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研究述评

合集下载

西方大众文化研究述评_惠敏

西方大众文化研究述评_惠敏

惠 敏(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收稿时间:2010-05-30作者简介:惠敏(1965-),女,山东诸城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美国社会与文化;跨文化交际。

摘要:大众文化是产生于现代工业社会、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

它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社会,兴盛于20世纪30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

德国的法兰克福批判学派、英国的伯明翰文化平民学派以及后现代主义理论学派是最有影响的三个学派。

关键词:西方大众文化;法兰克福批判学派;伯明翰文化平民学派;后现代主义理论学派中图分类号:G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43(2010)04-0076-051.0引言在西方,“大众文化”对应着英语中的两个词汇:mass culture 和popular culture 。

德国法兰克福批判学派理论家马克斯·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 )和西奥多·阿多诺(Theodor Adorno )以“mass cultur e ”表述大众文化。

他们认为,mass 有“乌合之众”之义,所以,mass culture 是一种为平民准备的低等文化,这反映出了精英人士对大众文化的蔑视。

英国伯明翰文化平民学派理论家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 ms )不喜欢mass 这个含有轻蔑意味的英语词语,而以“popular culture ”表述“大众文化”,他认为popular 一词不含贬义。

威廉斯重视平民及一般人的能力,是在肯定的甚至赞扬的意义上使用“大众文化”,相信它是民众为自己创造的东西,体现出对于大众文化的宽容态度。

后来,美国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家德怀特·麦克唐纳(Dwight MacDonald )又提出应当用mass culture ,而不用popular culture 来称呼大众文化,因为popular 含有流行、通俗、庸俗之义,popular culture 多译为“流行文化”或“通俗文化”,它更强调了一种被普遍喜欢和热烈追随的“进行”时态。

文化工业理论下的大众文化

文化工业理论下的大众文化

文化工业理论下的大众文化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文化工业理论下中国的大众文化述评摘要:20世纪8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传入中国,其精英主义立场迅速得到中国知识分子的认同。

他们很快地接受了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并以这一理论为指导,对中国的大众文化进行猛烈攻击。

本文立足于法兰克福文化工业理论批判对中国大众文化的影响,旨在更好的认识中国本土的大众文化。

关键词:文化工业大众文化语境发展趋势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论”提供了一种有典型意义的大众文化批判模式。

这种模式把文化工业所操纵的文化活动的标准化、模式化、商业化、单面性、操纵性、强制性看作是当代工业社会文化艺术的根本性特征。

法兰克福学派详尽揭露了大众文化的消极作用,对大众文化的平民化趋向采取激烈的拒斥态度,毫不客气的说,正因为有了文化工业理论,中国大众文化的众多“负面性”被放大化,变得所谓的“显而易见”。

法兰克福学派典型的誓死扞卫精英文化的立场,在中国兴起大众文化的时代,得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认同,并对中国的大众文化也进行猛烈的抨击。

但是我国大众文化与西方大众文化生成语境及其不同,不能片面的照搬其文化工业的批判模式对我国大众文化进行批判。

我们要肯定大众文化在中国的意义,正确的看待我国大众文化的发展趋势,以便更好为我国文化建设服务。

一、文化工业理论影响下对中国大众文化的批判大众文化在法兰克福学派眼中,是一种非文化、反文化或虚假文化。

“文化工业”这一带有强烈批判色彩的概念集中代表了法兰克福学派主流的大众文化观,也成为中国学者引用最多的术语。

而标准化、模式化、商业化、操纵化、单面性、强制性等这些由“文化工业”衍生的语词也经常被中国大众文化研究所套用。

在中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大众文化的着作《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导论”中,尹鸿认为,大众文化在生产方式上是一种由文化工业生产的商品。

这些文化产品不再是个体创造的产物,从策划、投资、制作到宣传、发行直到消费,都被作为一种批量复制生产的工业产品。

法兰克福学派与英国文化研究 对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启示

法兰克福学派与英国文化研究 对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启示

法兰克福学派与英国文化研究对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启示内容提要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是伴随改革开放以来大众文化萌芽、发展而起步的,从一开始就存在本土理论准备先天不足的现象。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众文化研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大量移植了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批判理论。

这种做法,首先就会遭遇分析和批判的中西“语境错位”问题。

同时,仅仅以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资源,来审视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现象,至少也是失之偏颇的。

如果要建构更广阔的中国大众文化现象分析视野,就应当实现伯明翰学派或文化研究理论资源和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资源的结合,并将之导入中国地方性语境中。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文化研究大众文化研究中国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领域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移植了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以作为主要分析视野和方法。

这种照搬套用的做法,首先就会遭遇分析和批判的中西方“语境错位”问题。

同时,仅仅以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资源,来审视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现象,至少也是失之偏颇的。

诚然,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对于分析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现象,也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

但是,其缺陷也是相当明显的,尤其是其在过高估计大众个。

性被文化工业摧毁程度的同时,过分地简化了大众接受和使用文化工业产品的过程。

正是在这一点上,英国文化研究(伯明翰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具有纠偏和补充作用。

文化研究不仅注意到了自上而下宰制性力量对大众的控制和操纵,更看到了从属者自下而上对宰制性力量的抵抗和颠覆,重新认识到了大众的文化辨识力、主动性和创造性,重估了大众文化政治的进步性潜能。

正因如此,如果把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与英国文化研究的大众文化理论接合起来,并经过从西方地方性语境到中国地方性语境的转换,会有助于更全面、辩证地理解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现象。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研究,是伴随改革开放以来大众文化萌芽、发展而起步的,从一开始就存在着本土理论准备先天不足的现象。

大众媒体与文学传播——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传播学阐释

大众媒体与文学传播——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传播学阐释

大众媒体与文学传播——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传播学阐释大众媒体与文学传播——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传播学阐释引言:随着大众媒体的迅猛发展,影响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传播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本文将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大众媒体对中国文学传播的影响与作用。

