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合集下载

儿科常见病诊疗常规(二甲)

儿科常见病诊疗常规(二甲)

目录一、小儿肺炎二、小儿腹泻三、支气管哮喘四、急性肾小球肾炎五、肾病综合征六、血尿七、病毒性心肌炎八、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九、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十、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十一、小儿急救1、心肺复苏2、感染性休克3、脑水肿及颅内高压综合征4、哮喘持续状态 5、呼吸衰竭6、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7、急性肾功能衰竭8、热性惊厥9、癫痫持续状态十二、新生儿窒息与缺氧缺血性损伤十三、新生儿颅内出血十四、新生儿出血性疾病十五、新生儿溶血病十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1、新生儿败血症2、新生儿感染性肺炎3、新生儿破伤风十七、小儿出血性疾病十八、各种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1、房间隔缺损2、室间隔缺损3、动脉导管未闭4、法洛四联症十九、川崎病的诊治二十、小儿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二十一、过敏性紫癜二十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二十三、急性感染性喉炎二十三、急性支气管炎小儿肺炎【概述】小儿肺炎系有不同病原体或其它因素所至的肺部炎症。

【诊断标准】1、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气促。

2、肺部体征:早期不明显或仅呼吸音粗糙,以后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罗音,叩诊多正常。

3、辅助检查:(1)血常规:细菌性肺炎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均增高,病毒性肺炎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

(2)CRP:细菌感染时CRP浓度上升。

(3)病原学检查:直接涂片镜检和细菌分离鉴定。

如咽拭子、胸腔积液、痰、肺泡灌洗液等。

(4)血气分析:适用于重症肺炎有呼吸衰竭者。

(5)血清学检查:可做肺炎支原体抗体、肺炎衣原体抗体、结核抗体等。

4、并发症:脓胸、脓气胸、肺大泡等。

【肺炎的分类诊断】1、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指无免疫抑制儿童在医院外或住院48h内发生的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肺炎支原体为主。

2 、院内获得性肺炎(HAP) 指住院48h后发生的肺炎。

院内获得性肺炎病原学除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葡菌、肺炎支原体外,尚有革兰阴性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孢菌等)、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厌氧菌、嗜肺军团菌、真菌、疱疹病毒、卡氏肺孢子虫等。

儿科疾病诊疗常规

儿科疾病诊疗常规

.儿科第一章新生儿黄疸第一节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第二章新生儿感染第一节新生儿败血症第二节新生儿破伤风第三章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第一节吸入综合征第二节感染性肺炎第三节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第四节新生儿呼吸衰竭第四章新生儿神经系统疾病第一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第五章新生儿硬肿症第六章小儿腹泻病第七章胃食管反流病第八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第九章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第十章毛细支气管炎第十一章肺炎第十二章支气管哮喘. 第十三章反复呼吸道感染第十四章先天性心脏病第一节房间隔缺损第二节室间隔缺损第三节动脉导管未闭第四节法洛四联症第十五章病毒性心肌炎第十六章心包炎第一节急性心包炎第十七章感染性心内膜炎第十八章风湿热第十九章贫血第一节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第二节再生障碍性贫血第二十章出血性疾病第一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第二节凝血因子缺损第二十一章急性白血病肿瘤与细胞病第一节急性白血病第二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第三节神经母细胞瘤第二十二章溶血性贫血. 第一节红细胞葡萄糖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第二节地中海贫血第二十三章急性肾小球肾炎第二十四章肾病综合征第二十五章儿童Ⅰ型糖尿病第二十六章小儿肥胖症第二十七章癫痫及癫痫综合征第二十八章脑性瘫痪第二十九章格林—巴利综合征第三十章重症肌无力第三十一章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第三十二章硬皮病第三十三章过敏性紫癜第三十四章麻疹第三十五章水痘第三十六章流行性腮腺炎第三十八章感染性休克第三十九章急性脑水肿与颅压增高第一章新生儿黄疸第一节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黄疸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要考虑为病理性黄疸:①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胆红素浓度>102µmol/L(6mg/d1);②足月儿血清胆红索浓度>220.6µmol/L(12.9mg/d1),早产儿>256.5µmol/L(15mg/dl);③血清结合JJH红素>34µmol/L(2mg/d1);④血清胆红素每天上升>85µmol /L(5mg/d1);⑤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超过2~4周,或进行性加重。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小儿常见疾病诊疗常规一、细菌性痢疾-诊疗常规病史采集1. 进食不洁食物及饮料史。

2. 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样大便。

3. 突发高热、惊厥、精神萎靡或昏迷等中毒性痢疾表现。

4. 与之鉴别的其它腹泻。

检查1. 全身检查:疑毒痢时应在15分钟内完成体格检查。

2.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大便常规、培养及药敏试验。

3. 器械检查:必要时作乙状结肠镜检。

诊断1. 依据进食不洁食物史,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等症状可作出临床诊断,确诊需依靠大便培养痢疾杆菌阳性。

2. 本病需与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沙门菌肠炎、病毒性腹泻、阿米巴痢疾等鉴别。

治疗原则1. 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

2. 抗菌药物治疗。

3. 中药治疗。

4. 中毒性菌痢治疗:包括抗休克扩容、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失衡、防治肺水肿等措施。

二、小儿败血症诊疗常规病史采集1. 高热及全身不适:如头痛、纳差、苍白、婴幼儿可惊厥、吐泻。

2. 皮肤粘膜伤口感染史、皮肤疔疖、脓肿史、胃肠道症状及尿路感染史。

检查1. 全身检查,重要的生命体征。

2. 专科检查:皮肤感染病灶、出血点、肝脾有无肿大。

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血培养加药敏试验,局部病灶分泌物的培养及涂片及其他有关检查。

诊断1. 根据病史、症状及体征,结合血象可初步做出诊断。

2. 确诊需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伤寒、毒痢及粟粒性肺结核相鉴别。

治疗原则1. 一般及对症治疗:卧床休息,注意营养及维生素补充,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2. 抗菌药物治疗:最好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

