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导论

计算机科学导论
计算机科学导论

计算机科学导论读书报告

学号: 040730110

姓名:陈韬

班级: 0407310

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自1946年以来,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来,经过60多年的发展计算机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从电子管计算机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从笨重的ENIAC到现在的微型型计算机,从最初仅仅应用于科学计算到现在应用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计算机的发展带了一场数字化革命。如今社会快速发展,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它在生活中的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它的广泛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逐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变得非常便捷、舒适和高效。进入21世纪,计算机更是笔记本化、微型化和专业化,每秒运算速度超过100万次,不但操作简易、价格便宜,而且可以代替人们的部分脑力劳动,甚至在某些方面扩展了人的智能。于是,今天的微型电子计算机就被形象地称做电脑了。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由IBM于1981年推出。IBM推出以英特尔的x86为硬体架构,以微软公司的MS-DOS为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并制定以PC/A T为PC的规格。之后,由英特尔推出的微处理器以及微软推出的操作系统的发展几乎等同于个人电脑的发展历史。Wintel 架构全面取代了IBM在个人电脑世界的主导地位。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进一步奠定了计算机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它已成为现代化国家各行各业广泛使用的强有力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使当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科研、教育、服务等方面在概念和技术上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已经并还将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目前,计算机是世界各发达国家激烈竞争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

对计算机问题的研究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计算机科学”,它正是在于寻求一个科学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可以从事包括计算机设计、计算机编程、信息处理、问题的求解算法、运算过程本身以及它们之间互相关系的研究。计算机科学理论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技术,并指导计算机实践向更高阶段前进。计算机科学是一个充满了挑战和发展机遇的年轻学科,是21世纪科研的重要领域。

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几乎每个人都与计算紧密联系,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计算专业的学生如何快速的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计算机科学导论》这门课程的学习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计算科学导论这门课由浅入深,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计算机科学的学科特点,包括历史渊源、发展变化、基础知识、知识结构、分类体系、应用领域,以及相关新理论、新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方向,又能使学习者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得到必要的训练。

导论是为了计算机专业入门学生设计的,它包含了计算机科学的所有领域。全书分为五个部分:计算机和数据、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数据组织和高级主题。

1.计算机和数据。

课程第一部分作为入门部分,介绍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第一代计算机到现在的第五代,最早的基于运算器为中心的冯诺一曼模型,现在的主流计算机都是基于存储器为中心的多总线结构。而这里的数据是指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方式,如何将人类能够识别的语言、图形、音频信息转化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机器信息。

最早的计算机要追溯到盘算时代,但通常上我们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的出现作

为第一代计算机的开端。我们把计算机的发展划分为四个时代,主要是依据计算机硬件材料的发展。1946~1957这段时期的计算都是第一代计算机,主要特点是:利用真空电子管制造元器件,用穿孔卡作为主要的存储介质,体积庞大,重量惊人,主要依靠人工操作,使用不便,对于程序员的要求的很高。第二代计算1958~1964:使用晶体管作为主要电子元件的计算机称之为第二代计算机。和真空管相比,晶体管计算机无论是耗电量还是产生的热量都大大降低,而可靠性和计算机能力则是大为提高。主存储器均采用磁芯存储器,磁鼓和磁盘开

始作为主要的辅助存储器。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5年:使用集成电路代替晶体管,使用硅半导体材料制造主存储器。广泛使用为程序技术,简化处理器设计。系列化通用化和标准化是这一时期计算机设计的基本思想。第四代计算机1972年~至今: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迅速代替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产生了为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产生了字长4位、8位、16位、32位和64位的微型计算机,计算机的性能迅速提高。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现在已经可以期望未来新一代的计算机:生物计算机是、量子计算机、光量子计算机、超导计算机。

人类社会中用自然语言作为传递信息的主要形式,而我们也能够轻松的识别图像、音频、视频。但是计算机是使用0,1编码的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的,怎样让计算机能够识别这些信息,有怎样把计算机内的数据展现成人类能够识别的形式。这就是“数据”:数据的表示形式要研究的问题。通过将自然语言中的符号进行二进制编码来实现符号语言到机器语言的映射常用的方式是七ASCⅡ编码。数据在机器内的实际形式则是将7位的ASCⅡ码扩展为8位的原码、反码、补码。

2.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硬件部分主要分为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网络,分别对应《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部分通过对中央处理器CPU、主存储器、I/O设备、指令系统的介绍让计算机专业初学者对于PC机的经典硬件组成及其工作原理有了初步的认识,甚至对计算机体系结构也有了一定了解。现在的计算机不在是一个单独意义上的PC,而是广义的互相连接的存在于互联网络中的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实现不同地域资源的快速共享,加快了信息的传递,使世界的变得更近。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依据OSI标准划分为7层结构,而广泛使用的商业模型TCP/IP构架是4层模型:应用层、传送层、网际IP 层、网络接口层。计算机网络按覆盖的范围可划分: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计算机网络部分对于网络的体系,网络分类以及网络互联做了系统的阐述。

