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全文(精)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第一条为了减少和解决女职工在劳动中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保护其健康,根据劳动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等单位(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及其女职工,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由本条例附录列示。
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需要调整的,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方案,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改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对女职工进行劳动安全卫生知识培训。
用人单位应当加强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不得安排女职工从事禁忌的劳动,将本单位属于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岗位书面告知女职工。
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合理安排怀孕女职工的休息时间,或者相应减少其劳动定额;经与女职工协商一致,用人单位可以调整其工作岗位。
第六条女职工怀孕7个月以上的,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其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其夜班劳动。
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的产前检查时间算作劳动时间。
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14周的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2周;难产的,增加产假2周;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2周。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含人工流产)的,享受不少于2周的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含人工流产)的,享受不少于6周的产假。
第八条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用人单位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支付女职工生育津贴;用人单位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按照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前工资标准支付工资。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用人单位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用人单位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第九条女职工哺乳(含人工喂养)未满1周岁的婴儿期间(以下称哺乳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其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其夜班劳动。
用人单位应当在每日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间女职工安排不少于1小时的时间作为哺乳时间;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日增加1小时的哺乳时间。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为了进一步保护女职工的劳动权益,维护性别平等,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特制定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一、聘用就业1.企业不得因性别原因歧视女职工的聘用和就业机会。
2.女职工在怀孕和哺乳期间,享有特殊权益,企业应当提供适宜的工作安排和环境。
3.女职工应当在聘用时如实告知是否怀孕,不得因此被否定工作机会。
二、工时安排1.女职工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法定工时规定。
2.怀孕的女职工可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工作时间和负荷,确保身体和胎儿的健康。
3.女职工在怀孕后八个月内可要求减轻工作强度,不得安排搬运重物和进行需要身体较大力量的工作。
4.上班时间过长或轮班工作对哺乳期的女职工影响较大,企业应当提供必要的支持,如增加休息时间和提供哺乳室等。
三、休假制度1.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享受产假,产假为合理期限内依法享受的带薪休假。
2.女职工在生育后享受陪产假,陪产假为合理期限内依法享受的带薪休假。
3.女职工在哺乳期间享受哺乳假,哺乳假为合理期限内依法享受的带薪休假。
4.女职工在怀孕和哺乳期间享受病假,病假为合理期限内依法享受的带薪休假。
5.企业应当为女职工提供带薪年假和婚假等其他合法休假。
四、特殊岗位安排1.对于孕妇和哺乳期的女职工,应当合理调整其工作岗位,避免从事对胎儿和身体健康有危害的工作。
2.对特殊工种和工作环境的女职工,企业应当提供相应的防护设备和培训,确保其工作安全。
五、职业发展1.女职工享有与男职工平等的晋升和培训权益。
2.企业应当提供适宜的晋升机会和培训资源,确保女职工的职业发展。
六、劳动报酬1.女职工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男职工同等工作的报酬水平。
2.女职工在怀孕和哺乳期间,不受工资的影响,应当按照正常的工资计算标准获得报酬。
七、性骚扰和暴力1.企业不得对女职工进行任何形式的性骚扰和暴力。
2.女职工如发现性骚扰或暴力行为,可随时向企业反映并得到及时处理和保护。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实施,将为女性员工提供更加公平的工作环境和友好的待遇,增强女性员工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河北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地方政府规章

河北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地方政府规章引言概述:河北省作为中国的一个省份,为了保护女性职工在工作中的权益,制定了一系列的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女性职工能够享受平等的工作条件,并保障她们的身体健康和个人尊严。
本文将详细介绍河北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相关内容。
