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空间规划设计03第三章地下交通网规划设计

合集下载

基于地下空间利用的交通规划方案

基于地下空间利用的交通规划方案

基于地下空间利用的交通规划方案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交通问题成为困扰人们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传统的地面交通系统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因此,地下空间的利用成为了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探讨基于地下空间利用的交通规划方案,旨在提出一种创新且可行的解决方案。

1. 地下空间利用的潜力地下空间利用是指将地下空间纳入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用于满足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需求。

地下空间具有广阔的潜力,可以用于交通、商业、文化、公共设施等多个领域。

1.1 地下交通系统地下交通系统是利用地下空间建设的交通网络,可以有效缓解地面交通拥堵问题。

地下交通系统可以包括地铁、轻轨、地下隧道等,通过在地下建设交通网络,可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减少交通事故,改善城市环境。

1.2 地下停车场地下停车场是利用地下空间建设的停车设施,可以解决城市停车位不足的问题。

地下停车场可以分布在城市各个区域,通过地下通道与地面相连,方便车辆进出。

地下停车场不仅可以提供更多的停车位,还可以减少地面车辆拥堵,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1.3 地下物流系统地下物流系统是利用地下空间建设的物流网络,可以提高城市物流效率。

地下物流系统可以通过地下隧道连接城市不同区域,实现货物的快速运输。

地下物流系统可以减少货车在地面行驶的时间和距离,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城市物流效率。

2. 地下空间利用的挑战尽管地下空间利用具有广阔的潜力,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2.1 技术挑战地下空间利用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包括地下施工技术、地下工程设计等。

地下施工技术需要解决地下水、土壤等问题,确保地下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2.2 资金挑战地下空间利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地下工程建设、设备采购等。

如何筹集足够的资金是地下空间利用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2.3 管理挑战地下空间利用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地下设施的维护、安全管理等。

地下空间的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和监管体系,确保地下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PPT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PPT

竖向规划
确定地下空间的竖向层次和深 度,合理安排不同功能区的标 高。
需求分析
分析城市地下空间的需求,包 括交通、设施、防灾等方面的 需求。
空间布局规划
根据需求和地质条件,进行地 下空间的布局规划,包括功能 分区、交通组织等。
防灾规划
考虑地下空间的防灾需求,制 定相应的防灾措施和应急预案。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评估与决策
长期发展考虑
地下空间的规划应具有前瞻性,考 虑到城市长期发展的需求,预留足 够的扩展空间,避免未来改造的困 难。
城市地下空间的防灾减灾
灾害预防
地下空间的封闭性会增加灾害的 严重性,因此需加强灾害预警系 统的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安全疏散
规划合理的安全疏散通道和避难 场所,确保在灾害发生时人员能
够快速、安全地撤离。
特点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具有空间连通性、环境封闭性、资源有限性、开发风险性等 特点,需要综合考虑地质、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重要性
提高城市承载能力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可以缓解城市 地面空间不足的问题,提高城市的
承载能力,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优化城市功能布局
通过地下空间的规划,可以将城 市功能向地下延伸,优化城市功 能布局,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保护城市环境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可以减少对 城市环境的破坏,保护城市生态 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提高城市安全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可以提高 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增强城
市安全性和稳定性。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如古罗马时代的地下水道和防空洞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科技 的进步,现代城市地下空间规划逐渐兴起,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地下交通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城市地下交通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城市地下交通系统的规划和设计一、引言城市地下交通系统在实现城市快速发展和交通解决方案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城市地下交通系统的规划和设计进行综述,分析其核心问题及发展趋势。

二、城市地下交通系统的规划城市地下交通系统的规划是指依据城市发展规划和交通规划,确定地下交通线网、车站、车站布置及服务范围等内容的过程。

城市地下交通系统的规划应当根据城市交通的需求和城市行业的发展, 采用动态调整、综合考虑、科学规划的原则。

1. 城市地下交通系统的规划调查城市地下交通系统的规划调查是指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对城市地下交通系统的现状、需求、规划方案、选址等问题进行全面了解和研究。

规划调查包括城市现状、市民出行需求、交通配套设施等各方面的调查。

规划调查是城市地下交通系统规划的重要环节,合理规划,符合需求,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系统。

2. 城市地下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城市地下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是依据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制定一个城市地下交通系统的具体方案。

设计内容包括线路共检测,站点选址, 地下空间利用优化, 设施布局等, 合理的设计方案可以更好的适应城市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需求。

三、地下交通系统的设计城市地下交通系统的设计是根据城市交通规划,依据城市出行需求, 选择合理的车站位置, 进行地下空间建设, 建设车站、隧道、人工填埋体等, 以构建完善的地下交通线网系统。

有效的地下交通系统设计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城市出行效率和生活质量, 更是为城市变革作出重要贡献。

