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三化学专题复习专题十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7)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电子式:如K2S的电子式: .. .. +[·S . ]2-K+ ; H Cl的电子式H · Cl ; K ×. .× ×. . ..
④结构式:O C O、H—Cl等;⑤结构简式: CH3CH2CH3、CH3CH2OH等。
变式4、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达方式中正确的是( ①水分子的电子式H+[· · 2-H+ O]
·· ·· · · · H ·Cl · · O ·· ··
b.硫离子结构示意图: c.羟基的电子式:
·· · · OH · · ··
d.CO2的摩尔质量为44 e.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f.乙酸的分子式:C2H4O2 g.明矾的化学式:KAlSO4· 2O 12H h.NH3的结构式:H N H
答案 C
1.胶体分散系比较稳定的原因:在胶体中,分散 质粒子不断地进行无规则运动;胶体粒子带电荷, 由于电荷的存在使胶粒之间相互排斥,不易聚沉从
而使胶体保持相对稳定,这是主要原因。
2.在胶体分散系中,胶体粒子是带电荷的,不能 说胶体带电荷,因为整个胶体是呈电中性的。 3.电泳现象:证明了胶体粒子是带电荷的。但有 些胶体粒子(如淀粉胶体)不带电荷,同时还应注 意电泳现象是胶粒定向移动产生的,并没有发生聚 沉。
(3)对于化合物可根据化学键来判断:①若含 有离子键,则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NaCl、NH4Cl、 Na2SO4;②若全以共价键形成,则是共价化合物,如 CO、SiO2、HNO3。 (4)对于化合物可根据组成元素(是否含碳) 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①无机化合物根据 组成又可分为氧化物、氢化物、酸、碱、盐,它们 可由原子组成,也可由分子或离子组成;②有机物 根据官能团和性质可分为烃、烃的衍生物(卤代烃、 醇、酚、醛、羧酸、酯)、高分子化合物等,有机 物大部分由分子组成。
答案 A
1.分类的标准及原则 必须按同一标准进行,分类的子项应当互不相
容,各子项必须是全异关系,各子项之和必须等于 母项。 2.物质类别的判断 判断物质的类别,主要看物质的组成元素和该 物质中粒子的相互作用。 (1)根据有无固定的组成可判断是纯净物还是 混合物,再根据是由几种元素形成的该物质,来判 断是单质还是化合物。 (2)对于单质,根据结构和性质可判断是否是 同素异形体。
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MgO)。
变式2:分类方法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 重要的作 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
酸、二元酸等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
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 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 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生成,在化学变化中既有旧键断裂,又有新键形成。
(5)血液透析原理
zxx.k
考点一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
【例1】 下列各组物质发生的变化中,均属于化学
变化的一组是
中燃烧后消失
( )
A.少量酒精在空气中挥发不见了;少量酒精在空气
B.块状生石灰在空气中逐渐变成粉末;晶体碳酸钠 在空气中逐渐变成粉末
C.木炭燃烧发光、发热;电灯发光、发热
D.石灰水中通入少量CO2后变浑浊;室温下的饱 和石灰水加热后变浑浊
有出现过的,是今后高考中值得
2 注意的一个问题,Na2SO4中含Na+,它是钠盐;含 S O 4 ,它 2 是硫酸盐;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Na+,阴离子只有 S O 4 ,没
有其他的阴、阳离子,故它属正盐。从组成看,1个HNO3分子 只电离出1个H+,故它是一元酸;HNO3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成H+ 和NO ,故它是强酸;HNO3容易挥发,故它是挥发性酸;强
1.基本类型
(1)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3) ;(2) 置换反应 ; ;(4)复分解反应 。
2.根据是否有电子转移
非氧化还原反应 。 (1) 氧化还原反应 ;(2) 3.根据反应热效应 (1)放热反应 ;(2) 吸热反应 。 4.根据是否有离子参与
(1)离子反应
;(2) 非离子反应 。
Z.xxk
变式1: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红磷加热到416℃升华后冷凝得白磷
)
B.分馏石油产生汽油
C.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 D.氯化钠变成氯离子和钠离子 解析 在判断物质的变化类型时,要抓住变化后有无新物质 生成这一关键点。红磷和白磷是不同的物质,因此同素异
形体之间的转化均为化学变化;石油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
H · · · · +[ · · -而不是 · · NH4Cl电子式为[H · · N H] · · Cl ] · · · · H· H · · · · · · · · · NH 4 · · ;NH3电子式为 H· · [ Cl ] N H而不是 N· H。 · · · · · · · H H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看是否有新物质
汽油是从石油中分馏出来的,不是产生的新物质;干冰是 二氧化碳在固态时的名称,干冰和二氧化碳只是分子聚集
状态的不同,并无新物质产生;氯化钠电离为钠离子和氯
离子也只是聚集状态的变化,因此B、C、D三项均为物理变 化。 答案 A
考点二
物质分类法的应用 ( )
【例2】 物质分类的依据通常有组成和性质,下列物质分 类中,只考虑组成的是 A.Na2SO4是钠盐、硫酸盐、正盐 B.HNO3是一元酸、强酸、挥发性酸
zx..xk
解析 A项,酒精的挥发是物理变化,而酒精的燃烧是
化学变化;B项,前者是CaO与空气中的水和CO2反应生 成了CaCO3,是化学变化;后者是Na2CO3· 2O风化失去 10H 水,也属于化学变化,正确;C项,木炭燃烧发光、发 热属于化学变化,电灯发光、发热属于物理变化;D项,
前者是Ca(OH)2与CO2反应生成了CaCO3,是化学变化;
· · ·· ··

