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史3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如: 魏晋六朝志怪小说(P93)与佛教关系密切。 元人杂剧(P94)也有取材于佛经故事的。 唐代的变文(P94)其产生与流行,与佛教具
有密切关系。
The
End
Thank
You!
语言方面的影响
首先是佛经翻译大大丰富了汉语词汇。在唐宋人
编写的《一切经音义》和《翻译名义集》中,所 收的佛教词汇,不下千条。梁启超先生在《佛教 大辞典》中发现其中共收录有“三万五千余语”, 足以看出佛教语言与汉语文化的密切关系。如 “菩萨、阎罗王、世界、刹那、五体投地、因缘、 果报、供养、意识、解脱、一尘不染、有缘、无 缘、”等等。又如“劫、大劫、魔、天堂、地狱、 庄严、觉悟、享受、自由、平等、信心、生老病 死、打成一片、借花献佛、安详、方便等等。
宋代佛教发展情况
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度童行达十七万人。
五年(980)中印度僧人法天、天息灾(后来改 名法贤)、施护先后来京,因而朝廷设立译经 院,恢复了从唐代元和六年(811)以来久已中 断的翻译。太宗还亲自作了《新译三藏圣教序 》。后来院里附带培养翻译人才,改名传法院 。又为管理流通大藏经版而附设印经院。真宗 一代(998—1022)接着维护佛教,到神宗时( 1068—1085),因年荒、河决等灾害频仍,国 家需用赈款,致使寺院经济与政府财政间的矛 盾有加无已。
唐代玄奘翻译了佛教《因明如正理论》、《因明
正理门论》、《大乘掌珍理》诸书,介绍印度因 明学,使唐以后的学者得以运用逻辑学治学。 三国两晋南北朝,对帝王相貌描写“垂手下膝, 顾自见其耳”(《三国志. 蜀书. 先主纪》),“ 目有精光,长头高额,齿白如玉”(《北齐书. 神五纪》)等。上面所说的“垂手下膝”,“顾 自见其耳”,只有猴子和猪才能做到,人类是决 不可能的。史学家这样描写是受佛经影响。“中 国的统治阶级为了增加自己的身份,企图在人民 群众中造成神秘莫测的印象,于是把西天老佛爷 某一些传说的生理现象拉来加到自己身上。 ……”季羡林《三国两晋南北朝正史里的印度传 说》
“ 八备”指做好佛经翻译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
诚心爱法, 志愿益人, 不惮久时, 其备一 也。” 即要求译经人诚心诚意接受佛法观点,立志 做有益于他人的事业, 不怕花费长久的时间。 (二)“将践觉场, 先牢戒足, 不染讥恶, 其备二 也。”要求译经人品行端正,忠实可信,不惹别人讥 ������ 笑厌恶。 (三)“ 鉴晓三藏, 义贯两乘, 不苦暗滞, 其备三 也。” 要求译经人对佛教经典有渊博知识, 通达大 小乘经论的义旨,不存在含糊疑难的问题。 (四)“ 旁涉坟史, 工缀典词, 不过鲁拙, 其备四 也。”要求译经人通晓中国经史, 具有高深的文学 修养,文字表达准确,不疏拙。
中国翻译简史第三讲
REVIEW
道安提出了“五失本”“三不易”以及“案
本而传” 。 鸠摩罗什,意译派代表,倾向意译,常删掉 原文繁复之处,创立佛教专用名词,提倡译 者署名。 彦琮(557—610),他在《辨证论》中提出 了“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的翻译 原则,坚持忠实第一,倾向直译。他还提出 了“八备”“十条”说,是对译者的要求。
与玄奘同时的还有失义难陀、
义净、一行、不空等译者,也 都译 了许多佛经。唐末无人赴 印度求经,佛经翻译事业逐渐 衰微。
