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史-先秦歌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10
中国文学史(先秦卷)
5
❖ 如《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初篇》所引《候人歌》: “候人兮猗!”只是在“兮”“猗”的呼声上添了 二个词。随着人类语言、思维的不断发展,添加到 劳动呼声中的词语越来越丰富,且表意成分越来越 明确时,诗歌便由直接与劳动有关→对劳动过程的 回忆与幻想→对劳动以外的爱情、友谊的向往→对 不合理事物的诅咒。这时,占诗歌主要成份的是有 思想内容的语言,而表示劳动呼声的逐渐退居从属 地位,但这种呼声却一直保存下来。先秦时代的中 国早期文人诗歌,往往带着“兮、猗、些、只”等 诗歌专用的语气词,想必是这种呼声的遗迹。
❖ 所谓“举重劝力之歌”就是用这种歌来组织 劳动,鼓励干劲的意思。
2020/12/10
中国文学史(先秦卷)
4
《礼记·曲礼》:“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 不巷歌。”郑玄注:“相,谓送杵(棒槌) 声。”舂米时随着杵子的节奏唱的歌。不管 是“杭育歌”,“举重劝力的邪许”,还是 “相”都表明了诗歌从劳动中产生。它的出 现,是为劳动服务的。(又服务于劳动) 然而,这种有声无义的韵律,只是诗歌的 雏形,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诗歌,只有当思维 和语言达到了能够作为人类思想交流和社会 交际的工具时,这时在带有节奏的呼声中添 上一些抒发自己感受的语言,便成为有意义 的诗歌了。
为思想和语言交流,准备了条件。B.劳动丰
富了人们的生活感受的同时,也给人们提供
了可供交流的基础及物质保障,渐渐地一种
作为人类思想交流和社会交际工具的语言应
运而生。
2020/12/10
中国文学史(先秦卷)
2
❖ ② 劳动是文艺的直接起源,艺术是劳动的延伸: 最初的文艺,是因袭着劳动呼声的样式而出现的。
❖ 但可信为真正的原始歌谣,数量很少。 ❖ 《吴越春秋》所载《弹歌》追述弓箭的产生, ❖ 《礼记 • 郊特性》所载《蜡辞》是祭祀咒语, ❖ 《周易 •屯 》卦六二、《贲》卦六四、《睽》
卦上九等爻辞反映原始婚俗,可信度较高。
2020/12/10
中国文学史(先秦卷)
10
❖ 1.劳动歌谣: 反映渔猎时代人民制造劳动工具进行打猎的 猎歌。 《吴越春秋·弹歌》:断竹,续竹;飞土, 逐宍 (古“肉”字)。
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需发表意见,才渐
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
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
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
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
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
“杭育杭育派”。
2020/12/10
❖ 泥土坍塌,洪水泛滥,水土流失,昆虫成灾,野 草丛生,威胁着人类的生活,于是这首短歌以明显 命令的口吻,责令土、水、昆虫、草木各归其宿。 虽以祝词的面貌出现,实则咒语的作用,希望用咒 语去影响神,充分表现了原始人企图控制自然的愿 望。
2020/12/10
中国文学史(先秦卷)
12
❖ 3.写战争后获胜一方的复杂感情:《易经·中 孚·六三》描写因部落冲突而引发的战争歌谣: 得敌,或鼓,或罢(通“疲”),或泣,或 歌。
第一章 先秦歌谣
2020/12/10
中国文学史(先秦卷)
1
第一节 文学的起源
❖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生
产劳动。
① 劳动是艺术发生的前提:
人之所以成为人而不是水中的鱼、山上的
猴,劳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a.长期劳动,
促进了筋肉、韧带、骨胳等人体器官的成熟,
特别是锻炼了人的双手的协调和大脑的发达,
❖ 写获胜后,有的擂鼓示勇,有的坐卧休息, 有的因失去亲人哭泣,有的引吭高歌的场面。
❖ 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所谓“杭育杭育派” 的推测缺乏必要的佐证,不足为据。
❖ 文学的存在条件首先要会写字,那么,不识字的文
盲群里,当然不会有文学家的了。然而作家却有的。
你们不要太早的笑我,我还有话说。我想,人类是
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的,可惜没有人记下,
也没有法子记下。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
在这种最朴素的集体文艺活动中,并没有某种单 纯的文学独立存在。
2020/12/10
中国文学史(先秦卷)
8
❖ 文学是否仅产生于劳动?文学产生于原始人 类的社会生活,包括劳动、祭祀、娱乐、婚 俗情爱等。
2020/12/10
中国文学史(先秦卷)
9
第二节 歌谣
❖ 原始歌谣是原始人类的口头创作,口耳相传, 散见于后世典籍。
中国文学史(先秦卷)
3
❖ 《淮南子 • 道应训》所引《吕氏春秋 • 淫词》 是战国时的人用当时的事打比方,亦不足为 据。
❖ 惠子为惠王为国法,已成而示诸先生,先生 皆善之,奏之惠王。惠王甚说之。以示翟煎, 曰:“善”!惠王曰:“善,可行乎?”翟 煎曰:“不可。”惠王曰:“善而不可行, 何也?”翟煎对曰:“今夫举大木者,前呼 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岂无 郑卫激楚之音哉?然而不用者,不若此其宜 也。治国有礼,不在文辩。”故老子曰: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此之谓也。
❖ 两字一拍,韵调自然(节奏轻快),概括地 写出了制造和使用弹弓的全过程中。
2020/12/10
中国文学史Leabharlann Baidu先秦卷)
11
❖ 2.宗教生活中的祭歌和咒语:表现原始人对自然力 的敬畏,也表现了先民向自然斗争的意志。《礼 记·郊特牲》所载的伊耆氏的《蜡辞》:土反其宅 ! 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2020/12/10
中国文学史(先秦卷)
6
❖ 同样与诗歌相关的原始音乐,也是仿 效劳动音响而形成,如我国古代的敲击 乐器石磬和其它一些弦乐器就是由原始 的劳动工具石斧、弓箭的弦索改装的。 原始歌舞亦不例外,它的舞姿和内容更 明显地表现出是某种生产动作的模仿或 是某一劳动过程的重演。
2020/12/10
中国文学史(先秦卷)
7
③劳动决定了原始文学的特点:诗、乐、舞三位一 体。因为劳动呼声、劳动动作、劳动音响是在劳动 进行中自然形成的有着共同节奏的“结合体”,彼 此是不可分的,由这三者发展演变成的诗歌、舞蹈、 音乐在最初也是依着一定节奏结合在一起演唱,例 如:上引《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所载的葛天氏 的歌八阕,在演奏时是“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 阕”,“牛尾”是道具,“投足”是舞蹈动作, “歌”是音乐,“八阕”是歌的内容,当然有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