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控制论方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功能模拟方法
1、什么是功能模拟方法 、
· 生物机体与控制系统都具有相似的功能 如人眼与雷达都有搜索, (如人眼与雷达都有搜索,跟踪目标的功 能); · 它们都按预定目的动作(合乎目的性); 它们都按预定目的动作(合乎目的性); · 最终效果都以一定的操作或行为来达到打 击目标物。这种功能或行为的相似性, 击目标物。这种功能或行为的相似性,在 生物和机器以至社会生活中都是普遍存在 的,我们把这种以功能和行为的相似为基 础,用模型模仿原型的功能和行为的方法 称之为功能模拟方法。 称之为功能模拟方法。
· 功能模拟方法开辟了向生物界寻求科 学技术设计思想的新途径。 学技术设计思想的新途径。 (1)控制论突破了机器与生物的界限, )控制论突破了机器与生物的界限, 把目的和行为赋予机器, 把目的和行为赋予机器,为机器与生 物之间进行功能模拟提供了理论根据。 物之间进行功能模拟提供了理论根据。 (2)为用精确的物理技术科学的方法和 ) 工具来研究、 工具来研究、模拟生物界现象的仿生 奠定了真正的科学基础, 学,奠定了真正的科学基础,开辟了 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新途径。 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新途径。
· 反馈效果 (1)正反馈: )正反馈: 系统的给定信息与真实信息的差异倾 向于加剧系统正在进行的偏离目标的运动, 向于加剧系统正在进行的偏离目标的运动, 使系统趋于不稳定状态, 使系统趋于不稳定状态,乃致破坏稳定状 态。 (2)负反馈: )负反馈: 系统的给定信息与真实信息的差异倾 向于反抗系统正在偏离目标的运动, 向于反抗系统正在偏离目标的运动,那么 它就使系统趋向于稳定状态。 它就使系统趋向于稳定状态。
(3)控制系统运行原理: )控制系统运行原理: · 新的信息不断输入到施控系统,感受机构接到 新的信息不断输入到施控系统, 信息后,传给中枢机构进行加工处理, 信息后,传给中枢机构进行加工处理,通过 执行机构输出控制信号到被控系统。 执行机构输出控制信号到被控系统。 · 被控系统引起反应又继续发出新的信号,返传 被控系统引起反应又继续发出新的信号, 给施控系统,如此循环往返, 给施控系统,如此循环往返,但每次循环都 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有新的信息内容, 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有新的信息内容,使 得控制作用更加向预定目标逼进。( 。(如图所 得控制作用更加向预定目标逼进。(如图所 示) · 可见控制系统能行使控制作用;取决于信息的 可见控制系统能行使控制作用; 运动 · “功能模拟”是控制论的出发点,解决机器模仿 功能模拟” 功能模拟 是控制论的出发点, 生物体运动功能。(机器人、 。(机器人 生物体运动功能。(机器人、电脑是控制方 法成功例证) 法成功例证)
1、功能模拟方法的特点 、 (1)它只以功能和行为相似为基础, )它只以功能和行为相似为基础, 所模拟的是一切具有控制和通讯功能系统 的合乎目的性的行为。 的合乎目的性的行为。
(2)它可用“黑箱”理论,从功 )它可用“黑箱”理论, 能上描述和模仿系统对环境影响的反 应方式, 应方式,一般无需分析系统的内部的 机制和个别要素, 机制和个别要素,不追求模型的结构 与原型相同。 与原型相同。
运算器
输入
存贮器
输出
控制器
电子计算机简图
(1)、 耳等)来接受外来信息。 鼻、耳等)来接受外来信息。 (2)用存贮器模拟人脑的记忆功能,将外 )用存贮器模拟人脑的记忆功能, 来信息存下来,并可供随时提取。 来信息存下来,并可供随时提取。 (3)用运算器模拟人脑的判断、选择、计 )用运算器模拟人脑的判断、选择、 算功能。 算功能。 (4)用控制器模拟人脑在整个思维运动过 ) 程中有条不紊地指挥各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 程中有条不紊地指挥各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 (5)用输出设备来模拟人对外界环境的反 ) 应,可以输出计算结果或外部设备联结指挥别 的机器动作。 的机器动作。