②CO2分子的结构式O
C
O
③乙炔的实验式C2H2
④乙醛的结构简式CH3COH
⑤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 ⑥F-的结构示意图 A.只有②⑥ C.只有②③⑥ B.只有③④ D.只有①③⑤
答案 A
高考失分警示 1.考查物质的组成和分类的题目,易错点在于弄
不清物质的成分和俗名,不明确物质分类的标准。
4.胶粒呈中性的胶体如淀粉胶体,无电泳现象,遇 电解质溶液不发生聚沉,若使之聚沉可采用加热法。 5.有些胶体遇足量强酸或强碱时,先聚沉形成沉淀, 后沉淀溶解形成溶液,如Fe(OH)3胶体、Al(OH) 3胶体、
硅酸胶体。
变式3:关于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④⑥

①制备Fe(OH)3胶体,通常是将Fe(OH)3固体溶于热水中;
径大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鉴别胶体和溶液
D.纳米材料的粒子直径一般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
(1 nm=10-9 m),因此纳米材料是胶体 解析 A项,胶体有液溶胶、气溶胶和固溶胶,不一 定是液体;B项,电泳现象能证明胶粒带电,不能证 明胶体粒子直径比溶液中溶质微粒直径大;C项,光 线照射时,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不能产生 丁达尔效应;D项,纳米粒子虽然与胶体粒子大小相 当,但纳米材料不符合分散系的概念。
3
酸性和挥发性反映了HNO3的性质。Mg(OH)2是二元碱是从组成 看的,说明1 mol Mg(OH)2能电离出2 mol OH-,而难溶性碱、 中强碱是它们的性质。Al2O3是两性氧化物,说明它既能与 OH-反应,又能与H+反应,是从性质方面来分类的;它是金属
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是从组成方面分类的。
C.Mg(OH)2是二元碱、难溶性碱、中强碱
D.Al2O3是两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 解析 具有相同组成的物质在某些性质上具有相似性,具有 相同的某一性质的不同物质,其组成不一定相同,从掌握 组成、性质等方面对单质、酸、碱、盐、氧化物进行分类,
可加深对物质性质的理解,这种类型是以前高考命题中没
注意 ①化学变化中常伴有发光、放热现象,但 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如
金属受热发光。
②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但存在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HCl 溶于水、熔融NaCl电离等。 ③原子的裂变、聚变虽有新物质生成,但它不
属于中学化学意义上的化学变化。
如果要使其发生凝聚常用的方法有:
① 加热 ,② 搅拌 ,③ 加电解质溶液 。
Zx.xk
(4)用水解法制备的Fe(OH)3胶体中含有Fe3+、Cl-, 可用 渗析 进行提纯。 2.胶体的应用及解释 (1)土壤保肥 (2)含Fe2+、Al3+的盐净水 (3)入海口三角洲形成
(4)工业电泳除尘
四、胶体 1.胶体的制备和性质
(1)水解法制备Fe(OH)3胶体:制备过程中发生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为 Fe3++3H2O

Fe(OH)3(胶体)+3H+。
(2)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的本质特征 为: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 ,二者可利用 丁达尔效应 来
区分。
(3)Fe(OH)3胶体较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 。
②当带有相反电荷的胶体粒子相混合时,不会发生聚沉;
③电泳现象证明胶体带电,属于电解质溶液;④血液透析 原理依据的是胶体的性质; ⑤布朗运动是胶体微粒特 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和溶液、浊液区别开来; ⑥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粒带正电荷。
考点四
表示物质组成、结构的化学用语
【例4】 判断以下化学用语是否正确,并将错误的 改正。 a.次氯酸的电子式:
如水煤气属混合物,而不是化合物;纯碱属纯净物 又是化合物。
2.电子式的书写最常见的错误:分不清化合物的
类型或原子周围的电子数、原子内的连接顺序出现 错误。 如H2O2电子式为H · · · O· · O H,而不是H+ [·O· ·] O · · · · H+;HClO电子式为
· · · · · ·· · ·· H· · ·,而不是 O · ·Cl · · · · · · · · ·· · ·· H·· · ·; Cl O · · · · · · · · · · 2+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①中,确定几元酸是据其电离出H+的个数; ②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即有电子转移;③中分散
系是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划分的;④对。
答案 D 考点二 胶体的性质 【例3】 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胶体都是均匀透明的液体 B.电泳现象能证明胶体粒子比溶液中溶质微粒直 )
3.概念辨析 (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
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
Al2O3为两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 (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 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如CO、NO)。
(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
专题十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7)
一、物质的组成

二、物质的分类 1.纯净物 (1)单质 非金属单质 (2)化合物 酸性氧化物 有机化 烃 合物 烃的衍生物 金属单质
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① 无机化 合物 两性氧化物 ②
酸、碱、盐 2.混合物 (1)溶液;(2)浊液;(3)胶体。
zxxk
三、化学反应的分类
H 答案 正确的有b、f、h,其他错误,改正略。
归纳:1.五种符号:①元素符号:H、Na等;②原
1 35 子符号(又称核素符号)H、 Cl等;③离子符号: 1 17
Cl-、Mg2+等;④化合价符号;⑤原子结构示意图: 如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 。 铝离子的结构示意
2.五种式子:①分子式(又称为化学式):CO2、H2、 SO3等;②最简式(又称为实验式):CH2O、CH等;
后者是因为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是 物理变化。 答案 B
辨析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物质变化中的“三色”、“五解”、“十八化”
物理变化 三色 五解 焰色反应 潮解 化学变化 ①颜色反应 ②显色反应 ①分解②裂解③水解 ④电解
十八 化
①熔化②汽化 ①氢化②氧化③水化 ③液化④酸化 ④风化⑤钝化⑥皂化 ⑦炭化⑧催化⑨硫化 ⑩酯化 硝化 裂化 卤化 (油酯)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