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第三单元 第10课 孤独之旅(曹文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小说中杜小康的心理活动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你能找出他的心理活动是如何变化的吗?
点拨:①恋家,想上学(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
②前途茫然(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未知的。)
③恐惧害怕(他害怕了……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
④孤独(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
通过对杜小康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表现出他虽然还是个孩子,但在关键时候能表现出镇定、勇敢、坚强和负责精神,他已经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桑桑和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了。
虽然暴风雨后思念母亲,但是他没有哭,说明他已经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有了更多的独立性,能够勇敢坚强地面对现实,这是他心灵的成熟。
暴风雨来临时芦苇荡的可怕场景,衬托出杜小康恐惧的心情。
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地明亮。
描写天空、月亮的美丽景色,衬托杜小康战胜暴风雨后坚强、自豪的心情。
它们的羽毛开始变得鲜亮,并且变得稠密,一滴水也不能泼进了。公鸭们变得更加漂亮,深浅不一样的蓝羽、紫羽,在阳光下犹如软缎一样闪闪发光。
可以想到以后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都不会屈服,他都会勇敢的去面对。
出示:《草房子》对杜小康最后的描写
过了一个星期,杜小康在校园门口出现了。他挎一只大柳篮子。柳篮里装了零七八碎的小商品。……他坐在校门口的小桥头上。令油麻地小学的老师和学生们都感震惊的是,这个当初在油麻地整日沉浸在一种优越感中的杜小康,竟无一丝卑微的神色。他温和、略带羞涩地向那些走过他身旁的老师、学生问好或打招呼。……
2、体会杜小康“孤独之旅”的含义,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
难点
理解小说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和主题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我们远离故乡的时候,会孤独寂寞,思念家乡,在我国的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你能给大家说出几句吗?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⑩兴奋、充满希望(他惊喜地跑过去捡起,然后朝窝棚大叫:“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2、在杜小康的心理活动变化中,你能体会出杜小康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点拨:杜小康由起初的幼稚软弱、恋家,恐惧、孤独寂寞,对未来茫然的孩子,最后变成了一个成熟坚强、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男子汉。
3、小说中还有哪些细节描写表现了杜小康的成长?
⑤想家(杜小康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直至夜里做梦看到母亲,哇哇大哭起来,……)
⑥逐渐适应(在心里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已经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⑦成熟(杜小康摇摇头:“还是分头去找吧。”说完,就又走了。)
⑧委屈(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
⑨坚强(望着异乡的天空……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点拨:开端(第1自然段):写杜小康因家道破落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
发展(第2—34自然段):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感受。
高潮(第35—48自然段):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
结局(第49自然段—最后):写鸭子们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3、这篇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描述了哪些环境?
时间一久,再面对天空一片浮云,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再面对这一缕炊烟,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杜小康习惯了孤独的生活,面对周围的环境不再恐慌起来。
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课前自主学习的成果。
识记作者介绍、文学常识。
了解与课文有关的情节。
识记重点字词的读音、词义。
提出课前自学时的问题,集体尽量合作解决。
督促学生的课前自学,展示学生自主学习成果,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课堂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识记文学常识,拓展知识。
为课堂学习做铺垫。
掌握基础知识,为后面学习做铺垫。
3、与课文有关的情节
杜小康的爸爸杜雍和在油麻地里开了一家杂货铺,几年之内便发了财,成了油麻地里最富有的一家。一次,杜雍和用家里的积攒和外面的贷来的款买了一条大木船和一批货物。可是不巧,杜雍和的大木船撞到了十来条大铁船,眨眼间那些货物全都掉进了水里……从此,杜雍和便一病不起。现在杜小康家能卖的全卖了,家里简直就是一个“空壳”。这时,杜小康停学,他帮助爸爸划着小船,离开家乡到五百里以外的芦苇荡里去放鸭。可是一天鸭子偷吃了别人家养的一大群鱼,鸭子被扣留了……杜小康又挎着一只大柳篮,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目光下,在学校门口卖起了零食和小玩具……
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
对无边无际芦苇荡的描写,衬托了杜小康的恐惧心情。
万顷芦苇,且又是在夏季青森森一片时,空气里满是清香。芦苇丛中还有一种不知名的香草,一缕一缕地掺杂在芦叶的清香里。
万顷芦苇荡的美丽景象与下文杜小康的恐慌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杜小康的恐慌。
(2)杜小康和父亲离家去放鸭,来到“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感到一种恐惧。这样的恐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自然环境的恐惧,二是对前途的迷茫和恐惧。
4、结合全文说一说,杜小康在“孤独之旅”中获得了什么?发挥想象说一说,以后杜小康再遇到更大的困难的时候,他会怎样做?
点拨:杜小康在“孤独之旅”中得到锻炼,磨砺,最后变的成熟坚强、勇敢,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点拨:四周只是草滩或凹地,已无一户人家。
环境描写,表现荒无人烟的环境。
鸭们十分乖巧。也正是在夜幕下的大水上,它们才忽然觉得自己已成了无家的漂游者了。它们将主人的船团团围住,唯恐自己与这只惟一的使它们感到还有依托的小船分开。……看一眼船上的主人。知道一老一小都还在船上,才又将头重新插回翅膀里。
对鸭群担心的生动描写,突出杜小康父子的恐惧。
4、掌握字音
5、理解词义
厚实:丰富、富裕。
撩逗:挑逗、招惹。
一落千丈: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厉害。
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仓皇:匆忙而慌张。
6、质疑问难
说说你有什么疑问?其他小组的同学或者进行回答,或者补充答案、修改答案。不能解决的问题,努力在后面的学习中寻找答案哟!
