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如何命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如何命题?
一、思考
说到命题,如何才能出一份高质量的试题,还需要很多方面的思考,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比如,题目的难易程度如何确定,才能全面的考察处在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试题各个部分(字词句段篇)如何合理搭配,才能真正全面反馈出一段时间来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情况。
如何命题,才能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才能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
我是想走捷径,想鼓动学生人人买一份练习题,测试题,以逸待劳,期中期末时,从网上下载试题恶补一番。
可是,这样的题型真的适合自己的学生吗?是否针对自己所教学生学习的现状?不是不知道,只是懒得自己动脑、动手,所以即使发现了问题,也草草处理,不做过多改进。
其实做教师,要处处为人表率,身教胜于言传。
命题就是考察教师的关键时刻,也能真实的反映教师的业务素质,。
如何命题,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专业的引领吧。
榜样就在身边,我们先来赏析一下我挑选出的试题。
二、具体试题内容解读
充满人文关怀,追求以人为本,以生为本。
题目前面先有亲切的提示:别着急,认真想想,难不倒你。
学生读到这样的“要求”,肯定会积极地打开记忆的宝库,提取准确的信息。
词句练功房
将词句的训练巧妙融入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例如:看拼音写词语的题目。
小洁jiǎn起一kē石子,rēnɡ进小河里,水面上立刻荡起了一圈圈的b
ōwén,特别的有意思。
学生通过读句子,能准确的选择自己学过的词语进行恰当运用,避免了同音字的混淆。
快乐阅读窗
准确地体现了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
上册我们的期末试卷选取的短文,充满趣味,也符合一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
从句子的领悟,到又()又()式词语的积累,从短文内容有()句,到根据问题找句子、划句子,从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树立,全方位的考察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看图写话坊
恰当提示,教会方法,学习写话。
写话的训练,对于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难度。
出卷老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辅以手段,教会学生观察、写话。
图画充满童趣,为学生所喜闻乐见,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像力。
然后提示学生仔细观察,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再想一想,把它写下来。
一步一步,教给学生观察和思考的方法,鼓励学生写出完整、通顺的句子。
另外,试题开始时的的鼓励语言和试卷最后的评价台,都充满了对学生的关注和提醒,总之,这是一次充满趣味和快乐的语文体验之旅。
三、如何命题
关于如何命题,我是这样想的,浅薄和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提出意见和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显而易见,新课程的评价应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注重过程,注重能力,注重激励。
(一)、注重趣味性——让命题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情境化)
新课程呼吁有情趣的语文教学。
同样,在语文试卷中,也需要情趣。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过程、学习过程与方法的特点,要对原来试卷单调、严肃、死板的做题要求,进行大胆的改革。
(出示我以前出的练习题)有的老师说,其实内容差不多,这份试卷花样多而已,其实就是哄孩子。
说得好,这种哄,亲切、有趣,两种试题一比较,你们说学生更喜欢做哪一种呢?答案很明显,孩子们喜欢这种有趣味的试卷。
这就是哄得效果。
哄出了孩子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哄出了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哄出了师生的自信和成功。
虽然需要多花费点时间和心思,但却很有价值和意义。
1.试题设计,力求生动有趣。
传统的考试内容的呈现方式,单一、死板,孩子不感兴趣。
在试题的设计上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贴近教材,贴近生活,寓知识性、情感性、趣味性于一体,不仅要注重考察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更注重考察学生的能力,综合素质。
试题内容要情境化、生活化,注重趣味性、过程性、体验性。
比如将一年级试卷中传统的命题“连词成句”,设计成:“小小绘画家,请试着将下面的词语连成一句话,你会有惊奇的发现”,学生正确完成这个命题后,呈现在孩子面前的不仅是两句完整的话,还有两幅美丽、可爱的图案,(当然这需要在排版上多下点功夫)做到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2.版面设计,力争图文并茂。
我们可以设计“五彩缤纷”的试卷版面,提高学生的乐趣。
以往的语文试卷往往是按拼音、字、词、句、段、篇这样的结构编排,一成不变的设计对学生来说既机械又枯燥。
我们可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把版面设计成“闯关型”、“图文结合型”,给题目全新的称呼:手拉手巧搭配(填合适的词语)、心连心换朋友(写出相同意思的词)等等。
不要以为这只是吸引低年级小孩子的把戏,即使是高年级学生,他们也肯定喜欢这种有趣味的试题。
另外,试卷在注重不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前提下,可以插入可爱的卡通人物、高高竖起的大拇指等。
这样,新颖又不落俗套的卷面,融知识性与趣味于一体,使学生觉得试卷赏心悦目,具有亲和力。
做题简直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在这样美的试卷上,学生更喜欢留下美的笔迹。
(二)、体现工具性——让命题折射知识的价值(生活化)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广读熟背,强化读书积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已为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所验证。
因而我们的语文课程评价考试命题应注意语言积累与实践运用的相互结合。
课程标准推荐了许多课外阅读书目,而且根据语文学习阶段性特点,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学习
新的课程理念提倡命题要促进学生发展,命题内容就应蕴含人文关怀。
要达成这一目标,最重要的策略就是把命题放置在学生人性发展的高度,结合语文知识点的检测,加入一些能够引发学生道德碰撞、情感共鸣的因素,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愉悦、积极、认真、进步的心理状态中。
1.赋予试卷以人文情调
命题要蕴含人文关怀,命题语言首先得改。
变过去的“权威者”、“统治者”、“领导者”所用的专制、沉闷、简单生硬的“命令式”为“主持人”、“导游”、“知心朋友”、“合作伙伴”亲切和谐的“对话式”。
命题要体现温情操作,还可以在卷首写上开考寄语:“亲爱的同学,下面的题目,会使你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很好的评价。
请仔细审题,认真答题。
相信你的试卷一定有一张清新的面孔。
祝你成功!”卷末写上小结提示语:“真棒,完成了整张试卷。
可要仔细检查呀,相信你是最出色的!”等,让学生看了舒心、暖心,从中受到激励,对考试充满信心。
2.设计蕴含人文关怀的试题
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考试命题中也应积极体现这一科学理念。