3. 中毒症状严重者需加用激素治疗。

4. 脓性病灶切开排脓。

5. 免疫疗法。

6. 严重者转上级医院三、小儿腹泻病诊疗常规病史采集1. 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大便性状、次数及病程。

3. 有无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表现。

4. 有无中毒症状。

5. 有无明显病因及诱因。

检查1. 全身体检,注意生命体征及脱水情况。

最新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最新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最新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一、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最新的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以提供给医务人员参考和指导。

在儿科领域,准确的诊断和科学的治疗对于儿童的健康至关重要。

二、常见病之一:感冒2.1 病因感冒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包括流感病毒、鼻病毒等。

2.2 临床表现感冒的典型症状包括鼻塞、咳嗽、喉咙痛、轻度发热等。

2.3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和医学检查,结合病史判断是否患有感冒。

2.4 治疗治疗感冒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包括休息、补充水分、适当服用退烧药等。

三、常见病之二:腹泻3.1 病因腹泻常常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引起, 进食不洁食物或饮用污染水源也会导致腹泻。

3.2 临床表现腹泻的典型症状包括腹部胀气、腹痛、腹泻、恶心等。

3.3 诊断通过分析患者的症状,配合实验室检查,来判断是否患有腹泻。

3.4 治疗治疗腹泻主要包括止泻药物使用、腹泻饮食调理、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等。

四、常见病之三:发热4.1 病因发热常常是由于感染、炎症、药物反应或其他疾病引起。

4.2 临床表现发热的典型症状是体温升高,常伴有头痛、全身倦怠、畏寒等。

4.3 诊断通过测量体温、询问病史等方式,来判断是否患有发热。

4.4 治疗治疗发热主要包括使用退烧药物、适当休息和及时就医治疗等。

五、结论本文档介绍了最新的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包括感冒、腹泻和发热等常见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医务人员可以根据该规范为儿童提供准确和科学的诊疗服务,以保障儿童的健康。

儿科诊疗常规[全]

儿科诊疗常规[全]

儿科诊疗常规目录一、呼吸系统疾病1、感冒2、咳嗽3、支气管炎4、哮喘5、反复呼吸道感染二、消化系统疾病1、呕吐2、鹅口疮3、厌食4、腹泻三、传染病1、水痘2、幼儿急疹3、流行性腮腺炎4、手足口病5、甲型HINI流感感冒【概述】感冒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又称为“伤风”,是由于外邪侵犯卫表所致,临床以恶寒、发热、头痛、流涕、喷涕、咳嗽为主要症状。

“感冒” 首见于宋代杨仁斋《仁斋直指方》书中。

感冒可分为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一般于四时感受六淫之邪,病情轻,不流行者,称普通感冒或四时感冒。

若感受时行疫毒之邪,病情较重,具传染流行性,则称为时行感冒。

其主要病机是六淫之邪以风邪为主或时行疫毒之邪侵犯肺卫,使卫阳被遏,肺失宣肃。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流感等。

本篇所述仅限于上呼吸道感染。

附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诊断】(一)、中医诊断1.诊断要点(1)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等症为主,多兼咳嗽,可伴呕吐、腹泻或高热惊厥。

(2)四时均有,多见于冬春,常因气候骤变而发病。

(3)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单核细胞增加。

2.类证鉴别(1)很多疾病的初期均可见类似感冒的症状,都是由于外邪侵犯肺卫引起的症状,但随着疾病的进展会出现不同的表现,如:咳嗽、肺炎及麻疹、风疹等传染病,初期与感冒症状相似,但逐渐出现喘憋痰鸣或见皮疹,仔细观察不难鉴别。

(2)鼻渊:因邪犯鼻窦,窦内湿热蕴积,酿成痰浊所致。

以鼻流浊涕、量多、时间久为特征,始终以鼻部的症状比较突出,没有感冒的表症如恶风、发热、肢体疼痛、咽痛等。

(二)西医诊断标准:1 临床症状以局部症状为主,全身症状可有或不明显。

局部症状:流涕、喷嚏、鼻塞、有时咳嗽、咽痛、声嘶、流泪。

全身症状:全身不适、畏寒、发热、头痛、头昏、四肢及腰背酸痛。

2 血象:白细胞数多正常或减少。

【辨证】1风寒感冒证发热轻,恶寒重,无汗,鼻塞流清涕,喷嚏,咽痒咳嗽,少量稀白痰,口不渴,咽不红,精神困倦,年长儿可诉头痛,肢体疼痛,舌淡,苔薄白,指纹深红,脉浮紧。

儿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儿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早产儿管理指南早产儿是指出生时胎龄< 37周的新生儿,其中出生体重< 1500 g者为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 ,<1000 g为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

在早产儿中,胎龄<32周或出生体重<1500g者临床问题较多、病死率较高,是早产儿管理的重点。

由于早产儿已逐渐成为新生儿领域的重要问题,新生儿学组经过讨论,制定《早产儿管理指南》,供各单位参考。

一、出生前和出生时处理1.了解病史:对可能发生早产者,新生儿医师要尽早参与,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孕期母亲和胎儿情况,早产的可能原因,是否完成对胎儿促胎肺成熟的预防,评估分娩时可能发生的情况,作好出生时的处理准备。

2.积极复苏:早产儿出生时产科合并症可能较多,窒息发生率较高,对窒息儿出生时要积极复苏,动作要快且轻柔,产科与新生儿科医师要密切合作。

复苏后要仔细评估全身状况。

二、保暖出生后即应给予保暖,产房温度应保持27~28℃。

出生后迅速将全身擦干,放在预热棉毯中,尽量不让患儿裸露,在复苏处理后尽快放在预热的暖箱中。

维持恒定的适中温度对早产儿非常重要,早产儿暖箱适中温度根据不同出生体重和日龄在32 ~35℃左右(表1) 。

暖箱相对湿度一般为60%~80% ,胎龄和出生体重越低,暖箱相对湿度要高一些,对超低出生体重儿,暖箱湿度对维持体液平衡非常重要,国外有些单位采用较高的湿度(表2) ,但要注意预防感染。