一、就业平等保护1.1 禁止性别歧视根据河北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雇主不得以性别为由歧视女性职工,包括在招聘、录用、职务晋升、培训等方面不公平对待。
雇主应当根据岗位要求和员工能力来评估和选择员工,不得以性别为唯一或主要因素进行决策。
1.2 工资待遇平等规定明确,女性职工在同等工作岗位上应当享受与男性职工相同的工资待遇。
雇主不得因为性别而降低女性职工的工资水平,或者以其他方式限制她们的工资增长空间。
同时,规定还要求雇主提供合理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以确保女性职工的工作条件和待遇与男性职工平等。
1.3 孕期和哺乳期保护河北省的规定明确规定,女性职工在孕期和哺乳期享有特殊保护。
雇主应当根据法律规定,提供适当的工作安排,确保孕妇和哺乳期女性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此外,规定还要求雇主为孕期女性提供必要的休息时间和休假,以便她们能够更好地照顾自己和胎儿的健康。
二、劳动时间和休假保护2.1 弹性工作时间为了照顾女性职工的家庭和个人需求,河北省规定允许女性职工在合理范围内调整工作时间。
雇主应当尊重女性职工的个人选择,提供弹性工作时间的机会,以便她们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
2.2 妇女节假日为了庆祝和尊重女性职工的劳动和贡献,河北省规定每年的三八妇女节为女性职工放假日。
这一规定旨在提高女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幸福感,同时也是对女性职工的一种肯定和鼓励。
2.3 产假和陪产假河北省规定,女性职工在生育期间享有产假和陪产假。
产假期间,女性职工有权休息和照顾新生儿,而雇主应当支付相应的产假津贴。
此外,规定还要求雇主提供陪产假,以便父亲能够陪伴妻子一同照顾新生儿,促进家庭和谐。
劳动法对女职工有什么特殊保护

劳动法对⼥职⼯有什么特殊保护在⽇常企业⼯作中,男⼥职⼯都是作为⼯⼈的个体在⼯作的,从⽣理机构看,⼥职⼯是要⽐男职⼯特殊⼀些,因此在具体的劳动过程中,我国相关法律也是给予了⼥职⼯更多的保护。
那具体来说,保护⼥⼯的法律如何规定?店铺⼩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劳动法对⼥职⼯有什么特殊保护劳动法中对于⼥职⼯有⼀些特殊的规定,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关于⼥职⼯劳动保护的特殊规定,其更加详细的对⼥职⼯的劳动权益等做出了规定。
根据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单位不得依据以下四种理由,在⼥职⼯的孕期、产期、哺乳期内与⼥职⼯解除劳动合同:1、因病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作也不能从事由⽤⼈单位另⾏安排的⼯作的;2、不能胜任原⼯作且经调岗后仍不能胜任新⼯作;3、客观情况发⽣重⼤变化导致合同不能履⾏且⽆法协商⼀致变更劳动合同;4、公司裁员。
《劳动法》第六⼗条不得安排⼥职⼯在经期从事⾼处、低温、冷⽔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劳动强度的劳动。
第六⼗⼀条不得安排⼥职⼯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活动。
对怀孕七个⽉以上的⼥职⼯,不得安排其延长⼯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第六⼗⼆条⼥职⼯⽣育享受不少于九⼗天的产假。
第六⼗三条不得安排⼥职⼯在哺乳未满⼀周岁的婴⼉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劳动合同在何种情况下能解除⽤⼈单位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应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若违反法律的规定将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规定的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因解除的原因的不同⽽有所不同:1、合意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单位和劳动者协商⼀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劳动者和⽤⼈单位双⽅不仅仅就解除劳动合同本⾝达成⼀致,还应当对⼀⽅或者双⽅提出的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协商⼀致,⽐如说,⽤⼈单位对劳动者提出的保守商业秘密和补偿⼀定的培训费⽤,劳动者对⽤⼈单位提出的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条件,只有双⽅对这些附加条件也达成⼀致的前提下,才是劳动合同的合意解除。
2023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条例_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2023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条例_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条例》中详细对女职工在经期、孕期、哺乳期等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进行了规定,对女职工的保护更加全面。
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条例第一条为了减少和解决女职工在工作中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保护其健康,根据劳动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和其他单位(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及其女职工。
第三条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见本规定附件。
女职工禁忌范围需要调整的,由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方案,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查看全文 >>2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一条为了减少和解决女职工在工作中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保护女职工健康,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及其女职工。
第三条用人单位应当加强女职工的劳动保护,采取措施改善女职工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对女职工进行劳动安全卫生知识培训。
......查看全文 >>3如果女职工在工作期间怀孕,按照国家规定,此时要求单位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
那么女员工产假期间有什么工资福利呢?根据《劳动法》规定,女职工的产假为90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