但在传统的考试中往往片面强调语文的工具性,缺乏人文关怀,因此设计蕴含人文关怀的试题,更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题例:根据韵母,请帮助迷路的汉字找到自己的“家”。
这是一道充满暖意的试题。
从纯语文的角度上说,这道题就是要求“选择合适的汉字写在相应的音节下面”。
但是,编题者设置了“汉字迷路”这样一个场景,使学生很自然地融人了试题,成为试题中的一个角色,非常乐意地帮助汉字“找到自己的家”。
试题还教育学生应该帮助有困难的人,十分巧妙地传达了善与美。
同时,试题又渗透了“爱家”的理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汉字也有自己的“家”,有家是一种幸福。
这些语言提炼于生活,十分巧妙地传达着善与美的信息,富有人文性。
这样的题目设计完全贴近儿童的生活和心理,有助于激励并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他们产生求知的欲望、探索的勇气和实践尝试的动力,非常有利于学生健全、和谐、健康地发展。
(四)、尊重差异性——给命题增添操作的灵活性(灵动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在教学中,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命题时要全面考虑学生的差异,尽量照顾各层次学生的差异,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力求让每个学生在考试中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全面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智力、心理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个性的发展具有差异性,因而他们获取知识的效率也具有不同步性。
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充分发挥语文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使语文评价全面、准确、及时地反映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
1.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要努力拓宽试题思维的空间,尽量为不同个性的学生提供发挥独特见解的机会,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
题例1:在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篇?为什么?
题例2:你认为小学生能不能上网?请简单谈谈你的看法。
2.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
要努力体现试题的层次性,尽量设计多层次的试题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完成,促进各层次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一份试卷中,让必答题与选答题并存。
选答题作为弹性题目,以加分的形式出现,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题例:下面三个作文题,请你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写下来。
(1)能源紧张是当前全球化的问题。
酷热难当,断电一定给你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请你以“断电”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写断电时发生的事,也可以进行想象,题目自拟。
(2)读了《……》(为试卷中的课外阅读短文),你肯定有很多感想,请你针对《……》写一篇读后感。
(3)在你学习、生活了六年的小学校园里,曾经发生过多少难以忘怀的事,活跃着多少让你记忆深刻的人。
今天,请你提起笔来,写一写你即将离开母校时最想说的话,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小六)
上面三个作文题,其实都是话题作文。
话题中的材料,都是学生富有生活体验的。
三选一的话题作文,较好地为学生铺设了一个展现写作个性的平台。
(五)、关注开放性——让命题启迪创新的思维(开放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学生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注意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在新课标精神的引领下,我们的命题正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把学生考试的过程由知识的检测和巩固过程转向知识的创新和开发的过程。
从而全面、综合地测查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1.注重迁移。
自古以来,教材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老师只是阐述和传递这些内容的执行者和实施者。
这样,其教学不得不走向堵塞、萎缩。
如今,新课标要求“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因此,作为导向的试题,就要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把相关的知识向课外迁移。
充分体现‘大语文’教学观念,体现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
题例:阅读课外短文《煮书》:文中的“煮书”是指什么?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解。
结合文章,谈谈你今后准备怎样学好语文。
(小三)
2、加强整合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课
标精神,要求我们的试题应该成为检验学生综合知识,发展学生综合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工具。
因此,我们命题时,不仅加强了听、说、读、写等能力之间的整合,也加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还有意识地适当综合其它学科知识,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
题例:请你默读谜面,认真猜谜底,然后画一幅画。
比一比,看谁猜得准,画得好。
(小一)
这样的考试才能落实新课标提出的“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要求,才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3.链接生活
语文源于生活,又广泛用于生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和运用语文的意识和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们在命题时,要注重语文知识的生活化运用,实现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和成长的需要沟通,引导学生走出书斋,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心时事,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语文。
题例1:同学小明迷上了上网,成绩不断下降,请你用一、两句活劝劝小明。
(小四)
题例2:请你为学校草坪上的警示牌写一句话,提醒大家爱护草坪。
(小四)语文命题要促进学生发展,命题素材就应接轨学生的现实世界。
这样,把对语文知识的检测放置在丰富现实的生活情境中,才能真正使语文命题焕发出浓郁的时代气息。
新课标下的语文命题是新的评价方式的体现。
如果我们仍然停留在过去的命题内容上,势必会影响到新课标的实施,因此,在新课标下,要以课标精神为准绳,不断探索语文考试命题新思路,寻找适合当今语文课堂教学的命题方式。
使我们的评价更合理,更科学,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养成。
总之,小学语文学科的命题思路应顺应时代,与时俱进,全面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全面贯彻新课程标准,真正使语文考试成为评价语文学习的客观工具,成为激励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动力,成为促进教学相长的良好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