为保持体温稳定,各种操作尽量在暖箱中进行,如需暂时离开暖箱亦应注意保暖,对出生体重较大(超过2000 g)的早产儿也可以用开放式辐射式保暖床并盖以塑料薄膜进行保暖。

表1 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适中温度(暖箱)出生体重( kg)暖箱温度35℃34℃33℃32℃1.0 初生10d 10d~3周~5周1.5 —初生10d 10d~4周2.0 —初生2d 2d~3周表2 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暖箱温度和湿度日龄(d) 1~10 11~20 21~30 31~40 温度(℃) 35 34 33 32湿度(%) 100 90 80 70三、呼吸管理1.一般吸氧:包括头罩吸氧、鼻导管吸氧和暖箱吸氧。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共41张PPT)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共41张PPT)
均可引起。病程>2个月。
婴幼儿各种程度脱水的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和体征
精神神志 前囟 眼窝
口腔黏膜 皮肤弹性 四肢末梢
尿量
Ⅰ度 稍烦躁 稍凹陷 无或稍凹陷 稍干 尚可
暖 略减
脱水程度 Ⅱ度
萎靡、烦躁 凹陷 凹陷 干燥 差 凉
显著减少
Ⅲ度 神志欠清
深凹陷 深凹陷 明显干燥 极差 厥冷、发绀 极少
实验室检查

额叶底部、颞叶边缘系统
• 精神情绪异常:躁狂、幻觉、失语、定向力、计算力与记忆力障碍,伴发热或无 热
其他
偏瘫、单瘫、四肢瘫或各种不自主运动。病变累及锥体束时出现阳性病理征。病程
大多2-3周,多数完全恢复,但少数遗留癫痫、肢体瘫痪、智能发育迟缓等后 遗症。
实验室检查
(一)脑脊液检查 压力正常或增加,外观清亮,白细胞:0-数百,病初中性粒细胞为主 ,以后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大多正常或轻度增高,糖含量正常.
2. 对症治疗居首要地位。降温,小儿高热惊厥必须很快降下来 。(半小时内过高热,酶、蛋白质变性,为不可逆损害); 鼻塞,清除分泌物。
3. 鼻分泌物呈粘稠不透明或变色,仍可能是病毒性鼻窦 炎,无需用抗生素,除非这种症状持续7-10天无改善
或反而加重或伴发热、白细胞增高、C反应蛋白增高等,考虑 细菌感染,在积极寻找感染部位同时,加用抗生素。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一、普通感冒 (common cold)
• 病原学
90%以上原发病原为病毒,其中鼻病毒 、冠状病毒占60%,此外有流感病毒、 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 、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 细菌感染多继发于病毒感染后,以链球 菌为最多。
临床表现
• 大年龄组儿童:与成人相同,主要:流涕、鼻塞、 咽痛、疲乏、头疼、咳嗽、发热、畏寒、肌肉酸痛

儿科诊疗常规(全)

儿科诊疗常规(全)

儿科诊疗常规(全)标题:儿科诊疗常规:了解孩子的健康与成长导言:儿科诊疗是专门研究儿童疾病的医学领域,为确保孩子健康成长,家长需要了解儿科诊疗的常规方法和注意事项。

本文将详细介绍儿科诊疗的全过程,包括预防接种、日常护理、常见疾病与急救处理,以及如何与儿科医生建立良好的沟通。

第一部分:预防接种1.接种的重要性:掌握疫苗接种对孩子健康的重要性,预防接种是预防儿童疾病的关键。

2.疫苗种类:详细介绍儿童必须接种的常规疫苗,如百白破、麻疹、脊髓灰质炎等。

3.接种时间表:根据孩子年龄提供接种时间表,家长可清楚了解何时接种何种疫苗,避免错过接种时机。

第二部分:日常护理1.饮食与营养:讲述儿童合理饮食与营养的重要性,提供常见的膳食建议和均衡饮食规划。

2.睡眠与休息:介绍儿童睡眠需求和重要性,并提供建立良好睡眠习惯的实用方法。

3.个人卫生:分享儿童个人卫生的必要性,包括洗手、牙齿护理等,并提供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指导。

第三部分:常见疾病与急救处理1.感冒与发烧:分析孩子常见感冒和发烧的原因、症状与处理方法,并提供合适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建议。

2.儿童腹泻:介绍常见腹泻的病因、症状和处理方法,包括补水、饮食调理和药物使用等。

3.皮肤问题:讲解孩子常见的皮肤问题,如湿疹、疱疹等,并给出相应的护理建议和治疗方法。

第四部分:与儿科医生的沟通1.选择合适的儿科医生:指导家长如何选择一位合适的儿科医生,包括专业能力、信任度和沟通效果等方面。

2.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提供与儿科医生建立良好关系的建议,包括主动沟通、提问和共同制定治疗计划等。

结论:儿科诊疗常规是保证孩子健康的关键。

通过预防接种、日常护理、常见疾病处理和与儿科医生的良好沟通,父母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健康与成长,及时发现并处理孩子的疾病,保障孩子的健康与幸福成长。

(1732字)。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疾病和健康问题。

作为父母,了解儿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规非常重要,这样我们可以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来帮助孩子恢复健康。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儿科疾病以及相应的诊疗常规。

1. 儿童感冒及其治疗感冒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症状包括流鼻涕、咳嗽、喉咙痛和发烧等。

当孩子感冒时,要确保他们有足够的休息,并保持适当的饮食。

如果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以考虑给孩子服用退烧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此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洗手并避免与感冒患者接触也是预防感冒的重要措施。