难产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晚育奖励产假30天,如果职工不休奖励假的,给予女方一个月的工资奖励,奖励费由夫妻双方单位各负担50%。
关于产假期间的工资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生育保险没有社会统筹,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应该由企业支付。
根据相关规定,企业不得降低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基本工资。
另一个是实行生育保险统筹。
企业参加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建立的生育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女职工产假期间向其发放生育津贴。
......查看全文 >>4对那些怀孕生产的女职工来讲,在生下了子女后还会享有一定时间的哺乳期假,那么在实践中女职工哺乳期怎么算呢?一般来说是一年。
河北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地方政府规章

河北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殊规定-地方政府规章标题:河北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殊规定-地方政府规章引言概述:河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女性职工在各行各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了保障女职工的合法权益,河北省政府颁布了《河北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殊规定》,对女职工的工作条件、权益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这一地方政府规章的具体内容。
一、工作时间保护1.1 规定女职工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4小时。
1.2 对于孕期女职工,规定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6小时。
1.3 规定女职工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加班时,应当提前向用人单位提出申请,并经过批准。
二、劳动保健2.1 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女职工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如防护服、口罩等。
2.2 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女职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确保其身体健康。
2.3 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孕期女职工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如调整工作岗位、减轻工作负担等。
三、孕期保护3.1 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而解除劳动合同或者降低其工资待遇。
3.2 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孕期女职工提供适当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
3.3 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允许孕期女职工适当歇息,保证其身体健康。
四、生育保护4.1 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女职工提供产假,并支付相应的生育津贴。
4.2 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生育而解除劳动合同或者降低其工资待遇。
4.3 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女职工提供必要的生育保健服务,确保其生育过程安全顺利。
五、权益保护5.1 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对女职工进行性别歧视,应当平等对待男女职工。
5.2 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女职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晋升机会,保障其职业发展。
5.3 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女职工权益保护机制,及时解决女职工遇到的问题和难点。
结语:《河北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殊规定》的出台,为保障女职工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保障。
各用人单位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为女职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共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全文).doc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全文).doc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就业权,保护女职工的劳动权益,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女职工”,是指依法有权受雇、从事劳动活动的女性劳动者。
第三条国家、社会和企业应当特别关注、保护女职工的就业权、劳动权益和安全卫生权益,并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完善女职工的就业制度,有力地保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国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社会各界和企业是否依照本规定遵守有关女职工保护规定,保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就业保护第五条国家、社会和企业应当注重采用与女职工资历相吻合的就业方式及条件。
第六条国家及社会劳动组织应当给予女职工在就业、岗位调动、职务提升和人事任免等方面的有利政策和待遇。
第七条工作单位不得有反对女职工就业的声明或行为,不得因性别歧视去限制就业机会。
第八条工作单位不得因性别歧视拒绝录用接受劳动者的学历、技能和知识的女性劳动者。
第九条企业须把女职工考核系统与男性职工考核系统有机联结,使其具有相同的考核标准,坚决杜绝任何形式的性别歧视。
第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劳工保护制度,加强劳动者就业保障,维护女职工就业权、劳动权和安全卫生权。
第十一条禁止任何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女职工,并建立有效的检查制度。
