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系统规划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述

1.BSP的概念

实行BSP研究的前提是,在企业内有改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要求,并且有为建设这一系统而建立总的战略的需要。因而,BSP的基本概念与组织内的信息系统的长期目标有关。

(1)一个信息系统必须支持企业的战略目标

(2)一个信息系统的战略应当表达出企业的各个管理层次的需求

(3)一个信息系统应该向整个企业提供一致的信息

(4)一个信息系统应该适应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的改变

(5)一个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应当由总体信息系统结构中的子系统开始实现

2.BSP的目标

BSP的主要目标是提供一个信息系统规划,用以支持企业短期的和长期的信息需要。其具体目标可归纳如下:

(1)为管理者提供一种形式化的、客观的方法,明确建立信息系统的优先顺序,而不考虑部门的狭隘利益,并避免主观性。

(2)为具有较长生命周期系统的建设,保护系统的投资做准备。由于系统是基于业务活动过程的,所以不因机构变化而失效。

(3)为了以最高效率支持企业目标,BSP提供数据处理和资源的管理。

(4)增加负责人的信心,坚信收效高的主要的信息系统能够实施。

(5)提供响应用户需求优先的系统,以改善信息系统管理部门和用户之间的关系。

将数据作为一种企业资源加以确定。为使每个用户更有效地使用这些数据,要对这些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

二、概述BSP方法的研究步骤

1.研究项目的确立(步骤1)

BSP 的经验说明,除非得到了最高领导者和某些最高管理部门参与研究的承诺,不要贸然开始BSP的研究,因为研究必须反映最高领导者关于企业的观点,研究的成果取决于管理部门能否向研究组提供企业的现状,它们对于企业的理解和对信息的需求。因此,在一开始

时就要对研究的范围和目标、应交付的成果取得一致意见,避免事后的分歧,这是至关重要的。

在取得领导赞同以后,最重要的是选择研究组组长,要有一位企业领导用全部时间参加研究工作并指导研究组的活动。要确认参与研究的其他层次领导是否合适,并正确地解释由他们所在部门得到的材料。

2.研究的准备工作(步骤2)

输出是研究计划,包括会谈日程、与组织单位一起做复杂的时间表和研究报告大纲。

3.研究的主要活动

除了项目确立和准备工作外,BSP研究还包括11个主要活动。

(1)研究开始阶段(步骤3)

对企业情况进行介绍,动员大会,研究组全体成员参加,主要介绍三方面内容:

管理部门负责人重申研究的目标、期望成果和研究远景,企业活动与目标的关系;

研究组组长介绍情况,使研究组成员熟悉有关资料,讨论有关企业的决策过程、组织职能、关键人物、存在的问题、开发策略、敏感问题、计划中的或执行中的变化、数据处理部门的形象以及用户对数据处理工作的支持等;研究组组长应对每个问题发表看法或建议;

信息系统负责人和管理人员作数据处理部门的情况介绍,介绍数据处理部门的历史、现状和目前的主要活动、计划中的变化和主要存在的问题。

(2)定义企业过程(步骤4)

(3)定义数据类(步骤5)

(4)分析现存系统支持(步骤6)

(5)确定管理部门对系统的要求

(6)提出判断和结论

(7)定义信息总体结构(步骤7)

(8)确定总体结构中的优先顺序(步骤8)

(9)评价信息资源管理工作(步骤9)

(10)制定建议书和开发计划(步骤10)

(11)成果报告(步骤11)

三、定义企业过程

1.过程定义的目的和条件

过程定义是企业资源管理所需要的、逻辑相关的一组决策和活动。它们的分析和识别无需考虑与组织机构的联系。定义企业过程的目的和作用可归纳为:

(1)使信息系统尽量地独立于组织机构。

(2)帮助理解企业如何能完成其总使命和目标。

(3)为从操作控制过程中分离出战略计划和管理控制提供依据。

(4)为定义所需要的信息结构、确定研究的范围、模块的分解和排列、开发的优先顺序提供依据。

(5)为定义关键的数据需求提供帮助。

2.产品和资源的生命周期

产品/服务和其他支持性资源的四个阶段的生命周期,常常用来逻辑地识别组合过程。其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是:

第一阶段:需求、计划、度量和控制。第二阶段:获取和实现。第三阶段:经营和管理。第四阶段:回收和分配。

3.定义过程的基本步骤

(1)计划和控制过程

从准备工作阶段收集到的有关计划、关键成功因素和它们的度量标准等信息,以及组织计划的标本中可识别出有关的过程,它们一般可被组合成战略计划类和管理控制类。战略计划是长远计划或发展规划。管理控制是操作计划、管理计划和资源计划。

回顾战略计划和管理控制规程->识别出计划和控制过程

(2)产品/服务过程

产品/服务的生命周期四个阶段:

需求、计划、度量和控制;获取和实现;经营和管理;回收和分配。

识别产品/服务-〉识别过程-〉画出过程流程图-〉写出每个过程的说明。

过程定义的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研究人员对业务流程的熟悉程度和实际工作经验。

(3)支持资源过程

资源:企业为实现其目标时消耗和使用的物品。

四大类:材料、资金、设备和人员。

描述支持性资源-〉识别过程。

(4)过程的归并和分析

要减少过程在程序上的不一致性,消除不一致性,归并相同的过程。一般有4-12个过程,用于研究的数量不超过60个。

过程组合-〉画出过程组合并完成说明-〉建立过程和组织的关系(过程组织矩阵PO矩阵,有利于弄清调查对象、决定如何处理过程负责人提出的问题、作为企业信息系统管理手册的索引)-〉识别关键过程-〉通过会谈确定增加和删除

(5)结果和应用

过程定义的结果:

过程组合它们所含过程的目录;

各个过程的说明;

关键过程名;

产品/服务流程图;

研究组对整个企业的理解和分析。

四、定义数据类

数据类是指支持企业所必需的逻辑上相关的数据。数据按逻辑相关性分类。

按信息生命周期分类为存档类、事务类、计划类、统计类。

存档类数据记录资源的状况,支持经营管理活动,与一个资源直接有关;

事务类数据反映由于获取或分配活动所引起的存档数据的变更;

计划类数据包括战略计划、预测、操作日程、预算和模型;可以是数据或文本;

统计类数据是历史的、综合的数据,用作企业的度量和控制。

定义数据类的目的:

(1)了解目前支持企业过程的数据的准确度、及时性和可得性。

(2)识别在建立信息总体结构中要使用的数据类。

(3)企业过程中目前的和潜在的数据共享的发现。

(4)各个过程产生和使用了什么样的数据。

(5)缺少哪些数据。

(6)发现需要改进的系统。

(7)确定企业的数据政策(数据管理和数据处理)。

1.识别数据类

一般使用企业资源/数据类矩阵(RD矩阵)进行数据类识别。

2.给出数据类定义

最后要定出每一个数据类的定义,并说明它包含什么数据,供讨论和定义数据结构用。

一般来说,数据类写得越详细,在以后的研究中越不易失误,建立系统总体结构越方便,对BSP的后续研究越有帮助。

3.建立数据类与过程的关系

BSP认为数据类和过程两者是定义企业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的基础,应该建立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清除在考虑定义和内容时所产生的问题。过程/数据类矩阵(产生/使用CU矩阵)是建立二者联系的工具。

五、分析当前业务与系统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