3.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算法、程序设计语言、软件工程。分别对应的课程《计算机操作系统》、《算法分析与设计技巧》、《程序设计语言C》(C++)、《软件工程》。这些都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有一定的难度,当然导论不可能在这里对这些内容做深入的阐述,只能做一些浅显的描述。导论在这里用通俗易懂的语句基本涵盖了整个大学阶段计算机专业软件方面全部的知识要点。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硬件基础上做的的第一层扩展,合理的分配计算机资源,提供用户和主机接口,实现了人机交互。算法、程序设计语言在计算机领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甚至可以说对于计算机科学就是关于算法问题的学问。算法是计算机解决问题的策略,而程序设计语言则是把种策略用符号的形式记录下来。程序并不等于软件,会写算法甚至是能熟练的编程并不代表着能开发出优秀的软件来。软件不仅仅就是程序,软件有一个生命周期,软件的开发需要包含各种文档,软件开发出来还要后续的维护。一个大型的软件开发是多人的协调合作的结果,需要一个合理的开发策略。合理的开发策略能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能够大大速度软件的开发时间爱你。

4.数据组织。

数据组织不是数据的表示,主要是指数据的组织形式:数据结构、数据库和文件系统。数据结构是数据在逻辑层次上的组织形式,“结构”是一个相关变量的集合,而这些变量能够单独作为一个整体被访问。换句话说,数据结构代表了有特殊关系的数据的集合。数据结构有数组、记录、链表以及抽象数据类型的线性表、栈、队列、树和图等。有了抽象数据类型之后用户不再关心任务是如何完成的,而是关心能够完成那些任务。换句话说,就是抽象

数据类型定义了一组定义,使得编程者可以使用这些函数,但是却屏蔽了实现过程。这种定义方式有利于过程化的面向对象的编程。文件是数据在计算机外外存的存储形式,由于内存容量小速度快,而外存的容量,大断电不会丢失数据,计算机短期内不会使用的大量的数据都会存储在外存。文件的存取方式,文件的存储组织形式以及文件管理有助于到人机矛盾的解决和高效的利用计算机存储空间。数据库是数据在逻辑上的集合,而不强调其在物理上的相关。一个组织的数据很少会单独地活或孤立的存储着,通常它们是存储在数据库实体中。现在数据库不再仅仅是存储和管理数据,而转变成用户所需要的各种数据管理的方式以及的数据的处理。

5.高级主题

高级主题讨论了3个在计算机科学中愈来愈重要的高级主题:数据压缩、安全、计算机理论。计算机网络中充斥着越来越多的数据,如果不能找到一个合理的存储策略将会导致“数据爆炸”,压缩存储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延缓了这种危机的到来。数据压缩有两种方式: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数据在网络上交换,资源共享越来越频繁,而安全问题也原来越重要。安全问题是一个广泛的主题。数据安全包含4个方面的内容:保密、验证、完整和不否认性。计算机理论主要回答了计算机不是万能的,计算机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而另一部分问题是没法用程序来回答的。

总体来说计算科学导论是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编译原理》、《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操作系统》等后续课程的概述,用简明易懂的语句帮助初学者认识计算机原理,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即使完成大学的学业,回头来看看这本书也是很有启发的。

级本科《计算机科学导论》期末考试题B卷及其评分标准

级本科《计算机科学导论》期末考试题B卷 一、选择题, 1~30题每题1分,31~55题每题2分,共80分 【1】微型计算机的主机是由_______ A) 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的 B) 运算器、控制器和内存储器组成的 C) 运算器、控制器、内存储器以及键盘和显示器组成的 D) CPU和外设组成的 【2】操作系统是一种_______ A) 系统软件B) 应用软件C) 字处理软件 D) 数据库管理系统 【3】下列四条叙述中,正确的一条是______ A) 微机内部的数据用二进制表示,而程序用ASCII码字符表示 B) 把数据写入存储器或从存储器中读出数据的过程称为访问或存取 C) 汇编程序的功能是把用高级语言的源程序翻译成等价的目标程序 D) 计算机中使用的汉字编码和ASCII码是一样的 【4】一个系统、一个部件、一个软件等,在不改变原来已有部分功能的前提下,增加新的部件、新的处理功能或增加新的容量的功能,称为_______ A) 可运行性 B) 可移植性 C) 可视性 D) 可扩充性 【5】下面四条关于显示器的叙述中,有错误的一条是______ A) 显示器是由监视器和显示卡两部分组成的 B) 显示卡是用来将主机输出的信号转换成监视器所能接受的形式 C) 显示卡是决定显示器类型和性能的一个重要部件 D) 目前微型计算机中广泛使用的显示卡是CGA和EGA 【6】下列四条关于激光打印机的叙述中,正确的一条是________ A) 激光打印机是激光技术和静电复印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常见的硬拷贝设备 B) 激光打印机可以使用连续打印纸 C) 激光打印机可以进行复写打印 D) 激光打印机可以使用普通稿纸进行打印 【7】十进制数625对应的二进制数是_______ A) 101011001 B) 1001100011 C) 1001110001 D) 1011110001 【8】100个24×24点阵汉字字形库所需要的存储容量是______ A) 2400B B) 4800B C) 7200B D) 9600B 【9】下列字符中,ASCII码最小的是_____ A) K B) a C) h D) H 【10】应用软件是指______ A) 利用计算机本身的逻辑功能,合理地组织、协调硬件与相关软件高效工作的软件 B) 在特定的应用领域中为某种应用目的,由用户所开发的软件 C) 为提高计算机使用效率,合理使用资源,方便用户而设计的一整套程序 D) 能为各应用单位共同使用的那种软件 【11】Windows 98操作系统是一个_____ A) 交互式多道程序系统 B) 多道批处理系统 C) 单道批处理系统 D) 实时系统 【12】 Windows 98中的窗口______ A) 既不能移动,也不能改变大小 B) 仅可以移动,不能改变大小 C) 仅可以改变大小,不能移动 D) 既能移动,也能改变大小 【13】在Windows 98中,下列操作中不能关闭对话框的是_______ A) 用鼠标左键单击“确定”按钮 B) 用鼠标左键单击“取消”按钮 C) 用鼠标左键单击“应用”按钮 D) 用鼠标左键单击“关闭”按钮 1