第十二条劳动者的任务、工作时间、工作强度和休息条件,女职工与男职工应当一致。
第十三条工作单位应当落实女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决策及劳动者代表大会活动的权利。
第十四条政府及企业应当采取有力措施,开展针对女职工的职业技术培训,提供技术能力的提升,确保女职工技术水平的提高。
第十五条工作单位应当配备符合行业标准的职业安全防护用品,妥善安排女职工的安全实践操作,并定期检查和检验防护设备的有效性,提高女职工的安全保护素质和安全意识。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六条若任何单位违反本规定,有关部门应当责令其立即纠正;情节严重的,根据有关法律和法规予以相应处罚。
第十七条工作单位违反本规定,致使女职工权益受损,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并赔偿实际损失。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19号《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已经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第20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二○一二年四月二十八日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一条为了减少和解决女职工在劳动中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保护女职工健康,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等用人单位及其女职工,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用人单位应当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采取措施改善女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对女职工进行劳动安全卫生知识培训。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遵守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将本单位属于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岗位书面告知女职工。
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由本规定附录列示。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进行调整。
第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第六条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第八条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2023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2023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20231.《劳动法》第五十九条,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2.《劳动法》第六十条,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3.《劳动法》第六十一条,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
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4.《劳动法》第六十二条,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5.《劳动法》第六十三条,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女职工退休年龄是50还是55不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女性退休年龄要根据工作身份、工作性质、参加的是何种养老保险来决定法定退休年龄,因为不同身份的女性退休时间是不同的,具体的区别如下:一、在职的职工,我国法律规定:1、女性退休年龄是50周岁。
2、女干部退休年龄是55周岁。
3、特殊工种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提前退休的年龄是45周岁(包括特殊工种的基层女干部)。
以上人员进入社保的,必须社保满足缴费15年以上,方可到法定年龄申请退休,领取退休养老金。
二、灵活就业人员。
女性灵活就业人员则比用人单位女职工(工人岗位)退休晚五年,条件是女性参保人一直是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社保,那么个人的退休时间就是55周岁。
女职工生育享受多少天产假(1)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2)女职工难产,增加产假15天;(3)女职工生育多胞胎,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4)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5)女职工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女职工怀孕期间享受哪些待遇1、不得与女职工解除劳动合同;2、劳动强度及禁忌劳动的保护;3、适当给予工间休息或适当减轻工作;4、可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企业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制度

企业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制度一、禁止安排有害女性健康的劳动为了保护女性职工的健康,企业应禁止安排女性职工进行任何可能危害女性身体健康的劳动。
这些包括但不限于过度劳累、高空作业、有毒有害环境等。
同时,企业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劳动场所的安全卫生。
二、女职工生育保护企业应提供充足的生育保护措施,包括产前检查、分娩和产后恢复等。
在此期间,企业应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给予女性职工相应的产假和哺乳假,并确保女性职工在生育期间的工资和福利不受影响。
三、经期劳动保护在女性职工生理期间,企业应避免安排重体力劳动和危险作业。
同时,企业应提供相应的休息和饮食保障,以缓解女性职工在经期可能遇到的身体不适。
四、孕期劳动保护在女性职工怀孕期间,企业应提供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
这包括避免安排孕期危险作业、提供合理的休息时间、允许适当的工作调整等。
此外,企业还应为孕期女性职工提供必要的健康检查和心理辅导。
五、产假和哺乳假根据国家法律规定,企业应给予女性职工相应的产假和哺乳假。
在女性职工产假期间,企业应支付全额工资并保留相应职位。
哺乳假期间,企业应提供适当的便利条件,如设置哺乳室等。
六、职业健康检查企业应定期为女性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以确保她们的健康状况良好。