2. 儿童腹泻的处理儿童腹泻主要是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或饮食过敏引起的。

当孩子出现腹泻症状时,我们应该确保他们充足饮水以防脱水。

同时,避免给孩子吃含有脂肪或高纤维的食物,可以给他们喂养米汤、面汤和充分煮熟的米饭等容易消化的食物。

如果腹泻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有发热、血便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

3. 儿童哮喘的治疗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会导致呼吸急促、气喘和胸闷等症状。

对于被诊断为哮喘的儿童,家长应定期带他们去儿科医生那里进行随访。

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包括使用湿化器、吸入药物以及避免触发哮喘的物质。

家长还应该学习如何正确使用雾化器和吸入器,并确保孩子按规定的剂量使用药物。

4. 儿童扁桃体炎的治疗扁桃体炎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症状包括喉咙痛、发烧、咳嗽和吞咽困难。

如果孩子出现扁桃体炎的症状,可以给他们口服退烧药物缓解症状,并鼓励他们多喝水以保持水分摄入。

在医生的指导下,也可以使用局部止痛药物或抗生素来减轻疼痛和炎症。

如果孩子出现呼吸困难、持续高热或咽部严重肿胀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5. 儿童皮炎的处理儿童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可以表现为红肿、瘙痒、起疱和糜烂等症状。

对于轻度的皮炎,可以用保湿剂、外用激素药物或非处方抗组胺药物来缓解症状。

在选择外用药物时,要注意使用剂量和时间的控制,避免副作用的发生。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一、儿科常见疾病之感冒感冒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特点是以发热、流鼻涕、咳嗽等症状为主,并常伴有喉咙痛、全身不适等表现。

感冒通常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休息、饮食调理、药物治疗等。

一、休息:感冒时儿童需要充分休息,适当的休息可以帮助身体恢复,提高免疫力。

家长应该尽量让孩子保持室内休息,避免接触冷空气。

二、饮食调理:在感冒期间,儿童的食欲通常会减退,但仍需要适量的营养。

家长应给孩子提供易消化的食物,如鸡蛋羹、米粥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此外,多喝水也有助于病毒的排出。

三、药物治疗:对于好转症状较轻的儿童,可以使用一些非处方药物缓解症状,如退烧药、咳嗽药等。

但是建议家长在使用药物前咨询医生,并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

此外,家长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常规消毒:儿童感冒期间,应注意常规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 手部卫生:家长和儿童都要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3. 室内通风:儿童感冒期间适当通风有助于病毒的排出。

4. 避免外出:感冒期间,尽量减少外出活动,以免感染其他病毒或细菌。

综上所述,感冒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家长应给予孩子休息、饮食调理和药物治疗等,并注意常规消毒、手部卫生、室内通风以及避免外出等措施,帮助孩子早日康复。

二、儿科常见疾病之腹泻腹泻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稀薄、呈水样或泥样,伴有腹胀、腹痛等不适。

腹泻多由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饮食不当等引起,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休息、饮食调理、补充液体等。

一、休息:腹泻时,儿童需要适当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加速康复。

二、饮食调理:儿童腹泻期间,消化系统比较脆弱,所以饮食调理尤为重要。

切忌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炸食物,酸甜口味过重的食物等。

可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条、水煮蔬菜等,同时注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

三、补充液体:腹泻会导致儿童体内水分丧失,所以需要注意补充液体。

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儿科是专门研究儿童生长发育和儿童常见病的学科领域,儿科医生常常需要根据病情判断病因并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儿科疾病及其诊疗指南。

1.上呼吸道感染(URTIs):上呼吸道感染是指影响嗓子、鼻腔和喉咙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咽炎和扁桃体炎。

针对这些疾病,诊疗指南一般建议孩子多休息,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并适当服用退烧药、消炎药等。

此外,定期清洁儿童鼻孔也有助于减少感染的机会。

2.肺炎:肺炎是指肺部组织感染,常见病原体有病毒和细菌。

对于轻度到中度肺炎,诊疗指南通常建议提供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同时给予支持性治疗,如提供足够的液体和氧气。

对于重度肺炎,可能需要住院治疗,并接受静脉抗生素治疗和呼吸支持。

3.胃肠道炎症:胃肠道炎症包括腹泻和呕吐等症状。

导致这些症状的常见病原体是病毒和细菌。

诊疗指南一般建议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适当调整饮食,避免油腻和刺激性的食物。

对于呕吐的儿童,可以考虑给予抗呕吐药物。

抗生素一般不主张常规使用。

4.中耳炎:中耳炎是指中耳腔的炎症,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

对于中耳炎,常见的诊疗指南包括观察和控制疼痛。

对于持续性的中耳炎,可能需要使用口服抗生素。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以恢复正常中耳功能。

5.哮喘: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特征是反复发生的呼吸困难和喘鸣。

诊疗指南建议对于轻度和中度哮喘,使用舒张支气管和抗炎药物来控制症状。

对于重度哮喘,可能需要使用口服或静脉抗生素来控制急性发作,并长期使用抗炎药物来预防反复发作。

6.发热: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以是感染的标志或者是其他疾病的症状。

对于无明显其他症状的发热,诊疗指南一般建议监测孩子的体温,并观察其他症状变化,如果出现其他不适,可以考虑进行进一步检查。

以上是儿科常见病的一些诊疗指南。

临床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根据具体病情和诊断结果来进行判断,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完整版)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完整版)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完整版)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1. 儿科常见病本诊疗指南涵盖了儿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以下是常见病的列表:- 呼吸道感染- 消化系统疾病- 皮肤病- 发热- 儿童传染病- 肠道感染- 眼部感染- 尿路感染- 头部外伤- 儿童过敏等2. 诊断与治疗原则对于儿科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建议遵循以下原则:- 根据患儿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评估。

- 注意聆听家长对患儿病情的描述,了解病情发生的时间、程度和后续变化等情况。

- 进行体格检查,包括测量体温、检查皮肤、听取肺部和心脏等。

- 了解患儿的病史,包括既往疾病、过敏史、家族史等。

- 根据患儿的症状和体征,结合辅助检查结果,进行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针对不同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辅助治疗等。

