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淺析「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

孟煒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這句葉天士名言,最早相識在《溫病學》的教科書中。以後通過學習,得知其出自葉香岩《外感溫熱篇》中。初學覺得新奇,難於理解,細細品味確有深深寓意,妙不可言,回味無窮……。

1 原文釋義

在這句名言的段落中,作者主要闡述的是濕熱類溫病的辯証要點,及濕熱致病的特殊性、地方性、病變機理和治療原則。文中耐人尋味之處有「熱病救陰尤易,通陽最難,救陰不在血,而在津與汗,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

溫病據病因病機及體質的特點,往往決定其性易耗傷人體津液,因此治療中清熱保津是基本原則,應用滋陰之法施治於溫病乃屬正治。故熱去津存自然容易,通常即可思忖得到。所以葉氏感歎「熱病救陰尤易」。

然文中所論之通陽法,只適用於溫病中屬濕熱類性質或溫病挾濕的疾病。此類病邪性質乃屬濕熱留連,熱處濕中,如油入面,難解難分,故治療不易。對這類濕熱交織的溫病,治療中通陽尤須注意。若不通陽則濕阻氣機,郁熱內伏,熱不能達外;而要通陽言必與溫熱藥相關。然性溫之品能治濕亦能助熱,對熱邪乃起「抱薪救火」之弊端;倘若不用溫性藥改用寒性藥治療,又有礙濕邪宣洩;故此時用寒用熱皆棘手,同時不能過用苦燥化濕,否則傷陰耗液加重;因此臨床須據具體情況或宣陽、苦溫、甘淡適當配用,且不可求速,故葉氏云「通陽最難」。

不論滋陰與通陽的易與難,在具體運用中需要掌握的重點則是「救陰不在血,而在津與汗,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

「救陰不在血,而在津與汗」的意義乃在於一語點出了溫病救陰的目的,並不在滋補陰血,而關鍵在於生養津液,且要防止過汗的治療大法。其原因在於陰傷是由熱邪所致,而只有清熱才能存津,熱不除,津不保,陰也救不了。倘若用補血法救陰,不但有形之血不能速生,反會助長邪勢,使陰傷更重。汗乃津化,汗血同源。汗出過多必將進一步耗傷陰液,為此應注意防止汗泄過多。臨床可據汗之多少及有無來測津傷的程度,通過防汗更可保津。故葉氏云「救陰不在血,而在津與汗」。

「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通常溫熱病中濕熱相混,熱為濕遏,致使氣機不暢。三焦氣機不暢,小便不利,故可化氣利濕通利小便,藉以宣暢氣機,令濕熱從小便而去。濕去則氣道通,有助於陽氣復,可達到即不傷陰助火,又可通陽祛濕,濕去熱清的目的。

然同內科雜証中因滋陰,而用養血法,寒濕之證,用溫藥以通達陽氣的方法顯然不同。故葉氏告誡云「然較之雜証則有不同也」。

2 通陽學說的意義

理解葉天士這段名言,不禁要對「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的句子問幾個為甚麽?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為甚麽要通陽?

前文已述,當然是陽氣不通;而致陽氣不通的原因乃由濕熱壅遏氣機不暢,熱處濕中,濕蘊熱外,濕熱交混所為。

那麽為甚麽此時通陽最難?回答是濕熱相處,不通陽不行,但常用通陽之品,慣與桂枝、肉桂、蔥白之類相聯繫,而這些辛溫助熱之品概不能用,故「通陽最難」。

通陽針對的不是陽虛,而是陽遏,與溫陽的意義絕對不同;有人說:「溫陽藥範圍很大,用肉桂等大辛之品有助熱之弊,那麽微辛微溫之品以通陽利水總可以的。」這些意見初看似有些道理,但細細思量原文,方覺不妥。其不妥就在於「通陽不在溫」的「溫」字上面。從大的方面說「溫法」都不可用。無論是大辛溫、微辛溫,總不免溫,若是雜証用之通陽,順理成章,倘若濕溫或溫病挾濕証就不能用;否則與雜証同日而語,也就不存在「通陽最難」的問題了。

實際,通陽才是目的,利小便只是達到目的的一種方法。方法為目的服務。故理解和把握「通陽」這一目的,是理解這句名言的關鍵所在。

通陽是疏通條達陽氣的意思,臨床是治療濕遏陽郁痰飲等病証的大法。作為一種治法,是伴隨着通陽學說的成熟而發展的。《素問‧至真要大論》關於「濕淫所勝,平以苦熱,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的論述為濕病治療奠定了基本原則。後人總結的濕病「非辛不散,非苦不燥,非淡不滲」的用藥法則即源於此。

《金匱》濕病篇有云:濕家身煩疼,可以麻黃加朮湯發其汗為宜,此乃發汗通陽之先祖。發汗之要乃在於「但微微似欲汗出」,則濕熱俱去,痹之得愈。

《中藏經》「灸則起陰通陽」,是對《素問‧異法方宜論》「臟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焫」的治療機理的解釋。但不適用於濕病中之通陽。