一、大众媒体与中国文学的媒介转变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文学主要通过书籍、杂志、报纸等印刷媒体进行传播。

然而,大众媒体的普及与广泛应用改变了这种传统的传播方式,推动了中国文学传播的媒介转变。

通过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可以方便地在网上阅读作品,与作者进行互动交流。

同时,电视、电影等大众媒体的发展也为中国文学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机会。

二、大众媒体对中国文学传播的影响1. 扩大了中国文学的受众范围以前,由于印刷物的限制,文学作品的传播范围受到了限制,只有少数人能够阅读到优秀的文学作品。

而大众媒体的兴起,使得文学作品可以迅速传播到更广泛的人群中。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轻松获取到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拓展了文学作品的受众群体,增加了作品的影响力。

2. 加速了中国文学的创作和发展大众媒体的出现,使得文学作品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也促进了作品的创作和发展。

作家可以更方便地与读者进行交流,获取到反馈和建议,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同时,大众媒体也为作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舞台,使得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

3. 促进了中国文学的多元化大众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文化交流的机会,也促进了中国文学的多元化。

通过大众媒体的传播,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文学作品得以展示,反映了社会的多元化和个体差异。

同时,大众媒体也为少数群体的声音提供了更多的发表机会,推动了文学作品呈现出更丰富的面貌。

三、大众媒体对中国文学传播的问题与挑战虽然大众媒体为中国文学的传播带来了诸多好处,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

首先,大众媒体的普及带来了信息的过载,人们更容易被短期、低质量的信息所吸引,导致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关注度降低。

大众文化心得

大众文化心得

小写的文化:大众文化的两种时间一、大众文化的娱性功能自1942年以后,主流文化经过民间话语的"转译",具备了大众文化所有的特征。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大众文化"是"大写的文化",它所强调、宣扬的是与国家民族相关的宏大叙事,它的目标诉求是动员和组织民众参与到民族救亡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因此,这个"大众文化"虽然形式和内容已被人民"喜闻乐见",但它并不是"市场化"或消费性的。

三十年代以上海城市消费文化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在后来主流文化的叙事中基本被中断,在民族危亡的时代,它被认为是"不健康"和具有"腐蚀性"的。

"红玫瑰"或"礼拜六"以及舞场上的靡靡之音,在大众化的"红色经典"面前不战自败。

因此,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处境,消费性的大众文化没有生产的合法性和可能性。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流话语支配了社会生活和它的发展方向,它被普遍认同的同时,也为商业文化的生长、发展提供了空间和合法性。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大陆具有消费性的大众文化中断了50年之后,它的再次启动是在港台消费文化的"反哺"中实现的。

邓丽君的流行歌曲、金庸、梁羽生、古龙、温瑞安的武侠小说、琼瑶、席慕容的爱情小说和诗歌以及海外华文电视连续剧等,以另外一种方式占领了中国大陆的文化市场。

这一文化形态被称为"快餐文化"。

但它讲述的内容和方式,都是老百姓所熟悉并乐于接受的。

这些作品的基本内容都与道德、伦理、亲情、血缘相关,都是寻常事、平常心。

用迎合百姓心理和趣味的方式实现其商业诉求的目标。

在接受港台文化"反哺"的同时,大陆文化市场也在试探性地寻找自己的商业文化形式,在这一形式尚未成型之前,市场首先找到了过去的"替代物",即以"闲适"散文领衔主演的非意识形态文学。

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综述

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综述

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题目: 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综述姓名: 梁亚芬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班级: 公管41学号: 2234131指导教师: 夏如兵职称: 副教授2007年6月20日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综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梁亚芬指导教师夏如兵摘要:当今中国,大众文化的崛起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它已是多元文化格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众文化是在工业社会中产生,以都市大众为其消费对象,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无深度的、模式化的、易复制的、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

大众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在其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呈现出积极与消极、进步与倒退共存的特征,但作为一种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的文化,大众文化更多地展现出积极的一面。

所以在对待当前的大众文化上,我们只有站在时代的高度,以积极建设的态度,有针对性地做好引导、提高、规范的工作,才能创造出我们所需要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

关键词:大众文化;中国;大众文化建设The Summary of Mass Culture Research in ChinaStudent majoring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Liang YafenTutor Xia RubingAbstract:Nowadays china, the rise of popular culture is a highly visible phenomenon. It is the pattern of cultural diversity an integral part. Popular culture in the industrial society, so as to the city for public consumption targets, through the mass media to disseminate non-depth, systematic, easily replicated,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arket law of mass production of cultural products. Popular culture development in China has gone through three stages.In its development,inevitably have some negative impact, positive and negative. progress and retrogression coexistence features, but as a social development conform to the trend of the culture, more popular culture to show the positive side. Therefore, in dealing with the current popular culture, we o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imes,building a positive attitude,do a good job targeting guidance, improve and standardize the work in order to create what we need is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opular culture.Key words:Mass culture; China; Mass culture construction中国大众文化的兴起,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而出现的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评析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评析

of
criticism and research,this paper describes in detail its mass
process.This
culture
theory development
of mass
paper
describes the Frankfurt School critical theory
为更好的利用这一重要的信息资源为国家的教育和科研工作服务在国家科技部的大力支持和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提议下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承担并开发建设了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的加工和服务任务通过对学位论文全文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建成全国最大的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进行信息服务
关于同意使用本人学位论文的授权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 的成果,论文中有关资料和数据是实事求是的。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加以标注和致 谢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或他人为获得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 工作的同志对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出了明确的说明。 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愿意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manipulation of other features.A brief
analysis of the
theory of mass
discuss the
culture
and the
era
of the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of
limitations,and
the
Frankfurt School critical theory