3. 药物治疗建议在药物治疗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合适的药物,注意患儿的年龄、体重、耐药情况等因素。

- 根据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准确计算药物的用量。

- 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遵循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 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非药物治疗建议除了药物治疗外,以下是一些常见病的非药物治疗建议:- 适当的休息和睡眠- 充足的饮食和水分摄入-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清洁- 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 常规体检和定期复查5. 注意事项在给予儿童治疗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关注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纠正营养不良等问题。

- 强调家长的合作,包括正确服药、按时复诊等。

- 儿童的特殊需求,如帮助幼儿用药、调整给药方式等。

-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用药时需慎重,应遵循医生的建议。

结论以上是儿科常见病的诊疗指南,希望通过本指南能够给临床医生和家长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以便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儿童常见病。

同时,我们也提醒医生们在诊疗过程中要充分评估每位患儿的具体情况,并结合临床经验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儿科疾病诊疗常规

儿科疾病诊疗常规

目录第一部分新生儿疾病诊疗常规第一节新生儿窒息复苏第二节新生儿呼吸暂停第三节新生儿肺炎第四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第五节新生儿呕吐第六节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第七节新生儿出血症第八节红细胞增多症第九节新生儿黄疸第十节新生儿溶血病第十一节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第十二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第十三节新生儿颅内出血第十四节新生儿硬肿症第十五节新生儿低钙血症第十六节新生儿低血糖第十七节新生儿败血症第十八节梅毒螺旋体先天性梅毒第十九节早产儿第二十节新生儿静脉营养第二十一节新生儿呼吸衰竭第二十二节新生儿心力衰竭第二十三节新生儿换血疗法第二部分儿科疾病诊疗常规第一节上呼吸道感染第二节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第三节急性支气管炎第四节毛细支气管炎第五节支气管肺炎第六节疱疹性口腔炎第七节鹅口疮第八节腹泻病第九节婴儿肝炎综合征第十节病毒性心肌炎第十一节急性肾小球肾炎第十二节肾病综合征第十三节泌尿系感染第十四节贫血第十五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第十六节川崎病第十七节过敏性紫癜第十八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第十九节婴儿手足搐搦症第二十节病毒性脑膜脑炎第二十一节化脓性脑膜炎第二十二节流行性乙型脑炎第二十三节麻疹第二十四节水痘第二十五节风疹第二十六节流行性腮腺炎第二十七节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第三部分急症诊疗常规第一节热性惊厥第二节小儿心肺复苏第三节急性中毒第四节心力衰竭第五节呼吸衰竭第六节感染性休克第四部分儿科疾病诊疗技术操作第一节青霉素皮试第二节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第三节结核菌素皮试第四节给氧疗法第五节超声雾化吸入第六节压缩雾化吸入疗法第七节导尿第八节洗胃法第九节新生儿胃管留置术第十节脐静脉插管术第十一节股静脉穿刺第十二节颈外静脉穿刺第十三节腰椎穿刺第十四节胸膜腔穿刺抽液第十五节胸膜腔穿刺抽气第十六节髂前上棘穿刺第十七节髂后上棘穿刺第五部分儿童保健工作规范第一节儿童保健查体工作常规第二节营养咨询指导工作常规第三节口腔保健工作常规第四节听力筛查工作常规第五节儿童营养咨询指导提纲第六节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咨询提纲第七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咨询提纲第八节儿童营养不良(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咨询提纲第九节小儿单纯性肥胖咨询提纲第十节营养咨询指导质量评价标准第十一节口腔保健质量评价标准第十二节听力筛查质量评价标准第十三节体格发育检查质量评价标准第十四节洗浴工作流程第十五节婴儿游泳程序第一部分新生儿疾病诊疗常规第一节新生儿窒息复苏新生儿窒息是指婴儿出生后无自主呼吸和呼吸抑制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型酸中毒。

儿科诊疗常规

儿科诊疗常规

儿科诊疗常规儿科疾病诊疗常规一、腹泻病腹泻病按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

[诊断]1、临床表现1.1 病史:常有喂养不当,腹部受凉或呼吸道、泌尿系及皮肤感染等肠道外感染病史。

1.2 症状:腹泻可轻可重,轻者一日数次,大便呈糊状或稀水样。

重者一日十余次或几十次,大便呈蛋花汤样或稀水样。

部分病例伴有腹痛,大便带粘液,里急后重。

严重病例伴频繁呕吐、厌食、烦躁、精神萎糜等中毒症状,且有不同程度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1.3 分型轻型:无脱水,无中毒症状。

中型:轻至中度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

重型: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

1.4 病程分类:2周以内为急性,2周至2月为迁延性,2月以上为慢性。

2、检查1、大便常规:镜检可见脂肪滴或红、白细胞。

2、病原学检查:有条件者可作大便培养和病毒学检查。

3、血生化检查:包括血清钠、钾、氯、钙和二氧化碳结合力等。

4、血常规检查:细菌感染者白细胞增多。

[治疗](一)中医治疗1、常证(1)伤食泻主证:脘腹胀满,肚腹作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粪便酸臭。

如败卵。

嗳气酸馊或欲呕吐,不思饮食,夜卧不安,舌苔厚腻、微黄。

治法:消食化积。

方药:保和丸加减。

(2)风寒泻主证:泄泻清稀,中含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兼恶寒发热,舌苔白腻。

治法:疏风散寒。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

(3)湿热泻主证:泻下稀薄,水份较多。

如水注,色褐而臭,可见粘液,食欲不振,伴泛恶,肢体倦怠,发热或不发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苔黄腻。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

(4)脾虚泻主证:大便稀薄,多见食后作泻,色淡不臭,时轻时重,面色萎黄,肌肉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且易反复发作。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5)脾肾阳虚主证:久泻不止,食入即泻。