北齊徐之才曾總結性的提出「通可去滯」。

金˙張子和遵《內經》「唯以益氣流通為貴」的學術思想成為歷史著名的攻下派。

劉完素闡發「留而不行為滯,必通劑而行之」的論述,解釋了陽氣貴通不貴滯的學術思想。

清葉天士繼承並拓展了通陽學說。通陽與溫陽在葉氏醫案中出現的頻率頗高,其內容有四,然用卻各有尺度。

1、通陽必以辛熱:熱能溫通,辛能泄滯。若中焦陽微治用乾薑、半夏、附子、旋覆花等;陽微下利取人參、附子、炮薑、赤石脂等通陽固脫;腎陽衰,常用附子、乾薑、胡蘆巴、川椒等辛熱之品。

2、柔劑通陽:即以溫潤柔養之品,如蓯蓉、當歸、鹿角霜等,即體現所謂:「陰藥呆鈍、桂附劫液,柔劑通陽」為宜。

3、欲驅陰濁,錚錚通陽:指出若陰凝痰濁阻塞於中,致上下氣機不相維續,病勢險篤,捨通陽一法,無方可擬。如胸陽不展胸悶心痛,便以辛溫潤滑通胸中之陽,如瓜蔞薤白桂枝中薑汁、杏仁、菖蒲、茯苓等。

4、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此乃強調了溫邪挾濕時,可通過利小便的方法達到通陽的目的。濕病通陽源於《傷寒論》「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微滿,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並指出「小便利則愈」。這是因水濕停滯太陽經脈,陽氣不得宣通,固主以利尿通陽,待小便利,濕邪去,陽氣通,病乃愈。

《金匱》濕病篇「濕痹之侯,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與葉氏之論有相通之處,可見利尿通陽,源有依據。在溫病學家主張,化濕利尿,以排除體內濕邪,熱從小便而解,故用藥多採用蘆根、滑石、通草、車前之屬以甘淡滲利通陽。

若濕郁三焦,穢濁着裏,則有五加減正氣散以備用。與葉天士同時代人吳江在答徐靈胎時的一段話,可謂是對葉氏通陽利小便之說的深刻領悟:「治濕不用燥熱之品,皆以芳香淡滲之藥,疏肺氣而和膀胱,此為良法」。

3 陰陽關係與溫邪傷陽

中醫理論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東西就是陰陽。用陰陽學說可以概括人的生老病死,《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開篇即云:「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而在陰陽這門學問中,最重要的就是陰陽關係的問題。陰陽互根,陰陽對立等學說是當初在教科書中學到的。諸如陰陽之間存在的主導問題,則在字裏行間中滲透,揣摩體會後領悟。這個主導的問題:其一是指陰陽之間的協調為主導;其二是陽在陰陽之間處於主導地位。陽氣自然界中因感受陽氣的不同,而產生的四時季節的變化,又根據溫熱性質的能量變化體現為生長、收藏四階段。「故聖人所以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故與萬物沉浮與生長之門」;因此中醫治療先別陰陽,採用「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因其衰而彰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血實宜決之,血虛宜掣引之」的治療大法。

這是治療的一般規律。但在溫病中陽氣是否也像傷寒雜病一樣十分重要呢?縱觀溫病學家的著作不難看出,明清以後,各溫病學家同樣十分重視陽氣的調護,說明了溫病中同樣應護陽才能固本的價值和依據。況且溫病中同樣存在陽氣受傷的問題:

3.1 濕傷陽

濕為陰邪,易傷陽氣,溫病之中,無形邪熱每借有形濕邪依附,導致濕熱流連,氣機郁遏,清陽不升,濕入機體,從寒從熱,完全決定於體質,陽旺之軀,濕邪多從熱化,陰盛之體,濕邪多從寒化。

3.2 過用寒涼傷陽

熱者寒之,溫者涼之,治熱遠熱,這些都是溫病的治療大法,原屬正治。倘若過用寒涼則有傷陽之弊,使正氣進一步受損,陽氣衰微。

3.3 燥傷陽氣

燥屬秋金主氣,秋分之後小雪之前,涼燥司令,燥易從寒,化屬陰邪,故傷陽氣可見一斑。吳氏言「濕燥寒三者為陰邪,與穢濁異氣相參則為寒病」,燥邪傷陽的病佔吳氏燥篇病案中的1/3。

3.4 陰虧易亡陽

溫病高熱中常見熱盛傷津耗氣之象,熱不勝邪,正氣虛脫的病証,也是溫病治療中過汗傷陽者。《溫病條辨》下焦篇云:「溫病誤表,津液被劫,心中震,舌強神昏,宣復脈法復其津液,舌上津回則生,汗自出,中無所主者,四逆湯主之。」誤表劫陽,心氣傷則心震,心液傷則舌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