计算机科学导论教程重点

计算机科学导论 第1章 1、数据的定义:数据是客观事物属性的记录表示 2、数据的形式:数、文字、图像、图形、视频和音频 3、常见的数据存储介质:磁盘、光盘、磁带、内存储器、早期用过的纸质穿孔带和穿孔卡 4、信息产生三要素:(信息)源、理解规则、接收者 5、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数据是信息的外在形式。 6、数据处理的基本环节:收集、录制和输入、加工、输出、存储、传输(图4页) 7、计算机作为数据处理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中央处理器(CPU)、总线 8、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科学计算、(狭义的)数据处理、自动控制、制造业、通信业、办公自动化、娱乐、人工智能 9、提出现代化计算机体系结构的鼻祖是冯·诺依曼。 第2章 1、从数据处理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计算机硬件设备可分成四大部分:内存、CPU、输入输出设备和总线。 2、单元地址是内存单元在硬件层次的唯一标识。 3、内存储器的种类: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4、CPU的主要组成部件:算术逻辑运算器(ALU)、控制器、寄存器 5、输入设备:字符输入设备、定位设备、扫描设备 6、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 7、系统总线的类型: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 8、微机的总线标准:ISA总线、PCI总线、USB总线 9、冯·诺依曼结构把存储器分为4级,即外存→内存→高速缓存→寄存器(图50页) 第3章 1、操作系统的资源管理对象主要是指CPU、内存、I/O设备和外存数据。 2、操作系统把资源管理相应地分为4个部分:CPU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3、作业的管理调度方式:单道作业方式、多道作业批处理方式、分时方式 4、I/O设备的输入输出控制 (1)程序控制输入输出 (2)中断控制输入输出 (3)直接存储器存储 (1)通道处理器和外围处理机 5、操作系统的常见类型 (1)多用户系统

计算机科学导论答案

2011年计算机导论修订第二版课后练习答案 第一章一、简答题 1、什么是计算机? 计算机系统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的对数据进行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的系统。一个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 2、解释冯·诺依曼所提出的“存储程序”概念。 把程序和数据都以二进制的形式同意存放在存储器中,由机器自动执行。不同的程序解决不同的问题,实现了计算机通用计算的功能, 3、计算机有哪些主要的特点? 运算速度快`精度高 计算机的字长越长,其精度越高,现在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每秒可以运算几十万次以上。一般计算机可以有市纪委甚至几十位(二进制)有效数字,计算精度可由千分之几到百万分之几,是任何计算工具所望尘莫及的。具有逻辑判断和记忆能力 计算机有准确的逻辑判断能力和高超的记忆能力。能够进行各种逻辑判断,并根据判断的结果自动决定下一步应该执行的指令。高度的自动化和灵活性 计算机采取存储程序方式工作,即把编号的程序输入计算机,机器便可依次逐条执行,这就使计算机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和灵活性。 4、计算机有哪些主要的用途? (1)科学计算(2)数据处理 (3) 实时控制(4)人工智能 (5)计算机辅助工程和辅助教育(6)娱乐和游戏 5、计算机发展中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第一代计算机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主要元器件第二代计算机特征是采用晶体管作为主要器件 第三代计算机特征是半导体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计算机特征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6信息化社会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建立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 2·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3·建立广泛的信息产业 4·拥有高素质的信息人才 5·构建良好的信息环境 7、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素质和知识结构有哪些要求? 在信息化社会中所需要的计算机人才是多方位的,不仅需要研究型、设计型的人才,而且需要应用型的人才;不仅需要开发型人才而且需要维护型、服务型、操作型的人才。要求计算机人才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并对于新技术的发展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8、说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知识体系及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的含义。 9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范畴主要包括哪些?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研究范畴主要包括计算机理论、硬件、软件、网络及其应用等。二、选择题 1 计算机是接受命令,处理输入以及产生【数据】的系统 2 冯·诺依曼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存储程序概念】 3 共科学研究,军事和大型组织用的高速,大容量计算机是【巨型计算机】 4 计算机硬件由5个基本部分组成,下面【总线】不属于这5个基本组成部分 5 其内容在电源断掉以后就消失又被暂时存储器的条件是【内存储器】 6 拥有高度结构化和组织化的数据文件被称为【数据库】 7 计算机系统必须具备的两部分是【硬件和软件】 8 计算机处理的5个要素是【输入,输出,处理,打印和存储】

