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技术)中国传统工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篇
导言
中国传统工艺,是历代中国人为满足自身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采用各种物质材料和手工技艺所创造的手工艺品以及相应活动的总称。作为中华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体现了工艺美术的一般特征,又显示了民族文化的鲜明个性。中国传统工艺有烧造、织绣、印染、编结、木作、营造、装潢、扎糊、剪镂、刻印、画绘、塑作等技艺类型。现在被习惯地划分为陶瓷、金属、染织、漆器、家具、编结和雕塑等几大门类。
一、烧造工艺
1.陶冶泥火
泥土最初的陶化,意味着人类对火的创造契机的第一次把握。
火,从此成为人类创造力的延伸。谈论陶器烧造,人们因此爱说“火的洗礼”。
所谓“火的洗礼”是由火候、火焰作用于泥料来兑现的。
“火候”即温度,是界定“陶”和“瓷”的一项物理指数,更是陶瓷艺术的技术前提。一般地说,成陶温度约在700-1000摄氏度之间,成瓷温度则在1100摄氏度以上。成熟的中国瓷器多在1300摄氏度左右。
“火焰”,即烧造气氛,是决定“陶色”和“瓷色”的一种化学因素,同样也是陶瓷艺术的技术前提。火焰,有氧化和还原两种性质。火焰的一定性质和变化,会直接影响陶瓷制品的胎质、
釉色、光泽和肌理。例如:同样含铜的釉,用氧化焰会烧出漂亮的绿色或青色,而用还原焰则会烧成美丽的红色;若是含铁的釉,两种火焰烧成的釉色几乎正好相反。所谓“白如玉”的传统白瓷,是用还原焰烧成的。
谈论陶器烧造,人们往往把“泥”与“火”相提并论。坯胎和釉子,是陶瓷之“泥”的基本内涵,坯胎,是用泥料构筑的陶瓷制品的形体骨架。以烧结点为分水岭,在前称“坯”,在后称“胎”。
在变化过程中,“泥料”是造成这种统一的基础,它不仅规定了陶瓷的形态,而且规定了成“陶”或成“瓷”的趋势。
一般地说,制陶的泥料主要是含杂质较多的粘土;制瓷的泥料主要是由高岭土组成的瓷土。前者颗粒不匀,常含杂质,烧结后胎质粗松,不透明,具有吸水性,叩之声浊;后者颗粒细匀,成分纯净。烧结后胎质坚硬致密,有半透明性,吸水率极小,叩声清扬。
釉,也称釉子,是覆在陶瓷胎骨上的透明或半透明、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釉料的主要成分是釉石,碾碎细炼后制成釉浆挂在成型的坯表上。釉料熔点比胎骨要低,有较强的张性和流动性,烧结过后平匀光滑。除耐磨、耐蚀、不渗水等理化性能外,陶瓷挂釉等于披上一件美丽华灿的衣裳,光彩照人。
2.陶瓷匠心
《考工记》所记“抟埴之工”,即陶工。“抟埴”就是用粘土拍成陶
器坯子的意思。抟是一种最原始的成型技术,捏塑和泥条盘筑也同样原始。以后出现的模制和轮制法,是制陶术的革命性进步。轮制技术开启了中国一贯几千年的辘轳拉坯成型技艺传统,使圆器成为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形式。
除圆器外,传统陶瓷器皿还有琢器。广义的琢器,是指不用陶车拉坯成圆形的其他形状的器皿,如方行器、扇行器、棱状器或各种异行器。
天下器物,多有装饰。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尤见装饰匠心。中国传统陶瓷装饰形式,大体有刻镂、堆贴、模印、釉色、化妆土、彩绘六大类型。
刻镂装饰是在坯体上刻画、点戳、镌镂、纹饰,也有在釉表进行刻饰的,如刻瓷;模印装饰是成型时靠模子将纹饰印在坯体上;堆贴装饰是用泥在坯体上堆塑,或用泥片预制成形,再贴在坯体上的浮雕纹饰;釉色装饰即以各种有色或无色、透明或半透明、高温或低温、有光或无光的釉子直接为饰,亦有以色釉绘出纹饰的;化妆土装饰是用细土或细瓷土制浆挂在坯体上,以掩饰胎面,并减少坯胎对外表的玻璃釉的渗吸;
