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搭建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学生搭建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请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儿童,要他们走上创造之路,手脑并用。”当今的学生观念之新,信息之灵,个性之飞扬,为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作为教师应提供适合学生兴趣和自我发展的开放性的学习时空,搭建一个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那么如何搭好这个舞台呢?
一、要营造和谐的探索氛围
在教学中不难发现,许多学生放不开,顾前虑后,害怕说不好表不明,手脚被捆等现象,严重限制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主动性。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数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我们教师应走下讲台,深入学生中与学生建立伙伴关系,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倾听他们的看法、观点,寻求建立伙伴关系的支撑点,找开他们的话匣,敞开他们的心灵之窗。同时也要引导同学之间建立伙伴合作关系,消除学生心理障碍,消除紧张感,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谐、温馨的探索氛围。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才得以体现,学生的探索的自主性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尽情发挥。
例如,在“分与合”这堂课的开始,执教者取出两颗大五角星,微笑着说:“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颗星,这是智慧星(红色),这是合作星(黄色)。在下面的活动中,老师将把智慧星送给最爱动脑筋的小组,把合作星送给最能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小组,想要吗?”“想!”
“那我们一起努力吧!”学生的学习欲望一下被引发出来,人人处于亢奋状态,这时探索新知将会水到渠成。
又如,我在教学“红星厂接到生产240个零件的任务,前5天完成了总数的40%。照这样计算,完成这批生产任务一共需要多少天?”这一题时,我先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结果出现了如下几种解法:
⑴240÷(240×40%÷5)
⑵1÷(40%÷5)
⑶5÷40%
⑷240÷(240×40%)×5
学生对于前三种解法都能理解,并赞赏第(3)种思路更为便捷,而对于第(4)种方法则出现了异议。我借此组织学生争辩,认为正确的为正方,认为错误的为反方。
反方:240÷(240×40%),这部分毫无道理,所以后面的不需要分析,足以证明这是错误的。
正方:我们认为这种方法是正确的,将上面的数据换一下,再算结果,还是正确的,所以我们认为不错。(实际上仍没有足够的理由)反方:换了数据代上去,虽然正确,但在算理上讲不通,不能认为正确。
正方:我们可以用假设的方法来说明:假设不是5天完成了总数的40%,而是1天完成了总数的40%,那么它的工效就是240×40%,用工作总量240除以工效“240×40%”,即得所需的工作时间,但由于实际5天完成了它的40%,将时间缩小了5倍,所以在求的时间中扩大5倍,就是所求的工作时间,因此用240÷(240×40%)×5。(学生的假设思
路辩到了点子上)
显然,争辩打开了学生的思维闸门,使每位学生从争辩中学到了思考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展示了学生的自主性。
二、要发挥“导”的作用。
兴趣是学好一切知识的动力。创设探索空间,尤其要让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教师入情入境、绘声绘色的引导,就会调动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会象磁石一样开启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使学生动心、动情。为此,我们不光要为学生创设自由、广阔的探索的空间,同时也应出色发挥教者“导”的作用——生动、自然、富有启发性的引导,诱发学生探索的热情。
如:在教学“7的乘法口决”时,
师:(出示摆好的小船)这只漂亮的小船是用什么摆成的?有几个三角形呢?请数一数。
师:你们想摆小船吗?小组合作,在第一排摆1只,第二排摆2只,第三排摆3只。比一比,看哪一小组摆得既快又漂亮。
全班交流,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我们小组发现每只小船都是7个三角形摆成的。
生2:我们组发现一只小船是7个三角形摆成的,两只小船是14个三角形摆成的,三只小船是21个三角形摆成的。
生3:我们小组发现每一排都比上一排多一只小船。
师:这是一只小船,我们可以把它看成1个几?
讨论交流,达成共识:一只小船可以看成1个7,两只小船可以看成2个7,三只小船可以看成3个7。
师:根据摆出的小船和发现的秘密,现在你们能列出乘法算式吗?请在小组内说一说。
板书算式:1×7=7或7×1=7;7×2=14或2×7=14;7×3=21或3×7=21。
师:你们能编出这几道算式的口诀吗?
先小组讨论,再进行全班交流。
生1:我编出口诀“一七得七”,我想“一个七就是七”。
生2:我编出口诀“三七二十一”,我想“三个七相加是二十一”。
生3:我编出口诀“二七十四”,我想“二个七与结果合起来就是口诀”。
在教学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引导者,课堂成为学生自我探索、互动交流、展示风采的舞台。学生通过动手摆小船,观察、发现,列出算式,编出口诀,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享受到了自己动手动脑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愉悦。可贵的是,为实现有效的探究,教师还多次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既让一部分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也让另一部分学生获得帮助,完善自己的想法。在合作交流中,注意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有机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课堂气氛民主、和谐、平等,教师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学生在这个舞台上能去主动发现、积极探究和自由地创造,学生的心智之花得以灿烂地开放,学生的个性得以尽情地张扬。
三、创设美妙情境。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早对数学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
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还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美妙情境,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去帮助学生创设充分的进行学习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意境,让他们在自然轻松、活泼快乐的学习情境中探索和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与初步的思想方法。
例如,教学相遇问题时,学生对“相对而行”、“同时出发”、“相遇时间”等概念不理解,课堂上先让两位学生上台表演“同时出发、相对而行、最后相遇”的情境,再让学生分组设计一个两车相遇的情境边说边演示,学生掌握了相遇问题的特征很快就能理解相遇问题了。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钢笔每支15元,笔记本每本5元,老师要买6支钢笔和6本笔记本,让学生当售货员,怎样计算总价钱?学生各抒已见,有的先算出一支钢笔与一本笔记本单价之和,再乘以6,即(15+5)×6;有的先算出6支钢笔的价钱和6本笔记本的价钱,再相加即15×6+5×6。学生发现两种算法殊途同归,(15+5)×6=15×6+5×6,从而总结出乘法分配律。
教学中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搭建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舞台,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尽情的表现自已,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逐步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