大众媒体与文学传播——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传播学阐释

大众媒体与文学传播——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传播学阐释

大众媒体与文学传播——20世纪90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的传播学阐释导言随着大众媒体的迅速进步和普及,文学传播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中国,20世纪90时期以来,大众媒体对于中国文学传播产生了深遥的影响和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通过对大众媒体与文学传播的干系进行阐释,探讨在中国文学传播方面的变革和进步,并探究其影响。

一、大众媒体对中国文学传播的影响1.媒体普及与读者扩大20世纪90时期以来,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的进步,大众媒体进入了一个高速进步的阶段。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能够迅速得到和传播信息,手机的普及使得阅读和文学更加便利。

这种大众媒体的普及使得读者的数量有了显著的增加,进一步扩大了中国文学的传播范围。

2.传播速度与效果的提高通过大众媒体,中国文学作品的传播速度大大提高。

作家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将自己的作品迅速上传,读者们可以实时地得到最新的文学作品。

这种传播速度的提高,使得中国文学的传播更加快捷高效。

同时,大众媒体还能够增加文学作品的传播效果。

通过互联网、电视、电影等各种渠道,文学作品可以更好地与读者的生活相结合。

例如,通过电视剧或电影改编的文学作品,通过影像的方式更直观地传达了作品的情感和意义,引起了更多读者的关注。

3.文学资源共享和多元化大众媒体的普及和进步也带来了文学资源的共享和多元化。

通过网络和电子图书的形式,文学作品可以被更多人所分享。

同时,大众媒体也为当代作家提供了更多展示才华的机会,使得文学创作更加多元化和开放。

二、大众媒体对中国文学传播的挑战1.商业化倾向在大众媒体的影响下,中国文学传播也面临着商业化倾向的挑战。

一些受市场需求驱动的文学作品更容易被媒体推广,而一些非商业化的高质量作品往往被轻忽。

商业化倾向的传播模式可能会影响文学作品的创作和传播方式,对中国文学的多样性和独立性构成一定的恐吓。

2.传播内容的碎片化大众媒体的特点之一是信息的碎片化和得到的浅显化。

在信息迅速更新的时代,文学作品往往只能被快速阅读和浅尝辄止。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浅析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浅析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浅析作者:孔婷来源:《学理论·上》2015年第01期摘要:法兰克福学派作为现代西方主要思潮,以其社会批判理论为核心理念,从大众文化批判角度入手,从其批判理论来源、主要内容、理论影响几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对文化内容进行评价与考察,并辩证地分析其对我国文化现代化构建的借鉴作用,使其更好地应用于当今中国的文化建设中。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文化批判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1-0068-02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文化界始终把文化批判作为主要研究方向,我国的理论界也受到此理论的影响。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关于人文精神、大众文化的大讨论就是这股蔓延于全球的文化批判热潮的具体表现,日益加剧的文化异化现象使大众文化研究成为整个文化批判研究的核心。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在当代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中独具特色,具有开创性和奠基性作用,阿多尔诺、马尔库塞、霍克海默、弗洛姆等思想家对大众文化及其异化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批判,对研究当今社会的文化现代化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可以看出,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理论对我们从整体上把握20世纪人类的文化危机具有重要的参照作用。

本文试图从文化批判的视角出发,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理论来源、理论内容及其影响和意义进行初步的分析、梳理和阐释。

一、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理论来源(一)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影响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批判理论来源是马克思的异化思想。

“异化”在近代西方社会意为事物向对立面转化。

是指:人类自己创造的某种东西,没有为人所用,却反过来成为支配和控制人类自身的制约品。

在马克思的理论建构中,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私有制和分工的影响,人的劳动被全面异化了。

实践本是人类自由自觉活动的存在形式,而劳动作为人类社会的主要活动,是人类本质特征的全面彰显。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的新思考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的新思考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的新思考
韩柱
【期刊名称】《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023)004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众文化得到了迅猛发展,它对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它促进了文化繁荣,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推动了文化大众化进程.另一方面,它也产生了很多消极影响.对主导文化及其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我们必须加强对大众文化的管理,实现主导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良性互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
【总页数】4页(P69-72)
【作者】韩柱
【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南昌,33006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02
【相关文献】
1.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的历史动因 [J], 张朋
2.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的历史动因 [J], 张朋;
3.世俗化的文化: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的消费性取向 [J], 傅守祥
4.中国大众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青年文化自觉 [J], 平章起;史洋
5.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大众文化发展若干思考 [J], 吴晓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众文化批判

大众文化批判

大众文化批判【摘要】:大众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形态,最早产生于西方社会,兴盛于20世纪3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

但是,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变是当代中国的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

在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在城市里,大众文化相当程度上已经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主要消费内容。

而且,从大众文化的发展态势来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匠进一步提高以及闲暇时间的大量增加,社会对于大众文化的需求将会有更大的增长。

也就是产,大众文化随着改革开放走进了中国人的生活之中,而且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

【关键词】:大众;大众文化;哈贝马斯;批判大众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形态,最早产生于西方社会,兴盛于20世纪3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

但是,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变是当代中国的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

在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在城市里,大众文化相当程度上已经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主要消费内容。

而且,从大众文化的发展态势来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匠进一步提高以及闲暇时间的大量增加,社会对于大众文化的需求将会有更大的增长。

也就是产,大众文化随着改革开放走进了中国人的生活之中,而且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

一、什么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的中性概念,即低等次的文化作品,主要指与严肃艺术、精英文化相对立的通俗艺术、流行文化。

大众文化的批判性概念,即刻意炮制出来的”大众工业”。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是”法兰克福党派”中,大众文化统指文化工业的制造的产品,主要包括电视、广播、广告、流行报刊等大众传媒文化。

大众文化的肯定性概念,即现代民间文化,为普通大众所喜闻乐见,应当高度评价。

1994年英国文化学者工业化利文在编纂《传播与文化研究中的关键概念》时,引用林肯”民有、民享、民爱”的观点来说明”大众文化”,特意指出”大众”本来是好的同义词,后来才被作为贬义的用途。