彩绘后罩釉烧成的是釉下彩(如青话、釉里红、釉下五彩等),由先施釉烧成,再在釉表彩绘,并低温烧烤的是釉上彩(如古彩、粉彩、新彩、珐琅彩等)。上述六大类装饰手法,往往彼此配合,被综合地用于陶瓷装饰。
3.瓷的发展
关于瓷器的起源,学术界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白陶(如大汶口文化的白陶),就是“原始素烧瓷器”;商代创造了青釉,发展成“原始青瓷”。另一种观点认为成熟的、真正的瓷器出现在东汉,而以前的带釉器是“高温釉陶”。两种观点分歧的重要原因,是“缺乏一个大家公认的科学的瓷器定义”。其实,凡事都有一定的发展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两种观点不难统一起来。也就是说,原始白陶是一定瓷器因素的确切端倪(如高岭土作胎,火候在100摄氏度以上),而东汉青瓷则是瓷器因素的全面实现。
从新石器时代到汉代,江浙一带始终是青釉器(或是说原始青瓷)主要产地。
魏晋南北朝的中国,进入了瓷器时代。且南北青瓷的风格差异十分明显,已形成两大生产体系。就釉色而言,北方青瓷中泛黄,而南方青瓷则更加青翠。这一时期的江浙青瓷生产,有越窑、瓯窑、婺窑和德清窑四个窑系。
有“诸窑之冠”美称的越窑,在唐代创造了中国青瓷艺术的高峰境界。陆龟蒙曾诗赞:“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所谓“千峰翠色”,正是对越窑青瓷莹润之釉色的点的诗意写照。美丽的越窑器深得宫廷赏识,以至设官督造,并以“秘色瓷”相称。
隋代,中国窑工烧成了白瓷。这项伟大的成就,改变了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南青北白”的新格局。白瓷对烧造技术有很高的
要求,需尽量减少原料中铁的成分,并要适当地把握火焰。
河北邢窑于初唐崛起,以生产光素大方的白瓷而与越窑齐名。白瓷给人以崭新的视觉感受,故成时尚。一时间,“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另外,用颜色釉、釉下彩和绞釉纹胎来装饰瓷器,也是唐代的成就,它们为后来的陶瓷装饰开辟了新路。于汉代铅釉陶发展而来的“唐三彩”,鲜明而典型地反映了唐代雍容博大、清新华灿的时代风貌。
宋代,是中国传统瓷艺达到最高美学境界的时代,钧、汝、官、哥、定五大名窑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使中国在人类制瓷史上登峰造极。五窑之中,汝窑、官窑和哥窑都是继续窑衰微后而一贯青瓷传统的官家窑场。汝窑(河南临汝)瓷多为素器,土脉细润如同胴体,釉质莹泽,厚若堆脂,棕眼(釉中的微气孔)并巧露铜色胎骨最佳,以粉青为标准色。官瓷共同之特征:釉厚过胎,釉层有微小如珠之气泡攒聚(素称“聚沫攒珠”),釉面有自然天成之裂纹(素称“蟹爪纹”);器口或棱线处釉薄而微露泛紫之胎色,器足无釉呈铁红或铁褐色(素称“紫口铁足”)。
哥窑,窑址迄今未发现。据传,南宋时有章氏兄弟均善烧窑,生一生二同在浙江龙泉各主一窑。生一所造,即为哥窑。传世哥瓷一般呈“紫口铁足”之像,釉厚湿透,釉面润泽如酥,有网状开片或重叠如冰裂纹或呈细密之“百圾碎”,裂纹多呈红黄色(俗称“金铁线”)或黑紫色。龙泉窑(亦称“弟窑”)虽未在五大名窑之列,却以几抵厚釉之极限的“梅子青”等,穷尽碧玉般釉色之美。
钧窑(河南禹县)亦属青瓷系,其出品特别发挥了原料内铜元素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