1. 车站设计车站是地下交通系统的核心,合理的车站设计应考虑到交通量、车站容量、进出站便利、配套设施等方面的问题。

车站通常设置在交通集散地,离市中心相对较近,符合市民出行需求,车站内部应设计加装自动扶梯、手扶电梯、无障碍平台、售票厅等设施以方便市民的使用。

2. 隧道设计隧道是城市地下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下隧道的设计应注意隧道断面和坡度、通风、照明、排水、安全等问题,合理设计隧道对地下交通系统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章 城市地下交通规划

第三章 城市地下交通规划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
蒋 刚 南京工业大学 城市地下空间研究中心
第三章 城市地下交通规划

§3.1 地下轨道交通规划 §3.2 地下机动车交通规划 §3.3 地下步行系统空间



城市地下交通按功能划分,可分为: 1 地下轨道交通系统:地铁、城铁、轻轨等轨道交通 设施; 2 地下机动车交通系统:地下快速路、地下停车系统 等; 3 地下步行系统:地下步行街、地下行人过街道

2 半机械通风:一是车站机械送风,区间自然通风; 二是车站自然通风、区间机械排风; 3 机械通风:全部采用机械通风。
§3.2 地下机动车交通规划
3.2.1 地下公路交通规划 地下公路主要有: 1 越江(海)公路隧道:城市中有较大的江、河贯穿时,越 江隧道是城市地下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上海早在70年 代就已在黄浦江下修建了第一条公路隧道。 2 地下立交公路:当公路与铁路相交时,当两条公路交叉 而又都需要快速、大容量交通时,当其他任意不同的交 通方式交叉而需避免平交时,都可考虑通过使用地下立 交公路来解决。 3 地下快速公路:当地面空间拥挤难以发展新的动态交通 用地时,当地面道路叉口太多影响交通通畅,当城市位 于复杂地形区域,尤其当城市环境质量要求已限制了发 展地面、地上交通体系时,可以建造地下快速道路。 地下快速路优点:改善相邻的环境;有利于公路景观保 护;实现快速公路地下空间的多功能用途(利用街道与 快速路之间的地下空间修建停车和其他公共设施)

一) 地铁车站的类型:可按其地理位置、布置方式和 所处介质划分 1 按地理位置划分:终点站和中间站,中间站又可分为 一般中间站和换乘站; ① 终点站一般在城市郊区,需满足列车折返需要,一 般规模较大。车站的布置形式有两种:一是小半径环 线折返站;二是尽端式折返站。尽端式较为常用。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及土地资源的有限,对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设计越来越重要。

合理规划和设计城市地下空间,有助于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性,满足人们对于多种功能需求的需求,同时也能有效解决城市拥挤、交通堵塞等问题。

本文将探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具体设计原则以及一些成功案例。

一、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地下空间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功能,如交通通道、商业中心、停车场、供暖设备、排水系统等。

合理规划和设计城市地下空间可以发挥以下重要作用:1. 增加城市用地效益: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可以实现地上地下空间的双层利用。

通过将一些功能迁移到地下,可以有效增加城市用地的利用率,减轻地上空间的压力。

2. 缓解交通拥堵:地下交通通道是城市地下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划和设计地下交通通道可以有效地缓解地上交通拥堵现象,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3. 节约能源资源:在城市地下空间中建设供暖设备,可以减少能源的损耗,更好地实现能源的利用效益。

4. 提高城市抗灾能力:城市地下空间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可以提供庇护和避难空间,增强城市的抗灾能力。

二、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的原则在进行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综合布局规划:在规划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城市地下空间的整体布局。

合理安排地下空间中不同功能的分布,以满足城市各种功能需求,并确保各功能间的协调与衔接。

2. 灵活性和可持续发展: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和设计应具备灵活性,以适应城市发展的变化。

同时,应注重可持续性发展,使地下空间的利用符合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原则。

3. 安全性和可靠性:地下空间的规划和设计需要考虑安全性和可靠性。

对于地下交通通道、供暖设备等重要功能区域,应实施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使用者的安全与利益。

4. 智能化和信息化: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和设计应充分考虑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通过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地下空间的管理和运行效率,优化用户体验。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地下交通设计原则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地下交通设计原则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地下交通设计原则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交通需求的日益增加,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和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地下交通作为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原则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居民出行的便利性。

本文将就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地下交通设计原则进行探讨,以期为城市地下交通的规划与设计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人性化设计城市地下空间的地下交通设计应以人为本,注重人性化设计。

在地下交通的规划和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乘客的出行需求和体验感受,提供便利、舒适、安全的出行环境。

例如,在地下交通站点的设计中,应合理设置出入口、换乘通道和导向标识,方便乘客的出行和导航。

同时,地下交通车厢的座椅、扶手等细节设计也应符合人体工学原理,提供舒适的乘坐体验。

二、高效运行地下交通的设计应追求高效运行,以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交通需求。

首先,地下交通的线网布局应合理,充分考虑人口分布、出行需求和交通流量,确保交通线路的覆盖面广、衔接性好。

其次,地下交通的运营模式应科学合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例如,可以引入智能调度系统,实现列车的自动驾驶和运行间隔的精确控制,减少乘客的等候时间和拥挤现象。

