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名师写作课:“尽孝”与“尽育”【名师解题+写作指导+学生样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名师写作课:“尽孝”与“尽育”【名师解题+写作指导+学生样文】
01
高考押题作文
适用地区:全国卷地区,浙江、江苏、上海、北京、天津等自主命题地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
父母对孩子的爱,源于我们不怀抱过高期望,源于我们不在子女身上修复自己的失败和不足。
——【英国】艾伦·麦克法兰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综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02
名师解题读懂材料
两则作文材料,第一则选自《论语》,“色难”,即“对父母保持和颜悦色,是很难的”。它暴露了一个古今皆是的问题,子女在尽孝上只重物质而不重精神。第二则材料摘取英国的艾伦·麦克法兰的一段话,指出父母不能要求子女给予无条件的爱和服从。它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很多父母以爱的名义来绑架孩子。
03
审题立意——指导写作
此次写作训练中,暴露出来的最大问题在立意构思方面。有些同学就只论
证一方面,不提及另一方面;有些同学平均用力,在论“孝”和“育”方面,各占半边,两者没有联系起来。因此,文章的立意品格最终受到局限。当然,有些同学观点立意,是偏向一方的。但论述过程又是兼顾两方的。这样也是符合要求的。只要论述过程体现双方关系,就是符合要求的。
材料指向,子女如何正确地尽孝,父母如何正确地尽“育”,以此而进行综合思考。最佳立意,是在“孝”和“爱”之间找到适切的平衡。
04
示范标题——开拓思路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孝顺非形式,养育非绑架》
《用心理解方为爱》
《爱是一座双向的桥》
《伸手与放手》
《松开爱的枷锁》(文后附有考场佳作和名师点评)
05
时事热点——链接现实
1.春节尽孝,不能止于“朋友圈”
除夕刚过,一张“能转走疾病”的“佛系保佑妈妈图”刷爆微信朋友圈,不少人接力转发为父母祈福,热度之高连画作原作者都始料未及。这位作者辟谣“没有特殊含义。希望大家过年多陪陪家人,陪伴才是最好的献孝心方式”。
孝在中国被称为百善之首。互联网的发达,为很多人提供了表达孝心情感的新渠道。“朋友圈”里那些祝福和祈祷,既有国人对父母“爱你在心口难开”的亲情,也包含了儿女“难报三春晖”的思念、愧疚、反思……这些情绪的汇聚、发酵,激发起更多孝心孝行。
在“隔空示孝”的同时应当明白,孝心重在身体力行。曾经,“父母在,不远行”
是为孝。时代变迁,今天,拼搏的人往往天各一方,行孝自然不可能囿于此念。从牙牙学语到奔向社会,子女每成长一步,都意味着离父母更远。成家立业后,父母由天天在一起相伴的家人,变成了手机通讯录里的名字;儿女对父母的孝也由时时承欢膝下,变成了一句遥远的问候。陪伴,这种生活的必需品,成为了很多人难以执念的奢侈品。
2.尽孝也是一种合法权益
2014年颁布的新《劳动法》,将原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规定》有关内容载入法条,明确国有企业职工的直系亲属死亡时,企业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酌情给予职工1—3天的丧假,并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在批准的丧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这里“直系亲属”指的是父母、配偶和子女。古时候,当父母过世时,子孙和未出阁的女儿需守孝三年,而守孝的过程也有繁杂的礼数,这是从周礼开始就流传下来的传统。显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尽孝、守孝的仪式都简化了,但在众多地方的民间习俗中,丧礼还是保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程式的。新《劳动法》的明文规定,的确成全了现代儿女们的一大孝道。但仔细想想,却发现此中直系亲属的规定,让许多人处于尴尬的位置。例如儿媳、女婿、孙子等等,不属于直系亲属的他们,难道不需要参加丧礼、为至亲长者尽孝吗?他们显然不是外人,也有尽孝的义务,只不过他们的义务没有得到法律的保障罢了。这也许可以说是法律遗留的一个缺憾。
3、疫情之下,亲子关系别“相爱相杀”
24小时都呆在一个屋檐下,改变的不仅是生活方式,还有孩子的学习方式,亲子关系冲突容易被放大,从而出现“相爱相杀”的情况。比如,当电子产品成为孩子居家隔离生活的案头之物,看到孩子无休止地刷屏,不愿意看书学习,如果家长强行制止,就会导致亲子关系紧张;以往过了正月十五就开学,而今孩子不能去学校,也不能外出和小伙伴们玩,容易烦躁、不耐烦甚至崩溃、发火,如果家长一句“出去就是送死”,也会激化矛盾。
疫情之下,每个人都在经受心理考验,都需要心理处方。尤其对于亲子关系、家庭教育来说,更需要来自各方的心理干预。
06
名言佳句——联想生智
1.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3.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4.没有和平的家庭,就没有和平的社会。——池田大作
5.父母的爱应该是这样的:它能激发起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对人所创造的一切关心,激发起他为人民服务的热情。——苏霍姆林斯基
6.只有健康的、建立在无条件爱的基础上的家长同孩子的相互关系,才能消除一切生活上的危机。——罗斯·坎贝尔
07
满分范文——名师评点
松开“爱”的枷锁
王尧琴
爱,古往今来人类永久的话题。它为人们所歌颂,所向往,所争论。一句古老的民族谚语曾说,“爱像一只自由的鸟儿”。可是当我们环顾四周,就会发现,许多的“爱”,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了“枷锁”。
在外面,我们总是以礼待人,温文尔雅,可到了家中,从不对外人表露的情绪总是对着家人肆意发泄,并不顾及他们也会为此而伤心。我们在父母长辈的爱中泡久了,以致像身处空气之中,便对我们呼吸的“氧气”熟视无睹。
而在许多父母眼中,“养儿防老”几乎是刻进了骨子里。自己是那么“爱”孩子,为他们遮风挡雨,照顾一切。那自己的孩子,不就应当同样爱自己,听自己的话,做个“好孩子”吗?于是,有的孩子与他们争执了,有的再不清楚自己真正的想法,还有的选择顺从,内心的裂痕却越来越深。
可是爱,从来不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在接受爱的同时,应当从心底里去反馈这份爱,但更不能以“爱”为由,要求别人“返还”同样的爱。爱不是商品,不能以多寡贵贱来划分,更不是用来交换的。爱源自于心底,它的本质应当是不求回报,也许会期待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