计算机科学导论试卷A

黄河科技学院2010 - 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试题(A卷) 适用类别普招层次专科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年级 10级试 卷代码: 注意事项: 1、本卷采用了分卷制,已将试题纸与答题纸分开。请考生将答案按原题号顺序,写在答题纸上。在试题纸上书写答案,一律无效。交卷时,应分别交验试题纸、答题纸和草稿纸。 2、请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书写姓名、座号、学号等信息。 3、请自觉遵守考场纪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组成计算机主机的主要是_____。 A 运算器和控制器 B 中央处理器和主存储器 C 运算器和外设 D 运算器和存储器 2.下面各组设备中,同时包括了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的是_____。 A CRT、CPU、ROM B 绘图仪、鼠标器、键盘 C 鼠标器、绘图仪、光盘 D 磁带、打印机、激光印字机3.计算机中,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完成_____。 A 代数和逻辑运算 B 代数和四则运算 C 算术和逻辑运算 D 算术和代数运算 4.在微机中,I/O的中文意思是_____。 A 读写存储器 B 操作系统 C 输入输出 D 接口电路 5.若要将数字作为文字输入到单元格,需先输入一个_____。 A 单引号 B 双引号 C 0 D 半角空格 6.为解决某一特定的问题而设计的指令序列称为_____。 A 文档 B 语言 C 系统 D 程序 7.通常所说的“裸机”是指计算机仅有_____。 A 硬件系统 B 软件 C 指令系统 D CPU 8.某单位的人事管理程序属于_____。 A 系统程序 B 系统软件 C 应用软件 D 目标软件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 有--------------

《计算机科学导论》复习资料.doc

写给同学们的几点说明: 1>关于教材 由于《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涉及的内容广泛,任何一本教材均无法完全覆盖所有知识点。所以同学们在复习时应该以教学课件为主,指定教材仅供辅助参考使用。本复习资料提供的例题将全部指明其所考知识点在教学课件中的章节和页码。 2.关于考试题型和试卷结构 单项选择(10道题、每题2分、共20分); 判断题(5道题、每题2分、共10分); 名词解释(6道题、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3道题、每题10分、共30分); 分析设计题(1道题、每题10分、共10分)。 3.关于考试范围 全部试题涉及的知识点在教学课件中均有体现,在本复习资料中也有示例。 一、客观部分:(单项选择、判断) (一)、选择部分 1、17世纪,(A )发明了第一个数字计算器 A、Pascal B、Leibniz C> Jacquard D、Babbage ★考核知识点:计算硬件的发展历程(第1章PPt第21页) 2、内存的概念首次出现在(B )当中 A、算盘 B、分析机 C、织布机 D、数字计算器 ★考核知识点:计算硬件的发展历程(第1章PPt第22页)

3、第一代计算机使用(A )存储信息 A、真空管 B、品体管 C、集成电路 D、光纤 ★考核知识点:计算硬件的发展历程(第1章PPt第25页) 4、下列哪种语言是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D ) A、Pascal B、BASIC C、C D、C++ ★考核知识点:计算软件的发展历程(第1章ppt第35-36页) 5、满足个人应用要求,体积小、价格便宜的计算机属于(A ) A、个人计算机 B、小型计算机 C、大型计算机 D、超级计算机 ★考核知识点:计算机的类型(第1章PPt第80页)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计算机存储设备的是(C ) A、内存 B、光盘 C、磁盘驱动器 D、U盘 ★考核知识点:计算机硬件设备(第1章ppt第83页) 7、在计算机软件层次结构小,位于汇编语言内层的是(D ) A、应用软件 B、操作系统 C、高级语言 D、机器语言 ★考核知识点:计算机软件层次(第1章PPt第89页) 8、数字836的基数可能是(D ) A、2 B、5 C、7 D、10 ★考核知识点:位置计数法(第2章ppt第5页)

_“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简介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简介 1.课程编码:18012625 课程中文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 课程英文名称:The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课程负责人:郭松涛 2.学时学分:4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4学时,实验教学32/2学时),2.5学分 3、适用专业:大学本科各专业 4.预修课程:无 5.内容简介: 该课程是根据教育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提出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1+X体系)基本要求而设立的大学本科各专业第一门计算机课程,是在原有《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根据21世纪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结合信息技术的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以及教育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现状和水平,对教学内容、体系结构做了重大的修改。该课程指导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知识体系,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为后继计算机课程的选修奠定坚实的基础。 该课程介绍了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概述、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工作原理、计算机硬软件系统、计算机的指令和指令系统、信息表示、运算基础等);操作系统基础知识(包括:操作系统概述、基本工作原理、主要功能模块、Windows操作系统简介及使用方法和Linux 操作系统简介等;办公自动化基础知识(办公自动化的特点和系统构成、常用办公自动化设备、常用办公自动化软件、MS-Office中Word、Excel、PowerPoint的使用等、国产WPS Office特点及功能等);程序设计基础知识(包括:程序设计语言概念、算法与数据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过程、程序设计基本思想等);数据库技术基础知识(包括:数据库系统概述、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基本知识、关系模型基础、SQL语言简介等);计算机网络及应用基础知识(包括:网络基础知识、局域网和Internet的使用、Internet信息检索及软件使用、网页设计与网站建立、电子商务应用等);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包括:多媒体与流媒体概述、多媒体系统的硬件构成、多媒体系统的软件环境、数据压缩与存储知识、多媒体应用系统开发方法等);信息安全与社会社会责任知识(包括:信息安全及网络攻击防范、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及防范、数据加密、数字签名、数据备份、防火墙技术、社会责任与职业道德规范、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等)。 该课程是学习计算机的入门课程,是大学本科各专业学生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系列”的第一门必修课程。它既注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系统介绍,又面向计算机的操作应用。使学生进入大学,就系统的掌握计算机的知识体系,以便后继相关课程的选课和学习。 从09级开始,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行分级教学,分为基础班和提高班。基础班针对计算机知识基础薄弱或中学没有学习相关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生,提高班针对已经掌握了计算机基本知识,或具有了操作计算机基本能力的学生,通过开学分级测试分班。