三、多元化出行方式城市地下空间的地下交通设计应鼓励多元化的出行方式,提供多种交通工具选择,满足不同人群的出行需求。

除了传统的地铁、轻轨等交通方式外,还可以考虑引入新型的交通工具,如地下电动汽车、地下自行车等,以满足人们对出行的个性化需求。

此外,还可以在地下交通站点周边设置步行街、自行车道等非机动车通道,鼓励人们选择步行、骑行等低碳出行方式。

四、环境友好地下交通的设计应注重环境友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在地下交通的规划和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地下水资源、土壤质量等自然环境因素,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例如,在地下交通隧道的施工中,可以采用先进的隧道掘进技术,减少对地下水和土壤的干扰。

3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

3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
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把有关基础设施内容按各自特 点合理布置在不同深度的地下空间内,不但可以不占用 或少占用地面空间,使之得到更合理的利用,而且对提 高城市生活质量十分有效。
2006.2
2.2 城市空间规划的内容
地地 下明下 供尼供 电阿气 系波系 统利统 现斯现 状市状 图图
2006.2
2.2 地下空间规划内容
第3章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
中南大学岩石力学与工程所 胡毅夫
(本科生教学课件)
第3.1节 地下空间的城市功能
地下空间的分类 地下资源的特点 地下空间的利用
3.1 地下空间分类
城市地下空间:在城市地面以下通过开发为城市服务的空间。
1. 城市地下空间按照形成原因可以分成自然地下空 间和人工地下空间两类 .
3 我国地下空间开发模式
1. 结合地铁与地面广场、汽车站等修建地下综合体,形成多 功能综合性换乘枢纽。
2. 地下过街通道商场型。 3. 站前广场的独立地下商场和车库商场型。 4. 市中心闹市区的地下商业街型。 5. 历史古迹、风景名胜保护区设立地下广场。 6. 高层建筑的附建式地下室。 7. 人防工事、地下建筑的改造。
公共用地
人口
2006.2
环境 就业人口
道路交通
产值利润
城市地下空间需求量预测模型
2.2 城市空间规划的内容
企业发展
3城市地下空间需求量预测(提高城市生活质量)
★城市生活质量综合表现在:
城市的居住条件、出行条件、供应条件、服务质量、环 境质量等所达到的水平,几乎都与城市基础设施的状况 有关。
★空间特性与建筑功能协调:
2020/1
敦煌石窟大佛洞和千佛洞
2020/1
1 地下空间分类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班级序号:《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姓名:班级:学号:目录1.总体说明 (1)1.1钱江新城核心区基本情况 (1)1.2地下空间规划的指导思想 (2)1.3地下空间规划的总体构思 (2)1.4地下空间开发模式 (3)2. 地下交通规划 (3)2.1地下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 (3)2.2地下铁路规划 (4)2.3地下公路交通 (10)2.4地下停车系统 (12)2.5地下步行系统 (13)3.主要节点规划 (14)3.1市民广场地下空间规划 (14)3.2地下商业街规划 (24)4.地下市政设施规划 (29)4.1地下市政设施规划原则 (29)4.2共同沟规划 (29)4.3共同沟的布置 (31)4. 4雨水收集系统规划 (36)4.5地下变电站和煤气站规划 (37)5.地下防空防灾系统规划 (37)5.1防空体系规划 (37)5.2城市灾害预防 (39)6.环境规划 (40)6.1人文环境规划 (40)6.2生态环境规划 (41)7.参考文献 (43)8.图 (44)《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钱江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规划设计1.总体说明:1.1钱江新城核心区基本情况: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杭州CBD)位于市城区的东南部,钱塘江北岸,距离西湖风景区约4.5公里,距萧山国际机场约18公里。

所辖范围为:东临钱塘江,南靠复兴地区,西依秋涛路,北至钱塘江二桥、艮山西路,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

它将平行于钱塘江的富春江路作为核心区商务发展轴,将是钱江新城最长、最繁华的景观道路;新城核心区以市民中心为核心,向江形成中轴线,两侧将建设杭州大剧院等标志性建筑。

新城规划具有低密度、高容积率和高绿化率的特点,将集中杭州的现代化建筑群,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

杭州钱江新城的大部分地区位于老海塘——钱江路和航海路以外,曾是杭州的城郊结合过渡地带,因此现状主要以居住用地、村镇用地和村办工业、仓储用地为主;沿江地区大部分为水塘和农田,且地势低洼,平均地面标高在7米左右。

城市地下交通设计方案

城市地下交通设计方案

城市地下交通设计方案地下交通系统是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交通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一个合理的城市地下交通设计方案对于一个城市的交通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城市地下交通设计的要素和原则,并提出一个可行的设计方案。