此外,企业还应提供健康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女性职工更好地维护自身健康。
七、培训和安全教育为了帮助女性职工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和保护自身安全,企业应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安全教育。
这包括劳动安全、职业卫生、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八、报告和投诉机制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报告和投诉机制,以便女性职工及时报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企业应积极响应投诉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同时保护投诉者的隐私和权益。
九、违规处罚对于违反本制度规定的行为,企业应依法进行处罚。
这包括对直接责任人进行罚款、降职等处理,以及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问责等。
十、工资和福利保障企业应确保女性职工的工资和福利与其他职工相同,并严格按照国家法律规定执行相关政策。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一、概述根据《劳动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了保护女性职工的生育健康、个人安全和工作权益,制定了以下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二、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1. 怀孕女职工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怀孕期间,女职工工作时间应根据其身体状况和工作环境设置,避免在高温、寒冷、高空或长时间站立、伏案等劳动中从事体力劳动。
同时给予足够的工作休息时间,每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
2. 哺乳期女职工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哺乳期女职工,工作时间每天不得超过八小时,必须得到足够的休息时间,以适应母乳喂养需要。
三、工作强度和劳动保护1. 怀孕女职工工作强度怀孕女职工在工作中需避免从事身体劳动强度较大、体位变化频繁和长时间连续工作等高强度工作。
2. 哺乳期女职工工作强度哺乳期女职工在工作中需避免从事长时间站立、连续工作等高强度工作,以及从事生产化学品、放射性物质等工作。
3. 加班和夜班怀孕和哺乳期女职工不得在加班和夜班的工作安排中担任。
四、福利保障1. 生育保险和产假女职工在怀孕期间和分娩后享有法定的产假和生育保险待遇,企业应按照国家规定妥善处理相关保险事宜。
同时可以为女职工设置配套的生育福利,如生产补贴、临时性福利等。
2. 女职工节假日和带薪休假女职工在法定节假日和带薪休假期间享有同等待遇,企业应确保女性员工享受到合理的休息和放松。
3. 健康保障企业应提供相应的医疗保障,确保女职工享有健康服务和保健服务,包括预防、治疗和康复。
五、其他规定1. 怀孕女职工的安全防护企业应为怀孕女职工提供安全防护措施,降低其遭受伤害的风险。
如提供合适的工作服装、劳动保护用具和防护设施等。
2. 婚育歧视的禁止企业不得因为女职工结婚、怀孕、生育、哺乳等原因而进行歧视、降薪、开除或其他不公平对待。
3. 妊娠和分娩检查企业应与当地医院合作,为女职工提供妊娠和分娩检查的服务。
六、结论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制定,是为了保障女性职工的工作权益、个人安全和生育健康。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草案)》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草案)第一章总则为了保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性别平等,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根据《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特别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用人单位雇佣的女职工,包括全职和兼职女职工。
第二章劳动合同第一条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等原因解雇或降职女职工,否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条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享有特殊的劳动保护。
用人单位应根据女职工的身体状况,进行必要的工作调整和安排,确保其健康和安全。
女职工怀孕期间,应按规定享受产假,具体假期长度根据怀孕周期和身体状况确定,最长不超过一年。
第四条女职工在产假期间,享有相应的工资待遇,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足额的工资支付和社会保险待遇。
第五条女职工在产假期满后,如因身体原因不能履行原工作岗位,用人单位应协商安排适宜的工作岗位或进行合理调岗,保证其就业权益。
第三章保护措施第六条用人单位应提供文明、卫生和安全的工作环境,保障女职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用人单位应为女职工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和措施,如安全帽、防护服、防护眼镜等,确保其工作安全。
第八条用人单位应组织开展相关的岗位培训,提高女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职业素质,提升工作能力。
第九条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女职工权益保护制度,设立专门的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处理和解决女职工的合理诉求。
第四章法律责任第十条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的,由劳动监察机构依法进行执法,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一条女职工有权根据法律规定,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如遭受工资拖欠、遭受侵犯等情况。
第五章附则第十二条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三条本规定解释权归劳动部门所有。
以上是《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草案)》的草拟文本,该草案旨在保护女职工的劳动权益,提供特殊的劳动保护措施。
如需最终生效,请遵循法律程序进行公告和审议。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为了加强对女职工的劳动保护,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规定。
一、禁止性别歧视在招聘、录用、晋升、培训、考核、解雇等过程中,禁止任何形式的性别歧视,不得以性别为由对女职工进行歧视。