计算机科学导论试卷

试题纸 课程名称:计算机科学导论适用专业年级:2005级 考生学号:考生姓名:………………………………………………………………………………………………………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 1.第四代计算机采用的主要电子元器件是()。 (A)晶体管(B)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C)超大规模集成电路(D)微处理集成电路 2.在计算机系统中,一个字节的二进制位数为()。 (A)16 (B)8 (C)4 (D)由CPU型号决定 3.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 (A)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B)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 (C)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D)主机、键盘、显示器 4.微型计算机中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 (A)控制计算机的运行(B)负责存取存储器中的数据 (C)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D)分析指令并执行 5.系统软件中最重要的是()。 (A)工具软件(B)数据库管理软件 (C)语言处理软件(D)操作系统 6.下列计算机语言中,CPU能直接识别的是()。 (A)自然语言(B)高级语言(C)汇编语言(D)机器语言 7.某单位自行开发的工资管理系统,按计算机应用的类型划分,它属于()。 A)应用程序B)工具软件C)系统程序D)文字处理程序 8.CPU包括()。 (A)内存和控制器(B)控制器和运算器 (C)高速缓存和运算器(D)控制器、运算器和内存 9.十进制数(-123)的补码表示为()。 (A)11111011 (B)10000100 (C)10000101 (D)01111011 10.在下列4个不同进制的数中,最小的数是()。 (A)(11011101)2(B)(98)10(C)(147)8(D)(6A)16

大学计算机科学导论论文

大学计算机科学导论论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一门科学深深的吸引着我们这些同学们,原先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喜欢把这个系分为计算机软件理论、计算 机系统、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后来又合到一起,变成了现在的计算 机科学与技术。我一直认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门专业,在本科阶 段是不可能切分成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因为计算机科学需 要相当多的实践,而实践需要技术;每一个人(包括非计算机专业), 掌握简单的计算机技术都很容易(包括原先Major们自以为得意的程 序设计),但计算机专业的优势是:我们掌握许多其他专业并不"深究"的东西,例如,算法,体系结构,等等。非计算机专业的人可以 很容易地做一个芯片,写一段程序,但他们做不出计算机专业能够 做出来的大型系统。今天我想专门谈一谈计算机科学,并将重点放 在计算理论上。 1)计算机语言 (2)计算机模型与软件开发方法 在各种实际应用系统的开发中,有一个重要的方向值得注意,即实时系统的开发。 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图形学技术等的发展产生了两个新方向,即计算可视化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 计算机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 正如上面所论述的,计算机系的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你学习的目的应该是:将抽象的理论再应用于实践, 不但要掌握题目的解题方法,更要掌握解题思想,对于定理的学习:不是简单的应用,而是掌握证明过程即掌握定理的由来,训练自己 的推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达到了学习这门科学的目的,同时也缩小 了我们与数学系的同学之间思维上的差距。 大学计算机科学导论论文范文二:大学计算机科学导论论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一门科学深深的吸引着我们这些同学们,原先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喜欢把这个系分为计算机软件理论、计算 机系统、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后来又合到一起,变成了现在的计算 机科学与技术。我一直认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门专业,在本科阶 段是不可能切分成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因为计算机科学需 要相当多的实践,而实践需要技术;每一个人(包括非计算机专业), 掌握简单的计算机技术都很容易(包括原先Major们自以为得意的程 序设计),但计算机专业的优势是:我们掌握许多其他专业并不"深究"的东西,例如,算法,体系结构,等等。非计算机专业的人可以 很容易地做一个芯片,写一段程序,但他们做不出计算机专业能够 做出来的大型系统。今天我想专门谈一谈计算机科学,并将重点放 在计算理论上。 1)计算机语言 随着20世纪40年代第一台存储程序式通用电子计算机的研制成功,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计算机的发展步入了实用化的阶段。 然而,在最初的应用中,人们普遍感到使用机器指令编制程序不仅 效率低下,而且十分别扭,也不利于交流和软件维护,复杂程序查 找错误尤其困难,因此,软件开发急需一种高级的类似于自然语言 那样的程序设计语言。1952年,第一个程序设计语言ShortCode出现。两年后,Fortran问世。作为一种面向科学计算的高级程序设 计语言,Fortran的最大功绩在于牢固地树立了高级语言的地位, 并使之成为世界通用的程序设计语言。Algol60的诞生是计算机语 言的研究成为一门科学的标志。该语言的文本中提出了一整套的新 概念,如变量的类型说明和作用域规则、过程的递归性及参数传递 机制等。而且,它是第一个用严格的语法规则——巴科斯范式(BNF) 定义语言文法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语言的研究与发展在产生了一 批成功的高级语言之后,其进一步的发展开始受到程序设计思想、 方法和技术的影响,也开始受到程序理论、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等 许多方面特别是实用化方面的影响。在“软件危机”的争论日渐平 息的同时,一些设计准则开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在后续出现的 各种高级语言中得到体现。例如,用于支持结构化程序设计的PASCAL语言,适合于军队各方面应用的大型通用程序设计语言ADA,

南开18秋学期(清考)《计算机科学导论》在线作业(第二版)