一、城市地下交通设计的要素城市地下交通设计包括以下几个重要要素:1. 路网规划:地下交通系统需要建立起合理的路网,包括主干道、支线和节点等。

路网规划要考虑到城市的交通流量、道路宽度、道路布局等因素,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2. 车站布局:车站是地下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车站布局要合理,以便乘客能够方便地进出车站。

同时,车站还应提供舒适的候车环境和便利的设施,如自动售票机、无障碍设施等。

3. 线路设计:地下交通线路的设计要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和交通流量进行合理规划。

线路设计要考虑人口密集区、商业中心、住宅区等重要区域,并与地上交通系统相互配合,以提供便捷的出行选择。

4. 车辆选型:地下交通系统的车辆选型要根据城市道路条件和运营需求进行选择。

车辆要具备良好的行驶性能和安全性能,并满足乘客的舒适需求。

5. 安全设施:地下交通系统的安全设施包括紧急出口、灭火系统、监控系统等,以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二、城市地下交通设计的原则在设计城市地下交通系统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系统综合性:地下交通系统应与地上交通系统相互衔接,形成完整的交通网络,以提供全方位的出行选择。

2. 便捷性:地下交通系统应能够提供便捷、快速的出行服务,缩短出行时间,方便乘客出行。

3. 安全性:地下交通系统的安全性是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应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4. 可持续性:地下交通系统设计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如节能减排、环境友好等。

5. 可扩展性:地下交通系统的设计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以适应城市未来的发展需求。

三、城市地下交通设计方案基于以上要素和原则,我们提出以下城市地下交通设计方案:1. 路网规划:根据城市的交通流量和道路布局,规划一条主干道线路和若干支线路。

地下城市空间规划与设计

地下城市空间规划与设计

地下城市空间规划与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土地资源压力和人口规模增长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地下城市空间规划与设计成为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一种创新方式。

地下城市空间规划与设计指的是将城市的功能和活动延伸至地下,将地表的压力分散到地下,实现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地下城市规划的意义地下城市规划的意义在于优化城市空间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地下空间是一个几乎未被开发利用的巨大潜力。

将部分城市功能和活动转移到地下,可以避免地表建设造成的土地浪费,减少对农田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另外,地下城市规划还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

通过地下交通网络的建设,可以缓解地面道路的压力,改善城市的交通运行情况。

二、地下城市规划的设想地下城市规划的设想包括地下商业区、地下交通网络和地下公共设施等。

地下商业区可以将购物中心、超市和餐饮娱乐等商业设施搬迁至地下,释放地表的商业用地,提高商业设施的利用率。

地下交通网络可以通过地铁和城市高速公路的延伸,将城市的交通主干线引入地下,减少城市的道路拥堵问题。

地下公共设施包括地下停车场、地下垃圾处理站等,可以解决城市停车难和垃圾处理问题。

三、地下城市规划的挑战地下城市规划面临着一些技术和经济上的挑战。

首先,地下空间环境复杂多变,地质条件和地下水位等要素需要充分考虑,以确保地下建设的安全性。

其次,地下城市规划需要高度的技术创新和专业知识储备。

地下交通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地下商业区的空间布局等需要专业设计和施工团队的支持。

另外,地下城市规划还需要巨大的投资和长期的回报周期。

地下城市规划的实施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共同分担投资风险。

四、国际案例分享国际上已经有一些成功的地下城市规划案例。

例如,新加坡的海湾地区地下规划项目,将商业、住宅和公共设施等功能转移到地下,通过地下通道连接不同区域,有效减少了地面的拥堵问题。

另外,日本的东京地下城项目,通过地下交通枢纽的建设,将人流和交通聚集到地下通道中,提高了城市的出行效率。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ppt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ppt

Page 19
贮藏设施
充分发挥地下空间封闭性、热稳 定性的优势,保持仓储空间恒温、 恒湿,而且安全、节能。
Page 20
商业设施
•地下商业设施空间一 般包括商店(商场) 式购物空间、餐饮等 盈利性单元: ✓吸引投资; ✓弥补建设运营成本; ✓为换乘时提供休憩、 购物方便。
Page 21
其他设施
•Page 5
✓ 地下空间资源含义 ① 天然存在的资源总量:海洋以下7km;一
般表面以下33km,理论上可以开发利用。地球表 面积5.1×108km2,空间总量7.5×1018m3。
② 一定技术条件下可以合理开发利用的资源 总量;目前技术2km为宜。考虑留安全间距即洞 室尺寸的1-1.5倍岩体保留,则总量为 4.12×1017m3。(技术因素制约)
•Page
易封闭性——储存
• 由于地下空间为岩土介质所包围,所以地下空 间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封闭,对于良好的岩石 围岩介质,只要加以适当的开发可直接用于存 储各类物质甚至是液体物质。对土层介质加以 改造与加固,也可用于各类物质的储存,如对 天然形成的围岩介质空间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 则可形成具有良好封闭性的人工空间。
①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可以开发利用。 ②分为一次性资源,多次循环利用的资源。 ③自然资源:天然形成(常见)。包括水资源、矿 产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天然气、石油、煤 炭等能源资源。 ④地下空间也是一种资源:新观念、新认识(随经 济、技术发展,逐步形成的观念)。 ⑤应科学规划、依法保护、安全有效合理开发利 用。
•防灾措施
•自然灾害
•人为灾害
•地震、台风、 洪水等
•二次灾害
•火 灾 、 战 争 、 放 射能、核辐射、化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 ppt课件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 ppt课件