在孤独中,鸭群是他的伙伴,他也只能从鸭子身上得到心灵的安慰;在风雨中他维护鸭群,感到成长的艰辛和喜悦。所以是鸭群让他逐渐成长。
最后鸭子下蛋,不仅是牧鸭的结果,也是杜小康人生的一段成果,其中的甘苦都化在“鸭下蛋了!”的惊喜中。所以是鸭群让他在孤独中看到了希望。
3、小说的题目是“孤独之旅”,对杜小康这样的孩子来说,“孤独”的含义是什么?小组合作交流,然后派代表展示。
点拨:“杜小康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即使这样,脸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他一边追,一边呼唤着他的鸭子。”
通过对杜小康的动作描写,表现出他勇于担当,非常的勇敢。
杜雍和望着儿子一脸的伤痕和乌得发紫的双唇,说:“你进窝棚里歇一会,我去找。”杜小康摇摇头:“还是分头去找吧。”说完,就又走了。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讲授新课
一、整体把握内容
同学们,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塑造怎样的人物形象呢?请同学们首先快速阅读课文,然后整体把握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
1、这篇小说描写了哪些人物?你认为谁是主要人物?
点拨:小说描写了杜雍和、杜小康。
其中杜小康是主要人物。
2、小说的故事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你能将这篇小说的情节划分为四部分吗?
点拨:自然环境:鸭群、芦荡、暴风雨。
社会环境:杜小康家道破落不得不辍学。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
点拨:家道中落的杜小康辍学被迫跟着父亲到荒无人烟的芦苇荡放鸭,经历了许多恐惧和孤独,在一个暴风雨之夜独自寻找丢失的鸭子,逐渐变得成长起来。
二、理解人物形象
同学们,课文最后说“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了。”那么杜小康原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现在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请大家跳读文章,找出描写杜小康的语句,探究杜小康的形象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第三单元第10课孤独之旅(曹文轩)
教学设计
课题
孤独之旅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年级学习目标来自1、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2、把握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
3、理解小说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和主题的重要作用。
4、体会杜小康“孤独之旅”的含义,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
重点
1、理解小说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和主题的重要作用。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今天,我们学习曹文轩先生的小说《孤独之旅》,体会这篇现代小说中的孤独之情。
说出学过的诗句。
由古诗词名句导入,既复习了古诗词,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展示自学成果
同学们,课前你自主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问呢?现在,请大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示你们的自主学习成果吧!一个小组展示一个知识点,其他小组根据展示情况进行补充或纠正。教师点拨下面重点知识:
1、作者名片
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学术性著作《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面对微妙》《曹文轩文学论集》《思维论──对文学的哲学解释》等。小说《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
2、文学常识
《草房子》是作家曹文轩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油麻地,故事中通过对主人公男孩桑桑刻骨铭心而又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地描写,讲述了五个孩子,桑桑、秃鹤、杜小康、细马、纸月和油麻地的老师蒋一轮、白雀关系的纠缠和孩子们苦痛的成长历程。
六年中,桑桑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感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间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体验死亡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出示学习目标
请大家齐读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带着学习目标进行这节课的学习活动。
1、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2、把握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
3、理解小说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和主题的重要作用。
4、体会杜小康“孤独之旅”的含义,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
齐读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生听课的目的性,提高课堂效率。
小结:小说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杜小康由起初的幼稚软弱、恋家,恐惧、孤独寂寞,对未来的茫然,最后变的成熟坚强、勇敢,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路历程。
三、品味孤独之旅
同学们,作者在节选时,将这段不足五千字的文字命名为“孤独之旅”,是有很深的意味的。下面我们一起品味杜小康的这段“孤独之旅”有怎样的意味?
1、小说中有许多环境描写,为杜小康的“孤独之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背景,你能找出来体会他们有什么作用吗?
描写鸭们长大以后漂亮的模样,衬托杜小康在成长过程中看到回家的希望时愉快的心情。
2、在“孤独之旅”中,鸭群是杜小康的最亲密伙伴。作者以较大的篇幅描写这些鸭子,这与表现杜小康的成长有什么联系?小组合作交流,然后派代表展示。
点拨:杜小康失学后,去放鸭是他生活的重要内容,他是不能回避的,所以是鸭群是让他离开家乡走向孤独的一个原因。
点拨:(1)杜小康因为家道中落,不得不失学。离开同学、学校,失去成长道路上的朋友、依靠,对一个少年来说,是无比痛苦和寂寞的。同时,杜小康离开了村庄、人群,等于失去了人文环境,在精神上会感到痛苦,甚至是一种折磨。杜小康和父亲的交流,也越来越少,“越来越单调”,其实是一种空虚、贫乏的生活的表现,在这样的生活里,人的精神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