如有发现,应依法处理。
二、孕期保护1.孕妇在怀孕期间,应当根据医生的指示适当调整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并允许她们在工作场所内休息和进食。
2.孕妇在生产前八周和生产后八周,有权利申请产假。
在产假期间,不得安排她们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任务。
3.孕妇因妊娠期间发生的病因失去工作能力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并按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三、哺乳期保护1.为了维护女职工哺乳权利和哺乳利益,工作单位应当为其提供必要配套设施和服务。
如哺乳室、母婴室、冰箱、卫生间等。
2.经哺乳期确认的女职工,有权利申请每天至少半小时的哺乳时间,在此期间不得干扰、剥夺她们的哺乳时间。
四、特殊工种保护1.如女工在高温、寒冷、异味、有害物质等环境中工作,应当保证其劳动保护。
并给予女工适当的工作休息时间。
2.如女工从事体力劳动工作,劳动强度过大或工作时间过长,应当根据国家劳动法规的有关规定,安排女工进行劳动时间的调整,减轻其工作负担。
五、权利维护女职工应当依法行使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权利。
如遇到劳动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应当及时向用人单位和工会组织反映,在依法维护自己权益的同时,也提供了保障其他女职工权益的基础。
六、附则1.工作单位应当定期开展女职工劳动保护知识培训,提高女职工劳动保护意识和能力。
2.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其他与本规定不符的法律法规同时存在的,以该《规定》为准。
3.对于违反本规定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以上就是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作为用人单位,要严格遵守规定,为女职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保障女职工的健康和权益。
同时,女职工也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本规定,自觉行使自己的权利,加强自身保护,合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河北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地方政府规章

河北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殊规定-地方政府规章引言概述:河北省作为中国的一个地方政府,为了保护女职工的劳动权益,制定了专门的劳动保护特殊规定。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女职工能够享受到平等的就业机会、合理的工作条件和保障的福利待遇。
本文将详细介绍河北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殊规定的内容。
一、职业选择和平等就业机会1.1 禁止性别歧视根据河北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殊规定,雇主不得以性别为由歧视女性求职者。
在招聘过程中,雇主不能要求女性求职者提供与工作无关的个人信息,如婚姻状况、生育计划等。
同时,雇主也不能以性别为由限制女性求职者的职业选择范围。
1.2 就业歧视的禁止规定中明确规定,雇主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等原于是解雇或者降低其工资待遇。
女职工享有与男职工同等的薪酬、晋升和培训机会。
此外,雇主还应提供适当的工作环境,确保女职工的身心健康。
1.3 职业生涯发展支持为了促进女职工的职业发展,规定中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措施。
雇主应提供培训机会,匡助女职工提升自身技能和能力。
同时,雇主应制定职业发展计划,为女职工提供晋升机会和职业规划指导。
二、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2.1 产假和哺乳假规定中规定,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享有产假,产假期间工资待遇不得降低。
产假结束后,女职工还有权利享受哺乳假,以便照应新生儿的喂养需求。
2.2 婚假和丧假为了保障女职工的婚姻和家庭生活,规定中明确规定了婚假制度。
女职工在结婚时可享受一定的婚假。
此外,女职工在遭遇亲属丧失时也有权利享受一定的丧假。
2.3 节假日和带薪年假规定中规定了女职工享受节假日和带薪年假的权益。
女职工有权享受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并且还有权利享受一定的带薪年假,以保证她们的工作和生活平衡。
三、劳动保护和安全措施3.1 劳动保护设施规定中明确规定了雇主应提供的劳动保护设施。
这些设施包括安全的工作环境、防护用品、紧急救援措施等,以确保女职工的劳动安全。
3.2 工伤保险女职工在工作中受伤时,有权享受工伤保险的保障。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19号《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已经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第20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二○一二年四月二十八日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一条为了减少和解决女职工在劳动中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保护女职工健康,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等用人单位及其女职工,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用人单位应当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采取措施改善女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对女职工进行劳动安全卫生知识培训。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遵守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将本单位属于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岗位书面告知女职工。
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由本规定附录列示。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进行调整。
第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第六条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第八条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享有哪些特殊劳动保护?

女职工享有哪些特殊劳动保护?