粪质清稀,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白光白,精神萎糜,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补脾温肾。

方药:附子理中汤加减。

(二)西医治疗1、营养治疗:母乳喂养者继续喂母乳。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
引言
儿科常见疾病指的是在儿童中较为普遍出现的疾病,这些疾病
对儿童的健康和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儿童能够得到及时、
准确的治疗,制定了儿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

常见疾病的诊断
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详细的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患儿的病史,包括病症出现时间、症状表现、病情变化等信息。

2.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儿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体温、血压等指标,以及检查器官功能和皮肤状况等。

3. 辅助检查:根据患儿的病情,医生可能会安排一些辅助检查,如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帮助确定诊断。

常见疾病的治疗
儿科常见疾病的治疗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患儿的诊断结果,开具相应的药物处方,如抗生素、退热药、抗过敏药等。

在用药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来调整药物剂量和使用方法。

2. 支持疗法:对于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的患儿,医生可能会采取相应的支持疗法,如补充水分、调整饮食等,以帮助患儿快速康复。

3. 休息和康复:对于一些需要休息和康复的疾病,医生会建议患儿适当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同时鼓励适量运动和良好饮食惯。

结论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是为了确保儿童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而制定的。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治疗过程中,药物治疗、支持疗法、休息和康复等措施都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通过遵循儿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可以促进儿童的健康和发育。

儿科门诊常见20种疾病诊疗常规

儿科门诊常见20种疾病诊疗常规

儿科门诊常见20种疾病诊疗常规1. 感冒- 定期服用退烧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鼻塞时使用生理盐水滴鼻- 适当休息,增加水分摄入2. 腹泻- 多饮水,避免脱水- 饮食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米粥、面条等- 注意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3. 发热- 量体温,根据体温高低选择退烧药物- 保持室内通风,穿轻薄衣物- 酸奶、苦瓜等有退热作用的食物4. 咳嗽- 避免寒冷或刺激性食物,如冷饮和辛辣食物- 多喝水,服用咳嗽药物,如甘草片或川贝润喉片- 定期进行湿度调节,保持室内空气湿润5. 呼吸道感染- 定期用盐水漱口,清洗口腔- 避免进食油腻及刺激性食物- 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6. 食物中毒- 喝大量清水,促进体内有害物排出- 忌食生冷及油腻食物,以稀饭为主食- 慎选食品来源,避免食用不新鲜或糟糕加工的食品7. 过敏性皮炎- 避免接触过敏原- 洗澡时使用温水和温和的洗涤剂- 涂抹抗过敏的皮肤霜或药膏8. 喉炎- 多喝水,多休息,避免过度用嗓- 避免吃辣椒、煎炸等刺激性食物- 演讲或唱歌后用温水漱口9. 结膜炎- 温水洗眼,保持眼部清洁- 不共用毛巾、枕头等个人用品- 照顾好宝宝的眼部卫生10. 营养不良- 进食均衡饮食,多摄入维生素和矿物质- 定期进行体检,补充缺乏的营养素- 避免过度依赖高糖和高脂肪食物11. 肺炎- 按医生建议使用抗生素等药物- 避免大食量,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定期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12. 扁桃体炎- 多饮水,多休息,保持喉部湿润-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和酒类- 定期口腔卫生,漱口消毒13. 痢疾- 严格卫生措施,如勤洗手和消毒- 饮食清淡,以米粥和面条为主-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14. 麻疹- 多饮水,多休息,提供充足的营养- 定期进行护理,如补充维生素C等- 避免接触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15. 红疹- 保持室内环境通风,避免过度保暖- 饮食清淡,以稀饭和面条为主- 避免使用刺激性的化妆品和洗护用品16. 病毒性感染- 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 避免接触感染者和密集人群- 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等17. 肠道寄生虫感染- 定期服用驱虫药物- 饮食要卫生,熟食为宜- 加强环境卫生,预防感染18. 咽部感染- 多饮水,保持喉部湿润- 饮食温和,避免过于刺激性的食物- 定期消毒个人用品,保持口腔卫生19. 泌尿系统感染- 定期量尿,多饮水,促进排尿- 注意保持基本的个人卫生- 避免憋尿,及时就医治疗20. 耳部感染- 清洁耳朵,避免进水和异物进入- 定期保持室内空气湿润- 避免使用耳塞、耳机过度刺激耳朵以上是儿科门诊常见的20种疾病诊疗常规,仅供参考。

儿童疾病诊疗常规

儿童疾病诊疗常规

目录儿科疾病诊疗常规支气管哮喘 (1)小儿白血病 (4)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5)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10)病毒性心肌炎 (14)感染性心内膜炎 (17)小儿惊厥 (18)癫痫 (21)癫痫及癫痫综合症 (21)癫痫持续状态 (23)原发性肾病综合症 (25)儿童重症诊治常规心跳骤停 (28)急性呼吸衰竭 (32)急性心力衰竭 (36)充血性心力衰竭 (37)小儿休克 (38)颅内高压症(急性脑水肿) (42)意外伤害 (44)溺水 (44)坠入粪池 (46)烧伤 (47)捂热综合症(婴儿蒙被综合症) (48)有机磷中毒 (49)亚硝酸盐类中毒 (51)药物中毒 (52)儿科疾病诊疗常规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咳嗽、胸闷和呼吸困难,多数病儿经治疗可缓解,或自行缓解。

有反复发作的倾向。

【诊断要点】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依据为:临床表现、家族史、治疗反应、有气流受阻的证据,并可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类似表现。

儿童哮喘的诊断标准(试行)如下:1、儿童哮喘(包括婴幼儿哮喘)(1)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或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下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支气管舒张剂有显著疗效。

(4)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

(5)对于症状不典型病儿,同时在肺部闻及哮鸣音者可酌情应用支气管舒张试验协助诊断。

2、咳嗽变异型哮喘(CVA)(1)持续咳嗽>1个月,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运动、遇冷空气或嗅到特殊气味后加重,痰少,临床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