我们今天有意关注的”大众文化”是工业社会背景下与现代都市生活和大众群体相伴而生的,以大众传播媒介为依托的,受市场规律支配的、平面的、模式化的文化形态。

大众文化的利弊

大众文化的利弊

大众文化的普及利大于弊谢谢主席,大家晚上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便以铺天盖地之势,迅速蔓延到电影、电视、音乐、文学、广告、商业、旅游、网络、时装等众多领域,迅速抢占了人们的文化视野。

大众文化以其强大的市场占有力,使主流文化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如何界定大众文化,可以说是众说纷纭。

大众文化这个术语是从西方引进的,传达的是一种后现代主义思想。

我国对大众文化最准确的定义是说:“大众文化”是一种产业文化,它是为满足大众的消费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利用现代大众传媒传播手段进行大批量生产的一种文化,具有娱乐性、商业性、科技性、传播性等特征。

今天我方判断大众文化的普及的利弊标准在于:看其好的一面是否大过其坏的一面。

这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

对此我方有以下几个论点:第一:大众文化的普及有利于提升人们的“幸福感”,促进个性的解放。

像我方三辩就很喜欢看《天天向上》、《非诚勿挠》等电视节目,这些电视栏目都在以新形式和新方法,来让8090后们能够在休闲娱乐的轻松状态中接受正面的价值,从而提升他们面对生活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提升其幸福感。

从金庸小说入选高中语文读本,到周杰伦的《蜗牛》入选为爱国主义歌曲,这都说明大众文化在实践功能上,具有加强民主、解放思想倾向和消解神圣、提倡个性的作用。

事实和全球的经验都证明,只要避免了低级庸俗,过度娱乐等缺陷,大众文化对于社会的正面价值的弘扬有其积极作用。

第二:大众文化的普及有利于加强国家的世界影响力,就以美国的大众文化为例,它所产生的全球性影响,是其他文化难以望其项背的。

如:好莱坞大片的全球影响力,奥斯卡金像奖在影坛上的地位。

这些作为美国文化的象征之一,为全球所瞩目。

像近年相继辞世的迈克尔·杰克逊、惠特尼·休斯顿等超级歌星,虽然都受到诟病,但其全球影响力依然巨大。

而像Lady Gaga这样的风格的歌手更是成为一股旋风。

大众文化的旺盛活力对于美国文化的全球影响无疑是具有促进作用。

中国1990年代以来的文学状况

中国1990年代以来的文学状况


张悦然,1982年出生于山东济南, 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 毕业。已出版作品有:短篇小说集 《葵花走失在1890》、《 张悦然 十爱》。长篇小说《樱桃之远》、 《水仙已乘鲤鱼去》、《誓鸟》, 图文小说集《红鞋》,主编主题书 《鲤》系列等,是中国最具影响力 的青年作家之一, 2006年12月 15日,“2006第一届中国作家富 豪榜”重磅发布,张悦然以300万 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 23位,引发广泛关注。
“中国五大女性作家”
• 夏果果 ,陕西人,曾任《爱人》、《知音女孩》 等杂志编辑。著有《碎》、《今世为贵妃》。即将 出版《城市小贱人》。她的文字唯美、大气,是陕 西新一代青年作家的实力派代表,媒体把他与安妮 宝贝、沧月、郭妮、张悦然一并称作 • 安妮宝贝 ,原名励婕,一名在网络上四处飘荡的 人。从1998年10月开始在网络上写作和发表作品, 以《告别薇安》成名于江湖,是2000年国内风头最 健的网络文学作者。职业曾经历金融、编辑、广告, 现在从事文化产品的策划及内容制作,任职出版社 编辑。著有八月未央》、《彼岸花》、《告别薇安》 《蔷薇岛屿》、《二三事》《清醒记》、《莲花》 等。
• 郭妮简介:著有《麻雀要革命①②③④》、《天使街23号① ②③④》、《恶魔的法则①②》、《壁花小姐奇遇记①②③》 等书,主编MOOK《火星少女》,目前在创作《再见,苏非 斯》,《帝凰高中》系列。被文学界、媒体、评论界评为“第 三代青春文学第一偶像”。其小说的版权被香港、台湾以及法 国等国家和地区引进,其中台湾版已出版。郭妮成为到目前 为止被中国大陆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引进版权最多的青春偶像 作家。 沧月 2002年末,连续在台湾和大陆出版武侠作品《幻世》 《沧海》《雪满天山》《听雪楼系列》等等,同时顺利通过 了入学考试,在浙大开始建筑设计专业的研究生深造。先以 武侠成名,后转涉奇幻写作,均取得好成绩,多本各个出版 社编的2002、2003年度网络佳作选编均收入所写的文章。大 陆的《幻世》-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底出版《听雪楼· 血 薇》-新世界出版社 2005年出版《镜· 双城》和《花镜》。 2006年出版《七夜雪》等。

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在90年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中,有一种值得注意的方法是把大众文化批判与媒介帝国主义批判(或相关的后殖民主义、第三世界批评、多元文化主义、全球化等)结合起来。

认为西方(尤其是美国)大众文化的跨国性、全球性的传播导致非西方或第三世界国家文化传统的丧失,导致全球文化的”美国化”。

以形象的语言说就是整个世界的”麦当劳化”或”可口可乐化”。

比如姚文放先生在《文化工业:当代审美文化批判》(《社会科学辑刊》1999、2)中专门谈到了”文化工业与文化殖民主义”问题。

文章指出:”文化工业的跨国跨地区运作,最终结果势必是达成全球文化的一体化、单一化,它致力于让长期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们用同样的方式去看、去听、去思考,将他们的意愿、思想、情绪、欲望统统纳入同样的模式,而这同一的观念形态、生活方式和话语系统主要以发达国家地区的文化为标准,以牺牲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差异性为代价。