(3)在传统模拟中,模拟只是一种认 )在传统模拟中, 识原型的手段,而在功能的模拟中, 识原型的手段,而在功能的模拟中,模型 则是具有生物目的性行为的机器, 则是具有生物目的性行为的机器,它本身 就是研究的目的。 就是研究的目的。
2、功能模拟方法的作用 、 · 功能模拟使电脑(电子计算机)代替 功能模拟使电脑(电子计算机) 人脑的部分思维功能成为可能, 人脑的部分思维功能成为可能,为人工智 能的研究提供了有效方法。 能的研究提供了有效方法。
· 功能模拟方法还可以模拟复杂的社会过程 中的某些现象 (1)扩大了模拟的对象,可以模拟以往所 )扩大了模拟的对象, 不能模拟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及其与环境之 间的最佳化联系。 间的最佳化联系。 (2)扩大了作为模拟的客观相似基础,可以 )扩大了作为模拟的客观相似基础, 模拟以前无法模拟的系统的合乎目的性的 行为和功能。 行为和功能。 (3)功能模拟方法的应用开辟了模拟生物过 ) 心理过程和社会过程的新途径。 程,心理过程和社会过程的新途径。
二、反馈方法
1、反馈与反馈方法 、
输入 被控对象 输出
反馈信息
· 反馈:一般人们把系统输送出去的 反馈: 信息(给定信息) 信息(给定信息)作用于被控对象后产 生的结果(真实信息)再输送回来, 生的结果(真实信息)再输送回来,并 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 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
· 反馈方法: 反馈方法: 运用反馈概念去分析和处理问题的 方法, 方法,是一种用系统活动的结果来调整 系统活动的方法。 系统活动的方法。
a 可以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和计划是否制定得当
环境 市场) (市场) 计划 管理 生产
库存
反馈控制示意图
b 可以检查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否符合实际
环境 目的 制定方案 政策分析 执行
分析结果 执行结果
政策反馈示意图
三、黑箱辨识方法
· 黑箱概念是相对的 · 黑箱:是指其内部结构尚不能够或 黑箱: 不便于直接观察到的, 不便于直接观察到的,只能从外部 去考察和认识的系统。 去考察和认识的系统。 · 白箱:内部结构可以直接观察到的 白箱: 系统 · 灰箱:内部结构可部分直接观察到 灰箱: 的系统
· 控制过程: 控制过程: 实际上就是信息处理和信息变换的 能动过程, 能动过程,深刻体现了系统的联系的观 动态的观点、 点、动态的观点、有机整体的观点和定 量的观点以及确定性与随机性的辩证统 一的观点。 一的观点。
· 控制方法: 控制方法: 运用较多的反馈方法、黑箱辩证方 运用较多的反馈方法、 法和功能模拟方法。 法和功能模拟方法。
2、黑箱辨识方法的作用 、 · 黑箱辨识方法的最大优点,在于无须 黑箱辨识方法的最大优点, 直接考察所研究对象的内部结构, 直接考察所研究对象的内部结构,而 只是就功能行为方面对事物作以整体 性研究, 性研究,因而在科学研究中有着某种 特殊的作用。 特殊的作用。
(1)黑箱辨识方法是研究生命系统的 ) 重要工具。 重要工具。 · 本世纪 年代末,斯塔克运用黑箱 本世纪50年代末 年代末, 辨识方法对瞳孔控制系统进行研究。 辨识方法对瞳孔控制系统进行研究。 · 运用黑箱辨识方法对人体血压控制系 呼吸系统, 统,呼吸系统,体温调节系统进行研 究。
(2)黑箱辨识方法研究高度复杂的巨 ) 系统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系统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 应用黑箱辨识方法,从系统的输入、 应用黑箱辨识方法,从系统的输入 输出特性对系统的整体功能进 行研究 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 应用黑箱辨识方法研究人口系统。 应用黑箱辨识方法研究人口系统。
· 控制的普遍性: 控制的普遍性: 生物系统,思维系统,社会系统工 生物系统,思维系统, 程技术系统军事系统等
2、控制技术 、 · 是现代工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人工控制: 人工控制: 是一切控制技术的先导和基础, 是一切控制技术的先导和基础,在 这个阶段,控制过程的信息获取、 这个阶段,控制过程的信息获取、加工 处理、信息输出、 处理、信息输出、执行指令都是由人直 接承担。 接承担。