2020/11/29
走进地下空间
10
Page
✓ 实际调查数据
近年来福州地面建设以高层为主,地面土地资源的利 用已渐趋饱和,向地下发展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根据福州的地质条件,地下空间的开发将会控制在地 下15米以内,即以地下三层的模式为主。 如果拿出福州3%的土地来开发地下空间,那么未来10 年,福州人均可利用地下空间将有望达到3平方米左右。 届时,福州可利用地下空间的总面积将会达到1000万 平方米~1500万平方米;
2020/11/29
走进地下空间
11
Page
地下空间特性
空气 地面建筑
岩石、土壤 地下建筑
具有高抗震特性
2020/11/29
走进地下空间
具有节能的作用、 呈现出低炭经济的特点
储存
12
Page
高防护性——防灾
抗震 ➢ 同一震级条件下,跨度小于5米的地下建筑抗震能
力一般比地上建筑提高2~3个烈度等级。 ➢ 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地下结构,或埋深在20m以下
Page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 资源
①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可以开发利用。
②分为一次性资源,多次循环利用的资源。
③自然资源:天然形成(常见)。包括水资源、矿 产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天然气、石油、煤 炭等能源资源。
④地下空间也是一种资源:新观念、新认识(随经 济、技术发展,逐步形成的观念)。

交通地下空间设计方案

交通地下空间设计方案

交通地下空间设计方案现代城市交通发展迅速,市中心道路交通压力大,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有效利用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形象,交通地下空间设计方案应运而生。

交通地下空间的设计方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安全性、通行能力、环境保护和美观度。

首先,安全性是交通地下空间设计方案的首要问题。

为了保证交通地下空间的安全运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火、防爆、防震、防污染措施。

例如,在地下空间的通道和出入口设置防火门、防火墙,并配备消防设施,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人们的安全。

此外,还可以采用可见光通信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等技术手段,提高交通地下空间的安全性。

其次,通行能力是交通地下空间设计方案的核心问题。

地下空间的道路布局需满足车辆通行的需求,可以设置多条车道和分级交叉口,以提高道路通行的效率。

此外,还可设置人行道、自行车道等非机动车通行设施,方便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

同时,为提高交通地下空间的通行能力,还可以引入智能交通系统,实现交通信号的智能化控制,减少交通堵塞。

第三,交通地下空间的设计方案还需考虑环境保护问题。

地下空间的地质环境复杂,需要进行环境评估和保护,以确保地下水源和地下结构的安全。

同时,在地下空间的通风、照明和噪声控制等方面也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环境,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干扰。

最后,美观度是交通地下空间设计方案的重要考虑因素。

地下空间的设计应考虑到整体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体现城市的特色和氛围。

可以通过设置景观绿化、艺术装饰、灯光效果等来美化地下空间,为市民提供愉悦的出行环境。

综上所述,交通地下空间设计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安全性、通行能力、环境保护和美观度等因素。

只有在这些方面达到协调一致的情况下,才能为城市交通发展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未来的城市交通地下空间将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出行提供更便利、安全、舒适的环境。

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与设计

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与设计

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与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公共空间越来越紧张,城市地下空间成为了大家争相挖掘的资源。

城市地下空间不仅可以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还可以增加城市的功能和价值,并使城市更加美丽、宜居。

因此,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与设计愈发成为城市规划和设计的重要领域。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一、尊重基本法律法规。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必须符合宪法、土地法和城市规划法规等相关法律和规章。

二、科学合理。

规划必须遵循城市发展的质量、安全、效益和容量等方面的要求,确保规划尺度和布局安全、合理、可行。

三、具有可持续性。

规划必须考虑到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效益,提高地下空间的效益和品质,做到“规划一次、长期受益”。

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方向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交通领域。

城市地下空间可以用来实现道路网、地铁、轻轨等交通设施的延伸和补充,减少地面交通拥堵。

二、商业领域。

城市地下空间可以建设商业中心、大型超市、餐饮美食街、文化娱乐中心等,满足人们休闲娱乐、购物等需求。

三、文化教育领域。

城市地下空间可以用于建设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剧院、音乐厅等公共文化设施。

四、市政公共领域。

城市地下空间可以建设公共公园、游泳馆、图书馆、养老院、医院、消防站等市政公共设施。

城市地下空间设计的实践探索城市地下空间的设计需要根据不同的利用方向和专业领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和手段,以达到建筑功能的最佳化和建筑效果的最大化。