”作者认为这是文化上的一场”不带硝烟的战争。

”(1)在好莱坞巨片《泰坦尼克号》以锐不可挡之势席卷中国之时,运用媒介帝国主义的理论讨伐该片以及中国观众的文章也铺天盖地地被炮制出来。

媒介帝国主义的批评常常有高屋建瓴之势与振聋发聩之声。

比如在媒介帝国主义的论述者看来,《泰坦尼克号》的凯旋标志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传媒对于第三世界的文化征服。

有论者写道:”《泰坦尼克号》的巨大胜利是金钱的绝对胜利,金钱以它战无不胜的巨大力量将一部空洞无聊的三流影片变成了一部’巨片’。

同时,它是美国意识形态的胜利,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的遮蔽和欺骗”,”90年代,是美国文化工业在中国的巨大胜利,成为美国文化工业在中国的一次诺曼底登陆。

于是中国成为好莱坞的一个分销店,它不仅压迫了中国的国产电影,而且放逐和压迫了电影的精神内涵,使电影彻底地商业化,电影实际上成为一片精神废墟,90年代将作为中国电影引进史上和中国思想史上最可耻的年代而进入历史”(2);另有论者就《泰坦尼克号》的消极影响写道:”我们的感官在感受强烈刺激的时候,大脑已被悄悄地冲洗。

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商业文化,必然遵守商业原则,这直接导致了文化创作者的物化。

强势的大众传媒主动与文化艺术创作者合谋,甚至是大众传媒引导或左右文化艺术的创作及流向,危及了文化艺术内在的价值规律。

文艺创作者在进行文化的生产时,不得不将文化当作普通的商品,按照市场规律进行创作。

于是,生产代替了创造,摹仿与复制代替了想象与灵感。

艺术不再是为了表达内心的渴望与困惑,宣泄审美的情趣与冲动,展现自身的生命与活力,而是出于赚钱的需要。

文化界的“策划”一词,正是艺术家被异化的表现。

策划就是摸清市场需要、消费者心理以及其它市场因素,然后进行文化生产。

文化的创作不再考虑创作者的内心渴望和灵感闪现,创作者失去了自由。

而且大众文化也很少是个人原创性的东西,往往是集体根据营利的目的摹仿或复制的结果。

艺术家的自由创作在大众文化中被彻底否定和摒弃。

对艺术的异化:大众文化依托市场规律和商业原则,导致文化艺术沦为赚钱的手段和工具,不再服从于自由的创造本性和审美的精神需求,迎合大众口味,走向平庸和媚俗。

于是文化艺术的原有本性、旨趣、功能都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由张扬个性、呼唤自由、批判现实和理想导向转向了千篇一律、呼唤利益和消遣娱乐,从而导致了文化和艺术的异化。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当艺术受制于他者,不再是独立存在的纯粹个人的精神领域,不再履行着批判与否定的职责,而是屈从于现实法则以证实自己的社会效用的时候,艺术也就将自己终结了。

由于现代生产技术特别是大众传媒技术的日新月异,大众文化产品的批量生产和规模复制不仅具有了必要性,还具有了可能性。

而标准化生产则带来了艺术本质的丧失。

“像工业产品的零件一样,大众文化的…原材料‟走向文化生产流水线,标准化、模式化的文化生产线先设计出许多固定的标准情节、人物和结构,就像安装机器首先准备一定的标准零件一样,然后就可以毫不费力地批量生产了。

”标准化生产阻断了个体的表现力和想象力,扼杀了创作的自由,艺术丧失个性,将艺术创作堕落为产品制作。

大众媒体与文学传播——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传播学阐释

大众媒体与文学传播——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传播学阐释

大众媒体与文学传播——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传播学阐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媒体环境的变化也给文学传播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大众媒体的兴起使得文学传播的方式和效果发生了重要变化。

本文将从传播学的角度,探讨大众媒体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传播中的作用和影响。

首先,大众媒体的普及使得文学作品的传播范围大大扩大。

在过去,文学作品主要通过书籍发行和文艺团体演出的形式进行传播。

但随着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普及,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传播到更广泛的受众。

例如,一些报纸和杂志会刊发文学作品,电视台会制作文学改编剧等。

这种方式不仅使得更多人了解和阅读文学作品,也为作家提供了更多的展示和推广自己作品的机会。

其次,大众媒体的出现也改变了文学传播的受众特征。

在过去,文学作品的读者主要集中在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群体中。

由于阅读的门槛较高,一般大众的接触和了解文学作品的机会很少。

然而,大众媒体的普及使得文学作品可以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传播给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电视剧、电影等媒介不仅充实了大众文化生活,也让更多人对文学作品产生兴趣。

这一变化使得文学作品的传播不再局限于特定群体,而是覆盖了社会各个层面的群体。

然而,大众媒体在文学传播中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大众媒体的商业化倾向使得媒体关注度偏低的文学作品难以获得传播的机会。

由于大众媒体在市场竞争中追求商业利益,更容易选择商业作品和热门话题进行推广,而忽略了一些不太商业化的文学作品。

这导致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在传播过程中受到了限制,使得文学传播的多样性和深度受到了影响。

其次,大众媒体在文学传播中存在着过度商业化的风险。

一些商业化的媒体会将文学作品转化为商品,强调娱乐性和商业效益,而忽视了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这使得文学作品在传播过程中有可能丧失原有的价值和意义,变得趋于肤浅和商业化。

同时,一些文学作品也会受到商业利益的影响,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可能受到市场需求的驱使而改变作品风格和内容。