(多选题) 1: ROM的主要类型包括 A: ROM B: PROM C: EPROM D: CDROM 正确答案: (多选题) 2: 操作系统的特性包括 A: 并发性 B: 共享性 C: 虚拟性 D: 不确定性 正确答案: (多选题) 3: 计算机应用软件可用于 A: 科学计算 B: 文字处理 C: 工程设计 D: 数据处理 正确答案: (多选题) 4: 鼠标的主要部件有 A: 位置采样机构 B: 传感器 C: 专用处理芯片 D: 电荷耦合器件 正确答案: (多选题) 5: 计算机中操作系统的任务包括 A: 进程调度 B: 内存管理 C: 文件管理 D: 总线管理 正确答案: (判断题) 1: 门是对电信号执行基础运算的设备,用于接受一个输入信号,生成一个输出信号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 2: 机器语言是内置在计算机电路中的指令,用助记码表示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 3: 布尔代数提供的是在集合{0,1}上的运算和规则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 4: 摩尔定律是指一个集成电路板上能够容纳的电路数量每年增长一倍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 5: 稳定排序算法是指占用有限额外空间的算法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 6: 网络协议就是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 A: 错误

(判断题) 7: 硬件是计算机系统中有形的装置和设备的总称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 8: 关系是元组的集合而不是元组的列表因此元组的出现顺序无关紧要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 9: 实体是指某种抽象事物的集合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 10: 同步是一种进程相互合作的思想描述进程间相互制约的问题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 11: 软件危机完全是由软件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 12: 编译器是把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成机器码的程序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 13: 硬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有形设备和装置的总称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 14: 如果有三个或更多重复字符出现,适宜使用行程长度编码进行压缩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 15: 视频中的一幅图像叫做一帧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 软件测试说明书的完成时间应该在 A: 需求分析阶段开始 B: 需求分析阶段结束 C: 测试阶段开始 D: 测试阶段结束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是 A: 星型拓扑 B: 网状拓扑 C: 树状拓扑 D: 环状拓扑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在布尔运算中,下列计算错误的是哪个 A: 1+1=2

计算机科学导论第三版答案Ch-18

C H A P T E R18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olutions to Odd-Numbered Review Questions and Problems) Review Questions Q18-1.An interrogator asks a set of questions that are forwarded to a computer and a human being. The interrogator receives two sets of responses: one from the computer and one from the human. After careful examination of the two sets, if the interrogator cannot definitely tell which set has come from the com- puter, the computer has passed the intelligent test. Some experts think that this is an accurate definition of an intelligent system; some think that the test is not necessarily the definition of an intelligent system. Q18-3.LISP is a programming language that manipulates lists. LISP treats data, as well as a program, as a list,. This means a LISP program can change itself. This feature matches with the idea of an intelligent agent that can learn from the environment and improves its behavior. PROLOG is a language that can build a database of facts and a knowledge base of rules. A program in PRO- LOG can use logical reasoning to answer questions t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knowledge base. Q18-5.Propositional logic is a language made of a set of sentences that can be used to do logical reasoning about the world. In propositional logic, a symbol that rep- resents a sentence is atomic; it cannot be broken to find some information about its components. To do so, we need predicate logic, the logic that define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arts in a proposition. Q18-7. A ruled-based system represents knowledge using a set of rules that can be used to deduce some new facts from already-known facts. The semantic net- work is a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 of entiti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Q18-9.The five stages of image processing are edge detection, segmentation, finding depth, finding orientation, and object recognition. Q18-11.Neural networks try to simulate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the human brain using a networks of artificial neurons. 1

南开大学《计算机科学导论》在线作业和答案

17秋学期(1709)《计算机科学导论》在线作业和答案一、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V 1. ROM的主要类型包括ABC A. ROM B. PROM C. EPROM D. CDROM 满分:2 分 2. 布尔函数最小化的作用有ABCD A. 降低成本 B. 提高电路可靠性 C. 在一块芯片上设计更合适的电路 D. 减少电路计算时间 满分:2 分 3.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包括ABCD A. 星型拓扑 B. 网状拓扑 C. 树状拓扑 D. 环状拓扑 满分:2 分 4. 鼠标的主要部件有ABC A. 位置采样机构

B. 传感器 C. 专用处理芯片 D. 电荷耦合器件 满分:2 分 5. Internet的主要应用有ABCD A. 电子邮件 B. 文件传输 C. 远程登录 D. 万维网 满分:2 分 二、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硬件是计算机系统中有形的装置和设备的总称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实体是指某种抽象事物的集合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编译器是把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成机器码的程序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关系是元组的集合而不是元组的列表因此元组的出现顺序无关紧要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软件仅指与计算机有关的程序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网络协议就是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门是对电信号执行基础运算的设备,用于接受一个输入信号,生成一个输出信号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软件危机完全是由软件自身的特点决定的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视频中的一幅图像叫做一帧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计算机科学导论考试重点