佛经翻译的第四阶段(公元954— 1111年): 北宋(衰落时期)
五代时周世宗因寺院与皇族争夺人口,曾下令
废除寺院,禁度僧尼,佛教稍受打击。赵匡胤 龙袍加身后,佛教又兴盛起来。但是,到了宋 代,佛经翻译已远不如唐初的极盛时期。 在北宋的乾德开宝年间,宋太祖曾派人西去求 经,印度也派名僧东来华夏传法。宋太祖也曾 在开封的太平兴国寺内兴修了译经院,专事佛 经翻译。
文学(化)方面的影响
1.印度古代作品,譬喻颇多,想象力丰富。佛经中亦复
如是。佛经翻译,大量譬喻传入,影响中国文化。 如:不怒如地,不动如山。(第十五品) 恚能自止,如止奔车。(第二十五品) 心弃恶法,如蛇蜕皮。(第三十五品)支谦《法 华经》这些譬喻让人感到新鲜。康僧会译的《六度集经 》里“犹如朝露,滴在草上,日出则消,暂有不久,如 是人命如朝露”。让我们不禁联想到曹操《短歌行》中 的诗句。 2. 佛经中铺排描写非常多见,对我国古诗形式影响颇 深。如佛经《佛所行赞》和《美观陀传》的译文与我国 古诗《陌上桑》描写罗敷出门采桑的情景一样生动。( P88)
特点:译场组织极其完备,译经种 数几乎接近唐代,质量却不如唐。
宋代的译场组织极其完备,译经多属小部,
就其种数而言,几乎接近唐代所译之数,但 从宋代译经的质量上看,也不能和唐代相比 。特别是有关义理的论书,常因笔受者理解 不透,写成艰涩难懂的译文,还时有文段错 落等情形(据《宋代佛教》)。 五代以来,我国木版雕刻技术发展,因此宋 代佛教的大藏经很早就利用了木刻。宋代所 译经文往往是随刻随印,这也是一个特点。
3.佛经里保存了不少古代印度的民间故事和寓言。这些
佛教故事的每一段之后,都有偈颂。可以看出,这种散 文中夹有韵语,便是后来我国话本及章回小说的“诗曰 ”,“有诗为证”,“有一首词儿到得好”的来源。寓 言故事则是俯拾皆是。譬如我国“精卫填海”、”西游 记中人物形象”来源等等(P91-92)。 4一些佛经本身就是小说。如《四分律》卷49至50里写 了一个妓女的儿子成为神医的事迹,除首位部分外,并 未传播佛教思想,却暴露了国王的无耻和残酷。其他的 经典也往往带有小说或戏曲形式。佛经这种半小说体、 半戏剧体的悬空结构文学体裁,都是中国没有的,他们 的输入,与后代弹词、平话、小说、戏剧的发达都有直 接或间接的关系。佛经的散文与偈体夹杂并用,这也对 后世文学体裁有影响。
宋代译经
开始于太宗太平兴国初年,太宗太平兴国七 年(公元982)开始组织译场,特别设立了译 经院,(后来院里附带培养翻译人才,改名传 法院)并制定一些规章: 如译场人员设译主、证义、证文、书字梵文僧、 笔受、缀文、参译、刊订、润文官等,组织比 较完备。 从太平兴国七年(982)起,逐年都译进新经, 继续到天圣五年(1027),译出五百余卷。其 后因缺乏新经梵本,译事时断时续,维持到政 和初(1111)为止。
其次,在语法方面,在语法结构方面受了
梵文影响。汉语助词“于”字,在先秦两 汉书籍中从来不用在动宾之间,但魏晋六 朝时,为了凑韵文字数,才有这种用法, 如鸠摩罗什译的《法华经》中就有“击于 大法鼓”,“供养于诸佛”。此种用法, 后来传到皮簧戏词里,就出现了“打骂于 他”,“取笑于我”的说法。 再次,汉语的反切法也与佛经翻译有关。 汉字不是拼音文字。中国上古给汉字标 音,一般是使用假借字。
佛教翻译的对中国的影响
思想方面的影响
语言方面的影响 文化方面的影响
思想方面的影响
自佛经输入以后,印度佛教的唯心主义哲学逐