当代大众文化的发展历程、话语论争和价值向度

当代大众文化的发展历程、话语论争和价值向度

The Development Course, Discourse Debate and Value Orientation of Contemporary Mass Culture 作者: 蒋述卓[1];李石[1]
作者机构: [1]暨南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510632
出版物刊名: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60-78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1期
主题词: 大众文化;本土化;文化研究;文化产业
摘要: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起步与发展,既受到城市化、市场化、世俗化进程的推动,同时也在全球化趋势中不断地追赶西方、日、韩及港台的大众文化,大致走过了饕餮期、追赶期和雅俗合流期三个阶段。

有趣的是,在90年代大众文化市场化起步期,精英知识阶层借用西方法兰克福学派文化理论对大众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一方面推动大众文化在中国知识界的语境出场,另一方面围绕着大众文化所引发的文化论争,又反过来推动了新的文化观念的生成以及大众文化的发展。

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当代大众文化无论在文化产业还是理论建构上,应该建立起必要的价值向度--首先是要协调好文化产业与文化治理的关系,其次是要协调好审美分众与审美提升的关系,最后而且也最为重要的是,当代大众文化应该具有一种超越性的价值诉求。

大众文化的超越性追求,指向的是多元分化社会现实中普遍的审美认同和精神价值认同。

要实现这一价值诉求,大众文化应回归到与主流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接续与融合中,不断通过文化产业上的创新和创造来完成。

西方大众文化研究述评

西方大众文化研究述评
有 流行 、 通俗 、 庸俗 之义 ,oua l r 多译 为“ pp r c t e l uu 流行
大众文化理论是最先由西方学者提出的。随着大众
文化 的发展 , 方学 者对 大众 文 化 的研究逐 步深入 , 西
他们在学科定位 、 研究方法 、 研究范围、 探讨 的视角 与关 注 的 问题 等 方 面 均 存 在 着 很 大 的差 异 , 由此产
20德 国的 法兰克 福批 判 学派 . 到 2 世 纪 二三 十年 代 , 成 了 以霍 克 海默 、阿 0 形 多诺 、 尔 库 塞 ( 马 H.Ma ue 、 文 塔 尔 ( e o r s) 洛 c LoE.
化是不一样的, 两者都具有一定 的民间性质和通俗 性, 但大众文化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它与文化的商品 化、 产业 化和 市场化 紧密 相联 ; 俗 文化则 是早 就 已 通
关 键词 : 西方 大众 文化 ; 兰克福批 判 学 派 ; 明翰 文化 平 民 学派 ; 现代 主 义理论 学派 法 伯 后 中图分类 号 : G1
10引 言 .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0224 (0 0 0 —0 60 10 —63 2 1 )40 7 —5
以文 化工业 为赢 利 目的 , 都 市 普通 市 民为 主要 受 以 众 , 照商 品市 场规 律 的运 作进 行批 量生 产 , 按 旨在使 普通 大众 获得 感性 愉悦 的 日常 文化形 态 。 大众 文化 最早 产生 于 1 世 纪 末 2 世 纪 初 的西 9 O 方社 会 , 盛于 2 兴 0世纪 3 O年代 的 欧美发 达 国家 , 流
生 了不 同 的理 论 和学 术 流 派 。其 中 , 有影 响的是 最
文化” 通俗文化”它更强调了一种被普遍喜欢和 或“ ,

大众文化批评

大众文化批评

法蘭克福學派(Frankfurt School)的批判理論,一直被視為大眾文化與文化產業的一個理論支點。

在法蘭克福學派的理論表述B,大眾文化成為文化產業的主要支撐;因此,文化產業的所有弊端,尤其是內容上的粗鄙、平庸及媚俗,也就是大眾文化本身的毛病。

在法蘭克福學派看來,文化產業本質上是一種工具理性的表現,是工具理性對主體及其真理的一種勝利;它對大眾意識形態的塑造和控制,消解了任何反叛和顛覆的可能性。

然而,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936年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一文中卻對以電影為代表的大眾文化大加讚賞,看到了它所包涵的技術進步和商業價值,認為是文化的革命和解放、是文化「共享」時代的開端1。

不過,在那個年代,肯定大眾文化理論的力量太單薄,在周圍一片喊打聲中常常會被人忽略和遺漏。

一批判理論的超越:精英論的偏執與多元化的張力英國學者斯特里納蒂(Dominic Strinati)曾對歷史上強大的大眾文化批判理論進行過總結和反思。

他寫道2:在這種理論看來,大眾文化是一種標準化的、公式化的、重複和膚淺的文化,它讚美淺薄的、多愁善感的、當下的和虛假的快樂,犧牲了嚴肅的、理智的、時代賦予的和本真的價值標準。

⋯⋯大眾文化缺乏智力的挑戰和刺激,偏愛一無所求的幻想和逃避現實的舒適。

它否定思考的努力,創造了自己的情感反應模式,而不是要求其受眾運用自己的頭腦進行努力,作出他們自己的反應。

在這個意義上,它開始為大批公眾解釋社會現實。

它因而有意把現實世界簡單化,掩飾其中的問題。

如果這些問題被認識到了,它常常通過提出圓滑和虛假的解決辦法而在表面上來應付。

它同樣鼓勵商業精神,讚美消費主義以及利潤和市場的好處;正像它否定智力的挑戰一樣,它有意壓制其他反對聲音,因為它是一種使人顯得愚蠢和馴服的文化。

斯特里納蒂認為,多年來,對大眾文化的非難,其實是一種非常愚蠢和自以為是的「精英統治論」。

在「精英大眾文化批評●傅守祥斯特里納蒂認為,多年來對大眾文化的非難其實是一種非常愚蠢和自以為是的「精英統治論」。

当代大众文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学论文

当代大众文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学论文

当代大众文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学论文大众文化的界定, 有这样几层含义: 一是大众文化是在工业社会随着文化进入工业生产和市场商品领域而产生的新的文化现象, 带有浓厚的商业色彩。

