
胎盘接近成熟或基本成熟,常见于孕36周后。绒毛膜 板出现切迹并伸入胎盘实质内,未达基底膜,实质内 出现逗点状强回声,基底膜出现线状排列小点状强回
III级胎盘
胎盘已成熟并趋向老化,常见于孕38周后。绒毛膜 板深达基底膜,胎盘实质出现环状回声和不规则点 状强回声,后方伴声影,基底膜光点增大,可融合
膜状胎盘
膜状胎盘是指功能性的绒毛覆盖全部的胎 膜,胎盘发育如薄膜状结构,占据整个绒 毛膜的周边。胎囊的周边几乎被绒毛组织 覆盖且异常的薄,仅约1-2cm。膜状胎盘 的发生率约1/3000。
膜状胎盘与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的发生率 增加有关。另在分娩后,胎盘可能不容易 分离,似中央性前置胎盘样出血,出血不 能得到有效控制时,可能须行子宫切除。
肌层、子宫血管(主要为子宫静脉)形成。
胎盘分级
胎盘分级主要根据绒毛膜板、胎盘实质、 基底膜三个部分的改变进行判断。
O级胎盘
胎盘尚未成熟,常见于29周前。绒毛膜板直而清晰, 光滑平整,胎盘实质回声均匀分布,回声细微,基
底膜分辨不清;
I级胎盘
胎盘趋成熟,常见于29周~36周。绒毛膜 板出现轻微波状起伏,胎盘实质出现散 在点状强回声,基底膜似无回声
孕前糖尿病患者,孕39W,胎盘厚 度仅1.38cm
胎盘过大:通常指成熟胎盘厚度大于5cm。 过大的原因很多,胎盘厚分为两类:非均 质型和均质型,非均质型通常见于水泡状 胎块妊娠、三倍体、胎盘出血、间质发育 不良等,均质型见于糖尿病、贫血、水肿、 感染(绒毛炎)、非整倍体等。但需注意, 若胎盘黏附宫腔壁面积小,可能引起胎盘 增厚现象。
异常形状的胎盘可能引起严重的临床并发 症,如副胎盘可能在第三产程不能排除, 引起产后出血和感染,必要时需外科切除。 膜状胎盘常常与产前出血、前置胎盘、早 产有关。
胎盘位置
孕12周后,超声可明确诊断99%胎盘确切 位置,但母体肥胖、子宫肌瘤等子宫病变、 多胎妊娠的后壁胎盘,则有时难以精确评估 胎盘位置。
在进行一些侵袭性操作,如抽胎血、羊膜 腔穿刺之前,一定要详细了解胎盘位置。
确定胎盘边缘与宫颈内口关系: 经腹部超声扫查应适度充盈膀胱,必要时
可采取会阴及经阴道扫查
•胎盘大小异常
胎盘大小异常
胎盘过小:通常指成熟胎盘厚度小于 2.5cm。胎盘薄常常是小龄胎儿的一个指 标或生长发育迟缓的一个征兆。胎盘过小 尚可见于其他情况,如染色体异常、严重 的宫内感染、孕前糖尿病、羊水过多。
膜状胎盘超声诊断
1. 胎盘覆盖范围极广,占宫腔壁2/3以上, 超声显示几乎所有子宫壁表面均有胎盘组 织覆盖。
2. 胎盘极薄,约1-2cm。 3. 注意有无前置胎盘声像图。
轮状胎盘
轮状胎盘是指胎盘的胎儿面中心内凹,周围环绕 增厚的灰白色环,环是由于双折的羊膜和绒毛膜 构成的,其间有退化的蜕膜及纤维。在环内,胎 儿面为常见的外形,并附着于脐带上,可见到有 大血管中断于环的边缘。轮状胎盘的发生率不到 1/6000。
29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胎儿,胎盘明显增厚
28周胎儿,胎盘附着面积小,以致胎盘明显增厚
•胎盘形状异常
胎盘形状异常包括副胎盘、膜状胎盘、轮 状胎盘等。
副胎盘
是指在离主胎盘的周边一段距离的胎膜内,有一个或数个 胎盘小叶发育,副胎盘与主胎盘之间有胎儿来源的血管相 连,此特点可与双胎中双胎盘或前后壁胎盘相互重叠等相 鉴别。副胎盘的发生率约3%。
成熟胎盘示意图
•正常胎盘实质声像
正常胎盘实质声像
从孕9周开始,超声显示胎盘呈月牙状强回声围 绕在孕囊周边。
孕12周胎盘声像图
孕12周后胎盘回声逐渐减低,超声可 见清晰的胎盘轮廓。
正常胎盘实质声像
孕14-15周时,胎盘能清晰显示,并且胎盘后方可见 “胎盘后复合体”,呈混合回声。是由蜕膜、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