名词解释 数据总线,地址控制总线 答:(1)数据总线:用于微处理器与内存、微处理器与输入输出借口之间传送信息。 数据总线的宽度(根数)决定着每次能传输信息的位数,因此数据总线的宽度是决定 计算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微型计算机的数据总线大多是32位或64位。 (2)地址总线:从内存单元或输入输出端口中读出数据或写入数据, 首先要知道内存单元或输入输出端口的地址,地址总线就是用来传送这些地址信息的。 地址总线的宽度决定了微处理器能访问的内存空间的大小,若某款微处理器有32位根地址线,则最多能访问4GB的内存空间。 (3)控制总线:用于传输控制信息,进而控制对内存和输入输出设备的访问。 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 1.无损压缩:是指压缩后不损失任何信息,解压缩后的信息与压缩之前的信息完全相同。无损压缩的压缩比较小,一般在2:1到5:1之间,主要用于文本文件,指纹图像,医学图像的压缩等。 2,有损压缩是指压缩后有信息的损失,但解压缩后的信息使用户感觉不出有信息的损失,或虽有感觉但不影响信息的使用,有损压缩的压缩比较高,可以达到几十比一甚至上百比一。主要用于蚃,视频和音频的压缩 网格计算,云计算 网格计算: 网格的三要素:动态的资源共享;协调的利用在不同地点的资源;对于不同地点,不同单位的资源、人员等等按需要动态地组成“虚拟机构” 网格式一种技术为了达到多种类型的分布资源共享和协作,网格计算技术必须解决多个层次的资源共享和合作技术,制定网格的标准,将internet从 通信和信息交互的平台提升到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 云计算: 是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网络存储 (Network Storage Technologies)、虚拟化(Virtualization)、负载均衡(Load Balance)等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 云计算可以认为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服务:基础设施及服务(Iaas)、平台及服务(Paas)和软件及服务(Saas)。 数字鸿沟 又称信息鸿沟,是指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现象。它既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开发领域,也存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特别是由网络技术产生的差距 2.5虚拟内存虚拟设备 虚拟内存:虚拟内存是计算机系统内存管理的一种技术。它使得应用程序认为它拥有连续的可用内存(一个连续完整的地址空间), 而实际上,它通常是被分割成多个物理内存的碎片,还有部分暂时存储在挖补磁盘存储器上,在需要时进行数据交换。 虚拟设备:指通过某种方法把一台独占物理设备改造成能提供多个用户共享使用的逻辑设备,这种逻辑设备称为虚拟设备。 通常虚拟技术将一台独占设备虚拟成多台逻辑设备,供多个用户进程同时使用,通常把

计算机科学导论第三版答案

第1章概述 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B 3. CD 4. C 5.A 6. ABC 7. A 8. C 9.B10. B 11. C12. A13. ABC14.B15. ABCD 16.C17.ABCDE 二?简答题 1简述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计算机的出现是20世纪最辉煌的成就之一,按照采用的电子器件划分,计算机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 第一代计算机(1946 —1957) 其主要特征是逻辑器件使用了电子管,用穿孔卡片机作为数据和指令的输入设备,用磁鼓 或磁带作为外存储器,使用机器语言编程。第一台计算机需要工作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如果希

望它处理什么事情,需要把线路重新连接接,把成千上万的线重新焊接。 1949年发明了可以存储程序的计算机,这些计算机使用机器语言编程,可存储信息和自动处理信息,存储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开始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第一代计算机体积大、运算速度低、存储容量小、可靠性低。几乎没有什么软件配置,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尽管如此,第一代计算机却奠定了计算机的技术基础,如二进制、自动计算及程序设计等,对以后计算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代表机型有:ENIAC、IBM650(小 型机卜IBM709(大型机)等。 2. 第二代计算机(1958 —1964) 其主要特征是使用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内存储器采用了磁芯体,引入了变址寄存器和浮 点运算部件,利用I/O处理机提高了输入输出能力。这不仅使得计算机的体积缩小了很多,同时增加了机器的稳定性并提高了运算速度,而且计算机的功耗减小,价格降低。在软件方面配 置了子程序库和批处理管理程序,并且推出了Fortran、COBOL、ALGOL等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及相应的编译程序,降低了程序设计的复杂性。除应用于科学计算外,它还开始应用在数据处理和工业控制等方面。其代表机型有IBM7090、IBM7094、CDC7600等。 3. 第三代计算机(1965 —1972) 其主要特征是用半导体中、小规模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作为元器件代替晶体管等分立元件,用半导体存储器代替磁芯存储器,使用微程序设计技术简化处理机的结构,这使 得计算机的体积和耗电量显著减小,而计算速度和存储容量却有较大提高,可靠性也大大加强。在软件方面则广泛地引入多道程序、并行处理、虚拟存储系统和功能完备的操作系统,同时还提供了大量的面向用户的应用程序。计算机开始定向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此外,计算机的应用进入到许多科学技术领域。代表机器有IBM 360系列、富士通F230系列等。 4. 第四代计算机(1972年至今) 其主要特征是使用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使计算机沿着两个方向飞速向前发展。 一方面,利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多种逻辑芯片,组装出大型、巨型计算机,使运算速度向每秒十万亿次、百万亿次及更高速度发展,存储容量向百兆、千兆字节发展,巨型机的出现,推动了许多新兴学科的发展。另一方面,利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将运算器、控制器等部件集成在一个很小的集成电路芯片上,从而出现了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笔记本型和掌上型等超微型计算机的诞生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应用的直接结果,并使计算机很快进入到寻常百姓家。完善的系统软件、丰富的系统开发工具和商品化的应用程序的大量涌现,以及通信技术和计算 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得计算机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现在很多国家正在研制新一代的计算机,新一代计算机将是微电子技术、光学技术、超导 技术、电子仿生技术等多学科相结合的产物。它能进行知识处理、自动编程、测试和排错,以及用自然语言、图形、声音和各种文字进行输入和输出。新一代计算机的研究目标是打破计算机现有的体系结构,使得计算机能够具有像人那样的思维、推理和判断能力。已经实现的非传统计算技术有超导计算、量子计算、生物计算、光计算等。未来的计算机可能是超导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光计算机、纳米计算机或DNA计算机等。