(1)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
(2)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
(3)女职工在月经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高空、低温、冷水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4)女职工在怀孕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在正常劳动日以外延长劳动时间;对不能胜任原劳动的,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劳动;怀孕7个月以上(含7个月)的女职工,一般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在劳动时间中应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怀孕的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当算作劳动时间。
(5)女职工产假为98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怀孕流产的,其所在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
(6)有不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其所在单位应当在每班劳动时间内给予其两次哺乳(含人工喂养)时间,每次
30分钟;多胞胎生活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次哺乳时间增加
30分钟;女职工每班劳动时间内的哺乳时间,可以合并使用,哺乳时间和在本单位内哺乳往返途中的时间,算作劳动时间。
(7)女职工在哺乳期内,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延长其劳动时间;一般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
参考法律与政策:《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4条至第10条及附录规定。
女职工劳动特别保护规定

女职工劳动特别保护规定
女职工劳动特别保护规定旨在保障女性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权益,促进性别平等和社会进步。
下面是女职工劳动特别保护规定的内容:
一、禁止性别歧视:雇主不得因女性职工的性别而歧视其在招聘、录用、晋升、培训、待遇等方面的权益。
雇主不得问及女性职工的婚姻状况、计划生育等私人信息。
二、孕期保护:女性职工怀孕期间,雇主应根据法律规定提供产假和生育保险等福利,并保证她们在怀孕期间的工作环境安全与健康。
三、哺乳期保护:女性职工在产假后返岗后,有权要求雇主提供合适的哺乳设施,并有权定期或需要时进行哺乳。
四、特殊劳动用工:女性职工在一些特殊行业及工种上会面临一些特殊的劳动保护,如禁止在强度高、有害气体等特殊环境下从事工作,以及适当减轻繁重劳动。
五、职业培训与晋升:雇主应提供平等的职业培训机会,不得因女性职工的性别而限制她们的晋升空间。
六、妇女劳动法考核:通过积极的劳动法考核,激励和保护女性职工的劳动权益,提高她们的劳动积极性和职业能力。
七、妊娠期检查:女性职工怀孕后,雇主有义务安排妊娠期检
查,确保女性职工和胎儿的健康。
八、维护个人隐私:雇主不得窃听、监视、泄露女性职工的个人隐私,包括但不限于身体状况、生育计划等。
九、权益保障举报机制:建立女性职工权益保障举报机制,确保女性职工可以自由、公开地举报性别歧视和侵犯劳动权益的行为,并保护其不受任何报复。
十、女职工权益宣传:加强对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女性职工的劳动保障意识。
以上是女职工劳动特别保护规定的主要内容,通过这些规定的实施,可以更好地保护女性职工的权益,促进性别平等和社会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
在劳动安全卫生方面,女职工享有国家给予的特殊保护权利,主要是指:第一,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第二,女职工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受到特殊的保护,“四期”做好人力资源,企业无忧
保护的具体权利如下:
1、月经期间的劳动保护
(1)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A.《劳动体力分级》标准中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B.《高处作业》标准中第二级以上的作业。
(2)公司应考虑的其它事项:A.向其宣传经期的卫生知识;B.设置简易的温水箱、冲水器等卫生设施;C.患有重度痛经及月经过多的女职工,经医疗或妇女保健医院确认后,可给予1到2天的休假。
2、怀孕期间的特殊劳动保护
(1)、在已婚待孕期间禁忌从事《有毒作业分级》标准中第三、四级的作业。
(2)、不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禁忌从事的劳动:A.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作业;B.放射性物质超过《放射防护规定》剂量的作业;C.人力进行的土(石)方作业;D.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E.伴有全身强烈振动的作业;F.工作中需要频繁腰、攀高、下蹲的作业;G.《高处作业分级》规定的高处作业),不得延长劳动时间,对于难以完成原工作任务的要酌情减轻其劳动量或安排其他劳动。
(3)、对于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并在工作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
当班期间进行产前检查的时间应计算在劳动时间内。
(4)、怀孕期间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的女职工,不能终止劳动关系,合同期限应顺延到哺乳期满。
3、女职工生育产假不得少于90天。
4、哺乳期的特殊劳动保护
(1)哺乳未满1周岁的婴儿期间,不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劳动(禁忌从事的劳动:A.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作业;B.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
(2)婴儿未满1周岁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适当的哺乳时间。
哺乳时间计算在工作时间内。
(3)哺乳期内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的女职工,不得终止劳动关系,合同期限应顺延到哺乳期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