第十五章
控制论方法
维纳的控制论方法: 维纳的控制论方法:
· 突破了以抽象分析为核心的传统方法 · 通过能动的把握信息的传输对自然事物 进行整体的综合的动态研究 · 从20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控制论的研究 世纪六十年代以后, 世纪六十年代以后 逐步与系统工程、 逐步与系统工程、系统科学的研究相互 渗透 · 控制论普遍存在于自然、社会与思维各 控制论普遍存在于自然、 个领域, 个领域,成为普遍运用的方法
1、黑箱辨识方法的基本步骤 、
输入 黑 箱 考察黑箱 否 可供选择的黑箱 模 型 是 确立黑箱模型 应用 输出
· 第一步:把研究对象从环境中相对地 第一步: 分离”出来,以确认黑箱。 “分离”出来,以确认黑箱。 · 第二步:考察黑箱的输入,输出及其 第二步:考察黑箱的输入, 动态过程。 动态过程。 · 第三步:建立模型,阐明黑箱。 第三步:建立模型,阐明黑箱。
· 控制是一个动态过程: 控制是一个动态过程: 判断过程、组织过程、联系和调节 判断过程、组织过程、 过程。 过程。
· 控制过程基本矛盾: 控制过程基本矛盾: 控制与被控制、施控与被控。 控制与被控制、施控与被控。
· 控制作用: 控制作用: 为了使系统能稳定地保持成达到所 需的状态,必须对系统施加一定的作用, 需的状态,必须对系统施加一定的作用, 同系统的组织性降低的自然趋势( 同系统的组织性降低的自然趋势(即熵 增加的趋势)进行“斗争”,以克服系 增加的趋势)进行“斗争” 统的基础不稳定性。 统的基础不稳定性。
一、控制论方法的基本特点
1、什么是控制 、 · 控制是一个有组织的系统: 控制是一个有组织的系统: 根据内部外部的各种变化而进行调 不断克服系统的不确定性, 整,不断克服系统的不确定性,使 系统保持某种特定的状态。 系统保持某种特定的状态。
· 控制是一种联系和调节: 控制是一种联系和调节: 使事物之间、系统之间、 使事物之间、系统之间、部门之间 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克服随机因素, 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克服随机因素, 达到预期的目的。 达到预期的目的。
2、控制论方法的基本特点 、
扰动 输入 被控系统 输出
执行机构
感受机构
中枢控制机构
施控系统
(1)控制方法: )控制方法: · 通过信息处理的能动过程,解决控制 通过信息处理的能动过程, 与被控制的矛盾, 与被控制的矛盾,使系统运行处于最佳 状态或保持系统的稳定性, 状态或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借以实现人 们事先对系统所规定的目标。 们事先对系统所规定的目标。
· 反馈方法就是利用这两种状态的 差异来解决系统中确定性与不确定 性这对矛盾而使系统达到稳定的有 效方法。 效方法。
2、反馈方法的作用 、 · 反馈方法在现代科学技术中广泛应 取得成效如蒸汽机。 用,取得成效如蒸汽机。 · 反馈方法在生物学、医学、神经生理 反馈方法在生物学、医学、 学也显著地起作用。 学也显著地起作用。 · 在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方面,反馈方 在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方面, 法的作用: 法的作用:
· 自动控制: 自动控制: 特点是非人工控制,即在没有人直 特点是非人工控制, 接参加的情况下,利用控制装置, 接参加的情况下,利用控制装置,使被 控制对象按预先要求实现控制。 控制对象按预先要求实现控制。
· 现代控制: 现代控制: 突出特点是多变量控制, 突出特点是多变量控制,是以电子 计算机为手段,解决大系统的最优化, 计算机为手段,解决大系统的最优化, 是控制技术的较高阶段。 是控制技术的较高阶段。
(2)控制论方法的特点: )控制论方法的特点: · 就是把人的行为、目的以及生理基 就是把人的行为、 即大脑与神经活动同电子、 础、即大脑与神经活动同电子、机械运 动联系起来; 动联系起来; · 突破了无机界与有机界域,揭示生 突破了无机界与有机界域, 物有机体、 物有机体、机器和社会等不同物质运动 形态的信息联系。它是从整体、 形态的信息联系。它是从整体、相互联 运动变迁的角度来观察问题的方法。 系、运动变迁的角度来观察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