一、公共空间设计。

公共空间是指不同类型的交通系统、市政公共设施等组成的城市地下空间。

在这些公共空间中,需要考虑交通网络的分布、连接、交通年限、交通方式等因素。

二、商业空间设计。

商业空间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流线分布和交通系统的便利性,同时要考虑到商业环境的和谐、舒适和品质。

三、文化空间设计。

文化空间的设计要注重展示,强调文化的氛围和传播,以满足不同的文化需求。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课程笔记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课程笔记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地下空间的开发历史1. 早期利用:人类早期利用地下空间主要用于居住、储藏食物等生活生产需求。

例如,古代的洞穴居住、地窖储藏等。

2. 中国的地下空间发展:5000多年前,中国开始利用地下空间储藏粮食,古代铜矿矿井、石窟群等都是早期的地下工程。

近现代,中国城市的地下空间利用进入新阶段,如地铁建设、地下商业街等。

例如,北京地铁始建于1965年,是中国最早的地铁系统之一。

3. 世界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地铁的发明和建设使地下空间利用大规模发展。

二战期间,地下空间在防护和战争中作用凸显。

20世纪后半叶,地下空间利用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例如,巴黎地铁始建于1900年,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铁之一。

二、地下空间开发技术1. 开挖技术:传统的钻爆法、机械开挖法等。

钻爆法利用钻机钻孔,然后将炸药放入孔中爆破,适用于硬岩地质条件。

机械开挖法利用挖掘机、铲车等机械设备进行开挖,适用于软土或软岩地质条件。

2. 支护技术:锚杆、喷射混凝土、地下连续墙等。

锚杆通过钻孔将钢筋或钢缆锚固在岩土体中,提供支撑力。

喷射混凝土是将混凝土通过喷射机喷射到岩土体表面,形成一层坚固的支护层。

地下连续墙是在地下挖掘过程中,先建造一道连续的墙体,再进行开挖。

3. 隧道施工技术:盾构法、掘进法、沉管法等。

盾构法利用盾构机在地下推进,同时构建隧道衬砌。

掘进法是通过掘进机在地下挖掘,形成隧道。

沉管法是将预制的管段沉放到水中,形成隧道。

4. 地下建筑结构设计:框架结构、拱顶结构、地下连续墙结构等。

框架结构利用钢筋和混凝土构建框架,适用于大型地下空间。

拱顶结构利用拱形结构提供支撑力,适用于地下隧道等。

地下连续墙结构是利用地下连续墙作为支撑和围护结构。

三、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的主要方法1. 地下空间总体布局:考虑城市总体规划、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地下空间总体布局。