计算机科学导论复习整理

计算机科学导论复习整 理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考试重点知识 考试说明: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名词解释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综合题(共5小题,选做3小题。其中强化班同学必作1、2、3小题,普通班同学任选3小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30分)。 一、考试范围:1~10、15章,每章都有一定量的题目。 二、课后习题中的选择题全部要求。 三、重点掌握的知识点: 1.计算机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就是合理管理并控制计算机系统内软、硬件资源,并能够合理组织工作流程、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 通常我们将操作系统的功能概括为两大功能:扩展的虚拟机功能、资源管理功能。 其中,资源管理功能包括了处理机管理、内存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四大功能。而扩展的虚拟机提供友好的人机交互以及程序级接口,使得计算机看上去像是功能扩展了的机器。 2.存储器: 存储器是计算机的记忆装置,用于存放原始数据、中间数据、最终结果和处理程序。为了对存储的信息进行管理,把存储器划分成存储单元,每个单元的编号称为该单元的地址。各种存储器基本上都是以1个字节作为一个存储单元。存储器内的信息是按地址存取的,如要访问存储器中的某个信息,就必须知道它的地址。向存储器里存入信息也称为“写入”,写入新的内容将覆盖原来的内容。从存储器里取出信息也称为“读出”,信息读出后并不破坏原来存储的内容,因此信息可以重复读出,多次利用。 通常把内存储器、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计算机主机,也可以说主机是由CPU与内存储器组成的,而主机以外的装置称为外部设备,外部设备包括输入/输出设备、外存储器等。

《计算机科学导论》(第三版 )弗罗赞(翻译)

Chapter 1 练习 复习题 1.定义一个基于图灵模型的计算机。 答:Turing proposed that all kinds of computation could be performed by a special kind of a machine. He based the model on the actions that people perform when involved in computation. He abstracted these actions into a model for a computational machine that has really changed the world. 图灵模型假设各种各样的运算都能够通过一种特殊的机器来完成,图灵机的模型是基于各种运算过程的。图灵模型把运算的过程从计算机器中分离开来,这确实改变了整个世界。 2.定义一个基于冯·诺伊曼模型的计算机。 答:The von Neumann Model defines the components of a computer, which are memory, the arithmetic logic unit (ALU), the control unit and the input/output subsystems. 冯·诺伊曼模型定义了计算机的组成,它包括存储器、算术逻辑单元、控制单元和输入/输出系统。 3.在基于图灵模型的计算机中,程序的作用是什么? 答:Based on the Turing model a program is a set of instruction that tells the computer what to do. 基于图灵模型的计算机中程序是一系列的指令,这些指令告诉计算机怎样进行运算。 4.在基于冯·诺伊曼模型的计算机中,程序的作用是什么? 答:The von Neumann model states that the program must be stored in the memory. The memory of modern computers hosts both program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data. 冯·诺伊曼模型的计算机中,程序必须被保存在存储器中,存储程序模型的计算机包括了程序以及程序处理的数据。 5.计算机中有哪些子系统? 答:The subsystems of the von Neumann model are memory, the arithmetic/logic unit (ALU), the control unit, and the input/output. 冯·诺伊曼模型的计算机中子系统包括存储器、算术逻辑单元、控制单元和输入/输出单元。 6.计算机中存储器子系统的功能是什么? 答:Memory is the storage area used for programs and data. 存储器的功能是用来保存程序和数据的。 7.计算机中ALU子系统的功能是什么? 答:The arithmetic/logic unit (ALU) is where calculations and logical operations take place. 计算机中ALU子系统的功能是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的地方。 8.计算机中控制单元子系统的功能是什么? 答:The control unit controls the operations of the memory, ALU, and the input/output subsystem. 计算机中控制单元子系统的功能是控制存储器、算术逻辑单元和输入/输出的运行。 9.计算机中输入/输出子系统的功能是什么?

《计算机科学导论》期末考试试题

《计算机科学导论》期末考试试题 (B卷)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1. 用一个字节表示无符号整数,其最大值是十进制数()。 A. 256 B. 255 C. 127 D. 128 2.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 A. 运算器、控制器和存储器 B. 主机和应用程序 C.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 主机和外部设备 3. 微机中的CPU是指()。 A. 内存和运算器 B.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C. 存储器和控制器 D. 控制器和运算器 4. 计算机的性能主要取决于()。 A. 字长、运算速度和内存容量 B. 磁盘容量和打印机质量 C. 操作系统和外部设备 D. 机器价格和所配置的操作系统 5. 磁盘上的磁道是()。 A. 一组记录密度不同的同心圆 B. 一组记录密度相同的同心圆 C. 一组记录密度不同的阿基米德螺旋线 D. 一组记录密度相同的阿基米德螺旋线 6. 下列E–mail地址正确的是()。 A. wangfang/https://www.360docs.net/doc/a010890279.html, B.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0890279.html, C. wangfang#https://www.360docs.net/doc/a010890279.html, D. wangfang@https://www.360docs.net/doc/a010890279.html, 7. UNIX操作系统是一种()。 A. 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 B. 实时操作系统 C. 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D. 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8. 下列四项中,不属于计算机病毒特征的是()。 A. 潜伏性 B. 免疫性 C. 传染性 D. 激发性 9. 电子计算机主存内的ROM是指()。 A. 不能改变其内的数据 B. 只能读出数据,不能写入数据 C. 通常用来存储系统程序 D. 以上都是 10. 市场上出售的微机中,常看到CPU标注为“Pentium 4/1.2G”,其中的1.2G表示()。 A. CPU的时钟主频是1.2GMHz B. CPU的运算速度是1.2Gb/s C. 处理器的产品系列号 D. CPU与内存的数据交换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