步与中国原有的老庄相结合。而佛教的发展又 推动了道教的创立,道教徒吸收佛教思想,著 书立说,想与佛教一争高低。自此,儒道佛之 间展开了剧烈争斗。 儒家与佛家在南北朝时展开了一场有神论与无 神论的论战,促进了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使 范缜的《神灭论》闪耀着光辉。 唐代儒道佛的斗争继续。 南宗禅学奠定之后,儒与佛调和,佛与道也有 所调和. 宋代理学兴起,是儒佛道的混合物
最后到徽宗时(1101—1125),由于笃信
道教,即一度命令佛教和道教合流,改寺 院为道观,并使佛号、僧尼名称都道教化。 这给予佛教很大的打击,但不久即恢复原 状。 宋代南迁之后,政府益加注意对佛教的限 制。高宗时(1127—1162)即停止额外的 度僧,图使僧数自然减少。但江南地区的 佛教原来基础较厚,国家财政又有利用度 牒征费及免役税等收入以为补充,故佛教 还是能保持一定的盛况,以迄于宋末。
玄奘(600—664),唐代名僧,称“三藏法 师”,俗名陈祎,洛阳缑氏人(今河南偃师人)。
他在译经中已成功运用了补充法、省略法、
变位法、分合法、译名假借法、代词还原法 等多种翻译技巧。他还提出了 “五不翻”的 音译原则,即,秘密故、含多义故、此无故、 顺古故和生善故。他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翻译 实践提出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标 准,意即"忠实""通顺",直到今天仍有指导 意义。

总计前后译家(及其译经年代)可考的有十五人:
法天(译经年代974—1001)、天息灾
(980—986,后改名法贤,987—1000)、 施护(980—1017)、法护(中印人,980— 983)、法护(北印人,1006—1056)、惟 净(1009—?)(P81)、日称(1056— 1078)、慧询(1068—1077)、绍德 (1068—1077)、智吉祥(1086—1093)、 金总持(1095—1112,下四人均同)、天吉 祥、相吉祥、律密、法称。其中惟净、慧询、 绍德都是由传法院培养出来的中国僧人,天 吉祥等则帮助金总持翻译。
如:借“风”为“凤”;借“羽”为“昱”等
。佛教传入中国,对汉语语音学研究,发挥了 巨大的促进作用。古印度的梵文是拼音文字。 翻译分析方法,中国古代 学者就将汉字按音韵系统分类,编纂成各种韵 书,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有隋代陆法言的《切 韵》、《唐韵》、宋代的《广韵》等。 此外,“四声”的确立也与佛经有关。 最后,佛教翻译,对我国文言文文体多少产 生一些影响。
所译的总数是284部,758卷,其中 以密教的典籍占最多数,论部最少。
当北宋之初,印度密教正盛,有关的
梵本流入中国的不会太少,但在天禧 元年(1017),宋代统治者注意到密 典中有些不纯部分和佛教的传统相违 反,因而禁止了新译《频那夜迦经》 的流行,并不许续译此类经本,这就 大大限制了以后的翻译。
(五)“
襟抱平恕, 器量虚融, 不好专执, 其备五 也。” 要求译人心脑宽和, 虚心好学, 不固执己见, 不武断专横。 (六)“耽于道术, 淡于名利, 不欲高炫, 其备六也 。” 要求译经人刻苦钻研学问, 不贪图名利, 不奢 望高贵职衔。 (七)“ 要识梵言, 乃闲正译, 不坠彼学, 其备七 地。” 要求译经人精通梵文, 熟悉正确的翻译方法, 不失梵文所载的义理,但又不能拘泥于梵本格式。 (八)“ 薄阅苍雅, 粗谙篆隶, 不昧此文, 其备八 也。” 要求译经人对中国文字学具有一定的修养, 熟悉文字的使用, 保证译文通畅典雅, 忠实谁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