例如,根据城市的功能区划分,规划商业区、居住区、交通枢纽等地下空间布局。

地下空间规划设计03第三章地下交通网规划设计

地下空间规划设计03第三章地下交通网规划设计

第三节 地下步行系统规划
3、地下步行系统的布 局 (2)地下步行系统格局
双棋盘格局
地下步道位于街区内, 形成与地面道路错位的 棋盘形格局。。
第 26 页
第三章 地下交通 网系统规 划设计
第三节 地下步行系统规划
3、地下步行系统的布 局 (2)地下步行系统格局
单棋盘格局
地下步道位于街道下, 形成与地面道路重叠的 单棋盘格局。
第 17 页
第三章 地下交通 网系统规 划设计
第二节 地下轨道交通网规划设计
(4)地下轨道交通站点定位
车站定位应充分考虑地铁与公交汽车枢 纽、轮渡和其他公共交通设施及对外交通 终端的换乘,应充分考虑地铁站之间的换 乘。车站定位要保证一定的合理站距,原 则上城市主要中心区域的人流应尽量予以 疏导。
第 18 页
第 29 页
第三章 地下交通 网系统规 划设计
第四节 案例分析
南京地下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设计 轨道交通发展层面
随着南京轨道交通进入加 速发展阶段,2010年后的 轨道交通发展方向和重点 需要超前研究,确保南京 轨道交通的持续稳定发展。
在城市中心城区范围内,以地铁为依托,结合轨道交通线网的建设, 形成地下和地面相互联系的便捷的立体交通体系,利用地铁客流合 理开发商业,提高地下空间的使用效率和开发效益。
第三章 地下交通 网系统规 划设计
第一节 地下轨道交通网规划与城市布 局
1.4地下交通规划与城市总体布局的 衔接 (1) 城市地下空间布局以城市轨 道交通网络为骨架
地下步行系统优缺点
具有防灾性能高,恒温节能,缩短地铁站与建筑物之间距离,增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的优点,但具有缺自然,造价较高的缺点。
第三章 地下交通 网系统规 划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响降到最低。 选线需要考虑的要素:
(1)埋深对造价的影响。明挖法施工,造价与埋深成正比;暗
挖法施工,隧道段埋深与造价关系不大,车站段埋深越大,造价 越高。
(2)地下各类障碍物的影响。
(3)两条地铁线交叉或紧挨时,两者间的位置矛盾与相互影响。 (4)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的优劣。
第三章 地下交通网 系统规划设 计
大阪地铁路网
第三章 地下交通网 系统规划设 计
第二节 地下轨道交通网规划设计
3、地下交通预测 (1)交通需求预测
第 15 页
交通需求预测首先从城市未来保留的经济、人口、就业岗
位等方面入手,充分把握人口、产业以及交通出行行为等各 子系统交互作用所形成的动态系统;
其次在现有的居民出行调查基础上,合理预测未来年份的
能有效使用。高架步行系统具有造价低,能够获得自然景观等优点,但具有影响城市景观和抗震
性能低,倒塌后易形成地面疏散障碍的缺点。
地下步行系统优缺点
具有防灾性能高,恒温节能,缩短地铁站与建筑物之间距离,增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优点,但
具有缺自然,造价较高的缺点。
第三章 地下交通网 系统规划设 计
关系
第三节 地下步行系统规划
人民交通出版社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
第1 页
第三章 地下交通网系统规划设计
本章概要
01 地下交通网规划 与城市布局
02 地下轨道交通规 划设计 04 案例分析
03 地下步行系统规 划
第三章 地下交通网 系统规划设 计
第一节 地下轨道交通网规划与城市布局
1.1 地下交通网的分类
第3 页
地下交通网若按功能划分,其大致可分为以下几 个方面: (1)地下轨道交通网系统空间。包括地铁、城铁、 轻轨等轨道交通设施 。 (2)地下机动车交通网系统空间。包括地下快速 道路、地下停车系统等。 (3)地下步行道网系统空间。建于地下的供公共 使用的步道,多条地下步道有序组织在一起,形 成地下步行系统。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地下步行 街、地下人行过街道。一般而言,地下步行街也 是地下商业街;地下人行街道主要是为解决人行 过街而建造的单建式地下交通设施。
居民出行行为,预测未来年份的出行需求; 再次,需求模型通过现状数据的校验后,可以将未来年份 的人口、就业岗位等相关数据信息作为模型的基本输入,从 而预测目标年各条件下的交通需求。
四阶段法
第三章 地下交通网 系统规划设 计
第二节 地下轨道交通网规划设计
(2)地下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原则
第 16 页
贯穿城市中心区,分散和力求多设换乘点并提高列车 的运行效率 尽量沿交通主干道设置
第三章 地下交通网 系统规划设 计
第一节 地下轨道交通网规划与城市布局
1.2 地下交通网规划方法
第4 页
(1) 地下交通网规划遵循的原则
适应性 原则
适度超 前原则
公交优先 原则
统筹规划
原则
第三章 地下交通网 系统规划设 计
第一节 地下轨道交通网规划与城市布局
1.2 地下交通网规划方法
第5 页
(2) 地下交通网规划思路
第三章 地下交通网 系统规划设 计
第一节 地下轨道交通网规划与城市布局
1.4地下交通规划与城市总体布局的衔接
第7 页
(1) 城市地下空间布局以城市轨道交通
网络为骨架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交通发挥作用的同时, 也成为城市规划和形态演变的重要部分, 尽可能地将地铁联系到居住区、城市中心 区、城市新区,提高土地的使用强度。地 铁车站作为地下空间的重要节点,通过向 周围的辐射,扩大地下空间的影响力。
缺点就是线路之间换乘不便,为了连接这些放射状的线路,相应地建有一些环线。因此 ,现代城市地铁路网多数都是放射状和环状线型的结合。
英国伦敦市的地铁路网
上海地铁路网“环型+放射”
第三章 地下交通网 系统规划设 计
第二节 地下轨道交通网规划设计
(2)地下交通网络形态组合
第 14 页
莫斯科地铁路网
墨西哥地铁路网
第二节 地下轨道交通网规划设计