(2)支气管舒张剂诊断性治疗可使咳嗽发作缓解(基本诊断条件)。

(3)有个人或家庭过敏史、家庭哮喘病史,血清IgE显著升高、过敏原检测肩并肩性可作辅助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常见疾病诊疗常规一、细菌性痢疾-诊疗常规病史采集1. 进食不洁食物及饮料史。

2. 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样大便。

3. 突发高热、惊厥、精神萎靡或昏迷等中毒性痢疾表现。

4. 与之鉴别的其它腹泻。

检查1. 全身检查:疑毒痢时应在15分钟内完成体格检查。

2.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大便常规、培养及药敏试验。

3. 器械检查:必要时作乙状结肠镜检。

诊断1. 依据进食不洁食物史,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等症状可作出临床诊断,确诊需依靠大便培养痢疾杆菌阳性。

2. 本病需与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沙门菌肠炎、病毒性腹泻、阿米巴痢疾等鉴别。

治疗原则1. 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

2. 抗菌药物治疗。

3. 中药治疗。

4. 中毒性菌痢治疗:包括抗休克扩容、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失衡、防治肺水肿等措施。

二、小儿败血症诊疗常规病史采集1. 高热及全身不适:如头痛、纳差、苍白、婴幼儿可惊厥、吐泻。

2. 皮肤粘膜伤口感染史、皮肤疔疖、脓肿史、胃肠道症状及尿路感染史。

检查1. 全身检查,重要的生命体征。

2. 专科检查:皮肤感染病灶、出血点、肝脾有无肿大。

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血培养加药敏试验,局部病灶分泌物的培养及涂片及其他有关检查。

诊断1. 根据病史、症状及体征,结合血象可初步做出诊断。

2. 确诊需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伤寒、毒痢及粟粒性肺结核相鉴别。

治疗原则1. 一般及对症治疗:卧床休息,注意营养及维生素补充,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2. 抗菌药物治疗:最好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

3. 中毒症状严重者需加用激素治疗。

4. 脓性病灶切开排脓。

5. 免疫疗法。

6. 严重者转上级医院三、小儿腹泻病诊疗常规病史采集1. 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大便性状、次数及病程。

3. 有无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表现。

4. 有无中毒症状。

5. 有无明显病因及诱因。

检查1. 全身体检,注意生命体征及脱水情况。

2. 血常规、大便常规,电解质及肾功能检查。

3. 病毒学检查,大便细菌培养。

诊断1. 根据大便性状、次数即可诊断,病因未明确之前,统称腹泻病。

2. 尽可能找出腹泻的病因以鉴别诊断。

治疗原则1. 合理饮食。

2. 控制感染。

3. 消化道粘膜保护剂,微生态疗法。

4. 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5. 脱水程度、中毒症状严重又缺乏相应检查及治疗手段者需送上级医院治疗。

疗效标准1. 治愈:大便次数、性状恢复正常,脱水纠正。

2. 好转:大便次数减少,性状明显好转,脱水基本纠正。

3. 未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

出院标准凡达到临床治愈或好转、病情稳定者可出院。

四、反复呼吸道感染反复呼吸道感染不是疾病名称,是临床表现,它由多种因素引起,多见于机体免疫功能有缺陷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者有先天畸形者,以及伴有慢性病灶、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等小儿易反复呼吸道感染。

诊断1.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病,一般以喉部为界,喉以上(鼻、咽、扁桃体等)部位的感染,称之为上呼吸道感染,喉以下(气管、支气管、肺、胸腔等)部位的感染称之为下呼吸道感染,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2岁7次3次- 6岁6次2次-14岁5次2次每年上感的次数不够,可加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如若下呼吸道感染次数不够加上感次数则不能诊断,且两次感染之间应无症状体征≥1周。

2.以上诊断标准,须具备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咽痛、发热等。

体征:咽红、鼻粘膜充血、肺部啰音及相应的检验指标,如X线胸片等。

3.应做进一步的检查(1)除外呼吸道及至全身器官的先天畸形或缺陷,例如呼吸道纤毛活检,纤维支气管镜,肺CT、MRI等。

(2)寻找隐性感染病灶结核感染、鼻窦炎、慢性中耳炎等。

(3)做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检查。

治疗1.循因治疗、去除病灶。

2.对症可根据病情予以中、西结合治疗。

3.予以免疫调节治疗。

五、小儿热性惊厥热性惊厥是小儿惊厥中最常见的一种,指的是:婴幼儿时期起病,经常为3个月至5岁之间,伴有发热但非颅内感染所引起,惊厥无其他明确原因,如发作前曾有无热惊厥发作,则此次发作不考虑为热性惊厥。

分类及诊断1.单纯性热性惊厥(1)首次发病年龄在4个月-3岁,最后复发不超过6-7岁。

(2)发热在38℃以上,先发热后惊厥,惊厥多发于发热24小时内。

(3)惊厥为全身性抽搐,伴意识丧失,持续数分钟以内,发作后很快清醒。

(4)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其他脑损伤。

(5)可伴有呼吸、消化系统等急性感染。

辅助标准:(1)惊厥发作2周后脑电图正常。

(2)脑脊液检查正常。

(3)体格及智力发育正常。

(4)有遗传倾向。

2.复杂性热性惊厥(又称非典型性热性惊厥)。

除符合单纯性热性惊厥的诊断条件外,凡有以下某一种情况者应考虑为复杂性热性惊厥。

(1)发作持续15分钟以上。

(2)在24小时内惊厥1次以上。

(3)发作形式呈部分性发作或发作后有阳性神经系统异常体征。

治疗热性惊厥一般发作短暂,多不需用药,如果正在发作中可针刺人中或合谷穴位,也可肌注鲁米那5-8mg/kg次,静脉推注安定,每次0.3-05mg/kg,最大剂量10mg/次,静脉推注速度每分钟1-2mg,同时给予解热,对症处理。