二是大众文化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文化传播形式,以现代技术手段为文化生产形式, 因此能够成为被大众广为使用的文化消费形式, 大众文化要按照市场规律去运作。

三是大众文化以现代都市大众为主要受众, 大众文化成为现代都市大众普遍的消费品。

它与以往的革命大众文化和民间的通俗文化既有联系, 但又有很大的区别。

大众文化的出现改变了当代社会审美风尚的基本格局。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当代大众文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学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当代大众文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学全文如下:关键字: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学当我在80年代初沉浸于"人类感性的解放"的审美理想时,决没有预料到,这种感性解放在今天是以大众文化的感性愉悦方式变形地实现的。

生活在当今中国都市的人们,不管个人是否喜欢,都无法否认一个事实:大众文化的潮流正拨动着几乎每个市民的心弦。

无论是在家读周末报纸、看电视剧、听流行歌曲,还是出门骑行在街头林立的广告中、进商场享受美化的环境,或者是安坐在电影院与主人公同悲喜,都无不置身在大众文化的休闲氛围中。

可以说,大众文化正在每日每时地和潜移默化地影响、甚至塑造人们的情感和思想,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当然组成部分。

因而认识和阐释大众文化,就成为认识和阐释人们自身的一个重要方面了。

然而,对如此日常而又重要的大众文化,知识界却知之甚少:要么对其存在置若罔闻,要么一概视为低俗物而严辞拒绝,要么仍旧沿用以往高雅文化的分析手段去观照,从而一再推迟真正意义上的探讨。

所幸的是,近几年来已陆续有学者开始正眼打量它了,尽管这打量还远不及大众文化本身的发展和演变速度。

本文正是想从我个人的视角加入到这种打量之中,就大众文化谈点浅见,并尝试提出建立中国大众文化学的初步设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研论文#5山东大学学报6(人文社会科学版)(双月刊)2002.3JOU 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No.3M ay.2002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研究述评张捷鸿(山东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100)摘要:大众文化自90年代起就进入了理论研究者的视野,引人注意的是,在研究中始终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但不论研究者选择了什么态度,都表现了对人类的关怀和对文化环境的关注。

在一个合理的文化环境里,每个派别都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

不同的意见可以互相制约,互相供鉴。

关键词:大众文化;研究;理论范式;分歧中图分类号:B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839(2002)03-0030-04A Su mmary of research on mass culture in recent yearsZHA NG Jie-hong(Literature College,S handong Universi ty,Jinan250100,China)Abstract:M ass cultur e has come into the v ision of the resear chers ever since the1990.s.W hat at-tracts people most is that in this resear ch from beginning to end there has been very different opin-ions and v iew points.But no matter w hat attitudes t he researchers has,it shows their deep concern for mankind and special attention to cultural environment.Key words:mass culture;r esearch;theory for m;diver gence大众文化的兴起是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进入90年代以来,也慢慢地进入了知识界的视野。

1991年第一期5上海文论6就发表了有关/大众文艺0的一组文章。

尽管他们那时还不能明确地用/大众文化0对其所关注的文艺现象进行命名,但他们的讨论却已经涉及了大众文化的机制、特性、艺术规律、生产、流通及消费方式等问题。

1993年以后,与之相关的文章陆续出现:5市场经济了,文艺怎么办6、5欲望与沉沦)))当代大众文化批判6[1]、5大众文化时代想象力的衰落6[2]、5试论当代的/文化工业06[3]等文,都敏感地注意到了大众文化给中国当时的文化格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并运用法兰克福的理论范式对大众文化的商业化、标准化、模式化、伪个性、反艺术、批量化等特征进行了分析。

之后几年人们对大众文化的关注正如有人所指出的:收稿日期:2001-01-20作者简介:张捷鸿(1955-),女,山东滕州人,山东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副教授。

/整个中国的知识界文化界都在谈论它,有人对之极尽赞美,拥戴有加;而有人对之怒不可遏,义愤填膺0[4]。

90年代中期有学者谈到要对大众文化选择第三种立场。

作者指出人文精神和世俗精神分别代表了道德主义和历史主义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

我国知识界之所以在大众文化这个问题上形成两种不同的意见,主要是因为双方评价的标准不同。

因此提议选择第三种立场来阐释和评价中国文化的问题。

这篇文章虽然谈的是第三种立场,但却用相当的篇幅对世俗化的大众文化表示了首肯。

在国内理论界较有影响的5读书6杂志于1997年第二期推出了一组考察大众文化的文章。

在文章之前的编者案中有这样的说明:在工业化社会里,专门对此(指大众文化,作者加)进行思考的人,被划在/文化研究0(Culture Studies)的范围中。

我们过去没有这个意义上的文化研究,而只有文学批评(L iter ar y Criticism)。

显然,文化研究比文学批评的内容广泛得多,也应该有更多的文化人(而不只是文学批评家)来关注它和大众文化本身。

此后这种有别于传统意义的/文化研究0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近乎成了一门显学。

在5读书6的那组文章中,韩少功主要探讨的是/大众0的含义,作者本人的精英立场使得他对知识精英在大众文化面前的尴尬境地感触颇深,戴锦华指出/在今日之中国,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通俗文化已极为有力而有效地取代了原有的主流文化与精英文化,成了不断日常生活化的意识形态的构造者和主要承载者,并气势汹汹地要求在渐趋分裂并多元的社会主流文化中占有一席显位。

简单的肯定或否定都无助于厘清这一斑驳又生机勃勃的文化格局0。

旷新年对大众文化所具有的呼风唤雨的巨大力量表示了担忧。

李陀提出大众文化不仅要研究文化,同时还要研究人,应把/大众0当作自己的研究对象,)))考察和分析在/大众0名义下发生的种种社会变动。

针对这组文章的发表,有人庆幸知识界终于讨论大众文化问题了,有人则对这些学者的精英立场表示不满。

钟健夫指出,/当今文化研究者第一步要做的事,并不是指责别人仍然用/俯瞰、不屑的精英姿态0看待大众文化,而是检讨自己曾经对大众文化有过什么-敌意.的言论和行动0,/文化研究者应当抛去启蒙者、价值建构者和评判者的精英面具,直接进入大众生活,成为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0。