(4)地下轨道交通站点定位
第 18 页
车站定位应充分考虑地铁与公交汽车枢纽、 轮渡和其他公共交通设施及对外交通终端的换
乘,应充分考虑地铁站之间的换乘。车站定位
要保证一定的合理站距,原则上城市主要中心 区域的人流应尽量予以疏导。
第三章 地下交通网 系统规划设 计
第三节 地下步行系统规划
系统性
地下步行系统只有越
连续,规模越大,才 能越受人欢迎,才能
便捷性
出于行人的方便心理, 行人活动具有“平面 性”,一般不希望过 多转换主要通道的层 次。
有效发挥其交通及活
动功能。
第三章 地下交通网 系统规划设 计
第三节 地下步行系统规划
(2)地下步行系统规划重点内容
第 20 页
在地下步行系统规划时,应对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作重点考虑 ——明确地上与地下步行交通系统的相互关系。 ——在集中吸引、产生大量步行交通的地区,建立地上、地下一体化的步行 系统。 ——在充分考虑安全性的基础上,促进地下步行道路与地铁站、沿街建筑地 下层的有机连接。 ——利用城市再开发手段,以及结合办公楼建造工程,积极开发建设城市地 下步行道路和地下广场。
1、地下步行系统规划方法 (1)地下步行系统规划特点
第 19 页
地下步行系统是指修建于地下供行人公共使用的步道,由多条这样的步行道路,有序地、 有组织地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地下步行系统。它应具有以下四个主要特点:
中介性
即时通讯体系。起 着整合地上与地下, 地下与地下分散空 间的作用。
公共性
其本身就是城市公共活 动空间,包括地下商业 街、下沉广场等集商业、 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公 共活动空间。
第三章 地下交通网 系统规划设 计
第一节 地下轨道交通网规划与城市布局
1.3 地下交通网规划布局
第6 页
在开发布局上,逐步形成以地下轨道交通线网为骨架,以地铁车站和枢纽为 重要节点,注重地铁和周边项目地下空间的联合开发,形成有机的交通网络 服务体系。 在空间层次上,避免地铁与建筑和市政浅埋设施的相互影响,地铁尽量利用 次浅层和次深层地下空间。 在城市中心城区范围内,以地铁为依托,结合轨道交通线网的建设,形成地 下和地面相互联系的便捷的立体交通体系,利用地铁客流合理开发商业,提 高地下空间的使用效率和开发效益。
规划原则
加强城市周围主要地区与城市中心区、城市业务地区、 对外交通终端、城市副中心的联系 避免与地面路网规划过分重合 与城市未来发展相适应
第三章 地下交通网 系统规划设 计
第二节 地下轨道交通网规划设计
(3)地下轨道交通选线
第 17 页
地铁网络选线是对原来地铁交通网的进一步细化,选线时应该
避开不良地质现象或已存在的各类地下埋设物、建筑物,将其影
(2) 地下步行街与其他地下空间的联系
第 23 页
地上地下步行系统之间的联系构成了一个地下交通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带动地下空间的 发展和繁荣。
第三章 地下交通网 系统规划设 计
第三节 地下步行系统规划
2、地下步行系统的组成
第 24 页
第三章 地下交通网 系统规划设 计
第三节 地下步行系统规划
3、地下步行系统的布局
步提升南京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
扩大辐射半径,南京亟需完善综合交 通运输体系,特别是多层次相互协调
的轨道交通系统,构建长三角承东启
西的重要中心城市,建立国家枢纽城 市地位
第三章 地下交通网 系统规划设 计
第四节 案例分析
南京地下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设计 南京层面
第 29 页
南京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将 对城市功能目标、规模布局
南京市地铁网络骨架的地下空间形态
第三章 地下交通网 系统规划设 计
第一节 地下轨道交通网规划与城市布局
1.4地下交通规划与城市总体布局的衔接
第8 页
(2)城市地下空间布局以大型地下空间
为节点
大型的公共建筑、商业建筑、 写字楼等通过地下空间的相互 联系,形成更大的商业、文化、 娱乐区。大型的地下综合体担 负着巨大的城市功能,城市地 下空间的作用也更加显著。
作出调整,规划要求要求轨
道交通必须与城市发展形成 整合互动,通过轨道交通引 导城市空间结构以及交通方 式结构优化,塑造高效率、 高品质、高适应性的一体化 公交都市。
第三章 地下交通网 系统规划设 计
第四节 案例分析
南京地下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设计 轨道交通发展层面
第 30 页
随着南京轨道交通进入加速发 展阶段,2010年后的轨道交通 发展方向和重点需要超前研究, 确保南京轨道交通的持续稳定 发展。
第二节 地下轨道交通网规划设计
1、地下交通线路规划的一般要求
第 11 页
(1)地下线路在城市中心地区宜设在地下,在其他地区,条件许可时可设在高架桥或 地面上。 (2)地下线路的平面位置和埋设深度,应根据地面建筑物、地下管线和其他地下构筑 物的现状与规划、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采用的结构类型与施工方法,以及运营要 求等因素,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确定。 (3)每条线路应按独立运行进行设计。线路之间以及与其他交通线路之间的相交处, 应为立体交叉。 (4)站点应设置在客流量大的集散点和地铁线路交会处。车站间的距离应根据实际需 要确定,在市区为 1.0 km左右,郊区不宜大于2.0 km。
第三章 地下交通网 系统规划设 计
关系
第三节 地下步行系统规划
(2)地下步行街与城市步行系统的关系
第 22 页
地下步行系统与地面、高架步行系统分工合作共同构成城市步行系统。它们之间不是相互 排斥、相互取代、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各具特色、相互配合,共同服务行人。
地面步行优缺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