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因此常用“急性鼻咽炎”(感冒)、“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诊断名词,也可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全年都可发生,冬春季较多。

每人每年常有数次,一般通过飞沫传播及直接接触,偶可通过肠道。

常见病原体以病毒为主占原发上呼吸道感染的90%以上,细菌约占10%,另外还有肺炎支原体。

诊断(一)普通型感冒以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感染居多,临床最多见。

早期主要症状为咽部不适、咽痛、鼻塞、喷嚏、咳嗽。

可有球结膜充血等症状,同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乏力、头痛、食欲不振、腹泻、呕吐等。

如兵变侵犯到咽喉部可有声音嘶哑。

病程3-7天,但也可更长或甚至持续数周。

(二)咽炎型除有流涕、鼻塞、咳嗽和全身不适外,咽部症状更为突出,局部红肿,扁桃体淋巴增生,有时有粘液或脓性分泌物,颌下淋巴结可肿大、触痛。

病程3-5天。

(三)流感综合征为突然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咽喉痛、咳嗽等。

多数病人可于3-5天缓解,但咳嗽、乏力可持续较长时间,两周或更长。

另外,约10%病人可有合并症出现:气管炎、支气管炎、心肌炎、蛋白尿、脑炎等。

治疗(一)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多饮水,食易消化食物,增加维生素,保持室内通风,适宜的温湿度。

(二)对症治疗如解热镇痛剂,鼻堵严重给滴鼻剂等。

(三)病因治疗因上感多为病毒所致,目前尚无较特效的抗病毒药物,现常用有病毒唑口服液或静点;双黄连对病毒也有效。

早期有条件时可先用干扰素。

七、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在婴幼儿时期发病较多、较重,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并为麻疹、百日咳、伤寒及其他急性传染病的一种临床表现。

一年四季均可患病,但以冬春季为高发。

病原体是病毒、细菌、支原体或为其混合感染。

病程7-10天,有时延续2-3周,或反复发作。

诊断(一)临床表现1.症状全身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畏寒、头痛、乏力、食欲不振及腹泻、呕吐等,但较轻微。

呼吸道症状可有上感症状,另外咳嗽较重,并咳粘液痰,白色或黄色,偶有痰中带血丝,也可干咳为主。

咳重时影响学习与休息,有时可伴有喘憋发作。

2.体征病情严重时出现呼吸困难或发绀,听诊双肺可散在干啰音、痰鸣音及不固定大水泡音。

(二)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正常或增多,血沉稍快,C-反应蛋白正常或增加。

胸部X线检查可正常或显示肺纹理增多,也可有肺气肿表现。

有条件可做痰涂片或培养以明确病原菌。

治疗(一)一般治疗保持室内通风,适宜温湿度,适当休息,多饮水,保证入量。

(二)对症治疗如发热可用退热剂,咳嗽用止咳祛痰剂,痰多时可雾化、拍背、吸痰等。

(三)病因治疗有细菌感染者选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红霉素等;如为病毒感染可应用病毒唑或中草药治疗。

当气道梗阻影响通气功能时则应及时气管插管人工呼吸。

八、毛细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仅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多数是1-6个月的小婴儿。

发病与该年龄支气管的解剖学特点有关,因微小的管腔易由粘性分泌物、水肿及肌收缩而发生梗阻,并可引起肺气肿或肺不张,故临床症状似肺炎且喘憋更著。

病原体由不同病毒引起,最常见的是呼吸道合胞病毒。

此外,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也可引起,亦可是病毒细菌混合感染。

发病季节以冬春为主。

诊断(一)年龄多见于1岁以下的小儿,尤以6个月以下婴儿多见。

(二)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较多见。

(三)临床表现起病较急,有感冒前期症状,如咳嗽、喷嚏,1-2天后咳嗽加重,出现发作性呼吸困难、喘憋、面色苍白、口唇发绀、三凹症(+),肺部体征早期喘鸣音为主,继之出现细湿啰音。

症状严重时可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缺氧性脑病以及水和电解质紊乱。

一般体温不超过38.5℃,病程1-2周。

(四)辅助检查血白细胞多正常或轻度增加。

血气分析可见低氧血症以及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或升高。

胸部X线片以肺纹理增粗、双肺透亮度增强或有小片阴影和肺不张。

有条件可做呼吸道分泌物病毒快速诊断以明确病毒种类。

治疗(一)一般处理保护气道畅通,加强湿化,保持室内温湿度、通风、吸氧、吸痰、翻身拍背、加强超声雾化吸入。

(二)补液补液量根据脱水程度而定,一般以每日100ml/kg为宜,有水电解质紊乱时应及时纠正,注意热卡的维持。

(三)对症治疗镇静、祛痰、止喘,对喘憋者可短期应用激素治疗。

有何病症时也应及时处理,例如出现心力衰竭时积极控制心衰。

(四)病因治疗应用抗病毒药物:三氮唑核苷、双黄连等。

交叉细菌感染时应用相应的抗生素。

九、肺炎肺炎是小儿时期常见病,是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肺炎的诊断分类至今尚无统一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三种:①按病理形态分类,在临床沿用已久,如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②按病原分类,如病毒性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细菌性肺炎(肺炎球菌、肺炎杆菌、大肠杆菌)、支原体肺炎等;③根据病程长短还可分为:急性肺炎(病程在一个月以内);迁延性肺炎(病程在1-3个月);慢性肺炎(病程在3个月以上)。

临床一般采用以病原分类为主,结合病理、病程的分类方法。

因支气管肺炎最为常见,故多以支气管肺炎为重点讲解小儿肺炎的诊断治疗。

支气管肺炎支气管肺炎多由细菌引起,尤以肺炎球菌多见,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大肠杆菌。

病毒如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也可引起。

起病多急骤,新生儿或小婴儿有时发病迟缓。

诊断(一)临床表现1.发病前可先有上呼吸道感染,起病一般较急,有发热咳嗽和气促等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