近两年来人们对大众文化已普遍持认可的态度,认识到它/是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后的产物。

是当代大众大规模地共同参与的当代社会文化公共空间或公共领域,是有史以来人类广泛参与的,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事件0[5]、大众文化的问世,/意味着人类艺术本身的边界的极大拓展(艺术的生活化),也意味着商品、技术、娱乐本身的文化含量、美学含量的提升(生活的艺术化)。

因此,大众艺术本身绝不意味着任何误区,大众艺术本身也并不必然导致任何误区0[6](第559页)。

对大众文化持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态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是把大众文化当作一个文化等级当中的一部分,一派把大众文化当作次一等的文化,而另一派则认为大众文化比精英文化更有价值。

而现实却是,大众文化已经变成了类型概念,它与高雅文化的关系已从等级关系变成了类型关系[7]。

最近,王一川提出中国的大众文化理论已经需要进展到中国大众文化学,这个大众文化学是中国的而不是世界普遍的,因此借鉴西方理论是必要的然而又是不够的,应当通过西方的大众文化话语研究中国的大众文化,从而建立起中国自己的与大众文化状况相适应的中国的大众文化学。

在这期间有两本书值得一提,一是中国大陆第一本以/文化研究0为名的期刊丛书5文化研究6第一辑(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主编),二是由罗钢、刘向愚主编的5文化研究读本6。

这两本书介绍了国外文化研究的历史以及国际上重要的文化理论家和他们的经典文献,对于知识界认识/文化研究0的基本目的、探索西方文化理论与中国的文化实际的关系,深入有效地研究中国当代文化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对于大众文化的理论分歧,大部分是围绕着大众文化本身的特性展开的。

大众文化的娱乐性。

娱乐性是大众文化的显著特征,如何看待文化中所含的娱乐功能,是学者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大众文化就是娱乐文化,并对大众文化中过多的娱乐内容表示不屑。

他们认为这些娱乐内容低级庸俗,降低了受众的审美品味,文化的意义隐退了,人们只单纯追求感官的娱乐,对外在形象的兴趣压倒了对实在的兴趣,对大众起到了麻醉剂的作用,/当娱乐成为文化工业的预谋和手段时,欢笑就成了对控制的让步,而当欢笑是以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研究述评对存在困境的麻木为基础时,它就成了骗取幸福的工具0。

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把大众文化定性为娱乐文化的提法不妥,因为娱乐性并不是大众文化所独具的特性,任何一种理想的文化形态都不可忽视娱乐功能。

在主导文化和高雅文化中,人们往往过多地注重了其审美的教化的功能,而淡化甚至忽视了文化应该具备的娱乐性的功能。

大众文化突出了娱乐性的功能,应看作是对既有文化的一种反思和进步,文化当中的娱乐性因素,不仅仅是大众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精神调节,它本身也是文化不可或缺的要件。

大众文化的商业性。

仿佛是为了验证法兰克福文化批判理论家所描绘的文化工业的景象,中国的大众文化已具备了他们所描述的一切特征:批量化生产、煽情媚俗的包装、用炒作来刺激消费,所有的文化资源都被当作商品,一切根据市场的原则来运作,等等。

对于这种将文化也纳入经济轨道的做法,有人表示理解,/大众文化对于商品的生产部门、销售部门和商品的消费者都是有意义的0,有人表示疑虑,/由于大众文化商品性使得艺术品家的自我自由创造活动贬低成了一种-手段.,艺术家也沦落为一种流水线工人,所以大众文化成了-异化了的人的异化了的艺术.0[8]。

很多人认为在商业原则的支配下,大众文化的明星不是真正的艺术家,而是商品生产者,他们本身就是充当一种人格化的商品。

对大众文化的商业特性和其特有的生产方式持肯定态度的人认为,大众文化的商业属性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它迫使写作者完成从传统的作家、诗人到当代的职业性文人的角色转变,迫使他们每个人在写作之前都认真思考/为谁写作0这一问题。

大量的需求使得文化制造者必须采取集体创作批量生产的方式,在这个劳动协作体中,每一个人都要求自己得到的报酬与付出的劳动相称,这就使得制作者要计算生产成本,追求商业利益。

事实是,这种文化产品的商业操作固然有成功的赢利的案例,但赔本的事情也屡屡可见。

还应看到的是,文化经济和金融经济分别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其商品在流通过程领域中的价值是不同的,在金融经济中流通的是金钱,注重的是交换价值,而在文化经济中流通的是意义、快感和社会认同。

大众文化的技术性。

大众文化的蓬勃兴起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技术的进步给文化带来的是福音还是灾难,研究者们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反对者认为,从文化制作上看,这种大众文化已经不是原来精神创造意义上的文化活动,而是一种机械制造工业。

大众在接受的过程中也失去了思辨性和反叛性,成了/单向度的人0,大众在接受过程中将艺术享受的能力退化为消费和被控制的消遣,呈现出由于技术原因而带来的非审美化倾向。

而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技术的进步给文化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它是文化的载体,当代文化是借助于先进的技术手段才从贵族化走向了大众化的,大量的受众所需要的大量的文化产品只有靠发达的技术手段才能得到保证。

作品文体存在的模式化平面化互相抄袭质量低下等问题,并不是大众文化时代才有的新问题,这里面有更深层的原因,不应单单归结为技术复制。

从接受方面看,由于个体的差异,同样的信息对人们会产生不同的作用,重要的媒介效果都是个人选择的结果。

许多负面的效果都是媒介使用者自己引起的,媒介无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